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年推算天干地支,如何计算公元年数的干支

2023-10-17崇庆运势网热度: 7907

干支纪年法如何计算(公元纪年这样换算成干支纪年)

天干、地支 中国古代为方便农时,常以天干地支来纪年、纪月、纪日、纪时。共有十天干和十二地支。其中十二地支与属相一一对应,它们分别是:

十天干:

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十二地支:

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对应的十二属相:

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

那么,如何将公元纪年换算成干支纪年?

1.天干算法: 用公元纪年数减3,除以10(不管商数)所得余数,就是天干所对应的位数;

2. 地支算法: 用公元纪年数减3,除以12(不管商数)所得余数,就是地支所对应的位数。

我们以2010年为例:

天干算法: 2010-3=2007, 2007/10=200余7, 7对应天干第7位是庚,即天干为庚;

地支算法: 2010-3=2007, 2007/12=167余3, 3对应地支第3位是寅,即地支为寅。

综上公元2010是用天干地支纪年为庚寅(虎)年。

同样可以算出,2019年是:

天干:(2019-3)/10=201余6

地支:(2019-3)/12=167余12

故2019是为己亥(猪)年。

天干地支年份计算公式,天干地支推算年份

天干地支年份计算公式

有时候,我们看老人经常数数手指,然后告诉你公元某一年,是中国古历的丙子年啊,庚申年啊。感觉很好玩。

其实他们大多用的是定桩法,他先在大脑里定几个桩,比如1984年是甲子年,2000年是己卯年。当你问1986年你出生哪一年是干支年的哪一年。他就会“甲”+2= “丙”,“子”+2=“寅”,1986年是丙寅年。

​这个挺好,但需要太多的桩,每个人能记忆的桩非常有限,但数字是无限的,如果遇到不常用的年份,比如公元368年是干支什么年?恐怕没有人提前定过这个年份附近的桩。

今天我要说的这个比定桩还简单,同时也可以计算任意年份。我们把这个称为“减3取余法”,具体如下。

一、我们得先熟悉干支各个元素的位置索引

干支次序图

​更好能背出来这个次序。当别人告诉你一个干支名称的时候,你能快速说出他的序号,比如“庚”是7;“戌”是11。

其实要记忆这个索引次序号也不复杂,你看啊,天干里面的甲乙丙丁这个我们用得最多,你肯定能对上1234。接着5跟“戊”(读wu,四声)是一个发音。

接着,在天干排布的圆形图中,“己”跟“甲”对应,当然你如果知道天干五合的话,里面就有一个“甲己合化土”,“己”处于第6位就记住了。

“庚”呢和7对应,在四柱预测里面有个“庚七杀”。

“辛”和8,我经常想到有一部里面有个“辛巴狗”。

壬、癸位于最后两位,我通常把“人”“”来记忆他们。

以上是天干记忆,地支也一样。我举2个例子,你看“寅”是不是跟天干里面的“丙”写法有些像,能知道“丙”是3,就能记住“寅”也是3;同样地支的“巳”跟天干的“己”是不是更像了,都是6。其他的你可以根据自己的知识结构进行联想或者谐音记忆。

二、接着我们开始正式的计算

1、天干的获取方式。

用公元年份减3,除以10,不管商,只看余数,余果为0我们记作10,如果是10以内的余数,按照之一节里面的表查询即可,这里我们来计算2022 的天干,按照公式可以看到2022 经过公式之后的余数为5,查询以下可以知道5对应的天干是戊,如下图:

天干计算方式

2、地支的获取方式。

公历年份减3,除以12,不管商,只看余数,余果为0我们就记作12,如果是12以内的余数,按照前表查询即可.这里我们继续计算2022 的地址,按照公式可以计算得出2022 经过公式之后的余数为11,查询以下表可以知道11对应的地支为戌,如下图:

地支的计算方式

3、特别说明。

本叫“减三取余法”,减三是在公元年份的基础上减三,取余的时候,天干计算要除以10(因为天干有10个元素);地支要除以12(地支有12个元素)。然后根据取得的余数去匹配我们之一步提到的天干地支元素。

三、“减三取余法”的原理

本节,你可要选看。因为我们很多时候,能进行实践操作就可以,没有必要剖析深层原理。

公元元年为辛酉年

由于公元元年为辛酉年,可以此为基础进行简算。先编制如下的表格,规则为:将天干的“辛”定为1,往后为2、3等;将地支的“酉”定为1 ,往后为2、3等。公元年的尾数在天干中找出对应该尾数的天干;再将公元纪年除以12,用余数在地支中查出对应该余数的地支,这样就得到了公元纪年的干支纪年。如1911年,其尾数为1,对应的天干为“辛”;以12除1911得159,余数为3,对应的地支为“亥”,该年即为辛亥年。

甲子分别作为天干地支为4开头的次序,转换为我们最常用的,甲子为1的次序,正好是需要减去3。

四、​特别说明

本公式只是适用于公元后的纪年转换。

以上就是与天干地支年份计算公式相关内容,是关于天干地支的分享。看完天干地支推算年份后,希望这对大家有所帮助!

如何推算公元前年份的天干地支??

如何 推算 公元前 年份的 天干地支 ??

请举例并详细示范

参考答案:公元后的: 天干 :甲4 乙5 丙6 丁7 戊8 己9 庚0 辛1 壬2 癸3 地支 :子4 丑5 寅6 卯7 辰8 巳9 午10 未11 申0 酉1 戌2 亥3 自己看清楚后.....

最佳答案:一.公元后的: 天干 :甲4 乙5 丙6 丁7 戊8 己9 庚0 辛1 壬2 癸3 如1894年末尾一个数是4就甲年,依此类推 地支 :子4 丑5 寅6 卯7 辰8 巳9 午10 未11 申0 酉1 戌2 亥3 换算:1894除以12,余数是几,就在 地支 中找几.二. 公元前 的: 天干 :甲7 乙6 丙5 丁4 戊3 己2 庚1 辛0 壬9 癸8 如 公元前 7年就是甲年依此类推 地支 :子-9 丑-8 寅-7 卯-6 辰-5 巳-4 午-3 未-2 申-1 酉0 戌-11 亥-10换算:如 公元前 221年,-221除以12,余数是几,就在 地支 中找几

我想知道任何一年 怎么 干支 记日法算?(包括 公元前 与公元...

最佳答案:这个是需要计算的 首先需要知道 干支 纪年的规律 干支 纪念法是利用 天干 地支 来纪年 天干 :甲 乙 丙 丁 戊 己 庚 辛 壬 癸 地支 :子 丑 寅 卯 辰 巳 午 未 申 酉 戌 亥 天干 十个, 地支 十二个,将之配对形成年份:甲子,乙丑,丙寅。。。。。。 最后 地支 还剩下两个‘戌 亥’于是将 天干 的甲乙再拿来重新排,这样 地支 一次排完了, 天干 又剩下了,再将 地支 拿来。于是组成六十个正好两者全排完。称其一甲子: 甲子 乙丑 丙寅 丁卯 戊辰 己巳 庚午 辛未 壬申 癸酉 甲戌 乙亥 丙子 丁丑 戊寅 己卯 庚辰 辛己 壬午 癸未 甲申 乙酉 丙戌 丁亥 戊子 己丑 庚寅 辛卯 壬辰 癸巳 甲午 乙未 丙申 丁酉 戊戌 己亥 庚子 辛丑 壬寅 癸丑 甲辰 乙巳 丙午 丁未 戊申 己酉 庚...

怎样 根据 天干地支 纪念算出公元纪年?

比如说今年是庚寅年 怎样 换算出是公元2010年

参考答案:这是两个不同的表示方式 你应该说2010年是庚寅虎年 天干地支 60年一轮回

最佳答案: 天干地支 ,是过去人建历法时,为了方便做60进位而设出的符号。对古代的中国人而言, 天干地支 的存在,就像阿拉伯数字般的单纯,而且后来更开始把这些符号运用在地图、方位及时间(时间轴与空间轴)上,所以这些数字被赋於的意思就越来越多了。 天干地支 是早在 公元前 二千六百九十七年,於中华始祖黄帝建国时,命大挠氏探察天地之气机,探究五行(金木水火土),始作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等 十天干 ,及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等十二地支,相互配合成六十甲子用为纪历之符号。 我国历法以月球绕地球一周的时间(29.5306天)为一月,以地球绕太阳一周的时间( 365.2419 天)...

请问 公元前 干支 纪年法是 怎么算 的,还有给出公历年份 怎么 ...

参考答案:公元纪年法是引进西方耶稣出生的那年为公元1年,以后类推。。。耶稣出生之前就是 公元前 。。 干支 纪年法是中国古代的传统纪年法...

最佳答案:公元纪年法是引进西方耶稣出生的那年为公元1年,以后类推。。。耶稣出生之前就是 公元前 。。 干支 纪年法是中国古代的传统纪年法。由 天干地支 交叉纪念,六十年一轮回。配以皇帝年号纪念。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二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干支 纪年法 公元前 怎么算

干支 纪年法 公元前 怎么算

最佳答案:支纪年传说出自黄帝时代,实际是萌芽于西汉初。所以 公元前 还没有采用 干支 纪年,始行于汉成帝末年,通行于东汉以后

干支 怎么算

干支 怎么算

最佳答案:是 天干地支 天干地支 是早在 公元前 二千六百九十七年,於中华始祖黄帝建国时,命大挠氏探察天地之气机,探究五行(金木水火土),始作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等 十天干 ,及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等十二地支,相互配合成六十甲子用为纪历之符号。 我国历法以月球绕地球一周的时间(29.5306天)为一月,以地球绕太阳一周的时间( 365.2419 天)为一年,为使一年的平均天数与回归年的天数相符,设置闰月。据记载,西元前六世纪中国开始采用十九年七闰月法协调阴历和阳历。 天干地支 ,是过去人建历法时,为了方便做60进位而设出的符号。对古代的中国人而言, 天干地支 的存在,...

公元前 140年以中国传统纪年法 干支 纪年计算应该是什么年 - ...

公元前 140年,即武帝建元元年,以中国传统纪年法 干支 纪年计算...

最佳答案:很简单,楼主知道《辛丑条约》吧,该条约签定于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根据我国 天干地支 传统纪年法,60年一轮回, 公元前 140年到公元1901年,时间过去了2040年,正好是60的34倍,所以 公元前 140年,即武帝建元元年为辛丑年。 公元前 140年02月09日,未到辛丑年初一,则为庚子年腊月廿七。如果说《历史上的今天》里面显示 公元前 140年02月09日为己亥年,那是他搞错了, 公元前 142年为己亥年。楼上那位wenrou_01回答是正确的。 希望对你有帮助,还有不明白的欢迎追问!

天干地支纪年法怎么计算

天干地支纪年的口诀是:公元年数先减三,除10余数是天干,基数改用12除,余数便是地支年。以2021年为例,年份减3得基数2018,除以10得余数8,对查天干次序得“辛”,再将基数2018除以12得余数为2,再循环对查地支次序得“丑”,故2021年为辛丑年。

我国古代是用干支纪年的,近代史上提到的甲午战争、戊戌变法、辛亥革命等名词就是干支纪年。所谓干支就是十天干和十二地支的简称。天干、地支按照一定规则(阳干配阳支,阴干配阴支。或者说单配单,双配双)可以搭配成60对,也就是一个甲子(60年),周而复始记录时毁雀间。

天干:

十天干包括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其纤明早中为甲、丙、戊、庚、壬为阳干,为乙、丁、己、辛、癸为阴。

地支:

十二地支包括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其中为子、寅、辰、午、申、戌为阳支,丑、槐圆卯、巳、未、酉、亥为阴支。

天干地支纪年的口诀是:

“公元年数先减三,除10余数是天干,基数改用12除,余数便是地支年。”

以2021年为例,年份减3得基数2018,除以10得余数8,对查天干次序(甲、乙、丙、丁、戊、已、庚、辛、壬、癸)。得“辛”,再将基数2018除以12得余数为2,再循环对查地支次序(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得“丑”。故2021年为辛丑年(若得0可理解为1之前即12)。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最多18字)

给出个年份怎样算那一年的天干地支?

原则上,天干与地支的使用上有配对使用的要求,即如下两组配对且交叉使用。如再配上生肖的话,其使用方法为,例如公历1984年为一个周期的第一年,即上一组开始的甲子鼠,1985年则轮到下组的乙丑牛,1986年又轮到上一组的丙寅虎,1987年轮到下一组丁卯兔,如此下去。最后形成一个循环。
从已知的公历年份计算干支纪年:序号0-9对应甲到癸,0-11对应子到亥,年份数减4,除以10的余数是天干,除以12的余数是地支。(公元前的年份则用58-“年份数除以60的余数”后计算)

任意年份天干地支的计算方法

第一步:先将天干进行编码:

甲4乙5丙6丁7戊8己9庚0辛1壬2癸3

凡是公元后某年的最后一位数字(个位数)是“4”,那么该年的天干就是“甲”;“5”就是“乙”;余类推。如2010年的天干就是“庚”。记住这一编码很实用,虽然不能用干支纪年来直接推算公元纪年,但可以给我们一点提示,凡是天干为“甲”的公元纪年数最后一位数必为“4”;“辛”为“1”;余类推。如辛酉政变(1861)、辛丑条约(1901)、辛亥革命(1911)发生年代的最后一位数字都是“1”,而“1”刚好对应天干中的辛。

第二步:将地支进行编码:

子4丑5寅6卯7辰8巳9午10未11申0酉1戌2亥3

把公元某年的数字除以12,余数为“4”,那么该年的地支就是“子”;余数为“5”就是“丑”;余类推。心算地支可将年份数减去12的倍数,如1800、1860、1920、1980等,再算就容易得多了。

第三步:将天干、地支合在一起,就是公元某年的干支纪年。

如1861年,最后一位数字是“1”,天干为“辛”,将1861除以12(或1861减去1860),余数为“1”,地支为“酉”,那么公元1861年就是辛酉年。

展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