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干地支的阴阳属性及方位,天干地支阴阳属性表

2023-09-23崇庆运势网热度: 9080

天干地支五行对照表 十二地支五行口诀表

导读:对于我国八卦算命有所了解的都知道,八字必看五行,此外,五行还广泛用于中医、堪舆、命理、相术和占卜等方面,从专业角度来说,地支共有十二位,单阳偶阴两分开,那么,大家对天干地支五行对照表了解吗?下面我们就来整理一下十二地支五行口诀表。

天干地支五行对照表

五行天干地支:

木:甲乙 寅卯辰

火:丙丁 巳午未

土:戊己 辰戌丑未

金:庚辛 申酉戌

水:壬癸 亥子丑

天干地支是什么

1、天干

十天干:甲(jiǎ)、乙(yǐ)、丙(bǐng)、丁(dīng)、戊(wù)、己(jǐ)、庚(gēng)、辛(xīn)、壬(rén)、癸(guǐ);

天干阴阳:甲丙戊庚壬为阳性,乙丁己辛癸为阴性;

天干五行:甲木、乙木、丙火、丁火、戊土、己土、庚金、辛金、壬水、癸水;

天干代表的季节及方位:春季甲乙东方木,夏季丙丁南方火;秋季庚辛西方金,冬季壬癸北方水;戊己中央四季土。

2、地支

十二地支:子(zǐ)、丑(chǒu)、寅(yín)、卯(mǎo)、辰(chén)、巳(sì)、午(wǔ)、未(wèi)、申(shēn)、酉(yǒu)、戌(xū)、亥(hài);

十二地支阴阳:子、寅、辰、午、申、戌为阳支,丑、卯、巳、未、酉、亥为阴支;

十二地支五行:寅卯木、巳午火、申酉金、亥子水、丑未辰戌土。

天干地支的作用

考古发现,在商朝后期帝王帝乙时的一块甲骨上,刻有完整的六十甲子,可能是当时的日历。这也说明在商朝时已经开始使用干支纪日了。根据考证,春秋时期鲁隐公三年二月己巳(公元前720年二月初十),曾发生一次日食。这是中国使用干支纪日的比较确切的证据。而使用皇帝年号纪年则是汉武帝时期建元年号。

干支法在中国古代一直使用,从未间断。因此对研究历史非常有帮助,非常容易推算历史时间。

天干地支五行属性

阴阳五行是中国古代的一种哲学概念,是古人认识自然的一种朴素的唯物观,既然世界万物都有阴阳五行,那么天干地支的阴阳属性也不能例外:

十大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天干阴阳:甲、丙、戊、庚、壬为阳干;乙、丁、己、辛、癸称为阴干。

十二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地支阴阳:子、寅、辰、午、申、戌属阳;丑、卯、巳、未、酉、亥属阴。

阴阳五行方位是什么

阴阳五行代表四季的方位,在地理也是有很广的应用的,具体的方位是什么呢?我为大家收集整理了关阴阳五行方位是什么的相关 文章 ,供大家学习借鉴,希望对你有帮助!
五行方位的介绍
一、方位的观念

方位者,东南西北中,合五行,东属木,南属火,西属金,北属水

,中属土。如依八卦方位而言,余下四个方位皆为五个主方位推衍而出

,如西北(金水),西南(金火),东北(水木),东南(木火)。谓

之辅方位。人生活的地球有方位,这是最重要的,人居位的房屋方位,

这是次重要的,主方位不易更改,但辅方位(如公司、家居)却是人类

可以趋吉避凶的。

二、阴阳五行论

1、阴阳五行为我国五术的基本理论,而十干支为此阴阳五行的代表

符号,如甲为阳木、乙阴木、丙阳火、丁阴火、戊阳土、己阴土、庚阳

金、辛阴金、壬阳水、癸阴水。

2、如以十干表示方位,则甲乙为东方属木,丙丁为南方属火,戊己

为中央属土,庚辛为西方属金,壬癸为北方属水。

3、如以十干表示颜色,则甲乙为青色,丙丁为红色,戊己为黄色,

庚辛为白色,壬癸为黑色。
阴阳五行方位
东方青甲乙寅卯青龙木

西方白庚辛申酉白虎金

北方黑壬癸亥子玄武水

南方红丙丁巳午朱雀火

中央黄戊己丑辰未戌媵蛇勾陈土

气遇金器而凝结成水,

古代人认为早上兵器铠甲上有水,认为是金生,其实是自然现象.

所谓五行的方位,即“五方”。五方是指东、南、西、北、中五个方位,五行及其代表的天干地支各有所主的方向。即东方主甲、乙、寅、卯之木;南方主丙、丁、巳、午之火;西方主庚、辛、申、酉之金;北方主壬、癸、亥、子之水;中方主戊、己、辰、戌、丑、未之土。

五行的方位对于星命术十分重要。通过一个人的八字所包含的阴阳五行所属就可知到其所属方向,通过相生相克之理可知吉凶。例如八字属木命的人往东最有利,往南、北也行,但不可西行,因为往西则木被金克。火命的人最好向南,往北则犯水。金命的人宜往西,往南则受火制。水命的人应该往北,往中央之地则不吉。

四时指春、夏、秋、冬四个季节。天干地支及五行在四时之中各有盛衰之不同表现。星命理论中以旺、相、休、困、死分别代表五行在四季中盛衰表现。旺是旺盛之意;相是次旺,有辅佐之意;休是休息、停止之意;困是衰落、被阻止之意;死就是克制而无生气之意。一般来说,当令者旺、我生者相、先我者休、克我者困、我克者死。

春季里万木复苏,所以以木为当令者,木为“旺”,所属干支为甲、乙、寅、卯、辰等。与术相生的是火、所以火在春季里属“相”。而生木的是水,所以水在春季属“休”。克木的是金,金在春季属“困”。而木克的是土,所以土在春季属“死”。

夏季为流火之季,以火为“旺”。所属干支为丙、丁、巳、午、未等。火生土,所以土在夏季里属“相”。生火者木,木在夏季属“休”。克火的是水,水在夏季里属“困”。火克的是金,金在夏季属“死”。

秋季为金黄收获之季,以金为“旺”。所属干支为庚、辛、申、酉、戌等。金生水,所以水在秋季属“相”。生金者为土,土在秋季属“休”。克金的是火,火在秋季属“困”。木在秋季属“死”。

冬季为寒冷凝水之季,以水为“旺”。所属于支为壬、癸、亥、子、丑等。水生木,木在冬季属“相”。生水者为金,金在冬季属“休”。克水的是土,土在冬季属“困”。水克火,火在冬季属“死”。

土在星命术中是旺于四季之行,即土在一年中四季的最后一月为旺季。

八卦五行天干地支方位图

天干地支,阴阳八卦,五行方位,组成了八卦五行天干地支图,你知道这是什么东西吗?我整理了八卦五行和天干地支方位图,希望大家有所收获!

八卦五行和天干地支方位图关系

五行与天干、方位的对应关系:

甲为栋梁之木,东方。乙为花果之木,东方。

丙为太阳之火,南方。丁为灯烛之火,南方。

戊为城墙之土,中方。己为田园之土,中方。

庚为斧钺之金,西方。辛为首饰之金,西方。

壬为江河之水,北方。癸为雨露之水,北方。

五行与地支、方位的对应关系

(1)地支三合:

子(鼠)、辰(龙)、申(猴)合水局;巳(蛇)、酉(鸡)、丑(牛)合金局;

寅(虎)、午(马)、戌(犬)合火局;亥(猪)、卯(兔)、未(羊)合木局。

(2)地支:

子(鼠)与丑(牛)相合化土,寅(虎)与亥(猪)相合化水,

卯(兔)与戌(犬)相合化火,辰(龙)与酉(鸡)相合化金,

巳(蛇)与申(猴)相合化水,午(马)与未(羊)相合化日月。

(3)地支与五行、方位的关系:

子(鼠)属阳水,北方;亥(猪)属阴水,北方。

寅(虎)属阳木,东方;卯(兔)属阴木,东方。

巳(蛇)属阴火,南方;午(马)属阳火,南方。

申(猴)属阳金,西方;酉(鸡)属阴金,西方。

辰(龙)、戌(犬)属阳土,中方;

丑(牛)、未(羊)属阴土,中方。

八卦和五行的关系

阴阳五行是古人从生活实践中 总结 出来的。那时候他们认为世间的万物都是由金、木、水、火、土五种元素构成的,在不同的事物上有不同的表现。比如可以颜色区分,可以味道区分、以五脏、以五情、等。每种事项都能够呈现出五行。

而世间万物相生相克,比如说五行有生成、相生、相克的顺序。相生的顺序为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而相克的顺序则是: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这就是所谓的万物相生相克。那时候没现在这么科学,所以五行就被当时的人成为是解释自然和生命现象的一种理论。

八卦两面代表阴阳,那时候古人把万物都分成了阴阳的两面,比如说阴暗的地方就是属阴,受到光照的就是阳。叶子的正面为阳,背面为阴。女人属阴,男人属阳。八卦表示事物自身变化的阴阳系统,用“一”代表阳,用“- -”代表阴,用三个这样的符号,按照大自然的阴阳变化平行组合,组成八种不同形式,叫做八卦。

八卦中每一卦所代表的饰物不同的事物。乾代表天,坤代表地,巽(xùn)代表风,震代表雷,坎代表水,离代表火,艮(gèn)代表山,兑代表泽。八卦对应的五行分别是金-乾、兑 乾为天,兑为泽。木-震、巽震为雷,巽为风。土-坤、艮 坤为地,艮为山。水-坎。坎为水(月亮)。火-离 离为火(太阳)

天干地支五行八卦的解释

天干地支,简称“干支”。在中国古代的历法中,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被称为“十天干”,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叫作“十二地支”。十干和十二支依次相配,组成六十个基本单位,两者按固定的顺序互相配合,组成了干支纪法。从殷墟出土的甲骨文来看,天干地支在我国古代主要用于纪日,此外还曾用来纪月、纪年、纪时等。

十二地支的阴阳属性?

十二地支的阴阳属性有两种区分方式:
1、以奇偶分:子、寅、辰、午、申、戌为阳,丑、卯、巳、未、酉、亥为阴。
2、以四季分:寅、卯、辰、巳、午、未为阳,申、酉、戌、亥、子、丑为阴。
春夏为阳,秋冬为阴。
辰为阳中阳,戌为阴中阳,丑为阴中阴,未为阳中阴。


扩展资料:
地支是指木星轨道被分成的十二个部分。
木星的公转周期大约为十二年,所以,中国古代用木星来纪年,故而称为“岁星”。后来又将这十二个部分命名,这就是“地支”。
天干地支共同组成形成了中国古代传统历法纪年。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地支

天干地支是何意思?

天干地支简称干支,是夏历中用来编排年号和日期用的。
天干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也叫天干;地支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也称十二地支。干支还是阴阳之分:甲、丙、戊、庚、壬为阳干,乙、丁、己、辛、癸为阴干;子、寅、辰、午、申、戌为阳支,丑、卯、巳、未、酉、亥为阴支。以一个天干和一个地支相配,排列起来,天干在前,地支在后,天干由甲起,地支由子起,阳干配阳支,阴干配阴支(阳干不配阴支,阴干不配阳支),共有六十个组合,称为“六十甲子”。我国人民过去就是以六十甲子循环起来纪年、纪月、纪日、纪时的。
1.甲子 2.乙丑 3.丙寅 4.丁卯 5.戊辰 6.己巳 7.庚午 8.辛未
9.壬申 10.癸酉 11.甲戌 12.乙亥 13.丙子 14.丁丑 15.戊寅 16.己卯
17.庚辰 18.辛巳 19.壬午 20.癸未 21.甲申 22.乙酉 23.丙戌 24.丁亥
25.戊子 26.己丑 27.庚寅 28.辛卯 29.壬辰 30.癸巳 31.甲午 32.乙未
33.丙申 34.丁酉 35.戊戌 36.己亥 37.庚子 38.辛丑 39.任寅 40.癸卯
41.甲辰 42.乙巳 43.丙午 44.丁未 45.戊申 46.己酉 47.庚戌 48.辛亥
49.壬子 50.癸丑 51.甲寅 52.乙卯 53.丙辰 54.丁己 55.戊午 56.己未
57.庚申 58.辛酉 59.壬戌 60.癸亥
干支纪年法
如甲子为第一年,乙丑为第二年,丙寅为第三年……六十年为一周。一周完了,再由甲子年起,周而始,循环下去。例如1929年是农历己巳年,1930年是农历庚午年……到1989年又是农历己巳年。我们在日历上看到的己巳年、庚午年,就是按干支纪年这种方法排列下来的。阳历年份除以60的余数减3便得该年农历干支序号数,再查上面的干支便是干支年纪。如果序号数小于、等于零则于支序号数加60。例如,求1991年干支;1991÷60=33余11,年干支序号数=11-3=8。查干支表知该年为辛未年。又如求1983年干支:1983÷60=33余3,干支序号=3-3=0,加上60,查干支表知该年为癸亥。
干支纪月法
干支纪月法未普遍实行,主要为星相家推算八字用。其方法为:若遇甲或己的年份,正月是丙寅;遇上乙或庚之年,正月为戊寅;丙或辛之年正月为庚寅,丁或壬之年正为为壬寅,戊或癸之年正月为甲寅。正月之干支知道了,其余月可按六十甲子的序推知。
干支纪日法
甲炎了第一日,乙丑为第二日,丙寅为第三日……60日为一周。一周完了再由甲子日起,周而复始,循环下去。例如农历己巳年(1989年)正月初一是丁酉日,初二是戊戌日……到三月初七正好是60天,因此三月初二又是丁酉日。
干支纪时法
一天中时辰的地支也是确定的,所以二十四小时配十二地支,由夜间十一点至一点为子时,一点至三点为丑时,其余照推。时的天由该日所对天干推求,其歌戾如下:
甲己还生甲,乙庚丙作初,
丙辛从戊起,丁壬庚子居,
戊癸何方发,壬子是真途。
即若该日是甲或己的,在子时上配上甲为甲子;日是乙或庚的,在子时上配上丙为丙子;丙辛日子时配上戊为戊子;丁任日为庚子;戊癸日为壬子。知道了子时的干支,便可推知其余。

十二天干五行

十二地支与阴阳及五行的关系 子---阳水 丑---阴土 寅---阳木 卯----阴木 辰----阳土 巳----阴火
午---阳火 未---阴土 申---阳金 酉---阴金 戌----阳土 亥---阴水
子含癸顶支含干,干支非常辩证法、博大精深。

天干地支的五行属性! 五行与干支
天干金:庚、辛 地支金:申、酉
天干木:甲、乙 地支木:寅、卯
天干水:壬、癸 地支水:子、亥
天干火:丙、丁 地支火:巳、午
天干土:戊、己 地支土:丑、辰、未、戌 是结合天干地支的属性,然后把自己的身主和命主结合!以五行的相生相克来预测的!金:天干的庚、辛 地支金:申、酉
木:天干的甲、乙 地支木:寅、卯
水:天干的壬、癸 地支水:子、亥
火:天干畅丙、丁 地支火:巳、午
土:天干的戊、己 地支土:丑、辰、未、戌

天干地支和五行各代表那个数字如:1234567890 十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十二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戍、亥.
甲对应一,乙对应二,....以此类推,癸对应十.
子对应一,丑对应二...以此类推,亥对应十二.
至於因素,可以去看 十天干生旺死绝表.
这些一言两语不可道清.建议多看易学的书.如邵伟华.这本书的基础知识讲得不错.
奇门可看张志春的等.

十二天干配五行 139****6726::你好。
【天干】是十个,
分别是: 东方甲乙木;南方丙丁火;西方庚辛金;北方壬癸水;中央戊己土。
又分阴阳: 阳阴 阳阴 阳阴 阳阴 阳阴。
祝你好运。

十二天干配五行是什么生肖 1、天干五行分为阴与阳,具体是:庚金、辛金、甲木、乙木、丙火、丁火、戊土、己土、壬水、癸水 2、十二生肖是由十一种源于自然界的动物即鼠、牛、虎、兔、蛇、马、羊、猴、鸡、狗、猪以及传说中的龙所组成,用于记年,顺序排列为子鼠、丑牛、寅。

天干十二支是那几个? 五行:金、木、水、火、土
天干地支
在中国古代的历法中,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被称为“十天干”,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叫作“十二地支”。两者按固定的顺序互相配合,组成了干支纪法。从殷墟出土的甲骨文来看,天干地支在我国古代主要用于纪日,此外还曾用来纪月、纪年、纪时等。那么,干支纪法的发明者究竟是谁呢?
虽然有以下一些说法来考证干支的起源,但是究竟是谁发明?最早出现于何时?始终都是一个谜。
大约在战国末年,依据各国史官长期积累下来的材料编成的史书《世本》说:“容成作历,大桡作甲子”,“二人皆黄帝之臣,盖自黄帝以来,始用甲子纪日,每六十日而甲子一周”。看来干支是大挠创制的,大挠“采五行之情,占斗机所建,始作甲乙以名日,谓之干;作子丑以名月,谓之枝,有事于天则用日,有事于地则用月,阴阳之别,故有枝干名也。”
郭沫若在《甲骨文字研究・释干支》中认为,以往人们对干支的解释,都是望文生义的臆测,“十天干”纯属十进位记数法的自然发生,其中多半是殷人所创制。至于“十二地支”,起源于古巴比伦,在比较中国古代的十二时辰和古巴比伦的十二宫后,指出中国古代的十二辰和十二地支,都是从古巴比伦的黄道十二宫演变而来。其传入中国的途径,可作大胆推测,也许商民族“本自西北远来,来时即挟有由巴比伦所传授之星历知识,入中土后而沿用之”,或许“商本发源于东方,其星历知识乃由西来之商贾或牧民所输入”。
一些学者从我国上古的夏代帝王世系和商代汤王以下所有帝王的名字中,探究十天干中的字已被用于名号这一特有现象。为驳干支外来说,陈遵妫在《中国天文学史》中指出,“在四千多年前的夏代,可能已有干支产生了”。郑文光在所著《中国天文学源流》一书中认为,十天干起源于我国古代伏羲和“生十日”的神话传说,是十进位法概念在纪时中的反映,应当产生于渔猎时代的原始社会;“十二地支”则由常羲“生月十有二”的神话传说演变而来,产生于殷商之前,后逐渐演变为十二辰。所以,郑文光推断:“十二支宜乎是夏人的创作。”杜石然等则在编著的《中国科学技术史稿》一书中,主张夏代已有十天干纪日法,商代在夏代天干纪日的基础上,进一步使用干支纪法,从而把十天干和十二地支配合在一起形成六十循环的纪日法。
十天干的含义
天干地支的含义,在《史记》、《汉书》中均有部分记载,大体含义是:
甲是拆的意思,指万物剖符甲而出也。
乙是轧的意思,指万物出生,抽轧而出。
丙是炳的意思,指万物炳然著见。
丁是强的意思,指万物丁壮。
戊是茂的意思,指万物茂盛。
己是纪的意思,指万物有形可纪识。
庚是更的意思,指万物收敛有实。
辛是新的意思,指万物初新皆收成。
壬是任的意思,指阳气任养万物之下。
癸是揆的意思,指万物可揆度。
由此可见,十天干与太阳出没有关,而太阳的循环往复周期,对万物产生着直接的影响。
十二地支的含义
子是兹的意思,指万物兹萌于既动之阳气下。
丑是纽,阳气在上未降。
寅是移,引的意思,指万物始生寅然也。
卯是茂,言万物茂也。
辰是震的意思,物经震动而长。
巳是起,指阳气之盛。
午是仵的意思,指万物盛大枝柯密布。
未是味,万物皆成有滋味也。
申是身的意思,指万物的身体都已成就。
酉是老的意思,万物之老也。
戌是灭的意思,万物尽灭。
亥是核的意思,万物收藏。
六十甲子顺序
甲子、乙丑、丙寅、丁卯、戊辰、已巳、庚午、辛未、壬申、癸酉、
甲戌、乙亥、丙子、丁丑、戊寅、已卯、庚辰、辛巳、壬午、癸未、
甲申、乙......>>

十二地支对应什么方向? 子:五行属阳水,位居北方。
丑:五行属阴土,位居东北方。
寅:五行属阳木,位居东北方。
卯:五行属阴木,位居东方。
辰:五行属阳土,位居东南方。
巳:五行属阴火,位居东南方。
午:五行属阳火,位居南方。
未:五行属阴土,位居西南。
申:五行属阳金,位居西南方。
酉:五行属阴金,位居西方。
戌:五行属阳土,位居西北方。
亥:五行属阴水耽位居西北方。

什么是十二天干,十地支? 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被称为“十天干”
子、丑、寅、卯、辰、巳、午、未、、酉、戌、亥叫作“十二地支”。
望采纳!谢谢

请问十天干和十二地支的五行属性分别是什么?谢谢 天干 地支
甲乙,寅卯属木
丙丁,巳午属火
戊己,辰未戌丑属土
庚辛,酉申属金
壬癸,亥子属水

请问十天干和十二地支的五行属性是什么啊? 直接上图:
附赠五行生克图:

展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