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天干地支时为什么要减3,日时天干地支计算方法

2023-10-27崇庆运势网热度: 21564

中国古代记年法为什么其中要减去三

古代纪年法
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干支纪年
用“天干”和“地支”一一相配来纪年的方法。其特点是:
A、天干和地支各一位组成一个纪年,如“甲子年”、“乙丑年”等。
B、天干和地支的相配永远是单数对单数、双数对双数,不可能出现奇偶相组合。
C、60年一循环,周而复始。
年号纪年
从汉武帝起,帝王即位都有年号,后就用帝王年号来纪年。 如:康熙元年等。《岳阳楼记》“庆历四年春”、《琵琶行》“元和十年”、《游褒禅山记》“至和元年七月某日”、《石钟山记》“元丰七年”、《梅花岭记》“顺治二年”、《指南录后序》“德祐二年”、《雁荡山》“祥符中”(“祥符”是“大中祥符”的简称,宋真宗年号)等。[1]
王公年次纪年
用于春秋战国时代的一种纪年方法,如:赵惠文王十六年《左传。骰之战》:“三十三年春,秦师过周北门。”指鲁僖公三十三年。《廉颇蔺相如列传》:“赵惠文王十六年,廉颇为赵将。”[1]
民国纪年法: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后,定1912年为民国元年。从此又有了民国纪年法。
干支纪年法推算方法:
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计算方法1:
天干:年份÷10,得到的商不管,看余数,若余数-3得正,则按天干顺序往下数,得数即为天干顺序数,若余数-3为负,则+10,得到的数即为天干数,若余数为3,则为天干的最后一位,即癸。
地支:年份÷12,得到的商不管,看余数,若余数-3得正,则按地支顺序往下数,得数即为地支顺序数。若余数-3为负,则+12,得到的数即为地支顺序数,若余数为3,则为地支的最后一位,即亥。
把天干数和地支数合并起来,即为所求的干支年份。 如:2012年查万年历为壬辰年,算法为: 2012÷10=200……2,2—3=—1,—1+10=9,按天干顺序数到9,甲、乙、丙、丁、戊、己、庚、辛、任。第9位为任。 2012÷12=167……8,8—3=5,按地支顺序数到,子、丑、寅、卯、辰。第5位为辰。 按照以上计算结果,把天干、地支合并起来可知,2012为壬辰年。
计算方法2 :
十位天干:
甲 乙 丙 丁 戊 己 庚 辛 壬 癸
1 2 3 4 5 6 7 8 9 10
十二地支
子 丑 寅 卯 辰 巳 午 未 申 酉 戌 亥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已知公元数推算干支年号,只需要分两步:
第一,把公元年数减去3,你会得一个新的数字。这个新数字的个位数字(当个位数字为“0”时,当“10”)在十位天干中所对应的天干字就是所求的。
第二,把每一次你得到的一个新数字除以12,这样你又会得到一个余数字(当刚好除尽时,余数字取12)。这个余数字在十二地支中所对应的一位地支,即为所求的。
例如,请你确定1980年的干支年号。
先找天干:1980-3=1977。1977的个位数字7在十位天干中对应的天干字为“庚”。
再找地支:1977÷12=164……9,显然余数为9,查9在十二地支中对应的地支字为“申”。
所以,1980年为庚申年。
这样推算干支年既快又准,可简记为“减3除以12”。

干支纪年法为什么要减3

因为公元4年为甲子年,所以计算时减三才能与农历年元年相合的

天干地支最简单的算法,天干地支的算法

提起天干地支最简单的算法,大家都知道,有人问天干地支的算法,另外,还有人想问最简单的天干地支纪年法?,你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其实天干地支的简便算法?,下面就一起来看看天干地支的算法,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天干地支最简单的算法

1、天干地支的算法

甲(jiǎ)、乙(yǐ)、丙(bǐng)、丁(dīng)、戊(wù)、己(jǐ)、庚(gēng)、辛(xīn)、壬(rén)、癸(guǐ)子(zǐ)、丑(chǒu)、寅(yín)、卯(mǎo)、辰(chén)、巳(sì)、午(wǔ)、未(wèi)、申(shēn)、酉(yǒu)、戌(xū)、亥(hài)简单易懂的年干支计算方法。

首先你得了解或者背过天干地支怎样推算天干地支。

计算现在任意的一个年份的天干地支

天干:年份减3,除以10,没有余数就是天干的***个,余数是1对应甲,是2对应乙,依次往后推

地支:年份减3,除以12,没有余数就是地支的***个,余数是1对应子,是2对应丑,依次往后推。—3=÷10=则天干为癸天干地支最正确的算法。

—3=÷12=。。。。。。8则地支为未推算天干地支的方法。

因此年是癸未年—3=÷10=。。。。。。6则天干为己

—3=÷12=则地支为亥

因此年是己亥年

2、最简单的天干地支纪年法?

记住一个年分的天干地支,比如的天干地支为戊辰龙年我们要计算哪一年,天干十位十位往后推,地支十二位十二位往后推,因为天干为十位,地支为十二位。地支有小数点的怎么算。

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掐指算命的108句口诀。

十二生肖: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

转换规则:适用于所有公历年号。天干地支计算法。

(1)根据万年历查看年干支,这是比较省事的方法。

(2)自然数序法求干干地支最正确的算法手指图。

根据是公元元年是辛酉年,辛8酉10,干的周期为10支的周期为12。每**的天干地支怎么算。

天干按甲到癸的顺序为1~10,地支的顺序按子到亥的顺序为1~12。三十句算命词。

公元前的算法:

年干=8-N(N﹤8)或8-N+10(N≧8),N=年号/10的余数=年号个位数。

年支=10-N(N﹤10)或10-N+12(N≧10),N=年号/12的余数。天干地支速算。

例:求公元前22年和公元前年的干支?哪些日支能得好配偶。

解:前22的年干=8-2=6=己,前年的年干=8-9+10=9=壬;天干地支求法。

前22的年支=10-10+12=12=亥,前年的年支=10-3=7=午;

故前22年的干支为己亥,前年的干支为壬午。

公元后的算法:

年干=N-3(N﹥3)或N-3+10(N≤3),N=年号/10的余数=年号个位数。

年支=N-3(N﹥3)或N-3+12(N≤3),N=年号/12的余数。

例:求公元年和年的干支?

年的年干=4-3=1=甲,年的年干=1-3+10=8=辛;

年的年支=0-3+12=9=申,年的年支=7-3=4=卯;天干地支算命法免费。

故公元年的干支为甲申,年的干支为辛卯。手指掐算的方法图解。

(3)整数序法求干支

天干按庚、辛、壬、癸、甲到癸的顺序为-3、-2、-1、0、1~10,

地支的顺序按申、酉、戌、亥、子到亥的顺序为-3、-2、-1、0、1~12。日干支计算公式。

公元前的算法:

年干=8-N,N=年号/10的余数=年号个位数。掌上推算岁数干支法。

年支=10-N,N=年号/12的余数。

解:前22的年干=8-2=6=己,前年的年干=8-9=-1=壬;天干地支算法题。

前22的年支=10-10=0=亥,前年的年支=10-3=7=午;

故前22年的干支为己亥,前年的干支为壬午。

公元后的算法:天干地支时间对照表。

年干=N-3,N=年号/10的余数=年号个位数。从出生年份如何算天干地支。

年支=N-3,N=年号/12的余数。

例:求公元年和年的干支?出生时辰天干地支对照表。

年的年干=4-3=1=甲,年的年干=1-3=-2=辛;三十句算命金口诀。

年的年支=0-3=-3=申,年的年支=7-3=4=卯;

天干地支的简便算法?

故公元年的干支为甲申,年的干支为辛卯。

-干支纪年

以上就是与天干地支的算关内容,是关于天干地支的算法的分享。看完天干地支最简单的算法后,希望这对大家有所帮助!

天干地支算法为什么减3,天干地支纪年法怎么计算

提起天干地支算法为什么减3,大家都知道,有人问天干地支纪年法怎么计算,另外,还有人想问天干地支的计算方式问什么要减3或是4?你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其实中国古代记年法为什么其中要减去三,下面就一起来看看天干地支纪年法怎么计算,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天干地支算法为什么减3

1、天干地支算法为什么减3:天干地支纪年法怎么计算

在中国古代的历,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被称为“十天干”,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叫作“十二地支”。两者按固定的顺序互相配合,组成了干支纪法。天干地支算年份为什么减3。

虽然有以下一些说法来考证干支的起源,但是究竟是谁发明?最早出现于何时?始终都是一个谜。

大约在战国末年,依据各国史官长期积累下来的材料编成的史书《世本》说:“容成作历,大桡作甲子”,“二人皆黄帝之臣,盖自黄帝以来,始用甲子纪日,每六十日而甲子一周”。看支是大挠创制的,大挠“采五行之情,占斗机所建,始作甲乙以名日,谓之干;作子丑以名月,谓之枝,有事于天则用日,有事于地则用月,之别,故有枝干名也。”

郭沫若在《甲骨文字研究·释干支》中认为,以往人们对干支的解释,都是望文生义的臆测,“十天干”纯属十进位记数法的自然发生,其中多半是殷人所创制。至于“十二地支”,起源于古巴比伦,在比较中国古代的十二时辰和古巴比伦的十二宫后,指出中国古代的十二辰和十二地支,都是从古巴比伦的黄道十二宫演变而来。其传入中国的途径,可作大胆推测,也许商“本自西北远来,来时即挟有由巴比伦所传授之星历知识,入中土后而沿用之”,或许“商室本发源于东方,其星历知识乃由西来之商贾或牧民所输入”。

一些学者从我国上古的夏代帝王世系和商代汤王以下所有帝王的名字中,探究十天干中的字已被用于这一特有现象。为驳干支外来说,陈遵妫在《中国天文学史》中指出,“在四千多年前的夏代,可能已有干支产生了”。郑文光在所著《中国天文学源流》一书中认为,十天干起源于我国古代伏羲和“生十日”的神话,是十进位法概念在纪时中的反映,应当产生于渔猎时代的原始;“十二地支”则由常羲“生月十有二”的神话演变而来,产生于殷商之前,后逐渐演变为十二辰。所以,郑文光推断:“十二支宜乎是夏人的创作。”杜石然等则在编著的《中国科学技术史稿》一书中,主张夏代已有十天干纪日法,商代在夏代天干纪日的基础上,进一步使用干支纪法,从而把十天干和十二地支配合在一起形成六十循环的纪日法。

六十甲子顺序

中国古代记年法为什么其中要减去三

甲子、乙丑、丙寅、丁卯、戊辰、已巳、庚午、辛未、壬申、癸酉、

甲戌、乙亥、丙子、丁丑、戊寅、已卯、庚辰、辛巳、壬午、癸未、算地支减3等于零是怎么回事。

甲申、乙酉、丙戌、丁亥、戊子、已丑、庚寅、辛卯、壬辰、癸巳、2016的天干地支的算法。

甲午、乙未、丙申、丁酉、戊戌、已亥、庚子、辛丑、壬寅、癸卯、天干地支为啥以4开始。

甲辰、乙巳、丙午、丁未、戊申、已酉、庚戌、辛亥、壬子、癸丑、

甲寅、乙卯、丙辰、丁巳、戊午、已未、庚申、辛酉、壬戌、癸亥。

以上就是与天干地支纪年法怎么计算相关内容,是关于天干地支纪年法怎么计算的分享。看完天干地支算法为什么减3后,希望这对大家有所帮助!

怎样用天干地支计算年份?

计算某一年份的天干地支是比较简单,操作步骤如下:

第一步:先将天干进行编码:

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 癸

4、 5、 6、 7、 8、 9、 0、 1 、 2、 3

凡是公元后某年的最后一位数字(个位数)是“4”,那么该年的天干就是“甲”;“5”就是“乙”;余类推。如2010年的天干就是“庚”。记住这一编码很实用,虽然不能用干支纪年来直接推算公元纪年,但可以给我们一点提示,凡是天干为“甲”的公元纪年数最后一位数必为“4”;“辛”为“1”;余类推。如辛酉政变(1861)、辛丑条约(1901)、辛亥革命(1911)发生年代的最后一位数字都是“1”,而“1”刚好对应天干中的辛。

第二步:将地支进行编码:

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4、 5、 6 、7、 8、 9、10、11、 0、 1、 2、3

把公元某年的数字除以12,余数为“4”,那么该年的地支就是“子”;余数为“5”就是“丑”;余类推。心算地支可将年份数减去12的倍数,如1800、1860、1920、1980等,再算就容易得多了。

第三步:将天干、地支合在一起,就是公元某年的干支纪年。

如1861年,最后一位数字是“1”,天干为“辛”,将1861除以12(或1861减去1860),余数为“1”,地支为“酉”,那么公元1861年就是辛酉年。

需要注意:某一年干支的都是以中国二十四节气的立春交节时刻开始的.例如: 1989年的立春交节时刻是:公历 1989-02-04 04:27:09.过了这个时间点,此年的干支就是己巳.如果没过这个时间点年份干支就属于1989年的前一个戊辰年.

年月日时的天干地支算法

干支纪法
干支就字面意义来说,就相当于树干和枝叶。我国古代以天为主,以地为从,天和干相连叫天干,地和支相连叫地支,合起来叫天干地支,简称干支。
天干有十个,就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有十二个,依次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古人把它们按照一定的顺序而不重复地搭配起来,从甲子到癸亥共六十对,叫做六十甲子。
我国古人用这六十对干支来表示年、月、日、时的序号,周而复始,不断循环,这就是干支纪法。
传说黄帝时代的大臣大挠“深五行之情,占年纲所建,于是作甲乙以名日,谓之干;作子丑以名日,谓之枝,干支相配以成六旬。”这只是一个传说,干支到底是谁最先创立的,现在还没有证实,不过在殷墟出土的甲骨文中,已有表示干支的象形文字,说明早在殷代已经使用干支纪法了。

展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