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坤阳乾是什么意思,阴阳乾坤是哪几个方位

2023-10-28崇庆运势网热度: 4726

“伏羲八卦”中其实隐藏了三个数字,那么这数字有什么意思?

首先,“伏羲八卦”中隐藏的这三个数字是“3”、“8”、“24”,朋友们当然一眼就能瞧出这三个数字之间的关系,因为很明显,三八二十四嘛,不错,的确如此,接下来就让我们分别来看一看它们背后的玄机是什么吧。


众所周知,“伏羲八卦”的每一个卦都是由三个“爻”组成,这也正是数字“3”的来源,那么,这个“3”字会有什么玄机呢?其实,八卦的三个爻代表的是“天、地、人”三才,而且又很形象,“天”在上、“地”在下、“人”居天地之间,而“天、地、人”三才又象征着整个宇宙之中的万事万物,如果用一个词来形容的话,那就是“主体”;换句话说,“3”代表的是主体。


对于这个“8”字,其实最容易解释,所谓“八卦八卦”,当然就是“8”喽。我们知道,“八卦”就是乾、兑、离、震、巽、坎、艮、坤这八个卦,它们位于8个不同的方位,也就是东、南、西、北、东南、东北、西南和西北,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八方”,数字“8”代表的正是方向,再结合“天、地、人”三才的上下排列,所以,这个数字“八”又引申为“空间”。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到,“伏羲八卦”中隐藏着的这三个数字,分别代表着主体、空间和时间,而这三者正是宇宙的全部内容,而且,也是被现代科学所证明了的最科学的论断。其实,这种最科学的论断,我们的老祖宗早在几千年前就已经知晓了,我们不得不说,这绝不是巧合,而是智慧,大智慧!

四象生八卦中的八卦是什么意思

八卦 亦称“经卦”。《周易》中的八种基本图形,用“一”和“--”符号,每卦由三爻组成;以“一”为阳,以“--”为阴。乾、坤、震、巽、坎、离、艮、兑、八卦。(注:因条件限制,不能完成名称符号)《易经》六十四卦皆由八卦两两相重组成。八卦起源于原始的占卜。《易传》作者认为八卦主要象征天、地、雷、风、水、火、山、泽八种自然现象,每封又象征多种事物,并认为“乾”、“坤”两卦在“八卦”中占特别重要的地位,是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一切现象的最初根源。

七政四余宫度之争与女命诀

七政四余宫度之争与女命诀
        当初我篇写《果老星宗入门图示》时,是将女命诀顿住没写的。很大的一个原因,就如要不要采用恒星制的问题一样。我写了,你能信嘛?从历代天文志历法志直引资料,历历在目,白纸黑字都选择无视,到现在还是左右互疑间。道出而不信,强项的人就多了,特别是这个圈子,反而不利于思考。聪明人太多了,啃书的人就少了,一句“我认为”即可。人就是这样,自己发现的,才认为是真的。神秘的才是真的,称之为“秘诀”。别人直道的,反而狐疑侧目;如不合己思,更恼怒以作非。是以,女命怎么处理我一直没有公开讲。要让人自证其非,对很多人来讲,实在太难太要命了。写出来,不被骂己算好了,因他实在是太直显了,根本就无所谓秘诀,就是直白式的述说。但偏偏这么直白,硬是选择无视,不作深思。是以,古人藏诀,一则防其无良,传非其人,二则术之道,其广而易,易而当夷!现在恒星制,己经由当时的“不准的”,“不懂岁差的人用的”,“过时的”。变成了,现在很多人己认可。女命诀,也因诸多原因等同于己经公开了。是以也就到了,不得不写其来源了。如为什么要采用恒星制式,而写《古今星制之别考》《七政四余分宫制史料》及相应的历法小知识等。为免于后学虽知,而不知其为何。女命诀的理源就只能也写一写了。算是为七政四余的广开枝叶,再添一把料吧。

       要明白女命诀是怎么推导出来的,首先要能去解决七政四余宫度之争。所有的星命书,包括星宗等书,都会告诉你,宫也要用,度也要用,又说以度为重。是以宫度之争千年间仍不断。那么,总有一个确定的定法吧,不然不就像星学大成里别人笑的一样了,“宫度兼论,吾恐子于是度胸中不能自断,何以断人之祸福也?”。所以就要理解,古人是怎么去藏诀的。他通过什么诀语让徒子徒孙们,即能知道宫也是对的,度也是对的。又能在心传中明确“以度为重”。那么,这句心传诀语在哪呢?在果老星宗“身命为元”这里。诀语是“世人未识星家理,不务心传务口传。生时坐度作虚名,只把命宫星作主,阴阳经纬何纵横,俗眼无由见终始。 诸星皆可论宫神,命元切以度为主 。此是先生元妙诀,须得高贤方说与”。是不是很熟悉,是不是都看过,是不是都能背出来了,是不是。。。所以,读和背是二个字意,读背和啃又是不同的。其实古人藏诀,是显中藏。如这个宫度之争,先生就一句话,就定死了。主的话,都是对的。有命宫主,有命度主,有身主,有身宫主,有身度主,有各宫主,各种主。这些主,都是对的,没说不对。都是要重的,也没说不对。都是要用的,也没说不对。你们都对,你全州县都对,你全家都对。。。但“元”只有一个,主是主,元是元。通过一个“元”字,来显藏口诀。元者,玄。元者,始。玄元之始。太极之端。太极点只能一个。一字心传。

        明白了玄元之始,太极之点,当用度主去论。就能又明白,另一个藏诀词,叫“重”。这个词会更多人用。果老后学等,包括后期玄斋等,也是用这个词去藏心中不欲道者。虽然没有“元”这个词那么直指关键。但是,最少指明了方向。就好像“诸星皆可论宫神,命元切以度为主”,这句是庄严之下的心传,而“重”这个词,就如平时方便述说,方便江湖行走。是以,我们看古书,看到更多是“重”这个词在争论。这也许就是果老又一诙谐处吧!大家在一起,主来主去,重来重去,轻来轻去的聊聊,多快乐,多有学术气氛,多好玩是吧。果老心传就一个字:“元”。如果多用元字,或许很多稍有古文知识的人,能很快转出来,也能很快摆脱这个宫度之争,能少在这里折腾几年。但偏偏,各书要用“重”这个词。于是就争起来了,比如,你说是市长大还是县长大,那当然是市长大。那你说县长现管你还是市长,那当然是县长。。。。。你们倒是打起来啊,叫省长出来作裁判或直接叫省长做主不就成了。谁打赢了,我听说的。但文字仗,打上个几千年,没什么问题的。只是苦了后学了!

         理通命元这个词,其实女命诀也就出来了。如“身命为元”这个词。太极则何二太极?是以必有所指。这时,如多看女命古赋,就会有“以夫为命”。那就怪了,“我”那去了?“元”那去了?我们能理解古代妇随夫以荣贵,但功名富贵,生老病死,所行所思等总是不同的吧?总不能夫病了,自己也病了?夫死了,自己也死了?。如果对“卯为命”理解深的人,和知道为什么要卯立命的人。就能慢慢知道,以卯为命,则卯为阳火。我克者为妻财,克我者为官夫。不正是我当为“阴金”,阳火克我者为夫为命。如这时,又能明白了,各书直讲的,女命当重月,又是一个“重”字。不就直接出来结论了。女命以夫为“命”,以月身为元。命则卯为太阳所出,身则酉为太阴所出。命身则可无二致,玄元则当分立。乾男感元阳之气多而生,坤女感元阴之气多而产。而果老是“重度”的。 则阳乾以太阳转出,重度之下,取命度以为“元”。阴坤以太阴所转,重度之下,则取身度以为“元”。 是以,男命的太极点在命度主五行,女命太极点在身度主五行。

       实际,无论宫度之争,或女命诀。只要不要太聪明,学久了都能自己跳出来。怕的就是太聪明,一盘上来,凭着心巧,借着星象,东解解西解解,居然也常对了。就不去思索,比如中国的术数精髓在五行,那么你有没切实用五行去论盘?你确实有去深悟五行没?或只知水生木,水克火吧?应没深思“火能生土亦生金”吧,更别说“龙从火里出,虎向水中生”了!。又比如星是走得很慢的。那怕是太阴月,其实也约二天才过一宫。太阳金水也算是走得快,也会约一月才走一宫。木星就更是了,约一年才一宫。土星就更是了,约二年才一宫。在初学之时,稍多排排盘。其实都能跳出迷端。宫就才十二个宫,星就才十一曜。同盘和约摸同组合的实在太多了。只要不自己骗自己,只要不自己被神断迷惑了,能很快跳出来。这时,再多质证古赋和实盘,则能很快理清,必是五行与度为关键灵机。其它古诀皆是同理,皆为显藏,又皆是“聪明人”较难得。以邵夫子之神聪,有师传之下,尚且“冬不炉,夏不扇,不就枕席者数年”。是以,在李憕问答中老仙曰:“惟汝淳厚质朴可传”,实果老玄机!实际也是众数术之学的玄机!“聪明”尚如此,更遑论其它行径了!--九紫辰
-------------------------------------------

玄一山人-道教五道

天道(神道)各类大罗神仙

人道(成人)圣人,贤人,伟人,善人,俗人

地道(畜生道)各种畜生

狱道(地狱)十八层…

鬼道(恶鬼)各种鬼…

“五道”即、五行之道,五行相克,金木水火土。
天道

“天道”、即:神仙道。神仙道包括,各类成仙,成神、特别是远古上神,是宇宙天地的初开者,例如“天皇、人皇伏羲、地皇神农、颛顼,帝喾,尧,舜”,为远古上神,也就是我们通常意义上的三皇五帝。三皇五帝其实不止三五这个数字,例如“女蜗、祝融、等、都属上神,也是中华三皇五帝,即华夏人祖。是人形所体现,是神气所以化。

除,远古上神外,还有更多的神仙、例如、本土神仙、老子一气化三清之、“元始天尊(玉清),灵宝天尊(上清),道德天尊/太上老君/老子(太清)”三位本土道教最高神灵。

以及、正部神职官员三百六十位余、包括天地界修行得道之各类神仙不计其数。神与仙都有自己的职能权限、均已奉道而行之、为三界平安以守护、这就是神仙之道。所以能上升为神仙道是人最高的修行结果、在于你累生累世的德行善举而无外乎。

但要说明的是,别误认为这里的“天道”等于天道本身。这里的天道乃众生终极升华之道,获得与天地同寿之道、为、五道轮回之其道“一”矣。而天道本体是“阴阳”二气,气化之本源,是“道”所衍化之具体表现、不可混淆误谓。

故而;天道也、神仙之道、五道之一也。众生终向之道。

人道

“人道”即,通过修行,有底层生物修灵而得升华之果。人道、有圣人,贤人、伟人、善人、俗人、同谓人道、但亦有别。

作为人,我们没有特别的感觉,我们不会感觉很庆幸,甚至认为本该就是人、其实这是错误的。我们在当下成为人是需要累生累世的积德行善所造之果、绝不是因为你运气好。如果你运气好,那怎么没有超生在富翁家里?书香门第?达官贵人家里?当然、你经常会遇到出生在这种家庭环境当中的人,你会认为这是他们的命好。既然认为是命好、请问好命从何而来?是凭空而来的好命?当然不是,你也不信。

一个人的命好一定是你业果积累所化。万物皆有灵、我们是否经常听到这句话?既然万物皆有灵,为何人才是最高智慧的生物呢?至少在三维空间人类是食物链顶端的生物。而能够到达食物链顶端,拥有着最高智慧的人,你可能原来根本不是人,你可能是狗,是猪,是牛,是马,也可能是人、但一定是俗人。不管你是圣人、贤人、还是善人、乃至俗人、能成为人、一定是你的历经业果所积而换来的本世人道之果。

所以我们应该珍惜本世的人道、人为,人行、完成你对灵魂的继续修行,期待你来世成为伟人,贤人,圣人、这是所有生物修行的递进目的。反之,你作恶多端,善小而不为,恶大而为之、男盗女娼、天良丧尽、可能等待你的就不是人道了。

故而;人道也、修人之道、五道之一也。众人升化之道。
地道

“地道”即、畜生道。畜生包括大千一切动物、生物、包括花草树木等… 因为畜生道也是地道,地道就不可能只有畜生。而人道为什么不在地道?不和其他生物为同一道呢?这是由人的灵魂组成元素而决定的。因为人是由“三魂七魄”组成的完整的精神体现、而动物并不具备“三魂”只有“七魄”、否则任何动物都和人差不多的行为举止了、有和人差不多的智慧思考了。七魄的功能是在于每个器官的功用,而某些动物有少许的类似人的思考能力,和一些规范的行为表现,这都源自于他们七魄的记忆惯性、而并不是三魂的主导意识行为。{另见、我的“三魂七魄详解”}。所以“人”不在地道。天地人和、先天、后地、再人和、是取天地之阴阳精气冲气以为和、主要体现在这个“和”上。因而决定了人存在于天地间,与万物一体,但并非等同。

所以畜生道是一切畜生的业果造化之道。每个畜生都有自己的寿命期限、而决定其修行的关键也是期限,期限即是时间、没有时间你什么都做不成、不信你试试看?所以中国文化里,七的数字就显得非常奥妙。蛆虫平均生命周期是7天、漂亮的蝴蝶平均生命周期是14天、蚊子平均生命周期是21天、苍蝇的平均寿命周期是28天、蜻蜓平均寿命周期是35天、人的平均寿命28000天、松树平均寿命280000天。

如此即是 :

蛆虫7x1=7天

蝴蝶7x2=14天

蚊子7x3=21天

苍蝇7x4=28天

蜻蜓7x5=35天

人类7千x4=28000天

松树7万x4=280000天

七.代表着(期限)、期限即是时间。在有限的期限内做好该做的事情、顺应自然,效法天地、修好自己的道才能升化、否则疾苦无至、磨难无尽。众生能在畜生道修行至人道是非常困难的事情、因为畜生道是除人以外的一切生物道。你这次是一只鸡,下次可能是一只狗,这次一只狗,下次可能是一头牛。一只鸡和一头牛相比千差万别、一头牛对于一个家庭来说、等于、甚至是大于一个人。而一只鸡最多变成食物、所以、由一只鸡到一头牛都是非常困难的事情,更别说是成为人。因为一切业果都是遵从对自然界的付出所累积的功德、越是转世升化,越是增加累积功德的机会。所以作为一个人应该倍加珍惜自己的人道之行、人道之修、人道之为。切莫玩世不恭,目无天地、妄自尊大、那就是在消毁自己的道行、永世居于畜生道、或者魔鬼道。

故而:畜道也、地生之道、五道之一也。升化衍行之道。

狱道

“狱道”即、地狱道。地狱之道乃一切生物之轮回奖惩之道。入此道者、必是在其为“物道”之时没有奉行其道之果、因而入狱受刑。

地狱有十八层。

第一层:拔舌地狱、

第二层:剪刀地狱、

第三层:铁树地狱、

第四层:孽镜地狱、

第五层:蒸笼地狱、

第六层:铜柱地狱、

第七层刀山地狱、

第八层:冰山地狱、

第九层:油锅地狱、

第十层:牛坑地狱、

第十一层:石压地狱、

第十二层:舂臼地狱、

第十三层:血池地狱、

第十四层:枉死地狱、

第十五层:磔刑地狱、

第十六层:火山地狱、

第十七层:石磨地狱、

第十八层:刀锯地狱、

以上每层地狱的刑法、轻重、期限、按照所犯罪恶而不一、所针对的是一切罪恶之魂魄。凡是入地狱道者、皆是罪恶深重之魂魄。如罪恶浅轻、则会在轮回之时遣入它道、例如“地道”中的花草树木、动物昆虫等、减少相应的福寿待遇作为惩罚。如果你罪恶深重、可能永居地狱、不得转世再生、直至魂魄消散。甚至一部分灵魂因为在本道之时犯下滔天罪恶而导致上刑致死、直接魂飞湮灭、三魂七魄彻底消失。凡是进入到地狱中的魂魄将受尽罪刑、这是一个对完整灵魂的彻底摧毁过程。尽管如此、就地狱之道依旧还有希望轮回转世、只是希望渺小。

所有经过阎王遣转轮回之后,即归于地道(畜生道)者、此道的一切生物尊严都在狱道之上。且行且珍惜。

故而:狱道也、地狱之道、受刑之道也、五道之一。几近亡道矣!
鬼道

“鬼道”即、恶鬼道。一切在“本”道之世所造罪业者、到了阴间依旧死不悔改、并且与邪道狼狈为奸、沆瀣一气、为虎作伥,危害天道、地道、人道的一切众生之鬼为恶鬼。恶鬼的形成多种多样,错综复杂、但终不离其邪恶之本。任何生物在转世轮回之时、如果三魂七魄不健全的情况下就需要重组(详见:三魂七魄注解)、而重组过程中的魂魄本身就可能携带邪恶之气。这种情况下、在轮回于人世时、就会出现天生的坏孩子、坏大人、坏老人。而且、经过在世之道的教化修正依旧没有得其本道、之行、之为、故而造成其恶果累累。此类人的死法各种各样、不尽相同、死亡之时依旧携带大量邪恶之气、以至于去了阴间还作恶多端不肯罢休、而且比在阳世更为猖狂、这是因为受到了邪恶力量的协助、狼狈为奸的结果。

大家会说、不是说“人之初性本善”么?怎么可能人一出生就有好坏之分?没错、人之初性本善这句话本就是错误的、而且错了几千年了。“道”化生无极混沌、无极混沌分两极、两极阴阳分为二气之和、那么人是阴阳二气所化、本质就是阴阳两极的性质、即是人人都有两面性的原始本质、怎么可能生来就是善人?这是说不通的。而正确的是“人之初性善恶”、有善的也有恶的、善恶经过修行度化可能由恶变善、也可能由善变恶、这全靠在本道的修行时自我把控。故而、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没人能帮你、帮你的只有你自己。

一旦进入到鬼道、几乎没有转世的机会。如果你有能耐可以成为魔鬼、妖魔做“庄”你做“使”、沆瀣一气、获得更多时间的嚣张自在。但在这种情况下、你随时可能会遭到阴曹地府的追杀、以及调兵遣将、请求天师钟馗来直接撕碎你、或者活活吃掉你。不管是阎王追捕、还是天师钟馗撕碎或吃掉、结果都是魂飞魄散。所以一旦堕入恶鬼道、生还几率几乎为0、上天得而诛之。几乎为0、并不意味着绝对为0、只有一个可能、能使你有一线生机活下来、那就是、你生前是被控制和强迫的、死后依旧被邪恶之气、妖魔邪怪、魑魅魍魉所胁迫、经过阴司的彻查、能得以“地狱之道”、狱道、就意味着你有被受刑惩罚之后的转化、而恶鬼是没有这个机遇的。天网恢恢疏而不漏、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故而:鬼道也、道之绝、五道之一也。众灭之道矣。

总结

五道轮回、以阴阳相生、五行相克、八卦所造。金木水火土、归位归属归道。阴阳失衡、人性紊乱、阳多阴少、阴少阳多、善恶不均、沦为五道。

天道之阴阳二气之本、地道之二气再化之道、人道之二气合和之道、狱道之阳亏阴增之道、鬼道之阳消阴失之道。天之道损德谓人、人之道损德谓地、地之道损德谓狱、狱之道损德谓鬼、鬼之道损德归元、元归以混沌无极。反之: 鬼之道晋以谓狱、狱 之道晋以 谓地、地之道晋以谓人、人之道晋以谓天、天道始于太极阴阳。

天地之道、天谓阳乾、地为阴坤。人之道、天地交汇、冲合以人。人之道、阴阳相交、二气合生、谓之人道。物之道、天地二气所化、形以万状、性归阴阳。天、地、人、物、合以一、归以道。

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效法天地之德、无为人道之善、方可久矣。

补充

道家把人道和畜生道分开,不在一个道上,那是因为天地人和的宇宙架构逻理。天在上,地在下,人在中间、故.老子曰.冲气以为和也。因为人和畜生相比,人要高于畜生的。站在现代科学角度,人也是高智慧生物。

所以人和畜生虽然同时存在于三维空间,但并不是一个道。所谓的众生平等是指,人和一切生物都来自母体同出、同出而异名、同谓之道、同谓之玄,共同的生命是“相对”平等的。而从母体产出以后的行为表现导致了生物之间的不平等、所以平等和不平等一定是相互的。很多人分不清生命到底是什么?人的生命本质是,人的各个器官在出生时所赋的七魄和三魂、在共同作用、正常表现下的状态特征。

人与动植物都具有从生长到消亡的过程、天道给予的自然资源都是一样的、这叫平等。记住:平等是生命的平等。

那么既然生命是平等的、为何会出现截然不同的人生呢?除了以上“五道”造化以外、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比如、西方人格化的造物主论、由人去创造一个神、再由神去创造世界、然后再让人去信仰神。听着迷糊?其实逻辑非常简单、由孙子创造爷爷、爷爷再生儿子、儿子在生儿子、然后由孙子创造的爷爷的孙子再去信仰创造爷爷的孙子、最终信仰的、所谓的上帝和神、都是他自己而已、叫自说自话。是不是很乱?没错、这就是连他们自己也说不明白的、所谓的、子虚乌有的信仰。

到底么什是信仰?什么是?多数人分不清。

:(上有宗祖、下有教化、也)。

信仰:(信祖宗之智慧、仰圣人之教化、信仰也)。

所以严格的讲、西方所谓的上帝、神、真主、包括印度传入中国的佛、都是不具备“信仰”和“”性质。是人造妖化的、是孙子造爷爷的逻辑关系。因此把真正的和信仰被绑架和污染、导致民众分不什么是和信仰、什么是妖化、导致了即是真主、信仰即是上帝、佛祖的妖化邪论。被这些奴化下的信奴,他们的灵魂本就是残缺的、残缺的灵魂不但得不到升华、反而.一再而、而再三的继续奴化和被奴化的过程、这个过程导致愚昧的叠加累积、让本不健全的灵魂不断残缺升级、以至于整个社会文明落后,民生、科技、自然科学、一度滞后。这就是出现了截然不同的人生的原因。

上升到更高的层面来论述、灵魂、灵魂都是三魂七魄组成的、这没有不平等。但三魂七魄作用于“人”(活人)之后的行为决定了人与人的不平等。没有人是三魂八魄的、九魄的、所以有几个人能懂?小到单位的领导跟你都不平等,别说圣贤伟人了。所以才叫尊老爱幼,敬天法祖、这本就是自然规律、天道之德。而、如果站在“大道”的角度是根本不需要去说的、说的时候是已经没有德了、因为没有德了才要去说德。 人老了,年轻人肯定比老人综合能力强,应该尊敬和照顾老人。而小孩子不懂事,应该给予教导和呵护、这是自然、无需去说。所以老子曰,非常道。就是、用嘴巴一旦说出来的时候,就已经没有道了,或者离道很远了。

另外,修道之人根本不在乎(佛教)所盗取和篡改道教的”五道轮回“为“六道轮回”。因为修道之人的目的根本不是佛教所谓的轮回,而是成仙。成仙意味着与天地齐寿、跳出三界、不在五道、谁还会在乎轮回?轮回无法给修道之人形成任何障碍。佛教将轮回无限夸大、以至于人们执着于轮回。那是因为佛、或者信佛的人压根没有“大道”这个无极概念和境界。

而一般修道之人,就算不得道,只要有德之人,其实就是有仁之人,或者大善之人,根本不受阎王五道的轮回、直接从阎王的生死簿划消的、绕道行驶的。

所以你想想???修道之人谁去在乎五道还是六道?在乎的是如何得道成仙。得道之人必是仙人。我们所说的得“道”之人,一般是指有“大善”之人、严格意义上讲、距离“道”还有十万八千里之遥。但作为一个有德之人、有慈之人、有仁之人、有善之人、不成仙则成神、不成神则成圣、不成圣则成贤、不成贤则成人(伟人)。最差你也是一个大善人。实在不行、你行好你自己的人道、你再怎么差也不会是一个坏人、同样得到转世之善遣。

所以人活着到底为了什么?正确答案是、人活着的目的是、对生命的再度修行、修的更加健全完美。经过再度修行、在转世轮回中、无论是灵魂还是肉体都将呈现出其修行之果。

大道无形,生育天地;大道无情,运行日月;大道无名,生养万物。

坤卦的寓意是什么

坤卦是《易经》六十四卦之第二卦。坤为地(坤卦)柔顺伸展。
坤卦展示像“坤”的形势下各种变化的可能性。形象说明当前主客关系状态。相对于我们所在位置来说,地是静止的,代表当前关系是静止状态,变化较少;地是广大的,地上万物生长,象征当前关系比较宽松而悠闲。
坤卦的主卦和客卦都是经卦坤卦,阳数都是0。静止而广大的两方面,组合在一起,形成一种比较稳定而宽松的关系。主方应当珍视这种关系,顺应形势,努力维持的状态。不过要注意,静止是暂时的,主方应当作应对变化的准备。

坤卦告诉我们的人生哲理。

坤:元亨,利牝马之贞。君子有攸往,先迷后得,主利。西南得朋,东北丧朋。安贞吉。

初六:履霜,坚冰至。

六二:直方大,不习无不利。

六三:含章可贞,或从王事,无成有终。

六四:括囊,无咎无誉。

六五:黄裳,元吉。

上六:龙战于野,其血玄黄。

用六:利永贞。

《周易本义》:“阴之成形莫大于地,故名坤而象地。重之又得坤焉,则是阴之纯,顺之至,故其名与象皆不易也。”

乾为天,坤为地,《周易》讲的主题是阴阳之道,阳在先,阴在后。乾卦为阳,就列为六十四卦的第一卦。坤卦为阴,列为六十四卦的第二卦。乾在先,坤在后,符合天地易道;夫唱妇随是生活中的男女之道。天地正配,非常和谐。

我们常说的“龙马精神”,就来源于乾坤之象。君子若能像牝马一样柔顺而健行,就符合坤德即大地的德行,当然就亨通顺利了。

坤卦的卦辞:元亨,利牝马之贞。君子有攸往,先迷后得,主利。西南得朋,东北丧朋。安贞吉。

坤卦的卦辞仅从字面而不联系卦象,很难理解其真谛,若求测者问做生意的事,得坤卦,就劝其到西南发财,不要到东北去,东北会赔钱。就会闹出笑话来。

元亨,利牝马之贞。牝马是母马。乾者,健也;坤者,顺也。乾刚健,坤柔顺。坤的柔顺不是逆来顺受,而是顺中之健。坤的本性用马作比喻,因为牝马,第一是雌性,有阴柔之德;第二是马,可以健行,一日千里,行地无疆。晋代易学大家干宝就认为:“行天者莫若龙,行地者莫若马,故乾以龙繇,坤以马象也。”

君子有攸往,先迷后得,主利。这告诉我们要符合一阴一阳之谓道,例如在家庭中重大事项一般是男人出面,女人顺随其后。反过来,女先男后,就是“先迷”。迷不是昏迷、迷失,引申为失道,不符合常道。先迷,阴在先就不符合阴阳之道。男先女后,就能“后得”,利莫大焉。

西南得朋,东北丧朋,安贞吉。懂得后天八卦阴阳方位(参看后天八卦方位图),才能理解这句话。

西方为兑,为少女;南方为离、为中女;巽居东南、为长女。兑、巽、离在西方和南方,都属阴类。坤在西南,又属阴。同类相求,所以“西南得朋”。

东方为震,为长男;北方为坎,为中男;东北为艮,为少男,都属于阳类,与坤卦代表的阴不能同类,或者理解为失去同类,所以“东北丧朋”。并不是得朋就吉利,丧朋就不吉利。不管得朋还是丧朋,都吉利,前提是“安贞”,安于坤卦柔顺的本分。西南得朋,率类以从阳,带领众多朋友服从领导听指挥。东北丧朋,绝类以从阳,离开朋友跟从有领导能力的人去行动,这是坤的正道。假若你所在的单位领导不能“安贞”,不行正道,专搞歪门邪道,即便是个人能得到不少好处,也不会长久,还是“丧朋”的好。反过来,领导贞正、安分,有君子之风,事业即使遇到暂时的困难,也应当“得朋”鼎力帮助、支持,走向成功。

初六:履霜,坚冰至。

履是鞋子。当踏上薄薄的冰霜的时候,寒冷的坚冰时节就要到来了。正所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孔子在《文言》中阐发:“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臣弑其君,子弑其父,非一朝一夕之故,其所由来者,渐矣,由辩之不早辩也。”所有的都是日积累。

在佛教看来“一饮一啄莫非前定,万般皆是命,半点不由人。”在佛教中,无论什么事情都有因果的,称为因果循环。“前世是因,今生是果。善有善报,恶有恶报。

《三字经》说:“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好人是教出来的,坏人也是教出来的,很多犯罪分子,一开始心也很善。为什么会一步一步走上不归路呢?

那么六二爻辞给出了我们答案......

六二:直方大,不习无不利。

坤为地,直、方、大是大地的品德。《周易本义》解释说:柔顺正固就是直;赋形有定就是方;德合无疆就是大。直是内在的德行,方是外在的表现。

地德之大,德合无疆。人具备了像大地一样直、方、大的德行,“不习无不利”,有些坏的习惯就不能去学习,保持地的坤德,顺其自然也没有什么不利的。

六三:含章可贞,或从王事,无成有终。

这句爻辞讲的是臣道,怎样做下级。六三是阴爻居阳位,下卦的最上爻,但还没有进入上卦的层次。如果把一个企业比拟为坤卦的话,六三爻就相当于企业的中层干部。章引申为才能。贞者,正也。含章可贞就是当下级的把自己的章美、才能含藏起来,这样,可以长久而得正。

天有天道,地有地道,人有人道,做官有官道。有人做官含章不露,有意把自己的才能掩藏起来,却轻车熟路,扶摇直上。而有人做官,时时彰显个人本事,与顶头上司比高低,你能“可贞”吗?

或从王事,无成有终,或,疑惑,疑惑的人才会有更多的思考,跟随着领导做事,不要把成绩归属自己,奉事而行,会有好的结果。

坤卦讲得就是配合之道,要有愿当配角的胸怀,有成就而不居功,所有的功劳应该归于九五,或整个团队,你只不过是团队中的一份子,这样的话,才能无咎,话再说回来,含章不是不露,正如《象辞》所说“以时发也”,选择时机。该显示能力的时候显示不出来,交办的任务办不好,管辖之内出乱子,离撤职就不远了。

六四:括囊,无咎无誉。

囊是口袋。括,束扎。文面直解就是系上布袋口,没有过错,也不值得夸奖。

这句话却是严肃的告诫我们:谨慎,少说话。袋子腹中可装货,但要把袋口扣紧,即使你满腹经纶,也要保持住自己的口舌,这样才能无咎,也不要去争功,祸从口出就是这个道理。假若有人问仕途,恰是坤卦六四爻动,这句爻辞就派上用场了,不要再去争“位子”了。

六五:黄裳,元吉。

裳是衣裳。古时的裳是指下衣,裤子之类。衣指上衣。穿黄色的裤子或者贴身内衣,大吉大利。为什么把衣服的颜色与是否吉利联系在一起?

根据五行理论,黄色为中色,属土。六五爻的五是阳位,六是阴爻,阴居尊位,就像大臣坐

在皇帝位子上,名不正,言不顺。裳为下、为内。爻辞的蕴意在于告诫:守中居下,安分

自律,内养柔顺,且不可过分张扬,内修中正、行为端庄者大吉大利。

上六:龙战于野,其血玄黄。

两条龙在野外交战,玄指的是地龙,黄是天龙,打得死去活来,双双受伤,流血不止,上六阴盛至极,《象》说“其道穷也”,走投无路了。也告诉我们物极必反的道理,有句话说:最毒妇人心来形容上六也比较合适,女人本柔,如果一旦逼到绝地,就会彰显刚的一面,“为母则刚”这就是道理。占到这个爻,做生意的不要投资,做人做事都不可阴气太盛,过则不及。

用六:利永贞。

坤卦纯阴,阴极则变。变成乾卦,则刚柔相济,利在永贞,意思是阴阳合和,贞正有利而持久。

《象辞》说:“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坤为地,是相对于乾为天而言。常说天覆地载,地是顺承天道的。天要转暖,大地万物复生。大地顺承着天的变化而变化,配合默契!《彖》说:“至哉坤元,万物资生,乃顺承天。”。同样,人类也是靠着大地生息繁衍。

大地为什么能承载万物?就因其厚,厚德载物。人应当像大地那样沉稳、谦恭、厚重。常说“退一步海阔天空”,增加点厚道,人也厚重了。大德无声,万物仰赖大地,而大地却从来不自我张扬,不沾沾自喜、居功自傲。当你思想疙瘩解不开的时候,当你受到他人诽谤、欺侮的时候,当你心里不平衡的时候,或者当你争名誉、地位,唯恐他人不知道你的时候……不妨想想大地,就会顿悟而释然。

展开全文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