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行四象指什么动物,五行生四象哪四象

2023-10-18崇庆运势网热度: 15336

四象指的是哪四象?

四象,是指天空中东南西北四大星区。我国古代把天空的恒星划分成为“三垣”和“四象”七大星区。所谓的“垣”就是“城墙”的意思。“三垣”是“紫微垣”,象征皇宫;“太微垣”象征行政机构;“天市垣”象征繁华街市。这三垣环绕着北极星呈三角状排列。在“三垣”外围分布着“四象”:“东苍龙、南朱雀、西白虎、北玄武”。

又指《易传》中的老阳,少阴,少阳,老阴,易传四象与星宿四象相互融合,青龙表少阳主春,白虎表少阴主秋,玄武老阴主冬,朱雀老阳主夏。四象又衍生出来了八卦(乾、兑、离、震、巽、坎、艮、坤)。

四象的概念在古代范东亚文化圈极度受重视,这些国家常以四圣、四圣兽、天之四灵称之。

四象者,青龙、白虎、朱雀、玄武也。五行者,金、木、水、火、土也。四象、五行均源于古代天文,在历代丹经中比比皆是。中国古代为观测日、月、五星的运动而将黄道和赤道附近的区域分作28个星宿,俗称为二十八宿。

二十八宿分为四组,分别与四个地平方位、四组动物形象、四种颜色相匹配,叫做四象。又将其按方位及季节和四象,分为东、南、西、北四宫,每宫七宿,分别将各宫所属七宿连缀想象为一种动物,以为是“天之四灵,以正四方”。

五行所代表的神兽是?

东方——木之青龙
西方——金之白虎
南方——火之朱雀
北方——水之玄武
中央——土之麒麟

四象在传统文化中指的是什么动物?

古人把东、北、西、南四方每一方的七宿想象为四种动物形象,叫做四象。

四象在传统文化中指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分别代表东西南北4个方向,源于我国古代的星宿信仰。

在二十八宿中,四象用来划分天上的星星,也称四神、四灵。

四象是指什么

四象就是南北东西对应着上下左右《周易·系辞》说:“《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那么,这其中的“四象”所指为何物?它与中国古典哲学又有什么样的联系呢?
“四象”是中国天文学名词,其具体所指为:东青龙,西白虎,南朱雀,北玄武。象者,像也。“四象”,是将二十八宿按天区分布,划分为四组,以其所属各星宿在天区中的分布,看上去像龙、像虎、像雀、像龟而作的命称。并以此代指东、西、南、北四方,以及春、夏、秋、冬四时。
二十八宿,是星官名。它是中国古代依一周天的恒星为标志,用以分成二十八组来观察日、月、星辰的运行,以制定历法而产生的,依中国古代春分时节黄昏之时的天象观察为依据。二十八宿的“宿”,有住宿、宿舍的涵义。其之所指,是由於地球绕太阳运行而造成的太阳视运动所经之处,由角宿开始,自西向东排列,每一象由七宿所构成:依角、亢、氐、房、心、尾、箕七宿代指东方和春天。此七宿在天空的分布,看上去像一条龙的形状。春天一到,大地万物复苏,满目青翠,故称此象为“东方青龙”;依斗、牛、女、虚、危、室、壁七宿代指北方、代言冬季。中国地处北半球,冬季日照时间短,所以一天之中的大部分时间处於幽暗之中,而此七宿的星空分布,看上去很像一只龟。中国人习称黑色为玄色,依龟有甲示武,故称此象曰“北方玄武”;奎、娄、胃、昴、毕、觜、参七宿在西天的空中分布,样子很像一只老虎。依西方代指秋天,西方的代表色为白色,因而就称此象为“西方白虎”;而分布於南天的井、鬼、柳、星、张、翼、轸七宿,其星空布局所构成的图像,好似展翅高飞的一只雀形。以南方代表夏季,夏季赤日炎炎似火,故其代表色为朱色,因而就称此天象为“南方朱雀”。将“四象”各分为三度,这便是黄道十二次。
依当代中外科学家们的研究考证,四象二十八宿及黄道十二次的建立和命称,构成了一个古代天文观察与历法制定的基本体系,它大约形成於距今五千年左右的历史上,源於中国,后经印度而传播於世界。
天文学观察研究的发展,是直接推动中国唯物辩证哲学思想产生,并走向完善与提高的根源。凡是不具备天文学知识的哲学家,其理论往往存在缺陷。因此,一种哲学思想理论体系的科学与否,可以依天文学研究成果为其试金石。中国古代,正是由於“天、地、人、时”四维一絷的唯物辨证哲学思想体系产生很早,这就极大地促进了天文学研究的发展。轩辕黄帝命人察日、观月、历星辰运行之纪,制定历法,以敬授人时而使之顺应天时,适时播种耕作,就是这方面的历史证明。而天文学研究的发展,又必然要大大地促进唯物辩证哲学思想的发展、完善和提高。以哲学思想理论为基础而指导国家、经济、军事、法律、伦理、道德、科技、医药、音乐等文化事业的发展,就是中华文明发生、发达之早,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历史根源。由此而反映到哲学理论阐述方面,也就自然而然地要打上这种历史的印记:《周易·系辞》中“《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凶,吉凶生大业”的这一段话,就是一个很好的证明。
现在,就以我个人的研究所得,试以现代通俗性的语言,将“《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凶,吉凶生大业”解释如下:
产生於中国尚无文字时代的古典哲学,是“天、地、人、时”四维一絷的唯物辩证哲学,其由一套图案画形式为载体,而作“道理”的传承体系。这一思想体系是研究天地万物变易规律的,其传承方式是简易的,而其所传“道理”是千古不易的,故其书名就命之以《易》;这种哲学是一元论,它的“一元”大可包之宇宙,小可成为原子模式,故命之曰“太极”;这个一元论认为一元事物的基本法则就是阴阳对立统一规律。这就是“《易》有太极,是生两仪”的意义。
阴与阳,可论男女,可代上下,可喻寒暑,可言天地,所以,称恒星日为“太阳”,谓月球为“太阴”。日、月、地球的运行,造成了四季寒暑、昼夜之变,故有“两仪生四象”之喻比。
世上万物生变,是天地之间风、雷、水、火、山、泽相互作用而造成的,故《易》首立八经卦以象“天地定位,风雷相薄,水火相射、山泽通气”为纲领、为法则,而作哲理演绎,并重之以六十四卦以像徵万物变化,讲述其“道理”。这就是“四象生八卦”的喻指。此中的“八卦”是指八卦这种哲学传承载体,而非仅指八经卦。
八卦传承系统所讲的哲理,不是为了好玩,而是让人们以此明白顺应自然万物变化规律。因为顺应自然规律则得,逆此规律则失。得则吉,失则凶。这就是《周易·系辞》所解释的“吉凶者,言乎其失、得也”的明确语意界定。明白了吉凶之所以然,就是为了让人们遵循自然规律,以做成事业,推动社会历史的进步。这就是“八卦定吉凶,吉凶生大业”的道理。
究以上下古今,人类社会的一切文明发展进步,可以总结出千条理、万条理,但若以一句话作高度的集中和概括,就是研究客观存在着的一切自然规律,应用这种自然规律为人类的社会发展服务。研究并应用万物发生、发展、变化的规律於人类社会生产、生活,就是科学。人类社会的一切发展和进步,就是不断地走近科学。这,就是《易》经要讲的道理!

...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 四象生八卦".那和五行等有没有关系

有关系。

“土”可四分为“木火金水”,是太极(阴阳)分为四象;“木火金水”可以合为“土”,是四象统一回归到太极。——这就是五行学说的实质、本质。

在五行中,“土”为太极,太极分两仪,就是阴阳(也可说是阴土,阳土),阴阳分四象,就是“木火金水”。“土”不一分为二时,是“太极”。“土”一分为二时,是“阴,阳”,是“阴土”和“阳土”。

为中央。中央可以无限小,小到一个点;可以无限大,大到与天地相同。“土”,可以理解为就是“天地”——有天地才有四方,没有天地就没有四方。

其实,即使简单的只将“土”理解为“中央”,四方也是由中央生发的,没有中央原点,根本无法划分东南西北四方。

扩展资料:

四象是天空中东南西北四大星区。我国古代把天空的恒星划分成为“三垣”和“四象”七大星区。所谓的“垣”就是“城墙”的意思。“三垣”是“紫微垣”,象征皇宫;“太微垣”象征行政机构;“天市垣”象征繁华街市。这三垣环绕着北极星呈三角状排列。

在“三垣”外围分布着“四象”:“东苍龙、南朱雀、西白虎、北玄武”。又指《易传》中的老阳,少阴,少阳,老阴,易传四象与星宿四象相互融合,青龙表少阳主春,白虎表少阴主秋,玄武太阴主冬,朱雀太阳主夏。四象又衍生出来了八卦(乾、兑、离、震、巽、坎、艮、坤)。

四象的概念在古代的日本和朝鲜极度受重视,这些国家常以四圣、四圣兽称之。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四象

家居风水布局 有关五行与四象

纵览整个风水学相关的知识,我们不难发现,有很多讲究都是要根据五行和四象这些门类的常识来进行辩证和分析的,古代人留存至今的智慧结晶在现当代的风水情况下依旧适用,其中作用最深远的莫过于家居风水内部的格局和设计了。

五行的典籍介绍

汉朝时期的董仲舒,曾经在《春秋繁露》中记载五行为:“左青龙(木)、右白虎(金)、前朱雀(火)、后玄武(水)、中央后土”;《周书·洪范》篇中更具体地说明了五行的性质及排列次序:水、火、木、金、土。为了将“五行”的相生及方位的“中”居中,可以把“五行、五方、五色、四象”的内容顺序作如下排列:五行:木、火、土、金、水;五方:东、南、中、西、北;五色:青、赤、黄、白、黑;四它们之间的对应关系如下:水、北、黑色、玄武;金、西、白色、白虎;土、中、黄色、帝王;木、东、青色(蓝色或绿色)、青龙;火、南、赤色、朱雀。这样看会更加明晰。

五行学说理论是什么

从五行学说的角度出发,有相生、相克或相互制约的作用。相生如: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相克如: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其相生、相克互存,维持了事物的总体平衡,因此形成了五行 学“生与克”这类理论说法。

四象的风水寓意

四象在风水当代表着老阳 、少阴 、少阳 、老阴四个符号。阴阳最基本的取象是天地,有了天地空间万物才能生成。四象的最基本取象是四时,春夏秋冬,有了四季万物才能变化,少阳为春、老阳为夏,少阴为秋,老阴为冬,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是万物在四季中的运动形式。比如中国古代的建筑,大多顺应了风水四象的原理,如建于明清时期的北京中山公园社稷坛,最上层铺有五色土:东为青色土(青龙色),西为白色土(白虎色),南为红色土(朱雀色),北为黑色土(玄武色),中间为黄色土(象征黄种人)。另外,这些土是四方的府县精选运来的,表示四方朝贡,国运昌盛。

展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