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历六十甲子,六十花甲子万年历

2023-10-29崇庆运势网热度: 5809

六十甲子相生相克

六十甲子纳音相生相克关系 纳音断命属于门派秘传,看你有点兴趣,就说两句吧:
……
天上有雷烟,覆灯井底眠;
林木金不换,山火壁土缠;
……
意思是说剑锋金最惧怕天上火,泉中水是覆灯火的克星,大林木怕打扮,山火壁土是对好基友。

六十甲子相生相克 纳音断命属于门派秘传,看你有点兴趣,就说两句吧:
……
天上有雷烟,覆灯井底眠;
林木金不换,山火壁土缠;
……
意思是说剑锋金最惧怕天上火,泉中水是覆灯火的克星,大林木怕打扮,山火壁土是对好基友。

问题:六十甲子 五行 相生相克关系 不喜绕行 你所说的只是片面的纳音,多用于八字合婚,夫妻二人最好纳音相绩。其实这些实际意义不大。若是你研究八字时间长了,就会发现,八字批命还要综合命局五行一起分析的。你的意思我是明白的,如同佛灯火如何克的了剑锋金!但是实际的属性是存在的,克就是克了!如同阴阳,阴阳相克必然克之有情,同性相克则辣手无情!甲木能克己土,但是天干甲己相合。

请问古人“六十甲子”难道没有人知道吗?为什么都解答不正确? 50分 十个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十二个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天干和地支两两相配,甲子、乙丑、丙寅、丁卯......癸酉、甲戌、乙亥、丙子......以此类推最后是癸亥。从甲子到癸亥一共是六十个组合,生生不息,首尾相连。
因此古人喜欢称六十为甲子,这是一种以个别代替整体的做法,甲子不是等于六十,而是代表六十种组合。

六十花甲子里的没个命都应该有相生相克的,谁可以说下 戊辰己巳大林木。
遇庚午辛未路旁土相生,若再得壁屋二土(即戊寅已卯城头土和丙戌丁亥屋上土)相助,则为最吉。
遇甲戌乙亥山头火相克。甲辰乙巳覆灯火、戊子已丑霹雳火遇之虽吉,但须有土作为根基相助,否则恐伤自身。
如遇丙午丁未天河水,即使无土相助,亦是吉兆。甲寅乙卯大溪水、壬戌癸亥大海水,二者见之皆吉。
材料如下:
戊辰己巳大林木:大林木者枝干撼风,柯条撑月,耸壑昂霄之德,凌云蔽日之功。此木生居东南春夏之交,长养成林,全假艮土为源癸丑为山,三命无破陷最为福厚浮贵。戊辰为上己巳次之,土遇路傍为负载,戊辰见辛未为贵,己巳见庚午为禄主福,壁屋二土再得剑金,则大林之木取为栋梁,成格最吉。无此乃山间茂林之木,无论死活皆欲见土,如己人见甲虽云化土,然不如辰戍丑未土局纯全为妙。若此木以死,在山之下见甲戍乙亥烧之主凶夭。灯火就位相生乙巳不如甲辰更吉,霹雳太阳二火皆能长育,运中遇之亦吉。然二火嫌并见,持胜须有土为根基方可。水见天河,戊辰见丁未为带贵虽无土与山亦主有衣食即灵槎入天河格也,生秋冬死绝方是。溪海二水重见主贫夭,有山稍得。妙选有苍龙驾海格,是戊辰见癸亥为贵。

六十甲子配六十四卦怎样配? 甲子,甲午,甲庚子,庚子,庚子,庚申,庚申。

六十甲子五行歌 甲子乙丑海中金,丙寅丁卯炉中火,戊辰己巳大林木,庚午辛未路傍土,壬申癸酉剑锋金,甲戌乙亥山头火,丙子丁丑涧下水,戊寅己卯城头火,庚辰辛巳白腊金,壬午癸未杨柳木,甲申乙酉井泉水,丙戌丁亥屋上土,戊子己丑霹雳火,庚寅辛卯松柏木,壬辰癸巳长流水,甲午乙未沙中金,丙申丁酉山下火,戊戌己亥平地木,庚子辛丑壁上土,壬寅癸卯金传金,甲辰乙巳覆灯火,丙午丁未天河水,戊申己酉大驿土,庚戌辛亥钗钏金,壬子癸丑桑柘木,甲寅乙卯大溪水,丙辰丁巳沙中土,戊午己未天上火,庚申辛酉石榴木,壬戌癸亥大海水,这是六十甲子歌

六十甲子推算五行方法? wenku.baidu/...73bHgq
这个你可以参考下~

五行相生相克怎么化解 1988年戊辰纳音属木,1990年庚午纳音属土,这只不过是六十甲子的纳音,为什么要化解呢?如果我说戊是土,庚是金,辰又是土,午又是火,火生土,土生金,你又怎么去毁掉他呢?你真是愚蠢至极,相生比和的命格你还要去化解,年青人好好珍惜吧。我老人家祝你婚姻幸福。

六十甲子得病忌日极凶 农历戊子年九月廿六日 金曜 阴(戊子年壬戌月丁酉日)
一个喜欢研究皇历的同事拿着本日历(现今市面上卖的很多)问我宜忌之据,不好答。我说不好答是不易回答的意思,一为这本来就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没法一言蔽之;二为这里头科学(经验)与迷信堆叠在一起,不易厘清。方便的办法是从老黄历常见用语的吉凶解释判定说起:
●今日吉日
○吉时: 吉利之时辰
○凶时: 凶兆之时辰
●今日宜忌
○彭祖百忌: 每日时辰应忌讳之事
○吉神宜趋: 宜接近,会有吉利的神明
○宜: 今日适合做的事情
○凶神宜忌: 应远离,会有冲犯不好的事发生
○忌: 今日不宜做的事情
●今日冲煞
○冲:在黄历的律法里,五行相生相克的观念,犹如自然界的协调,有一定的规律,当两者发生冲、煞的情况时,基于趋吉避凶的心态,人们往往也会听从古法的建议,明哲保身。
○煞:每日冲煞年岁方位中,破土、修造、移徙、交易、入殓、安葬、启攒等诸事不宜,冲煞的生肖年岁,应该尽量避讳,并且注意冲煞方位,避免朝该方面行事,以免遭惹无妄之灾。
而冲犯年岁者,上列诸事亦应回避或不宜为之,民间传统信仰,也习惯以「安太岁」的程序,祈求年度诸事的顺遂。
●今日诸神
○岁次: 农民历之日期
○值年太岁: 今年值年之太岁
○岁冲: 今年与太岁冲犯之岁次生肖
○下元: 今日之卦象
○掌日太岁: 今日掌日之太岁
○胎神占方:古老的传说里,一直有所谓的「胎神」存在,农民历上可见「胎神」的项目,民间习俗相信胎儿生命受胎神支配,于是诸多禁忌衍生,多半在限制孕妇劳动,和避免参加婚丧喜庆等社交活动,多休养以减少流产发生的危险。
每日胎神值位皆不相同,可以依每日天干地支可推算得知,传统上胎神值位处必须忌讳修造、搬动,以免损孕,难产。孕妇亦不可以搬动家具、不可以动刀剪,因为孕妇乱动,会让「胎神」不高兴,使得生产不顺利。「胎神」说,虽然是民间传统的传说、迷信,然而妇女怀胎十月,本来就该谨慎注意、好好休养,若是因为流产、早产而失去小宝宝的生命,对于孕妇可是莫大的遗憾!
○喜神: 喜神所在之方向
○财神: 财神所在之方向
○五行: 五行,即金、木、水、火、土。
五行是构成宇宙之最基本元素,也代表宇宙万物五种变化和性格,四季的演变,日月的运行,亦以五行为数。
金,中心凝聚,有收敛、刚锐、砍伐的力量。
木,四方发散,有生长、蓬勃、向外的力量。
水,向下流散,有流动、自由、向下的力量。
火,向上扩升,有光热、膨胀、向上的力量。
土,左右移动,有厚重、杂陈、向内的力量。
百忌日,有“法定”条文遵循,这些条文大致如下:
甲不开仓,已不栽植,丙不修灶,丁不剃头,戊不受田,己不破券,庚不经络,辛不合酱,壬不决水,癸不词讼。子不问卜,丑不冠带,寅不祭祀,卯 *** 井,辰不哭泣,巳不远行,午不苫盖,未不服药,申不安床,酉不会客,戌不吃狗,亥不嫁娶。(见张岱《夜航船》)
网上复制两表供有兴趣的朋友参考。
六十甲子纳音表:
甲子乙丑 海中金 丙寅 丁卯 炉中火 戊辰 已巳 大林木
庚午 辛未 路旁土 壬申 癸酉 剑锋金 甲戌 乙亥 山头火
丙子 丁丑 漳下水 戊寅 已卯 城头土 庚辰 辛巳 白腊金
壬午 癸未 杨柳水 甲申 乙酉 泉中水 丙戌 丁亥 屋上土
戊子 已丑 霹雳火 庚寅 辛卯 松柏木 壬辰 癸巳 长流水
甲午 乙未 砂石金 丙申 丁酉 山下火 ......>>

六十甲子老黄历,60甲子顺序表

六十甲子老黄历

六十四卦,如下图:

自古相传,六十甲子对应六十四卦是合乎一一对应规律的,

把上述的秘传口诀进行表格化,就有如下表图,

其中,乾,坤,离,坎,为四正卦,

坤和复卦重叠,对应甲子,

离和革卦重叠,对应庚寅,

乾和姤卦重叠,对应甲午,

坎和蒙卦重叠,对应庚申。

到了这里,六十甲子和六十四就一一对应起来。

一个圆周360度,一年有360天,

每一天可以用一个甲子日对应,也对应一个卦象,很多老黄历上都有一天一个卦象的记法。

考虑到五运六气,

按照五季对应(金木水火土季)一个季有一个卦主,则可计算一年有360天,

按照六个之气,一个之气有一个卦主,则可计算一年有366天。

一年之中,六十四卦对应每一天,还可以参考《焦氏易林》中的排法,

据《汉书》记载,焦氏“其说长于灾变,分六十四卦更直日用事,以风雨寒温为候,各有占验”,孟康注云:“分卦直日之法,一爻主一日,六十四卦为三百六十日。余四卦,《震》《离》《兑》《坎》,为方伯监司之官。所以用《震》《离》《兑》《坎》者,是二至二分用事之日,又是四时各专王之气。各卦主时,其占法,各以其日观其也。”(卷七十五)。

可见,焦氏的卦气说,是以四正卦(后天八卦之四正卦:震兑离坎)各直二至二分之日,其余六十卦三百六十爻,一爻直一日,直三百六十日。的《焦氏易林》中,书前即列有六十四卦的直日之法,名日“焦林直日”。其云:“六十卦,每卦直六日,共直三百六十日。余四卦,各寄直一日。

立春、雨水,《小过》、《蒙》、《益》、《渐》、《泰》。

惊蛰、春分(春分震卦直一日),《需》、《随》、《晋》、《解》、《大壮》。

清明、谷雨,《豫》、《讼》、《蛊》、《革》、《夫》。

立夏、小满,《旅》、《师》、《比》、《小畜》、《乾》。

芒种、夏至(夏至离卦直一日),《大有》、《家人》、《井》、《成》、《媚》。

小暑、大暑,《鼎》、《丰》、《涣》、《履》、《逐》。

立秋、处暑,《恒》、《节》、《同人》、《损》、《否》。

白露、秋分(秋分兑卦直一日),《巽》、《萃》、《大畜》、《贲》、《观》。

寒露、霜降,《归妹》、《无妄》、明夷》、《困》、《剥》。

立冬、小雪,《艮》、《既济》、《噬嗑》、《大过》、《坤》。

大雪、冬至(冬至坎卦直一日),《未济》、《蹇》、《颐》、《中孚》、《复》。

小寒、大寒,《屯》、《谦》、《睽》、《升》、《临》。

每两节气共三十日,管五卦。逐日终而复始,排定一卦,相次管六日。凡卜,看本日得何卦,便于本日卦内,寻所卜得卦,看吉凶。”

以上就是与六十甲子老黄历相关内容,是关于六十甲子的分享。看完60甲子顺序表后,希望这对大家有所帮助!

六十甲子年份对照表的万年历,万年历六十甲子速查表

六十甲子年份对照表的万年历

干支纪年,由10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和12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按天地顺序两两组成,每60年一,俗称一个甲子。需要用的时候,我们可以查万年历。但是万年历不能查万年,比如公元前得怎么办?比如夏商周得历法不一样怎么办?这里介绍几个简单算法,方便查询。

需要首先说明:干支的六十甲子计数不受夏商周的历法规则影响,只按时间算。

六十甲子顺序:

每个干支纪年的10天干在前,12地支在后,共两个字,天干地支分别按顺序依次排列,例如甲子、乙丑……直到末尾的癸亥,10和12的最小公倍数为60,所以每60年为一,又回到甲子年。

之一种:算公元年,看下图:

由于公元元年为辛酉年,可以此为基础进行简算。规则为:将天干的“辛”定为1,往后为2、3等;将地支的“酉”定为1 ,往后为2、3等。公元年的尾数在天干中找出对应该尾数的天干;再将公元纪年除以12,用余数在地支中查出对应该余数的地支,这样就得到了公元纪年的干支纪年。如1911年,其尾数为1,对应的天干为“辛”;以12除1911得159,余数为3,对应的地支为“亥”,该年即为辛亥年。

第二种 :算公元前,看下图;

比如公元前 1年,尾数为1,对应的天干为” 庚“,再将1除以12得余数为1,对应的地支为”申“,则公元前1年为庚申年。比如公元前551年,计算后是庚戌年。

第三种:看下图:

记住哪一年的确切干支,然后顺序的做加法,倒叙的做减法,以60为一轮,就能查出干支。

以上就是与六十甲子年份对照表的万年历相关内容,是关于六十甲子的分享。看完万年历六十甲子速查表后,希望这对大家有所帮助!

黄历怎样看?

首先告诉你:黄历中的“宜”和“忌”是不可信的!每个人的运程都和自己的八字有关。黄历中的“宜”和“忌”并不适合每个人。至于“每日胎神占方”、“彭祖百忌”等更不必细究。 黄历中的宜和不宜是根据年月日时的天干地支之间的刑冲克害来推算的,天干为 甲乙(木)丙丁(火)戊己(土)庚辛(金)壬癸(水);地支为子(水)丑(土)寅(木)卯(木)辰(土)巳(火)午(火)未(土)申(金)酉(金)戌(土)亥(水)。
怎样看懂黄历

一、什么是黄历?
依西方学者戴维.邓肯(David Duncan)的说法,中国的太阴历创制于尧帝,以月圆月缺间隔做量度单位,又画分二十四节气,主要的目的是提供农民播种收成的依据。但是,并不是只有中国有农民历,在其它各国也有不同的农民历或历法,不论是东方或西方,农民历都提供了实用的生活信息,基本上,农民历不仅提供民众查阅日子的好坏、婚嫁、搬家......,而且,还常会有一些八字解析或明年生肖运势,并且会随着农民历印制的版本不同,附带会有一些星座、生活小常识......等,因此,黄历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而且,它是一种具有时效性的出版品。同时,也在农民历中,反映了中西方老百姓对于未来生命的祈愿、期待及祝福。(罗奇,民90)。
不过,在中国一般的说法,黄历之所以名为黄历者也,相传是黄帝创制的历法之故,即黄帝历的简称。亦有人称其为民历、历日、具注历等。而又因为其制定四季、二十四节气等的规则,主要是配合古代农民的播种收成,所以又称为农民历。至于黄历中的选择宜忌之说,虽然早自秦汉即有,但主要是在唐代后,黄历中才大量铺注有关行事吉凶的内容。
二、阳历、阴历、黄历、农历的比较
我们常说新历即是阳历,而旧历则是阴历也是农历,对于这种说法人们似乎深信不疑。事实上,新历是一种阳历确实无误,但旧历常被称为阴历或农历则是值得商榷的说法。
1.阳历→是以地球绕行太阳之周期为本的历法。
地球自转一次为一天。
地球绕行太阳一周为一年,一年有365又1/4天。
目前所谓的阳历,一年有365或 366(闰年)天。
一年12 等分均分为12个月,一个月有 30 或 31天(二月除外)。
2.阴历→则是以月球绕行地球之周期为本的历法。
地球自转一次为一天。
月球绕行地球一周为一个月,等于29 或 30天。
目前所谓的阴历,一年有12个月,354天,或13个月,383~384天(闰月)。
3.黄历→是清室颁布之历法,包含了阴历及二十四节气,用以指导人民耕作。
一般所谓的旧历其实是黄历,俗称『农历』或『农民历』;
但真正与耕作有关的,却是黄历中的『二十四节气』。
三、黄历的出版概述
黄历虽不是各大书局排行榜上的畅销书--因其虽具书的形式,却是「非主流出版品」,但相信很多人家里都会有一本该年度的黄历,甚至不只一本。尤其现在近年底,一定有不少家庭已收到一些机构所印制赠送的黄历。
很多人在婚丧喜庆、建筑动工,甚或选举登记等的择日时,都会参考黄历。事实上,它已经某种程度地制约了社会中的许多活动,对我们的影响性不言可喻。翻开现在的黄历瞧瞧,会发现它除了黄历的部分,更像是一部生活小百科全书。内容可能包括了与术数相关的部分:如十二生肖运势、星座运势、算斤两重、面相手相解析、生男生女秘方、姓名笔划吉凶等;也包括了一些生活常识:像是各地电话区码、邮政编码、简易急救法等。内容包罗万象,甚至也有一些广告,其实也具备了杂志的特质。
在前面提到,黄历影响国人至深,不过,现在虽然书局仍有贩卖,一本大约一百元左右,但今日多数人取得黄历的来源,应该还是以获赠为多。但古代当然不是如此。
由于制历在古代是拥有最高权力的表征,而且更能带来实质的丰厚利益,因此从唐代起,可说是变成了「国营出版事业」,皆由各朝的天文机构出版,如钦天监、司天监、司天台、太史局等。
黄历的长销情形自古皆然,如以元文宗天历元年为例,当年全国售卖的官印黄历,就高达三百多万本,平均每四户人家即拥有一本,而卖历的收入,更高达当年全国岁赋钱钞部分的千分之五。
四、怎样看懂黄历(先从认识干支开始)
干支:就是「天干」与「地支」。取义于树木的干枝,干者,干也;支者,枝也。
1.十天干
所谓「天干」,就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等十个顺序的排列符号,这十个符号意涵天地之间的顺序。「天干」因为有十个,所以又称为「十天干」,古时藉「十天干」来记载日子,后来演变成某些事物的先后次序,诸如:班级的甲班、乙班、丙班、丁班......,学业成绩的甲、乙、丙、丁......,身体检查体位的甲等、乙等、丙等、丁等......,这时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等于就是阿拉伯数字的1、2、3、4、5、6、7、8、9、10,或是英文字母的A、B、C、D、E、F、G、H、I、J。
2.十二地支
所谓「地支」,就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等十二个顺序的排列符号,这十二个符号也意涵天地之间的顺序。「地支」因为有十二个,所以又称为「十二地支」,古时藉「十二地支」来记载月份,目前除了历书之外,一般很少用到。
3.六十甲子
后来古人发现,单单用十天干来记日,十二地支来记月,非但不够用,而且容易混淆,于是把十天干跟十二地支加以排列组合。即用天干的「甲」配地支的「子」,成为「甲子」;用天干的「乙」配地支的「丑」,成为「乙丑」;用天干的「丙」配地支的「寅」,成为「丙寅」,依此类推,最后得到了下面六十个顺序符号,依序为:甲子、乙丑、丙寅、丁卯、戊辰、己巳、庚午、辛未、壬申、癸酉、甲戌、乙亥、丙子、丁丑、戊寅、己卯、庚辰、辛巳、壬午、癸未、甲申、乙酉、丙戌、丁亥、戊子、己丑、庚寅、辛卯、壬辰、癸巳、甲午、乙未、丙申、丁酉、戊戌、己亥、庚子、辛丑、壬寅、癸卯、甲辰、乙巳、丙午、丁未、戊申、己酉、庚戌、辛亥、壬子、癸丑、甲寅、乙卯、丙辰、丁巳、戊午、己未、庚申、辛酉、壬戌、癸亥。这六十个符号从甲子依序到癸亥,周而复始,即通称为「六十甲子」,用来计算时间岁月。通常称一甲子为六十年,亦源自于此。
4.年干支、月干支、日干支、时干支
在《黄历》里面,年、月、日、时等各种不同的时间,全都用六十甲子干支来表示。根据《纪元通谱》的记载,黄帝于纪元前二六九八年(即黄帝元年)建国,与作乱的蚩尤战于涿鹿之野,流血百里,仍旧平不了乱,于是黄帝斋戒祀天,天乃降干支,黄帝用十干圆布象天形,十二支方布象地形,斩杀蚩尤,诸候尊为天子。黄帝以风后为相,以力牧为将,并在纪元前二六九六年(即黄帝三年)命大挠作甲子,容成造历。
从上可知,纪元前二六九六年年干支为甲子,每六十年一轮,周而复始。一九八四年(民国七十三年)是第七十九轮的甲子年,依六十甲子顺序排列下来,二00一年(民国九十年)当然是辛巳年,因此在九十年《黄历》的封面,都会发现「岁次辛巳」的字样。
年干支六十年循环一次,月干支六十个月循环一次,五年一轮。月干支出现在《黄历》每月份的第一行,以民国九十年的《黄历》为例,在「九十年国历一月」的下面,就会发现「为己丑月」的字样,那是延续「八十九年国历十二月」的「为戊子月」而来的。当然「九十年国历二月」就是「庚寅月」。月干支六十个月循环一次,
日干支六十天循环一次。以民国九十年的《黄历》为例,国历一月一日(即农历十二月七日)为「甲子日」,那是延续八十九年国历十二月三十一日(即农历十二月六日)的「癸亥日」而来的。甲子日之后为乙丑日,因此九十年国历一月二日就是乙丑日,依此顺序类推,六十天一轮,周而复始。日干支六十天循环一次,
时干支六十时辰循环一次。一天有十二个时辰,因此时干支六十时辰循环一次,也就是五天一轮。一天有二十四个小时,每两个小时为一个时辰。从晚上十一点开始,每两个小时换一个时辰。
11-1子时;1-3丑时;3-5寅时;5-7是卯时;7-9是辰时;9-11巳时;11-13是午时;13-15是未时;15-17申时;17-19酉时;19-21戌时;21-23亥时。

六十甲子十二生肖结婚吉日如何选择

☆吉祥温馨提示---您二位的生肖* *年类别:【因人而异】
甲子
本月为您二位结婚的【大利月】,下列吉日中已经删除了对您新娘【甲子 鼠】不利的【冲日刑日害日】!
2012年8月份恭候您二位结婚的黄道吉日是::
(供您参考)
2012年8月04日 农历06月【火日】17日 星期六 冲兔(辛卯) 【月德】 【官日】 【吉期】 公休日
2012年8月07日 农历06月【木日】20日 星期二 冲马(甲午) 【青龙定日】【无翁日】【三合】【时德】【福生】
2012年8月10日 农历06月【金日】23日 星期五 冲鸡(丁酉) 【危日】【不将日】【天德】【五合】
2012年8月11日 农历06月【金日】24日 星期六 冲狗(戊戍) 【金贵成日】【周堂日】【三合】公休日
2012年8月13日 农历06月【火日】26日 星期一 冲鼠(庚子) 【周堂日】【天马】【月空】【时阳】
2012年8月25日 农历07月【土日】09日 星期六 冲鼠(壬子) 【不将日】【福生】【金贵】公休日
祝你们美满幸福!

农家历老黄历2022年,老黄历2022 黄道吉日一览表

农家历老黄历2022年

在农村,立春日与除夕、大年初一,都被称之为过年,是民俗中最讲究的日子,很多的民俗禁忌都是大同小异。

因立春日很少与除夕、大年初一重合,要么前面,要么在后面,也就是年前与年后立春。农村人们认为,除夕、大年初一是时间上的过年,而立春日则是节气上的过年。事实上,在农村,人们习惯于将立春看成是新的一年真正的开始。

我国农村地区,有诸多的民俗风俗,至今依然在流传。本文将介绍立春的三种主要风俗,也就是立春日的躲春、踩春和咬春。


1、躲春

农村老话说“立春日要躲春”,在农村,躲春又叫“打春”。人们认为立春的那天,是季节交替之时,有一些人要呆在家里不出门,不能见外人。这些人是什么样的人呢?为什么有一些人在立春这天不躲,可以大摇大摆地出门,而他们却要躲起来呢?

农村有些人爱说一句口头:“你敢在太岁头上动土呀?”按民俗说法,话中的“太岁头上动土”,叫犯太岁。其 于我国 古代的所谓“命理学”,他们专业名称叫“冲克岁君”。

我国本土之中,有一种称之为值年,又称太岁神,简称太岁。太岁神共六十位,分五个小周期,十二年为一小周期。在小周期内,一年由一位太岁神值班,称值年,一年一换,十二年一个。轮到当年值年的太岁神叫值年太岁。

太岁的,起源于我国古代的天体崇拜,古人所说的太岁,就是现在天上的木星。木星运行规律为每十二个月运行一次,古人便称木星为岁星或太岁。古人就认为,木星十二年运行一次,就像是十二个人值班一样,得安排十二个人轮流值守。后来木星被化,也就变成了十二值年,即太岁神,一年有一位不同的太岁神。

东汉王充认为,太岁神并非天上之神,他在《论衡·譋时篇》说:

“太岁,岁月之神;用罚为害,动静殊致,非天从岁月神意之道也。”

自此以后,认为,太岁神是潜人间的凶神,人们通常并不,其也鲜为人知。

随着的发展,这十二值年不断人格化,目前可考证最早被人格化的太岁神为殷郊。殷郊为商纣王的长子,《演义》之中有:“殷郊为值年岁君太岁之神。”后来,逐步增加,有六十多人,都是人格化的太岁神,但地方不同,其有别。中则有六十甲子太岁神,并有神像画像。依然很少有人太岁神,也很少有人知道太岁神的。

认为,太岁神既是凶神,人们就不能冲犯。如何算是冲犯太岁呢?

后来,我国古代命理学借用天文学中的太岁说法,推出一套属相相冲的说法,认为属相与太岁相冲。这套说法就像日历一样,可以长期套用,并且写进了老黄历,或者农家历,六十甲子为一周期,六十年后重新使用一遍,如此反复使用。过去老黄历之类的历书,在农村人家,几乎家家都有,可见太岁相冲对农村风俗影响之深远。

直到现在,如果要查农历2022 年“太岁相冲”,我们可通过旧版印刷的老黄历,或者各种版本的历书,即到:牛值太岁、羊冲太岁、龙破太岁、马害太岁、狗刑太岁。民俗认为,这些属相与“太岁相冲”的人,在立春日那天季节交替之时要躲起来,主要是两种人:一种是犯太岁的人,另一种则是人与人之间属相相冲的人。

的说法是避过未来一年内的病灾、口舌事非。具体时间,一般认为在交春(立春的具体时间)前后的一个时辰内,用现在的时间换算,一个时辰等于两个小时,也就是交春的前后一个小时。不过,2022 年立春的时间是2月3日22时58分39秒,作为农村人,这个时候是深夜,早就回家睡觉了。这种说法在我国古代形成了一种习俗,直到现在很多农村一些上了年纪的老人还有“躲春”的习俗。

我国也有一些农村没有“躲春”的习俗,但对立春日有诸多讲究,也就是有很多的禁忌习俗,或者说将“躲春”的习俗与禁忌习俗融合在一起。比如,立春日不宜动土、搬迁、到病重患者家中、丧事现场等,禁忌挑粪桶、倒、恶声谩语、哭闹、大声呵斥、小孩,不能打破碗盏、吃饭摆筷子时不能掉落在地上、不能理头、剪手指甲等等。

“躲春”之说,从科学上来讲,没有什么道理,一种传统民俗风俗而已。在农村,除了上了年纪一些人还相信外,大多数的年轻人已经不相信这一套了。

2、踩春

如果说“躲春”是要宅在家中,或者一个安静的地方,不能随便出见人,那么“踩春”则是相反,不能躲在家中,也不能一个呆在一个地方,而是要从家里走出去,到大自然中去吸收新鲜空气,到人多的地方去热闹热闹。

“踩春”与“躲春”两种农村风俗好像是在唱对台戏,各唱各的调,这也体现了我国传统民俗文化的多样性,无法说哪种合理,哪种不合理。

“踩春”有两种说法,之一种是到外面去春游、爬山。我觉得那是城里人做的事,农村人没有这份闲心。农村人的“踩春”主要是以劳作为主,以收获为主。比如,一些山区的农村,立春日,一大早就背着柴刀上山砍柴。农村把立春日上山砍柴叫“砍春柴”,背回家里叫“背春财(柴)回家”。有的农村,大年初一也有类似的习俗,也称“砍春柴”,清早起来不是忙着去拜年,而是上山砍一担柴回来,俗称“进财”。

女的一般不上山砍柴,而是到菜园里摘青菜,或打猪草(菜),菜的谐音为财,同样可以让家里在立春日“进财”,给家里带来一年的好气。

还有的地方,不一定上山砍柴,或菜园里摘青菜,但一定要到外面转一圈,空手出门,不能空手回家,要拿点东西回家,也叫“进财”。

还有一种“踩春”就是登高的意思。有两种,一种是踩高跷,踏上高跷后,人就踩在了高处,寓意新的一年步步高。另一种是打秋千,一般流行旧时的南方农村,用稻草编成绳索,做成秋千,荡秋千时,一次比一次荡得高,也寓意步步高。

“踩春”意思是一定要出门去行走,不能闷在家里。踩高跷和打秋千都是集体活动,场面非常热闹,有的地方还举人比赛,抢头。

对“踩春”还有特别的说法。比如,农历2022 年的一年中,没有立春这个节气,俗称无春年、耷年、哑年、黑年、年等,按的说法,农村有俗语说“寡年不宜结婚,想结婚先踩春”,如果想结婚,又忌讳这种民俗说法,想要结婚的女子在立春日那天就要去“踩春”,把来年的晦气给踩掉,在无春年就可以结婚。这当然是一种的说法。

农村的“踩春”风俗,表达春天到来之时,要用自己脚步和劳作去迎接新春,是一种美好的向往,希望来年生活过得更好的心愿。

3、咬春

我国古代的立春日,在魏晋时期就在士族阶层流行,宋代有制春盘、吃春饼的习俗开始盛行。

制春盘,先是流行在古代宫廷和富贵人家,他们把新鲜蔬菜、果品、糖和饼,放在盘中来吃,也是那时人们重视立春节气,迎接新春的到来。盘盘,放在盘中的饼饼。春饼先前放在盘中,后来发展到有了单独的春饼,再后来发展到春卷。直到现在,很多农村还有立春日春卷食用的风俗习惯。

制春盘、吃春饼的习俗从自上而下,从上层传到了,也传到了乡村。乡村人家的春盘可没有富贵人家,果品、糖等奢侈品很难得到,也没有钱买。新鲜蔬菜自己家里可以种,这不是问题,没有果品、糖就因陋就简,把萝卜做成果品、糖的模样,放在春盘中。这就如同在旧时代,贫穷人家没有肉吃,就把萝卜切成肉块的模样,称萝卜块为“肥肉”,是一种无奈的自我安慰。

在乡村,因吃春饼时,一边吃春饼,一边吃萝卜,这就是咬春。实际上,咬春就是咬春饼和萝卜。

乡村穷人吃生萝卜是没办法,肚内有一点油水会被萝卜给“刮”掉了,饭量更大,肚子更饿。农村俗话有“穷死不耕丈人田,饿死不进萝卜园”。吃生萝卜不但不能充饥,反而让人越吃肚子越饿。

可在富人家的眼里,萝卜可以解春困,可以解油腻,可以通气。乡村穷苦人家的春盘传到富贵人家后,成为了他们的一道美食。史载,古代一些大臣为了取悦皇帝,给皇帝送上新鲜萝卜,在家里专门挖炕洞种萝卜,与现在种大棚蔬菜类似。

民俗文化就是这样,上层的生活习俗往往会影响底层的生活风俗,而底层的生活习俗同样可影响上层的生活风俗。在我国古代,“咬春”的风俗就是上层和底层之间相互影响而形成的风俗习惯。

春饼一般是面食,古代交通不便,物流行业很不发达,只能在小麦的主产区才能吃到春饼。水稻主产区的人就做不了春饼,那怎么办呢?

有的是智慧,水稻主产区的人就把糯米蒸熟后捣烂,做成像饼一样圆形,但不叫饼,而是叫糍粑。南方很多乡村在大年初一的早餐,不准吃米饭,而是吃饼形状的糍粑,还吃有新鲜蔬菜(青菜)和萝卜条,迎接新春。

以上就是与农家历老黄历2022年相关内容,是关于肉灵芝的分享。看完老黄历2022 黄道吉日一览表后,希望这对大家有所帮助!

展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