易经怎么对应看卦像的人,周易六爻占卜六十四卦

2023-10-06崇庆运势网热度: 5693

用《易经》是怎么算卦的?

八卦包罗万象 根据八卦所代表的象 用五行生克断事情吉凶 简单说的话 就是这样

读《易》,画象,如何看懂卦象?

《 读易,到底什么是象 》中已经介绍过广义的象和狭义的卦象,本文就重点解读狭义的卦象。

1、狭义的卦象也是一幅画,但看这幅画不是用眼睛,而是用脑子,是在脑海中想象这幅画。

2、狭义的卦象就是将六爻卦分为上下两部分,下面的三爻卦称为下卦、内卦、来卦,上面的三爻卦称为上卦、外卦、往卦。然后根据上下卦的卦象进行组合分析。

3、以“颐”卦举例,通常我们在看卦象的时候,一方面将卦象和卦名连在一起,山雷颐,上山下雷的颐卦,也可称作山下有雷,山下雷响等等,这时候读者已经在构思合理的卦象解释了;另一方面,读者就要在头脑中绘制出卦象的图景,并寻找相应的意象和启示,比如山下雷响并非放炮开矿的图景,而是我们的嘴巴在一张一合、咀嚼食物。读者可能会觉得这种思维的跨越太大了,这种图景意象的转移,需要适当地结合卦画、卦名、卦辞来通读,从而找到几方面的共性。经过一段时间的自我练习,还是不难掌握的。不过话说回来,象的思维要动态活跃,绝不可僵化死板,山下雷响可不可以就是放炮开矿、开山通隧道呢?与时俱进,未尝不可。于人而言,养生的要诀在于“度”,古人要我们看住嘴;于地球环境而言,可持续发展的要诀依旧是“度”,我们难道不应该管住人类向大自然索取的“大嘴”吗?

3、八纯卦的卦画就是卦象,他们是乾、坤、坎、离、震、艮、巽、兑。

1、通行本《易传》又称为十翼,是十篇学习《易》的心得体会,意思就是给《易》装上十个翅膀,你看连名字都是一幅图像。

2、其中《系辞》上、下两篇是解读《易》最权威的教辅资料。《系辞》是第一个完整阐述易学原理的重要文献,秦汉以后的易学研究,绝大多数都是《系辞》的研究和发展。《系辞》中就保留了很多如何观象、解象的思路、方法和结果。帛书易传出土后,只有《系辞》和通行本一致,说明秦汉之际,解易存在多个流派,但《系辞》获得了普遍的认可。

3、《彖》上、下两篇,是对卦名、卦辞的解读。其中既有直接用文字解读、也有用卦画卦象解读,还有用卦位解读,是我们初学《易经》时的重要参考。

4、《象》上下两篇,其中包括大象和小象两部分,大象是运用卦象对卦名、卦辞的解读,小象是对爻辞的解读。

5、《文言》一篇,是单独对乾、坤两卦的重点解读。

6、《说卦》一篇、《序卦》一篇、《杂卦》一篇,此三篇内容涉及卦象、卦德、卦义、卦序和杂象等内容,可做参考阅读,但也不必过于当真。自宋代开始,就有观点认为这三篇非圣人之学。

综上所述,在研读卦象的时候,《系辞》、《彖》、《象》、《文言》七篇文章是重点学习资料,其中又以《彖》、《象》更为直接。

1973年马王堆出土的帛书《易经》和通行本差异很小,但帛书《易传》则和通行本差异极大,这说明先秦存在多种流派,都以孔子为尊,传承不同观点的易学。其中《系辞》差别不大,可以通行本为主;《二三子》、《易之义》、《要》、《缪和》、《昭力》等篇虽不完整,但观点新颖朴实,反而比通行本易传更易于理解。因此尽管帛书《易传》尚未获得学术界的一致认可,但的确是我们学习卦象非常好的辅助材料。

毕竟古文阅读,对大部分人而言都有很大的难度,况且《彖》、《象》流传久远,传承过程中出现讹误,在所难免。所以当大家依托《彖》、《象》学习卦象的时候,发现看不懂、不理解的时候,不要着急。问题或许不完全在你,我们不需要迷信经典,《彖》、《象》出错也有可能。

前文中,一直强调《易》是形象思维的游戏,恰恰是言不能尽意,所以圣人立象以尽意。我们一定要坚持使用形象思维来学习易理,如果文字可以完整准确地传递信息,圣人还创造64个卦象干什么?所以读易,一定要学习《易传》,但也一定要学会扔掉《易传》,独立理解《易经》。具体建议如下:

1、相信自己的直觉。“毋自欺,必慎独”,这是《大学》中讲诚意正心的要诀。看懂就是看懂,看见就是看见,不懂就是不懂,没看见就是没看见,这就是“毋自欺”。照本宣科、人云亦云,缺乏独立思考和判断能力,这是学易的大忌,这就要求“必慎独”。

2、虚心请教。借助参考书,借助互联网,多向同道中人请教。不懂就不懂,一定要弄懂弄透,这也是“天行健”的一种体现。

3、揣摩《象》中解读的合理性。修身之道,就是在心头磨,找到“度”、找到“真”、找到“善”、找到“美”。所以反复揣摩品味《彖》、《象》文字背后中的意蕴,即是学习卦象,也是修身的一种知行合一。

4、《 易画卦象 》是我专门针对卦象的解读,写的一个文集。如您在学习卦象的时候遇到问题,可以参考阅读。

周易如何看卦呢?

六爻安定的,以本卦卦辞断之。
一爻动,以动爻之爻辞断之。
两爻动者,则取阴爻之爻辞以为断,盖以“阳主过去,阴主未来”故也。所动的两爻如果同是阳爻或阴爻,则取上动之爻断之。
三爻动者,以所动三爻的中间一爻之爻辞为断。
四爻动者,以下静之爻辞断之。
五爻动者,取静爻的爻辞断之。
六爻皆动的卦,如果是乾坤二卦,「用」辞断。乾坤两卦外其余各卦,如果是六爻皆动,则以变卦的彖辞断之。
以上是南怀瑾先生的断法
2.还有一种是朱熹《易学启蒙》提到的占断方法:
六爻不变,以本卦卦辞断;
一爻变,以本卦变爻爻辞断;
两爻变,以本卦两个爻辞断,但以上者为主;
三爻变,以本卦与变卦卦辞断;本卦为贞(体),变卦为悔(用);
四爻变,以变卦之两不变爻爻辞断,但以下者为主;
五爻变,以变卦之不变爻爻辞断;伐
六爻变,以变卦之卦辞断,乾坤两卦则以「用」辞断。
周易如何看卦? 我来回答
你所摇出的卦,除了本卦,还有之卦,就是变爻之后所得的卦。一般来说,没有之卦的就看本卦的卦辞。如紶有变爻,有一个变爻,就看变爻的爻辞。也就是你所说的初九、九二、九五……这些,都是某一个爻的爻辞。
1、没有变爻 :在《易经》中查出本卦的卦辞, 根据这个卦词的意思来解释你算的这一卦。
2、一个变爻 :在《易经》中查出本卦的变爻的爻辞,根据这个爻词的意思来解释你算的这一卦。
3、二个变爻 :在《易经》中查出本卦的两个变爻的爻辞, 根据这两个爻的爻词的意思来解释这一卦,但是要以上爻的爻词为主。
4、三个变爻 :在《易经》中分别查出本卦和变卦的卦辞,以本卦的卦词为主,变卦的卦词为辅, 综合解释你算的这一卦。
5、四个变爻 :在《易经》中查出本卦中两个没变的爻的爻词, 根据这两个爻词的意思,以下爻的爻词为主来解释你算的这一卦。
6、五个变爻 :在《易经》中查出这个本卦的变卦,然后用变卦中不变的那个爻的爻词来解释你算的这一卦。
7、六爻皆变:在《易经》中查出这个本卦的变卦, 根据这个变卦卦词的意思来解释你算的这一卦。
易经中出现变爻的话是按本卦爻来解还是按变卦的爻来解我来回答
有动爻就有变爻,就有变卦,但是变卦的五行不是按变卦的卦宫来装的,必须按本卦,比如变卦的坎为水,兄弟爻应当是水,但是本卦如果是金,也必须以兄弟爻是金来装五行的。变爻不能代表什么它除了能对使自己变的动爻产生作用以外,对任何爻也不能作用,另外就是和本挂爻于其他爻,构成三合局,别的都不行的

用易经怎么对应卦象

上坎下艮(蹇卦第三十九)
蹇:利西南,不利东北。利见大人,贞吉。
初六,往蹇,来誉。
六二,王臣蹇蹇,匪躬之故。
九三,往蹇,来反。
六四,往蹇,来连。
九五,大蹇,朋来。
上六,往蹇,来硕,吉。利见大人。
蹇者,前进屯难之义。卦德上坎险、下艮止,止于险中,故谓蹇。此后天中保先天之卦,承上家人而来。家人者,明不外用,炼己之功也。炼己者,炼其后天之阴耳。
人自先天失散,后天用事,人心惟危,如坎卦二阴在于一阳之外也。道心惟微,如坎卦一阳陷于二阴之中也。阳陷阴中,道心为人心所累,而不能振发,全是人心用事,险之极矣。但有险须要能止于险。能止于险,则人心渐消,道心渐生,可以处险,可以出险,而不为后天阴气所伤矣。
辞曰:“赛利西南,不利东北”者,正处险出险之诀。西南属坤,虚极静笃之乡,虚极招实,静笃则动,先天之气自虚无中来,道心发现,人心自退,乃生我之处,故利。东北为艮,阴气剥阳将尽之方,阴气剥阳,顺其所欲,人心用事,道心将亡,乃死我之处,故不利。
利于生道心而退人心,不利于起人心而伤道心。生道心即能处险,退人心即能出险。然必利见大人,贞吉者,特以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赤子之心,不识不知,无贪无求,即是道心。有道心即为大人,无道心即为小人,去人心,非见道心不能。见得道心,方能去得人心。
利见大人者,即利见于道心耳。道心一见,邪正即分,稳稳当当,性定情忘,不为人心所诱,止则能以御险,动则能以济险。止之动之,皆是道心运用,以正遇险,险中守正,终必出险解险,完成大道,以吉全之矣。
初六,在蹇之初,与物未交,人心未起之时,若往而交物,即起人心而有蹇,不往而来,人心不起,道心常存,而美誉之德在是矣。此柔而谨慎于未蹇者也。
六二,与五相应,五为坎中真阳,如王。二为艮中真阴,如臣。真阳有险,即真阴有险,如王臣蹇蹇也。有蹇而能止于其所,虚人心、求道心,不以艰难困苦移其志,所谓匪躬之故欤?此柔而能处于蹇者也。
九三,刚躁太过,与险为邻,往即有蹇,幸其刚而得正,见险能止,不往来反,扫去人心,把持道心,遇蹇而无蹇。此刚而不入于蹇者也。
六四,独柔不刚,本自有险,强欲出险,往必有蹇,幸其屈己求人,不耻下问,来连有道之士,扩充其识见,道心渐生,人心渐去,终必出险而无蹇,此柔而借刚济蹇者也。
九五,阳陷于阴中,道心为人心所蔽,是谓大蹇。然刚中而正,借人心修道心,道心一来,人心即化,刚柔混合,先天之气,从虚无中凝结成丹,大蹇而能大济。此刚柔一气,而无蹇者也。
上六,在蹇之终,正当人心安静,道心发现之时,若不明火候,强制人心,反昧道心,往有蹇矣。不制人心,来养道心,而硕大之德在是矣。然必利见大人者,大人为了道成真,出险之人,从险地一一经历过来,药物火候,无不通晓。蹇终之时,正是生门死户,可言可凶之处,须要真师大人口传心授,方能杀里求生,出蹇济蹇,而不为阴阳所拘矣。此求师口诀,而济蹇者也。
然则,出蹇济蹇之道,须要真师诀破生门死户,方能济事。不知生门死户,不但道心识不得,即人心亦识不得。识不得道心,焉能生得道心?认不得人心,焉能去得人心?道心不生,人心不去,纵然弄尽旁门,不蹇而自致蹇,无益于性命,反伤于性命,可不畏哉!

什么是上卦下卦

八卦是三爻卦,如乾卦是三个阳爻组成。表达形式
---
---
---
坤卦是三个阴爻
- -
- -
- -
六十四卦是任意八卦上下叠起来得到的六爻卦,上卦也叫做外卦,下卦内卦。如上乾下坤。根据八纯卦卦名(也就是你百度到的乾卦那种六爻卦的乾卦,那种乾卦是乾为天卦,以此类推坤为地,巽为风等)
所以上乾下坤就是天地否卦
---
---
---
- -
- -
- -

易经巽卦

易经巽卦怎么解释 易经六十四卦第57卦,巽为风(巽卦)谦逊受益,中上卦,象曰:一叶孤舟落沙滩,有篙无水进退难,时逢大雨江湖溢,盯用费力任往返。
这个卦是同卦(下巽上巽)相叠,巽(xùn)为风,两风相重,长风不绝,无孔不 入,巽义为顺。谦逊的态度和行为可无往不利。《巽》卦,也可以说是军旅之卦,或者说是前一《旅》卦的后续和补充。当然,它不象《师》卦《丰》卦《旅》卦那样去直接陈述战争,而是在论述一些战争前后和远离战场之后的朝廷幕后的一些活动。也即是讨论如何进行 战争和战后的庆捷活动以及如何对待朝中对将帅的谗言问题。不能不说,《巽》卦也是一篇军事论著的重要组成部分。

易经里下卦是兑卦上卦是巽卦是什么? 上巽下兑为“中孚”卦,中孚在易经中指的是诚信的意思。
这一卦的本经文言:“中孚 豚鱼。吉。利涉大川。利贞。”
本经译文:”中孚象征心中诚信。诚信感化小猪小鱼,吉祥。利于涉越江河巨流,利于坚守正道。“

巽卦在八卦中到底有什么特殊的? 巽为风,为顺,为入,为进退两难,为神经,太多了。在梅花测卦时,比如问人生死,可以理解死亡,问失物,可以理解找不到了,巽为风,为空的,厂有了。看时候对应呗。

求易经大师解卦,本人求财算得为巽卦,巽上巽下 时间

易经中的风卦为什么又被称为巽卦 不是风卦被称为巽卦,而是巽本来就是风。巽卦是《易经》六十四卦第57卦。巽为风(巽卦)谦逊受益属,中上卦。象曰:一叶孤舟落沙滩,有篙无水进退难,时逢大雨江湖溢,不用费力任往返。这个卦是同卦(下巽上巽)相叠,巽(xùn)为风,两风相重,长风不绝,无孔不入,巽义为顺。谦逊的态度和行为可无往不利。《巽》卦,也可以说是军旅之卦,或者说是前一《旅》卦的后续和补充。当然,它不象《师》卦《丰》卦《旅》卦那样去直接陈述战争,而是在论述一些战争前后和远离战场之后的朝廷幕后的一些活动。也即是讨论如何进行战争和战后的庆捷活动以及如何对待朝中对将帅的谗言问题。巽:小亨,利有攸往,利见大人。【白话】《巽卦》象征顺从:谦虚柔顺,小心从事可以达到亨通,这样才能利于所要做的事情,利于出现有道德并居于高位的人物。《象》曰:“随风,巽;君子以申命行事。【白话】《象辞》说:《巽卦》的卦象是巽(风)下巽(风)上,为风行起来无所不入之表象,由此表示顺从。具有贤良公正美德的君主应当仿效风行而物无不顺的样子,下达命令,施行统治。巽上巽下,卦名称作「巽为风」。「序卦传」说:「旅而无所容,故受之以巽;巽者入也。」意思是行旅在外,无所容身,所以在旅卦之后接着是巽卦。巽是进入的意思。亦即,要有进入他人心中的谦逊态度,才会被接纳,找到安定的场所。「巽」的原义,是台上放有物,假借为同音的逊,成为顺、入的意思。巽卦,是一阴爻伏在二阳爻的下面,象征伏、顺。顺从他人,就容易被接纳,进入他人的心中;同样的,顺从自然的道理,就容易进入事物之中;所以,有入的含意。「巽」又象征风,无孔不入。

周易占卜,巽卦,求姻缘 从卦象上看,这位女士已婚,她的老公经常出差或者在外地工作,她很爱她的丈夫。此女心地善良,本分,健谈,爱生气。个子不高,有点偏胖,发型好看。 总之你和她难成。

周易巽卦是什么意思 易经六十四卦第57卦,巽为风(巽卦)谦逊受益,中上卦,象曰:一叶孤舟落沙滩,有篙无水进退难,时逢大雨江湖溢,不用费力任往返。
这个卦是同卦(下巽上巽)相叠,巽(xùn)为风,两风相重,长风不绝,无孔不 入,巽义为顺。谦逊的态度和行为可无往不利。《巽》卦,也可以说是军旅之卦,或者说是前一《旅》卦的后续和补充。当然,它不象《师》卦《丰》卦《旅》卦那样去直接陈述战争,而是在论述一些战争前后和远离战场之后的朝廷幕后的一些活动。也即是讨论如何进行 战争和战后的庆捷活动以及如何对待朝中对将帅的谗言问题。不能不说,《巽》卦也是一篇军事论著的重要组成部分。

遇到很大的艰难。摇到这个易经卦签。什么意思。巽卦.第五爻 爻辞 九五:贞吉,悔亡,无不利;无初有终 亲,有一句古话:大善大恶,超出数外。
意思是说大善之人和大恶之人,都不受命运的束缚。大善之人,命再烂,都无所谓。大恶之人,命再好,也无用。
所以,我推荐您做大善之人呵~
每天念30分钟南无阿弥陀佛吧,发音:na mo a mi tuo fo
念佛者,是人中好人,人中妙好人,人中上上人,人中稀有人,人中最胜人。

展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