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占卜方法,12种占卜方法

2023-10-01崇庆运势网热度: 168

卜卦中国有多少种卜卦中国有多少种卜卦

64

问:古装片在寺院里常见的占卜法叫什么?

杯珓
占卜的用具,多用两个蚌壳或像蚌壳的竹、木片做成,掷在地上,看它的俯仰,以此占卜吉凶,如“手持~~导我掷,云此最吉馀难同。 杯珓卜也是一种古老的占卜术。所谓珓,就是两个蚌壳。壳如杯,故称杯珓。用两个蚌壳掷向空中,看其俯仰以断休咎,一般是一仰一合为吉。后来不专用蚌壳,也有改用竹、木做成蛤形的。唐朝韩愈有诗云:“庙令老人识神意,睢盱侦伺能鞠躬。手持杯珓导我掷,云此最吉余难同。”可见杯珓卜在唐朝是相当流行的。直到元朝这种杯珓卜还是凭俯仰的机遇定吉凶。杯珓卜而附有卜诗卜辞,大概是元朝以后的事了。
查了下 觉得大致是由它演变来的
下面是具体介绍
杯珓(bēi jiào)是一种古老的占卜术。所谓珓,就是两个蚌壳。壳如杯(杯即是杯),故称杯珓。掷两个蚌壳,看其俯仰以断休咎,一般是一仰一合为吉。后来不专用蚌壳,也有改用竹、木做成蛤形的。杯珓占卜有三个象,一仰一俯为“胜”,两俯为“阴”,两仰为“阳”,掷三次而成一卦。
唐朝韩愈有诗云:“庙令老人识神意,睢盱侦伺能鞠躬。手持杯珓导我掷,云此最吉余难同。”可见杯珓在唐朝是流行的。
宋朝的程大昌《演繁露》说的比较详细:“卜教:后世问卜于神,有器名曰珓者,以两蚌壳投空掷地,观其俯仰,以卜休咎。自有此制后,后人不专用蛤壳矣。或以竹,或以木。略斫削使如蛤形,而中分为二。有仰有俯,故亦名杯珓。杯者,言蛤壳中空,可以受盛,其状如杯也。珓者,本合为教,言神所告教,现于此之俯仰也。后人见其质之为木也,则书以为‘校’字。义山杂纂曰:‘殢神掷校是也。’校,亦音珓也。今野庙之荒凉无资者,止破厚竹根为之。俗书‘竹下安教’者是也。至《唐韵》效部所收则为珓。其说曰:‘珓者,杯珓也,以玉为之。’《说文》、《玉篇》皆无珓字也。案许氏《说文》作于后汉,顾野王《玉篇》作于梁世。孙愐加字,则在上元间。《广韵》之成,则在天宝十载,然则自汉至梁,皆未有此珓字,知必出于后世意撰也。……至其谓以玉为之,决非真玉。玉虽坚,不可扬掷,兼野庙之巫,未必力能用玉也。当是择蚌壳莹白者为之。而人因附玉以为之名。凡今珠玑琲珕字虽从玉,其实蚌属也。夫惟珓校□,既无明据,又无理致,皆所未安。予故独取宗懔之说也。懔之《荆楚岁时记》曰:‘秋社拟教于神,以占来岁丰俭。’其字无所附并,乃独书为教,犹言神所告,于扬掷乎见之也。此说最为明迳也。又《岁时记》注文曰:教以桐为之,形如小蛤。言教,教令也。其掷法则以半俯半仰者为吉也。此其所以为教也。”
此为具体做法及预示
胜胜阳:千里遇知音,求财自称心,占龙得甘雨,失物眼前寻。上上大吉。
胜胜阴:明珠失土中,相混土相同,求财应难得,行人信不通。有头无尾。
胜阴阳:潮生自有时,帆去如得飞,风与周郎便,无云月正辉。三奇吉卦。
胜阳胜:浩浩长江水,舟帆任往还,问君能遂意,求利有何难。上上大吉。
胜阴阴:浮云吹散尽,明月正当中,万里一天碧,东西雨便风。求谋如意。
胜阳阳:皎皎一轮月,清光四海分,将军巡海岱,群贼望风波。从正则吉。
胜阳阴:映日隔蛟龙,黑白未分明,什语休凭信,行人正断魂。谋望待时。
阳阳阳:晚来风飙急,好事在庐江,阻隔成难事,惺惺且暂停。做事平平。
阳阳胜:玉雀出樊笼,翻翻上碧空,何忧眼前事,财宝自然通。大吉之卦。
阳阳阴:光辉一处风,恩爱反成仇,闭门且缩头,莫管闲事非。虽吉只迟。
阳胜胜:东君得好意,枯木发新枝,富贵从人愿,麻衣换绿衣。本原大吉。
阳阴阳:行船莫恨迟,风急又吹回,举棹应难得,扬帆烟雾中。不利于事。
阳胜阳:淑女配君子,贤臣遇好君,家和万事顺,国泰万民安。美玉无暇。
阳阴阴:良骥用把车,轮车力不加,世间无百乐,终老在农家。先凶后吉。
阳胜阴:阳德方亨日,群阴以待时,小心皆险迹,君子际昌期。君子终吉。
阴阴阴:自然和,求财喜庆多,顺风并顺水,前进莫蹉跎。卦也。
阴阳胜:东风先解冻,花占洛阳春,玉骨冰肌润,青香隔笼间。先难后易。
阴阴阳:草木枯还发,全凭造化功,莫将求去晚,须借一帆风。向前可为。
阴胜胜:欲进不能言,进退俱难久,待价与待时,安心俱分守。做事进退。
阴胜阴:阴阳多反复,做事恐难成,若强求为者,须防来始终。不宜用事。
阴阳阳:风起三层浪,云生万里阴,交情分彼此,顷刻见灾迍。枉老心力。
阴胜阳:青云应有路,丹凤羽毛轻,千里人钦仰,提携百事成。亦可用事。
阴阳胜:飓风未成急,惊危在眼前,忧心非安妥,始终不安然。大而不利。

指迷算命从什么开始有的,到底是北宋开始还是唐朝就有?

指迷算命的起源有两种说法:
1、指迷算命的历史相传始于战国时代的鬼谷子;
2、另一相传源自唐代的李虚中,但化名为鬼谷子。想要算命的人,多会求助于某些对命理有钻研或是受人推崇者,以寻求替自己指点迷津,排忧解难。中国古代也称这类人物叫作"算命先生"。
算命术的确立始自唐代,但又以为其承续脉络有二,一是对汉代阴阳五行观念的继承,二是交融了西方的占星术。外国的星象历数迷信,大约是六朝时随印度、西域的婆罗门教和佛教一起传来中国的。
算命,是推测人命运休咎之行为,属玄学范畴。研究算命的学术叫易学,也叫命理术数。其理论核心是阴阳五行、天干地支及八卦易经,理论系统较为复杂深奥。狭义的算命即是对人生辰八字(四柱八字)的预测,广义的算命则包含紫微斗数、面相手相、八卦六爻、奇门遁甲、六柱预测学等等。古代的占卜、青乌术、筮法,均属于算命。

卜卦的方法

易经硬币卜卦方法? 操作法:用一枚一元人民币(硬币),随意向空中抛出,看其落地后是国徽(花)面朝上,还是字面朝下。如果是国徽(花)朝上,为阳爻,在纸上画一圆圈;如果是字面朝上,为阴爻,在纸上画一叉。这样连续抛出六次,或圈或叉从右到左画完六次为止,为一卦。对应着下面的六十四个卦自己找“吉凶祸福”就可以了。
1、圈圈圈圈圈圈:为乾卦。 困龙得水。
【乾】者,健也。刚健不曲中正,困龙得水,困渊中不得舒展,忽然天降大雨,得雷鸣而起,任意飞腾,时来运转之兆。
曰:无不欢乐,上人见喜,祸不成凶,诸事顺利。
断:刚健中正,久处逆境,马上有用,吉事上升。
2、圈圈圈圈圈叉:为卦。 他乡遇友。
【】者,遇也,不期而遇,行人久困在外,举目无亲,偶然遇友相亲相爱,甚是得意,时来运转,困穷他乡志不伸,忧愁寂寞到如今,时来喜逢遇知音,面对相谈大放心。
曰:他乡遇友喜气欢,须知运气福禄添,自今开始顺利运,往后凶厄不相干。
断:交易有成,官事有理,走失可寻,出门见喜。
3、圈圈圈圈叉叉:为遁卦。 浓云蔽日。
【遁】者,避也。退避不出,有浓云蔽日之象,失势云蔽日,如同太阳中午时节,天下照,忽然来了一块浓云遮蔽了光,诸事不遂。
曰:浓云遮日不见明,劝君且莫出远行,婚姻求财皆不顺,提防是非到门前。
断:月令不善,走失难见,交易合伙,诸事平淡。
4、圈圈圈叉叉叉:为否卦。 虎落深坑。
【否】者,塞也。闭塞不通。如猛虎落深坑,有一只老虎下山寻食,不料被人掘下一深坑,虎下去了,总有威风不能伸展,凶多吉少。
曰:猎人掘下一深坑,一只老虎要入坑 ,若不提防掉下去,保管你凶多吉少。
断:走失难寻,交易不定,婚姻不美,不可轻动。
5、圈圈叉叉叉叉:风地观卦。 旱荷得水。
【观】者,为人所仰也,故有旱荷得水之象。一池荷花,正当天旱的时候,池干花枯,全不茂盛,忽然天降大雨,花又茂盛,占此卦者,得贵人扶助之兆。
象:事业荷花出水中,旱日不如往日同,幸得逢水来相灌,枝叶重鲜花更红。
断:此卦有水来浇荷,生意买卖利息多,婚姻自有人来助,出门永不受折磨。走失得见口舌散,疾病皆除人人善。
6、圈叉叉叉叉叉:山地剥卦。 莺鹊同林。
【剥】者,落也,阴升阳落,故有莺鹊同林之象,如同有一小鹊,天晚枝宿大林之中,不想有莺在内,莺见鹊即生恶意,占此卦者,主小人暗算,干事无成之兆也。
象:鹊遇天晚入林中,不想内里先有莺,莺见小鹊生恶意,口舌是非不见轻。
断:莺鹊同林不相合,占的此卦琐碎多,恩人无义反为怨,是非平地起风波。
7、圈叉圈叉叉叉:火地晋卦。 锄地得金。
【晋】者,进也。前进后益,故有锄地得金之象,乃一农人锄地抱垄,甚是辛苦,一日锄地锄出金子来,时来运转之兆也。
象:农人地里示锄草,谁知财金将人找,一锄锄出金子来,这个运气也算好。
断:锄地得金卦如何,占者逢之喜气多,谋事谋财皆如意,婚姻有成疾病消。口舌消散见官有理,行人即至,出门见喜。
8、圈叉圈圈圈圈:火天大有卦。 砍树摸雀。
【大有】者,所有大也。故有砍树摸雀之兆,乃是一人偶见树上有一窝雀鸟,有心上去摸之,恐其晃悠,遂将此树砍倒,稳拿的。占此卦者,做事稳当之兆。
象:此卦占之好处多,砍倒大树摸老雀,稳稳当当拿到手,别人空看摸不着。
断:砍树摸雀做事牢,是非口舌自然消,婚姻合伙不费力,若问走失未逃脱,恍忽事不做,拿稳才下手,任你求各利,到处自然有。
9、叉圈叉叉圈叉:坎为水卦。 水底捞月。
【坎】者,陷也。劳而无功,故有水底捞月之象。水井内乃......>>

周易是怎么卜卦的? 1.硬币法,带字的一面为阳,另一面为阴。每卦由六爻组成,故准备六个铜钱或硬币,把其中的一个硬币用笔做个标记。用手或器皿把硬币摇一摇,然后把硬币从上到下摆好,看是啥卦,看标记在哪个硬币上就是第几爻。然后结合现实理解爻义。有时候你可能不知道自己这样理解对不对。这是就需要断吉凶,分对错。我有384爻每爻的吉平凶。占完一卦后,我都会再占一卦,问自己的理解是否正确,吉是对,凶是错,平是对一半错一半。占卦是再与天师沟通,不是你想要知道什么他都会如实回答,就算欺骗你是为你好。但这种占法有声音不隐蔽,下面是字数法。
2.字数法.原理是先天八卦:乾1巽2离3艮4兑5坎6震7坤8。在书上随意看选3个字数笔画如:“学”“算”“卦”笔画分别为8,14,8。前两个数若大于8分别÷8的倍数,取余数。若小于或等于8就取这个数。“学”取8为坤,“算”取6为坎,合起来就是地水师卦。最后一个数÷6得余数定是哪一爻。故“卦”字8÷6余2,故取第二爻,地水师卦二爻为“在师之中”意思是老成持重打胜仗,为吉爻。
注意:信则灵,不信则不灵,人要有良知和道德底线,卦象如果让人作恶,就不要跟着他走。
如果需要384爻每一爻的吉平凶。可以和我要。

世界上的占卜方法有哪几种? 1,梦占。古人相信梦能占卜吉凶。
2,筮占。以周易为基础,使用筮草作为占卜工具。
3,铜钱演卦。同样以易经为基础,使用铜钱为工具。
4,占星。来自西方的占卜,最流行。
5,面占。以面色占卜,江湖骗子多用。
6,掌纹占卜。和面占相似。
7,生辰占卜。是指用生辰八字作为占卜依据。
8,字占。用拆字等方法进行占卜。
9,签占。用抽签的中上下以及号码来占卜,寺庙多见。
10,姓名占卜。以五行,生辰八字为基础,断定一个人的祸浮荣辱。
11,茶叶占卜。以竖起的茶梗为吉利,日本流行。
12,咖啡渣占卜。以喝完的咖啡的形状进行占卜,产于英国。
13,旗帜占卜。战营中旗帜被风吹倒,则不利行军,多见于战场。
14,龟甲占。以龟甲的纹路判断吉凶,产于商代。
15, 扶乩占卜。指利用一个系有柳笔的筲箕,由扶乩人透过仪式,所谓“通达神明”,将神明之讯息写在沙盘上。
16,符瑞。根据不同寻常的事物来预测吉凶和国家祸福,通常会被人利用,比如陈胜吴广起义等。
17,音律。利用声音等的表现来预测或说明人间事务。
18,童谣。汉代,童谣被认为可以预测吉凶祸福,所以在三国演义中会有不少这样的预测事例,一般被归入谶纬中的谶言一类。
19,占气。利用天空等表现出来的色等情况,主要用来预测战争的情况,在古代的军事著作中,这样的章目必不可少。
20,字母占卜
21,撒盐占卜
22,骰子占卜
23,《圣经》占卜
24,蜡形占卜
25,泥土占卜
26,水占卜
27,老鼠占卜
28,脚掌占卜
29,木片占卜术
30,咖啡豆占卜。墨西哥和都有用咖啡豆占卜的习俗,根据提问和咖啡豆的随机排列形状占卜
31,圣三角占卜法 。这个算法是所有塔罗牌阵中最简单易学的,初学者相当容易上手。适合用在是非题,如可不可以…会不会….要不要….等题目,因为给出的答案相当清晰明确。
32,钻石占卜法 。这种牌阵与圣三角占卜法类似,都是针对问题的过去、现在及未来情况来做解释。它适用是非题,如可不可以…会不会….要不要….等要求有明确结果的题目。而与圣三角占卜不同的是:它的现在情形,是以两张牌来综合解释,所以更能充分反应求问者的现况。
33,要素展开法 。这个牌阵中所谓的「要素」,指的就是风、火、水及土等四项西洋占星术中的主要元素。它是利用四种元素的基本特质,专门为想了解该如何解决问题的求问者提供解释。
34,大十字占卜法 。大十字占卜法是需要了解较明确问题的算法中,最简单易懂的。它可以让你对本身问题的状况、所遭遇的阻碍及可能会出现的帮助有更进一步的了解。它有传统挑牌的方式,又能让你玩数字累加的游戏,是非常有趣的一种牌阵。
35,吉普赛十字法。吉普赛十字法适合用在独自占卜,询问与恋爱、感情有关的问题。如有没有人在暗恋你?或是单恋某人而想知道他是否对自己也有意思等等。它是利用塔罗二十二张大牌中的五张来做判断,相当简单且易于使用。不过因为解读的牌数不多,所以占卜者必须对牌的诠释能力及逻辑推理,有一定的程度认知。
36,二择一占卜法 。二择一占卜法正如其名,专门在解决两难的问题。如A先生与B先生都在追你,而自己不知该如何决定时,就可以利用这种牌阵,算出与他们两人的未来发展关系。
37,缘分占卜法 。我想,所有的恋人最喜欢问的问题应该都是:我和另一半未来的发展会如何?而这便是「缘分占卜法」最擅长解决的问题。它可以针对过去、现在及未来三方面进行分析,同时可对求问者提出实际的建议,是相当有用的占卜方法喔!
38,六芒星占卜法 。六芒星占卜法是塔罗牌中非常具有代......>>

易经算卦的方式,方法有哪些? 不论用什么工具,其推论原理大同小异,最后都归结到五行相生相克。方法有:
梅花易数
六爻预测
四柱预测(测人生流年命运)
奇门遁甲(主要用于战争、经商等)
六爻预骸和梅花易数很相像,主要用于当前事情吉凶的预测,比较简易方便,主要通过卦的变化来判断吉凶

求一个道教卜卦的方法 道教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璀璨多,四域生辉。在这海洋般辉煌灿烂的文化宝藏中心,绽放着一朵奇葩,散发着奇光异,它就是占卜文化,世界上没有任何一种文化像它这么古老,这么影响深远。之所以以道教占卜文化为题,是问了区别于其余诸教派系的占卜,道教占卜以下简称为道占。遂以(一)道占的历史渊源;(二)道占的科学原理;(三)道占的应有原则;(四)道占的具体方法;(五)道占应用举例为题目,整理余所知所悟写出如下,汇报给道教弟子及十方道教信众!
一、道占的历史渊源
道占来源于上古方术,方术在上古时代就已经出现了。在神话传说和后来的文献中都可见到有关方术的记载。祝由术是当时很流行的一种方术,在《黄帝内经》中有明确的记载,此不赘述。方术起源于原始社会生殖崇拜,早期的方术其中一种是原始神灵形式。它是以涉及到神灵观念为特征的,因为古代人们认为万物都是有神灵的,原始神灵神化客体,并向其求告与敬拜,试图借助神灵来控制或影响客体。《史记》曾记载华胥因踩过天神的脚印而生下伏羲,反映的就是这种方术之一的原始神;还有原始灵怪,在《吕氏春秋》和引用了《括地志》的《史记正义》中所说,有一种名叫丹鱼的灵鱼,如果把它的血涂在脚上的话,人们就可以在水面上行走,这也称为原始神灵方术,占卜术就是它其中的一种。后来天文历法的突飞猛进使道占走上了朴素的唯物主义道路,与古老的东方科学结合在一起。
道占起源于伏羲、神农和黄帝,成熟于姜尚、老子和鬼谷子,发扬光大于张良、董仲舒、东方朔、孔安国、司马迁。在几千年以前,我们的祖先通过劳动和在劳动中不断实践,经过总结归纳,创造出了以道占为中心的各种古代术数,使我们的祖先在当时避过了一次有一次诸如大洪灾、大地震、大旱灾、大饥饿等等不可想象的自然大灾害。在西方人还不知道在那颗书上做“猴子”时,我们中华民族就到了高度文明的炎黄时代。既然道占对推动中华民族的文明有如此重要的作用,那么它的科学原理又是什么呢?
二、道占的科学原理
道占是道学的重要技术之一,就是用道学理论来了解或预测事物发展规律的学问。道占的科学理论基础即阴阳、天干、地支、甲子、八卦、五行等理论。现在我们已经知道阴阳表示力或气的方向;五行表示的是力的大小;天干和地支合在一起所代表的就是使天体产生作用力的阴阳五行性能;甲子是天体运动引起的天体力的变化规律;八卦是物体产生作用力的阴阳五行性能(包括方向和大小 N=F.M)。道占就是利用阴阳五行之气的规律进行占断的技术,即了解事物的规律。由于阴阳五行之气存在于空间之中,因而道占理论其实就是关于空间里气的运动作用规律的学问,而气来源于天体和天体上的各种物体,所以气的规律其实就是天体等物体的运动作用规律,道占就是仰观天文,俯察地理,远取诸物,进取诸身的实践结果,道占就是通过研究天体的运动规律,进而来预测某一时刻即将发生的事情。接下来就到了讨论道占应有原则的时候了。
三、道占应有原则
在介绍道占的具体方法之前,有必要了解一下它的应有原则,因为占卜原则直接影响到卜卦的结果是否灵验,而无论用什么样的方法进行占卜,领不灵验才是重要的一点,这里有自古流传下来的11条要遵循的道占原则:1.占卜前一晚早睡,不做任何事情;2.晚上23:00以后不卜,因为两日交接之时,天地混沌未明;3.如厕后要洗手,即净身、净口、净手;4.以玩笑试之,或在嬉戏嘈杂,厕所卧室等环境下不卜;5.心未定心不诚不卜、奸秽盗淫之事不卜;6.一事只一占,今日占明日又占,如此即不灵,一事占过要到六十日之后方可再占同一事。7.唯挚诚可以感动神灵,故无事切勿试卦;8心意已决,可以智慧判断不卜;9.最好在神案或无杂的书......>>

易经占卜的方法,详细~ 占卜方法颇多,多以易自居。然真正使用《周易》(也叫做《易经》)这本书来占卜的方法,现在使用并不广泛。
第一步:取蓍草五十根;
第二步:从五十根蓍草中取出一根,占筮过程中始终不用,以象征天地未开之前的太极。然后,将四十九根蓍草任意分成两份,左手持的这份象征天,右手持的这份象征地。
第三步:先从右手的蓍草中抽出一根,夹在左手小指与无名指之间,象征人。然后以四根为一组,先数左手的那一份,再数右手的那一份,以象征四季。
第四步:小指中的一根与左右手数余下的根数,合起来要么是五,要么是九。以上是第一变。
第五步:将第一次余下的九或五根除开,再用四十或四十四根蓍草合在一起,同样随意分成两份,同样分握其左右手,同样由右手取出一根夹在左手的小指与无名指之间,然后同样先左后右四根四根地数,左右手余下的加上小指的一根,合起来必定是八或四。这是第二变。
第六步:三变是将二变余下的四十或三十六或三十二再合在一起,如法炮制,同样的方法同样的操作,最后的合数,必定是八或四。去掉三变的余数,剩下的蓍草(竹签)或者为三十六根,或者为三十二根,或者为二十八根,或者为二十四根,再以四除之,一爻遂定。
36÷4=9(为老阳,画作X)
32÷4=8(为少阴,画作、、)
28÷4=7(为少阳,画作、)
24÷4=6(为老阴,画作O)
老阴、老阳可能变化,称之为“动爻”,少阴、少阳不变化,称之为“静爻”。
第七步:三变得到第一爻,同样的方法同样操作五次,即可得出另外五爻,经过十八变,就得一卦。 第八步然后到周易书中找相关爻辞卦辞分析

简单的算命方法 一、基本原理:
请伸出你的左手,注意一定是左手,看自己左手的食指、中指和无名指。每根手指都分三节,给这三节分别标上名称:
食指的下节叫大安,代表最大的吉利;
食指上节叫留连,代表运气平平,凡事拖延;
中指上节叫速喜,代表喜事就在眼前,算各种事情都是上吉的好卦;
中指的下节叫空亡,这是最凶的卦,所占事宜均很大的不利;
无名指的上节叫赤口,代表多争执有官讼,事态不和;
无名指下节叫小吉,代表将要有好结果,所算的事情值得等待和坚持。
这六个手指节刚好在手指上绕成一个圆,在占卜时就是绕这个圆圈数过去。我们来再排一次,分别是大安,留连,速喜,赤口,小吉,空亡。

二、简单算法:

小六壬预测方法十分简单,预测时只须提取当时的月、日、时信息,用左拇指在六个掌诀位上按顺时针方向依次掐算即知结果。其法以大安起正月,月上起日,日上起时。提醒注意:这句话意思就是从月上开始计算日子,从日上开始计算时辰。如:占三月初五辰时吉凶。大安起数,三(月)是速喜,速喜起日(开始计算日子),五是大安。大安起时(开始计算时辰),辰时是小吉。
第一步,先确定月份在掌诀上的起点(定位),以起点推算月份落点。不管是第几个月,均以“大安”为正月起点,然后按顺时针在六个掌诀定位上按六神次序依次往下数。
第二步,以月份落(终)点为日辰起点,然后推算日辰落点。从月份落点上起初一,同样按顺时针在六个掌诀定位上按六神顺序依次柱下数,一直数到天数为止,此掌诀定位即为日辰之落点。
第三步,以日辰落点为时辰起点,推算时辰落点。
大安身未动时,属木青龙.谋事一五七,贵人西南,冲犯东方,大人青面阴神,小孩婆祖六畜惊。
解曰:大安事事昌,求财在坤方,失物去不远,宅舍保安康,行人身未动,病者主无妨,将军回田野,仔细更推详。
沣解:卜到大安,属吉卦,凡事都可以得到安康,但是此为静卦,宜静不宜动。
问运势:目前运势还不错,有稳定成长的情况,但不宜躁进。
问财富:求财可,但是目前不宜扩张,只能够守住旧业。
问感情:若为女子问则好,感情顺遂。若为男子问则较差,感情虽稳,但是以无新鲜感,会出现点小问题。
问事业:目前工作稳定,可得上司赏识,但切勿锋芒太露。
问身体:身体没有大病,但须注意病由口入,或因过度操劳而得病。
问神鬼:大安为解灾之神,鬼神之事问题不大,若是小孩为自身惊吓所致,若是大人则为冲犯东方之煞神或犯土煞。
问行人:人平安,但目前不愿与自身连络。
留连卒未归时,属水元武,谋事二八十,贵人南方,冲犯北方,大人乌面夫人,小孩游路亡魂。
解曰:留连事难成,求谋日未明,官事凡宜缓,去者未回程,失物南方见,急讨方心称,更须防口舌,人口且平平。
沣解:卜到留连,属凶卦,代表凡事阻碍、迟滞,此卦更不宜有过大动作,凡事宜守。
问运势:目前运势低迷,心情不开朗,凡事受阻。
问财富:求财不可得,此为破财之卦,且有被人影响破财之现象。
问感情:双方沟通不良、冷战、或者一方过于强势,感情不得平衡。
问事业:被上司盯或者被人扯后腿,小人之卦。
问身体:肠胃不舒服或者精神压力太大所得之病。
问神鬼:小孩子主要被过路游魂所煞到,大人为冲犯女性鬼神。
问行人:人平安,但目前仍流连忘返。
速喜人便至时,属火未雀,谋事三六九,贵人西南,冲犯南方,大心火箭将军,小孩婆祖动物惊。
解曰:速喜喜来临,求财向南行,失物申未午,逢人路上寻,官事有福德,病者无祸侵,田宅六畜吉,行人有信音。
沣解:卜到速喜为吉卦,代表凡事皆有喜讯,而且很快就会到来。
......>>

周易是怎么卜卦的? 首先需要明确的是,《周易》最早的确是作为一本占筮之书存在的,更确切地说,《周易》是上古时期三本占筮之书中的一本。据《周礼》记载,?太卜掌三易之法,一曰《连山》,一曰《归藏》,一曰《周易》。但在上古时期,卜筮往往与、军事等重大事件联系在一起,国家决策往往要依赖占筮的结果,故而间接影响人们行为和思想的则更多是占筮背后的哲学内涵。换言之,《周易》中所包含的哲学思想是占筮之法的内在基础,即义理为体,占筮为用。
确切而不精确地说,《周易》可以看作我们华夏文明现存的最早的奠基性哲学著作,也是我们儒、道思想及很多传统文化、观念的滥觞,所谓?仁者见之谓之仁,智者见之谓之智,百姓日用而不知。
易学并没有太明显的义理与象数之争,而秦火之后,《周易》以卜筮幸存。
至于汉代,置五经博士,《易》学发展到达了一个高峰,西汉的《易》学派别,大抵分为训故举大谊,阴阳候灾变,章句守师说和《十翼》解经意四派,东汉也分为四派,一为马融等人为《费氏易》作章句,二为郑玄、荀爽治《京氏易》和《费氏易》,三为虞翻治《孟氏易》,参以《周易参同契》之纳甲之书,四为陆绩专治《京氏易》,由此可见,以孟喜、京房为首的汉儒主要阐述象数之理。自魏王弼作《周易注》盛行后,汉《易》衰微,王氏尽黜象数,为《易》学史上的第一大转折。唐朝时孔颖达为王弼及韩康伯作疏,使王氏易学广为流传,惟李鼎祚撰《周易集解》,保存了汉朝术数的余绪。宋代陈抟、邵雍出,后有《天地自然之图》、《先天图》、《后天图》、《河图》、《洛书》等易图出现,兼有紫微斗数、梅花易数等占筮之法流传,术数又兴。朱熹取其易图,参以义理,遂《易》学又为之一变。程子、胡瑗等则专阐义理,李光、杨万里等参以政事,《易》学流派日益繁多。元朝多取程朱之学,明朝则以禅解易,明代高僧智旭所作《周易禅解》为其圭臬。清朝编纂四库全书时,主要将《易》学发展分为两派六宗:一为象数,汉儒言之,一变京、焦,二变陈、邵;二为义理,王弼兴之,一变胡、程,二变李、杨。到了近代,主要的《易》学大家则是旧学新释的杭辛斋先生和阐释象数的尚秉和先生。近年新出土的?帛书周易也是研究的新的热点。
纵观《易》学的发展历程,其年代之远旁支之多无出其右者,所谓?易道广大,无所不包,因而要了解《周易》更不可偏信一家之言。
《周易》的价值不在于它是否真的能预测未来,而是其中所包含的华夏民族先人们的思维方式。若能从中汲取些许的智慧并有所启迪,面对时间洪流不后悔、不害怕、不迷茫而达人知命,那么《周易》的价值也就得到了充分的体现。所谓?善《易》者不卜,善莫大焉。
壹、蓍草演易程序说明:
「蓍草筮占法」,三变得一爻,重复步骤六次,共十八变,得六爻,即成一卦。
第一变 :
(1) 手持五十根蓍草,拿出其中任何一根放在正前方远处不用。(一根代表太极)
(2) 随意把四十九根蓍草分两撮,分置於桌上左右手端。(象天地两仪)
(3) 将右手边那撮蓍草拿起一根,夹在左手的无名指和小指之间。(象天地人三才)
(4) 将左手边那撮蓍草,用右手四根又四根地数出,拿在右手里,直至左手只剩下一
、二、三、四根为止。此时再将右手的蓍草放回左边,左手剩下来的蓍草,夹在左手
的无名指和中指之间。(四根象四时)
(5) 拿起右手边的蓍草,用左手四根又四根地数出,拿在左手里,直至右手只剩下一
、二、三、四根为止。此时再将左手的蓍草放回右边,右手剩下来的蓍草,夹在左手
的无名指和中指之间。
(6) 将左手指头夹夹著的蓍草拿下来,合成一撮,横放在面前远处。
第二变 :
......>>

唐朝奇人袁天罡,到底有多厉害?


盗墓是近几年大火的话题,从之前的《盗墓笔记》到现在各种各样盗墓题材的影视剧,可以说盗墓系列的作品吸引了无数观众的好奇心。而且盗墓贼并非只是出现在银幕之中,我国历史上,盗墓在各个朝代都很猖獗,无数达官贵族的陵墓都被光顾过。然而事总有例外,在唐朝有一位奇人,陵墓千年来一直无人敢盗,甚至新中国成立后还驻军保护。他就是袁天罡。这么厉害,神秘的袁天罡究竟是啥来头呢?

一手相术闻名四方

袁天罡出生于隋朝时期,父亲是隋朝官员袁守懿。后来袁守懿被罢去官职,袁天罡就跟着父亲回老家做起了农活。他虽然出生贫寒,但是热爱读书,喜欢钻研一些稀奇古怪的东西,相术也成了他平日里唯一的爱好。

成年之后,袁天罡的相术水准已经是四里八乡均有耳闻。后来他的幼时好友张柬之邀请他来洛阳,袁天罡便在洛阳定居了下来。他的一手相术吸引无数人来他家里找他。那时杜淹、王珪、韦挺三个年轻人毕恭毕敬地询问袁天罡自己将来运势。袁天罡看着这三人面相,凝思一想,便预言杜淹气质文雅,将来肯定会以文章而名扬天下;王珪一脸福相,很快就会升职;韦挺气势如虎,将来会与武官结缘。

袁天罡这么一说,可能很多人觉得这分明像江湖骗子一样的说辞,杜淹,王珪,韦挺这三人也是将信将疑。然而这三人后来的经历还真如同袁天罡所说的那样,他们便奉袁天罡为神人,并且大肆宣扬他的预言之术如何神奇,很快,袁天罡这个名字天下闻名。

隋朝末年四方豪雄并起,战乱频仍,袁天罡在外闯荡多年也十分怀念故乡,便回乡了。但他也不会别的技能,只能以算卦为生。这时候的窦轨也还只是个穷书生,多次想光耀门楣都失败了,正在那忧郁寡欢,结果看到袁天罡在那算卦,便走了过去请袁天罡看相。

袁天罡仔细打量后惊叹道:“先生你下巴右侧隆起,且十分光滑明亮,将来必定能飞黄腾达。你的起运之地在梁州、益州。”窦轨听完很感动,对袁天罡行了一礼后说:“如果真如先生所说,我将来成功立业后必然不会忘记先生。”

指点他人发迹于官场

让袁天罡没想到的是,经过自己这一番指点,窦轨以后的日子真的飞黄腾达了。后来窦轨跟随着李唐起兵反抗隋朝,立下战功被任为益州的行台仆射,便想起了袁天罡说的话,也向上司推荐了他。此后,袁天罡便被任命为火井县的县令。

后来武则天的父亲武士彟带着一家人来到蜀地,正好碰上袁天罡。那时候武则天刚出生。武士彟对袁天罡的相术之法有所耳闻,就请他帮忙看看自己的女儿们命相如何。

袁天罡先看了看大女儿,恭喜武士彟说此女旺家,能保先生官至三品;看了二女儿后叹道:“此女以后虽然是富贵命,但是她克夫。”武士彟一听就不高兴了,就让奶娘把小女儿武则天抱过来,谎称是男孩,想故意刁难一下袁天罡。袁天罡看后惊讶道:“如果这个孩子是女子的话,将来可贵为天子。”武士彟听了一笑,对袁天罡说:“哪有女子作皇帝的!”他感觉袁天罡虚有其名,便带着一家人离开了。

后来李世民即位,广招天下贤才。他从受过指点的杜淹、窦轨等人口中得知袁天罡是相术神人,便召见袁天罡。后者特意从蜀地来长安觐见。李世民看到袁天罡表演相术后,觉得十分神奇,忍不住问他:“古代有相术大师严君平,现在朕得到了你,想听听他和你比谁的本事更高。”袁天罡这么多年卖卦行走江湖,人十分精明,回答道:“严君平生不逢时,我比他强多了。”李世民一高兴,便收了袁天罡做自己的智囊。

为武则天选墓千年无人盗

袁天罡在李世民身边做了几年智囊后,突然感觉在皇帝身边为职的话可能会有祸事发生。他向李世民说,自己想回火井县继续做县令,李世民也同意了。不久武媚娘入宫,成了李世民的宠妃。李世民去世后,武则天为加强自己在朝中的地位,不停打压异己,甚至自己做了皇帝。这一切正如袁天罡所料。

袁天罡回乡做了小县令,然而武则天没放过他,听说他相术高超,就令他和李淳风为自己寻找一块风水宝地,用作自己死后下葬之墓。李淳风也是当时有名的风水大师,他走遍群山,看上乾县北的一处山岭,便在那里埋下了一枚铜板作记号。

随后袁天罡也出发了,巧妙的是他也看中了这座山,并且插上了一支金钗作为记号。武则天一过来,发钗正好插进铜板的孔里,如此神奇的巧合让武则天十分惊奇和高兴。她觉得是上天注定的,于是就大大奖赏了袁天罡和李淳风,而这座山也就成了后来埋葬武则天的乾陵所在地。

不得不说这两人眼光相当精准。乾陵所在之地经历千年,无数盗墓贼想过来寻宝,但是都是空手而归。那里的的山都被挖空了一半,乾陵还是完好无缺。而且,乾陵也是我国保存得最完好,没有被盗的帝王陵墓。

当然,袁天罡再怎么厉害也无法超脱轮回,摆脱生老病死,他也要给自己找一处风水宝地。作为相术大师,所选的墓地风水好是一方面,最重要的还不能被后来人给盗了。他和李淳风一起约着出去找一处宝地,走着走着他们就来到了长安县。长安县有一处平地,风景优美而且地势偏高,袁天罡选择了一处,李淳风则选择另一处,两人墓穴相距几百米。

墓穴千年完好如初,国家派军队保护

贞观十九年,朋友高士廉看到袁天罡发呆次数越来越多,忍不住问他在想什么。袁天罡却对他说:“今年的夏天,我寿命就要到头了。”果不其然,袁天罡如期在火井县去世,随后被安葬在他选好的墓地里。

令人感到神奇的是:唐朝之后宋朝崛起,李淳风的墓被人偷盗数次,离他几百米的袁天罡之墓却完好无损,随后经历过无数朝代也是如此。袁天罡给自己选的墓有什么奥秘呢?

原来袁天罡挑的那块地,地势宽阔、视野良好,是军队扎营的必选之地,从宋朝开始长安县也是兵家必争之地。无论哪个朝代都有军队扎营在袁天罡的墓附近,而李淳风却被划分在军营之外。所以盗墓贼不敢靠近袁天罡的墓,只能去盗李淳风的。新中国成立后,袁天罡的墓作为重点文物被保护了起来,我国也是驻军把守。

袁天罡的墓穴历经千年无人敢盗,也不知道究竟是他相术算得准还是阴差阳错。但无论怎么说,相术作为古代悠久的术法,必然有它存在的道理和价值。而且,袁天罡选墓之神妙使得他的墓完整保留了唐朝的那些珍贵资料和文物。不得不说,袁天罡真乃神人也!

唐朝李世民的两个算命大臣叫什么

唐代时称呼皇帝多用“圣人”,至于和其亲近之人或其近侍则称其为“大家”,有趣的是在唐代,女子称呼其婆婆亦呼为“大家”。至于像唐明皇这样的风流天子,则亲近者俱呼其为“三郎”,而呼太真妃为“娘子”;皇太后自称为“朕”,这个可见《旧唐书·武则天传》中则天登基之前的谈话记录;至于皇太子,则常被左右之人称为“郎君”;而太子、诸王有时自称为“寡人”,这个一可见于顺宗为太子时同王叔文的对话,一可见于《旧唐书·永王璘传》中永王说:“寡人上皇天属,皇帝友于”;国公会自称为“孤”,此可见《大唐创业起居注》中,时为唐国公的李渊的讲话。
而对于太真妃和太子的“娘子”、“郎君”之呼非凭空无据,在唐代,没有“老爷”之称,奴仆称呼男主人为“阿郎”;而称呼少主人为“郎君”;称呼主母和小姐俱为“娘子”。但是,“娘子”、“郎君”并非只用于奴仆称呼主人,旁人见了女子亦呼其为“娘子”,见了少年女子也有呼为“小娘子”者;年长者也会叫少年人为“郎”或“郎君”,像李白的一句诗中就描写有:一个老人问李白“郎今欲渡缘何事”?然后告诫他“如此风波不可行”。
在唐代,称呼相熟悉的男子多以其姓加上行第或最后再加以“郎”呼之,例如,白居易呼元缜为“元九”,唐德宗曾呼陆贽为“陆九”;而称呼女子则多以其姓加行第再加“娘”呼之,例如:“公孙大娘”、“李十二娘”等等叫法。而“萧郎”和“萧娘”作为普遍的代称,早是大家所熟知的了。
另外,既讲到了“郎”,另两个称呼也不可不提:当时,女子称呼丈夫的弟弟为“小郎”;而女婿又被称为“郎子”,就如《无双传》中,无双家人从小就戏呼王仙客为“王郎子”。
说了这么多,才发现还没有讲到当时的自称。当时的男子多自称为“某”,也有谦称“仆”的,称呼就比较多了。而女子除了像后来的女子那样谦称为“奴”外,更多的是自称为“儿”,同时,也有女子自称为“某”的。
在唐代,只有宰相才被称为“相公”,而不像后来那样用的普遍;中书省和门下省的官员相互之间称为“阁老”;刺使被尊称为“使君”;县令的尊称为“明府”;至于县丞等则被称为“少府”。而他们都常被尊称为“明公”。
另外,看看唐代官场中的相互称呼和百姓见了皇帝或官员的称呼,就感到那时人们间的关系远较明、清时代更加平等:
在唐代,“大人”只是作为父亲的尊称,并不用于称呼地位高于自己的官员,而且下级官员见了上级官员或者百姓见了官员,也并不像后世那样奴颜婢膝。当时,对于官员的称呼普遍是呼其官职的,除非是相熟之人可称其“行第”。宰相见了一个刺使会自称为“某”,而称呼此刺使为“某刺使”或者是“某使君”,而这个刺使对宰相的自称亦是“某”,同样,这个刺使治下之民称呼这个刺使,也是“某刺使”或者是“某使君”,而刺使对百姓的自称亦同百姓对刺使的自称————“某”。同样,对于一个侍郎,无论是其长官或是其下级以至于百姓,俱呼其为“某侍郎”,而对于大理寺卿即使是在狱中待审的囚犯,也是称呼其为“某卿”。即使在公堂之上,百姓若是男子也是自称为“某”,而女子亦自称“儿”同常时一样。
例如,像郭子仪这样地位的人,对给他家修墙的工人讲话时,自称为“某”,而工人回话是也自称为“某”。
另外,百姓见了皇帝,也同百官一样自称为“臣”,这可见于明皇逃难时和一蓍老的对话,以及德宗出巡时与一农民之谈话。
此外,还有我不能十分确定的一点,就是唐代诸王的世子,如果没有另外封号的如何称呼,我疑心是也称为“某太子”的。在《全唐文》中,有“汲太子妃”的文章;而在《旧唐书·肃宗本纪》中,述说肃宗改名字的原因时,讲到肃宗名字从“绍”改为“亨”是因为:“绍”字与宋太子同名。
参考资料:http://tieba.baidu.com/f?kz=19210706

展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