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门遁甲甲是什么意思,奇门遁甲的可怕之处

2023-10-08崇庆运势网热度: 9261

古代所说的奇门盾甲是什么?如题 谢谢了

奇门遁甲术 根据古今图书集成记载,奇门遁甲起源于四千六百多年前,轩辕黄帝大战蚩尤之时;当时我们的祖先黄帝和蚩尤在涿鹿展开一前所未有的场大战,蚩尤身高七尺,铁头铜身刀枪不入,而且会呼风唤雨;在战场上制造迷雾,使得黄帝的部队迷失方向。在战局胶着,黄帝愁眉莫展之时,他得到一本天篆文册《龙甲神章》;黄帝根据书里面的记载制造指南车终于打败了蚩尤。 龙甲神章除了记载兵器的打造方法之外,还记载了很多行军打仗遣兵调将的兵法。于是黄帝要他的宰相风后把龙甲神章演译成兵法十三章,孤虚法十二章,奇门遁甲一千零八十局。 后来经过周朝姜太公,汉代黄石老人,再传给张良,张良把它精简之后变成现在我们看到的奇门遁甲。 “奇门遁甲”的含义是什么呢?就是由“奇”,“门”,“遁甲”三个概念组成。“奇”就是乙,丙,丁三奇;“门”就是休,生,伤,杜,景,死,惊,开八门;“遁”是隐藏的意思,“甲”指六甲,即甲子,甲戌,甲申,甲午,甲辰,甲寅,“遁甲”是在十干中最为尊贵,它藏而不现,隐遁于六仪之下。“六仪”就是戊,已,庚,辛,壬,癸。隐遁原则是甲子同六戊,甲戌同六已,甲申同六庚,甲午同六辛,甲辰同六壬,甲寅同六癸。另外还配合蓬,任,冲,辅,英,芮,柱,心,禽九星。奇门遁的占测主要分为天,门,地三盘,象征三才。天盘的九宫有九星,中盘的八宫(中宫寄二宫)布八门,地盘的八宫代表八个方位,静止不动,同时天盘地盘上,每宫都分配着特定的奇(乙,丙,丁)仪(戊,已,庚,辛,壬,癸六仪)。这样,根据具体时日,以六仪,三奇,八门,九星排局,以占测事物关系,性状,动向,选择吉时吉方,用来预测在什么时间,什么方位干什么有利,在什么时间,什么方位干什么不利。 奇门遁甲的具体应用,是通过排局布盘来进行的。所谓排局布盘就是按照不同的年份、节令、时辰,将八门(休生伤杜景死惊开)、九星(天蓬、天芮、天冲、天辅、天禽、天心、天柱、天任、天英)、九神在洛书九宫上布出适当的组合,依此判断吉凶方位。所谓局,有阳遁九局和阴遁九局共十八局。 奇门遁甲术歌决:《烟波钓叟歌》 阴阳顺逆妙难穷,二至还乡一九宫。若能了达阴阳理,天地都来一掌中。 轩辕黄帝战蚩尤,涿鹿经年苦未休,偶梦天神授符诀,登坛致祭谨虔修。 神龙负图出洛水,凤衔书碧云里,因命风后演成文,遁甲奇门从此始。 一千八十当时制,太公删成七十二。逮于汉代张子房,一十八局为精艺。 先须掌上排九宫,纵横十五在其中。次将八卦论八节,一气统三为正宗。 阴阳二遁分顺逆,一气三元人莫测。五日都来换一元,超神接气为准的。 认取九宫为九星,八门又逐九宫行。九宫逢甲为直符,八门值使自分明。 符上之门为直使,十时一位堪凭据。直符常遣加时干,直使逆顺遁宫去。 六甲元号六仪名,三奇即是乙丙丁。阳遁顺仪奇逆布,阴遁逆仪奇顺行。 吉门偶尔合三奇,值此须云百事宜。更合从旁加检点,余宫不可有微疵。 三奇得使诚堪使,六甲遇之非小补。乙逢犬马丙鼠猴,六丁玉女骑龙虎。 又有三奇游六仪,号为玉女守门扉。若作阴私和合事,请君但向此中推。 天三门兮地四户,问君此法如何处?太冲小吉与从魁,此是天门私出路。 地户除危定与开,举事皆从此中去。太阴太常君,三辰元是地私门。 更得奇门相照耀,出门百事总欣欣。太冲天马最为贵,卒然有难宜逃避。 但当乘取天马行,剑戟如山不足畏。三为生气五为死,胜在三兮衰在五。 能识游三避五时,造化真机须记取。就中伏吟最为凶,天蓬加着地天蓬。 天蓬若到天英上,须知即是反吟宫。八门反复皆如此,生在生兮死在死。 假令吉宿得奇门。万事皆凶不堪使。六仪击刑何太凶,甲子直符愁向东。 戌刑在未申刑虎,寅巳辰辰午刑午。三奇入墓好思推,甲日那堪见未宫。 丙奇属火火墓戌,此时诸事不须为。更加天乙来临六,月奇临六亦同论。 又有时干入墓宫,课中时下忌相逢。戊戌壬辰兼丙戌,癸未丁丑一同凶。 五不遇时龙不精,号为日月损光明。时干来克日干上,甲日须知时忌庚。 奇与门兮共太阴,三般难得总加临。若还得二亦为吉,举措行藏必遂心。 更得值符值使利,兵家用事最为贵。常从此地击其冲,百战百胜君须记。 天乙之神所在宫,大将宜居击对冲。假令直符居离九,天英坐取击天篷。 甲乙丙丁戊阳时,神居天上要君知。坐击须凭天上奇,阴时地下亦如之。 若见三奇在五阳,偏宜为客自高强;忽然逢着五阴位,又宜为主好裁详。 直符前三位,太阴之神在前二,后一宫中为九天,后二之神为九地。 九天之上好扬兵,九地潜藏可立营,伏兵但向太阴位,若逢利逃形。 天地人分三遁名,天遁月精华盖临,地遁日精紫云蔽,人遁当知是太阴。 开门六乙合六己,地遁如斯而已矣。休门六丁共太阴,欲求人遁无过此。 要知三遁何所宜,藏形遁迹斯为美。庚为太白丙荧惑,庚丙相加谁会得? 六庚加丙白入荧,六丙加庚荧入白。白入荧兮贼即来,荧入白兮贼须灭。 丙为悖兮庚为格,格则不通悖乱逆。丙加天乙为悖符,天乙加丙为飞悖。 庚加日干为伏干,日干加庚飞干格。加一宫兮战在野,同一宫兮战在国。 庚加直符天乙伏,直符加庚天乙飞。庚加癸兮为大格,加己为刑最不宜。 加壬之时为上格,又嫌岁月日时逢;更有一般奇格者,六庚谨勿加三奇。 此时若也行兵去,匹马只轮无返期。六癸加丁蛇夭矫,六丁加癸雀入江, 六乙加辛龙逃走,六辛加乙虎猖狂。请观四者是吉神,百事逢之莫措手。 丙加甲兮鸟跌穴,甲加丙兮龙反首。只此二者是吉神,为事如意十八九。 八门若遇开休生,诸事逢之总称情。伤宜捕猎终须获,杜好邀遮及隐形。 景上投书并破阵,惊能擒讼有声名。若问死门何所主,只宜吊死与行刑。 篷任冲辅禽阳星,英芮柱心阴宿名。辅禽心星为上吉,冲任小吉未全亨。 大凶篷芮不堪使,小凶英柱不精明。大凶无气变为吉,小凶无气亦同之。 要识九星配五行,各随八卦考羲经:坎篷星水离英火,中宫坤艮土为营, 乾兑为金震巽木,旺相休囚看重轻。与我同行即为相,我生之月诚为旺。 废于父母休于财,囚于鬼兮真不妄。假令水宿号天篷,相在初冬与仲冬, 旺于正二休四五,其余仿此自研穷。急则从神缓从门,三五反复天道亨。 十干加伏若加错,入库休囚吉事危。十精为使用为贵,起宫天乙用无遗。 天目为客地为主,六甲推兮无差理。劝君莫失此玄机,洞彻九宫扶明主。 宫制其门不为迫,门制其宫是迫雄。天网四张无路走,一二网低有路通, 三至四宫行入墓,八九高强任西东。节气推移时候定,阴阳顺逆要精通。 三元积数成六纪,天地未成有一理。请观歌里精微诀,非是贤人莫传与

怎么理解奇门遁甲?

奇门遁甲是三式之一。他是古代用来行军打仗使用的一种阵势。刚开始传说是九天玄女传给黄帝的遁甲天书,用这种行军布阵的方式来打败蚩尤。然后黄帝把他变成了108局,就叫奇门遁甲。然后传到了汉代张良这边,把108局变成了72局。据说到了诸葛亮就变成18局了。
奇门遁甲是所有预测术当中唯一不用提供任何信息的预测术。非常的强大,因为她只要你提出问题,他就可以帮你起卦解决,不像其他的预测术,需要提供一些基本信息,比如说八字要你的出生年月 那六爻要用铜钱,抽签要用签文,他还是唯一可以测算鬼神的预测术。
奇门遁甲算主要是用于打仗,所以要把统帅隐藏起来,因此它叫遁甲,因为甲在十天干当中就是老大就是统帅的意思。而奇门指的是用一些特殊的奇妙的方式把这个统帅隐藏起来。
所以奇门遁甲你可以从这四个字去理解,也可以从他的预测的方式去理解。奇门遁甲算是一个预测术,它也可以用来做奇门风水,它的应验是非常快的。这就是奇门遁甲的神奇之处。

奇门遁甲怎么理解?

奇指三奇,门指八门,遁即是隐藏,甲指天干甲。
在中国传统预测与决策术中,最高层次的是帝王三式,即太乙、奇门和六壬。它们都是分别由掌管天文、历法和军国大事的扱少数人所掌握,其中奇门是以占测行军制敌为主。之所以称作“式”是因为它们是用特定的式盘来进行推演的。

什么叫奇门遁甲?

奇门遁甲是易学中衍生出来的一个影响较大的占测门类。它大约产生于汉魏以后。奇门遁甲”的含义是什么呢?就是\“奇”,\“门”,\“遁甲”三个概组成。\“奇”就是乙,丙,丁三奇;\“门”就是休,生,伤,杜,景,死,惊,开八门;\“遁”是隐藏的意思,\“甲”指六甲,即甲子,甲戍,甲申,甲午,甲辰,甲寅,\“遁甲”是在十干中最为尊贵,它藏而不现,隐遁于六仪之下。\“六仪”就是戍,已,庚,辛,壬,癸。隐遁原则是甲子同六戊,甲戍同六已,甲申同六庚,甲午同六辛,甲辰同六壬,甲寅同六癸。另外还配合蓬,任,冲,辅,英,芮,柱,心,禽九星。奇门遁的占测主要分为天,门,地三盘,象征三才。天盘的九宫有九星,中盘的八宫(中宫寄二宫)布八门,地盘的八宫代表八个方位,静止不动,同时天盘地盘上,每宫都分配着特定的奇(乙,丙,丁)仪(戊,已,庚,辛,壬,癸六仪)。这样,根据具体时日,以六仪,三奇,八门,九星排局,以占测事物关系,性状,动向,迭择吉时吉方,就构成了中国神秘文化中一个特有的门类——奇门遁甲。

奇门中见戊三分笨啥意思

土主愚钝,水主智,土多傻子;水多疯子。

三国演义

却说周瑜闻诸葛瑾之言,转恨孔明,存心欲谋杀之。次日,点齐军将,入辞孙权。权曰:"卿先行,孤即起兵继后。"瑜辞出,与程普、鲁肃领兵起行,便邀孔明同住。孔明欣然从之。一同登舟,驾起帆樯,迤逦望夏口而进。离三江口五六十里,船依次第歇定。周瑜在中央下寨,岸上依西山结营,周围屯住。孔明只在一叶小舟内安身。
周瑜分拨已定,使人请孔明议事。孔明至中军帐,叙礼毕,瑜曰:"昔曹操兵少,袁绍兵多,而操反胜绍者,因用许攸之谋,先断乌巢之粮也。今操兵八十三万,我兵只五六万,安能拒之?亦必须先断操之粮,然后可破。我已探知操军粮草,俱屯于聚铁山。先生久居汉上,熟知地理。敢烦先生与关、张、子龙辈--吾亦助兵千人--星夜往聚铁山断操粮道。彼此各为主人之事,幸勿推调。"孔明暗思:"此因说我不动,设计害我。我若推调,必为所笑。不如应之,别有计议。"乃欣然领诺。瑜大喜。孔明辞出。鲁肃密谓瑜曰:"公使孔明劫粮,是何意见?"瑜曰:"吾欲杀孔明,恐惹人笑,故借曹操之手杀之,以绝后患耳。"肃闻言,乃往见孔明,看他知也不知。只见孔明略无难色,整点军马要行。肃不忍,以言挑之曰:"先生此去可成功否?"孔明笑曰:"吾水战、步战、马战、车战,各尽其妙,何愁功绩不成,非比江东公与周郎辈止一能也。"肃曰:"吾与公瑾何谓一能?"孔明曰:"吾闻江南小儿谣言云:'伏路把关饶子敬,临江水战有周郎。'公等于陆地但能伏路把关;周公瑾但堪水战,不能陆战耳。"
肃乃以此言告知周瑜。瑜怒曰:"何欺我不能陆战耶!不用他去!我自引一万马军,往聚铁山断操粮道:"肃又将此言告孔明。孔明笑曰:"公瑾令吾断粮者,实欲使曹操杀吾耳。吾故以片言戏之,公瑾便容纳不下。目今用人之际,只愿吴侯与刘使君同心,则功可成;如各相谋害,大事休矣。操贼多谋,他平生惯断人粮道,今如何不以重兵提备?公瑾若去,必为所擒。今只当先决水战,挫动北军锐气,别寻妙计破之。望子敬善言以告公瑾为幸。"鲁肃遂连夜回见周瑜,备述孔明之言。瑜摇首顿足曰:"此人见识胜吾十倍,今不除之,后必为我国之祸!"肃曰:"今用人之际,望以国家为重。且待破曹之后,图之未晚。"瑜然其说。
却说玄德分付刘琦守江夏,自领众将引兵往夏口。遥望江南岸旗幡隐隐,戈戟重重,料是东吴已动兵矣,乃尽移江夏之兵,至樊口屯扎。玄德聚众曰:"孔明一去东吴,杳无音信,不知事体如何。谁人可去探听虚实回报?"糜竺曰:"竺愿往。"玄德乃备羊酒礼物,令糜竺至东吴,以犒军为名,探听虚实。竺领命,驾小舟顺流而下,径至周瑜大寨前。军士入报周瑜,瑜召入。竺再拜,致玄德相敬之意,献上酒礼。瑜受讫,设宴款待糜竺。竺曰:"孔明在此已久,今愿与同回。"瑜曰:"孔明方与我同谋破曹,岂可便去?吾亦欲见刘豫州,共议良策;奈身统大军,不可暂离。若豫州肯枉驾来临,深慰所望。"竺应诺,拜辞而回。肃问瑜曰:"公欲见玄德,有何计议?"瑜曰:"玄德世之枭雄,不可不除。吾今乘机诱至杀之,实为国家除一后患。"鲁肃再三劝谏,瑜只不听,遂传密令:"如玄德至,先埋伏刀斧手五十人于壁衣中,看吾掷杯为号,便出下手。"却说糜竺回见玄德,具言周瑜欲请主公到彼面会,别有商议。玄德便教收拾快船一只,只今便行。云长谏曰:"周瑜多谋之士,又无孔明书信,恐其中有诈,不可轻去。"玄德曰:"我今结东吴以共破曹操,周郎欲见我,我若不往,非同盟之意。两相猜忌,事不谐矣。"云长曰:"兄长若坚意要去,弟愿同往。"张飞曰:"我也跟去。"玄德曰:"只云长随我去。翼德与子龙守寨。简雍固守鄂县。我去便回。"分付毕,即与云长乘小舟,并从者二十余人,飞棹赴江东。玄德观看江东艨艟战舰、旌旗甲兵,左右分布整齐,心中甚喜。军士飞报周瑜:"刘豫州来了。"瑜问:"带多少船只来?"军士答曰:"只有一只船,二十余从人。"瑜笑曰:"此人命合体矣!"乃命刀斧手先埋伏定,然后出寨迎接。玄德引云长等二十余人,直到中军帐,叙礼毕,瑜请玄德上坐。玄德曰:"将军名传天下,备不才,何烦将军重礼?"乃分宾主而坐。周瑜设宴相待。
且说孔明偶来江边,闻说玄德来此与都督相会,吃了一惊,急入中军帐窃看动静。只见周瑜面有杀气,两边壁衣中密排刀斧手。孔明大惊曰:"似此如之奈何?"回视玄德,谈笑自若;却见玄德背后一人,按剑而立,乃云长也。孔明喜曰:"吾主无危矣。"遂不复入,仍回身至江边等候。
周瑜与玄德饮宴,酒行数巡,瑜起身把盏,猛见云长按剑立于玄德背后,忙问何人。玄德曰:"吾弟关云长也。"瑜惊曰:"非向日斩颜良、文丑者乎?"玄德曰:"然也。"瑜大惊,汗流满背,便斟酒与云长把盏。少顷,鲁肃入。玄德曰:"孔明何在?烦子敬请来一会。"瑜曰:"且待破了曹操,与孔明相会未迟。"玄德不敢再言。云长以目视玄德。玄德会意,即起身辞瑜曰:"备暂告别。即日破敌收功之后,专当叩贺。"瑜亦不留,送出辕门。玄德别了周瑜,与云长等来至江边,只见孔明已在舟中。玄德大喜。孔明曰:"主公知今日之危乎?"玄德愕然曰:"不知也。"孔明曰:"若无云长,主公几为周郎所害矣。"玄德方才省悟,便请孔明同回樊口。孔明曰:"亮虽居虎口,安如泰山。今主公但收拾船只军马候用。以十一月二十甲子日后为期,可令子龙驾小舟来南岸边等候。切勿有误。"玄德问其意。孔明曰:"但看东南风起,亮必还矣。"玄德再欲问时,孔明催促玄德作速开船。言讫自回。玄德与云长及从人开船,行不数里,忽见上流头放下五六十只船来。船头上一员大将,横矛而立,乃张飞也。因恐玄德有失,云长独力难支,特来接应。于是三人一同回寨,不在话下。
却说周瑜送了玄德,回至寨中,鲁肃入问曰:"公既诱玄德至此,为何又不下手?"瑜曰:"关云长,世之虎将也,与玄德行坐相随,吾若下手,他必来害我。"肃愕然。忽报曹操遣使送书至。瑜唤入。使者呈上书看时,封面上判云:"汉大丞相付周都督开拆。"瑜大怒,更不开看,将书扯碎,掷于地下,喝斩来使。肃曰:"两国相争,不斩来使。瑜曰:"斩使以示威!"遂斩使者,将首级付从人持回。随令甘宁为先锋,韩当为左翼,蒋钦为右翼。瑜自部领诸将接应。来日四更造饭,五更开船,鸣鼓呐喊而进。
却说曹操知周瑜毁书斩使,大怒,便唤蔡瑁、张允等一班荆州降将为前部,操自为后军,催督战船,到三江口。早见东吴船只,蔽江而来。为首一员大将,坐在船头上大呼曰:"吾乃甘宁也!谁敢来与我决战?"蔡瑁令弟蔡□前进。两船将近,甘宁拈弓搭箭,望蔡□射来,应弦而倒。宁驱船大进,万弩齐发。曹军不能抵当。右边蒋钦,左边韩当,直冲入曹军队中。曹军大半是青、徐之兵,素不习水战,大江面上,战船一摆,早立脚不住。甘宁等三路战船,纵横水面。周瑜又催船助战。曹军中箭着炮者,不计其数,从巳时直杀到未时。周瑜虽得利,只恐寡不敌众,遂下令鸣金,收住船只。
曹军败回。操登旱寨,再整军士,唤蔡瑁、张允责之曰:"东吴兵少,反为所败,是汝等不用心耳!"蔡瑁曰:"荆州水军,久不操练;青、徐之军,又素不习水战。故尔致败。今当先立水寨,令青、徐军在中,荆州军在外,每日教习精熟,方可用之。"操曰:"汝既为水军都督,可以便宜从事,何必禀我!"于是张、蔡二人,自去训练水军。沿江一带分二十四座水门,以大船居于外为城郭,小船居于内,可通往来,至晚点上灯火,照得天面通红。旱寨三百余里,烟火不绝。
却说周瑜得胜回寨,犒赏三军,一面差人到吴侯处报捷。当夜瑜登高观望,只见西边火光接天。左右告曰:"此皆北军灯火之光也。"瑜亦心惊。次日,瑜欲亲往探看曹军水寨,乃命收拾楼船一只,带着鼓东,随行健将数员,各带强弓硬弩,一齐上船迤逦前进。至操寨边,瑜命下了?石,楼船上鼓乐齐奏。瑜暗窥他水寨,大惊曰:"此深得水军之妙也!"问:"水军都督是谁?"左右曰:"蔡瑁、涨允。"瑜思曰:"二人久居江东,谙习水战,吾必设计先除此二人,然后可以破曹。"正窥看间,早有曹军飞报曹操,说:"周瑜偷看吾寨。"操命纵船擒捉。瑜见水寨中旗号动,急教收起?石,两边四下一齐轮转橹棹,望江面上如飞而去。比及曹寨中船出时,周瑜的楼船已离了十数里远,追之不及,回报曹操。
操问众将曰:"昨日输了一阵,挫动锐气;今又被他深窥吾寨。吾当作何计破之?"言未毕,忽帐下一人出曰:"某自幼与周郎同窗交契,愿凭三寸不烂之舌,往江东说此人来降。"曹操大喜,视之,乃九江人,姓蒋,名干,字子翼,现为帐下幕宾。操问曰:"子翼与周公瑾相厚乎?"干曰:"丞相放心。干到江左,必要成功。"操问:"要将何物去?"干曰:"只消一童随往,二仆驾舟,其余不用。"操甚喜,置酒与蒋干送行。
干葛巾布袍,驾一只小舟,径到周瑜寨中,命传报:"故人蒋干相访。"周瑜正在帐中议事,闻干至,笑谓诸将曰:"说客至矣!"遂与众将附耳低言,如此如此。众皆应命而去。瑜整衣冠,引从者数百,皆锦衣花帽,前后簇拥而出。蒋干引一青衣小童,昂然而来。瑜拜迎之。干曰:"公瑾别来无恙!"瑜曰:"子翼良苦:远涉江湖,为曹氏作说客耶?"干愕然曰:"吾久别足下,特来叙旧,奈何疑我作说客也?"瑜笑曰:"吾虽不及师旷之聪,闻弦歌而知雅意。"干曰:"足下待故人如此,便请告退。"瑜笑而挽其臂曰:"吾但恐兄为曹氏作说客耳。既无此心,何速去也?"遂同入帐。
叙礼毕,坐定,即传令悉召江左英杰与子翼相见。须臾,文官武将,各穿锦衣;帐下偏裨将校,都披银铠:分两行而入。瑜都教相见毕,就列于两傍而坐。大张筵席,奏军中得胜之乐,轮换行酒。瑜告众官曰:"此吾同窗契友也。虽从江北到此,却不是曹家说客。公等勿疑。"遂解佩剑付太史慈曰:"公可佩我剑作监酒:今日宴饮,但叙朋友交情;如有提起曹操与东吴军旅之事者,即斩之!"太史慈应诺,按剑坐于席上。蒋干惊愕,不敢多言。周瑜曰:"吾自领军以来,滴酒不饮;今日见了故人,又无疑忌,当饮一醉。"说罢,大笑畅饮。座上觥筹交错。饮至半醋,瑜携干手,同步出帐外。左右军士,皆全装惯带,持戈执戟而立。瑜曰:"吾之军士,颇雄壮否?"干曰:"真熊虎之士也,"瑜又引干到帐后一望,粮草堆如山积。瑜曰:"吾之粮草,颇足备否?"干曰:"兵精粮足,名不虚传。"瑜佯醉大笑曰:"想周瑜与子翼同学业时,不曾望有今日。"干曰:"以吾兄高才,实不为过。"瑜执干手曰:"大丈夫处世,遇知己之主,外托君臣之义,内结骨肉之恩,言必行,计必从,祸福共之。假使苏秦、张仪、陆贾、郦生复出,口似悬河,舌如利刃,安能动我心哉!"言罢大笑。蒋干面如土色。
瑜复携干入帐,会诸将再饮;因指诸将曰:"此皆江东之英杰。今日此会,可名群英会。"饮至天晚,点上灯烛,瑜自起舞剑作歌。歌曰:"丈夫处世兮立功名;立功名兮慰平生。慰平生兮吾将醉;吾将醉兮发狂吟!"歇罢,满座欢笑。
至夜深,干辞曰:"不胜酒力矣。"瑜命撤席,诸将辞出。瑜曰:"久不与子翼同榻,今宵抵足而眠。"于是佯作大醉之状,携干入帐共寝。瑜和衣卧倒,呕吐狼藉。蒋干如何睡得着?伏枕听时,军中鼓打二更,起视残灯尚明。看周瑜时,鼻息如雷。干见帐内桌上,堆着一卷文书,乃起床偷视之,却都是往来书信。内有一封,上写"蔡瑁张允谨封。"干大惊,暗读之。书略曰:"某等降曹,非图仕禄,迫于势耳。今已赚北军困于寨中,但得其便,即将操贼之首,献于麾下。早晚人到,便有关报。幸勿见疑。先此敬覆。"干思曰:"原来蔡瑁、张允结连东吴!"遂将书暗藏于衣内。再欲检看他书时,床上周瑜翻身,干急灭灯就寝。瑜口内含糊曰:"子翼,我数日之内,教你看操贼之首!"干勉强应之。瑜又曰:"子翼,且住!……教你看操贼之首!……"及干问之,瑜又睡着。干伏于床上,将近四更,只听得有人入帐唤曰:"都督醒否?"周瑜梦中做忽觉之状,故问那人曰:"床上睡着何人?"答曰:"都督请子翼同寝,何故忘却?"瑜懊悔曰:"吾平日未尝饮醉;昨日醉后失事,不知可曾说甚言语?"那人曰:"江北有人到此。"瑜喝:"低声!"便唤:"子翼。"蒋干只妆睡着。瑜潜出帐。干窃听之,只闻有人在外曰:"张、蔡二都督道:急切不得下手,……"后面言语颇低,听不真实。少顷,瑜入帐,又唤:"子翼。"蒋干只是不应,蒙头假睡。瑜亦解衣就寝。
干寻思:"周瑜是个精细人,天明寻书不见,必然害我。"睡至五更,干起唤周瑜;瑜却睡着。干戴上巾帻,潜步出帐,唤了小童,径出辕门。军士问:"先生那里去?"干曰:"吾在此恐误都督事,权且告别。"军士亦不阻当。干下船,飞棹回见曹操。操问:"子翼干事若何?"干曰:"周瑜雅量高致,非言词所能动也。"操怒曰:"事又不济,反为所笑!"干曰:"虽不能说周瑜,却与丞相打听得一件事。乞退左右。"
干取出书信,将上项事逐一说与曹操。操大怒曰:"二贼如此无礼耶!"即便唤蔡瑁、张允到帐下。操曰:"我欲使汝二人进兵。"瑁曰:"军尚未曾练熟,不可轻进。"操怒曰:"军若练熟,吾首级献于周郎矣!"蔡、张二人不知其意,惊慌不能回答。操喝武士推出斩之。须臾,献头帐下,操方省悟曰:"吾中计矣!"后人有诗叹曰:
曹操奸雄不可当,
一时诡计中周郎。
蔡张卖主求生计,
谁料今朝剑下亡!
众将见杀了张、蔡二人,入问其故。操虽心知中计,却不肯认错,乃谓众将曰:"二人怠慢军法,吾故斩之。"众皆嗟呀不已。
操于众将内选毛?、于禁为水军都督,以代蔡、张二人之职。细作探知,报过江东。周瑜大喜曰:"吾所患者,此二人耳。今既剿除,吾无忧矣。"肃曰:"都督用兵如此,何愁曹贼不破乎!"瑜曰:"吾料诸将不知此计,独有诸葛亮识见胜我,想此谋亦不能瞒也。子敬试以言挑之,看他知也不知,便当回报。"正是:还将反间成功事,去试从旁冷眼人。未知肃去问孔明还是如何,且看下文分解。

展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