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行平衡养生,五行养生食谱

2023-10-23崇庆运势网热度: 7060

中医五行养生法

关于中医五行养生法

关于中医五行养生法,金木水土火并不止风水上有记载,同时五行也广泛运用于中医之中,我们人体穴位以及肤色,怎样养生都和五行有关,下面一起来了解下,关于中医五行养生法。

中医五行养生法1

肤色苍白,头小,面长,肩宽,背直,身体瘦弱,手足灵活,有才能,勤劳。但体力不强,多忧虑。这种人对于时令的适应,大多耐春夏不耐秋冬,感受秋冬寒冷之气侵袭时易生病。

火形人:皮肤赤色,肩背宽厚,脸形瘦尖,头稍小,身材匀称,手足小,步履稳重,对事物理解敏捷,走路时肩背摇动。其性格易生气,轻财,缺乏信心,多虑,认识事物清楚,爱漂亮,性情急。这种人对于时令的适应,大多耐春夏不耐秋冬,感受秋冬寒冷之气侵袭时易生病。

土形人:皮肤黄色,面圆,头大,肩背丰厚,腹大,腿部壮实,手足不大,肌肉丰满,身材匀称,步履稳重。他们内心安定,喜助人为乐,不喜依附权势,而爱结交朋友。

这种人对于时令的适应,大多耐秋冬不耐春夏,感受春夏之气侵袭时易生病。

金形人:肤色较白,方脸,鼻直口阔,体形比较瘦小,但肩背较宽,四肢瘦,动作敏捷,呼吸平缓,心胸宽广,富有远见,稳重自持,组织力强,为人敦厚,做事认真。这种人对于时令的适应,大多耐秋冬不耐春夏,感受春夏之气侵袭时易生病。

水形人:肤色偏黑,头较大,腮部较宽,腰臀稍大,手指短,发密而黑,体型较胖,偏矮,腹部较大,怕寒喜暖。机智,灵巧,善辩,喜动,富于灵感,好幻想,喜自由,多疑,嫉妒,心胸较狭窄。这种人对于时令的适应,大多耐秋冬不耐春夏,感受春夏之气侵袭时易生病。

五色与饮食养生食物的颜色与五脏相互对应,搭配合理,是饮食养生的基础。从中医角度讲,青入肝、赤入心、黄入脾、白入肺、黑入肾。心色是赤色,属夏天:所以红色的食品养心入血,还有活血化淤的作用。尤其是在夏天,养心更为重要,应适当多吃山楂(红果)、蕃茄、红苹果、红桃子、心里美萝卜、红辣椒等红色食品。

肾色是黑色,属冬天:所以黑色的食品有益肾抗衰老作用。尤其在冬天,更应该养肾。因此,冬天应适当多吃黑桑葚、黑芝麻、黑米、黑豆、何首乌、熟地等黑色食品。肺色是白色,属秋天:所以白色的`食品有补肺作用。

因此,秋天应适当多吃白果、白梨、白桃、白杏仁、百合、秋梨膏等白色食品。脾色是黄色,四时皆养:所以黄色的食品多补脾。尤其在长夏和每个季节的最后18天,应适当多吃山药、马铃薯、黄小米、玉米等黄色食品。肝色是青色,表现为绿:所以青色食品多补肝。尤其在春天应适当多吃青笋、青菜、青豆、菠菜等青色食品。

在四季分别五行养生春季:春季五行属木,人体五脏中属木的为肝。因此,春季养生应重视补肝。绿色属肝,春季可适量多吃黄瓜、菠菜等绿色蔬菜和瓜果。五味中,酸味入肝,因此肝血虚的人春季还可适量吃些酸味食物,如做凉菜时,适量放些醋。肝气太旺,表现为脾气不好,所以常爱生气的人,则应少吃酸味。

夏季:夏季五行属火,人体五脏中属火的为心。红色属心,但夏季养生却不可盲目进补红色食品,应根据个人体质情况来定。如心血虚,表现为心神不宁的人吃红枣、桂圆会有良好效果;但如果心火旺,表现为口舌生疮的人吃了红枣不仅没有好处,还会加重病情。

五味中,苦入心,因此心火旺的人可多吃些苦食,如苦瓜、苦丁茶等,以泻心火。

长夏:传统中医学理论是将一年分五季,即在夏末秋初划分出来一个“长夏”季节。长夏季节五行属土,人体五脏中属土的为脾,黄色食品对脾会比较有利,所以长夏可多吃甘薯、玉米等,健脾利湿。五味中,甜味入脾,但是,多吃甘甜的食物也会酿湿生痰,长夏季节气候湿热,因此,不可机械地按照五行归属而多食甜味食物。秋季:秋季五行属金,人体五脏中属金的为肺。

五色中白色属金,可适当多吃白萝卜、白木耳、大白菜、冬笋、百合等,它们性情偏平凉滋润,能健肺爽声,还能促进肠胃蠕动,强化新陈代谢,让肌肤充满弹性与光泽。五味中,辛味入肺,但秋季气候干燥,因而不能机械地按五行归属而多食辛辣食物。冬季:冬季五行属水,人体五脏中属水的为肾。

因此,冬季养生应重视补肾,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黑色属肾,多吃黑色食物对补肾很有好处,如黑木耳、黑芝麻、黑豆等。但冬天天气寒冷,而黑木耳、黑芝麻等都是偏寒的食物,因此,阳虚怕冷的人,还应多食用羊肉、狗肉等温阳食物。

黑色的衣服能更多地吸收太阳光的紫外线,有保暖作用,因此,冬季穿黑色衣服是适合的,但由于黑色色调偏暗,容易使人心情变得沉静,而冬季又是抑郁症的多发季节,因此,有抑郁倾向的人最好不要在冬季穿黑色衣服。

中医五行养生法2

五行养脾 脾胃共为“后天之本”,并且是相辅相成,互相影响的。脾胃不和可能会导致食欲下降,肚胀打嗝,便秘或者腹泻。

五行中脾对应土,黄色的食物对脾会比较有利,所以平时多吃甘薯、玉米、橙子可以健脾胃。按五行来讲,属火的心可以温养属土的脾,多吃苦味的东西可以强心,其结果也是健脾胃。

五行养肝 肝主要调节人体的气血,使体内气机调畅,血液贮藏和流通功能正常。肝气不畅就容易上火。

从五行来讲,肝对应木,有肝火的女性,应该注意滋阴清热,滋水涵木,也就是通过养肾来补肝。多吃一些蔬菜、水果豆腐、鱼类等清淡食物对于养肝很有好处。对于葱、姜、蒜、韭、辣椒、肉桂等辛辣燥热的东西则应少吃。

五行养心 心火旺盛会心烦失眠,口舌生疮;心气不足又会心悸汗多,导致精神不好。

从五行角度讲,心对应火,养心最好吃些红色食物,如西瓜、柿子、番茄等;心气虚则可吃些羊肉、韭菜、山药等温阳的食物。有心火的女人,除了多吃养心食物之外,根据五行相克原理,补肾可以克制心火,冬季好好补养肾气也是个有远见的方法。

五行养肺 肺主气,是人体气体交换的场所,它还主管皮肤毛发,肺部不适就容易咳喘、鼻塞,甚至引起皮肤生疮疖。

中医五行学说认为肺对应金,白色食物对肺脏有益,它们性情偏平、凉,能健肺爽声,还能促进肠胃蠕动,强化新陈代谢,让肌肤充满弹性与光泽,如白萝卜、银耳、大白菜、冬笋、百合等。

五行养肾 肾与人体的生长发育和生殖能力密切相关,又主管人体的水液平衡,肾虚容易造成头发早白,精力差,腰膝酸软,下肢肿胀。

五行中肾对应水,多吃黑色食物对于补肾很有好处。比如黑木耳、黑芝麻、黑米、黑豆等。这些食物对应的是肾脏及骨骼,经常吃能使多余水分不至于积存在体内造成体表水肿,有强壮骨骼的作用。

中医五行养生小知识

五行是东方传统文化中特有的理论体系,五行指自然界存在的金、木、水、火、土五种要素,五行之中每一行都不能缺少,缺少了一行,这个体系就不存在;哪一个要素也不能过分,过分了就会影响其他几个要素,体系就要发生相应的变化。

其实不仅自然,人体中也有“金、木、水、火、土”,分别对应“肺、肝、肾、心、脾”五脏。假如身体的某个脏器处于虚弱状态,就会引发身体的连锁反应,皮肤自然也会变差。所以当你发现皮肤问题时不妨先问问自己的身体究竟哪里出了问题。

人体虽是血肉之躯,却与他所处的自然界一样,也是一个完整的五行世界。

五行:木、火、土、金、水。

五脏:肝、心、脾、肺、肾。

六腑:胆、小肠、胃、大肠、膀胱、三焦。

五官:目、舌、口、鼻、耳。

五体:筋、血、肉、皮毛、骨。

每一种器官都与五行一一对应。当然,这不是说人体的器官是简单的元素,而是具有与对应元素相似的性质。肝属木,木性蓬勃,而肝的功能是藏血造血,贮存营养,以保持人体的持续生长;心属火,火性活泼,心的功能是输送血液,使血液在人体中正常循环,维持体温;脾属土,土性厚重,为万物之母,脾的功能是将肠胃吸收来的营养转化为人体的动能;肺属金,金性坚实,肺的功能则是呼吸,振动时便发出声音;肾属水,水性柔弱,肾的功能主排尿,促进人体新陈代谢;凡此种种,均可以相同道理类推。

根据传统医学理论,人体中的.五行(五脏六腑)是一个完整的系统,每一部分都有特定功能,只有各部分相互协调平衡,才能保持人体健康。任何一部分出了问题,机体就会出现不协调,不平衡,人就会生病,出现不舒服甚至痛苦的感觉。

即使没有疾病,从每一个具体的个人体质性情来看,有些人天生脾气暴燥,易怒;有的人天生抑郁,易悲;有的人天生乐观,笑口常开。这种种表现,一方面是遗传因素造成,另方面也与后天的煅炼修养有关。但是不管怎样,都说明他体内的五行不平衡,某一行在五行中占据了优势或劣势地位。所以,传统方术有关于人的五行属相的说法:木性之人,面青,身长;火性之人,面赤,体健;土性之人,体厚,面黄;金性之人,体实,面白;水性之人,体柔,面黑。

在传统医学看来养生即是调养身体的五行元素,使其相互协调,运化正常,如此则百病不兴,轻身不老。总结了多位著名中医养生保健专家的经验,以调节人体的五行元素作为养生的切入点,经多年研究,终于取得了重大突破,整理出了一套较为完善的五行养生理论,采取多种自然疗法并用,协同作用,既保留了柔和舒适的优点,同时也克服了见效较慢的缺点,对于中医养生保健的推广与落实具有重要价值。

临床上依据五行相克规律所确定的治疗方法,常用者有如下几种:

扶土抑木法:是以健脾疏肝药物治疗脾虚肝气亢逆病证的一种方法,又称健脾疏肝法。主要适用于脾虚肝郁病证。

培土制水法:是指用温运脾阳或健脾益气药物,以治疗水湿停聚病证的一种方法,又称健脾利水法。主要运用于脾虚不运,或脾阳虚损,水湿泛滥而致的水肿等病证。

佐金平木法:指通过清肃肺气,以抑制肝火亢盛病证的一种治疗方法,又称清肺泻肝法。主要适用于肝火亢逆,灼伤肺金,影响肺气清肃而致的"木火刑金"病证。

泻南补北法:指通过泻心火,补肾水以交通心肾的一种治疗方法。又称泻火补肾法、滋阴降火法。主要适用于肾阴不足,心阳偏亢,水火失济,心肾不交病证。

此外,在针灸疗法中,手足三阴三阳十二经脉四肢末端的穴位亦分属于五行,即井、荥、输、经、合五种穴位,分属于木火土金水,临床上即可根据不同病情,运用五行生克规律进行选穴针刺治疗。

在实际运用的过程中,阴阳五行学说,常常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阴阳五行学说的结合,不仅可以说明事物矛盾双方的一般关系,而且可以说明事物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较为具体和复杂的关系,从而有利于解释复杂的生命现象和病理过程。

学得金木水火土,养好心肝脾肺肾!中医五行养生法,身体更强健

我国传统中医文化博大精深,中医理论以阴阳、五行理论为其哲学基础,木、火、土、金、水,在内脏对应归肝、心、脾、肺、肾,在四季则对应春、夏、长夏、秋、冬。只有根据季节四时变化,调和好五脏平衡,才能维持身体 健康 状态,下面介绍分别针对五脏的中医五行 养生 法。

木 → 肝

肝开窍于目,木资充盈才能眼睛明亮,如有情绪易激动、烦躁不宁、胸胁隐痛、视力急剧下降等症状时,就需要养肝了。

● 肝怕劳累,肝气最弱的这段时间一定要注意休息,如果必须工作,则至少每隔1小时让眼睛休息5分钟。

取灵芝、女贞子、黄芪、甘草、刺五加各适量,制成茶包,开水冲泡饮用。具有保肝、抗衰老的功效。

按摩“阿是穴”:“阿是穴”即“哪里疼痛哪里就是穴位”。中医认为,痛则不通,通过手指对疼痛部位快速而有节奏地轻轻点揉,可缓解肝部痉挛、疼痛和不适。

火 → 心

夏天可适当喝胡萝卜汁缓解疲劳

火对应心,心主血脉,如有心悸、胸闷、失眠、健忘、烦躁,甚至心前区疼痛等症状时,就需要养心了。

● 如有需要耗神思考的工作,可利用中午时间进行,此时心力最强;心脏先天较弱者宜早睡,睡前宜喝杯胡萝卜汁或西红柿汁来养心。

取枸杞子30克,炒酸枣仁40克,五味子10克,开水冲泡,代茶饮,具有养心安神的功效。方中酸枣仁、枸杞子具有养心血的作用;五味子具有敛心气的作用。

踏豆按摩:取绿豆500克,用铁锅以文火炒热后倒入盆中,待温度适宜时,将双脚洗净擦干踩踏绿豆,可于每晚睡前1小时踩踏30分钟左右,具有强心安神的功效。

按压肚脐:肚脐即神阙穴,每晚睡前用食指按压5~7分钟,可敛心静气、安然入睡。

土 → 脾

长夏适当喝红豆汤能健脾利尿

土对应脾,暴食伤脾,如有腹胀、腹泻、倦怠、气短、韧带和肌肉松弛、身体水肿等症状时,就需要养脾了。

● 脾弱者可把午饭的时间提前到11时,此时脾气最旺,消化食物、吸收营养最得力;晚饭1小时后吃1个甜性水果可健脾。

赤小豆鲫鱼汤具有健脾去湿、利尿消肿的功效,为时下较合适的汤品,同时亦适用于湿热症、消化不良、小便不畅等症。

赤小豆约90克,洗净、泡浸半小时左右,把鲫鱼洗净、去内脏,亦可放置锅里加生油稍煎片刻。然后一起放入瓦煲里加清水煲煎。

银耳、白果、卿鱼等可加酱油佐膳用。

腹部刮痧:腹部刮痧,可帮助蠕动亢进的肠胃恢复正常,让脏腑阴阳得到平衡。

隔姜艾灸:用姜片将艾炷和穴位隔开施灸,可以调顺脾胃、温胃止呕、理气止痛。

金 → 肺

多吃白色食物能润肺

金对应肺,与呼吸道疾病相关,如有呼吸急促、胸闷、咳嗽、喘息、语音低微等症状时,就需要养肺了。

● 白色食物可让肺强健起来。如百合,可润肺止咳,对呼吸道的调养效果最好。此外,白萝卜、白木耳、白芝麻也有生津润肺的功效。

呼吸吐纳:柏树可清肺安神,每天上午8~10时或下午3~5时,在柏树下用鼻子吸气、嘴呼气,共做12次,长期坚持具有补充肺气不足的作用。

两款食疗法:

罗汉果1个,将其切碎,用沸水冲泡10分钟,不拘时频饮。

秋鸭梨500克,红枣200克,生姜50克,蜂蜜250克。将鸭梨去皮,切成小丁,加适量水烧开,用小火煮30分钟;生姜切成片与红枣用同样的方法煮成汤,过滤去渣。然后把鸭梨汤,枣、姜汤,蜂蜜一起用小火煮5分钟即可。

因为罗汉果、秋梨的金气最重,且有极强的药性,可使肺功能迅速强壮。

水 → 肾

冬天最适宜养肾

黑色食物补肾效果好

水对应肾,如有腰膝酸软、水肿、尿频、记忆力减退、易感风寒、无故大量脱发等症状时,就需要养肾了。

● 调节不良情绪,控制自己的精神活动,尽量做到含而不露,遇到不顺心的事,尽快放开。此外,在肾脏最弱的时间,不要熬夜,以涵养精神。

吃鱼最为助肾,因为鱼肉不但可以健肾,还能稳定情绪、增强记忆力和判断力。

醋泡黑豆补水疗虚,是中医治疗肾阴虚的“黄金方”;

唾液滋养:将舌头伸到上牙外侧,上下左右搅动,让唾液渐盈满口,然后分3次咽下,每天早、晚各做1次。

中医养生与五行

阴阳五行是中国古人认识世界的方法,中医正是在古老哲学的知道下,奠定了中医是在绝对性世界观和虚无轮回人生观基础上综合考虑后对人类生理、心理、行为的非统一现象进行修正统一的综合性方法。我在此整理了中医养生与五行资料,供大家参阅,希望大家在阅读过程中有所收获!

中医养生与五行简介

木、火、土、金、水构成了宇宙万物,在宇宙中如果五行平衡时,自然界中会风调雨顺,万物生长。所以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如果五行不平衡时,自然界就会发生各种自然灾害。如:地震、水灾、火灾,沙尘暴等等。也就是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

中医、道教、佛教把人体比做一个小宇宙,人的心、肝、脾、肺、肾、和宇宙中的五行是相同的,肝(胆)属木,心(小肠)属火,脾(胃胰)属土,肺(大肠)属金,肾(膀胱)属水,当人体五脏相对平衡时,身体就会很健康,体内肾滋养肝,肝滋养心,心滋养脾,脾滋养肺,肺滋养肾,各脏器之间会产生相生的作用,良性循环。但平衡是相对而言的,不平衡是绝对的。因为100%的健康人是不存在的。现代人生活在空气严重污染的今天,再加上生活节奏的加快,精神压力及生理功能的自然衰退,食物中的农药、化肥、药物中的毒素沉积等等,都会导致机能失调。当其中一个脏器有病的时候,如不及早治愈,慢慢的各脏器之间就会恶性循环,产生相克。假如一个人脾胃不好就会克肾,肾会克心,心克肺,肺克肝,肝克脾。也就是“顺之生,逆则克”。

1. 相生关系

木生火,木材可做火的燃料。肝循环系统好,可以促进心循环系统正常运行。

火生土,形象地用太阳对地面的照射,经亿年以上可化石为土作比喻。心循环系统好,可促进脾循环系统正常运行。

土生金,金属从土中而生。脾循环系统好,可以促进肺循环系统正常运行。

金生水,我们在自然界可以看到,有石就有水。石头结构的山可以长树,因为岩缝可以使水升达到山顶。所以民间有“山有多高、水有多高”之说。而土结构的山不能长树,因为土克水,土阻止了水的上行,所以西北黄土高坡上光秃秃一片。石头中含有大量金属元素,古人把这种现象概括为金生水。肺循环系统好,可促进肾循环系统正常运行。

水生木,树木生长要靠水。肾循环系统好,可促进肝循环系统正常运行。

2. 相克关系

水克火,水能灭火。肾循环系统不好,心循环系统逐渐进入异常状态,例如肾性心脏病等。但是,水不克火火会失控。

火克金,火可溶化金。心循环系统不好,肺循环系统就会逐渐进入异常状态,例如:心肺衰竭等等。但是,火不克金,则金属无所用途。

金克木,金属可伤木。如果肺循环系统不好,则肝循环系统就会逐渐进入异常状态,例如肺阴虚引起的肝阳亢进等。但是金若不克木。木则疯长无序。

木克土,树的种子破土而出。如果肝循环系统不好,则脾循环系统就会逐渐进入异常状态,例如肝胃不和等。但是土如果没有草木的制约,又会沙漠化。

土克水,土能阻挡水运行。如果脾循环系统不好,则肾循环系统就会逐渐进入异常状态,例如脾虚引起的肾病等。但是土如果克不住水,水又会泛滥。

3. 相乘关系

相乘指相克太过,超出了正常的制约关系。事物相生相克均匀才能保持平衡,否则会出现连锁失衡。例如肺(金)克肝(木)太过时肝(木)就会受损失常,或克脾(土),或化为火伤肺(金)。

4. 拒纳关系

五脏之间生纳相交为正常。如肺(金)生肾(水),肾接纳肺气。五脏之间依次类推可形成一个良性循环体。反之脏与脏之间互不接纳,即逐渐演化为病态。拒纳表现为:木不纳水、水不纳金、金不纳土、土不纳火、火不纳木。中医理论称“子病及母”。

木不纳水,可用水土流失现象作比喻。如有些地方砍树,破坏了植被不能吸纳水,便会导致山洪暴发、山体滑坡以及泥石流等灾害。同样,如果肝不纳肾,肾的循环系统就逐渐进入非正常状态,例如:肝郁气滞引起的肾病等。

水不纳金,流水不腐,水滞则臭,久之可以伤金器。肺为肾上之水,肾不纳肺,则肾循环系统就会逐渐进入异常状态,例如哮喘、肺气肿、肺积水等。

金不纳土,土孕育了金属元素包括微量元素,微量元素供养植物。如果金属拒绝接纳土的供养,它本身就不存在了,土也成了无用之土。如果肺不纳脾,脾的运化功能则失常,例如营养不良等。

土不纳火,北方生火炉有一种现象:火炉里抹一层湿泥土,土未干时煤炭在炉中点燃后容易熄灭,因为此时“土不纳火”。待湿泥干了后,煤炭可燃起很旺的火苗,因为此时已是“土克纳火”了。脾胃不好的人会引起心脏病,甚至老年人吃的过饱都可引起心闷、心跳过速,重则心脏供血不足。

火不纳木,木经过燃烧才能转化为能量,如果火熄灭,木转化能量的运动则受阻。心脏不正常,久之会引起肝胆发病。

5. 反侮关系

前面讲了五行相克,但是有时也会出现反克现象。反克也叫“反侮”,“侮”即侮辱。例如木反克金,金反克火,火反克水,水反克土,土反克木。

木反克金,金能伤木。一般情况下木不能伤金,但是木燃烧时也可以伤害金。肝火过旺时可伤肺金,这叫“木火刑金”。

金反克火,火能伤金。一般情况下金不能克火,但有时又是可以的,如北方的火炉,只要把进气口的铁门关上,把铁烟筒堵死,金即可把火憋死。肺长期不好,可导致心脏衰竭。

火反克水,水能灭火。一般情况下火不能克水,但是火大于水也可把水烧干。心脏长期不好也可伤肾,致肾水枯竭。

水反克土,土能制水。一般情况下水不克土,但是水大了也可冲破土堤。肾长期不好,也可伤脾,使人的脾胃功能下降。

土反克木,木能克土,一般土不克木,但是土层过厚也可把树种压住,使其不能破土而死;脾胃长期不好可伤肝胆。

纵观上述相生、相克、相乘、拒纳、反侮关系,可以看出,人体五脏各种关系的变化既有规律又是变化的,一定要辩证施治、以简制繁。辩证的方法是:抓一个中心,观察四方面。

自然的五行平衡会风调雨顺,人体的五脏平衡会身心健康。

主要的中医理论

(一)阴阳与人体解剖部位的关系:人体上部为阳、下部为阴;体表为阳、 体内为阴;背部为阳、胸部为阴;四肢外侧为阳、内侧为阴;皮肤为阳、筋骨为阴;胆、小肠、胃、大肠、膀胱、三焦六腑属阳,肝、心、脾、肺、肾五脏属阴。

(二)阴阳与人体生理的关系:人体的健康与否,决定于阴阳的是否调和。如《内经》所说:“阴平阳秘,精神乃治”。人体摄取饮食后,经过脾、胃的腐熟运化,将营养物质运送至全身各处,使肉体增长强壮、使生命活动力旺盛。食物消化后有形的废料,由前后二阴排出。人体之阴阳若是保持在平衡的情况下,人体就健康。

(三)阴阳与人体气血关系:人体之中气为阳、血为阴。这里的气是不断运动着的具有很强活力的精微物质,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物质,它流行于全身各脏腑、经络等组织器官、无处不有,推动人体的各种生理活动。这里的血是构成人体和维持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中医及养生保健学说认为,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气能生血、行血、摄血,气和血密不可分。

(四)阴阳与人体病理的关系:人体阴阳失去平衡后,就会表现出各种不适和病症,而古人对症状的分类,也是用阴阳来代表和说明的。阳证,一般表现的症状是:发热、口渴、脉数(快)等,这类症状,古人又称为热(即阳)证。阴证,一般表现的症状是:不发热,口不渴、手足冷、脉迟(慢)等,这类症状,古人又称为寒(即阴)证。这就是《内经》所说的:阳胜则热,阴胜则寒。

天干地支五行对照表

天干地支五行对照表:木:甲乙寅卯辰;火:丙丁巳午未;土:戊己辰戌丑未;金:庚辛申酉戌;水:壬癸亥子丑。天干地支简称干支,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干和十二支依次相配,古人以此作为年、月、日、时的序号,叫干支纪法。 十大天干和十二地支分别是,十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二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天干算法:4、5、6、7、8、9、0、1、2、3,对应的十天干就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数字为年代的最后的一位数字,比如2005年,最后一位是5,对应的天干就是乙。

地支的算法:用年代数除以12,后面的余数就代表某个地支。余数分别为:4、5、6、7、8、9、10、11、0(能整除)、1、2、3,代表地支为: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比如2005年:年代末尾数为5,对应的天干为乙,2005除以12,余数为1,对应的地支为酉,所以2005年为乙酉年。

十二地支是中国古老的用来纪年纪时的一种历法之一,十干和十二支依次相配,组成六十个基本单位,两者按固定的顺序相互配合,组成了干支纪法。

十二生肖与五行的对照表

;     世间万物都是由五行组成的,因此十二生肖也是,那么十二生肖分吧对应的五行是什么呢?让我们通过十二生肖五行对照表进行了解吧!


      十二生肖五行对照表:
      五行金:猴与鸡。
      五行木:虎与兔。
      五行水:鼠与猪。
      五行火:蛇与马。
      五行土:狗、龙、羊、牛。
      十二属相年份五行对照:
      甲子鼠年为金鼠;丙子鼠年为水鼠;戌子鼠年为火鼠;庚子鼠年为土鼠;壬子鼠年为木鼠。
      乙丑牛年为金牛;丁丑牛年为水牛;己丑牛年为火牛;辛丑牛年为土牛;癸丑牛年为木牛。
      甲寅虎年为水虎;丙寅虎年为火虎;戌寅虎年为土虎;庚寅虎年为木虎;壬寅虎年为金虎。
      乙卯兔年为水兔;丁卯兔年为火兔;己卯兔年为土兔;辛卯兔年为木兔;癸卯兔年为金兔。
      甲辰龙年为火龙;丙辰龙年为土龙;戌辰龙年为木龙;庚辰龙年为金龙;壬辰龙年为水龙。
      乙巳蛇年为火蛇;丁巳蛇年为土蛇;己巳蛇年为木蛇;辛巳蛇年为金蛇;癸巳蛇年为水蛇。
      甲午马年为金马;丙午马年为水马;戊午马年为火马;庚午马年为土马;壬午马年为木马。
      乙未羊年为金羊;丁未羊年为水羊;己未羊年为火羊;辛未羊年为土羊;癸未羊年为木羊。
      甲申猴年为水猴;丙申猴年为火猴;戊申猴年为土猴;庚申猴年为木猴;壬申猴年为金猴。
      乙酉鸡年为水鸡;丁酉鸡年为火鸡;己酉鸡年为土鸡;辛酉鸡年为木鸡;癸酉鸡年为金鸡。
      甲戌狗年为火狗;丙戌狗年为土狗;戊戌狗年为木狗;庚戌狗年为金狗;壬戌狗年为水狗。
      乙亥猪年为火猪;丁亥猪年为土猪;己亥猪年为木猪;辛亥猪年为金猪;癸亥猪年为水猪。

展开全文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