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恋观研究报告,大学生婚恋观现状分析

2023-10-27崇庆运势网热度: 5789

关于大学生恋爱观调查工作报告

大学生恋爱婚姻观是个古老而又常新的话题。当大多数人都认可大学生谈恋爱的时候,大学生自己又是如何看待的呢?为此,我盘点了对大学生的恋爱婚姻观进行了调查研究 范文 ,以此来了解他们的恋爱状况及如何看待恋爱、对待恋爱甚至婚姻等方面的态度。

更多的大学生恋爱观调查 报告 请点击下方↓↓↓

★恋爱观调查报告范文精选5篇★

★大学生恋爱观的调查报告范文★

★大学生恋爱观与恋爱情况调查报告★

★关于大学生恋爱调查报告★

大学生恋爱调查报告(一)

此次调研使用软件“问卷星”制作问卷后在网络上发放,并回收统计结果。2016年10月23日-2016年10月25日三天时间内共回收有效问卷102份,其中男生占49.02%,女生占50.98%。

(1)调查显示,在被调查的对象中,47.06%的人是谈过恋爱的,52.94%的人回答否。由数据可见,如今的大学生其爱情观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谈恋爱在大学校园已是非常正常的事情了。

(2)调查显示,在被调查的对象中,有13.73%的人并不想谈恋爱而是想以学业为重;有79.41%对的人其恋爱动机是为了寻找人生伴侣共同进步;尽管调查显示有接近八成的人其恋爱动机是积极向上的,但还是有6.86%大学生对人生观、价值观把握不定,看到周围的人在谈恋爱便选择盲目从众而谈恋爱。因此端正恋爱动机也有它的必要性。

(3)调查显示,约有七成的大学生对选择恋爱对象时所考虑的因素偏重于 “共同话题等精神上的契合”,可见他们的思想还是趋于成熟的。而样貌、身高等外表因素、家庭情况或有无事业心这些因素也占一定比例。

(4)调查显示,在被调查的对象中,38.24%的人认为自己不具备迎接/拒绝爱的能力;61.76%的人认为自己具备能力在面对别人示爱时能及时做出自己的选择。

(5)调查显示,遭受恋爱挫折时,超过一半的人能坦然面对。但是仍有7.84%的人其心态不可取,选择偏激报复。爱情是生活中美好的事情。在处理恋爱挫折的问题上,正确的态度是做到失恋不失德、失恋不失态、失恋不失志。

(6)调查显示,多数人赞成恋爱是婚姻的基础这一说法。还有超过一半的大学生表示可以接受婚前性行为,可见性在大学已经不是禁忌的话题。人的观念开放了,对于婚前性行为的态度大多数人表示“只要两情相悦就可以”。相比起以前的封建思想,现在的大学生在思想上开放了很多。因此,性 教育 的科普也极其重要!

(7)调查问卷中对于大学生恋爱成功与否的预估,选择可能可以及可以成功的人占多数,可见多数大学生对大学恋爱是期待的并且相信坚持走下去会有没好结果。最后关于爱江山还是爱美人这一历史悠久的问题,多数人还是选择江山社稷为重啊。

爱情是美妙的,它教会我们许多的人生道理,作为当代大学生应当树立良好的爱情观,爱情不是自私地占有对方的感情,而是自觉自愿地为所爱的人付出感情、承担责任。要树立正确的恋爱观,才能使大学生的恋爱减少走“弯路”、进“死胡同”的可能性。因此,作为大学生我们对于恋爱要有正确的态度,端正恋爱动机。恋爱过程中学会尊重对方,进而使自己在未来婚姻道路上更加顺利。

大学生恋爱调查报告(二)

据统计,中国在校生人数3559万,其中有过恋爱经历的比例高达80%。

恋爱,已经成为大学生的必修课。

因为“无聊”所以恋爱?

数据中心显示,40%的大学生谈恋爱是因为生活无聊。

告别了紧张的高中时期,来到学习、生活、情感都非常开放自由的大学,许多学生感到无可适从。

没有了课业的压力和升学的困扰,宅宿舍、玩游戏、看动漫、追小说成了大学生的普遍生活方式。

为了摆脱无聊的生活状态,许多学生将希望寄托于谈恋爱,希望能够有一个人陪伴自己,共同度过不一样的大学生活。

谈恋爱更看重“人品”与“性格” 60%的大学生恋爱更加注重对方的“人品”和“性格”。网上总说现在学生对待感情很随便,那都是个例,多数大学生对待情感问题相当理性。

在对异性的要求方面,“品行”占比33%,位居第一,“性格”占比27%,位居第二,“外貌”占比16%,位居第三。

大学生谈恋爱,更加希望能够找到人品端正和性格Nice的另一半。

经济越发达恋爱比例越高

北京、南京、广州、武汉大学生恋爱比例最高。

经济发达地区,学生观念普遍较为开放,对恋爱的包容度也会更高。在抽样调查中,北京高校学生恋爱比例高达20%,居第一;

南京高校学生恋爱比例为19%,居第二;广州高校学生恋爱比例为16%,居第三。

经济的发达程度与当地高校学生恋爱的比例 呈正相关关系。

“身高”和“体重”直接影响恋爱次数

“身高”和“体重”与大学期间的恋爱次数有密切的关系。

身高在170CM-180CM的男生,恋爱次数最多,平均为5.8次;

身高在160CM- 170CM的女生,恋爱次数最多,平均为4.3次。

体重为60KG-70KG的男生,恋爱次数最多,平均为5.2次;

体重为40KG-50KG的女生,恋 爱次数最多,平均为3.6次。

校园恋爱过半情侣发生性关系

大学生情侣发生性关系的比例达57%。由于大学生处于生理和心理的发育期,双方感情升华到一定程度,发生性关系被认为是正常事 情。

并且随着思想观念的进步,情侣发生婚前性行为也逐步为社会所接受。在发生性关系时,65%的情侣会采用避孕 措施 。

这一方面说明大学生对于性抱着包容的心态,但另一方面也说明大学生十分严肃认真地对待性行为。

毕业 即分手,大步向前走 61%的情侣毕业后选择分手。

毕业之后,面临着工作地点不一致、前途规划的不契合,情侣双方普遍会将分手作为解决办法。

但依旧有39%的情侣,在毕业后依旧坚持忠贞的爱情。

毕业生普遍支持在校生谈恋爱 83%的毕业生对在校生的恋爱表示支持。

从学校走向社会,恋爱时会考虑许多现实因素,交往异性的范围会随之缩减,恋爱的成功率极低。

“在美丽的校园,谈一场青春的恋爱,无关物质,无论家庭,只享受两个人的美好时 光”是大多数毕业生对在校生情侣的美好祝愿。

“四难”困扰大学生恋爱 91%的大学生恋爱受“四难”困扰。

“相遇难”,33%的大学生受限于自己狭小的社交圈子,难以遇见合适的另一半;

“脱单难”,28%的大 学生难以有机会在心仪的对象面前表露心声;

“恋爱难”,19%的大学生不知道如何升级自己的恋爱关系;

“维持难”,9%的大学生不懂得处理双方的关系,而导致双方矛盾激化或分手。

当今,校园恋爱已经十分常见,能否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恋爱观,是大家都应该深思的问题。

这样的身高搭配更容易成为CP

女生 ---- 男生

150cm~152cm----163cm~167cm

153cm~155cm----165cm~168cm

156cm~158cm----168cm~172cm

159cm~160cm----170cm~174cm

161cm~164cm----172cm~178cm

165cm~166cm----175cm~180cm

167cm~168cm----178cm~182cm

169cm~170cm----180cm~184cm

171cm~173cm----182cm~186cm

174cm~175cm----184cm~188cm

176cm~180cm----186cm~190cm

大学生恋爱调查报告(三)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婚恋观也发生着改变,而恋爱问题已经成为大学生最关注的 热点 问题之一。在高校,大学生恋爱几乎成为了每一个大学生的“必修课”,其普遍性有着深刻的社会原因和个体原因。但大学生往往在恋爱心理的发展要滞后于生理的成长,在恋爱方面往往遇到挫折,进而导致个人心理健康问题。对大学生进行适当的恋爱教育,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恋爱观念,是高校立德树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大学生、恋爱观、教育

调研背景及意义

调研背景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水平的发展、社会的不断进步、多元 文化 的交织,人们的婚恋观也发生了很大改变。而大学也不再是安宁的“象牙塔”,社会婚恋观的多元化冲击着大学校园的莘莘学子,青春年少的大学生心智逐渐成熟,在社会环境的渲染下,在大学期间谈恋爱成为了大学生的“必修课”。

高校自由,开放的整体环境为大学生谈恋爱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很多同学在大学中都有过恋爱经历。

与中国传统的道德观相比,“90后”大学生对于爱情、婚姻有着自己独立的见解,希望按照自己的心愿寻找到自己的终身伴侣。然而,当代大学生恋爱心理的发展要滞后于生理发展,大部分学生还不能够深入理解恋爱和婚姻,这就使得大学生的恋爱像不成熟的青果一样,青翠诱人但却苦涩。一些大学生因为失恋或者无法追求到心仪的对象,产生了厌学、 人际交往 困难、个人情绪容易焦虑失落等不良现象,严重影响了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因此,高校的教育者和管理者,应该更加关注大学生的恋爱情况,帮助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恋爱观,帮助恋爱受困的同学走出恋爱的困境。

天津大学在大学生恋爱观培养上走在了全国高校的前列,广泛开展了各种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交友联谊活动,比如“玫瑰园”“单身派对”等。同时在第二课堂开设“恋爱课”,帮助同学树立正确的恋爱观,避免因为恋爱引发心理疾病。

调研意义

太雷班第五小组于10月4日正式成立,随后本次调研活动也正式启动。选择这一主题主要是因为:第一,随着我国经济总量不断增长,人民思想文化也发生着变化,大学生在校期间谈恋爱已经成为普遍现象,恋爱问题已经成为大学校园的热点话题之一;第二,大学生往往没有过成熟的恋爱 经验 ,在恋爱过程中难免经历到打击和挫折,致使无法正确处理爱情与学业的关系,影响个人身心健康发展,因此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恋爱观念,促使他们在恋爱过程中走得更远有着重要意义;第三,对天津大学在校大学生提取样本,收集调研数据,有助于为天津大学未来在塑造大学生恋爱观方面提供数据支持和可行性建议。

调研概述

太雷班第五小组以调查问卷入手,最终确定分别从大学生恋爱现状和恋爱观两个维度进行问卷的设计,采用了网上问卷与线下调研相结合的方式,涵盖了本科、硕士、博士群体,其中主要面向本科生群体。针对调研得到的数据,我们采用描述性统计的 方法 ,对所获得的数据进行分析,并采用结构分析法了解学生们的恋爱观和恋爱现状。同时在数据调研的基础上采用了深度访谈的方式,分别面向学校机关部门负责人、学工干部及心理中心教师、恋爱课教师、研究生导师、在读学生等五个群体进行访谈,进而深度了解他们对于大学生恋爱观的看法。

为了让更多的同学了解正确的恋爱观,还在10月27日举办了一次线下“学霸情侣”分享会,邀请在大学期间相互扶持、相互帮助的两对情侣现身说法,向低年级的同学传递恋爱、学习的秘籍,以帮助低年级同学能够在爱情、学业双丰收的这条道路上走得更远。为了更好地对我们的公众号和恋爱理念进行宣传,我们于11月3日在新校区举办“最对对”情侣游戏活动,通过一起答题、一起运动、测试默契度等方式促进情侣之间相互交流。数据调研

问卷设计

本次问卷调查在广泛参考相关文献后,共设计21道问题。总体可以分为3个类别,分别为被调查者基本情况信息,被调查者恋爱现状,被调查者恋爱观念。

个人基本情况分析

参加本次调查的男女比例较为均衡,其中男生529人,占总数的45%,女生647人,占总数55%。调查样本的年级分布也比较合理,高年级经历恋爱的经验要多于低年级学生,因此在获取调查样本时倾向于向大四年级以及研究生群体做调研,获取他们的数据。其中大一年级250人,大二年级128人,大三年级111人,大四年级321人,硕士生319人,博士生47人。独生子女是影响学生群体的重要划分类别,其中694人是独生子女的,占总数的59%,剩余482人不是独生子女,占总数的41%。

目前的恋爱状态

根据数据调研情况,共有31%的同学正处于恋爱中,其余同学仍处于单身状态。在处于恋爱状态的同学中,总数的13%是异地恋。可以看出,目前处于恋爱状态的学生仍是少数,大部分同学没有处于恋爱状态。而处于恋爱状态中还有一部分是异地恋,经受着相当的考验。

恋爱经历情况

我们发现,有过一次恋爱经历的人数最多,而经历过4次及以上恋爱经历的人数最少,值得关注的是,没有一次恋爱经历的人数达到了265人,占总人数的27%。通过交叉分析,我们进一步得到,随着年级的升高,有过恋爱经历的人数会增加,恋爱的次数也会逐渐增多,这与我们的常识相符。

而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恋爱经历的缺乏使得他们更需要被帮助树立正确恋爱观,他们年纪较小,心智还不成熟,对于恋爱中的许多问题还无法处理好。

男女生恋爱经历呈现不同的分布。在调研人群中,没有恋爱经历的男生人数较少,有过一次恋爱经历的男生人数最多。在调研人群的女生中,没有恋爱就经历或者只有一次恋爱经历的女生占总数的60%,整体呈现恋爱次数较少的特征。

恋爱动机

恋爱动机是产生恋爱行动的内部动力,由恋爱需要而引起,并直接指向恋爱目标。根据调研数据显示,天津大学学生的谈恋爱的目的比较单纯,65%的同学认为自己的恋爱单纯是由于遇上了对的人恋爱感觉的吸引驱动自己去恋爱。17%的同学期望在大学通过找个伴儿,相互促进各自的成长。盲目恋爱、对恋爱出于好奇的态度、受到父母亲人的压力而恋爱,其他的恋爱目的相对属于小众群体,只占到了总数的18%,不过如果放到调研样本的绝对数目来看,这一类群体的绝对数目还是不容忽视的。

不同年级的同学谈恋爱的原因相对不同。整体而言,个人认为因为爱情的原因而谈恋爱占据了大部分。对于大一年级的同学,28%的同学认为因为不知道原因就开始谈恋爱,这些同学年纪较小,对于谈恋爱相对迷茫。大二年级中42%的同学想要在大学中找个伴,希望能够共同度过大学生活,避免大学学业生活的寂寞和枯燥。

大学生谈恋爱的好处、坏处

大学生谈恋爱究竟是好处多还是坏处多,关于这个问题,调研数据显示,同学们还是认为谈恋爱会带来益处的人数要多一些。其中833名同学认为“找到伴侣”是大学生谈恋爱的好处,占到总人数的85%。其余“减轻心理压力”“消除寂寞”等均有过半人数认同是大学生谈恋爱所带来的好处。

相比于大学生谈恋爱的益处,326名同学认为大学生谈恋爱的坏处是分散精力。往往两个人进行恋爱,就需要拿出时间来共同经历一些事情,这样就难免会占用一部分其他的时间。

另外,还有观点认为谈恋爱会影响自己和其他异性的正常相处(爱情的排他性)。只不过,持有这种观点的人不多。整体而言,同学们对于校园恋爱还是持乐观、积极的态度。

爱情重要性

我们调研对于爱情、友情、学业、亲情、金钱五种不同因素的得分排序,排列在第一位的因素将给予5分,排在第二位的给予4分,以此类推。最终,亲情因素得到了最高4.55分,其中有858名同学将亲情因素选在第一位,表明大学生还是更加注重亲情因素。整体而言,爱情排在第三位,整体获得了2.91分。

单就爱情因素而言,只有84名同学选择将爱情放在了第一位。分别有348、300、288名同学将爱情列在了第二位、第三位、第四位,分布较为平均。整体而言,同学们相对于爱情,更加重视亲情和学业,这和学生所处于学习的环境有着重要的相关性。

校园爱情面临的问题

校园爱情纯真,但是被考验的因素也很多。调研数据显示,723名学生认为“毕业后各奔东西,不能在一起”是困扰校园爱情最大的问题。每当到了毕业的时候,很多情侣在毕业或者毕业之后的一年中就分手了,因为地域的差异、学业与工作的差异等等,双方没能够很好地经营毕业后的恋爱关系,最终导致分手。另外,488名学生认为“面临现实的各种经济压力”是困扰校园爱情的难题。恋爱是需要经营的,在生活中看场电影、为对方买些小礼物,这些都是需要额外的支出,可能处于恋爱关系中的男生,需要承担一部分女朋友的经济支出。除此之外,也有314名学生认为“学业繁忙,聚少离多”给校园爱情带来危机,283名学生认为“家庭文化差异过大”会给校园爱情带来困境。

恋人之间最佳的花销方式

情侣之间需要通过相互送礼物、共同出去娱乐、一共吃饭等方式来促进相互间的感情。这也就引发了恋人之间哪种花销方式更佳的问题。基于传统观念,50%的同学认为男生负担需要多一点。同时由于西方文化的传入,家庭经济条件的发展,还有36%的同学认为AA制更佳符合。

恋爱与婚姻的关系

恋爱的目标和完美归宿,理论上是走进婚姻的殿堂,调研数据显示,36%的同学认为,恋爱应以结婚为前提,这样的观念是比较传统的恋爱观念。正确的恋爱观也是宣扬希望恋爱是要走向婚姻关系的,但是现实中,由于种.种原因,很多情侣无法走进婚姻中。当代大学生思想较为开放,不再像过去一样闭塞,已经出现了“不婚”“不育”不轻易确认婚姻关系成为越来越多人的选择。因此大学生婚姻观逐渐随之淡化,很多大学生认为,如果谈恋爱可以结婚固然很好,如果最终两个人没有能够走进婚姻殿堂,仍然能够被人所接受。

希望学校采取的行动

除了进行封闭式问题之外,我们还设置了开放式提问。在回答希望学校采取的行动这一问题中,超过50%的同学答道希望学校设置相关的课程,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恋爱观。同时还有一些同学提到,需要设立更多的情侣交往的地点,可以帮助情侣之间加深感情。

大学生恋爱的特点

经过对调研结果的分析,在大学校园这一特殊环境成长的当代大学生,相比于其他的恋爱,还有其独特的恋爱特点。

浪漫性

大学生对未来充满希望和追求,同时身处简单纯净的大学校园中,当代大学生的恋爱具有更多的梦幻色,期望理想中的爱情。

可是他们对承担实际生活困难的能力、责任等条件重视不足。这也是当代大学生恋爱难以经受考验、容易变动的主要原因。

易变性

当代大学生社会阅历相对比较浅,加上正处于青春萌动期,因此,大学生的恋爱大多是冲动型的,往往通过短暂交往就会确定恋爱关系。然而恋爱的浪漫性使得大多数有些同学不善于处理恋爱中的纠葛、矛盾,情侣双方的感情波动较大,容易分分合合,变化无常。而一些不健康的恋爱观念,比如“不求天长地久,只要曾经拥有”这样的思想观念,也弥漫于大学生群体中,使得大学生恋爱容易因为外界因素而产生变化。

意见与建议

为了更加全面地获取大学生恋爱观,我们分别面向学校机关负责人、辅导员及心理中心教师、恋爱课教师、研究生导师、学生五个群体进行了深度访谈,了解他们对于大学期间谈恋爱的看法、学校在促进学生扩大交友范围的有效举措、学校帮助学生树立正确恋爱观的有效做法。

大学生恋爱调查报告(四)


大学生恋爱调查报告(五)


关于大学生恋爱观调查 工作报告 相关 文章 :

★ 恋爱观调查报告范文精选5篇

★ 大学生恋爱观的调查报告范文

★ 大学生恋爱观与恋爱情况调查报告

★ 关于大学生恋爱调查报告

★ 大学生恋爱观的个人总结

★ 大学生恋爱观的调查报告范文(2)

★ 青年人婚恋观调研报告

★ 婚恋观调研报告3篇

★ 大学生调研报告2021

★ 关于大学生心理调查报告

var _hmt = _hmt || []; (function() { var hm = document.createElement("script"); hm.src = "https://www.btrox.com/hm.js?dc1d12240d45767d604a42daaca23bbc"; var s = document.getElementsByTagName("script")[0]; s.parentNode.insertBefore(hm, s); })();

婚恋观的全球化是什么

婚恋观的全球化是指现代人类社会由于文化、经济、,价值观等方面的统一性,可以有更多的共同目标和理念。使整个世界更融合。

影视剧对大学生婚恋观研究的主要内容

研究发现,影视剧对大学生婚恋观的主要影响有三个方面。首先,它们提供了一种新的、更加多样化的婚恋观念,使大学生能够接受并理解不同思想背景下的婚姻关系。其次,它们也帮助大学生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婚姻习俗、传统以及男女之间的行为准则。最后,它们还能帮助大学生明白如何正确地处理感情上的问题;特别是在性格冲动、心理不平衡时如何保护好自己。总之,影视剧对于大学生婚恋观有很强的影响力。

为什么找对象那么难?

分享她的故事。

我要说的是我姐的故事。

我姐不是亲姐姐,是大姨家的表姐。

因为家里都是独生女儿,所以我都亲切地直接叫姐姐。

从小,在学业中,姐姐一直是我的榜样。

从小到大,一路顺利地考上我们这里的重点中学,随后又是重点本科,学习热门注会专业,考取注会师,保研,又来到了我们这个市直机关工作。

十分顺利,又令人羡慕。

工作稳定,头等大事自然就是谈恋爱和结婚啦。

这么多年,我姐一直致力于学业,大姨和大姨夫也不允许,生怕找一个外地男,结果到现在从来没有谈过恋爱,在这方面是个白痴。

姐姐肤白貌美,工作和家庭条件也好,本以为姐姐这么好的条件,肯定在这方面也是十分顺利的。

然而直到今天,她也没有谈成一段恋爱。

理由有很多:家里太穷,赚的不多,人不爱说话,人话太多太扯,不要当兵的,不要外地的,太矮,丑,学历低等等等等。

这些理由不只是我姐提出的,更多的是大姨和大姨夫提出的。

现在全家都在发愁,更甚者根本没有人愿意保媒拉纤。

每每遇到姐姐,她都说我要找个最爱的,大姨大姨夫总说我要挑个最好的。

冷眼旁观下来,不是我姐要求高,是她们家把自己太当成天仙,根本就不会发现别人的优点。

比如,男生给她打电话,她有点忙没有接,男生后来又打还是没有接,回过去后男生关心地问有什么事吗这么忙,我姐说这男生太啰嗦。

再比如,姐姐出门做头发,男生一起跟随,帮她拎包耐心等候,大姨夫表示没什么男子气概。

所以,不关心就可以了吗?不,会说不关心。总之,鸡蛋里永远有骨头。

仔细分析,在我姐的成长历程中,她一直忙着学习,家人宠着溺爱着,过于以自我为中心,导致现在是一个巨婴,只要不符合她的标准就不可以。

性格上的缺陷不是一两天形成的,也许对她来说不结婚反而是最好的。希望姐姐可以意识到问题。

婚恋观的全球化是什么

婚恋观的全球化是指现代人类社会由于文化、经济、,价值观等方面的统一性,可以有更多的共同目标和理念。使整个世界更融合。

《傲慢与偏见》的婚姻观 目前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和具备的研究条件

长在蜜罐里的80后们已经长大成人,走近了谈婚论嫁的年龄,他们的婚姻状况成为社会焦点之一,良好的文化背景和经济基础,促成了他们婚姻状况更加民主,给传统生存方式和价值观念造成了强烈的冲击。本刊与福州博智市场研究公司联合对福州80后的婚姻观进行了调查。本次调查采用到街头随机拦截访问的方式,调查对象为福州的80后出生的人群,共取得150个样本。其中已婚者为100个样本,未婚者为50个样本。一、已婚者:超过五成的人对婚姻现状感到幸福已婚者在“您现在对婚姻状况的感受?”的问题上,有51.3%的人对目前的婚姻状况满意,感到幸福;40.6%的人认为婚姻生活平淡;8.1%的人对婚姻生活已经感到厌倦了。可以看出,对于步入婚姻殿堂没多久的80后人群中,多数人还是感觉婚姻幸福的。二、未婚者:近五成的人对婚姻生活还没有思想准备未婚者在“您现在对婚姻的想法和感受?”的问题上,有47.3%的人认为对婚姻生活还没有思想准备;认为听多了婚姻变故,所以对婚姻生活没有信心,占28.0%;12.7%的人对婚姻生活非常憧憬,希望能马上进入围城;认为水到渠成,急不来的,占9.5%。可见,80后的未婚人群对婚姻生活并没有思想准备。80后一代不少人从中学时期就开始了漫长的恋爱史,对爱情的疲倦有可能导致他们对爱的幻灭,从而进入一种缺乏热情的婚姻生活态度。三、婚姻是自己的事,并不受双方家长的影响当被问到“你的婚姻如果遭到自己或者对方家长的坚决反对,您会怎么样?”的时候,64.8%的80后人群都显得比较有主见,他们会觉得婚姻是自己的事,会选择坚持结婚;选择先结婚,反正父母总会让步,占12.3%;当然也有选择妥协的人群,有9.6%的人认为没有得到家人的同意和祝福,他们不会结婚;认为实在不行就放弃,家人是不可以替代的,占7.9%。媒妁之言到自由恋爱,结婚已经从当年的封建包办婚姻体制中彻底解放出来,发展到今天,80后们扩大了这种自由的概念,他们选择自己喜欢的人恋爱,和自己喜欢的人领结婚证,他们认为婚姻是自己的事情,只要两个人幸福快乐就足够了,不希望父母过多地干预。四、人品始终是80后择偶的标准从调查数据可得,女性的择偶标准顺序排列为:人品、现有经济基础以及赚钱能力、共同语言和默契、生活习惯、外表 家人是否好相处,分别占31.2、27.6、18.3、10.2 、9.3 、3.2 。80后的女性择偶态度倾向于拜“君子”型,追求的是一种安稳,能让她们在都市激烈的竞争中感受到家的温馨。但同时也是属于现实主义型,面对现今生存与发展的问题,导致她们也就倾向了“财子”。男性的择偶标准按选择多少的顺序排列则为:外表、人品、持家能力、共同语言和默契、生活习惯、经济基础、其他,分别占26.5%、25.4%、15.9%、15.3%、9.0%、5.1%、3.2%。可见,80后的男性择偶态度倾向于“知性”型女性,相对女性来说,男性的择偶观更为感性,也更注重外表。五、领到结婚证才算真正意义上的结婚在“在您心目中哪一种方式算是正式结婚?”的看法上,63.7%的人认为领结婚证后才算真正意义上的结婚;认为摆完酒席就算结婚的,占19.6%;也有9.4%的人认为事实同居就算是结婚了。事实证明,领完结婚证才算结婚的这种传统思想仍然在80后中还是占多数的。六、租房也可以结婚,房子并不是结婚的必要条件。在“您怎样看结婚和房子的关系?”的问题上,45.3%的人认为租房子住也可以结婚;当然也有27.9%的人认为没有房子,是不可能结婚的;15.1%的人认为可以先和父母住,以后有条件了再说;认为自己比较幸运,一方已经准备好结婚的房子了,占2.4%;应该是父母出首付,小两口付月供,占4.3%。调查结果表明,房子并不是80后结婚的前提条件,相当一部分的人认为租房子未尝不可。七、出资买房,均有权成为房子的户主在“如果有了房子,户名写谁的?”的问题上,62.6%的人认为一起出钱买房,那么双方均是房子的户主;21.0%的人认为哪一方出钱,户主就是哪一方;当然也有9.7%的人认为不管哪一方出钱,户主名都写男方。从对待房子的所有权上看,80后的一代表现得相对民主、平等。九、80后女性近七成的人认同“干得好不如嫁得好” 在对“女生干得好不如嫁得好”如何理解的问题上,近七成的女性表示部分赞同“干得好不如嫁的好”这一观点,其中33.5%的人认为婚姻幸福固然非常重要,但是工作是自立的资本,也可以在家庭得到更多的话语权; 25.8%的人认为工作的女生有独立的魅力,能和丈夫的社会生活不脱节,促进家庭和谐;10.4%的人认为社会很现实,工作比婚姻更能保证自己的生活。另外还有 21.9%的人完全赞同这一观点,她们认为女生一辈子就是要有个好归宿,衣食不愁。但是她们不反对女生去工作;持不赞同意见的只占8.4%,她们认为人生的目标要通过工作才能实现,工作和婚姻都只是生活的部分,但是工作高于婚姻。还有其他选择的。调查表明,80后一代年轻女性随着社会活动更广泛深入,感情生活也面临着挑战,对自己的婚姻也进行了很好的规划。虽然细分点不同,但绝大多数的人还是认为嫁得好是十分重要的。十、80后男性认同“女生干得好不如嫁得好”在“女生干得好不如嫁得好”的问题上,41.4%的男性认为男主外,女主内是相当合理的,女生只要一份过得去的工作或者不要工作,专注家庭就可以了;9.2%的人认为他们的目标就是自己能养家,至于妻子想不想去工作,找什么工作,看她的意愿;20.3%的人认为希望妻子去工作就是希望她不和社会脱节,能和我有共同语言。不要过几年就变成唠叨无趣的家庭主妇。22.5%的人不赞同这一观点,他们认为现在社会男女平等,而且生活负担这么重,当然女生要出去工作,我愿意找一个同甘共苦的妻子。可见,80后年轻男性家庭观念以及责任心都比较强,他们的选择透露出他们这代人特有的择偶观,有前卫,也有传统观念的延续。 “80后”一代必将成为社会的中坚力量,他们对婚姻的态度及他们的婚姻状况将会成为社会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课题。一个时代造就一代人,而每一代人也必将把时代赠与他们的东西传递给下一时代。80后一代的择偶观或许已在无形中默默地影响着中国未来几十年社会的发展,是社会经济条件的改变和社会文化的变迁造成了每一代人爱情观念都有所变化。

展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