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微大帝诞辰,紫微大帝两个生日

2023-10-30崇庆运势网热度: 5130

阴历十月初九是哪位神仙诞辰或生日

     没有

  • 农历正月初一 天腊之辰、弥勒尊佛布袋和尚佛诞

    农历正月初一 元始天尊万寿 
    农历正月初一 接神、迎喜神,出门走喜神方 
    农历正月初一 放爆竹,以避山燥(xiao,同魈)恶鬼 
    农历正月初二 车公诞 
    农历正月初二 拜财神 
    农历正月初三 孙诞 
    农历正月初三 真武大帝诞 
    农历正月初三 拜天地神 
    农历正月初四 箸筒姑娘诞 
    农历正月初四 灶神下降 
    农历正月初四 孙天医千秋 
    农历正月初五 财神诞 
    农历正月初五 路头神诞 
    农历正月初五 定光佛圣诞 
    农历正月初五 接财神,迎五路财神、关帝 
    农历正月初六 清水祖师诞 
    农历正月初六 九天玄女圣诞 
    农历正月初七 仁日 
    农历正月初八 谷王诞 
    农历正月初八 白衣观音诞 
    农历正月初八 江东神圣诞 
    农历正月初八 五殿阎罗王圣诞 
    农历正月初八 拜本命星辰“顺星” 
    农历正月初九 玉皇大帝诞 
    农历正月初九 汉闽越王诞 
    农历正月初九 拜天公玉皇大帝 
    农历正月初十 土神诞 
    农历正月十三 温许二公诞 
    农历正月十三 刘猛将军虫王爷诞 
    农历正月十三 关圣帝君飞升 
    农历正月十四 迎紫姑厕神。也有在正月十三或十五 
    农历正月十五 上元天官圣诞 
    农历正月十五 张天师张道陵诞 
    农历正月十五 门丞户尉诞 
    农历正月十五 佑圣真君诞 
    农历正月十五 临水夫人陈靖姑千秋 
    农历正月十五 金天娘诞 
    农历正月十五 三一教主诞 
    农历正月十五 盘古圣诞 
    农历正月十五 灯节 
    农历正月十六 绥靖伯诞 
    农历正月十六 三王公诞 
    农历正月十九 门官土地诞 
    农历正月十九 长春丘诞 
    农历正月二十 招财童子诞 
    农历正月廿三 喇嘛“打鬼” 
    农历正月廿四 雷都光耀大帝圣诞 
    农历正月廿五 满族仓廪神诞 
    农历正月廿六 庇佑财神诞 
    农历正月廿六 观音开库 

  • 农历二月初一 太阳升殿之辰 
    农历二月初一 勾陈诞 
    农历二月初一 初殿诞

    农历二月初一 一殿秦广王千秋 
    农历二月初一 中和节 
    农历二月初一 拜太阳星君 
    农历二月初二 土地诞 
    农历二月初二 孟夫子诞 
    农历二月初二 济公菩萨诞 
    农历二月初二 福德正神土地爷千秋 
    农历二月初三 文昌帝君梓潼神圣诞 
    农历二月初六 东华帝君诞 
    农历二月初八 三殿宋帝王圣诞 
    农历二月初八 六祖禅师诞 
    农历二月初十 土神诞 
    农历二月十二 花神诞 
    农历二月十三 洪圣爷诞 
    农历二月十五 太上老君诞 
    农历二月十五 精忠岳元帅诞 
    农历二月十五 三山国王千秋 
    农历二月十五 九天玄女娘娘圣诞 
    农历二月十六 开漳圣王诞 
    农历二月十七 新竹都城隍公爷千秋 
    农历二月十八 四殿五官王诞 
    农历二月十九 观世音菩萨诞 
    农历二月十九 玉女娘娘诞生 
    农历二月二十 普贤菩萨诞 
    农历二月廿一 普贤菩萨圣诞 
    农历二月廿五 玄天上帝诞 
    农历二月廿六 真武大帝圣诞 
    农历二月廿七 东岳大帝圣诞

  • 农历三月上旬 清明鬼节,上坟扫墓,拜众鬼。

    公历四月四日或五日 
     农历三月初一 二殿楚江王诞 
     农历三月初三 北帝诞 
     农历三月初三 玄天上帝万寿 
     农历三月初三 蟠桃会,纪念王母娘娘 
     农历三月初三 上巳节,去江边洗涤污浊,以消灾除邪 
     农历三月初四 张王爷诞 
     农历三月初六 长老诞 
     农历三月初七 何仙姑诞 
     农历三月初八 六殿卞城王诞 
     农历三月初十 土神诞 
     农历三月十二 中央五道诞 
     农历三月十五 医灵诞 
     农历三月十五 玄坛诞 
     农历三月十五 保生大帝吴千秋 
     农历三月十五 中路财神赵公元帅圣诞 
     农历三月十五 女娲娘娘寿诞 
     农历三月十六 准提菩萨佛诞 
     农历三月十八 中岳诞 
     农历三月十九 太阳星君圣诞 
     农历三月二十 注生娘娘千秋 
     农历三月廿三 天后娘娘妈祖圣诞 
     农历三月廿六 鬼谷先师千秋 
     农历三月廿七 车大元帅诞 
     农历三月廿七 七殿泰山王千秋 
     农历三月廿八 制字先师仓颉诞 
     农历三月廿八 东岳大帝圣诞 
     农历三月廿九 土地公


  • 农历四月初一 八殿都市王诞 
    农历四月初四 文殊菩萨诞 
    农历四月初八 三界诞 
    农历四月初八 九殿平等王诞 
    农历四月初八 佛祖释迦牟尼万寿 
    农历四月初八 金花夫人送子娘娘诞 
    农历四月初八 浴佛节 
    农历四月初八 放生会 
    农历四月初十 土神诞 
    农历四月十二 风神生日 
    农历四月十二 蛇王生日 
    农历四月十二 苏府王爷千秋 
    农历四月十四 吕祖仙师圣诞 
    农历四月十五 汉钟离仙师诞 
    农历四月十五 释迦文佛成道 
    农历四月十七 金花娘娘诞 
    农历四月十七 十殿轮回王千秋 
    农历四月十八 华陀仙师诞 
    农历四月十八 送生司马诞 
    农历四月十八 北极紫微大帝圣诞 
    农历四月二十 眼光佛诞 
    农历四月廿一 托塔李天王圣诞 
    农历四月廿一 先天朱将军圣诞 
    农历四月廿三 普贤菩萨诞 
    农历四月廿四 金光祖师圣诞

  • 农历四月廿五 武安尊王千秋 
    农历四月廿五 白族观音会 
    农历四月廿六 蒋公诞 
    农历四月廿六 南鲲鯓李王爷千秋 
    农历四月廿七 南鲲鯓范五王爷千秋 
    农历四月廿八 药王诞 
    农历四月廿八 神农五谷先帝万寿 
    农历五月初一 南极长生大帝诞 
    农历五月初一 城隍出巡 
    农历五月初五 地腊之辰 
    农历五月初五 端午节 
    农历五月初五 挂钟馗像、天师像,以驱鬼崇 
    农历五月初五 五福大帝得道 
    农历五月初五 南天骆恩师圣诞 
    农历五月初六 清水祖师成道 
    农历五月初七 巧圣先师鲁班节 
    农历五月初八 悦城龙母诞 
    农历五月初十 土神诞 
    农历五月十一 天下都城隍爷圣诞 
    农历五月十二 丙灵公诞 
    农历五月十三 关平太子诞 
    农历五月十三 关圣帝君关羽圣诞 
    农历五月十五 玉女娘娘飞升 
    农历五月十六 天地造化之神诞 
    农历五月十六 如来佛祖诞 
    农历五月十六 张天师仙师诞 
    农历五月十七 萧府王爷千秋 
    农历五月十八 老母娘娘诞 
    农历五月十八 张天师张道陵圣诞 
    农历五月十九 九天马恩师圣诞 
    农历五月二十 丹阳马诞 
    农历五月二十三,田仙姑诞 
    农历五月廿八 城隍诞 
    农历五月廿九 许威显王诞 

  • 农历六月初一 韦陀护法诞 
    农历六月初三 韦驮诞 
    农历六月初六 天贶(赐赠的意思)节 
    农历六月初六 杨四将军诞 
    农历六月初六 崔判官诞 
    农历六月初六 泰山诞 
    农历六月初六 翻经节,寺院晒经,信女翻经“转男身” 
    农历六月初六 九天李恩师圣诞 
    农历六月初十 刘海仙师诞 
    农历六月十一 田都元帅诞 
    农历六月十二 彭祖诞 
    农历六月十二 井泉诞 
    农历六月十三 鲁班诞 
    农历六月十四 文殊菩萨诞、 
    农历六月十五 王灵天君圣诞 
    农历六月十五 无极老申娘寿诞 
    农历六月十六 鲁班节 
    农历六月十六 雷神诞 
    农历六月十六 南极大帝圣诞 
    农历六月十六 先天王天君圣诞 
    农历六月十八 南鲲鯓池二王爷千秋 
    农历六月十九 观世音菩萨诞,成道日 
    农历六月廿三 马王诞 
    农历六月廿四 关圣帝君圣诞 
    农历六月廿四 火神诞 
    农历六月廿四 王灵官诞 
    农历六月廿四 和合二仙诞 
    农历六月廿四 西秦王爷千秋 
    农历六月廿四 雷祖大帝圣诞 
    农历六月廿四 南极大帝圣诞 
    农历六月廿六 杨真君诞 
    农历六月廿九 天枢诞 

  • 农历七月初一 太上老君诞 
    农历七月初七 乞巧节,拜牛郎织女二星 
    农历七月初七 康公诞 
    农历七月初七 七宫仙女下降 
    农历七月初七 大成魁星圣诞 
    农历七月初七 七星娘娘千秋 
    农历七月初七 卫房圣母圣诞 
    农历七月十二 长春诞 
    农历七月十三 大势至菩萨圣诞 
    农历七月十四 开基恩主千秋 
    农历七月十五 中元节,拜见三界公,天官、地官、水官

  • 农历七月十五 鬼节,烧纸钱,普度孤魂 
    农历七月十五 盂兰盆节 
    农历七月十五 中元地官大帝圣诞 
    农历七月十五 灵济君诞 
    农历七月十五 地藏王诞 
    农历七月十八 王母娘娘圣诞 
    农历七月十九 值年太岁星君千秋 
    农历七月十九 伏曦氏八卦祖师千秋 
    农历七月二十 张王爷诞 
    农历七月廿一 普庵诞 
    农历七月廿二 财帛星君诞 
    农历七月廿三 法主圣君千秋 
    农历七月廿三 南宫柳星君圣诞 
    农历七月廿三 诸葛武侯千秋 
    农历七月廿四 城隍诞 
    农历七月廿四 草圣诞 
    农历七月廿四 龙树菩萨圣诞 
    农历七月廿四 郑延平郡王千秋 
    农历七月廿五 齐天大圣 
    农历七月廿六 新竹都城隍奶奶圣诞 
    农历七月三十 地藏王菩萨诞 

  • 农历八月初一 许真君诞 
    农历八月初一 金甲神诞 
    农历八月初二 社王诞 
    农历八月初三 九天司命灶君灶王爷诞 
    农历八月初三 北斗星君圣诞 
    农历八月初三 九天朱恩师圣诞 
    农历八月初三 姜相子牙千秋 
    农历八月初五 雷声普化天尊雷祖圣诞 
    农历八月初八 瑶池大会 
    农历八月初十 北岳诞 
    农历八月十二 西方五道诞 
    农历八月十五 中秋节 
    农历八月十五 太阴星君月神娘娘诞 
    农历八月十五 临水夫人林姑千秋 
    农历八月十五 南鲲鯓朱四王爷千秋 
    农历八月十五 南宫孔恩师圣诞 
    农历八月十五 九天玄女娘娘千秋 
    农历八月十六 齐天大圣诞 
    农历八月十六 朱元帅诞 
    农历八月十六 新竹都城隍公爷千秋 
    农历八月廿二 燃灯古佛圣诞 
    农历八月廿二 广泽尊王千秋 
    农历八月廿三 刑天王爷千秋 
    农历八月廿四 陶冶仙诞 
    农历八月廿四 南鲲鯓万善爷千秋 
    农历八月廿五 太阳诞 
    农历八月廿七 孔夫子圣诞 
    农历八月廿九 中华圣母圣诞 

  • 农历九月初一 南斗星君诞 
    农历 九月初一 飞天大圣诞 
    农历九月初一 初一至初九,北降九星降世
    农历九月初九    哪咤三太子诞
    农历九月初九 斗母星君圣诞

  • 农历九月初九 重阳帝君诞 
    农历九月初九 关帝飞升诞 
    农历九月初九 绥靖伯诞 
    农历九月初九 临水夫人李姑诞 
    农历九月初九 中坛元帅太子爷诞 
    农历九月初九 火神爷诞 
    农历九月初九 酆都大帝圣诞

  • 农历九月初九 九皇大帝圣诞 
    农历九月十三 孟婆神诞 
    农历九月十三 天水圣母飞升 
    农历九月十五 孟婆尊神千秋 
    农历九月十五 南鲲鯓吴三王爷千秋 
    农历九月十五 赵大元帅诞 
    农历九月十五 朱圣夫子圣诞 
    农历九月十七 金龙王诞 
    农历九月十七 先锋诞 
    农历九月十七 招财童子诞 
    农历九月十八 仓颉先师千秋 
    农历九月十八 显应祖师圣诞 
    农历九月十九 观世音菩萨成仙日 
    农历九月廿六 五显灵官诞 
    农历九月廿八 华光大帝诞 
    农历九月廿八 五显大帝千秋 
    农历九月三十 药师如来圣诞 

  • 农历十月初一 东岳诞 
    农历十月初一 三田都千岁诞 
    农历十月初二 周将军诞 
    农历十月初三 二茅真君诞 
    农历十月初三 助顺将军圣诞 
    农历十月初五 达摩祖师诞 
    农历十月初十 花公花婆诞 
    农历十月初十 水仙尊王诞 
    农历十月十二 齐天大圣诞 
    农历十月十五 下元水官大帝圣诞 
    农历十月十五 痘神刘使者诞 
    农历十月十五 温元帅诞 
    农历十月十五 神农氏 
    农历十月十六 巫山娘娘诞 
    农历十月十八 地母至尊千秋 
    农历十月二十 虚靖天帅诞 
    农历十月廿二 青山灵安尊王千秋

  • 农历十月廿三 周仓将军千秋 
    农历十月廿五 感天大帝许诞 
    农历十月廿七 五岳诞 
    农历十月廿七 紫微星君圣诞 
    农历十月三十 周将军诞 
    农历十一月初四 孔子诞 
    农历十一月初四 安南尊王千秋 
    农历十一月初四 太乙救苦天尊圣诞 
    农历十一月初六 玉皇大帝诞 
    农历十一月初六 西岳诞 
    农历十一月十一 太乙救苦天尊圣诞 
    农历十一月十五 无极老申娘圣诞 
    农历十一月十七 阿弥陀佛诞 
    农历十一月十九 九莲菩萨诞 
    农历十一月十九 日光天子诞 
    农历十一月廿三 送子张仙师诞 
    农历十一月廿三 南斗星君下降,世人宜求寿 
    农历十一月廿七 普庵祖师诞 
    农历十一月廿七 董公真仙圣诞 
    农历十一月廿九 新竹都城隍公爷圣诞 

  • 农历十二月初一 跳灶王 
    农历十二月初四 三代祖师圣诞 
    农历十二月初六 普庵祖师圣诞 
    农历十二月初八 腊八节 
    农历十二月初八 佛祖成仙日,如来佛诞 
    农历十二月初八 王侯腊之辰,喝腊八粥(“佛粥”) 
    农历十二月十五 温元帅师诞 
    农历十二月十六 南岳诞 
    农历十二月十六 太上老君诞 
    农历十二月十六 福德正神诞 
    农历十二月二十 鲁班诞 
    农历十二月廿一 天猷诞 
    农历十二月廿一 祭灶,也有在廿四日 
    农历十二月廿四 子时灶君上天朝玉帝,送灶神 
    农历十二月廿五 接玉皇,天神下降 
    农历十二月廿九 南北斗星君下降 
    农历十二月廿九 华严菩萨圣诞 
    农历十二月三十 诸佛下界察民间善恶 
    农历十二月三十 紫姑厕神诞 
    农历十二月三十 换门神 
    农历十二月三十 迎灶王下界(接灶) 
    农历十二月三十 南斗北斗星君下降


农历节日大全 道教的重要节日概述

我国本土 道教 的节日与民间习俗原有一定关联,又随着时间推移逐渐吸收了传统的四时节令,故而个数较多,其节俗活动也丰富频繁,节日到来时,不仅道士要集会,并举办相应的斋醮法,民间信众也群集进香,这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 庙会 ”的发展。那么就让 农历节日大全 为你介绍,道教的重要节日。

民间文化及习俗,是道教的一个重要来源。因为与民俗活动关系密切,所以用“祭三事五”极言道教节日及其活动之频繁,大致是可以接受的。针对节日过于频繁的弊病,道教也曾试图进行整秩,使之规范化。

如唐道士朱法满《要修科仪戒律钞》卷八引《圣纪经》说:“正月七日名举迁赏会,七月七日名庆生中会,十月五日名建生大会。右三会之日,三官考核功过。依日斋戒,呈章赏会以祈景福。又云五腊日,五月一日天腊,五月初五名地腊,七月七日名道德腊,十月一日名民岁腊,十二月节日名王侯腊。五腊通三元,名八解日,皆可设净供建斋,求福兼祀先亡,名为孝子,得福无量。余日名为淫祀,有罪。”

从规范教法的角度看,对节日进行整顿秩序也许是必要的。但是,要使节日在教内外流行开来,扩大影响,使之成为教内外的聚会日,从而展开意愿中的活动,宣道传教,一般说来需要有两种条件,一是具有一个生动的故事作为节日的背景,二是与民俗活动密切相关。

前者如佛教的盂兰盆会,因为有目连救母的故事作背景,又符合中国传统的孝亲观念,所以演衍为盛大的佛教法会。后者如道教的燕九节及一些宗派的祖师圣诞,都因为与民俗活动关系密切,演衍为盛大的道教法会,而祖师得道成仙、济世度人的故事,实际上也就是节日的背景。

至于有些道教节日,因为不具备诸如此类的条件,所以并未流行。如唐道士张万福作《洞玄灵宝道士受三洞经诫法篆择日历》,根据阴阳五行之理,对传授经戒法篆、上表奏章的 良辰吉日 进行推算,虽或其说言之成理,持之有故,但这种烦琐的推算方法,即使在教内也难通行。

又如道书《赤松子章历》,罗列出天门开时、天门闭时、上章吉日、五德日、天愿日、修斋吉日、醮章吉日、七星醮日、六甲章符日及各种忌日,也因为不具备相应的条件,不能作为节日在教内外流行开来。曾在教内外流行的主要道教节日,大约有下列数种:

三会日和三元日
三会日和三元日据说都是五斗米道的节日。但从见存资料看,三元日似乎是从三会日演变出来的。

陆修静《道门科略》载述五斗米道的活动,说:“令以正月七日、七月七日、十月五日,一年三会,民各投集本治。……其日天官地神咸会师治,对校文书。师民皆当清静肃然,不得饮酒食肉,喧哗言笑。会竟,民还家……虽一年三会,大限以十月五日齎信一,到治。”这个载述与前引《圣纪经》所说相同。

《赤松子章历》载三会日,则以正月五日为上会,中会、下会时日相同,同时又列三元日,即正月十五日上元、七月十五日中元、十月十五日下元,称“天地水三官检校之日,可修斋祈福”。

而《魏书·释老志》载述寇谦之天师道的活动,则说:“其道坛在南郊,方二百步,以正月七日、七月七日、十月十五日,坛主、道士、哥人一百六人,以行拜祠之礼。”前两会与《圣纪经》、《道门科略》等相同,而下会则与《道门科略》“大限以十月五日”云云有异。

唐释法琳《辩正论》卷八辩道家节日说:“道家金箓、玉箓、黄箓等斋仪,及洞神自然等八斋之法,唯有三元之节,言功举迁,上言功章。三会男女,具序乡居户属以请保护。正月五日为上元节,七月七日为中元节,十月五日为下元节。恰到此日,道士奏章,上言天曹,冀得迁达,延年益算。七月十五日非道家节。”

法琳曾为考校佛道是非同异,在荆州青溪山鬼谷洞学习道教,前后将近二十年,其所述道教事,大体都是准确的。七月十五日是佛教的盂兰盆会,似原非道教节日。

但自隋唐以降,三元成为道教的重要节日,如《要修科仪戒钞》卷八引《玄都大献经》说:“正月十五日,天官校戒,上元斋日;七月十五日,地官校戒,中元斋日;十月十五日,水官校戒,下元斋日。此三日能斋,三官勒名善簿。”上元节即民俗之“元宵节”,又衍传为天师张道陵的诞辰。

七月十五是道教的中元节、佛教的盂兰盆节,民俗则称作“鬼节”,保留了古代五腊祭的遗风。至于原来作为道教中会的七月七日,在民间则传为牛郎、织女相会,实际上是中国民间的“情人节”,这个节日的形成,与五斗米道及南北朝天师道的“三会男女”等活动是否有关,则有待民俗学者去研究。

戊日
戊日是道教的重要忌日,道教称作“戊不朝真”。对于这个忌日的源流始末,难以作出详细的考证,其法是以干支纪日,逢六戊日,即戊子、戊寅、戊辰、戊午、戊申、戊戌,关闭殿堂,不上香,不诵经,殿堂门上悬挂戊字牌。此六戊为“明戊”。另有所谓“暗戊”,如四月的寅日,八月的申日等,精熟此道者亦为忌日。

祖师诞辰
道教是多神的教,既有各宗派共同崇拜的三清四御尊神,也有宗派各自崇拜的祖师神。前者反映出道教的基本信仰及教义,后者则多与地方性的民俗活动有关,演衍为影响不等的道教节日。其中许多都是相因成俗的,若详加案考,则往往有不合史实者。不过,道教节日终归是习惯的活动和民俗活动日,现即依道教习惯,简列其祖师诞辰如下:

农历正月三日,全真七子之孙不二、郝大通诞辰
农历正月九日,玉皇上帝诞辰
农历正月十五日,天师张道陵诞辰
农历正月十九日,全真七子之五长春诞辰,即燕九节
农历二月初一,全真七子之刘长生诞辰
农历二月三日,文昌帝君诞辰
农历二月十五日,太上老君诞辰
农历三月初三,真武大帝诞辰
农历三月十八日,全真七子之王处一诞辰
农历三月二十八日,东岳大帝诞辰
农历四月十四日,吕祖纯阳诞辰
农历四月十四日,钟离权诞辰
农历四月十八日,紫微大帝诞辰
农历五月初一,南极长生大帝诞辰
农历五月十三日,关圣帝君诞辰
农历五月三十日,全真七子之马丹阳诞辰
农历夏至日,灵宝天尊诞辰
农历六月二十三日,火祖诞辰
农历六月二十四日,雷祖诞辰
农历六月二十五日,二茅茅固诞辰
农历七月十二日,全真七子之谭处端诞辰
农历八月一日至二十七日,北斗星下降之期
农历九月一日至九日,南斗星下降之期,即九皇会
农历九月初九日,王重阳诞辰
农历十月初三,大茅茅盈诞辰
农历冬至日,元始天尊圣诞
农历十二月初二,三茅茅衷诞辰
农历十二月二十三,灶神升天日

中元节会有什么习俗

中元节的习俗
1、放河灯。目的是为了普渡与祈祷。
2、祭祖。祭祀祖先。七月是第一次农作物丰收,人们惯以煮熟的新米饭祭祀祖先,与祖先分享。
3、烧纸钱。给亡故的先辈亲人送钱,担心它们在地下没钱花;到十字路口焚烧,给无家可归的野鬼一些施舍,希望它们不要再去抢送给其祖先的钱。
4、焚香燃炮。焚香燃炮,一方面吓退过路的孤魂野鬼,一方面给它们供养(活人真是矛盾呀)。
5、祭祀土地。民间还盛行祭祀土地和庄稼 ,将供品撒进田地。烧纸以后,再用剪成碎条的五色纸,缠绕在农作物的穗子上。传说可以避免冰雹袭击,获得大秋丰收。一些地方同时还要到后土庙进行祭祀。有些地方民俗会将麻、谷悬挂门首(譬如定襄县)。
6、祈丰收。家家户户要在自己家门口焚香祷祝稻谷丰收,中把香枝插于地上,这叫做“布田”(象征着“插秧”),插得越多越好,以此象征着秋收稻谷丰登。

4月18日是哪个神仙的诞辰日?

中天紫微北极大帝

紫微星在道教中,为何是“众星之主,万象宗师”的地位?

紫微星号称斗数之主。汉族命理学紫微斗数中的主星之一。

关于紫微星宫理论

你好楼主,我简单给你说几个命理风水准确的原因。
1、万事万物都有自己发展运行的规律,四季更替,草木荣枯等等,而人的生命轨迹自然也有其发展规律,人能够通过研究气候的规律对天气提前做出预报,研究生命的轨迹自然就能提前预知命运的未来。
2、统计学原理就是对大量有共性的事物进行研究发现其共同点。人通过研究大量人群的命运轨迹便发现了其中命运的某些特性和共性,于是这些大量统计分析出来的共性和个性便形成了前人命理预测的经验供后人学习,后人继续发展,很多算的准的人其实就是统计分析的多了。
3、既然是预测或者统计,就会有统计误差,所以命理包括任何的预测哪怕天气预报都没有百分之百正确。
4、关于星星影响人的命运。个人是个小环境,地球包括周围的星球都是大环境,万有引力啊,人的命运这个小气场当然是受周围的大气场运行发展支配着,比如月球影响女性例假就是一个例子,所以研究星星的运行能预测人的运势,占星、观天象等等都是这个原理。有时即使不一定是某颗星在影响着人的运势,但人运势某些发生变化时那颗星就会有对应变化,人在研究命理时便将那星作为依据。
5、关于风水其实就是改变了人周围的一些事物,使人局部的小气场发生改变从而改变运势发展,但风水的能力是非常有限的,因为真正影响人的大环境,大到地球,大到太阳系、宇宙,这些其实是人周围的大风水环境,人无力改变,所以有说风水改运,又有的说命运不可逆转。
【紫べ上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

展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