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行对应四象,四象对应五行图

2023-10-01崇庆运势网热度: 21842

四象和五行如何怎么对应?

是《易经》里的话“无极生太极,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吧太极含阴阳,阴阳一分为二,是故太极生两仪。太极生阴阳,阴阳又生化成四象,四象即是四种形象,四象即是太阴、太阳、少阴、少阳。然后再由此形成的现实生活中的具体的形象,八卦即是四象演变出来的母象。八卦名:乾 坤 震 艮 离 坎 兑 巽

三分钟讲清楚四象和五行的关系,易经风水知识

我们都知道五行是指金、木、水、火、土五种物质,而五行对我们的一生会有着重要的影响。请继续往下看:
阴阳和五行的关系是怎样的
论阴阳与五行关系
“天地之间一气而已,唯有动静遂分阴阳;有老少、遂分四象。老者极动极静之时,是为太阳太阴。少者初动初静之际,是为少阳少阴。有是四象,而五行具于其中矣。水者,太阴也;火者太阳也;木者,少阳也;金者,少阴也;土者,乃阴阳老少、木火金水冲气所结也。”这里非常明确的指出了阴阳、四象和五行的关系:五行就是四象的另一种表述方式,也就是说五行是由阴阳形成的,即阴阳生五行。
另外,从一些易学大家对四象的论述中,也能看出四象与五行的关系:如宋•刘牧《易数钩隐图》中:孔氏疏谓“金、木、水、火禀天地而有,故云‘两仪生四象 ’。土则分王四季,又地中之别,(故)惟云四象也。”这段论述中非常明确的指出了四象与五行的关系:即四象就是五行中的金、木、水、火。还有很多易学大家认为,四象在时间上为春、夏、秋、冬四时,在空间上为东、南、西、北四方,在六神上为青龙、朱雀、白虎、玄武;如高亨在《周易大传今注》中讲:“少阳,老阳,少阴,老阴四种爻乃象四时,八卦由此四种爻构成”。无论是春、夏、秋、冬,东、南、西、北,还是青龙、朱雀、白虎、玄武,在五行上都代表金、木、水、火,也就是说五行中的金、木、水、火为四象。
而五行中的土是四象--木、火、金、水相混合而成的一行,故土为混合物,所以古人以土为脏,在人体类象上以土代表肠胃消化系统。正因为土中什么都有,因此才有“万物土中生”的说法,也正是如此《易经》上以坤为母。土在五行中是个特殊元素。在最原始的演变中是两仪生四象,没有土,此时四象在时空上各自占具了相应的位置。而后在四象扩大自己所占具的时空中,四象间相互交汇,而交汇处便成了混合物,这便是土。中央是四象汇集之处,四象都交汇于此,故土居于中央;而四隅是四象中的每两项的交汇处,故土又寄于四隅(所以四隅的地支都有一个是土,居于四隅的地支除亥水外都藏有土)。
可见,五行是四象的另一种表述方式,四象是由阴阳生成的,故五行也是由阴阳生成的。阴阳和五行是同一哲学体系。
阴阳生成五行后,五行便成了构成宇宙及宇宙中万事万物的五种最初、最基本元素,所以五行第一个含义就是五种最基本的元素。五种最基本元素有各自不同的性质,故五行又代表五种性质,因此五行的第二个含义就是五种性质。五行是由阴阳生成的,而阴阳者乃动静之机,阳的最初性质为动,阴的最初性质为静。一个要动,一个阻碍动,“动”只有受到阻碍才会产生不同形式的动,如一个运动的物体只有受到阻碍才会做减速运动,才会有减速运动的这种运动形式--正因为阴阳的共同作用才产生了五种不同形式的动--五行;五种不同形式的动,自然会有五种不同的性质。世上万物的性质都是运动的结果。所以五行的第三个含义就是五种运动(此时五行的“行”是运行之意),或者说是五种动能。《周易》上对乾卦的解释中有这样一句话“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这句话中的“行”就是运动的意思,代表动能。《三命通会》云:“五行者,往来乎天地之间而不穷也,故谓之五行。”可见,五行代表五种往来于天地之间的动能。(所以,把五行单纯的理解为五种物质,是非常片面的。如不能把“金”单纯的理解为黄金或金属,不能把水单一理解为我们日常生活中所喝、所用的水……)。
宇宙中的物质,相互间最大的关系就是动能。正如哲学上所说,运动是物质的特性。宇宙中的物质,自身和相互间的性质与关系,都来自于运动,也是运动的不同表现形式。而在《周易》上用来表示运动和动能的就是五行,通过五行的生克来表示运动的去向和动能的转化形式。
阴阳与五行
中国古代哲学认为:“天降阳,地出阴,阴阳合而生五行”(《李觏《删定易图序论一》》。即五行本原于阴阳之气,阴阳二气相互作用而产生五行。“阴变阳合而生水、火、木、金、土。五气顺布,四时行焉”,“五行一阴阳也,阴阳一太极也,太极本无极也。五行之生也,各一其性”(《御纂性理精义·卷一》)。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阴阳之为五行,有分而言之者,如木火阳而金水阴也;有合而言之者,如木之甲,火之丙,土之戊,金之庚,水之壬皆阳,而乙丁己辛癸皆阴也。以此推之健顺,五常之理可见”(《御纂情理精义·卷十》)。即太极生阴阳,阴阳化五行。就五行之阴阳言,木火属阳而金水土属阴,而五行之中又各具阴阳,木之甲、火之丙、土之戊、金之庚、水之壬为阳,而木之乙、火之丁、土之己、金之辛、水之癸为阴。
世界本原一气,气之动静而为阴阳,气为阴阳之体,阴阳为气之用。阴阳合和化生五行。所谓“有太极则一动一静而两仪分,有阴阳则一变一合而五行具”(《御纂性理精义·卷一》)。总之,“本是一气,分而言之曰阴阳,又就阴阳中细分之则为五行。五气即二气,二气即一气”(吴澄《吴文正公集·答人问性理》)。一气分阴阳,阴阳生五行,阴阳五行均为气之消息变化。
五行的解说
五行是我国古代哲学理论,属于古人对物质的属性及其相互关系的认识范畴。医学中的五行学说则是古代的朴素唯物,自发辨证的思想方法与医学实验的相结合。“五”指木、火、土、金、水五类事物,“行”是运动。这个学说是以五行的属性,联系人体的脏腑器官,并通过五脏为中心,运用“相生”,“相克”,“相乘”,“相悔”的理论来说明一些生理现象和病理变化,用以总结临床经验。基本内容:以五行的属性分别脏腑器官的特征。如肝、筋、目属木;心、脉、舌属火;脾、肉、口属土;肺、皮毛、鼻属金;肾、骨、耳属水等。以生克的关系说明脏腑器官相互资生和制约的生理现象,如肝能制约脾(木克土),但脾能资生肺(土生金),而肺又能制约肝(金克木)等等,以此来说明脏腑间有着彼此维系,彼此协调生理活动的关系。以乘侮关系阐述病理变化及治疗方法。如肝病犯脾,是木乘土,治疗应采取抑木扶土法;治疗肺气虚弱,采用健脾补肺,叫培土生金法。由此可见,五行学说贯串于医学的各个方面,并包含着古人的一些宝贵临床经验,也是中国医学的基础理论。它强调事物间相互依存,又相互制约的观点。对古代医学的发展起了一定作用。

四象和五行

四象(或作四相)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指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分别代表东西南北四个方向。在二十八宿中,四象用来划分天上的星星,也称四神、四灵。春秋易传的天文阴阳学说中,是指四季天然气象,分别称为少阳,太阳,少阴,太阴。中国传统方位是以南方在上方,和现代以北方在上方不同,所以描述四象方位,又会说左青龙(东)、右白虎(西)、前朱雀(南)、后玄武(北)来表示,并与五行学在方位(东木西金,北水南火)上相呼应。四象的概念在古代的日本和朝鲜极度受重视,这些国家常以四圣、四圣兽称之。值得注意的是,虽然近来受到日本流行文化的影响,而开始习惯这种说法,但事实上中国历来对此四象并没有四圣的说法,一般所指的四圣乃伏羲、文王、周公和孔子等四个圣人。四象也指风、雨、雷、电,四种自然天候气象。
土位于中央

什么是四象五行

八卦系统与五行系统都是源于太极、营养、四象学说,四象想对就比较少人去研究,你知道四像五行都有什么吗?我为大家收集整理了四象五行的一些知识,供大家学习借鉴,希望对你有帮助!
四象五行的介绍
与印度把世界本原力量分为“地、火、风、水”不同,我国古代的四象则是太阴——水;少阳——木;少阴——金和太阳——火。而且还多了一个介于这四象之间的中间状态——土

在产生了四象的基础上,由于阴阳力量的继续作用,又生成了新的阴阳组合。太阳分解为太阳之阳——“乾”和太阳之阴——“兑”;少阴分解为少阴之阳——“离”和少阴之阴——“震”;少阳分解为少阳之阳——“巽”和少阳之阴——“坎”;太阴分解为太阴之阳——“艮”和太阴之阴——“坤”。

周易》里面讲八卦、64卦的变化,没有涉及五行,这是因为,八卦系统与五行系统是两个各自独立的系统。

八卦系统与五行系统,根源都是太极、阴阳、四象学说。

四象学说之后,出现五行学说与八卦学说两个发展方向。

四象学说确立和应用后,古人就会思考下列问题:

1,四分法太粗糙,四分法之后,如何更细致地分类事物,事物类别之间的关系和变化规律是什么?

2,“四象”分类和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第一个问题,导致了八卦学说的产生;第二个问题,导致了五行学说的产生。太极一分为二,得到阴、阳(两仪)。

阴、阳再一分为二,得到四象——“少阴、太阳、少阳、太阴”,后来分别称为“木、火、金、水”。

如果用阿拉伯数字“1、2、3、4”表示四象,那么,根据“奇数为阳数,偶数为阴数”分类法,其中,最大的奇数是3,可以表示阳气最多的太阳;最大的偶数是4,可以表示阴气最多的太阴。

1.2、3、4之和为10,10可分出“1、2、3、4”,所以,“10”可以看作太极。

太极分阴阳,10可分为5、5,一个为阴数5,一个为阳数5。

阳数5可分解为3和2。对应四象,3为太阳,为火;2为少阴,为木。

阴数5可分解为4和1。对应四象,4为太阴,为水;1为少阳,为金。

所以,“木、火、金、水”与“1、2、3、4”相配的结果是:

木——2,是少阴。

火——3,是太阳。

金——1,是少阳。

水——4,是太阴。

由水变化到木,是由“阴4”变化到“阴2”,是阴气渐少,阳气渐多的过程。

由火变化到金,是由“阳3”变化到“阳1”,是阳气渐少,阴气渐多的过程。

这里,“4,2,3,1”表示的是概念,不是具体比例,所以四象学说里,“水”与“火”的阴气与阳气比例不是“4:3”;“木”与“金”的阴气与阳气比例也不是“2:1”。

“木、火”都是由“阳气5”二分而来,所以归类为“两仪”中的“阳”。

“金、水”都是由“阴气5”二分而来,所以归类为“两仪”中的“阴”。

所以,四象(木、火、金、水)用于对应一年四季时,分别可以对应春、夏、秋、冬。

由春季到夏季,阳气渐升;由秋季到冬季,阴气渐升。

用于四象对应生命时,“木、火、金、水” 分别可以代表生、长、老、死——表示生命从无到有(生),从有到强(长),从强到弱(老),从弱到无(死)的四个连续的过程。

根据阴阳理论,阴气与阳气是互根互生的。所谓“阴极阳生,阳极阴生”是也。

以四象为例,阳气分为“木、火”,阴气分为“金、水”。

“木、火、金、水”四象循环,就是一个阳气与阴气不断地互根互生的过程。

“水”为阴气的极点,“阴极阳生”,所以“水”变化为“木”,即生“木”;“木”阳气继续上升,变化为“火”;“火”为阳气极点,“阳极阴生”,所以“火”变为“金”,即火生金;“金”阴气继续上升,变化为“水”,金生水。

上述四象还可用另一种方式表示——就是根据阴阳互根互生理论,用其“所生”(即产生的原因)来表示。

比如,“木——2,火——3”,都源于“阳数5”一分为二。所以木为“阴2”,火为“阳3”。

木是因为“阳5”分出了 “阳3”才出现,所以“木”可以说成“阳3生木”;同理,火是因为“阳5”分出了“阴2” 才出现,所以“火”可以说成“阴2生火”。在古代,阳可对应“天”,阴可对应“地”,所以“阳3生木”“阴2生火”可以说成“天三生木,地二生火。”

再比如,“金——1,水——4,”都源于“阴数5”一分为二。所以水为“阴4”,金为“阳1”。

金是因为“阴数5” 分出了“阴4”才出现,所以可以说成“阴4生金”;同理,水是因为“阴数5”分出了“阳1” 才出现,所以可以说成“阳1生水”。阳可表示“天”,阴可表示“地”。所以可以说成“天一生水,地四生金”。

如上所说,四象(木、火、金、水)的阴阳变化次序和规律就此确立了,事物变化的一般规律就此确立了。

四象已经具有明显的周而复始的性质了。

四象对应一年四季,明显具有周期性变化规律。

如果将植物的种子、动物的后代看作生命的特殊再生方式,那么,四象对应生命的生、长、老、死四个阶段,生命也是具有周期性的。

四象变化,周而复始,是事物发展变化的一般规律。

有般,就有特殊。

以一年四季为例,其变化规律与日月有关。日月几十亿年运行不息,是相对永恒的东西。据说地球的气候变化,7500万年是一个周期,在这个期间内,四季(春夏秋冬四象)变化规律是大致不变的。

对动植物生命而言,情况就不一样了,因为偶然性因素大为增加。以动物为例,有胎死腹中的,有幼年夭折的,有壮年早逝的——生、长、老、死四个阶段未完成就结束了。有的动物未留下后代,那就谈不上生命的再生(周而复始)了。对动植物生命而言,偶然性因素确实存在,但我们不能因此否定生命的周期性变化规律。 其他事物变化也一样,我们不能因为有特殊变化而否定其一般规律。

在把握事物一般规律的基础上,合理把握和解决偶然性因素导致的特殊变化,是我们研究事物规律的目的。

导致四象一般变化的原因是什么呢?导致四象发生特殊变化的原因是什么呢?

这里,需要谈到五行学说。

“土”位于四象中间,不包含在四象循环周期内,如何正确理解“土”的含义,是正确理解四象与五行的关键。周易参同契》:“日月为易,刚柔相当,土旺四季,罗络始终,青赤黑白,各居一方,皆秉中宫,戊己之功。”

将五行对应时间和过程,《周易参同契》持“土旺四季”,持“土贯穿始终”之说。

将五行对应地理四方,《周易参同契》持“土主中宫”之说。

在这里,“土”是太极,是可以分出阴阳的太极。

我赞同《周易参同契》的上述观点,持“土为太极”之说。

“土旺四季,罗络始终”。正是因为有了贯穿始终的“土”,有了时间和过程的始终,一年才可以划分出“春夏秋冬”四象;生命才可以划分出“生长老死”四个阶段。

《周易参同契》“皆秉中宫,戊己之功”。“土”指中央,有了中央,人们才可以区分“东南西北”四方,“东南西北”四方才可以长久存在。

《周易参同契》“土旺四季”,因为有“土”,四季才可以周而复始,运行不息。

中医支持“土为太极”的说法。

中医藏象学说认为脾胃为土。人食五谷经过脾胃的运化而生成的水谷精微之气,即为后天之气。传统中医认为,胃为后天之本, 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脾胃之气为后天太极,是生命所必需的。中医有“补脾胃,养五脏”的治疗法则。

四象的万物。实质就是——土生木火金水,土养木火金水,土载木火金水,土纳木火金水。

“木火金水”的产生都来源于“土”,其继续存在也依赖于“土”。

“木火金水”的产生都来源于“土”——这个“土”是先天之“土”。

“木火金水”的继续存在也依赖于土——这个“土”是后天之“土”。

将五行对应一年四季,“木火金水”分别对应“春夏秋冬”,土为阴阳(合则为太极)——就是日月。日月分则为阴阳,合则为太极。有日月,才有春夏秋冬四季。将来,太阳月亮的寿命到了尽头,日月没有了,“春夏秋冬”自然就没有了——这是因为后天太极变化了。

将五行对应四方,“木火金水”分别对应“东南西北”,土为中央。中央可以无限小,小到一个点;可以无限大,大到与天地相同。“土”,可以理解为就是“天地”——有天地才有四方,没有天地就没有四方。其实,即使简单的只将“土”理解为“中央”,四方也是由中央生发的,没有中央原点,根本无法划分东南西北四方。

在五行中,“土”为太极,太极分两仪,就是阴阳(也可说是阴土,阳土),阴阳分四象,就是“木火金水”。

“土”不一分为二时,是“太极”。

“土”一分为二时,是“阴,阳”,是“阴土”和“阳土”。

“土”可四分为“木火金水”,是太极(阴阳)分为四象;“木火金水”可以合为“土”,是四象统一回归到太极。——这就是五行学说的实质,本质。建议阅读:五行八卦罗盘怎么用
四象对应五行和八卦对应五行的矛盾
人说四象对应五行是 太阳(阳之阳)--火;少阴(阳之阴)--木;少阳(阴之阳)--金;太阴(阴之阴)--水;阴阳平衡的特殊状态--土

而又有说八卦对应五行是 太阳分解为太阳之阳——“乾”和太阳之阴——“兑”;少阴分解为少阴之阳——“离”和少阴之阴——“震”;少阳分解为少阳之阳——“巽”和少阳之阴——“坎”;太阴分解为太阴之阳——“艮”和太阴之阴——“坤”

而 举个例子,八卦中的“离”代表火,然而向上推一级,从四象来看,“离”是少阴之阳,应该属于木。

例子其二:八卦中的“坤”代表地,而其又是太阴之阴,应该属水。邹衍将“地”和“山”归于“土”,四象之中不存在的“土”在八卦中却能找到,

五行与八卦是两个不同的系统,虽有同一个根(河图),但我认为五行中的阴阳与八卦中的阴阳不是完全相同的。就你上面说的,“离”是少阴之阳,应该属于木。这里你认为少阴之阳与少阴之阳都是属木,这个看法似乎不合适。

“太阳(阳之阳)--火;少阴(阳之阴)--木;少阳(阴之阳)--金;太阴(阴之阴)--水;阴阳平衡的特殊状态--土”——这是有些人把四象与五行的对应,八卦与五行的对应会产生变化(怎么变化可以去思考一下)。

乾为天,坤为地,坎为水,离为火,震为雷,兑为泽,艮为山,巽为风。震为雷亦为春天,春天万木复苏,故而属木。巽为风亦为春夏交替前奏,树木做茁壮成长,是木最茂盛之时,故而仍属木。离为火亦为夏,烈日炎炎故而属火。兑为泽亦为秋,金秋季节,庄稼果实成熟,金灿灿的,故而属金。乾为天亦为秋冬之前夕,人们挥镰刀收割粮食、采摘果实均为金属之器,故而属金。坎为水亦为冬,冰天雪地,寒冷至极,故而属水。艮为山、坤为地,皆为土类,故而属土。况且坤是夏转秋之前兆,酷暑难耐,一片焦土。艮是冬之终极,动物钻洞冬眠,草木藏于土中只待来春再萌芽。动、植物均离不开土,故当然属土。

故而,乾、兑(金);震、巽(木);坤、艮(土);离(火);坎(水)。

这个对应我认为和文王后天八卦图方位也有些关系。
看了"什么是四象五行"的人还看了:

1. 有关于形象思维的方法

2. 浅谈中国本土哲学中的神秘主义

3. 学好太极拳论的四大要领

4. 影响武术发展的主要哲学观点

5. 风水基础入门知识

五行代表的动物

代表五行的动物 金色白,方位西,4像中对应虎,金生水,火克金
水色玄,玄就是黑里透红的颜色,方位北,4像中对应武,就是一种龟蛇合体的神兽,水生木,土克水
木色青,方位东,4像中对应龙,木生火,金克木
火色赤,方位南,4像中对应雀,火生土,水克火
土色黄,方位中,跟4像没有对应,土生金,木克土
所以黑白绿红黄被称作正色,其他颜色都叫间色。那个。。奥运福娃貌似就是根据这个原理设计的颜色

12生肖分别对应的五行分别是? 1.金属性 十二生肖中,兔、鸡 生辰属金
2.木属性 十二生肖中,虎 最为特殊,仅此一个属相属木
3.水属性 十二生肖中,鼠、猪 生辰属水
4.火属性 十二生肖中,蛇、马、猴 生辰属火
5 土属性 十二生肖中,牛、龙、羊、狗 生辰属土
关于五行相生相克 如下:
五行相生的次序是: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
五行的相克次序为: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

呵呵 这回你得满意了吧

金木水火土各代表什么动物 金:麒麟,木:青龙,水:玄武,火:朱雀,土:白虎

金木水火土代表什么动物 代表五行

五行的代表动物是神马? 1、青龙 青龙原为古老神话中的东方之神,道教东方七宿星君四象之一。为二十八宿的东 四象 方七宿(角、亢、氐、房、心、尾、箕),其形象龙,位于东方,属木,色青,总称青龙,又名苍龙。《太上黄斋仪》卷四十四称青龙东斗星君”为:“角宿天门星君,亢宿庭庭星君,氐宿天府星君,房宿天驷星君,心宿天王星君,尾宿天鸡星君,箕宿天律星君。”至于其形象,《道门通教必用集》卷七云:“东方龙角亢之精,吐云郁气,喊雷发声,飞翔八极,周游四冥,来立吾左。此外,道教还将其用于炼丹术语,如《云笈七》卷七十二引《古经》四神之丹称:青龙者,东方甲乙木水银也,澄之不清,搅之不浊,近不可取,远不可舍,潜藏变化无尽,故言龙也。 本为中国古代星宿崇拜之四灵,经道教演变为四方护卫神。古人以太阳经行之黄道为参照,将恒星分为二十八宿,每七宿一组,分别以四灵命名,东方角、亢、氐、房、心、尾、箕为青龙;南方井、鬼、柳、星、张、翼、轸为朱雀;西方奎、娄、胃、昴、毕、觜、参为白虎;北方斗、牛、女、虚、危、室、壁为玄武。四灵青白等色,出于五方五行五色之谈。《礼记・曲礼上》:“行前朱鸟而后玄武,左青龙而右白虎。”道教演衍其说,作为老君护卫神,如《抱朴子・杂应》称老君“左有十二青龙,右有二十六白虎,前有二十四朱雀,后有七十二玄武”。道观山门有门神,左为青龙,右为白虎。道教修炼又有存神之术,以为存思神灵形象名字等,可得神灵护卫, 青龙 如《北极七六紫庭秘诀》:“左有青龙名孟章,右有白虎名监兵,前有朱雀名陵光,后有玄武名执明。逢节持幢,负背钟鼓在吾前后左右,周迎数千万重。”四方神是存思身外神灵的主要对象,但所说形象名字等不尽一致。宋以后的斋醮道场,则有合役二十八宿降妖除魔之说。 青龙为星名,二十八宿中东方七宿(角、亢、氐、房、心、尾、箕)的总称,其状如一条龙,又称苍龙,其色表,表东方。《北极七元紫庭秘诀》载:“左有青友名孟章,右有白虎名监兵,前有朱雀名陵光,后有玄武名执明,建节持幢,背负钟鼓,在吾前后左右”。 关于龙的传说有很多龙的出处也有很多的说法,有的说是由印度传入的、有的说是中国星宿变成。印度本身是在龙神的说法的,但龙在印度的地位是不高的,也是有实物的――蟒蛇。 在五行学说盛行的年代里,慢慢的也开始流传著有关青龙的故事;五行家们照着阴阳五行给东南西北中配上五种颜色,而每种颜色又配上一个神兽与一个神灵;东为青色,配龙,西为白色,配虎,南为朱色,配雀,北为黑色,配武,黄为中央正色。 在四方的神灵中,根据山海经的说法,“‘南方祝融,兽身人面,乘两龙。’;‘西方蓐收,左耳有蛇,乘两龙。’;‘东方有句芒,身鸟人面,乘两龙。’;‘北方禺疆,黑身手足,乘两龙。’”比较有趣的一点是,在山海经中的龙都是用骑乘的,而跟他同类的蛇则都是被或握或操或绕颈,显示出两者的不同来;不过在五方的五神却跟四方的四神不大一样,这里就不再详述了。朱雀、玄武(黑色的龟蛇,武是龟蛇之意)、青龙、白虎又分别代表了四方的二十八宿,龙是东方的七宿--角、亢、氐、房、心、尾、箕,而这七宿的形状又极似龙形,从他们的字义上就可以看出来,角是龙的角,亢是颈项,氐是本,而是颈根,房是膀,是胁,心是心脏,尾是尾,箕是尾末。 还有在龙心的部分,有人称之为“大火”的,跟晴雨有关,又因为青龙属木,所以也是木星当年的年太岁。而在道教兴起之后,这些四灵也被冠上了人名,便于人类称呼,青龙叫“孟章”,白虎叫“监兵”,朱雀称“陵光”,玄武为“执明”,而在众多的朝代中也有一些君主取青龙来做自己的年号,如三国的魏明帝就是一例,而史记中......>>

十二生肖中什么动物是五行相克的 按照古人的记载,在十二生肖中,猴鸡为金,虎兔为木,鼠猪为 水,蛇马为火,牛龙羊狗为土。 五行按下面排列:甲子、 乙丑, 海中金;丙寅、丁卯, 炉中火;戊辰、 己巳, 大林木庚午、 辛未, 路旁土; 壬申、 癸酉, 剑锋金 甲戌、 乙亥, 山头火丙子、 丁丑, 漳下水; 戊寅、 己卯, 城头土 庚辰、 辛巳, 白腊金壬午、 癸未, 杨柳木; 甲串、 乙酉, 泉中水 丙戌、 丁亥, 屋上土戊子、 己丑, 霹雳火; 庚寅、 辛卯, 松柏木 壬辰、 癸巳, 长流水甲午、 乙未, 砂石金; 丙申、 丁酉, 山下火 戊戌、 己亥, 平地木庚子、 辛丑, 壁上土; 壬寅、 癸卯, 金薄金 甲辰、 乙巳, 覆灯火丙午、 丁未, 天河水; 戊申、 己酉, 大驿土 庚戌、 辛亥, 钗环金壬了、 癸丑, 桑柘木; 甲寅、 乙卯, 太溪水 丙辰、 丁巳, 沙中土戊午、 己未, 天上火; 庚申、 辛酉, 石榴木 壬戌、 癸亥, 大海水。 五行还具有相克相生的原理。五行相生好比母生子,有相亲相爱之 情,意味着畅顺、吉祥之意。而五行相克则好比一场战争,彼此敌对之 意。据《白虎通义》载:五行所以相害相克者,天地之性。众胜寡,故 水胜火也;精胜坚,故火胜金;刚胜柔,故金胜木;专胜散,故木胜 土;实胜虚,故土胜水也。

代表方向的动物 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称为“ 四象”,道教称为“四灵”。
根据五行学说,
青龙的方位是东方,左,代表春季。属阳,属木,色青。其形如龙,
白虎的方位是西方,右,代表秋季。属阴,属金,色白。其形如虎,
朱雀的方位是南方,前,代表夏季。属阴,属火,色赤。其形如鹑鸟,
玄武的方位是北方,后,代表冬季。属阴,属水,色黑。其形如龟蛇,
在中国二十八星宿中,
青龙是东方七宿(角、亢、氐、房、心、尾、箕)的总称。
白虎是西方七宿(奎、娄、胃、昂、毕、觜、参)的总称。
朱雀是南方七宿(井、鬼、柳、星、张、翼、轸)的总称。
玄武是北方七宿(斗、牛、女、虚、危、室、壁)的总称。

五行所代表的神兽是?

东方——木之青龙
西方——金之白虎
南方——火之朱雀
北方——水之玄武
中央——土之麒麟

展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