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禽对应的五行,动物五行属性对照表

2023-10-26崇庆运势网热度: 2559

五行对应的五畜是?

金——鸡 木——犬 水——猪 火——羊 土——牛

三字经中的五行五常六畜各指的是什么

三字经中的五行五常六畜各指的是什么

三字经中的五行五常六畜各指的是什么?相信大家对三字经并不陌生,三字经里面包含着非常的的知识。那么接下来就由我带大家详细的了解三字经中的五行五常六畜各指的是什么的相关内容。

三字经中的五行五常六畜各指的是什么1

五行:木、火、土、金、水;五常:仁、义、礼、智、信;六畜:马、牛、羊、鸡、犬、豕。

原句是:

曰水火,木金土。此五行,本乎数。

曰仁义,礼智信。此五常,不容紊。

马牛羊,鸡犬豕。此六畜,人所饲。

释义:

“五行”,就是金、木、水、火、土。这是中国古代用来指宇宙各种事物的抽象概念,是根据一、二、三、四、五这五个数字和组合变化而产生的。

如果所有的人都能以仁、义、礼、智、信这五种不变的法则作为处事做人的标准,社会就会永葆祥和,所以每个人都应遵守,不可怠慢疏忽。

在动物中有马、牛、羊、鸡、狗和猪,这叫六畜。这些动物和六谷一样本来都是野生的。后来被人们渐渐驯化后,才成为人类日常生活的必需品。

扩展资料

《三字经》中其他的词组

1、三才:天、地、人,即天格、地格、人格。

2、三光:俗话说“早起三光,晚起三慌。”意思是说早上起得早,便能看到日、月、星,做起事来能够沉着有序;若起得晚了,人的精、气、神就容易慌乱。古人称自然界中发光的物体为三光,即太阳、月亮、星星。

3、四渎:我国古代对四条独流入海的大河的称呼,即“江、河、淮、济”(长江、黄河、淮河、济水),这四条河为中国民间河流神的代表。

4、五岳:中国五大名山的总称,即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俗语说“五岳归来不看山”,也有“恒山如行,泰山如坐,华山如立,嵩山如卧,唯有南岳独如飞”的说法。

5、八音:我国古代八种制作乐器的材料为金(钟、镈)、石(磬)、丝(琴、瑟)、竹(箫、箎)、匏(笙、竽)、土(埙、缶)、革(鼗、雷鼓)、木(柷、敔)。

6、九族:即高祖、曾祖、祖父、父亲、己身、子、孙、曾孙、玄孙,现在多泛指亲属。

三字经中的五行五常六畜各指的是什么2

《三字经》中的常识

原文:

知某数,识某文。一而十,十而百,百而千,千而万。三才者,天地人,三光者,日月星。三纲者:君臣义,父子亲,夫妇顺。曰春夏,曰秋冬,此四时,运不穷。曰南北,曰西东,此四方,应乎中。曰水火,木金土,此五行,本乎数。曰仁义,礼智信,此五常,不容紊。稻粱菽,麦黍稷,此六谷,人所食。马牛羊,鸡犬豕,此六畜,人所饲。曰喜怒,曰哀惧,爱恶欲,七情具。匏土革,木石金,丝与竹,乃八音。高曾祖,父而身,身而子,子而孙,自子孙,至玄曾,乃九族,人之伦。父子恩,夫妇从,兄则友,弟则恭,长幼序,友与朋,君则敬,臣则忠,此十义,人所同。

译文:

学会数目加减,认读文字文章。这样从一到十,然后十个十是一百,十个一百是一千,十个一千是一万。三才指的是天、地、人,三光是太阳、月亮、星星。三纲是:君王与臣子的言行要合乎礼义,父子之间相亲相爱,夫妻之间和顺相处。说到春夏,还有秋冬,一年四个季节,循环往复,永不停止。至于南方北方,还有西方东方,对应成为四方,基准在于中央。平时所见的.水、火,加上木、金、土,五行相生相克,一切本有规律。仁、义、礼、智、信被称作五常,不容许紊乱违背。稻子、小米、豆类,小麦、粘谷、高粱,合称六谷,是人吃的粮食。马、牛、羊,鸡、狗、猪,合称六畜,是人饲养的动物。高兴叫喜,生气叫怒,悲痛叫哀,害怕叫惧,喜欢叫爱,讨厌叫恶,贪恋叫欲,合称七情,这是人人具备的。古代做乐器用的八种材质,匏瓜、黏土、皮革、木块、石头、金属、丝线与竹子,称为“八音”。高祖、曾祖、祖父,父亲生自己本身,自己生儿子,儿子再生孙子,由自己的子孙,再生曾孙和玄孙,从高祖到玄孙称为“九族”,这“九族”代表着人的长幼尊卑秩序和家族血统的承续关系。父亲与儿子之间要注重相互的恩情,夫妻之间的感情要和顺,兄长对弟弟要友爱,弟弟对兄长要恭敬,年长的和年幼的要注意长幼尊卑的次序,朋友相处应该互相讲信用,君王要尊重他的臣子,臣子对君王应当忠诚,前面提到的十义准则:父慈、子孝、夫和、妻顺、兄友、弟恭、朋信、友义、君敬、臣忠,这是人人都应遵守的,千万不能违背。

对于上文所涉及的常识,需要多谈一些:

一、“三才”

“三才”出自《易传·系辞传下·第十章》:“《易》之为书也,广大悉备。有天道焉,有人道焉,有地道焉。兼三才而两之,故六。六者非它也,三才之道也。”我们平时所做的占卜、算卦就会用到“天、地、人”,如姓名学中的“天格、地格、人格”,再比如八卦中的每一卦是由三爻组成的,每一爻代表一才,每一才都有两种变化可能(天—阴阳;地—柔刚;人—仁义),因此为八种形式,而六十四重卦是卦爻两两成列,合两个三爻的卦而为一个六爻的卦,兼两爻为一位,五与上为天位,三与四为人位,初与二为地位。另外,中医中也有应用“三才”的内容:在《扁鹊神应针灸玉龙经·标幽赋》中说道:“天、地、人,三才也,涌泉同璇玑、百会。百会在顶,应天主乎气;涌泉在足底,应地主乎精;璇玑在胸,应人主乎神。得之者生,失之者亡,应乎三才者也。”可见此三穴的重要性。

二、“四季”

提到“四季”,就简单地介绍一下二十四节气,其分为: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在我国古代,每一节气又有其对应的三个物候现象,称为“七十二候”,完整记载于《逸周书·时训解》。

三、“四方”

东西南北在古代天文学中的应用—“星宿四象”、“二十八宿”

古代为观测天象及日、月、五星的运行,选取二十八个星官作为观测标志,称为“二十八宿”,按东西南北四方位分成四组,每组七宿,分别与苍龙(青龙)、白虎、朱雀、玄武的形象相配,称为“四象”(与《易传》中的“四象”不是同一概念!)。

二十八宿:

苍龙(青龙)—东方七宿

角(角木蛟)、亢(亢金龙)、氐(氐土貉)、房(房日兔)、心(心月狐)、尾(尾火虎)、箕(箕水豹)

白虎—西方七宿

奎(奎木狼)、娄(娄金狗)、胃(胃土雉)、昴(昴日鸡)、毕(毕月乌)、觜(觜火猴)、参(参水猿)

朱雀—南方七宿

井(井木犴)、鬼(鬼金羊)、柳(柳土獐)、星(星日马)、张(张月鹿)、翼(翼火蛇)、轸(轸水蚓)

玄武—北方七宿

斗(斗木獬)、牛(牛金牛)、女(女土蝠)、虚(虚日鼠)、危(危月燕)、室(室火猪)、壁(壁水貐)

四、“五行”

“五行”学说是我国古人创造的一种哲学思想,以金、木、水、火、土作为构成宇宙万物及自然现象变化的基础,后与“阴阳”学说相结合,经道教推进发展形成“阴阳五行”学说,广泛应用于中医、命理、相术、占卜等方面。说到“五行”,人们肯定会联想到“算命”这个词,提到“算命”又会联想到《周易》这本“群经之首”。但是,一定要注意!!!《周易》与“五行”实际上讲没有任何关系!!!《周易》是《周易》,“五行”是“五行”,《周易》通篇未介绍任何有关于“五行”的内容,两者是两种完全独立的系统,后来人们为了占卜,才将二者结合使用。且,《周易》绝非道教书籍!!!

五、“六谷”

这里想探讨一下“五谷”与“六谷”的概念及区别

先说“五谷”,古代对“五谷”的定义有两种说法,一种为“稻、黍、稷、麦、菽”,另一种为“麻、黍、稷、麦、菽”,两者的区别为前者有“稻”无“麻”,后者有“麻”无“稻”,原因可能与当时时代不同、地域不同,因此所种农作物不同有关。注意一点,“五谷”中均未提到“六谷”中的“粱”。

再说“六谷”,《三字经》中描述为“稻、粱、菽、麦、黍、稷”。看到这里,肯定很多人要产生疑惑,五六的差别在哪里?这就要深度剖析一下“黍”、“稷”、“粱”这老三位了。“黍”—粘谷子,就是所谓的黄米;“粱”—即为“粟”,通俗讲就是小米;“稷”—到底是什么?自古至今争议巨大,并无明确定论!有学者认为“稷”是“黍”的一种、有学者认为“稷”即为“粟”(同“粱”)、有学者认为“稷”为高粱。我们回看“五谷”和“六谷”,其中皆有“黍”、“稷”,由此可见两者并不相同。在两个版本的“五谷”中均未提及“粱”(同“粟”),但是作为自古至今重要的粮食,其不可能不出现在“五谷”的定义中,因此“稷”为“粱”(同“粟”)的可能性很大。但是,在《三字经》中,却又明确描述了“粱”(同“粟”)为六谷之一,那么“六谷”中的“稷”就不能等同于“粱”(同“粟”)了,因此,诸多学者所认为的“稷”为高粱又显得准确性极其高了。

笔者认为,说“五谷”时,“稷”为“粱”(同“粟”),说“六谷”时,“稷”为高粱。

六、“七情”

“七情”首先出自《礼记·礼运》:“何谓人情?喜怒哀惧爱恶欲七者,弗学而能。”这里的七情就是高兴叫喜,生气叫怒,悲痛叫哀,害怕叫惧,喜欢叫爱,讨厌叫恶,贪恋叫欲。这是人人皆有的情志,但是我们一定要控制好它,在《黄帝内经》中,就多次提及与情志有关的内容,其中《素问·举痛论》中说:“余知百病生于气也。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寒则气收,炅则气泄,惊则气乱,劳则气耗,思则气结,九气不同,何病之生?”作为病因,这些情志及寒热过于强烈、持久或失调,会引起脏腑气血功能失调而致病,可见情志过度对于“气”的影响有多大,中国有句老话“百病从气生”,所以都长点心吧,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凡事看开,一切随缘!

再谈谈经常与“七情”形影不离的“六欲”,“六欲”首先出自《吕氏春秋·仲春纪·贵生》:“所谓全生者,六欲皆得其宜也。”此“六欲”后经东汉高诱根据其理解注释为“生、死、耳、目、口、鼻”。这里要强调一点,我们平时常常说的佛教中所谓的“六欲”与此大大不同!佛教“六欲”是指:色欲、形貌欲、威仪姿态欲、言语音声欲、细滑欲、人相欲。现在对于“七情六欲”这个词语也没有严格的定义和解释,各有各的说法,各场景有各场景的用法,自己管好自己的“七情六欲”就可以了。

另放一张八音图,可以推测出这些乐器对应的是哪种“音”吗?

四大神兽分别对应的五行属性是什么?

青龙 木 凤凰 火 玄武 水 白虎 金 麒麟 土

五禽戏是什么呀?该怎样练呢?

2000多年以前,东汉末年的神医华佗所创的一套健身术,其实它就是五禽戏。五禽戏指什么呢?五禽戏是指虎、鹿、熊、猿、鸟(一般用鹤为代表)五种禽兽而言。戏即游戏,戏耍之意。所谓五禽戏是模仿虎、鹿、猿、熊、鹤五种动物的动作,达到增强人体脏腑功能,都收到了明显的健身防病效果,对于这样的普及与提高,作为五禽戏创始人的华佗恐怕是始料未及的。
五禽戏的内容主要包括虎戏、鹿戏、熊戏、猿戏、鸟戏。
虎戏:自然站式,俯身,两手按地,用力使身躯前耸并配合吸气。当前耸至极后稍停,然后身躯后缩并呼气,如此三次。继而两手先左后有向前挪动,同时两脚向后退移,以极力拉伸腰身,接着抬头面朝天,再低头向前平视。最后,如虎行般以四肢前爬七步,后退七步。

鹿戏:接上四肢着地势,吸气,头颈向左转、双目向右侧后视,当左转至极后稍停,呼气、头颈回转,当转至朝地时再吸气,并继续向右转,一如前法。如此左转三次,右转两次,最后回复如起势。然后,抬左腿向后挺伸,稍停后放下左腿,抬右腿如法挺伸。如此左腿后伸三次,右腿二次。

熊戏:仰卧式,两腿屈膝拱起,两脚离床面,两手抱膝下,头颈用力向上,使肩背离开床面,略停,先以左肩侧滚落床面,当左肩一触床面立即复头颈用力向上,肩离床面,略停后再以右肩侧滚落,复起。如此左右交替各七次,然后起身,两脚着床面成蹲式,两手分按同侧脚旁,接着如熊行走般,抬左脚和右手掌离床面。当左脚、右手掌回落后即抬起右脚和左手掌。如此左右交替,身躯亦随之左右摆动,片刻而止。

猿戏:择一牢固横竿,略高于自身,站立手指可触及高度,如猿攀物般以双手抓握横竿,使两脚悬空,作引体向上七次。接着先以左脚背勾住横竿、放下两手{头身随之向下倒悬,略停后换右脚如法勾竿倒悬,如此左右交替各七次。

鸟戏:自然站式。吸气时跷起左腿,两臂侧平举,扬起眉毛,鼓足气力,如鸟展翅欲飞状。呼气时,左腿回落地面,两臂回落腿侧。接着跷右腿如法操作。如此左右交替各七次,然后坐下。屈右腿,两手抱膝下,拉腿膝近胸,稍停后两手换抱左膝下如法操作,如此左右交替也七次,最后,两臂如鸟理翅般伸缩各七次。
人们模仿虎、鹿、熊、猿、鹤五种动物的动作,主要作用在于增强脏腑功能,那么,它们与人体的五脏系统究竟有什么样的关系呢?后世演练五禽戏的流派很多,观点也不尽一致,这里介绍其中一种:
五行、五禽、五脏与六腑的关系:
五行五禽五脏六腑
木鹿肝胆
功能:肝主藏血,主筋,开窍于眼,其华在爪。
火猿心小肠
功能:心主血脉,主神志,开窍于舌,其华在面。
土熊脾胃
功能:脾主运华,主统血,主肌肉四肢,开窍于口,其华在唇。
金鹤肺大肠
功能:肺主气,司呼吸,主宣发,主肃降,外合皮毛,通调水道,开窍于鼻,其华在皮毛。
水虎肾膀胱
功能:肾主藏精,主发育与生殖,主水,主纳气,主骨,生骨髓通脑,开腔于耳,其华在发。
三焦
功能:三焦为六腑之一,又称“孤腑”,它并不是一个独立的内脏,而是指躯体脏腑部位和某些脏腑功能的概括。三焦有主持诸气,总司人体气化的作用,为运行元气和水谷的通道。元气发源于肾,但必须通过三焦,才能敷布全身,以激发和推动各脏组织的功能活动。
吾从小爱好体育活动,喜欢长跑,25年前冬季的一天,晨练时在一个山沟里,常见一个老人在练一种健身活动。出于好奇,数次虚心拜师求教,方知是五禽戏,共分4套,20个动作。
第一套:1、上山虎2、伸脖鹿3、单臂望月猿4、单臂熊5、侧飞鹤
第二套:1、下山虎2、仰脖鹿3、双臂望月猿4、双臂熊5、平飞鹤
第三套1、抬头虎2、长跑鹿3、摘果猿4、晃臂熊5、背飞鹤
第四套1、回头虎2、伸腿鹿3、献果猿4、摇臂熊5、翔飞鹤
五禽戏要领:六个字:
三不断:
练五禽戏要做到:
立:就要像鲲鹏展翅,全身舒展,上下挺拔,直立不弯,站如松,全身看不到弯曲部位。
蹲:就要像金蛇盘团,全身收缩,坐入钟,尤其头部尽量往怀里低缩,臀部尽量靠近脚跟部,缩到一起就像一个线团。
紧:就要像磐石一样,刀枪不入,浑身上下肌肉都隆起,像石头一样坚硬。
松:就要像豆腐渣一样,一盘流沙,全身上下放松,卧如弓,周身就像脱骨一样,提起一把,放下一滩。
只有这样才能达到疏通经络,活动关节,气血流通,元气充沛的目的。
练虎的动作时要领:要充分表现出虎的威猛神态,目光炯炯,摇头摆尾,扑按博斗等、有助于强壮体能。
练鹿的动作时要领:要仿效鹿那样心静体松,姿势舒展。要把鹿的探身,仰脖,缩脖,奔跑,回首等神态表现出来,鹿戏有助于舒展筋骨。
练熊的动作时要领:要像熊那样,浑厚沉稳,表现出撼运,抗靠,步行时的神态。熊外似笨重,走路软塌塌,实际上在沉稳中,又富有轻灵。
练猿的动作要领:要仿效猿猴那样,敏捷好动,要表现出纵山跳涧,攀树登枝,摘桃献果的神态。猿戏有助于发展灵活性。
练鹤的动作要领:练鹤时要表现出亮翅,轻翔,落雁,独立等动作神态。尤其是做翔飞鹤时,单腿独立,这一飞起来,头顶朝天,后背朝天,脚心朝天。这叫悬六腑,吊五脏,自然呼吸,脏腑兼顾。常练鹤戏,有主于增强肺呼吸功能。
五禽戏是一种取法自然的古老运动,两千年后的今天,这源远流长的健身术,已经有最初的五个动作,加入了虎、鹿、猿、熊、鹤的更多姿态,丰富到了20个动作,它根于生生不息的自然之源,“五禽戏”依然是它的神奇,保佑着人们的健康。

创编五禽戏的人在几页写的

五禽戏是中国传统导引养生的一个重要功法,其创编者华佗(约145-208),出生在东汉末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
图片
华佗,东汉末年著名的医学家。华佗首创用全身麻醉法施行外科手术,被后世尊之为“外科鼻祖”。他所使用的“麻沸散”是世界史最早的麻醉剂。华佗采用酒服“麻沸散”施行腹部手术,开创了全身麻醉手术的先例。
华佗经过数十年的医疗实践,熟练地掌握了养生、方药、针灸和手术等治疗手段,精通内、外、妇、儿各科,临证施治,诊断精确,方法简捷,疗效神速,被誉为“神医”。
华佗在《庄子》“二禽戏”(“熊经鸟伸”)的基础上创编了“五禽戏”。其名称及功效据《后汉书·方术列传·华佗传》记载:“吾有一术,名五禽之戏:一曰虎,二曰鹿,三曰熊,四曰猿,五曰鸟。(请记住:虎鹿熊猿鸟)
2011年五禽戏被国务院命名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申报地区为安徽省亳州市。

五禽戏是哪五种动物?

  • 01

    虎;鹿;熊;猿;鸟

    五禽戏是虎、鹿、熊、猿、鸟五种动物。五禽戏是由东汉末年著名医学家华佗根据中医原理,以模仿虎鹿熊猿鸟等五种动物的动作和神态编创出来的一套导引术。

    五禽戏是中国传统导引养生的一个重要功法。华佗在《庄子》二禽戏的基础上创编了五禽戏,其名称及功效据《后汉书·方术列传·华佗传》记载:“吾有一术,名五禽之戏:一日虎,二日鹿,三曰熊,四曰猿,五曰鸟。”

    华佗五禽戏是中国民间广为流传的、也是流传时间最长的健身方法之一,由五种模仿动物的动作组成,华佗五禽戏又称“五禽操”、“五禽气功”、“百步汗戏”等。据传华佗的徒弟吴普依法锻炼,活到90多岁依然耳不聋,眼不花,牙齿完好,达到百岁高龄。

    五禽戏是中国传统导引养生的一个重要功法,由东汉末年的医学家华佗创编,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其动作仿效了虎、鹿、熊、猿和鸟五种动物,发展至今,已形成了多个不同的流派,各有不同。在华佗故里安徽亳州,现在主要是董文焕和刘时荣所传的五禽戏。

    2001年,健身气功管理中心成立后,委托上海体育学院迅速展开了对五禽戏的挖掘、整理与研究。并编写出版了《健身气功·五禽戏》,2003年由人民体育出版社出版发行。“健身气功·五禽戏”其动作编排按照《三国志》的虎、鹿、熊、猿、鸟的顺序,动作数量按照陶弘景《养性延命录》的描述,每戏两动,共十个动作,分别仿效虎之威猛、鹿之安舒、熊之沉稳、猿之灵巧、鸟之轻捷,力求蕴涵“五禽”的神韵。2006年,华佗五禽戏被人民批准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2011年又被国务院命名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展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