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阴五阳的卦象,两阴一阳卦象吉凶

2023-10-12崇庆运势网热度: 5132

易经五阳一阴是什么卦?

应该是姤,同人,履,小畜,大有,夬,一共六卦。

易经里面讲什么反五阳

周易中代表太阳的卦(一阴五阳的卦象)
易经强调变通。易经认为,事物发展到了极点,就要发生变化,发生变化,才会使事物的发展不受阻塞,事物才能不断的发展。 说明在面临不能发展的局面时...
泰安生活

易经八卦阴阳相对,一阴五阳的卦象
易经的理论体系的根本就是辩证法——阴阳的相生相克,所谓阴阳,就是事物的两个方面,按现在的哲学术语来说,就是一对矛盾。阴阳相互依存、转化

44姤卦九三:臀无肤,其行次且,厉,无大咎。

44姤卦九三:臀无肤,其行次且,厉,无大咎。
次且:趑趄,犹豫不前。

九三爻动就变成了讼卦。讼是争讼,姤之讼是说和敌对共存,但起了争讼,就像屁股上没了皮肤一样,前行很困难很危险,但没什么大的过失。

坎为臀,乾为勿,离为表面为肤,故为臀无肤。巽为股为行,坎为险难,离为离开,故为其行趑趄离为干戈,坎为险难,巽为陨落为死亡,故为厉。乾为言为责言又为大,坎为非,故为无大咎。

姤卦的互卦为家人卦,象征敌我双方还在密不可分的状态。

姤卦这象是一阴生于五阳之下,众阳相遇在上,九二与初六相比,九三想与初六相合,必为九二所阻拦,所以九三就感到不安,如臀之无肤。九三既然处在不安的状态,就应当离开啊,可九三志在和初六相合,不舍离去,有如行走困难犹豫不前的样子,故日:臀无肤,其行趑趄。

解释1:初六是一阴初生,有往上生长消阳的趋势,九三靠近初六,处于被消去的危险状态,所以九三如果能存危厉之心,则无大过也。

这说明,偶遇者,诱惑与风险并存,唯有心存危厉,惕惧戒慎,才可免除大患。

解释2:九三是阳爻居刚位,有很强的行动力,但上九和他不应,九三不安又动弹不得,就象人到中年还没结婚的男子,初六阴爻代表女性,九三与初六相合,所以九三要去找初六,隔着九二,必遭到九二的阻拦。好在九三是阳爻居刚位,得位,又能守正,对初六只是心动而已,并没有采取行动。所以没有什么大的过失。

解释3:九三想要抢初六这个女子为妻,所以九二与九三争夺,结果九三被九二打伤了腿,连走路都十分困难,所幸没有丢掉性命,不会有大的灾难。

天泽履卦

《周易》第十卦,天泽履卦,此卦卦名为履。《说文》中说:“履,足所依也。”也就是说履便是人们穿的鞋子。人穿上鞋子才可以走路,所以“履”的引申意为履行、实践的意思。乾为天,兑为泽,天在上,泽在下,为土下之正理。又乾为刚健,兑为和悦,有和悦应合刚健之象。履象征慎行,循礼而行的意思。遇事循礼慎行,即使有危也无害,所以诸事顺利。履卦与小畜互为综卦(位置颠倒),这两卦的卦爻结构都是一阴对五阳,但是小畜卦的六四以阴居阴,当位得正,柔顺利贞,能够蓄止刚前进的势头,而履卦的六三以阴居阳,本身也带有一事实上的刚性,由此而形成的态势就不是如同小畜卦那样的以柔软蓄刚,而是以刚遇刚了。

【卦辞】

履:履虎尾,不咥人。亨。

【卦解】

履:是指谨慎行走,践踩。咥:是指咬。本句卦辞的意思是说:在行走时不慎踩到了老虎的尾巴,老虎却不咬人,亨通顺利。都说老虎屁股摸不得,现在都踩到人家尾巴了,为什么老虎还不咬人?这就应该得益于你的态度好。占得此卦者,在做事或与人交往时,是属于弱者、无的一方,如果能以和悦的态度来迎接比自己更强、更有的人,为他们贡献自己的策略,或是献上礼物,或是按他们喜欢的方式去做事,表达出柔顺和悦中庸的态度,那么不但没有危险,反而会很顺利。

【爻辞】

初九:素履,往,无咎。

【爻解】

素:质朴无文曰“素”,持守本性曰“素”。“履”指鞋,也指出行。因此“素履”相应有两层意思:一是素鞋,代指身份,荀爽曰:“素履者,谓布衣之士”。二是素行,直行,即坚守自己的信条,率本性而为,喻指行为清正纯洁。本爻辞的意思是说:行为清正纯洁,如此下去,没有灾祸。

【爻辞】

九二:履道坦坦,幽人贞吉。

【爻解】

幽:原指幽暗,这里指幽隐、隐居之人。本句爻辞的意思是说:小心行走在平坦宽广的大道上,幽居的人安于闲逸恬静的生活,结果是吉祥的。

【爻辞】

六三:眇能视,跛能履。履虎尾,垤人,凶。武人为于大君。

【爻解】

眇:指视力弱。大君:国君。这句爻辞的意思是说:眼睛快要瞎了,但勉强能看到一点点;腿跛了,但勉强能走几步。不小心踩在老虎尾巴上,老虎回头就咬人,凶险;勇敢的武士要竭力为君主效劳。眼睛的视力出现问题了,却自以为能看,偏要观察,脚跛了,却自以为能行,偏要行走,结果踩住了老虎的尾巴,处于凶险之中。以匹夫之勇盲目行动是危险的,这是告诫人们莫逞匹夫之勇。

【爻辞】

九四:履虎尾,恝恝,终吉。

【爻解】

恝恝,战战兢兢,惊惧的样子。这句爻辞的意思是,跟在老虎尾巴后面走路,感到恐惧害怕,但谨慎小心,最终会得到吉祥。

【爻辞】

九五:夬履,贞厉。

【爻解】

夬:“快”的本字,意思是快速。夬履:意思是行为莽撞急躁。本句爻辞的意思是:行为莽撞急躁,得不到吉利之兆。

【爻辞】

上九:视履考祥,其旋元吉。

【爻解】

视:察看,审视。视履,审察一下走过的路。考祥:全面仔细地考虑。旋:反复,返回。这句爻辞的意思是:回头看看走过的路,详细察看一下吉凶祸福,反身自省,这样是吉利的。

《易经》第十九卦 临 地泽临 坤上兑下

申时度势 和谐颐民

19、临卦

地泽临

《临》(下兑上坤)  第十九

元亨利贞八月凶,泽上有地思无穷;

受人感悟呈吉祥,睹物得道诸事清。

阴居阳位爻失正,口蜜腹剑运难成;

亲近属下无灾祸,智慧监临行中庸。

【原文】 临:元亨,利贞。至于八月,有凶。

【译文】 临卦象征居上视下,以尊临卑,莅临视察之意。其卦象阳刚日渐增长,其德逐日壮大,可以德临人,可监视于下。而其卦德下兑说、上坤顺,和说而温顺,且九二爻刚中有应,故所行必大为亨通,惟利于依正道而行。

2、3、4互卦为“震”,震占人物为‘长男’;九二居中为震的主爻,以震君上行临四阴,有正抚之象,所以称为临卦。

阳渐渐成长,逼迫阴,所以称作“临”。下卦“兑”是悦,上卦“坤”是顺,“九二”阳爻刚毅,在中位,又与“齐五”阴阳相应,所以强大,亨通,而且正当,与天的法则一致。以上是指阳的成长期,但阴阳相互消长,阳不会永远强大,不久,阳消退的时期就会到来。所以说,到八月就会有凶险。

阳气开始于十一月的复卦,经十二月的临卦,正月的泰卦,二月大壮卦,三月的夬卦,四月的乾卦,到达极时期。然后,由五月的姤卦,阴又开始生成,阳逐渐消退,到六月遯卦,已明显的阴长阳消。遯卦与临卦,阴阳爻恰好相反,称作“旁通”“错卦”象徵生格相反。由十一到六月,恰好是八个月,所以说“八月”。阴象徵小人,小人这时得势,所以说“八月”有凶险。

“临,元亨利贞,至于八月有凶。”君临天下是一件好事,但是必须遵循正道才能吉利,也就是说必须“利贞”才能“元亨”,这里“利贞”是“元亨”的条件。

世上没有只有利益而无须代价的事情,即使做皇帝也不容易,别看他平时威风八面,意气指使,好像拥有一切,其实如果他不行正道的话,可能下场比谁都凄惨。中国历史上有记载的一共产生近千个个大大小小的帝王,善终的不到一半,平均寿命才三十七八岁,看来即使当天子也不是一份稳赚不折的买卖。如果不能经常怀有忧惧之心,居安思危,强盛之后就会接着衰落,“至于八月有凶”,就是一句警告,告诫统治者不要得意忘形,如果不行正道,早晚会被清算。

唐玄宗开创了开元盛世,唐朝国力在他统治阶段达到了顶峰,可惜他没能做到善始善终,事业有成后沉迷於享乐,乱伦深宫,任用小人,排斥中正,对于潜在的危险不闻不问视而不见,终于养虎为患,爆发了安史之乱,唐朝从此一蹶不振,进入了一百多年的苟延残喘期,自己也被儿子乘机夺权,在深宫内泪眼对青灯,思念远逝的美人憔悴到天明。

事业刚开始的时候容易兢兢业业,事业已经过了顶峰也容易引起警惕,但是当事业蒸蒸日上的时候最容易麻痹大意,好像觉得现在百业俱兴,到处一片莺歌燕舞,似乎天下太平了,其实越是这种时候最容易产生各种问题,为将来的灭亡埋下深深的伏笔。

好比一个人,年幼的时候有爸爸妈妈的呵护,身体一般不会有什么事情,年老的时候风烛残年,也能比较自觉注意健康,可年轻力胜的时候好像觉得自己无所不能,过分透支体力,沉迷于各种不良嗜好而不以为然,其实恰恰就是青中年时期的不注意不检点才给身体的败坏创造了机会。

‍临卦两阳在下正稳步上升,阳气充沛,阴霾躲藏,正象征着国力蒸蒸日上的时候,在这种时候就提出“八月有凶”的警告,易经的忧惧意识是多么的强烈啊。可惜人们很难在欢乐的时候引起足够的警醒,这恐怕是人之常情,也是那么多王朝走马灯替换的本质原因吧。‍

由表及里 去伪存真

23、剥卦

山地剥

《剥》(下坤上艮)  第二十三

阴盛阳衰受侵削,攸往不利小人歌;

山附于地仁德厚,固守正道凶险多。

独应刚阳无忧患,剥床以肤露灾祸;

上峰宠信无不利,君子济世摘硕果。

【原文】 剥:不利有攸往。

【译文】剥卦卦象,有阴气浸长、阳气被削剥殆尽之象,故象征剥落之意。亦有小人害于君子之象,故诫君子应暂时退避,不宜有所作为。

《剥》属十二辟卦,为戌时当九月。本卦阴消阳,柔变刚。卦象的变化皆是以渐而及,不是猝然而变,就好象树木的老皮剥落相仿。本卦是五阴一阳,为树皮依附状,五阴在下,一阳在上,阴盛而阳孤;高山附于地。二者都是剥落象,故称为《剥》。

剥卦和后面的复卦展示的是两幅相对的图像,非常有意思。剥卦是一幅秋天万物萧瑟、万物凋零、秋气肃降的景象,复卦则是春天的图景。我们先看剥卦。下面五爻全是阴爻,只有最上面是阳爻,表示阴气,一直往长,快长到最后了,就剩下一条阳爻了,阳气将要剥尽。剥卦也是十二消息卦中的一个。所谓“消”就是消除、消亡,“息”就是生长、生发。“消息卦”讲述的就是阴长必定阳消,阳长必定阴消的规律。“剥”就是剥落,落下来,掉下来。那么这个卦到底是讲什么呢?是讲在阳气快凋尽的时候,怎么样来止住阳气的剥落。因此它讲“不利有攸往”,不能再往前走了。为什么?因为继续前往阳气就全没了,就不利了。

这个卦象是山附于地上。下面是地,上面是山,这一座山下面全空了,再往上升,不是马上就要剥落了吗?因此说上面这座山是有缺陷的山。看着这个卦象,就要有忧患意识。因为下面都剥尽了,所以要加厚、加固下面的根基,只有加固根基,才能安稳住这个房子。

本卦地泽临是你自己,之卦山地剥是外部环境。

本卦内卦泽为悦

外卦坤为顺

悦而顺,正如

【原文】 《彖》曰:临,刚浸而长,说而顺,刚中而应。大“亨”以正,天之道也。“至于八月,有凶”,消不久也。

【译文】 《彖辞》说:临,就是说阳气渐生渐长,渐渐居临于上。下卦为兑,义为悦,上卦为坤,义为顺,喻指秉性和平,态度温顺。九二为阳爻,居下卦的中位,六五为阴爻,居上卦的中位,两同位爻互相和应。这种卦象综合起来表现了临卦弘大、亨美、贞正的品德和含蕴。也体现了天的原则。至于说“到了八月,可能有凶险”,因为盛势不可能持久,阳刚不可能常盛。

之卦山地剥内卦坤

为柔为顺

外卦艮

为刚为止

柔变刚,顺而止。

山地剥卦又是大艮为大止。

纯属娱乐,给加个采纳,谢谢。

一年十二月(十二个气),对应十二卦

一年有十二个月,每个月有每个月的特性,每个月的特性各不相同。要描述一年十二个月这各自不同的特性,我们来看看这六十四卦怎么刻画一年的十二个月的: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从冬至(即农历十一月)起阴极阳生,坤卦下生一阳,一阳复起,是为复卦。 冬至一阳生,寒冷的土地下,悄悄地开始变暖,所以谓之 一阳生。这个时候的大地,地面上寒冷还在,万物不生,还是当初收割后裸露的黑土地,是为坤卦;地面下,已有一丝暖意升起,因这点点的温暖,百草的根或种子开始准备孕育新芽,是为震卦;上为坤,下为震,从而构成卦象名为地雷复,是为复卦。

(复卦)代表子月,节气为冬至。复卦六爻代表大雪至小寒的三十余天。子月相当于农历十一月。复卦是五阴一阳,阳爻居初位,此时一阳来复,阳气始升,将会打开新局。(大雪十一月节 冬至十一月气)
丑月(即农历十二月)二阳初生,为地泽临。二阳在下,井中水极温,是其验也。泽者,气也。丑月掘地下入,则见其出气。农历的十二月,天气仍很寒冷,地面上仍是收割后裸露的黑土地,而在地面下, 二阳初生,已经变得温暖,土壤中总是含有一定的水分的,在寒冷的天气里,这水分被冰冻;但随着这 二阳初生,冰冻的水分解冻了,土壤变得湿润;于是,地面上,仍可用坤卦来刻画,地面下,已需用兑卦来描述了。上为坤,下为兑。坤为地,兑为泽,所以,两者构成卦象地泽临,是为临卦。

(临卦)代表丑月,节气为大寒。临卦六爻代表小寒至立春的三十余天。丑月相当于农历十二月。临卦卦象已有二阳,说明天气虽冷,但春天即将来临。(小寒十二月节 大寒十二月气)
寅月(即农历正月)三阴在上,三阳在下,为地天泰,是曰:“三阳开泰”。天地气交,勾萌尽达。是月立春,万物发生,律中大簇,以成太和之气象。这是农历的正月,乍暖还寒,地面上仍没有太多的变化,但地面下,已经很温暖,已经是三阳在下了。三阳构成乾卦。从而,地面上为坤卦,地面下为乾卦,坤为地,乾为天,两者构成卦象地天泰,是为泰卦。

(泰卦)代表寅月,节气为雨水。泰卦六爻代表立春至惊蛰的三十余天。寅月相当于农历的一月(正月)。泰卦卦象为三阳在下,说明春天开始了,万物就要复苏,新的生命就要破土而出了。成语“三阳开泰”既是此意。(立春正月节 雨水正月气)
二月惊蛰动雷,雷出地而上于天,故应雷天大壮,言万物方壮长也。农历的二月,春雷开始在天上炸响,是为震卦。地面下,当然仍是很温暖的景象,仍是三阳在下,这时候,冬眠的动物和虫子被这轰隆隆的春雷惊醒了,地里的庄稼也开始茁壮生长。地上为震,地下为乾,震为雷,乾为天,构成卦象为雷天大壮。

(大壮)代表卯月,节气为春分。大壮卦六爻代表惊蛰至清明的三十余天。卯月相当于农历的二月。大壮卦六爻已有四阳在下,说明阳气已经战胜阴气,此时万物都开始活动,草木生长发芽,动物开始繁衍。并且大壮卦是“上震下乾”,雷在天上,天上始有雷声。(惊蛰二月节 春分二月气)
三月为泽天夬,言雨泽自天而降。农历的三月到了,梅雨季节来了,屋里屋外,到处湿漉漉的,常常淫雨霏霏。这地上,自然只能用兑卦来描述了。地下,仍是三阳在下,是为乾卦。上为兑卦,下为乾卦,兑为泽,乾为天,两者构成卦象泽天夬,是为夬卦。

(夬卦)代表辰月,节气为谷雨。夬卦六爻代表清明至立夏的三十余天。辰月相当于农历的三月。夬卦六爻已经呈现五阳之象,天地间只有一阴气残余,阳气是充足的时期。正如人们所说,阳春三月,草长莺飞,正是踏青旅游好时光。(清明三月节 谷雨三月气)
四月阳极,为纯乾之卦,故昼日极长。 农历的四月,是初夏了吧,地面上也热, 三阳在上,地面下也热, 三阳在下。上也为乾,下也为乾,自然就是乾卦。 乾为天,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乾卦)代表巳月,节气为小满。乾卦六爻代表立夏至芒种的三十余天。巳月相当于农历的四月。此时卦象六爻纯阳,天气以没有一丝寒意,人们可以穿单衣,正是草木茂盛季节。(立夏四月节 小满四月气)
五月阳极阴生,是为姤卦。地面上,骄阳似火,地面下,却 阳极阴生,一丝丝的凉意悄悄在地下出现了,从而地面上仍为乾卦,地面下,已经变成巽卦。乾为天,巽为风,两者构成卦象天风姤。

(姤卦)代表午月,节气为夏至。姤卦六爻代表芒种至小暑的三十余天。午月相当于农历的五月。姤卦卦象显示底部出现一阴爻,天地之气阳极阴生,说明由于温度过高,出现潮湿天气。(芒种五月节 夏至五月气)
六月二阴初生,四阳在上,为天山遁。遁者,藏也。六月亢阳在上,阴气欲出而不得,名曰三伏。金遇火伏,即遁藏之意,人皆避暑,亦是遁意。农历的六月呢,夏天快要走到了尽头,地面上,暑热仍在,属于三阳 ,是为乾;地面下,已经转为凉爽,已经是二阴初生,只能用一阳二阴的艮卦来刻画。上为乾,下为艮,乾为天,艮为山,构成卦象名为天山遁,是为遁卦。

(遁卦)代表未月,节气为大暑。遁卦六爻代表小暑至立秋的三十余天。未月相当于农历的六月。遁卦卦象底部已有两个阴爻,阳动阴藏,有些农作物已经成熟。天气因阴气的加重更加闷热而潮湿,人和动物躲藏起来,以避暑气。遁即躲避,也告诉人们要学会躲藏以生存。(小暑六月节 大暑六月气)
七月三阳在上,三阴在下,为天地否。否与泰对。天地气交,则万物生;天地气不交,则万物死。故立秋以后,草木渐死,梧桐叶落,是其验矣。七月节名处暑 ,盖暑者,天地水火相蒸之气也。暑自此止,则天地之气上下各分矣。三阳在上,三阴在下,上为乾,下为坤,乾为天,坤为地,构成卦象名为天地否,是为否卦。

(否卦)代表申月,节气为处暑。否卦六爻代表立秋至白露的三十余天。申月相当于农历的七月。否卦卦象已有三个阴爻在下,正所谓泰极否来。此时阴气已经变得很强盛,也就是说,天气虽然很热,但是还是容易着凉。多事之秋意即如此。此时需要祈福消灾,七月十五为鬼节,人们会在此时祭祖先即鬼神,以求庇佑,同时由此领悟,要收敛修德以避开灾难,以求吉祥。(立秋七月节 处暑七月气)
八月阴渐盛,为风地观。观与临反。至于八月,则临卦之气体休囚,故《爻辞》曰:至于八月有凶,以见八月观卦为主。上为巽,下为坤,巽为风,坤为地,构成卦象名为风地观,是为观卦。

(观卦)代表酉月,节气为秋分。观卦六爻代表白露至寒露的三十余天。酉月相当于农历的八月。观卦卦象已经是四个阴爻了,说明天气渐冷,正是秋风萧瑟,农作物的生命已到尽头,已经成熟。而仲秋美景也开始呈现,明月当空,中秋佳节,合家团聚,正是观赏好时节。古时有“二八之月,奔者不禁”之说法,正是观玩之意。(白露八月节 秋分八月气)
九月五阴一阳,为山地剥。草木黄落,剥即落也。木落而果见树梢,有硕果仅存之象。农历的九月,草黄了,叶枯了,采摘后果树上,只剩了几颗干瘪的为人遗弃的果实,孤零零地悬挂在光秃秃的枝头,大地的生机悄然收藏。已是深秋,瑟瑟凉意的表面,仅剩一点点的温暖。地面下,仍是静悄悄的黑土地。所以,上为艮卦,下为坤卦。艮为山,坤为地,两者构成卦象名为山地剥。是为剥卦。

(剥卦)代表戌月,节气为霜降。剥卦六爻代表寒露至立冬的三十余天。戌月相当于农历的九月。剥卦卦象已有五个阴爻,仅一阳爻在上,说明阴气强盛,连一点余阳都要排挤掉。此时万物凋零。落叶纷飞,天地间生气被剥夺。(寒露九月节 霜降九月气)
十月六爻皆阴,为坤卦。俗名阳月,谓其无阳也。昼短夜长,以应极阴之数。农历的十月,冬天来了,大地一片沉寂,难得见到生命的气息,六爻皆阴 ,上也为坤卦,下也为坤卦,构成的卦象名为坤卦。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坤卦)代表亥月,节气为小雪。坤卦六爻代表立冬至大雪的三十余天。亥月相当于农历的十月。坤卦卦象六爻纯阴,阴气最盛,此时万物隐藏起来,动物开始进去冬眠时期,天地闭塞成冬,一年到了终点。由于阴中有阳,阳中有阴,坤卦当令的时节也会有两三天小阳春,所以又有“十月小阳春”的说法。(立冬十月节 小雪十月气)

十一月阴极阳生,又为复卦。天地间,新一轮的循环在这里重新开始。

展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