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养生秘诀讲解,易经健康养生

2023-10-10崇庆运势网热度: 12545

易经养生法的编辑推荐

易经养生(群经之首,从阴阳五行变化中学习养生);
易经养生:易是用来讲解阴阳道理的,《易传·系辞》说:“一阴一阳之谓道”。中医学不仅承袭《易经》阴阳的理论,而且在《内经》成书的两千余年后,对阴阳学说不断发展,其中重要一点就是建立了人体的阴阳稳太观。
数十载研究精华,帮你把《易经》《黄帝内经》打包带回家!
大型《养生》栏目权威主讲专业。
25年教研,40年行医,近100场公益讲座,蜚声海内外的。首次系统传授千年中华经典《易经》中的最现代养生新法“易经养生法”。
北京、山东、内蒙古、、江苏、海南等全国多个省(区)市观众火爆致电栏目组,热情赞誉“易经养生法”。杨力教授的“易经养生”随着其20多年近1500万字的多部作品影响遍及中国、英国、日本、韩国等世界各国。
只要能让中国人多活10年,宁愿自己少活10年。——杨力
中国中医科学院杨力教授真诚传授。
埋藏在千年典籍《易经》中的养生健康瑰宝。
家常里短中话养生,油盐酱醋谈保健。
精选近百个养生小秘方和长寿小贴士。
听故事中悟出袪病大道理。
杨力易经养生箴言:
老年人的身体已经退化,重点应该保养五脏,运动为辅。
人到了一定的年龄,自然会“五毒俱全”,所以我们就要会排毒。
子时要提防心脏病和低血糖的发生。
对右脑的开发上,一定要注意利用每天早上刚刚清醒的那段时间。
患上神经衰弱,你越重视,症状就越明显。
要护肤先要养肺;要强肌健肉,则要补补脾气。
肘、腋这些关节里面的窝,都是一些精气汇集的地方,要经常拍打它。
决明子茶可以降血压、通大便;灵芝茶可以增加抵抗力。
穴位养生抗衰老。首要按摩涌泉穴。
房事不节,伤肾更伤脑。
一般人通常把床放在卧室边上,其实放在中间最好,因为这里气场最足。

易经教你如何在对应时间养生

易经教你如何在对应时间养生
子时(子夜11~凌晨1时),胆经当令
这段时间正是中医养生中特别强调的“子觉”时间。《黄帝内经》里,“凡是十一藏取决于胆”讲的就是人体内有11个脏器都依赖胆经的功能支持,因此要有足够优质的睡眠以保胆经获得充足的能量。
丑时(凌晨1时~3时),肝经当令
静心养气是最好的保肝方法。要特别指出的是,某些年轻一族如在这个时间喝酒,将会对肝造成极大的损伤。
寅时(凌晨3时~5时),肺经当令
按照中医理论,寅时是人体阳气的开始,也是人体气血从静变为动的开始,必须要有深度睡眠,最怕有人打扰。
卯时(早晨5~7时),大肠经当令
早起不贪睡,晨起首先活动四肢筋骨,打太极拳,叩齿摩面或双手扣后脑,做“鸣天鼓”。
辰时(上午7~9时),胃经当令
活动后喝一杯开水,用木梳梳发百遍,然后洗漱。早餐应该清淡,要吃饱。饭后可以百步走,但不宜做强度锻炼。
巳时(上午9~11时),脾经当令
开窗通风后,可从事脑力活动,但要注意劳逸结合,让眼睛得到及时的休息。
午时(上午11时~午后1时),心经当令
这是午餐时间,除要营养丰富,荤素搭配外,建议可以喝点汤,菜要少盐。酒可喝但不能醉。饭后宜睡半小时,不要过多。
未时(午后1~3时),小肠经当令
午睡后可做少量和缓的运动,喝一杯茶。
申时(午后3~5时),膀胱经当令
这是最好的学习时间,记忆力和判断力都很活跃。除用脑学习外,要注意多喝水。
酉时(午后5~7时),肾经当令
这是肾虚者补肾的最好时机。晚饭宜吃少、清淡,可以喝点粥。
戌时(晚7~9时),心包经当令
准备睡眠,睡前要静心养气,用冷水洗脸、温水刷牙、热水洗脚,睡宜采取右侧卧位。
亥时(晚9~11时),为三焦经当令
“亥”字在古文中是生命重新孕育的意思,所以你要想让身体有一个好的起点,就要从此刻拥有好的睡眠开始。对老年人而言,可能存在睡眠困难问题,但不管采取什么方式,尽量在晚上11点半前进入睡眠状态。
早中晚的养生方法各不同
早晨慢养生:慢起床、慢排尿
都说“一天之计在于晨”,但早晨却也是最危险的时间。尽管此时筋骨已经舒展、头脑也愈发清醒,但体内的脏器和血管却仍处于半梦半醒之间。因此,早晨养生的诀窍就在于慢。
慢起床要做到三个三分钟。在平仰卧的状态下,睁大双眼,适应由睡至醒的交替过程。这时可将手掌搓热后“干洗脸”1分钟。然后,慢慢坐起来,呈半卧位,用手指梳头100下,持续2-3分钟。再将双脚移至床沿,静坐2-3分钟。这个期间缓慢练习深呼吸。
其次要慢排尿。早晨一觉醒来,可能会有急不可待地排尿感,但尿意越是紧迫,越要沉得住气。因为膀胱排空容易引起头晕,甚至出现排尿性晕厥。排尿尽量缓慢,不可用力过快过猛,直立位或蹲起时,要手扶支撑物。
慢饮水也非常关键。经过一晚上的代谢和水分蒸发,早晨必然口干舌燥的。此时,如果大口喝水,容易给心脏带来过大负担。正确的方法是,倒一杯温开水,先含一小口滋润口腔,然后慢慢咽下,再一小口一小口地喝下,喝250-300毫升即可。
上午动养生:多运动、做数独
上午9点到中午1点,是人体一天中最精神、大脑最具活力的时候。在这个黄金时段内,应该最少运动1小时、动脑一刻钟。
老人上午9-11点运动、下午3-5点运动都很好(天气特别热时,应选在上午9点前和下午5点后)。1小时的锻炼,可以用15分钟预热、30分钟运动,最后15分钟伸展。在运动后,可以按摩腰腿,坐下抬腿10分钟,放松心情消水肿。没有整块时间锻炼的人,则可以抓住零散时间进行锻炼。所谓动脑,是指积极的思考。不论退休老人还是上班族,都可以在休息间歇,抽出一刻钟做几题脑筋急转弯或数独,真正调动大脑的潜能。
下午润养生:喝够水、扭扭腰
下午时段,身体需要消耗午饭摄入的大量食物,小肠把食物里的营养都吸收得差不多了,送到了血液里。这时我们须喝一杯水,用来稀释血液,起到保护血管的作用。
久坐的人此时要起身扭扭腰,画圈按摩腹部,让喝进去的水滋润肠胃,防止大便秘结。除了让水分进入体内,更要让她滋养身体的每一个角落。可以用温热的湿毛巾擦擦脸,唤醒下午的疲惫。
傍晚热养生:喝小酒、泡手脚
傍晚7点到9点之间,是身体逐渐开始倦怠的时候,但此时的养生重点,是让疲惫的身体逐渐舒展开来。
睡前小酌一杯,是养生的好方法。但是需要注意,最好选择度数较低的葡萄酒,饮上两小口即可。酒精会加速血液循环,促进入眠。
此外,冬天的傍晚还非常适合泡澡。在37-39℃的温水中泡20分钟左右,可让身心沉静下来。此外,还可以用热敷脸、泡双手、泡双脚三个步骤来代替。首先准备一盆热水,将热毛巾浸透后拧干,敷在脸上1分钟,毛巾凉后重复上述步骤3次。然后将双手浸入热水中1分钟。再倒一桶热水,浸泡脚和小腿15分钟。依次下来,可达到和泡澡一样的放松功效。
夜间松养生:想乐事、松身体
夜晚的到来意味着一天的结束,好好利用一天中最闲暇的时光,会使家庭生活充满温馨和情趣,也利于消除工作中的紧张情绪。这时,可以和家人聚在一起,聊聊高兴的事情,问问老人的生活、孩子的学业,将烦恼也拿出来和大家说说,千万别憋在心里。总之,过一天就是过一道坎,清掉心里的垃圾,才能有安稳的睡眠。但是要注意的是,在睡前1小时内少说话。因为说话太多容易使大脑兴奋,思维活跃,从而使人难以入睡。
此外,睡前还可以按摩,百会穴、涌泉穴、足三里穴各按30次,都可以有效地帮助睡眠。尤其是夫妻之间相互按摩,舒缓白天因站、坐而过于疲劳的脚部、小腿、背部,不仅放松身体,也是增进感情和快乐的好方法。

易经中的心理养生思想(上)

易经就是《周易》,该书包罗万象,其大无外,其小无内,查往彰来,探微显幽。
《周易》囊括了天文、地理、军事、科学、文学、农学等丰富的知识内容,以六十四卦和三百八十六爻揭示了自然与社会的普遍规律,对中国几千年来的、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都产生了极其深刻地影响,指导了传统中医,特别是对中医养生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具有重大历史意义。

易经对心理养生有着深刻的认识,一些卦象反映了古代对于心理养生的深刻认识,即通过调节人的情绪、心理、意识等,达到精神的平衡和稳定,最终实现健康完美的身心状态。

我本人二十年来把现代心理学巨头的书籍几乎泛读了个遍,客观地讲,现代心理学、现代养生学都能在易经中找到活水源泉。都说弗洛伊德是心理科学的鼻祖,如果你读懂了易经,你会赞叹,原来易经早就包含精神分析内容了,而且综合了现代心理学界所有派别提出的原理,所以心理学的发源地应改为中国。易经的核心方法象、数、理就是综合分析了各种因素,然后做出最接近事实的判断,提出最管用的指导思路。

易经卦象中的心理养生总则包括顺应自然、保健预防、调摄精神、身心和谐四个方面。其中,身心和谐是心理养生的终极目的,保健预防和调摄精神是心理养生的手段,顺应自然则是心理养生的前提。只有顺应自然,才能使身体和心理朝着符合自然规律的正确方向发展,不致因“逆天而行”遭到大自然的惩罚和报复。保健预防实现身体的安全,调摄精神则实现心理的宽适,同时遵循两方面的养生法则,才能最终达到身心和谐的理想状态。

一、顺应自然
人是自然界的产物,“以自然之道,养自然之生”就是养生的最高智慧。《素问•宝命全形论》曰:“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即说明人生活在天地之间,天地自然的四时阴阳变化必然影响到人的生理和心理活动。万物都不能违反自然规律,人的生活起居和养生活动也必须与四时季节相适应。顺其自然的心理养生原则,也就是顺从节气季节的变化,使人的精神面貌与大自然协调统一,在相应的季节有相应的精神状态。

《周易•丰卦•彖传下》云:“日中则昃,月盈则食;天地盈虚,与时消息。”这是讲太阳到了午时就要开始偏西,月亮圆了就要开始亏缺。天地间的事物发展到一定程度,就会向相反的方向转化,而人们必须要顺从日月盈亏等自然规律的变化。

《周易•乾卦•文言传》还进一步指出:“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先天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这是说君子的德行,要符合天地的规律,要符合日月的光,要符合春、夏、秋、冬四季的时序,要与鬼神的吉凶相契合。在天意之前行事,天意不违反他;在天意之后行事,就顺应天理。古代养生学中的“三因制宜”即因时制宜,因地制宜,因人制宜,即是据此引申发展而成。由于疾病的发生发展及转归演变直接受到时令节气,地理环境,以及患者的个体情况等的影响,因此,在治病用药时,须灵活处理这些因素,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以制订出适合的治疗方法。

二、保健预防
《黄帝内经》明确地指出:“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 ”说明了保健预防的重要性。心理养生可以调养已经出现的身心问题,但最好是在出现问题之前就做好预防,随时保持精神心理的健康。在精神心理状态出现恶化之前,及时调整自身的习惯和行为,做到未病先防,才能更好地进行心理养生。

保健预防,也可说是“治未病”,包括未病先防、已病防变、已变防渐等多个方面,意思是在疾病发生之前就要开始预防,疾病发生之后及时诊断治疗,防止疾病的传变,防止疾病的恶化与复发等。“治未病”可减少疾病的发生发展,提高生存质量,延长寿命。

《周易•艮卦》云:“艮其趾,无咎,利永贞。”意思是:注意保护脚趾,不会有灾祸,有利于长久吉利。脚趾只是四肢之末端,但是也要严加防范,因为伤到脚趾就会行动不便,还可能发展成严重的感染。这种防微杜渐的思想对于其后养生学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另如《周易•坤卦》初六爻辞云:“履霜,坚冰至。”意思是:脚下踩到了薄霜,结成坚实冰层的时令就快要到了,为了抵御寒冬,就要早做准备。这句爻辞说明,坏的事物是从微小之处起源的,为了防止恶化,要及时作出改变和调整。养生就是要居安思危,防患于未然,这样才能最大程度地预防病患,减轻病痛,延迟衰老,长命百岁。

三、调摄精神
精神的保养是养生学中的一个重要方面。良好的精神状态可以促进人体健康,恶劣的精神状态则易加速疾病的形成和发展。如履卦九二爻辞说:“履道坦坦”, 本义是小心行走在平坦宽广的大道上,后引申为要心胸宽大才能维护身心健康。中医中的“七情”包括喜、怒、忧、思、悲、恐、惊等,过度的情绪会导致心理失衡,伤害到心、肝、脾、肺、肾等相应脏腑,从而影响健康。所以调摄精神是养生的首要要求。

四、身心和谐

《周易》体现了身心和谐的思想,即平衡的心理和良好的情绪可以促进身体健康,而健康强壮的身体反过来又促成了良好的精神状态。如豫卦,上卦震为雷,下卦坤为地,雷声震撼,欢欣喜悦,人心欢乐。意思是保持美好的心情有助于身体健康。其六五爻辞云:“贞疾,恒不死。”贞,正也;疾,病也。意思是说:占问疾病,会痊愈并长久不死。在总卦中的含义是,人们坚守正义,心情愉快,就能预防疾病,身体健康而不会暴亡早夭。《周易•豫卦•象传上》云:“恒不死,中未亡也。”其含义是,应该进行不断的运动锻炼,扶植体内的浩然正气,才能达到“总也不死”的效果。如《周易•乾卦•象传上》云:“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机体中气十足,自然就可以抵御邪气的侵扰,健康而长久地活着。这种身心和谐的思想对后世的养生学很有启发。

《周易》对心理养生学的指导思想是极为丰富的,虽然产生于古代,其中蕴含的很多规律和道理仍然适用于现代社会。认真学习《周易》对现代人的心理养生具有实践价值和深远意义。现代人虽然拥有丰裕优厚的物质生活,但也承担着巨大的精神压力,在快速的社会节奏和激烈的生存竞争中,常常力不从心、身心俱疲而处于亚健康状态。这是处于健康和疾病之间的临界状态,往往是在重大疾病之前身体发出的警告。为了改善这种亚健康状态,现代人往往重视饮食的补养、保健品的滋补、运动健身的习惯等而忽视精神心理的调养,而很多身体的疾病实际大部分是由精神因素所造成。因此,不良的精神心理状态恶化了生理上的感觉,生理上的不适又加重了精神心理的负担,从而形成恶性循环,使人们的健康状况日趋低下。在这种情况下,只有重归古代先贤的指导,重视心理养生,才能从根本上解决现代人的养生困境。
《周易》中的心理养生思想,总结起来:

精神内守——保持安静平和的精神状态;

抑止邪念——除去心中的贪欲恶念;

身不妄为——保持思想行为的正当;

文化熏陶——丰富多的精神文化生活;

心神安定——实现良好的人际关系;

情绪疏导——学会宣泄和倾诉烦恼;

积极乐观——热爱生活与积极进取
易经博大精深,含义隽永,本人研习此中关于心理养生的学问不过是管中窥豹,略见一斑。还望同道不吝指教。

易经养生法的目录

第一章 养生先养气——“气”是生命的本源
人活一口“气”
我们体内充满了宝贝——保养身体元气的吞津功
别让身体受寒
向大雁、青蛙和乌龟学习呼吸之法
强正气才能强五脏
第二章 太极生命钟——阴阳运行对养生的启示
阳气的强弱决定着我们生命的盛衰
一生当中都要保养好我们的阳气
保养人体真阳的三个要领
防止衰老就是要抗阴保阳
学会排阴毒
阴阳平衡,健康一生
第三章 人和天地“同呼吸,共命运”
跟着自然学养生,顺自然而行
日养生——十二时辰养生法
什么时辰吃什么药
年养生——顺应四季的三个规律
第四章 我们都在五行中——五行八卦与体质养生之秘
《易经》的八卦学说
不同卦象体质的人的养生方案
节能养生正当时
第五章 健脑重在用脑
大脑不衰则全身不衰
人脑也是一个太极图
左右脑的交替使用有利于脑养生
锻炼大脑的方法
通过饮食来养脑
第六章 开开心心活百岁——七情养生漫谈
七情是五脏的温度表
踩了老虎的尾巴,心理别失衡
不可小视的“心理障碍”
“一夜暴富”与心理危机
“神经衰弱”别去理它
七情养生归根结底是德养生
第七章 解读身体发出的警报——《易经》与疾病的预测
疾病可以“一叶知秋”
“阴阳转换”与防病治病
手部就是个小人体——“全息思维”看待疾病
从体外为“五脏”体检——五脏的藏象
阴阳和经络里的生命信息
第八章 管好你的嘴——食疗进补、排毒两手抓
《易经》里的“菜单”
食物的“颜色”和“味道”也能养生
吃东西要“补”也要“泄”
正确的饮食结构——“二两五一”
食物是好的药
第九章 经络疏通,人活百岁尚年轻——经络养生的神奇功效
中医独特的保健方法
人人都能掌握的经络养生技巧
第十章 夫妻间的保健操——《易经》与房事养生
中医自古就十分重视性与养生的关系
不节制行为等于用利斧砍自己
不育症的保健法
第十一章 没有生态平衡就没有生命——环境与人的养生
《易经》的“风水养生”
风水养生中的观水、看风和看气
选好家居风水,有益全家健康
拥抱自然,阴阳协调,才能健康

易经31-颐卦

颐卦主要是讲休养生息,人的养生之道。

大象,山下有雷,颐,君子以慎言语,节饮食。看整个卦象还确实和我们吃东西有的一比,上颌不动,下颌动,形象的很。

整个告诫我们君子,要注意自己的言语,吃喝要有节制。当代社会的人们那完全就是背道而行,夜宵搞起,奶茶喝起,炸鸡烤串不吃就不高兴,不是胡吃海喝,就是乱吃乱喝,完全违背了人自己的身体节律。

所以不是我们的思想开放了,不是老一辈的思想落伍了,而是我们完全打开了自己的欲望,然后还说这是思想的进步。就比如说性开放这件事,要按照中国老一辈对性的谨慎态度,那不至于艾滋病泛滥,不至于许多未成年人就怀孕堕胎。

我们思想要进步,但是不是以这种欲望放肆的扩张为手段呀。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些思想背后的真实逻辑我们要把握好,不能一味的标新立异。

卦辞,颐,贞吉,观颐,自求口实。开门见山就说这是好卦,吃饭能不好吗,养生能不好吗,但是恐怕易经里面没有这么简单。易经把主题升华了,你不能自己吃得好算好,还要把天下百姓供养好那才叫好。一个团队把各个成员的家务事,身后事都安排好了,那手下才能给你去拼命干啊,要是最基本的物质生活都保障不来,那指望谁给自己卖命。

这一点华为就做的很好,给到员工足够的薪水,解决物质问题,那员工加班那也加的心甘情愿。

初九,舍尔灵龟,观我朵颐,凶。把自己最有灵气的东西丢掉,去看着别人吃,你说这不是作死吗,想着别人来赏口饭吃,这是不合理的。这就好比年轻人找富婆包养嘛,这饭他吃着不放心啊。

六二,颠颐,拂经,于丘颐,征凶。这一爻延续了初九的那种思想,只有自力更生,自己才能养活自己,如果颠倒了顺序,反求于初九,这不仅违背常理,还会给自己带来祸害。

六三,拂颐,贞凶,十年勿用,无攸利。本来整个卦是要求君子自求口实,也就是自力更生,但是六三不当位,整天想着歪门邪道,想求包养,不求正道,那必然是没有任何好处的。而且这种想法一点也不能有。

六四,颠颐,吉;虎视眈眈,其欲逐逐,无咎。这里很奇怪,我们明显看到,下卦都是凶,而上卦多半是无咎的,基本的理解为,位居高位,多半权力较大,可以用之于民取之于民,就像国家的税收。所以颠颐就是有利的,所以易经一定是讲条件和变化的不是一成不变的。但是也要像老虎一样,虎视眈眈,锲而不舍,专注于为百姓做事。

六五,拂经,居贞吉,不可涉大川。位居高位,即时违背正道,那都是没什么大问题,不要太作死就好。你说这气人不气人。

上九,由颐;厉吉,利涉大川。上九那就不一样了,是去救济百姓的人,是肩负重任的人,所以责任重大,必须有点逼数,不然也是困难重重。但是总的来讲,走正道,还是不会有大问题。

《《易经》养生大道》txt下载在线阅读全文,求百度网盘云资源_百度知 ...

《《易经》养生大道》(张其成)电子书网盘下载免费在线阅读

链接:https://pan.baidu.com/s/1WgOJWhJAqPuZasHVgaCFtg

提取码:sh17  

书名:《易经》养生大道

作者:张其成

出版社: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出版年份:2009-12

页数:246

内容简介:

《〈易经〉养生大道》内容简介:有一种学问,能涵括宇宙,把人世间一切事情都讲明白,它就是《易》。既然说《易》无所不包,那它能养生吗?

阴阳调和,百病不扰,可见阴阳对于养生的重要性。一部《易经》,归根结底就是阴阳二字,讲究“一阴一阳之谓道”。因此,《易经》用于指导养生是再适合不过了。

《易经》本身体现的是宇宙大规律,它所蕴含的养生智慧,重在捕捉生命的本质,从根本上追寻合适个体的养生方法。

《易经》养生,是一种大道至简的养生法。

作者简介:

张其成,北京中医药大学管理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中易国学院院长,国际易学联合会常务理事。中国首位《黄帝内经》博士后,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治未病”工作咨询专家、中医药文化建设与科学普及专家委员会委员。


  张其成教授作为新安名医“张一帖”第十五代传人,我国首届国医大师李济仁之长子,幼承家训,先后师从钱超尘先生、朱伯昆先生、王洪图先生,汇集文哲医三家精髓于一身,将国学国医融会贯通。


  张其成教授主编了中国第一部《易学大辞典》、《易经应用大百科》,首创“易道主干”说,以“易”融汇儒释道医,首创周易心智管理模式,被誉为“国学修心第一人”。

展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