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真的很容易,易经真的很容易值得看吗

2023-10-07崇庆运势网热度: 18398

《易经真的很容易》读后

【关于作者】

本书有两位作者,第一作者就是大名鼎鼎的学者曾仕强教授,他是国学大师、中国式管理大师,全球华人中国式管理第一人,被称为"中国式管理之父",曾任交通大学教授,兴国管理学院校长。老先生在易经等国学方面造诣颇深,曾在《百家讲坛》中的演讲国学,备受好评。

2018年11月11日,曾仕强老先生在安详辞世,享年84岁。2015年他就预言到了5年后的新冠疫情这一大的灾祸,并明确指出中原地区要特别小心(后来果真从武汉开始爆发),并将之公之于众,他的死也被称“道破天机”因而被老天"收走“。

第二作者刘君政,是曾仕强老先生的夫人,美国杜鲁门州立大学教育行政硕士,师范大学教育学士,历任师范大学、彰化师范大学、高雄师范大学教授,胡雪岩教育基金会理事,和曾教授一起合著了《坤道》《易经真的很容易》等数十部书籍。

【核心内容及启发】

本书以提问的形式作为标题列出了十大章,分别是第一章,易经是什么样的学问;第二章 为什么天人可以合一?第三章 为什么需要合理定位?第四章 能预测未来的变化吗?第五章 怎样趋吉避凶?第六章 道德修养为什么是做人的根本?第七章 宇宙可能永续经营吗?第八章 易经是怎样开始的?第九章 易学的神是什么?第十章 易学的功能到底是什么?

一、什么是“天人合一”?为什么要做到“天人合一”?

《易传》告诉我们,自然界的变化,并不是由于某种超然的或外在的动因所造成。它的变化,是由于宇宙的原动力,也就是阴和阳的互动、交感,可以说是天人互动、交感的结果。我们必须在“天定胜人”和“人定胜天”的合一中,找出“人之所以为人”的合理定位。在敬天、顺天、事天的大原则下,发挥人类的潜力,谋求天下太平。

天即自然法则也即天道,人分“上中下”三等,而只有中人之上的称为“万物之灵”的人 才能能过做到“天人合一”与自然合谐相处,趋吉避凶,自我发展。

二、因果报应,积善行德

《易经》的最高指导原则,就在“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坤卦文言),意思是多做好事,积累善行的人家,一定会有充裕的喜庆;常做坏事,积累恶行的人家,一定会留祸殃给后代子孙。

从此处也可以看出,《易经》作为中国的儒家经典,和佛教一样讲究因果报应,目的是鼓励人们向善,人与人协同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三、如何实现心想事成 ?

未来会变化,主要的控制力量,在于我们自己的心。心想事成的先决条件,在于遵守自然规律。所以敬天、顺天、事天,透过占卜来引发第六感,可以掌握未来的变化。当然,也还有若干风险性必须承担。而降低风险性的最佳方式,其实不是买保险,而是提升自己的品德修养,多做善事,多积德。多多发扬我们的向上(善)心,上(善)进心,以德为本,是做人的不二法门。

四、树立对易经和占卜的正确的认识

1、易理是大用,占筮是小用,对正当的事有迷惑时方可占卜,恶事、私欲,不宜占卜。

2、完全相信占卜,等于放弃自己的自主权。应当参考占卜的结果,从中找到趋吉避凶的方法。

3、对占卜的反应诚心诚意,全力配合,就会,而将信将疑,不去行动则不灵,所谓:信则有,不信则无,心诚则灵。

五、“法天、敬天、顺天,致中和”

“宇宙是一个大生命,人是这个大生命当中的一个小单位,所秉持以生存发展的原理,完全相同。天人合一的共同原理,即在“一阴一阳之谓道”。 人应该法天、敬天、顺天,才能致中和 。

读到此段,醍醐灌顶,在下不才我给大家解读一下:人应该对宇宙持敬畏之心,法天,视自然规律为法则;敬天,即敬畏自然法则;顺天,即顺应自然规律行事,比如春耕秋收,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才能“致中和”,也就是才能生存发展,才能与自然和谐共生。

六、人道与天道、德与才的关系

与天地合一,人道能通天道,人德能承接天德。人能弘道,天道因人道而凸显。以仁心感应天地及他人,推己及人,既久且远。德本才末,有德者最好有才,有才必须有德。

七、“天下之动,贞夫一者也”

伏羲氏告诉我们,只有自己努力尽责任,才能够获得来自上天的佑助,吉祥而无所不利。但是孔子在系辞下传又指出:“天下之动,贞夫一者也。”意思是 天下万事万物的一切活动,都应该坚守贞正的精诚专一,也就是回归原点,既仁又诚。 可见上天佑助与否,完全端视我们的道德实践正或不正,当位或不当位。求神不如求人,求人不如求己。只有修己以诚,自律自主,上天才会加以佑助,所以积善之家必有余庆。

八、“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告诉我们《易经〉的基本道理, 在于事物究极了就发生变化,变化了自然就会通达,通达了就能够特久。

九、易经原理下的“慧眼”与“慧心”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是看透事情和人的工具,但,不是方法。真正能看穿事物本质,看透人,不仅要有一双所谓的“慧眼”,更要有一颗“慧心”,因为,看穿事物和看透人,就是能够把握事物的本质和人性和心理,而事物的本质和人性和人的心理,不仅是靠“慧眼”看的,更需要“慧心”去向对方施加影响,以至于对方可以同样睁开“慧眼”和打开“慧心”,四目相对,心心相印。心理学叫建立“亲密关系”,易经讲的是“天人合一”。

十、和为贵,合为先

《易经》的整体思维,可以用“和合”两字来描述。“和”指和而不同,“合”为合中有分。 “和而不同”,表示大同之中有小异,必须互相尊重,不能勉强求其一同;“合中有分”表示全球化应该尊重本土化,以保持世界的多样化,符合生态发展的需求。和为贵,合为先,是世界大同的总原则。

十一、“仁”是宇宙的原点

人性的原点,其实就是宇宙的原点,具体而言就是一个“仁”字。 知识既然发展,不可能也不应该回到从前。然而仁智不能并重,知识便可以害人一这一点已经成为事实,必须及早改善。

十二、如何理解“中庸”?

道德实践要求产生良好的效果,必须“致中和”,合乎中庸之道。 “中”的意思是百发百中而又恰到好处,“庸”表示用得有功效。“中庸”就是道德实践,恰到好处,必然成功。 并不是一般人所说的“走中间路线”或者“骑墙观望不置可否”,当然,也不一定“不走极端”。

【读后小结】

一、名符其实

这本书是名符其实的, 它深入浅出的阐释了易经原著的精髓和思想,通俗易懂 ,并且每章后面都有“建议”,不仅解读了精华,还给出了理解和运用易经的指导,属实难道。

二、价值和作用

我认为,本书最重要的价值是让读者对易经有了正确的认识:不是简单的算命先生依据的占卜之术,而是揭示“天人合一”法则,教人崇德向善,指导人行为的儒家经典。“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法天、敬天、顺天,致中和”、“和为贵,合为先”等思想也能够 教会人们以更好的心态和辩证的思维面对世界的不确定性。

三、如何运用

这本书相当于是介绍易经的书籍,并不是易经的“简本”,可以说只是易经学习的“预科”,因此,读了本书,如果想对易经真正由深刻的理解,还是需要去读一读原著的。读原著的话,建议可以选择《图解易经》,更利于理解和消化晦涩的古文,结合本书来读,事半功倍,相得益彰。

《易经真的很容易》

这是我阅读的第一部关于易经的书籍。从开卷到阅读完,大约经历了一个半月。喜欢研究这本书的人,年龄段大概是在40岁以上,那么我为什么会有想了解《易经》的念头呢?我读完之后又是什么感受呢?接下来我就围绕这两个问题简单的阐述一下。

      为什么想了解《易经》?

1.小时候在家里看到算命,求签,风水,看相,占卜等东西很好奇,这几样东西就像是给我蒙上了一块面纱,不断的诱惑我去揭开她。

2.出来广州没多久,但是接触了一位忘年朋友,他鼓励我去看易经,当然除了易经之外还有其他传统文化的书籍。只是他给易经的评价很高,而且比较认可曾仕强老师的讲解观点。

在一段时间的耳濡目染之下,我就萌生了想看阅读易经的念头,于是打开电子书,找了原版的但是发现自己看不懂,后来就找到了入门级别的《易经真的很容易》这本书。每一个章节阐述简洁明了而且有图解,里面讲的东西我刚好能接受,于是就决定先从这本书入手了解易经。

我读完是什么感受呢?

1.易经是一门科学不是迷信类的占卜学

2.真正是来自大自然的智慧

3.里面很多的观点在我看来就是真理

4.对现在的人类,民族,国家,乃至全世界都非常的有影响力。

易经真的很容易吗?

最近在某红书里看了不少曾仕强教授讲易经的短视频,他认为易经并不难,还推荐了一本他自己的著作《易经真的很容易》。

一直对易经有着畏难情绪,总以为这本“经”很难念,所以敬而远之,从未翻看过哪怕其中的一页。

有时候又对这本书甚感好奇,为什么从古到今有那么多的人要研究易经,难道它真能预测未来,启迪人类智慧,改变个人命运吗?

受好奇心驱使,我通过视频链接网购了一本《易经真的很容易》。

书是前天收到的,一进小区我就迫不及待拆了包装,坐在花园旁的休闲椅上读了起来。

很佩服曾老的功夫,他用浅白有趣的文字和大量的图解说明来讲解易经。

这本书共154页,第一天我读了15页,计划十天之内读完。

如曾老所说,刚开始读的这两天的内容真是不难,读起来感觉挺有意思,希望接下来的内容同样简单有趣。

曾老说只要将这本书读五六遍,就可以读懂《易经》,但愿如此。

好了,不再赘述,我要大声朗读这本书了。

易经真的很容易是网络小说吗

易经真的很容易不是网络小说。《易经真的很容易》是重新认识占卜算命,《易经》初印象,入门读物。《易经真的很容易》,一部触及婚配爱情、为人处世,从商、从政的集大成作品,它通过探秘规律,从而去避凶化吉。能够领略其中一二,便能获得释然、通透人生,它是老祖宗留下的财富!

为什么一般人不要学易经,学周易有什么禁忌

为什么一般人不要学

作为开启中华文明的古籍,其内涵广泛应用于天文、历法、人事、预言等领域。历来就受到人们追捧,更有“不学易不可为相”的说法。

作为一个开创性的著作,其不仅在古代影响人类生活,在现代的科技、建筑、人文领域,仍然就有重大的指导意义。也是现代人不断学习《》的原因。

但是并不是所有的人,都适合学习,以下这三类人,就不适合学习,看看你在不在其中。

一、不懂变通的人

生活中有这样一类人,按照一套心中固有的规则去行事,不理会外界任何的声音。这种人我们有时候称为“死心眼儿”、“喜欢钻牛角尖”等。但是这类人,往往更容易在一种领域中取得成就,因为心无旁骛,更能把精力投入到行业中。

但是这种人,却不适合学习《》。

中一个关键的要素就是“易”,易也叫作“变易”,即时能够变通。因为研究《》时,会遇见很多问题,而且会一个问题走了,又有一个新的问题出现。

这时候,就需要人有灵活的头脑,以变化的思维去看待学习,不让自己陷入无休止的问题之中。所以不懂得变通的人,不是很适合学习。

二、喜欢抬杠的人

还有一种人,其实也不适合学习,那就是喜欢抬杠的人。

生活中我们也不喜欢这种人,什么事情都要插一手,在别人面前否决别人的言论。想想都够人讨厌的。

的一个元素叫做“不易”,什么是不易呢,就是有些东西本身就是真实存在的。就像天上的太阳,地下的土地。永远都不会变更。所以要懂得尊重这些真理。

而对于喜欢抬杠的人,往往不同的尊重,既不尊重别人,也不尊重知识。这种人其实不太适合学习《》。

三、没有恒心的人

另外一个元素叫做“简易”,其实就是告诉我们,《》并不难,而是十分简单的。

但是它同样需要有恒心,通过简单的理论,不断的去摸索其使用之道。师傅领进门容易,的个人是否成功,就在于个人恒心了。

如果没有一颗学习的恒心,更好还是不要学习《》。

以上就是与为什么一般人不要学相关内容,是关于的分享。看完学周易有什么禁忌后,希望这对大家有所帮助!

易经为什么是禁书?

易经并非禁书。

自古以来,严格意义上并没有易经是禁书的这种说法,历朝历代也从未明令禁止过人们拜读易经。不过在上古时期,也就是战国以前的时候,社会阶级分明,所以文化知识和书籍都被掌握在贵族手中,尤其是易经这种内容丰富的典籍,更是直接被列为王公贵族可读的书册,而平民百姓是不能看也看不到的。

扩展资料:

《易经》长期被用作“卜筮”。“卜筮”就是对未来事态的发展进行预测,而《易经》便是总结这些预测的规律理论的书。

《易经》被誉为诸经之首大道之源,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总纲领。含盖万有,纲纪群伦,是中华文化的杰出代表;广大精微,包罗万象,亦是中华文明的源头。其内容涉及哲学、、生活、文学、艺术、科学等诸多领域,是儒、道等各家共同的经典。

展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