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卦象分析,易经的卦象怎么看

2023-10-23崇庆运势网热度: 16932

周易六十四卦详解

第1卦,乾为天(乾卦),刚健中正,上上卦
象曰:困龙得水好运交,不由喜气上眉梢,一切谋望皆如意,向后时运渐渐高。
这个卦是同卦(下乾上乾)相叠。象征天,喻龙(德才的君子),又象征纯粹的阳和健,表明兴盛强健。乾卦是根据万物变通的道理,以“元、亨、利、贞”为卦辞,示吉祥如意,教导人遵守天道的德行。

第2卦,坤为地(坤卦),柔顺伸展
上上卦
象曰:肥羊失群入山岗,饿虎逢之把口张,适口充肠心欢喜,卦若占之大吉昌。
这个卦是同卦(下坤上坤)相叠,阴性。象征地(与乾卦相反),顺从天。承载万物,伸展无穷无尽。坤卦以雌马为象征,表明地道生育抚养万物,而又依天顺时,性情温顺。它以“先迷后得”证明“坤”顺从“乾”,依随“乾”,才能把握正确方向,遵循正道,获取吉利。

第3卦,水雷屯(屯卦),起始维艰
下下卦
象曰:风刮乱丝不见头,颠三倒四犯忧愁,慢从款来左顺遂,急促反惹不自由。
这个卦是异卦(下震上坎)相叠,震为雷,喻动;坎为雨,喻险。雷雨交加,险象丛生,环境恶劣。“屯”原指植物萌生大地。万物始生,充满艰难险阻,然而顺时应运,必欣欣向荣。

第4卦,山水蒙(蒙卦),启蒙奋发
中下卦
象曰:卦中爻象犯小耗,君子占之运不高,婚姻合伙有琐碎,做事必然受苦劳。
这个卦是异卦(下坎上艮,)相叠,艮是山的形象,喻止;坎是水的形象,喻险。卦形为山下有险,仍不停止前进,是为蒙昧,故称蒙卦。但因把握时机,行动切合时宜,因此,具有启蒙和通达的卦象。

第5卦,水天需(需卦),守正待机
中上卦
象曰:明珠土埋日久深,无光无亮到如今,忽然大风吹土去,自然显露有重新。
这个卦是异卦(下乾上坎)相叠,下卦是乾,刚健之意;上卦是坎,险陷之意。以刚逢险,宜稳健之妥,不可冒失行动,观时待变,所往一定成功。

第6卦,天水讼(讼卦),慎争戒讼
中下卦
象曰:心中有事事难做,恰是二人争路走,雨下俱是要占先,谁肯让谁走一步。
这个卦是异卦(下坎上乾)相叠。同需卦相反,互为“综卦”。乾为刚健,坎为险陷。刚与险,健与险,彼此反对,定生争讼。争讼非善事,务必慎重戒惧。

第7卦,地水师(师卦),行险而顺
中上卦
象曰:将帅领旨去出征,骑着烈马拉硬弓,百步穿杨去得准,箭中金钱喜气生。
这个卦是异卦(下坎上坤)相叠。“师”指军队。坎为水、为险;坤为地、为顺,喻寓兵于农。兵凶战危,用兵乃圣人不得已而为之,但它可以顺利无阻碍地解决矛盾,因为顺乎形势,师出有名,故能化凶为吉。

第8卦,水地比(比卦),诚信团结
上上卦
象曰:顺风行船撒起帆,上天又助一蓬风,不用费力逍遥去,任意而行大亨通。
这个卦是异卦(下坤上坎)相叠,坤为地;坎为水。水附大地,地纳河海,相互依赖,亲密无间。此卦与师卦完全相反,互为综卦。它阐述的是相亲相辅,宽宏无私,精诚团结的道理。

易经卦象图详解 六十四卦


六十四卦的解释

《易》中的八经卦,两两重复排列为六十四卦。卦名是:乾、坤、屯、蒙、需、讼、师、比、小畜、履、泰、否、同人、大有、谦、豫、随、蛊、临、观、噬嗑、贲、剥、复、无妄、大畜、颐、大过、坎、离、咸、恒、遯、大壮、晋、 明夷 、 家人 、睽、蹇、解、损、益、夬、姤、萃、升、困、井、革、鼎、震、艮、渐、归妹、丰、旅、巽、兑、涣、节、中孚、小过、 既济 、未济。

词语分解

六的解释 六 ù 数名,五加一(在钞票或单据上常用大写“陆”代):六书(古时分析汉字形、音、义而归纳出来的六种造字法)。六甲。六艺(.古时指“礼”、“乐”、“射”、“御”、“书”、“数”六种 技艺 ;.六经)。六欲 卦的解释 卦 à 古代用来占卜的符号:八卦。占卦。变卦(借指已定的事情又改动)。卦辞。卦义。 部首 :卜。

周易卦象怎么看


周易卦象具体如何看需要看当时的天地合人和卦象中所显示的情况。《易传》说“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卦象分为少阳、太阳、少阴、太阴的四个符号,少阳符号代表小阳,代表春生,代表由里出外的动象,这些内容是由四气四象学说赋予这个符号的,它们无法通过卦象纯符号的推导出来。四象卦是二爻卦,而八卦是三爻卦。八卦的意义在于四象卦意义的延伸推广。
《易经》在周代是卜师常用,老百姓几乎第天都能接触到的书籍,本就没有神秘性可言。所以,我们也只能是将它看作它所处时代的文化的自然且合理的产物,《易经》的出现不可能是一个超历史超智慧的现象。由于上古时代生产力不发达,人们有求助于神明的决策疑难的需要,为了适应这一需要,古人借助于四气四象阴阳学说的内容,发展了旨在探问神明旨意的技术,这就是《易经》这本书的内容。《易经》是上古阴阳学说的一个应用和推广,而不是我国的阴阳文化的肇始,《易经》是上古阴阳文化的合理的产物。
卦象分为少阳、太阳、少阴、太阴的四个符号,少阳符号代表小阳,代表春生,代表由里出外的动象,这些内容是由四气四象学说赋予这个符号的,它们无法通过卦象纯符号的推导出来。四象卦是二爻卦,而八卦是三爻卦。八卦的意义在于四象卦意义的延伸推广。传统易学将离解为火,但这个理解并不能帮助我们理解《易经》经文,我将它理解为霞、虹等事物。离卦符号代表小阳行健,同时又阳中有阴。
霞、虹霓等事物,光夺目却不能久驻,美是阳的一种形式,不能久驻就是有不足、有阴。离卦阳中有阴,所以可以用霞虹霓等事物象征。离卦与小阳行健有什么关系呢?小阳即力量不足之阳,所以小阳行健就必有不足不胜的表现,这也是阳中有阴。
您还可以点击底部客服咨询八字起名、周易起名、公司店铺起名,还有宝宝起名,我们会根据宝宝出生年月日和时间,为宝宝起一个带着好运的好名字!

周易六十四卦详解

第25卦,天雷无妄(无妄卦),无妄而得
下下卦
象曰:飞鸟失机落笼中,纵然奋飞不能腾,目下只宜守本分,妄想扒高万不能。
这个卦是异卦(下震上乾)相叠。乾为天为刚为健;震为雷为刚为动。动而健,刚阳盛,人心振奋,必有所得,但唯循纯正,不可妄行。无妄必有获,必可致福。

第26卦,山天大畜(大畜卦),止而不止
中上卦
象曰:忧愁常锁两眉头,千头万绪挂心间,从今以后防开阵,任意行而不相干。
这个卦是异卦(下乾上艮)相叠。乾为天,刚健;艮为山,笃实。畜者积聚,大畜意为大积蓄。为此不畏严重的艰难险阻,努力修身养性以丰富德业。

第27卦,山雷颐(颐卦),纯正以养
上上卦
象曰:太公独钓渭水河,手执丝杆忧愁多,时来又遇文王访,自此永不受折磨。
这个卦是异卦(下震上艮)相叠。震为雷,艮为山。山在上而雷在下,外实内虚。春暖万物养育,依时养贤育民。阳实阴虚,实者养人,虚者为人养。自食其力。

第28卦,泽风大过(大过卦),非常行动
中下卦
象曰:夜晚梦里梦金银,醒来仍不见一文,目下只宜求本分,思想络是空劳神。
这个卦是异卦(下巽上兑)相叠。兑为泽、为悦,巽为木、为顺,泽水淹舟,遂成大错。阴阳爻相反,阳大阴小,行动非常,有过度形象,内刚外柔。

第29卦,坎为水(坎卦),行险用险
下下卦
象曰:一轮明月照水中,只见影儿不见踪,愚夫当财下去取,摸来摸去一场空。
这个卦是同卦(下坎上坎)相叠。坎为水、为险,两坎相重,险上加险,险阻重重。一阳陷二阴。所幸阴虚阳实,诚信可豁然贯通。虽险难重重,却方能显人性光。

第30卦,离为火(离卦),附和依托
中上卦
象曰:官人来占主高升,庄农人家产业增,生意买卖利息厚,匠艺占之大亨通。
这个卦是同卦(下离上离)相叠。离者丽也,附着之意,一阴附丽,上下二阳,该卦象征火,内空外明。离为火、为明、太阳反复升落,运行不息,柔顺为心。

第31卦,泽山咸(咸卦),相互感应,中上卦
象曰:运去黄金失色,时来棒槌发芽,月令极好无差,且喜心宽意大。
这个卦是异卦(下艮上兑)相叠。艮为山;泽为水。兑柔在上,艮刚在下,水向下渗,柔上而刚下,交相感应。感则成。

第32卦,雷风恒(恒卦),恒心有成
中上卦
象曰:鱼翁寻鱼运气好,鱼来撞网跑不了,别人使本挣不来,谁想一到就凑和。
这个卦是异卦(下巽上震)相叠。震为男、为雷;巽为女、为风。震刚在上,巽柔在下。刚上柔下,造化有常,相互助长。阴阳相应,常情,故称为恒。

周易如何看卦呢?

六爻安定的,以本卦卦辞断之。
一爻动,以动爻之爻辞断之。
两爻动者,则取阴爻之爻辞以为断,盖以“阳主过去,阴主未来”故也。所动的两爻如果同是阳爻或阴爻,则取上动之爻断之。
三爻动者,以所动三爻的中间一爻之爻辞为断。
四爻动者,以下静之爻辞断之。
五爻动者,取静爻的爻辞断之。
六爻皆动的卦,如果是乾坤二卦,「用」辞断。乾坤两卦外其余各卦,如果是六爻皆动,则以变卦的彖辞断之。
以上是南怀瑾先生的断法
2.还有一种是朱熹《易学启蒙》提到的占断方法:
六爻不变,以本卦卦辞断;
一爻变,以本卦变爻爻辞断;
两爻变,以本卦两个爻辞断,但以上者为主;
三爻变,以本卦与变卦卦辞断;本卦为贞(体),变卦为悔(用);
四爻变,以变卦之两不变爻爻辞断,但以下者为主;
五爻变,以变卦之不变爻爻辞断;伐
六爻变,以变卦之卦辞断,乾坤两卦则以「用」辞断。
周易如何看卦? 我来回答
你所摇出的卦,除了本卦,还有之卦,就是变爻之后所得的卦。一般来说,没有之卦的就看本卦的卦辞。如紶有变爻,有一个变爻,就看变爻的爻辞。也就是你所说的初九、九二、九五……这些,都是某一个爻的爻辞。
1、没有变爻 :在《易经》中查出本卦的卦辞, 根据这个卦词的意思来解释你算的这一卦。
2、一个变爻 :在《易经》中查出本卦的变爻的爻辞,根据这个爻词的意思来解释你算的这一卦。
3、二个变爻 :在《易经》中查出本卦的两个变爻的爻辞, 根据这两个爻的爻词的意思来解释这一卦,但是要以上爻的爻词为主。
4、三个变爻 :在《易经》中分别查出本卦和变卦的卦辞,以本卦的卦词为主,变卦的卦词为辅, 综合解释你算的这一卦。
5、四个变爻 :在《易经》中查出本卦中两个没变的爻的爻词, 根据这两个爻词的意思,以下爻的爻词为主来解释你算的这一卦。
6、五个变爻 :在《易经》中查出这个本卦的变卦,然后用变卦中不变的那个爻的爻词来解释你算的这一卦。
7、六爻皆变:在《易经》中查出这个本卦的变卦, 根据这个变卦卦词的意思来解释你算的这一卦。
易经中出现变爻的话是按本卦爻来解还是按变卦的爻来解我来回答
有动爻就有变爻,就有变卦,但是变卦的五行不是按变卦的卦宫来装的,必须按本卦,比如变卦的坎为水,兄弟爻应当是水,但是本卦如果是金,也必须以兄弟爻是金来装五行的。变爻不能代表什么它除了能对使自己变的动爻产生作用以外,对任何爻也不能作用,另外就是和本挂爻于其他爻,构成三合局,别的都不行的

读《易》,画象,如何看懂卦象?

《 读易,到底什么是象 》中已经介绍过广义的象和狭义的卦象,本文就重点解读狭义的卦象。

1、狭义的卦象也是一幅画,但看这幅画不是用眼睛,而是用脑子,是在脑海中想象这幅画。

2、狭义的卦象就是将六爻卦分为上下两部分,下面的三爻卦称为下卦、内卦、来卦,上面的三爻卦称为上卦、外卦、往卦。然后根据上下卦的卦象进行组合分析。

3、以“颐”卦举例,通常我们在看卦象的时候,一方面将卦象和卦名连在一起,山雷颐,上山下雷的颐卦,也可称作山下有雷,山下雷响等等,这时候读者已经在构思合理的卦象解释了;另一方面,读者就要在头脑中绘制出卦象的图景,并寻找相应的意象和启示,比如山下雷响并非放炮开矿的图景,而是我们的嘴巴在一张一合、咀嚼食物。读者可能会觉得这种思维的跨越太大了,这种图景意象的转移,需要适当地结合卦画、卦名、卦辞来通读,从而找到几方面的共性。经过一段时间的自我练习,还是不难掌握的。不过话说回来,象的思维要动态活跃,绝不可僵化死板,山下雷响可不可以就是放炮开矿、开山通隧道呢?与时俱进,未尝不可。于人而言,养生的要诀在于“度”,古人要我们看住嘴;于地球环境而言,可持续发展的要诀依旧是“度”,我们难道不应该管住人类向大自然索取的“大嘴”吗?

3、八纯卦的卦画就是卦象,他们是乾、坤、坎、离、震、艮、巽、兑。

1、通行本《易传》又称为十翼,是十篇学习《易》的心得体会,意思就是给《易》装上十个翅膀,你看连名字都是一幅图像。

2、其中《系辞》上、下两篇是解读《易》最权威的教辅资料。《系辞》是第一个完整阐述易学原理的重要文献,秦汉以后的易学研究,绝大多数都是《系辞》的研究和发展。《系辞》中就保留了很多如何观象、解象的思路、方法和结果。帛书易传出土后,只有《系辞》和通行本一致,说明秦汉之际,解易存在多个流派,但《系辞》获得了普遍的认可。

3、《彖》上、下两篇,是对卦名、卦辞的解读。其中既有直接用文字解读、也有用卦画卦象解读,还有用卦位解读,是我们初学《易经》时的重要参考。

4、《象》上下两篇,其中包括大象和小象两部分,大象是运用卦象对卦名、卦辞的解读,小象是对爻辞的解读。

5、《文言》一篇,是单独对乾、坤两卦的重点解读。

6、《说卦》一篇、《序卦》一篇、《杂卦》一篇,此三篇内容涉及卦象、卦德、卦义、卦序和杂象等内容,可做参考阅读,但也不必过于当真。自宋代开始,就有观点认为这三篇非圣人之学。

综上所述,在研读卦象的时候,《系辞》、《彖》、《象》、《文言》七篇文章是重点学习资料,其中又以《彖》、《象》更为直接。

1973年马王堆出土的帛书《易经》和通行本差异很小,但帛书《易传》则和通行本差异极大,这说明先秦存在多种流派,都以孔子为尊,传承不同观点的易学。其中《系辞》差别不大,可以通行本为主;《二三子》、《易之义》、《要》、《缪和》、《昭力》等篇虽不完整,但观点新颖朴实,反而比通行本易传更易于理解。因此尽管帛书《易传》尚未获得学术界的一致认可,但的确是我们学习卦象非常好的辅助材料。

毕竟古文阅读,对大部分人而言都有很大的难度,况且《彖》、《象》流传久远,传承过程中出现讹误,在所难免。所以当大家依托《彖》、《象》学习卦象的时候,发现看不懂、不理解的时候,不要着急。问题或许不完全在你,我们不需要迷信经典,《彖》、《象》出错也有可能。

前文中,一直强调《易》是形象思维的游戏,恰恰是言不能尽意,所以圣人立象以尽意。我们一定要坚持使用形象思维来学习易理,如果文字可以完整准确地传递信息,圣人还创造64个卦象干什么?所以读易,一定要学习《易传》,但也一定要学会扔掉《易传》,独立理解《易经》。具体建议如下:

1、相信自己的直觉。“毋自欺,必慎独”,这是《大学》中讲诚意正心的要诀。看懂就是看懂,看见就是看见,不懂就是不懂,没看见就是没看见,这就是“毋自欺”。照本宣科、人云亦云,缺乏独立思考和判断能力,这是学易的大忌,这就要求“必慎独”。

2、虚心请教。借助参考书,借助互联网,多向同道中人请教。不懂就不懂,一定要弄懂弄透,这也是“天行健”的一种体现。

3、揣摩《象》中解读的合理性。修身之道,就是在心头磨,找到“度”、找到“真”、找到“善”、找到“美”。所以反复揣摩品味《彖》、《象》文字背后中的意蕴,即是学习卦象,也是修身的一种知行合一。

4、《 易画卦象 》是我专门针对卦象的解读,写的一个文集。如您在学习卦象的时候遇到问题,可以参考阅读。

展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