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夏故坛贲卦,子夏故坛贲卦六三

2023-10-09崇庆运势网热度: 0

关于易经诗句

1.易经中有那些名句

周易中经典的名句有:1.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乾·象》2.居上位而不骄,在下位而不忧。故乾乾因其时而惕,虽危而无咎矣。

《乾·文言》3.同声相应,同气相求。水流湿,火就燥,云从龙,风从虎,各从其类也。

《乾·文言》4.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坤·相》5.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

《坤·文言》6.君子敬以直内,义以方外,敬义立而德不孤。《坤·文言》7.蒙以养正,圣功也。

《蒙·彖》8.君子以果行育德。《蒙·象》9.君子以俭德辟难,不可荣以禄。

《否·象》10.天道下济而光明,地道卑而上行。天道亏盈而益谦,地道变盈而流谦,鬼神害盈而福谦,人道恶盈而好谦。

谦,尊而光,卑而不可逾,君子之终也。《谦·彖》11.谦谦君子,卑以自牧也。

《谦·象》12.不事王侯,高尚其事《蛊·上九》13.君子以多识前言往行以蓄其德。《大畜·象》14.君子以独立不惧,遁世无闷。

《大过·象》15.君子以言有物而行有恒。《家人·象》16.君子以反身修德。

《蹇·象》17.见险而能止,智矣哉。《蹇·彖》18.君子以惩忿窒欲。

《损·象》19.君子以见善则迁,有过则改。《益·象》20.君子以顺德,积小以高大。

《升·象》21.困而不失其所亨,其唯君子乎!《困·彖》22.君子以恐惧修省。《震·象》23.时止则止,时行则行,动静不失其时,其道光明。

《艮·彖》24.君子以思不出其位。《艮·象》25.日中则昃,月盈则食,天地盈虚,与时消息,而况于人乎?况于鬼神乎?《丰·彖》26.君子以思患而豫防之。

《既济·象》27.知周乎万物,而道济天下。《系辞上》28.仁者见之谓之仁,知者见之谓之知, 百姓日用而不知; 故君子之道鲜矣!《系辞上》29.君子之道,或出或处,或默或语。

《系辞上》30.易无思也,无为也,寂然不动,感而遂通天下之故。 非天下之致神,其孰能与於此。

《系辞上》31.易有太极,是生两仪, 两仪生四象, 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凶,吉凶生大业。《系辞上》32. 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化而裁之谓之变;推而行之谓之通;举而错之天下之民,谓之事业。

《系辞上》33. 圣人以通天下之志,以定天下之业,以断天下之疑。《系辞上》34.天地之大德曰生,圣人之大宝曰位。

《系辞下》35. 古者包羲氏之王天下也, 仰则观象於天,俯则观法於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於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系辞下》36. 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系辞下》37.善不积,不足以成名;恶不积,不足以灭身。小人以小善为无益而弗为,以恶小为无伤而弗去也,故恶积而不可掩,最大而不可解。

《系辞下》38. 君子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是以,身安而国家可保也。39. 天地定位,山泽通气,雷风相薄,水火不相射,八卦相错,数往者顺,知来者逆。

《易经·说卦传》40. 雷以动之,风以散之;雨以润之, 日以烜之;艮以止之,兑以说之;乾以君之,坤以藏之。《易经·说卦传》。

2.求关于《周易》的诗词

你好、我来为你解答:

君有奇才我不贫。 -(清)郑板桥

海内存知已,天涯若比邻 。 -(唐)王勃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唐)白居易

莫愁前路无知已,天下谁人不识君。 -(唐)高适

天下快意之事莫若友,快友之事莫若谈。-(清)蒲松龄

人之相识,贵在相知,人之相知,贵在知心。 -(春秋)孟子

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君子淡以亲,小人甘以绝。

-(战国)庄子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 -(西晋)付玄

人生贵相知,何用金与钱。 -(唐)李白

与朋友交,言而有信。-(春秋)子夏

布衣之交不可忘。 -(唐)李延寿

君子与君子以同道为朋,小人与小人以同利为朋 。 -(宋)欧阳修

人生乐在相知心 。 -(宋)王安石

冤家宜解不宜结,各自回头看后头。 -(明)冯梦龙

于患难风豪杰。 -(清)魏禧

万两黄金容易得,知心一个也难求 。 -(清)曹雪芹

换我心,为你心,始知相忆深。 -(宋)顾夏

钟子期死,伯牙终身不复鼓琴。 -《汉书》

山河不足重,重在遇知已。 -鲍溶

大丈夫处世处,当交四海英雄。 -《三国志.蜀书.刘巴传》

君子上交不诌,下交不渎。 -《周易》

若知四海皆兄弟,何处相逢非故人。 -陈刚中

朋友,以义合者。 -(宋)朱熹

衣不如新, 人不如故。 -《汉乐府》

同心而共济,始终如一 。 -(宋)欧阳修

一死一生,乃知交情。一贫一富,乃知交态。一贵一贱,交情乃见。 -《史记》

未言心相醉,不再接杯酒。 -(晋)陶渊明

人生交契无老少,论交何必先同调。 -(唐)杜甫

交心不交面,从此重相忆。 -(唐)白居易

人生结交在终始,莫为升沉中路分。 -(唐)贺兰进明

今日乐相乐,别后莫相忘。 -(三国)曹植

相识满天下,知心能几人。 -(明)冯梦龙

少年乐相知,衰暮思 故友。 -(唐)韩愈

一贵一贱交情见。 -(唐)骆宾王

相知在急难,独好亦何益。 -(唐)李白

投之以木瓜,抱之以琼瑶。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诗经》

人生所贵在知已,四海相逢骨肉亲。 -《雁门集》

合意友来情不厌,知心人至话投机。 -(明)冯梦龙

二人同心,其利断金。 -《易.系辞上》

婴其呜矣,求其友声 。 -《诗经.小雅》

乐莫乐兮新相知。 -(战国)屈原

刎颈之交。 -《汉书.诸葛丰传》

知音世所稀。 -(唐)孟浩然

朋友切切思思。 -《论语.子路》

礼尚往来。 -《礼记.曲礼》

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论语.颜渊》

以财交者,财尽则交绝;以色交者,华落而爱渝。 -《战国策》

夫大寒至,霜雪降,然后知松柏之茂也。 -《淮南子》

以权利合者,权力尽而交疏。 -《史记》

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元曲选.争报恩》

相知无远近,万里尚为邻。 -(唐)张九龄

相逢方一笑,相送还成泣。 -(唐)王维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唐)李白

3.易经金典句

自强不息(《周易·彖传、乾》) 九五之尊(《周易·乾卦》) 群龙无首(《周易·乾用九》) 虎视眈眈(《周易·颐·**》) 云行雨施(《周易·乾、文言》) 反目成仇(《周易·小畜》) 谦谦君子(《周易·象传·谦》) 日月合璧(《周易参同契》) 立竿见影(《周易参同契》) 正大光明(《周易·离卦》) 物极必反(《否·泰卦义》) 殊途同归(《周易·系辞下》) 否极泰来(《周易·否、泰卦》) 三阳开泰(《周易·泰卦》) 革故鼎新(《周易·杂卦传》) 文过饰非(《周易·贲卦》) 防微杜渐(《周易·坤卦》) 天地玄黄(《周易·坤卦》) 结绳而治(《周易·系辞传》) 乐天知命(《周易·系辞上》) 洗心革面(《周易·系辞上》) 风雷激荡(《周易·益卦》) 止所当止(《周易·艮卦》) 乱极必治(《周易·蛊卦》) 不速之客(《周易·需卦》) 井冽寒泉(《周易·井卦》) 还有一些不常见的成语:原始返终。

4.易经具有诗意的句子有哪些

胡秉言鸿濛混沌兮,孕盘古,无极始出兮,太极来。

初生两仪兮,列四象,衍生八卦兮,智慧开。始祖伏羲,长坐方坛、听八风之气,观草长莺飞,审雷霆雨雪,察四季消长,度鹰翔鱼跃,悟八卦之魂,生八卦之理。

开阴阳之道,正姻缘、和人伦秩序。“涂光休气兆北阈,赤文绿字焕东周”。

人奉之为神,尊八卦祖师。开华夏之文明,蕴奥妙神奇矣。

西伯姬昌兮,演文王八卦。推论解读兮,八八六十四。

叠加成象,鉴析准确。乾坤立道列南北,造化天地成万物。

雷声震震曰善教,巽逐阴风曰进退。坎险陷陷心惮虑,离丽附和柔顺心。

艮止审慎动静适,兑喜悦悦善照临。下古孔子兮,精修十翼。

察言、观变,制器、卜占。取义象位之说,阐阴阳之对立。

成系统之世界观,释宇宙万物和人类社会之变化。强宇宙变化之生生不息,说“天地之大德”,提“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之精论,。

告后人“物极必反”之思想,调“居安思危”之忧患。倡“顺乎天而应乎人”,张自强不息,变革以成伟业。

以“保合太和”之最高理想目标,承“和谐”之思想。立“易与天地准”。

拓模糊解释现实之精确,确立易卦包罗万象之精髓,八卦定吉凶,吉凶生大业。人更三圣,世历三古。

阴阳互应,刚柔相济,厚德载物,唯有周易。易道深矣。

“求千太万后之果,明千思万绪之象”,经上下几千年,收无数仁人志士之鉴析,成群经之首而不愧。古哉周易,新哉周易,东方文化之核心。

天开新宇兮,浩正气,地现阡陌兮,展心懿。古为今用取精华,阴阳二进举世奇。

揭示二元之规律,珍惜瑰宝悟易理。智慧若清泉,绵远若流长,用之不完,汲之不尽。

“鸳鸯绣罢从君看,不把金针度与人”,玉匣存来枕边放,怎舍一时离己身。

5.赞美易经的句子

D1一部《易经》,千古迷宫。《易经》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杰作,是中华民族文化之魂。《易经》是一部由符号到文字著成的中国第一部古经,是一部哲学著作和科学典籍。数千年来,它对中国的哲学、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产生了重大影响,被后世尊为“群经之首”和“中国文化之源”。中华易学源远流长,伏羲时有《河图》,夏有《连山》,商有《归藏》,周有《易经》。《易经》因是周代之易, 故又称“周易”,被孔子定为五经之首。

D2“闲坐小窗读周易,不知春去几多时。”不读《周易》,很难走向如此境界,更不可能走向神秘的崇山峻岭,走向奇异诡秘的未知领域。《周易》是中国文人最高的哲学、思想和文化语境。不读《周易》,就远离了最高的哲学、思想和文化语境,远离了最高的智慧。

D3《周易》告诉我们的人生应该是:无咎,所谓“无咎”就是讲我们的人生没有什么危险顺顺利利地从生到死就好,现代社会上我们的价值观一般都是追求大成大就,这些价值观有一定的积极性,但人生只是一个过程,每个人都是在一步一步走向死亡,不管人生的过程是怎样它最终的结果都是零,只要能保证人生的这个过程的中间不会夭折就是福。这是最根本的点,我认为这种思想比追求大成大就更高明一些。

D4周易》是中国古代哲学思维、文化思维和灵智思维的多维载体,是“经典中的经典,哲学中的哲学,学问中的学问”。后世“诸子百家”以及一切传统文化思想,无不源于《周易》这座思想、哲学、文化和智慧的“珠穆朗玛峰”。读《周易》可以“上知天文,下晓地理,中通人事”,可望进入“道通天地有形外,思入风云变态中”的大境界,从而通天下之志,定天下之业,断天下之疑。故,孔子曰:“易之为书也,不可远(离)。”إ

6.易经中有那些名句

《周易》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象辞上传•乾卦》

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周易•象辞上传•乾卦》

仁者见之谓之仁,知者见之谓之知

君子之道,或出或处,或默或语。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周易•系辞上》)

君子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周易•系辞下》)

见善则迁,有过则改。(《周易•益•象》)

同声相应,同气相求。(《易经•乾》)

7.易经具有诗意的句子有哪些

大象传64句皆可作为名句:1.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2.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3.云雷,屯。

君子以经纶。4.山下出泉,蒙。

君子以果行育德。5.云上于天,需。

君子以饮食宴乐。 6.天与水违行,讼。

君子以作事谋始。7.地中有水,师。

君子以容民畜众。8.地上有水,比。

先王以建万国,亲诸侯。9.风行天上,小畜。

君子以懿文德10.上天下泽.子以辨上下,定民志. 11.天地交,泰。后以财成天地之道,辅相天地之宜,以左右民.12.天地不交,否。

君子以俭德辟难,不可荣以.13.天与火,同人。君子以类族辨物.14.火在天上,大有,君子以遏恶扬善,顺天休命.15.地中有山,谦。

君子以裒多益寡,称物平施。16.雷出地奋,豫。

先王以作乐崇德,殷荐之上帝,以配祖考.17.泽中有雷,随。君子以向晦入宴息。

18.山下有风,蛊。君子以振民育德。

19.泽上有地,临。君子以教思无穷,容保民无疆。

20.风行地上,观。先王以省方、观民、设教。

21.雷电,噬嗑。先王以明罚敕法。

22.山下有火,贲。君子以明庶政,无敢折狱。

23.山附于地,剥。上以厚下安宅。

24.雷在地中,复。先王以至日闭关,商旅不行,后不省方。

25.天下雷行物与,无妄。先王以茂,对时育万物。

26.天在山中,大畜。君子以多识前言往行,以畜其德。

27.山下有雷,颐。君子以慎言语,节食。

28.泽灭木,大过。君子以独立不惧,遁世无闷。

29.水洊至,习坎。君子以常德行,习教事。

30.明两作,离。大人以继明照于四方。

31.山上有泽,咸。君子以虚受人。

32.雷风,恒。君子以立不易方。

33.天下有山,遁。君子以远小人,不恶而严。

34.雷在天上,大壮。君子以非礼弗履。

35. 明出地上,晋。君子以自昭明德。

36.明入地中,明夷。君子以莅众用晦而明。

37.风自火出,家人。君子以言有物而行有恒。

38.上火下泽,睽。君子以同而异。

39.山上有水,蹇。君子以反身修德。

40.雷雨作,解。君子以赦过宥罪。

41.山下有泽,损。君子以惩忿窒欲。

42.风雷,益。君子以见善则迁,有过则改。

43.泽上于天,夬。君子以施禄及下,居德则忌。

44.天下有风,姤。后以施命诰四方。

45.泽上于地,萃。君子以除戎器,戒不虞。

46.地中升木,升。君子以顺德,积小以高大。

47.泽无水,困。君子以致命遂志。

48.木上有水,井。君子以劳民劝相。

49.泽中有火,革。君子以治历明时。

50.木上有火,鼎。君子以正位凝命。

51.洊雷,震。君子以恐惧修省。

52.兼山,艮。君子以思不出其位。

53.山上有木,渐。君子以居贤德善俗。

54.泽中有雷,归妹。君子以永终知敝。

55.雷电皆至,丰。君子以折狱致刑。

56.山上有火,旅。君子以明慎用刑,而不留狱。

57.随风,巽。君子以申命行事。

58.丽泽,兑。君子以朋友讲习。

59.风行水上,涣。先王以享于帝,立庙。

60.泽上有水,节。君子以制数度,议德行。

61.泽上有风,中孚。君子以议狱缓死。

62.山上有雷,小过。君子以行过乎恭,丧过乎哀,用过乎俭。

63.水在火上,既济。君子以思患而预防之。

64.火在水上,未济。君子以慎辨物居方。

另外收集15句1、上九,亢龙有悔。2、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

《文言.坤》3、善不积,不足以成名;恶不积,不足以灭身。《易传.系辞下》4、易,穷则穷,变则通,通则久。

《系辞.下》5、《易》之为书也不可远,为道也屡迁,变动不居,周流六虚,上下无常,刚柔相易,不可为典要,唯变所适。《系辞.下》6、一阴一阳之谓道。

《系辞.上》7、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说卦》8、君子学以聚之,问以辩之,宽以居之,仁以行之。

《文言。乾》9、居上位而不骄,在下位而不忧。

《乾卦·彖传》10、仁者见之谓之仁,智者见之谓之智。《周易·系辞上》11、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易经系辞上》12、天与火,同人。君子以类族辩物。

13、劳谦君子,万民服也。14、同声相应,同气相求,水流湿,火就燥,云从龙,风从虎,各从其类也。

15、居上位而不骄,在下位而不忧。故乾坤因其时而惕,虽危无咎矣。

8.赞美易经的句子有什么

1,国学源自天地,从伏羲仰天俯地而悟易经,到屈原漫游天地而得九歌,再到竹林七贤隐居山林而通三玄,古之高士,欲有所得,无不与天地相交接。

2,国学亦有大美。国学大美,美在境界,美在德操,美在文字,美在悲悯,美在轻盈。

3,群经之首,知易者不占,善易者不卜。,

4,国学大美,美不尽言,美不胜收,美轮美奂,然大美无声,非虚妄浅薄者可闻。

国学典籍含英咀华,默而无言,与你遥遥相对,无声的召唤令你心驰神往,当你怀一颗赤子之心走近国学,感悟国学,体味国学,践行国学多时,你会蓦然发现,国学大美,其实已在你心里。

《周易》又称《易经》,分为经部和传部,经部之原名就为《周易》,是对四百五十卦易卦典型象义的揭示和相应吉凶的判断,而传部含《文言》、《彖传》上下、《象传》上下、《系辞传》上下、《说卦传》、《序卦传》、《杂卦传》,共七种十篇,称之为“十翼”,是孔门弟子对《周易》经文的注解和对筮占原理、功用等方面的论述。

春秋时,就有《周易》提法,在《春秋左传》这部史书当中,多次提到“周易”,但从当时人们运用的《周易》看,只包括六十四卦的卦画(符号)卦爻辞。

9.《周易》的名言有哪些

《周易》名言:

1、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乾象传》

2、亢龙,有悔。——《乾上九》

3、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系辞上》

4、物以类聚,人以群分。——《系辞上》

5、二人同心,其利断金。——《系辞上》

6、仁者见之谓之仁,知者见之谓之知。——《系辞上》

7、一阴一阳之谓道。——《系辞上》

8、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系辞下》

9、善不积不足以成名,恶不积不足以灭身。——《系辞下》

10、君子上交不谄,下交不渎。——《系辞下》

傅佩荣家人卦

男,恋爱中,求问是否能够成婚,得家人卦,变卦得渐卦,求大师解卦 第一为时尚早;2、勿急于求成,急则生变,有怨言;3、此女若真与你有缘,断不会答应你的非份要求。若水性扬花要之何益。

今心有所念,起得家人之渐卦,谁能解卦? 20分 游子吟。

傅佩荣详解易经64卦的作品目录 傅佩荣详解易经六十四卦第(1)部经营管理篇第1讲 包罗万象:易经的基本概念第2讲 自强不息--乾卦(上)第3讲 自强不息--乾卦(下)第4讲 厚德载物--坤卦第5讲 创业维艰--屯卦第6讲 草创启蒙--蒙卦第7讲 (上)守时待命--需卦(下)做事谋始--讼卦第8讲 (上)纵横天下--师卦(下)舍逆取顺--比卦第9讲 (上)以小蓄大--小畜卦(下)以礼待人--履卦第10讲 (上)天地交融--泰卦(下)否极泰来--否卦第11讲 (上)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人卦(下)顺天休命--大有卦第12讲 (上)卑以自牧--谦卦(下)守正不阿--豫卦第13讲 (上)随顺时势--随卦(下)拨乱反正--蛊卦第14讲 (上)施比受有福--临卦(下)察人观己--观卦第15讲 (上)割喉竞争--噬嗑卦(下)人文化成--贲卦第16讲 (上)顺势而止--剥卦(下)剥极则复 顺势而行--复卦傅佩荣详解易经六十四卦第(2)部事业成功篇第1讲(上)内外兼修--无妄卦(下)大有作为--大畜卦第2讲(上)自力更生--颐卦(下)自处之道--大过卦第3讲(上)防范于未然--习坎卦(下)化成天下--离卦第4讲(上)夫妻之道--咸卦(下)相爱容易相处难--恒卦第5讲(上)功成身退--遁卦(下)进退有度--大壮卦第6讲(上)前途光明--晋卦(下)文明柔顺--明夷卦第7讲(上)回归家庭--家人卦(下)悲欢离合--睽卦第8讲(上)守正以待--蹇卦(下)度一切苦厄--解卦第9讲(上)先人后己--损卦(下)兴盛之始--益卦第10讲(上)居安思危--卦(下)阴盛阳衰--ヘ缘11讲(上)慎终追远--萃卦(下)把握时机--升卦第12讲(上)天无绝人之路--困卦(下)有福同享--井卦第13讲(上)除旧布新--革卦(下)正位凝命--鼎卦第14讲(上)谨言慎行--震卦(下)遇险则止--艮卦第15讲(上)循序渐进--渐卦(下)人生大事--归妹卦第16讲(上)持盈保泰--丰卦(下)顺时进退--旅卦傅佩荣详解易经六十四卦第(3)部财运掌控篇第1讲 (上)借势而动--巽卦(下)心悦诚服--兑卦第2讲 (上)凝聚人心--涣卦(下)适可而止--节卦第3讲 (上)诚信为本--中孚卦(下)敬慎不败--小过卦第4讲 (上)依时更新--既济卦(下)重启生机--未济卦第5讲 乾坤定天地第6讲 崇德广业 慎密处事第7讲 八卦定吉凶 吉凶生大业第8讲 自天 佑之 吉无不利第9讲 世事演绎 天下文明第10讲 天下万物 感而遂通第11讲 阴阳合德 权变通达第12讲 无有师保 如临父母第13讲 八卦相错 数往知来第14讲 天生地成 阴阳推衍第15讲 六十四卦 变化万千第16讲 分享易经智慧 助人一生快乐(总结)

小畜卦变解卦,问感情 看情感,小畜上巽下乾,长女配长男,一个貌美身材好,一个有钱小领导,彼此虽和合,但男方掌握着主动,女方不宜太急,应顺势而为。过程中,互卦火泽睽,相互还在观望,互相试探。
结果,雷水解,上震下坎,水生木,体生用,随望可成但时间必久~

有关易经的一些东西 一、处理天人关系的三大法则:识天、顺天、乐天
《周易》关于吉凶祸福的判断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自然规律。
《周易》有一个基本观点,就是自然规律与社会规律基本上是一致的。因此,它总是用自然现象来类比社会现象,用自然现象的己然性来论证社会现象的应然性。这里,《周易》首先强调的是知天,即认识、掌握自然界变化的规律。《周易》用一整套特有的卦象系统,把自然界复杂的变化概括地予以表现,然后让人根据自然界变化的规律去认识自己目前的处境,设计自己应该采取的行动。比如蒙卦,上艮下坎,从卦象上看,是一座高山把泉水蒙盖住了。《象传》云:“山下出泉,蒙。” 处在这种情况,就意味着,目前的局面较为蒙昧,但很有希望,只要能够启蒙、击蒙,让清泉流出来,就大吉了。再如晋卦上离下坤,离为火,为日,坤为大地,象征太阳出于地上,象征事业兴旺发达,君子贤人在位。
也许在有些人看来,这些类比有些简单,失之牵强,但是这在几千年来的古人已经难能可贵的了。更为深刻的是六十四卦的整体排列所体现的宇宙变化,特别是伏羲六十四卦的排列,这个排列可以用来表示一年三百六十五天的阴阳递转,显示春夏秋冬,二十四个节气;也可以用来描述天象的变化,把斗转星移囊括其中。更奇妙的是,这种排列不仅概括了中国特有的太极思维的规律,而且符合二进位制。因而发明了二进位制的莱布尼兹不能不承认,早在他之前数千年的中国古人已经知道了二进位制。有关六十四卦整体模型的系统研究目前已经相当深入,人们从这个复杂而又有序的动态系统发现了相当多的宇观规律。不仅六十四卦是一个系统,囊括了许多自然的规律,堪称宇宙的一个科学图式,就是一个卦,虽说只有六爻,其阴阳关系的“承”、 “应”乘”比”据”的演变也是一个运动着的微型宇宙的抽象概括。很好地认识掌握这套符号系统,深入地灵活地操纵这具宇宙的动态模型,也就是知天了。

知天,这是人生的第一要则。

知天并不是目的。知天的目的是顺天。

《周易》每一个卦都包含有顺天的含意。比如比卦,上坎下坤,坎为水,坤为地,水与地亲密无间,象征君臣关系融洽,臣尽力辅佐君主,而君也虚心纳谏,事业自然兴旺。涣卦,上为巽风,下为坎水,意味风行水上,象征事业发展顺利,故卦辞说:“利涉大川”。《周易》不仅用具体的卦象说明顺天的道理,而且在易传中明确提出这一概念。《革卦・彖传》在谈到商汤王、周武王的革命时,明确地说:“顺天而动,不失其时。汤武革命,顺乎天而应乎人。革之时,大矣哉!”这里,说得很明白:商汤周武王的革命为什么能成功?原因就在于这场革命”顺乎天而应乎人。”顺乎天”遵循天意之谓也,引申也可以理解成遵循自然规律,“应乎人”,合乎民心之谓也。天有它的运行规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人要顺天,关键要抓住时机。时机抓住了,一帆风顺;时机失去了,后悔莫及。于是,《周易》提出 “时”的概念。《系辞下传》云:“易曰:公用射隼于高墉之上,获之,无不利。子曰:隼者,禽也;弓矢者,器也。射之者,人也。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何不利之有?动而不括,是出而有获,语成器而动者也。”
这里提出“待时而动”的思想,十分重要。《周易》第一卦乾卦最典型地说明了“待时而动”的观点。为何处第一爻位置“潜龙勿用”?时机未到也,为何处第二爻位置,“见龙在田”?因为时机到了,“利见大人”,为何处第三爻位置,要“终日乾乾,夕惕若”?因为此为初战,关系重大,要胜而不能败……
屯卦 (上坎下震)六二爻与 *** 爻都有婚姻之象(六二与九五相应, *** 与初九相应)爻辞中都有“乘马班如”求婚媾”的话,为何六二爻所说的婚姻暂时不能成功 (“女子贞不字......>>

求高手解卦 干支:甲午年 辛未月 癸巳日 (日空:午未)
艮宫:风泽中孚 (游魂)  艮宫:天泽履
六神伏神 本  卦   变  卦
白虎   官鬼辛卯木 |||||   兄弟壬戌土 |||||
腾蛇 妻财丙子水 父母辛巳火 |||||   子孙壬申金 ||||| 世
勾陈   兄弟辛未土 || || 世 w→ 父母壬午火 |||||
朱雀 子孙丙申金 兄弟丁丑土 || ||   兄弟丁丑土 || ||
青龙   官鬼丁卯木 |||||   官鬼丁卯木 ||||| 应
玄武   父母丁巳火 ||||| 应 父母丁巳火 |||||
1、世爻旺像假空,说明你身体没有问题,只是暂时怀不上
2、变爻午火,说明今年后半年就会怀孕
3、世爻逢空变空,但是2014甲午、2015乙未两年太岁补空,说明今年和明年就是孕育年
4、子孙爻申金不上卦,眼下临死地,只有立秋之后才有力量,说明秋季可以怀上
5、综上所述,今年秋季可以怀上,明年可以生产,不用担心。

硬币摇卦,求教解卦。 《周易》虽然深奥而神秘,一般人难以登堂入室,但要掌握一点简单的预测方法,却是人人可行的。
一、 乾为天卦:○○○○○○
卦辞:困龙得水好运交,不由喜气上眉梢。一切谋望皆如意,向后时运渐渐高。 S推断:词讼和吉,病人痊愈,功名有成,求名大吉。
二、 天风(女后)卦:○○○○○×
卦辞:他乡遇友喜气欢,须知运气福重添。自今交了顺当运,向后保管不相干。推断:功名有成,家宅平安,失物得见,占病无妨。
三、 天山走遁卦:○○○○××
卦辞:浓云遮日不光明,劝君切莫远出行。婚姻求财皆不吉,须防口舌到门庭。推断:占病不安,讼事见官,功名不成,事不遂心。
四、 天地否卦:○○○×××
卦辞:虎落陷坑不堪言,前进容易退后难。谋望不遂自己便,疾病口舌有牵连。推断:占财可成,贵人远行,出行不宜,事事晚成。
五、 风地观卦:○○××××
卦辞:鹊遇天晚宿林中,不知林内先有鹳。虽然同处心生恶,卦外逢之事非轻。推断:先难后易,谋事不易,交过节令,忧愁变喜。
六、 山地剥卦:○×××××
卦辞:花遇甘露旱逢河,生意买卖利息多。婚姻自有人来助,出门永不受折磨。
推断:占讼得利,占病即愈,占信见得,谋事得意。
七、 火地晋卦:○×○×××
卦辞:锄地锄去苗里草,谁想财帛将人找,谋望求财皆如意,这个运气也算好。推断:进退两难,不敢强辩,拨云见日,该你出现。
八、 火天大有卦:○×○○○○
卦辞:砍树摸雀做事牢,是非口舌自然消。婚姻合伙不费力,若问走失未脱逃。 8推断:恍惚不做,拿稳下手,若求名利,到处自有。
九、 兑为泽卦:×○○×○○
卦辞:这个卦象真有趣,觉着做事不费力。休要错过这机会,事事就觉遂心意。推断:口舌消散,疾病痊愈,求财到手,谋事遂心。
十、 泽水困卦:×○○×○×
卦辞:时运不来有人欺,千方百计费商议。明明与你说好话,撮上杆去抽了梯。推断:当交君子,莫听小人,凡事谨慎,永不受穷。
十一、泽地萃卦:×○○×××
卦辞:鲤鱼化龙喜气来,口舌疾病永无灾。愁疑从此都消散,祸门闭来福门开。推断:鲤鱼化龙,喜气重重,求财到手,做事有功。
十二、泽山咸卦:×○○○××
卦辞:脚踏棒槌转悠悠,时运不来莫强求。幸喜今日时运转,自有好事在后头。推断:谋望有成,出门可行,走失来信,疾病安宁。
十三、水山蹇(jian)卦:×○×○××
卦辞:大雨倾地雪满天,路上行人苦又难,拖泥带水费尽力,事不遂心且耐烦。 .推断:行人未至,投向无门,好事难成,求名不准。 苑论坛 -- 烟台俺家网十四、地山谦卦:×××○××
卦辞:天赐贫人一封金,不用争来二人分。彼此分得金到手,一切谋望皆遂心。 &推断:婚姻遂意,出外得地,交易合伙,无不吉利。
十五、雷山小过卦:××○○××
卦辞:行人路过独木桥,心内惶恐眼里跳。爽利保保过得去,慢行一步不安牢。推断:求财到手,官事平常,目下不吉,交节自强。
十六、雷泽归妹卦:××○×○○
卦辞:求鱼须当向水中,树上求之不顺情。受尽爬揭难遂意,劳而无功事不成。推断:月令不好,做事颠倒,打算到手,遂心的少。
十七、离为火卦:○×○○×○
卦辞:占此卦者遇天宫,富禄必然降人间。一切谋望皆吉庆,愁闲消散主平安。推断:月令皆善,诸事方便,出门见喜,灾消病散。
十八、火山旅卦:○×○○××
卦辞:飞鸟树上筑高巢,小人使计用火烧。如占此卦大不利,一切谋望枉徒劳。
推断:求财费力,行人未还,走失无信,找事也难。
十九、火风鼎卦:0×......>>

子夏问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何谓也?”子曰:“绘事后素...

【译文】
子夏问道:“‘美的笑容,酒涡微动;美的眼睛,黑白传神;洁白纸上,灿烂颜色。’这是什么意思?”孔子说:先有白底子,而后才绘画。”子夏说:“那么礼在后吗?”孔子说:“启发我的是你呀呀,这样才可以与你讲诗了。”

【道理】
比喻有良好的质地,才能进行锦上添花的加工。

《文心雕龙 情采》翻译

(一)
【翻译】:
古代圣贤的著作,都叫做“文章”,这不是由于它们都具有文采吗?【1】虚柔的水可以产生波纹【2】,坚实的树木更能开放花朵【3】;可见文采必须依附于特定的实物【4】。虎豹皮上如果没有花纹【5】,就看不出它们的皮和犬羊有什么区别【6】;犀牛的皮虽有用【7】,但还须涂上丹漆才美观【8】:可见物体的实质也要依靠美好的外形【9】。至于书写人类的思想情感【10】,描绘事物的形象【11】,在文字上用心琢磨【12】,然后组织成辞句写在纸上【13】;其所以能够光辉灿烂【14】,就因为文采繁茂的原故【15】。所以文学艺术创作的道路有三种【16】,第一是表形的创作,是依靠各种不同的颜色而成的【17】;第二是表声的创作,是依靠各种不同的声音而成的【18】;第三是表情的创作,是依靠各种不同的性情而成的【19】。各种颜色互相错杂,就构成鲜艳的花纹【20】;各种声音相互调和【21】,就构成动听的乐章【22】;各种性情表达出来【23】,就构成优美的作品。这是自然道理所决定了的【24】。如《孝经》教导后人【25】:“哀悼父母的话,不需要什么文采。”【26】由此可见,人们平时说话不是不要文采的【27】。又如老子反对虚伪【28】,所以说:“华丽的语言往往不可靠【29】。”但他自己写的《道德经》五千言【30】,却是非常美妙的,可见他对华美的文采并不一概反对。此外,庄子也曾说过【31】:“用美妙的言辞来描绘万事万物【32】。”这是说修饰过度了【33】。韩非由曾说过【34】:“巧妙的议论多么华丽。【35】”这也是说文采太多了【36】。文采太多的议论,修饰过度的言辞,使文章的变化达于极点【37】。我们体会《孝经》、《老子》等书中的话【38】。可知文章的形式是依附于作者情感的【39】;细看《庄子》、《韩非子》等书中的话,就明白作品的华丽是过分淫侈了【40】。如果能够在清流与浊流之间加以适当的选择【41】,在邪道与正路面前从容考虑【42】,也就可以在文学创作中适当地驾驭文采了。但是红粉和青黛只能装饰一下人的外容【43】,妍媚的情态却只能从人固有的美丽姿容中产生出来【44】。文采也只能修饰一下语言,文章的巧妙华丽却以它的思想内容为基础【45】。所以思想内容犹如文辞上的经线,然后才能织上纬线。所以写文章也要首先确定内容,然后才能产生通畅的文辞。这就是文学创作的根本原则【47】。
【注释】
【1】原文“采”是文采,在本篇中泛指作品的艺术形式。【2】原文“性”是性质、特征;“沦漪”是波纹。【3】原文“萼”是花朵下的绿片。【4】原文“文”即采,“质”即情;这句说明内容和形式的关系的一个方面。【6】原文“文”指虎豹皮的花纹。原文“鞟”是去了毛的皮革。【7】原文“犀”和“兕”都是似牛的野兽,“犀”是雄的,“兕”是雌的;皮坚韧,可制兵甲。【8】原文“资”是凭借。【9】这句说明内容和形式的关系的又一个方面。【10】原文“性灵”指人的精神方面。【11】原文“敷”是铺陈,“敷写”就是描写。【12】原文“镂”是刻,“镂心”是精心推敲;“鸟迹”是文字。【13】原文“织辞”是安排文辞;“鱼网”是纸。【14】原文“彪炳”是光鲜明。【15】原文:“缛”是繁盛。【16】原文“道”是道路,途径。【17】原文“五色”是青、黄、赤、白、黑。【18】原文“五言”指宫、商、角、徵、羽。【19】原文“黼黻”是古代礼服上的花纹;“黼”是半白半黑,“黻”是半青半黑。【20】原文“比”是缀辑。【21】原文《韶》是舜乐,《夏》是禹乐。【23】原文“情”当作性。【24】原文“神理”是神妙的道理;从《文心雕龙》全书看来,刘勰所谓神妙的道理,就是《原道》篇所说的“自然之道”。【25】原文“垂”是留传下来,“典”是法度。【26】原文“丧言”是哀悼父母的话,这句见《孝经·丧亲》。【27】原文“质”是朴质。【28】老子姓李名耳,古代杰出的思想家啊,著有《老子》八十一章;原文“疾”是憎恶。【29】这句见《老子》最后一章,是针对某些虚化不实的文辞说的。【30】原文“五千”即《道德经》,因它共有五千多字。【31】庄子名周,古代杰出思想家,著有《庄子》若干篇。【32】原文“辩”是巧言;这句见《庄子·天道》。【33】原文“藻”是辞藻。【34】韩非是古代杰出思想家,著有《韩非子》若干篇》。【35】原文“采”当作乎,这句见于《韩非子·外储说左上》。【36】原文“绮”是有花纹的丝织品。【37】原文“斯”是此。【38】原文“李”当作孝,指《孝经》;“老”指老子。【39】原文“文质”本来指形式和内容,但这里是复词偏义,实际上只指形式。【40】原文“华实”也是复词偏义,这里只指华,“淫”是过度。【41】原文“泾渭”是二水名,一清一浊。【42】原文“辔”是缰绳。【43】原文“铅”是铅粉,“黛”是古代女子画眉用的青黑色的颜料。【44】原文“倩”是笑貌;“淑”是美好的。【45】原文“情性”是指作品中所表达的作家的思想感情。【46】原文“理”指作品的思想内容。【47】以上是本篇第一段,说明内容和形式的密切关系;任何文学作品都必须有艺术表现形式,但内容是最基本的。
(二)【翻译】
从前《诗经》作者所写的诗歌【1】,是为了表达思想感情而写的;后代辞赋家所写的作品【2】,是为了写作而去捏造出情感来的。怎么知道是这样的呢?因为像《诗经》中《国风》、《小雅》等篇的产生【3】,就是由于作者内心充满烦闷,才通过诗歌来表达这种感情,用以规劝当时的执政者【4】:这就是为了表达思想情感而写文章的。后来的辞赋家们【5】,本来心里没有什么愁思哀感【6】,却勉强夸大其辞,沽名钓誉【7】:这就是为了写文章而捏造感情。为了表达情感而写出的文章,一般都能做到文辞精炼而内容真实;仅仅为了写作而勉强写成的文章,就往往是过分华丽而内容杂乱空泛【8】。但是后代的作家,大都爱好虚华而轻视真实,抛弃古代的《诗经》,而向辞赋学习。于是书写情志的作品日渐减少【9】,仅仅追求文采的作品越来越多【10】。有的人内心里深深怀念着高官厚禄【11】,却满口歌颂着山林的隐居生活【12】;有的人骨子里对人间名利关心之至【13】,却虚情假意地来书法尘世之外的情趣【14】。既没有真心实情【15】,文章中就只能看到相反的东西【16】。古书上说【17】:“桃树李树不用开口,就有许多来来往往的人在树下走出路来【18】。”那是因为树上有果实的原故。古书上又虽说过【19】:“男子种的兰花即使好看,却没有香味。”【20】那是因为男子缺乏真诚细致的感情【21】。像花草树木这样微小的东西还要依靠情感,凭借着果实;何况人们写作文章,那就更应该以书写情感为根本;如果作家所写的和自己的情感不一致,这种作品又有什么意义呢?【22】
【注释】
【1】原文“诗人”是《诗经》的作者,同时也指能继承《诗经》优良传统的作家。“什”是诗篇。【2】原文“辞人”是辞赋家,同时也指某些具有汉赋铺陈辞藻的特点的作家。【3】原文“风雅”指《诗经》中的《国风》、《小雅》等代表作品。【4】原文“上”指统治者。【5】原文“诸子”在这里指辞赋家。【6】原文“郁陶”是忧思。【7】“鬻”是卖,“声”是名。【8】原文“滥”是不切实。【9】原文“体”是体现,“制”是作品。【10】原文“逐”是追求,“逐文”是单纯地追求文采。【11】原文“轩”是有屏藩的车,“冕”是礼冠;“轩冕”在这里指高级官位。【12】原文“皋壤”指山野隐居的地方。【13】原文“几务”即机务,指政事。【16】原文“翩”是飞的快。【17】这话见《史记·李广列传》。【18】原文“蹊”是路。【19】这话见《淮南子·缪称训》。【20】原文“芳”是花的香气。【21】这个说法不一定可信,刘勰在这里不过借此来强调真实情感在文学创作中的重要性。【22】以上是本篇的第二段,对文坛上重文轻质的趋势进行了批判,提出文学创作要以“述志为本”的主张。
(三)
【翻译】
因此,写文章时运用辞藻,目的是要讲明事理。【1】如果文采浮泛而怪异,【2】作品的思想内容就必然模糊不清。【3】这就好比钓鱼的人,用翡翠的羽毛做钓绳【4】,用桂枝做鱼食【5】,反而钓不到鱼。古书上说【6】:“言辞的涵义被过繁的文采所遮盖了【7】”,指的大约就是这类事情【8】《诗经·卫风·硕人》说:“穿了锦绣衣服,外面再加上罩衫【9】”,这就是因为不愿打扮得太刺眼【10】。把《周易·贲卦》的卦象追究到底【11】,还是以白色为正,可见采饰不是根本。进行创作应该树立一个正确的规范来安置作品的内容【12】,拟定一个适当的基础来表达作家的性情【13】。只有作品中所体现的思想感情确定了,才能据以记上音节,缀以辞采【14】。从而做到形式虽华美,但不掩盖其内容【15】;辞采虽繁复【16】,但不至埋没作家的心情【17】。要使红、蓝等正色发扬广大【18】,而把青、紫等杂色抛弃不用。【19】。这才是既能美化作品【20】,又能使内容形式都符合理想的作家。
【注释】
【1】原文“经”一作理,这样更好些。【2】原文“滥”是不切实;“诡”是反常。【3】原文“心理”是作者内心所蕴藏的道理,表达而为作品的思想内容;“翳”是隐蔽。【4】原文“翠纶”是用翡翠鸟毛做的钓鱼线。【5】原文“桂”是肉桂,是一种珍贵的食物;“饵”是食物,这是指鱼食。【6】这话见于《庄子·齐物论》,“稳”下原有“于”字。【7】原文“稳”是埋没。【8}原文“殆”是几乎,大约。【9】原文“褧”是一种套在外面的单衣。【10】原文“章”是鲜明。【11】原文“穷”是探索到底。【12】原文“谟”当作模,即规范。【13】原文“地”是底子,这里指文章的基础。【14】原文“摛”是发布。【15】原文“文”是作品的文采,“质”是思想内容。【16】原文“博”是辞采的繁盛。【17】原文“溺”是淹没。【18】原文“朱”是红色。【19】原文“间色”是杂色;“屏”是弃,“红”当作青。【20】原文“章”是文采。【21】原文“彬彬”是文质兼顾,内容形式结合得恰当。以上是本篇第三段,说明偏重形式就会损害内容,因此主张文学作品创作首先是要有正确的内容,从而产生文质并茂的作品。
(四)
【翻译】
总之,语言要有华美的文采才能流传久远【1】,这确是不错的。运用文思的方法既为作家所掌握【2】,作品中的文采就能适当丰富了【3】。但吴地出产的锦绣容易变色【4】,木槿花虽美而不能持久【5】;写文章如果类似这样,这有繁丽的文采而缺乏深刻的思想情感,看起来必然令人生厌。
【注释】
【1】 原文“远”是流传的久远。【2】原文“心术”是运用心思的方法,这里指创作的构思方法。【3】原文“瞻”是富足。【4】原文“渝”是变。【5】原文“舜”是木槿,“英”是花;木槿花朝开暮落,有花无实。

《易经•贲卦》,返璞归真的品德,才是真正的装饰之美!

【读经典】

先看卦画和标题:

从卦画上可以看到,贲卦是艮上离下,上卦艮为山;下卦离为火。山下有火,一片光明,万物熠熠生辉,展现和谐之美、人文之美。这个贲字读bì,是装饰、华美的意思,贲字上面一个“卉”字,花卉色绚丽;下面一个“贝”字,贝从原始时代就是漂亮的装饰之物。

贲卦和之前的噬嗑卦互为反卦,在用雷霆手段破除了间隔,顺畅之后,贲卦就做了美的装饰,贲卦下卦离代表光明闪耀;上卦艮有高山阻止之意,光明闪耀表现于外,静定阻止存在于内,才是充实而又光辉的境界!

接着看正文和卦辞:

简单翻译下:贲卦,亨通,有所行动后将获得小的利益。

简单翻译下:彖辞说贲卦亨通。下卦为离为阴柔,上卦艮为阳刚,所以说阴柔文饰阳刚,因此亨通。分出刚爻到上边去文饰柔爻,所以说“有所往则有小利”。

这种阴阳交错、刚柔相济的现象,是大自然规律的表现;社会制度、风俗教化约束人们的行为,是人类文明的特点。所以观看天象,以考察四时的变化;观看人文礼教,以教化天下百姓。

简单翻译下:象辞说上卦艮为山,下卦离为火,山下有火便是贲卦的卦象。君子从卦象中得到启示,使政务光明正大,严谨细致,判案用狱不敢轻率马虎!

最后是具体的六爻:

简单翻译下:贲其趾,就是装饰脚趾,古代结婚要用花鞋套脚。脚穿花鞋,舍弃车子,徒步而行。象辞说:“舍弃车子,徒步而行”,为显示鞋子的美丽,道义上不必乘车。

简单翻译下:将自己的胡须修饰得很美。象辞说:“将自己的胡须修饰得很美”,是为了和上司一起兴起。

简单翻译下:装饰得光泽柔润,永远坚守正道吉祥。象辞说:“永远坚守正道吉祥”,面对诱惑,也不要把表面的装饰,抬高到事物本质之上。

简单翻一下:装饰得皎洁漂亮,骏马奔驰过来。不是匪寇,而是娶亲的人群。象辞说:六四阴爻虽位置得当,但心存焦虑。“不是匪寇,而是娶亲的人群”。所以疑虑消除,最后没有灾难。

简单翻译下:束帛,指五匹一束的绢,在这里指聘礼。装饰山丘园林,带上很少的布帛,作为聘礼迎亲。看起来寒碜,最后吉祥喜悦。象辞说:六五爻辞说的吉利,是指有婚姻之喜临门。

简单翻译下:不加修饰,素色的布帛,没有灾祸。象辞说:“不加修饰,素色的布帛,没有灾祸”,说明上九有君子崇本尚质的朴素心志。

【写心得】

贲卦描述了人类美化自我形象、追求外表美丽的行为活动,人们通过修饰外表,悦人心目;通过修饰内心,提高修养。装饰的原则要内外结合,表里如一,务本尚质,追求内心的安静祥和!

贲卦具体的六爻要求:初爻注意修饰不当;二爻抵制讨好奉承;三爻强调抵制诱惑;四爻保持心志坚定;五爻提出注重实质;上爻表明装饰的根本要崇本尚质、返璞归真!

古人有云:“君子之道,金玉其质”,所以要以返璞归真为追求,注重内在的气质和修养,所谓“腹有诗书气自华。”人的真善美,不但来自外表的文饰,更重要的是蕴藏在内心的光芒和气象!

贲卦告诉我们,装饰的本质是注重内在,坚守正道,修心迁善;需要坚持不懈的痛苦磨砺,要注重实质,摒弃浮华,远离虚荣,内在美才是真的美,拥有内在美的人才值得尊重和仰慕!

【做冥想】

东汉的经学大师郑玄说:“天文在下,地文在上,天地二文,相饰成贲者也。犹人君以刚柔仁义之道,饰成其德也。”这里指出文饰,不是为了美的空泛装点,而是依自然之道法天立人的文明成果!

贲卦中二爻、三爻、四爻互相组成坎卦,预示着修饰中有风险,需谨慎,不能一味追求文饰之美。孔子就曾讲“绘事后素”,就是说要先有好的本质,装饰才有了依托,不然就流于空泛浮华!

贲卦的最高境界上九爻讲“白贲,无咎”,就是说文饰到了极致,反而是朴素。中国传统文化中反对“言过其实”,认为“巧言令色,鲜矣仁”,应追求“文质彬彬,然后君子”的精神传统。现代社会风气的浓妆艳抹、美颜修图反倒使得自己面目全非、失去本性!

《战国策·》中说:“归真返璞,则终身不辱。”这才是贲卦的最终追求,以质为主,以文调节,寓示文明礼仪的重要性;摒弃浮华,远离虚荣,反对表面的斗美夸丽;修心为本,内外兼修,扬美蔽恶,才是社会精神文明建设的核心思想!

用筹策占卦得出一个完整的卦象之后,怎么确定占卦者正处在第几爻呢?

《山火贲》是离宫第一卦。世代表你,在第一爻也就是你在第一爻了。想要了解是怎样确定世爻位置的话,首先要知道8宫64卦的变化。建议你先找一些资料来看看。最简单的办法就是摇出来什么卦对照书也就一目了然了。

展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