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的财富取决于什么,一个人的财富是命中注定的吗

2023-10-06崇庆运势网热度: 4116

劳动创造的财富决定什么?

我们经常说,勤劳致富。但是,你有没有想过,勤劳就真的能致富吗?不一定。
勤劳,能够创造财富但是,勤劳者,未必能够分到财富。为什么?
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首先要理解财富的本质。
财富到底从哪里来?
很多人说,从劳动中来。 没错,劳动可以创造财富。 只有通过劳动才能把产品创造出来,换取财富。
假如你每天劳动8个小时,一年能种200斤大米,那么你的财富就是200斤大米可以换来的东西。
你勤奋一点,每天劳动12个小时,一年能种300斤大米,你的财富就是300斤大米可以换来的东西。
这个时候,财富 = 劳动。
那么,是不是财富就完全等于劳动呢?
不一定。
财富跟劳动非常相关,但并不完全等于劳动。
比如,你买了播种机自动播种,买了农药机自动喷洒农药,买了收割机自动收割。 你的生产率大大提高,你每天只需要劳动2个小时,就能种500斤大米。
那么你的财富就是500斤大米可以换来的东西。 你的劳动变少了,但是财富却增加了。
这个时候,财富 = 劳动 * 生产率。
生产率取决于很多因素。 比如知识、科技,比如工具、机器,比如流程、方法…… 这些东西,共同决定了你创造财富的生产率。
那么,是不是财富就完全等于劳动*生产率呢?
不一定。
你今天在中国生产大米,卖得很好,因为几乎每家每户都要吃大米。 但假如你在美国生产大米,卖得可能就不如在中国好,因为美国人并不是每家每户都吃大米。
大米在美国的价值,比在中国要小一点。 所以生产同样多的大米,你在美国获得的财富,就要比在中国少一点。
同样的商品,因为不同客户群体对它的需求不同,它所产生的效用就不同。
所以,除了劳动和生产率,财富还取决于效用。
财富 = 劳动 * 生产率 * 效用。这就是财富的本质。
如果把三个因素对应到这个时代的基本资源,那么劳动就代表人口资源,生产率就代表科技资源,效用就代表商业价值。
理解了这个逻辑,你也就理解了: 我们国家前期经济飞涨,得益于我们拥有人口优势。美国能够一直稳坐国际老大,得益于他们科技发达。
而对于个人来说,劳动代表着你能投入的时间。 生产率代表着你的,比如知识、工具、团队、资金等等。 效用代表着你的劳动能创造的单位价值。
这三个因素,共同决定了你能创造的财富。
财富 = 劳动 * 生产率 * 效用
虽说劳动、生产率和效用,共同决定了财富的多少。 但是财富最基本的来源,还是劳动。
劳动是1,生产率和效用是后面的很多个0。 没有劳动,就没有财富。
劳动,创造了财富。 但是,用劳动来创造财富,有两个非常大的问题。
第一个问题,就是劳动创造财富的天花板很明显。
你看上面这张图。 在早期的时候,你每增加一个单位的劳动时间,所创造财富的总量会上升得非常快。但是慢慢地,创造财富的增速开始放缓了。再往后,就算你再增加劳动时间,所创造的财富总量几乎就不增长了。这就到达了一个天花板。
以我自己为例。我不管再怎么努力,也不可能做到一年讲课367天。这是我自己劳动创造财富的天花板。
再以公司为例。做任何一件事,一开始你投入2个人,能做3个人的事。慢慢地,投入10个人,能做10个人的事。再往后,投入100个人,可能也只能做50个人的事。
你投入人力的边际效益是递减的。
就像有一块农田,你让一个农民来种,他辛辛苦苦劳作一年,发现并不能充分利用这块农田。他所创造的财富受自己的体力所限。
好,那就让10个人来种。你发现所创造的财富几乎增长了10倍。
那让100个人来种呢?会有100倍的增长吗?不会。你发现只有50倍的增长。
因为农田已经达到饱和。这个时候,你投入再多的人,也不可能创造更多的财富。这就是劳动创造财富的天花板。
用劳动来创造财富,天花板是非常明显的。这是劳动创造财富的第一个问题。
劳动创造财富的第二个问题更为关键,叫做: 劳动能够创造财富,但是劳动本身并不分配财富。
什么意思?
创造财富就等于赚钱吗? 并不是。
创造财富不叫赚钱。 分配财富,才叫赚钱。
为什么很多人一年工作365天,勤恳劳动创造财富,最终却没有获得很多财富? 就是因为他并不拥有财富的分配权。
我举个例子。 假如创造一件商品,需要7个步骤。每一个步骤,都分别由一个人完成。 (1、2、3、4、5、6、7,我们用数字来代表完成每个步骤的人。) 最终,这个商品卖了70块。
如图:
那么问题来了。 7个人,创造了70块钱的财富,这70块应该怎么分?
按每个人创造的价值来分吗? 可是,每个人到底创造了多少价值? 你很难衡量。
那按照最简单的办法,平均分配吧?
7个人,每个人分10块钱。 这个时候,就有人不答应了。
2(第2个步骤的人)跳出来说:我的工艺非常复杂,我每天干18个小时,特别辛苦, 应该给我分15块!
那应不应该给他分15块呢? 这就看其他6个人答不答应了。 其他6个人一合计,不行,给他分15,我们分到的就少了!凭什么?我也很辛苦啊!
那怎么办呢?有没有其他人,也能干2的这件事?
这6个人跑到市场上,吼了一嗓子:10块钱!有谁能做这件事?
这时,马上有个叫2.1的人跳出来说:我愿意干我愿意干! 于是,原来的2就被干掉了。 每个人还是分到10块钱。
这个时候,2着急了:还是我来吧,还是我来吧!我不要15了,我也不要10块了,我只要8块!
其他6个人说,行啊,那你回来吧。 2回来之后,分8块钱,而其他6个人,每个人分10.33块。
所以你看,2这个人,虽然很勤劳很辛苦,他具备创造财富的能力。 但是,他不具备分配财富的能力。
那谁才具备分配财富的能力? 那就看整个链条上,有谁真的不可替代。
假如,1、2、3、4、5、6、7中,1、2、3、5、6、7都有可以替代他们的人。
只有4不可替代。
这个时候,4跳出来说,10块钱太少了,我要20块!
其他6个人很生气。2要15块我们都没同意,凭什么给你20!我们找个人把你干掉!
于是,这6个人跑到市场上,吼了一嗓子:10块钱!有谁能做这件事? …… 没人理。
这6个人有点懵,他们咬咬牙,又吼了一嗓子:15块钱!有谁能做这件事? …… 还是没人理。
这6个人惊呆了,内心在滴血,心一横,又吼了一嗓子:20块钱!有谁能做这件事? …… 吼破嗓子,依然没人理。
最后,他们悻悻而归。
算了,就给他20吧。 给他20,我们6个人每人能分8.33,总比没有强。
4拿到了20块,很高兴。心想,原来还能这么干啊!那我再多要点,我要40行不行? 其他6个人昏过去。给他40,我们每个人只能分5块了。
可是,市场上又找不到可以替代他的人。
算了,5块就5块吧,反正在其他地方干活也是5块。 6个人虽然咬牙切齿,但最终还是接受了。
4尝到了甜头,马上再次要价:那我要50行不行? 其他6个人一听,马上跳起来一拍桌子,散伙!
为什么? 给4分50块,其他6个人每人就只能拿3.33块,那他们还不如去别的地方干活呢,还能拿5块。
所以你看,在这个链条中,4拥有着从10块到40块之间的财富分配权。10块到40块之间,4要多少都行。
而其他人没有分配财富的权力,就只能被动接受。 拥有还是不拥有财富分配权,是完全不一样的。
你没有财富分配权,你想拿20,就是贪心。 而4拥有财富分配权,他想拿20,就是舍满取半。
但是,4拥有分配财富的权力,就一定意味着他创造的财富更多吗?
不一定。 这只意味着,4更稀缺。
就像我们很难衡量一个体力劳动者,和一个脑力劳动者谁创造的财富更多。 我们只能说,脑力劳动者分配财富的权力更大。因为他们更稀缺。
所以,勤劳未必能致富。
致富的本质,并不是创造财富,而是分配财富。 创造财富靠能力。 而分配财富,靠稀缺。
你想要拥有更多的财富,你就要在整个交易链条里,变得更加稀缺。
同样的道理。连锁餐厅的同样一碗面,在家门口吃只要20块,而在机场吃却要99块。为什么?凭什么在机场就这么贵?
你很生气,跑去问机场的连锁餐厅:你凭什么收我这么多钱,你也太黑心了吧!
餐厅马上解释说,不是不是。我收这么多钱,是因为房租太贵,其实我并没有赚很多钱。
大多数钱,其实都被机场的店铺出租商赚走了。
机场的店铺出租商为什么能收这么贵的租金?因为他掌握着稀缺资源,所以拥有分配财富的权利。
什么稀缺资源?
大一点的机场,每天的人流量能达到几十万。而且选择坐飞机的人群,相对高端。所以,机场可以规模化触达高端人群。
这个资源可太稀缺了。品牌商愿意为此付很多钱。很多大牌,比如爱马仕,LV,卡地亚等等,都愿意付很高昂的租金,在机场开店。
今天你嫌租金太贵,没关系。后面还排着一大堆品牌商,想要入场。
掌握稀缺资源,就拥有财富分配权。
所以,你在机场吃一碗面99元,这个价格由谁决定?
不由你决定。也不由餐厅决定。而是由机场的店铺出租商决定。因为他拥有财富分配权。
劳动可以创造财富,创造财富很重要。但是最终财富怎么分配,谁应该比谁更有钱这件事,并不是由创造财富的人决定。而是由掌握稀缺资源的人决定。
谁掌握稀缺资源,谁就拥有财富分配权。所以,如果你想要拥有更多财富,就应该想尽一切办法,提高自己的稀缺性。
比如,对于个人来说,你要思考的问题应该是:
我是否拥有非常稀缺的能力?
我是否在公司最稀缺的部门?
我是否在部门最稀缺的岗位?
我是否拥有最稀缺的资源?
我现在拥有的稀缺性,未来还能继续稀缺吗?
为什么一些岗位的员工,年轻的时候能赚很多钱,35岁以后就容易被裁员?因为这些员工,体力和学习能力都没有年轻人强,要价还比年轻人高,他们已经变得不稀缺了。
慢慢地,就容易被淘汰。所以为了避免被淘汰,你就要提前去思考,怎么提高自己未来的稀缺性。
而对于公司来说,你要思考的问题应该是:
我是否拥有非常稀缺的能力?
我是否拥有最稀缺的资源?
我是否处于最稀缺的行业?
我是否在行业中处于最稀缺的节点?
我现在拥有的稀缺性,未来还会继续稀缺吗?

一个人的财富跟什么有关?

一个人的财富跟什么有关?
答案是跟“能量”有关。
“能量”是什么东西?

说不清,也道不明。但的确也存在。有的人能量层级很高,有的人一点能量都没有。

能量层级高的人,会有什么特点?

付出、有爱、包容、自信、勤奋、热情、积极、愿意帮助他人、对未来充满希望、有耐心。

能量层级低的人,会有什么特点?

索取、要求、抱怨、懒惰、没有激情、对未来没有希望、攻击、旁观、麻木、自私、没有安全感、害怕失去、消极、急躁

如何获取能量?

一、借助环境的力量

每个人都有一个“能量场”,有的人能量场特别大,可以影响很多人。当然,能量场有好也有坏。有的人有着很强的能量,但破坏性也很大。人与人之间,会相互影响。我们如果跟一群积极的人在一起,我们也会变得积极。如果跟一群消极的人在一起,我们也会变得负面。你一定要多和积极向上的人多泡在一起,让积极的环境影响你。

二、及时的“温暖”别人。

有一天,一个老和尚带着小和尚出去化缘回来,天气很冷。老和尚说,今天天很冷,我们早点上床睡觉吧!小和尚说,好。脱下衣服,各自钻进各自的被窝。老和尚问,冷吗?小和尚说,冷,很冷。过了一会,老和尚又问,还冷吗?小和尚说,不冷了。又过了一会,老和尚又问,暖和了没有?小和尚说,挺暖和的。老和尚说,其实你看,我们和外面的人,好比我们和被窝一样,刚开始被窝是冷的,是我们把被窝暖和了,被窝反过来暖和我们。

这个故事给我很大的启示。我们和世界的关系,和外界的关系,不也是如此吗?我们温暖着世界,世界也温暖着我们。

一群一世界,一语一乾坤。

一个微信群,也是一个修炼场。一句话,可以暖人心,也可以伤人心。我们多在群里为别人的话点赞,为别人加持,其实不也是在温暖你自己的世界吗?

我们不要去破坏这个世界,因为你破坏的,不是别人的世界,而是你自己的世界!

三、反省自我

反省其实是有很大能量的。一个人开始对自我有认知,对自我有要求的时候,就是进步的开始。

“道”无形,却有高低。我们愿意追随一个人,很多时候,其实不是这个人有多么大的能力,而是这个人,有“道”。

愿我的出现,可以温暖着你,温暖着这个世界。[爱心]

一个人成就和财富,只取决于3件事情

一个人成就和财富,只取决于3件事情:

1,你的时间投在哪里:
2,你的资金投在哪里;

3,圈子是怎么样的:

用心经营这3件事情,做的最好,我们距离成功越来越近。这就是人借力的支撑点。
时间相同,具体表现四个方面:
1,在哪个行业
很多毕业大学生,有的买车,有的买房,选择大于努力,而你还在原地踏步。

2,在什么岗位
同一个行业,岗位不同,创造的价值也大有区别。飞行员和空姐收入会差很多。

3,具体做什么?
同一个行业,具体做的事情不一样,人和人就会有很大差别

4,在什么地方
同一个行业,同一个岗位,同一个事情,创造价值不同。有的老板满天飞,有的老板原地踏步。

我们研究发现,企业越小,老板在企业越多,企业越大,老板在企业时间越少。
所以概括总结:一个要把企业做好的老板,他应该三分之一时间在当地,三分之一在全国各地,三分之一在全球。
只有这样,一个领导人才有全国乃至全球的思维格局和见识,才能把企业做到行业领先。
你的资金投在哪里?
投资不同,用途不同,结果千差万别,一个人资金头在哪里,决定她拥有多少财富。
1,投资吃,穿,住,用,行
大部分人把时间和体力赚回来的钱,花在基本生存上面,很明显,花在这上面,只能让你生存,永远不能给你带来更大的价值。
当你已经够生存时,不妨投资在更高回报的领域,而回报却相差很大。
2,投资赚钱工具,人脉,地产,股票
投资赚钱工具或人脉,回报是最高的,几倍,几十倍,几百倍甚至更高都有
地产过去20年回报有几倍甚至几十倍。股票过去10年大部分亏钱,极少部分赚钱,未来也很难说。
3,投资企业
企业投资回报比较高,但风险大。

4,投资其他方面
总之,辛苦赚回来的钱,投在不同的地方,回报会相差很远。这就需要眼光和策略,用有限的资金,创造无更多价值。
【圈子】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你的资源比你的才华更引人注目。一个人价值取决于关系网的大小;一个人工作接触到的人的多少,与她的工资的多少成正比。
你接触的是谁,就容易成为谁。一个人如果跟狼生活,就会学会喷叫。
如果跟优秀的人接触,他会成为一个优秀的人
人是一种群居动物,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际圈子。

大家的区别在于:有的人圈子小,有的人圈子大;有的人圈子能量高,有的人圈子能量低;有的人会经营圈子,有的人不会经营圈子
有的人依靠圈子左右逢源,有的人脱离圈子,一事无成。
人挪活,树挪死:有时候如果感觉事业很吃力,你就该考虑换圈子了
如果你周围很多人能帮助你,愿意帮助你,有能力帮助你的人,你的事情就好办多了。你拥有能帮你的人越多,你的竞争力无疑就越强。
所以,你周围的人决定了你的位置,你成功与否,就看你是否有圈子。人与人竞争,拼的就是人脉资源。
你和你所能奉献的东西是等价的,你能为别人做的事越多,你贡献的价值越大,你的吸引力就越大。
——被别人依赖。

总之,为了获得新资源,请转变你的认知,不要以依赖别人,而要被别人依赖,尽可能为别人做点什么,其他事情自然水到渠成。

一个人的财富多少由什么决定的?

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很多有钱人,那你有没有想过她为什么要那么多的钱了,是什么给他带来了那么多的财富?
  一个大家可能都听过的故事,1929年,一个给洛克菲勒搽皮鞋的小男孩给洛克菲勒推荐了一只正在赚钱的股票,而洛克菲勒却在回去后抛售了这只当时大为赚钱的股票,而不久只后金融风暴血洗资本市场。但因为成功及时避险,洛克菲勒没有受到任何受损。这是一次很成功的商业投资,可你知道吗?在抛售股票的时候洛克菲勒遭到了公司高管和朋友的反对和嘲讽,而洛克菲勒却顶着压力,嘲讽,反对将其抛售。那么是什么让洛克菲勒要坚定的抛售了,这就取决于他对当时金融市场的认知程度,一个路边搽皮鞋小男孩都知道这只股票可以赚钱,那还怎么炒股了,人人皆认为会赚钱的股票他肯定会跌这是金融公司的定律,而洛克菲勒正是凭借自己的对金融股票市场这一定律的认知成功避险。在这一故事中,可以成功避险的原因是他对金融股票市场认知达到了很高的一个层次,而这一很高的认知使他在这一领域里可以成功避开很多风险并获得很大的财富。
在生活中我们经常会看到农民伯伯他的一生从事的都是农业种植工作,所以他的收入也只来源于农业种植,很微薄也很辛苦。那么为什么他们不去从事别的工作了,其实不是他们不想,只是他们在生活中能接触到的会做的只有农业种植或者比价低廉单一的收入渠道。这完全说明他的收入是基于他对社会的认知程度很浅薄,同样我们会发现2010年——2015之前的大学里很多的同学开始了做微商,那么就出现了一种情况,平常同学的生活费可能就完全来自父母,收入也就完全只有这一渠道,而做微商的同学他就得生活收入就多了一条渠道,就是来自父母和做微商。那么显而易见他的生活费就比平常多了一条渠道。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差别来,就是因为你对大学生活的认知就是三点一线,教学楼,食堂,寝室,空闲之余就是打游戏,娱乐等单纯的生活状态。而你同学对大学生活的认知就是可以在空心之余做微商赚钱。这是不同人在对大学生活认知不同所产生的差别。
随着时间的推移,在2014年——2019年的时候微商圈已经不是很赚钱了,但是就在现在还是有人去做,在微商他们可能也会赚到一些钱。可对社会发展认知很高的人却不在微商行业,转而进入这一时期更为暴利的圈。我们现在经常会开玩笑的说道,“你不要说早知道这样就好了,早知道我也做这个了,等等早知道什么的换,那我要是早知道就多买点了”其实这就是我们对社会的认知度很局限,只能按部就班的处于当下的生活环境。而这种对社会认知度的局限让你的收入永远无法扩大到你最理想中的样子。看到这里,你或许会想钱多了就代表对社会的认知程度就越深。首先回答一下这个问题,不是!永远不变的是认知程度决定了财富的多少,而不是财富的多少决定社会的认知程度,这个先后顺序一定是社会认知程度在前,而不是财富在前。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了,我们继续看。
郑六三的事情或许有些网友知道,当然不知道也可以去查一下,做为曾经顶级富豪的儿子最后流落街头乞讨,他本是家财,但因为从小的少爷做派,衣来伸手饭来张口,懒学懒做,不断挥霍(还挺押韵唉)最终将父母留下的5000万港币(约合当时人民币55亿)。可以想象一下,那个万元户的年代,有55个万元户的资产是有多富有,可懒学懒做,不断挥霍的生活让他对社会的认知几乎为零,而最终的乞讨。被收割到流落街头乞讨的结果,刚好和他好吃懒做,不断挥霍的社会认知程度完美相匹配了。更加说明了认知程度在前,决定财富在后,认知程度越深,财富越多,认知程度越浅,财富就会变的越少。
同理,很多大公司对社会的认知程度远高于小公司,所以他的收入来源就远高于其它公司,财富的积累就越发庞大,正如很多人对腾讯和华为的了解那样一个是做游戏另一个是手机。其实很多人对这两家公司的认知程度就是这些,却不知道,游戏和手机业务并不是这两家公司的主要收入来源。2019腾讯游戏的收入占比为30%,可社交网络和网络广告两个板块加起来的占比高达41%,现在的腾讯已经慢慢在摆脱单纯依靠游戏收入为主要收入来源的发展趋势了。而华为在2017年手机业务占比为31.9%。这还包括手机业务的拓展业务。
    人的一生都是在为认知程度买单,我们每一个人在社会上所赚的每一分钱都是你对社会的认知程度的一种变现,我们亏的每一分钱都是对这社会认知的缺陷,我们永远都赚不到认知范围外的钱,10年的微商,15年左右的。除非你靠运气,但靠运气所赚的钱往往靠认知亏掉,上文的富二代。这个社会其实有一点他是很公平的当你的认知程度远高于他人和社会平均水平,你就可以用一百种方法去收割他人和社会的财富,当然,当你的财富远低于你的财富的时候,社会将有一百种方法去收割你的财富,只到你的认知程度和你的财富相匹配为止。

寂静:财富的源头

本文摘选自公众号禅者changer,寂静,实在是对文中这一段话深有感觉,特意择选收藏,与君共勉!

………

当物质大于精神时,人就会苦,会睡不着,会生病,会多烦恼,会不安;
当精神大于物质时,人处处都是吉祥,都是喜事,都是好事降临。

它会有征兆,就好像汽车超载就会摇摇晃晃,拉得少就会很轻松。

……………

正月初五,恭迎财神,那怎么样才能发大财?财富是什么?仅仅是指金钱吗?
如何才能产生持续不断的财富?如何将隐形的财富变为实有?

如何才能享有生命本来具足的巨大财富?听听寂静如何开示。

一、什么是财富?
真正想要弄懂财富,第一要知道它有两个部分,内在和外在,精神和物质,阴和阳。

从物理学上来说,就是能量和物质。

要明白财富的转化规律,财富可以从物质转化成能量,也可以从能量转化成物质。

所以,财富是精神和物质的总和,是阴阳的总和,是虚实的总和。

比如,股票和银行存款是虚的,属于看不见的财富;是实的,属于看得见的财富。

爱因斯坦早就提出:所有一切的物质都是能量的表现形式。

如果能量非常密集就表现为固体,能量稍微疏松就表现为液体,能量再稍微疏松一点就表现为气体,如果能量完全疏松就表现为无形态,连气态都不存在,它就成为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

虽然这一切看不见、摸不着,但是它可以转化。

就好像空气、宇宙射线、太阳能、氮气都是能量,但这些能量我们抓不住,只可以通过一种方法来转化它。

农民就使用了这样的方法,他通过种粮食把太阳能、氮气、土壤的营养、水分等转化成食物,就是从无形转化为有形。

中国古人把能量叫德,《易经》中说厚德载物。

厚德就是能量,所以一个人无德,也就是说没有能量,他就不可能获得成功和物质。

有人没德也有钱,但一旦有了物质却没有能量时,悲惨的命运必定来到。

如果有能量,即使没有物质,但一定处处皆是吉祥、喜悦和幸福。

所以,要明白能量对生命的贡献,能量是财富重要的表现形式,能量等于看得见加看不见的,等于物质加精神。

一个人财富的总和,是精神和物质加起来的总和,也就是财富的组合,这是衡量一个人财富的方法。

二、如何获得财富?
农民种地是借用大自然的力量创造出瓜、果、粮食,而不是自己去创造。

在宇宙中,能量跟物质是一个动态的平衡;在生命中,精神跟物质也是一个动态平衡。

由此就悟到,如何增长物质?就是打破平衡让精神快速增长。

物质的提升会很慢,但精神会很快上去,以最快的速度提升能量,借助宇宙规律将能量自动转化成物质,这就是运用宇宙规律。

那么怎样判断自己是精神多还是物质多?

当物质大于精神时,人就会苦,会睡不着,会生病,会多烦恼,会不安;

当精神大于物质时,人处处都是吉祥,都是喜事,都是好事降临。

它会有征兆,就好像汽车超载就会摇摇晃晃,拉得少就会很轻松。

所以,当一个人判断自己已经很沉重的时候,就要果断地把物质放弃,然后主动将物质转化为精神,否则灾难就要降临。

当我们心不安并开始碰到一些麻烦、灾难、不顺的时候,这就是老天爷在提醒我们需要提升精神了;

当我们恭喜别人发财的时候,就会感觉到自己也发财了。

当我们不欢喜的时候,给予别人一点欢喜,我们就会发现自己就变得欢喜了。

因此,财富来自于哪里?来自于给予。
用佛法说财富就是从福田中诞生的,“福田”一词,在传统文化中就是指德,在物理学中就是指能量。

福田的意思就是像田地一样会生长出福报,比如,财富就是从福田中生出来的。

佛法谈到了生命中有三大福田:

第一大福田:报恩福田。父母就是我们的大福田,如果我们没有福田,就好像农民想收获苹果却没有田地一样。

所以一定要有田,田的意思就是生长万物,地的意思就是承载万物。我们这颗心又叫心田,也叫心地。

因此看一个人有没有福,就要看他对父母孝不孝顺。

父母就是我们的根,就是我们生命的源头,如果我们把生命的源头堵住了,就不是有没有钱的问题,不是有没有福德的问题,而是整个生命都将没有。

没有父母一切都会消失,但是我们往往把我们的根忘记了。

就像没有根的树会长得很空洞,根扎得深的树会长得很茂盛。我们有了根才会有福报,根越深福报才会越多。

所以,我们要常常意念自己的父母,当发工资、发奖金、生意红火的时候,我们要第一个想到父母。

第二大福田:功德福田。功德指的是圣贤,我们要礼敬一切圣贤,学习他们的一切规律、真理和智慧,这样做就会产生一种功德。

当我们跟功德大的人连接之后,功德就会传递过来。

就像高压线一样,当我们搭一根线连接过去的时候,如果它有一万伏的电压,传过来就是一万伏电压。

佛、法、僧,还有圣贤大德,就像是发电站。所以,我们要多去供养、连接。

所谓的供养不是传统的供养——给钱给物,当然这样也没用错,但更重要的是要把他们的思想传播和发扬,这才是最好的供养。

第三大福田:慈悲福田。慈悲福田又叫做贫穷福田,我们要升起慈悲心,去帮助那些贫困苦难的人。

比如,国家有地震之类的灾难,我们就要为那些灾区的人做一点什么;

再比如,过年的时候,看看我们的周围有什么需要帮助的人,就去帮助他。

如果我们的公司赚了一千万,就可以用二十万去关怀左邻右舍效益不好的公司,这会积累非常大的福报。

获得财富的终极目的是什么?

其实,很多人对财富没有觉醒,赚钱到底要干什么?很多人认为是累积数目。

其实钱是拿来产生作用的,比如,手机是用来打电话的,不是用来保存二十年的。

生命也不是要长生不老活一万年,如果活一万年不起作用,就白活了一场。

比如,我们不买一万块的LV包,把钱施舍给社会上贫穷的人,这就是舍钱,这就是发财。

一万块,买一个包就没有了,我们只能拿包炫耀下,但之后还会空虚,感受不到高级的幸福。

再高贵的奢侈品对生命不会造成改变,就好像给蚂蚁的窝弄鳄鱼皮镶钻石,蚂蚁还是蚂蚁。

而当我们布施的时候,就会有富有的感觉。

我们一定要记住富有的感觉,因为贫穷的感觉是对生命最大的伤害。

有了钱拿去干什么?——“有财此有用”。

好多人觉得有了钱可以买车买房,逍遥自在。不是!这不是目的。

但要记住,买好车,不是为自己买;买好房子,也不是为自己;穿好衣服,也不是为自己;享受一下,也不是为自己享受。

只要不是为自己,就是功德!只要为自己,就消福报!

只要我们更多地利益人,钱就不是问题,钱就是我们生命价值的附产品。所以我们要去想怎么样能利益到他人的生命。

怎么做呢?很简单,就是天天想菩萨怎么做,我们就怎么做,想众生需要什么,如何满足众生的需求,引导众生的向往。

所以,在我心中,要把生意做好只有一条路:向菩萨学习。

没有人像菩萨一样把“生意”做的这么好,菩萨甚至不做“生意”,却把“生意”做到顶端。这就是不做生意,却能把生意做的更好。

我们要想,怎么样能真的帮助到别人,这就是成就别人的生命。

我们成就别人的生命,用传统文化的理论来说,就是“厚德”,厚德就自然会产生一个结果——财富、名利会自动呈现。

人最大的智慧和成就不是弄清世界,而是搞懂自己;最大的财富不是赚得金钱,而是赚回生命的价值和喜悦。

当生命回归了,一切外在的财富、名誉都将无法拒绝地追随和归属。

财富的起源是什么?

牛津大学新经济思想研究所掌门人埃里克·拜因霍克写了一本《财富的起源》,讲的是如何从复杂经济学的角度,来重新解释财富的起源的。

在南美的某个原始部落,人们的生活水平还停留在1.5万年前人类祖先的阶段。而美国纽约人的平均收入水平是这个部族的400倍,差了两个数量级,貌似我们还能理解。

但这两个经济体中商品数量的差距却更为惊人:原始部落中仅有几百种可供交换的商品,而纽约市则有几百亿种不同商品,差距达到了8个数量级!

可以说,人类的财富在过去200年间经历了爆发式增长。如果把人类长达250万年的进化史当作一个整体,那么,这200年就是这段历史的最后万分之一时刻。在历史的一瞬间,突然涌现了现存的绝大部分财富。

作者觉得原先的主流经济学理论大厦已无法解释这一切,他另起了一套新的理论框架,并把它叫做“复杂经济学”。复杂经济学是经济学科一次重大的范式转移,就像是量子力学给经典物理学带来的冲击,将从根本上改变我们理解经济的方式。

主流经济学认为,经济是封闭的、静止的线性系统;而复杂经济学认为,经济是开放的、动态的非线性系统。主流经济学基于早期物理学的均衡视角,而复杂经济学基于生物学的进化视角。

复杂经济学可以解释很多主流经济学解释不了的现象,比如经济周期、股市崩盘,以及财富增长。以复杂经济学的视角看,财富不是“创造”出来的,而是“进化”出来的。是进化算法促成了现代社会的财富大爆发。

也就是说,从复杂经济学的角度看,财富不是被“创造”出来的,而是“进化”出来的。复杂经济学认为,经济系统属于复杂适应系统里面一个更小的子集,这就是进化系统。经济系统和生物系统一样,它们共享了一套进化算法。

晨星写于2021年6月12日晚

展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