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卦预测什么事,随卦问事业

2023-10-30崇庆运势网热度: 19901

33 随卦(上)——跟对人 做对事

人这一生都想活得顺顺利利的,所以有人就总结了一个法则,怎么才能够活得顺顺利利的呢?他总结是这样,就是跟对人,做对事,但是这句话一出来的时候,我们一听很有道理好像没有什么可反驳的,但这句话有个特点听上去很有道理,做起来特别难。因为一般情况下,结果好坏跟过程是有关系的,换句话说,当结果没有呈现出来的时候,谁也没办法说过程对不对,所以我们跟着一个人去做事业,事业的结果在没有呈现出来的时候,你很难说是不是跟对人了。当然我们知道如何跟对人就是一个大学问,也是一个挺难的课题。我们反过来想,如果跟错人呢,结果是可想而知的,一个人无论你有再大的才能如果你跟随错了人,结果都不好。

比如说在唐朝的时候,有这么一个人叫骆宾王。骆宾王在唐初的时候被称为唐初四杰,我们就能想象到他的影响力,因为我们一想到唐朝,会有很多人浮现在我们的脑子里,写诗作词,包括高手,军事高手,有很多的能人,但是被称为唐初四杰的人,那就这四个,骆宾王就是其中一个。那不了解他的人也至少听过骆宾王的一首诗,叫《咏鹅》。在我们的课本里都有“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老少皆宜,在上学的时候就进入了少儿课本当中。那当然骆宾王他之所以被称为唐初四杰不单是他写了这首诗,他的文才非常好,七岁的时候就可以作诗了。所以我们觉得这个人是非常有才华,而且很年轻的时候就当官了,当了个什么官呢,叫主薄,也主管印鉴、司法,管一些杂事。那这个官虽然不大,但他这个官在什么地方当的呢,在长安县当的长安县在唐朝的时候属于京城直接管辖,所以官不大,但是晋升空间特别大,也就是骆宾王他的前途特别好。一个人如果过早地有所成就,那他一定会有遗憾。骆宾王就是这样,虽然很有文才,从小就当了官,但是这个人有点心浮气躁。用现在话来讲就是眼高手低,他总想当大官,后来交友不慎,在周围朋友的怂恿之下就做了一些贪污的事,被抓到,抓到骆宾王之后,是怎么处理的,因为骆宾王非常有才华,也想留着这个人才,所以没有撤去他的官就把它贬职了,贬职就把他发配到了浙江一带做官。

其实正常来讲,你可以从头做起嘛,但是由于我们刚才讲过,骆宾王从小就比较有名气、有才华,所以心浮气躁,在贬官的过程当中骆宾王就想,他在长安县当主薄,前途特别好,但如果到了浙江,去当一个小县城的(官的)话,他就担心自己的前途没有那么好,于是在途中他就辞官不做了。辞官不做,隔了几年之后,骆宾王就想自己是一个文人,如果不当官,自己的抱负就永远不能实现。其实这个现象在中国古代还是蛮多的,比如说李白,当官只做了三个月就被贬了,所以我们在李白的很多诗词当中,也能看到他对自己的仕途是有所想法的,但是没有达成,所以有很多的抱怨出来,骆宾王也是这样的典型。骆宾王就想自己只有当官才能实现抱负,所以骆宾王就把当时对管理的一些建议写成了文章投稿给。骆宾王在当官的时候,在唐朝是唐高宗管理,唐高宗死后,接手的是谁?就是中国历史上很著名的女皇武则天,武则天正接手朝政,没有时间看像骆宾王这样一个小人物提的建议,所以骆宾王心里就生出了很多怨恨,在骆宾王心里他就觉得,写了很多很好的建议为什么不采纳,皇上为什么也不接见自己,后来骆宾王在扬州就遇到了李敬业。我们熟读历史的人就知道李敬业在武则天统治时期,也是被贬的一个官,贬到了扬州之后也是心怀不满就在当地组织了很多的武装力量,集合起来一起反抗武则天,两个人一见如故,一文一武,李敬业负责带兵打仗,骆宾王就把自己的才华全部施展出来了

骆宾王写了一个檄文是讨伐武则天,这个檄文在中国历史上非常有名,为什么有名,因为他整篇的檄文在讨伐武则天在说武则天的不好,但是整篇檄文当中没有用一个脏字,也就是骂人不带脏字的,这就是水平。当这篇檄文到了武则天手里的时候,武则天看了这篇檄文她没有生气,咱们可以换个角度想一想,如果别人写一篇文章去骂你的话,你拿到一定会暴跳如雷的,武则天拿到这个檄文她没有生气,而是问自己的丞相,说这么好的一个人才,为什么大家没有发现他,为什么没有让他到京城做官呢?武则天这个态度呢,其实就反映出了武则天是一个,非常有格局和气度的人,所以也正是因为武则天这个态度,注定了李敬业和骆宾王两个人是要失败的。

我们今天讲到跟随这个主题我们看一下,骆宾王是一个非常有才华的人,但是最终以被杀作为他的结局,什么原因?这就是典型的没有跟对人,如果他能再等一等的话,也许他的命运的结局就会发生改变,所以关于跟随这个话题其实是我们人一生都要面对的。我们把这个维度再打开一点,除了我们去跟随别人,也有一种可能性,在社会上你做的事业比较好那很多人都纷纷的来跟随你,跟随和被跟随就变成了人生始终要面对的两大课题,但是我们在很多书籍去找,很难有一个系统的教我们关于跟随这个话题的主题。比如你去学英语、学驾驶、学诗词,你都能找到一些书籍来教你,但是学如何跟随我们很难找到,在《易经》当中随卦就是讲关于跟随的问题。那我们学到随卦已经是第十七卦了,已经学了,我们整个六十四卦的四分之一。

我们看一看随卦告诉我们关于跟随我们要掌握哪些法则,是不是掌握了这些法则在跟随和被跟随的课题上,我们就能有很多的解决办法?

随卦上面是兑,下面是震,我们之前有过八卦基础的就知道,兑卦自然现象是什么是泽,震卦自然现象是雷,所以两个加到一起叫做泽雷随,它的现象就出来了。我们根据之前的学习也知道,学习《易经》有很多角度,其中卦象就是一个角度,所以在《易经》的卦象当中,随卦的象曰,叫:“泽中有雷,随;君子以向晦入宴息”。那咱们翻译一下这句象辞“泽中有雷”,其实这个很容易理解,因为我们看这个卦象上面是兑卦,下面是震卦,“泽雷随”雷是在下边的,所以泽中有雷告诉我们一个道理,雷在下面,雷有一个什么特性呢,在八卦当中雷是代表运动的,打雷的时候一定不是静止的,所以雷在下面动,上面的泽水就会根据雷的动来摆动,那也就是上下同心相互配合的意思。所以这个卦象就是用来讲配合,讲到配合就一定有跟随和被跟随的现象那后面一句话是“君子以向晦入宴息”,解释起来很简单时间到了,就是作为一个君子,晚上要回房睡觉。那这句话说出来简直太简单了,《易经》通过这句话,要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呢,其实我们发现古人在说话的时候经常有两个特性第一个特性叫一语双关,有可能他说的是A,但要表达的意思是B,还有一个什么特性呢,他把很多复杂的问题用简单的一句话来概括,这句话就是简单的概括“君子以向晦入宴息”再翻译一下就是什么,起居有节。大自然的运动是有规律的人在运动的时候,一定要跟着大自然的运动去变化这叫遵守规律,所以做到起居有节。我们就又提炼一个词叫什么,叫做时机。我们深度地再看一下这个卦象,上面是泽水,下边是雷,这个很抽象,我们理解不了,因为雷怎么可能在沼泽下面呢。其实雷的卦象我们看到上面是两个阴爻震卦,下边是一个阳爻,阳爻可以理解为阳气,阳气是沉在下边的,什么时间阳气沉在下边冬季,阳气一定是在下边,所以泽雷随就告诉我们,雷在下面也就是阳气在下面,阳气什么时候才能出来,等到春天的时候才可以出来。所以阳气要不断地等待春季的到达春季来了,雷就上去了,所以这里面就告诉我们一个关键词叫做时机,我们在选择跟随的时候,你一定要注重时机这个角度,因为在不同的时间,你所做的事情未必正确在不同的时间,你所跟随的人也未必正确,所以我们在选择跟随之前,先把时机提炼出来。提到时机,其实在易经当中还有一段话很有名,这句话讲的是:“天施地生,其益无方,凡益之道,与时偕行。”我们大家都听过与时偕行,其实这段话是出自于益卦的,当然我们今天没有讲益卦,那在益卦的这段描述,我们解释一下,就是老天和大地在互相运动的时候,老天给了一种生发的力量,大地开始生长出万物,叫做天施地生,这种现象就是利益众生的现象。那咱们思考一个问题,如果天地运转的时候产生了一套规律,这套利益众生的规律,我们可以掌握的话,把它应用到我们自己的生活和工作当中,那一定会非常顺利。但是后面这句话就告诉我们“其益无方”什么意思?这种利益众生的方法你是找不到的,所有的方法都要怎么样?“凡益之道,与时偕行”,都要跟着时间的变化去变化。你现在用的方法有效,过两年可能就无效。所以我们就发现在易经当中对时机的概念,很多卦象里都在描写它。那我们今天来讲,随卦提炼出的第一个原则,就是无论你跟随什么样的人,什么样的事情,甚至跟随什么样的信仰,都要把时机作为一个参照的法则。

那我们再看一下随卦的卦辞,随卦的卦辞:“元亨利贞,无咎。”这个卦辞一出来,我们有易经基础的都会为之震撼,为什么呢?“元亨利贞”四个字同时出现的并不多,我们现在能想到的什么呢?在乾卦当中,第一卦就是元亨利贞。所以有人就说,随卦是非常吉利的卦相,因为它跟乾卦一样。那有人认为随卦比乾卦更吉利,为什么?“元亨利贞,无咎”,我们之前有谈过无咎,说中国人的思想当中,追求从生到死的过程当中到死的那一刻,最大的成绩是什么?就是无咎。因为你回忆自己的一生,发现一生你没有太大的过错,所以这个无咎还可以理解成什么?理解成遗憾。就当我们临走的时候,或者做完一件事情完成的时候,你回想一下没有遗憾。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看,有人觉得“元亨利贞,无咎”,也就是随卦的卦辞,比乾卦的元亨利贞可能更加吉利。其实我们不应该这么看,为什么呢?乾卦是易经的第一卦,元亨利贞四个字出来,告诉我们天道的运转规律,就是按照元亨利贞的发展,简单解释:元就是开始,亨就是亨通,就是有利的,贞就是贞固的坚守的,这是宇宙发展的一个大过程。但是我们也从另一个角度解释过,元亨利贞。元亨利贞可以理解为春夏秋冬一年四季的变化,所以乾卦提出的元亨利贞是一个大的宇宙法则,我们可以把它理解为天道。那随卦提出的元亨利贞,如果配合上无咎,它不是法则,它是方法,无咎是结果,元亨利贞是条件。也就是我们在应用随卦的过程当中,你会发现,如果你符合了元亨利贞的条件,你才能得到没有遗憾的结果。那如果我们不符合这个条件,结果自然也就不会出现。我们提到天道提到规律,那有很多人无法理解到底什么是天道?其实天道时机发展规律都很类似。我们谈到天道,现在在社会上有一个非常流行的话题,就是关于转基因的话题。转基因的话题,有人觉得转基因的食品可以吃,它的原因是什么呢?通过科学检验没有发现转基因的食品对人体有害的迹象。那有人觉得不能吃,因为你改变了生物的本来结构。那如果我们从天道的角度,从中国传统文化的角度来看,我们会发现一个问题,所有转基因的食物它有两个特性。第一个特性,转基因的食物它在生长的时候,这些种植物它在生长的时候,虫子是很少去吃的。虫子吃植物是不是天道,是不是规律?那如果一个植物生出来虫子不去吃它,这件事情就很有可能是违背规律的。,也可以把它理解为违背天道的。那第二个特性是什么?很多转基因的食品,我们古代在种植的时候,所有的果实我们拿过来,会进行种子的培育,培育出种子之后,我们就把它埋到土地里继续生长。但是转基因的农作物它很难培育出种子,也是违背了大自然的生长规律,所以如果从科学的角度来看,我们还没有办法找出不吃转基因的理由。但如果从我们中国传统文化的角度,我们发现这件事它是违背大自然规律的,它是违背天道的。也许若干年之后,科学界才会得出一个结果,说它是有害或有益的,那个我们留给后面去验证。

在我们人的一生当中,也有很多人是喜欢违背天道的,觉得自己的力量很大,比如说在唐朝,在唐朝,唐太宗李世民这一生的功绩大家都很了解。李世民在年轻的时候身体特别好,因为我们看历史会发现李世民是一个很喜欢打猎的人。打猎我们可以把它理解成一种娱乐活动,但是它更是一场体育锻炼,没有体能的人是不可以去打猎的,因为你在立场上没有办法应付的了。那李世民他喜欢打猎,在贞观16年之前,基本每年他都要去猎场打猎一次,进行一次大的体育锻炼。我们可以这样理解,但是到贞观17年之后一直到李世民去世,这个中间大概6、7年的时间当中,李世民只有一次去猎场打猎,所以由这个历史我们可以推断出,到了晚年,李世民的这个身体能力下降了。

那李世民在年轻的时候他非常反对一件事,什么事呢?就是术士炼丹。很多人说吃了丹药可以长生不老,李世民很反对这件事,到了老年,李世民开始大力的提倡,不但提倡他自己也吃。有一次,手下的一个将军帮他找了一个天竺的方士,也就是现在印度,说这个可以练就长生不老的仙药。李世民为了求得长生,就开始服食仙药。所以在历史上有一种推测,说李世民的死有没有可能跟他吃了这个药有关系?如果李世民是个单独现象的话,我们再把大唐的皇帝拿出来看一看。大唐一共有21个皇帝,其中有五个是服食所谓的仙丹而中毒身亡的,占了整个大唐江山的1/4的皇帝。那这些人做了一件什么事?人从生到死,是自然规律,是天道。那这些人想追求不死,反而却因为中毒身亡了。那这种做法其实都是违背天道的。所以我们在这又可以总结一下,什么样的事情和什么样的人值得我们去跟随。第二个原则出来了,就是要遵循天道,不符合天道的事,不符合天道的人,都是我们不应该去追随的。在历史上很多人物在遇到关键抉择的时候,他就喜欢起卦。因为易经在中国的影响非常的深,有的时候我们人在决策的时候遇到问题了,就要看一看天意是什么,所以易经就变成了一个非常好的参照物。

孙膑和庞涓在历史上也很有名气。孙膑庞涓本来是师兄弟,结果下了山各为其政。有私人恩怨,也有这个两国开战造成的原因。孙膑在跟庞涓交战之前,他想测一下,这战到底是个什么样的结果?那当时很巧孙膑通过易经的占卜,起出的这个卦就是我们今天所讲的随卦,所以孙膑看一看随卦基本上知道胜券在握。那历史的结果也是这样,孙膑带着齐军打败了庞涓带领的魏军。这是其中的一个案例,但是下一个案例就更有意思了。

在左传当中记载着一个故事,当时鲁国的国王叫鲁成公,鲁成公的妈妈叫穆姜。当时穆姜就跟鲁成公统治的里边的一个大臣,两个人通奸了。通奸了之后,她就跟这个大臣联起手来,要做一件事,把自己的儿子赶下皇位。其实这段历史很多人很难理解,为什么呢?因为一般来讲,中国不都有一个观念叫母凭子贵吗?自己的儿子已经是这个国家的国王了,你怎么可能把他赶下去,所以很多人对穆姜都是一片骂声。但穆姜跟这个大臣的阴谋没有得逞,被鲁成公发现,发现之后鲁成公就把自己的母亲关在大狱当中,因为谋反的罪名是非常大的。那穆姜被关在大狱当中,就请来了一个卦师。毕竟是相当于太后的身份,所以有一定的自由。请来这个卦师,为她起一卦,占卜一下自己接下来该怎么办?这个卦师给她起的卦非常巧,是艮之随卦。我现在讲艮之随卦,咱们很多人可能不太容易理解,我们未来学完64卦,会跟大家讲起卦和断卦的方法,那个时候会详细的来解读。艮之随卦是个什么意思?就是刚开始起出的卦是一个艮卦,然后有摇动的情况下,又生出了一个新的卦,就是随卦。艮卦是什么?是过程,随卦是结果,这个逻辑是很容易理解的。艮卦代表什么?代表静止的。所以当时穆姜是被监禁起来的,这个艮卦呀正好符合她的状态。结果是什么?结果是随。我们现在回想一下,刚才讲过,元亨利贞无咎,所以当时卦师呢就告诉穆姜:“随啊也有跟随,也有逃跑的意思。你起到了这一卦,元亨利贞无咎,这是吉象,安排一个机会,你赶快逃跑,然后你就不至于被斩杀。”可是穆姜她也是读过易经的人,当她把随卦的卦辞放到身边的时候,她绝望了,为什么?无咎是结果,元亨利贞呢是条件。穆姜回想自己的所作所为,要把自己的儿子赶下王位,与别人通奸,甚至想要杀掉自己的儿子,这个不符合元亨利贞的天道,所以无咎这个结果怎么样?它就很难达到。穆姜深深地理解了这个卦辞的意思,最终的结果,穆姜被斩首了。所以我们回过头来看随卦不同的人起出来,它的结果是不一样的,那就更加印证了易经是一部讲究变易的经典,结果不是固定的。

由于我们的条件不同,结果会发生变化。所以今天我们讲到跟随如何跟随,或者在被跟随的时候,我们要注意什么原则?时机。天道是两大原则。那在随卦的六个爻辞当中,也会告诉我们在跟随和被跟随的过程当中,我们还应该防范哪些风险?下一讲呢,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下随卦的六个爻辞。

易经》第十七卦 随 泽雷随,男 占事:工作变动,请高人帮我解卦,详细点...

工作由动转静,油水捞不住了。你应该是行政执法类单位,原来跑外勤,能捞不少外快,现在坐办公室出不去了,油水也就没了。

《易经》第十七卦 随 泽雷随 兑上震下,占事姻缘爱情。 生年:1986 性 ...

随卦在感情中是
双方情投意合可以成功,家庭和睦,但若迷恋于情爱,会影响双方的事业,务必注意。
因为不清楚您的具体问题,百度知道并没有前期沟通,所以只能这么回答
——玮若文化SKY

曾仕强易经的智慧随卦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那个曾仕强是人,让你看一看我解的随卦。也就是中国大陆人自己解的随卦。

豫必有随,故受之以随。

安逸豫乐的人,必定会委随不振,所以接着是随卦

随遇而安 与时俱进

17、随卦 泽雷随

《随》(下震上兑)  第十七

刚来下柔动而悦,泽中有雷人宴歇;

出门贞吉交有功,安居守正求必结。

遵守正道防凶险,有孚在道有明哲;

善人信服吉祥事,王亨西山上穷绝。

【原文】 随:元亨,利贞,无咎。

【译文】随卦象征屈己从人,善择所随之意。其卦德下震动、上兑悦,内动之以德,外悦之以言,则天下人皆慕其行而随从之,故谓之随。物相随从之时则顺,故必大为亨通,并利于固守正道,而无所咎害。

随,《说文》:“从也。”随卦内动而外悦,人愿随从之意。

随指相互顺从,己有随物,物能随己,彼此沟通。随必依时顺势,有原则和条件,以坚贞为前提。随:元亨利贞,无咎。随卦具有根元的、亨通的、利益的、贞正的四种德性,没有灾咎。上口说下行动,言必行,言行一致,怒吼争吵,相随相从,无故追随,随众,跟随,天下的事物都要随时而动。这是随卦的本质含义。

程颐曰:凡人君之从善,臣下之奉命,学者知徙义,临事之从长,皆随也。

李光地曰:卦中上下象及诸爻居位,均反映刚下于柔之意,犹如以贵下贱,以多问寡,故名为随。然则卦义所主,在以己随人;至于物来随己,则其效也,非卦名之本义也。

《归藏易》称《随》为《马徒》卦。马徒,即周礼太仆职所称谓前驱的差官。
随,即随从。《周易》认为,随从之道,在于以“正”相随,随善而从。此卦六爻,初爻、五爻最为吉利。初爻以阳刚而谦居于阴柔之下,居仁择方,远交同德,所以“有功”;九五居中履正,广施诚信,所以天下人纷纷相随。可见守正迁善,竭诚向善,是“随从”之正道。六二心不能专,顾此失彼,因小失大;六三舍轻就重,随从尊上,有求必得;九四被人随从,多所收获,但要心怀诚信,合乎正道,才能免于咎凶;上六穷亢,有背逆之嫌,必遭王者之师征讨。可见失时失正,是“随从”之所戒。所以《象传》说:君子要因此而随着作息规律生活。
人生中的正确与谬误,其实有时只隔着一张纸。
比如说,顽强与顽固,坚持与固执,夸张与吹牛等等。纸的这一边是正确,纸的那一边就不正确了。
固执,最初的成分也许是好的;但发展到最后,就不好了。固执给人的印象是,一条巷子走到头,不懂转弯,钻牛角尖。一般来说,钻牛角尖已经是固执的轻微症状了。
固执的根源,是不肯随和人家,不肯与大众和同。
固执己见的人,往往都是一孔之见的人,于己于人于事都不利。而随和、随从,是安乐社会的需要,是发展自己的需要。
人都是要摒弃己见,随和众人的。我们生活中的一条公理“少数服从多数”,就是这个道理。但并不是说少数就没有道理,有时候真理往往掌握在少数人的手里。
要想不固执,先要学会响应别人。
在生活中,自己先要虚心随和他人,然后他人也会来随和自己,能够互相随和,那么做任何事情都可以说成功了一大半,但这种随和,要有一个先决条件,就是坚贞、纯正。如果没有这一条,那就不是随和,而是同流合污了。
《左传》襄公九年中记载,有一贵妇人穆姜,想要嫁人,前去问卜,得到“随卦”。卜者说:“随卦有出的含义,元、亨、利、贞,四德齐备,吉祥,可以出嫁。”但穆姜说:“这四德我一项也没有,与随卦的条件不相当。”这个穆姜后来好像是了。这个故事说明坚贞、纯正的重要。当然贵妇人重嫁,在当时是不纯不贞,但在现在是非常应该的事情了。
不固执,也表现在因应时势。
阐述这个道理,古人用最简单、最常见的大自然法则。宇宙万物,都宥一个阴长阳消,或阴消阳长的问题。阳长你就动,阴长你就歇。也就是说,白天你就勤奋工作,晚上你就回到家中好好休息。李光耀提倡的新加坡精神,就表现出因应时势的智他提倡新加坡国民在下班以后,回到家中好好休息,以利第二天的工作。因此,新加坡的夜生活一直不是很繁荣。以至泰国人说,新加坡是老年人的社会,不适合青年人居住。
在《易经》的概念里,阴阳都是广义的。阴阳也是互为转变的。这个时势的把握,全靠自己的内在与灵动。
固执多是封闭的产物。改变自己的固执,要在动中完成。
应当走出家门,与他人交往,扩大接触面。这样才利于破除己见,以群众为依归,随从大众的利益。
因为,随和是一种美德。做到了随和,自己的固执也就没有了。这种随和应该是一可以变通而不违法的原则;择善而固而不是同流合污。为了大众与大众的利益一我们要像向日葵跟随着太阳。
“随缘自适,烦恼即去”。其实,随缘是一种进取,是智者的行为,愚者的借口。
何为随?随不是跟随,是顺其自然,不怨恨,不躁进,不过度,不强求;随不是随便,是把握机缘,不悲观,不刻板,不慌乱,不忘形;随是一种达观,是一种洒脱,是一份人生的成熟,一份人情的练达。
何为缘?世间万事万物皆有相遇、相随、相乐的可能性。有可能即有缘,无可能即无缘。缘,无处不有,无时不在。比如爱情:罗曼.罗兰说过:“你爱他时,他并不爱你;他爱你时,你又不一定爱他;你和他深深地相爱了,未必能在一起;在一起时,又未必能相依到老”。在爱情的世界里,遗憾和幸福是同时存在的,往往遗憾和痛苦多于幸福。你、我、他都在缘的网络之中。常言说,“有缘千里来相会,无缘对面不相识”。万里之外,异国他乡,陌生人对你哪怕是相视一笑,这便是缘。也有的虽心仪已久,却相会无期。缘,有聚有散,有始有终。有人悲叹:“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既然要散,又何必聚?”缘是一种存在,是一个过程。
随缘,不是放弃追求,而是让人以豁达的心态去面对生活。要说对待生活,还是许志摩说得好:“得之,我幸;不得之,我命。如此而已。”那么对待事业,“胜故欣然,败亦可喜”淡然处之,不也很好吗? 失之,并不防碍我们心境的明朗和快乐。如果想到没有事事如意的人生,更没有十全十美的事物,你就会有一份随缘的心了。“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
“有缘即住无缘去,一任清风送白云。”人生有所求,求而得之,我之所喜;求而不得,我亦无忧。若如此,人生哪里还会有什么烦恼可言?苦乐随缘,得失随缘,以“入世”的态度去耕耘,以“出世”的态度去收获,这就是随缘人生的最高境界。
随缘是一种智慧,可以让人在狂热的环境中,依然拥有恬静的心态,冷静的头脑;随缘是一种修养,是饱经人世的沧桑,是阅尽人情后的经验,是透支人生后的顿悟。随缘不是没有原则、没有立场,更不是随便、马虎。“缘”需要很多条件才能成立,若能随顺因缘而不违背真理,这才叫“随缘”。
生活中,常有人会有这样的感慨和迷惑:“为什么有的人不喜欢我?”“为什么有的人不理解我?”“为什么会是这样?”若从随缘的角度看,不喜欢不需要任何理由,喜欢也不需要任何理由;理解不需要任何理由,不理解也不需要任何理由。缘分就是缘分,不需要任何理由。
大千世界芸芸众生,可谓是有事必有缘,如喜缘,福缘,人缘,财缘,机缘,善缘,恶缘等。万事随缘,随顺自然,这不仅是禅者的态度,更是我们快乐人生所需要的一种精神。随缘是一种平和的生存态度,也是一种生存的禅境。“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放得下宠辱,那便是安详自在。吃饭时吃饭,睡觉时睡觉。凡事不妄求于前,不追念于后,从容平淡,自然达观,随心,随情,随理,便识得有事随缘皆有禅味。在这繁忙的名利场中,若能常得片刻清闲,放松身心,静心体悟,日久功深,你便会识得自己放下诸缘后的本来面目:活泼泼的,清静无染的菩提觉性。人们获得缘不是靠奋斗和创造,而是用本能的智慧去领悟去判断。
随缘不变,则是不违背真理。庄子妻死,他知道生死如春夏秋冬四季的变化运行,既不能改变,也不可抗拒,所以他能“顺天安命,鼓盆而歌”;陆贾《新语》云:“不违天时,不夺物性。”明白宇宙人生都是因缘和合,缘聚则成,缘灭则散,才能在迁流变化的无常中,安身立命,随遇而安。生活中,如果能在原则下恪守不变,在小细节处随缘行道,自然能随心自在而不失正道。
随缘,是一种胸怀,是一种成熟,是对自我内心的一种自信和把握。读懂随缘的人,总能在风云变幻、艰难坎坷的生活中,收放自如、游刃有余;总能在逆境中,找寻到前行的方向,保持坦然愉快的心情。随缘,是对现实正确、清醒的认识,是对人生彻悟之后的精神自由,是“聚散离合本是缘”的达观,“得即高歌失即休”的超然,更是“一蓑烟雨任平生”的从容。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只要自己想通了,这天就无绝人之路,就会有“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惊喜。亲人离去了,我们还可以时常回忆起往日的温馨,在心底里永远默默地怀念他们;恋人、朋友远去了,我们总还会有许许多多的机会,因为我们知道“天涯何处无芳草”;事业失败了,我们可以从头再来,不经风雨哪里来的虹?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拥有一份随缘之心,你就会发现,天空中无论是阴云密布,还是阳光灿烂;生活的道路上无论是坎坷还是畅达,心中总是会有一份平静和恬淡。
人生如梦,岁月无情。蓦然回首,才发现人活着是一种心情。穷也好,富也好,得也好,失也好。一切都是过眼云烟。不管昨天、今天、明天,能豁然开朗就是美好的一天。不管亲情、友情、爱情,能永远珍惜就是好心情。记得有一个经典短信这样写着:曾经拥有的不要忘记;已经得到的更加珍惜;属于自己的不要放弃;已经失去的留作回忆;想要得到的一定要努力;累了把心靠岸;选择了就不要后悔;苦了才懂得满足;痛了才享受生活;伤了才明白坚强;总有起风的清晨;总有绚烂的黄昏;总有流星的夜晚。人生就像一张有去无回的单程车票,没有排,每一场都是现场直播。把握好每次演出便是对人生最好的珍惜。把握现在,畅享人生!

待续............

‍

《易经》第十七卦 随卦启示:随时变通

《易经》第十七卦 随卦 泽雷随 兑上震下
随卦卦辞:随:元,亨,利,贞,无咎。
泽雷随的意思是:如果随从、随和,便能始终亨通,和谐有利。固守正道,没有任何危险。

人生启示:随时变通,顺势而为。

随卦位于豫卦之后,《序卦》之中说道:“豫必有随,故受之以随。”意思是说,愉悦一定有人随从,所以接下来就谈随卦了。

在此卦之中,震为刚,在下卦;兑为柔,在上卦。一刚一柔,合在一起显得很随和。另外震为刚,本应在上,兑为柔,本应在下。现在位置互换,说明震来兑去,彼此往来密切,关系随和。卦中是震下兑上,震代表动,兑,代表愉悦。震在下动,兑觉得愉悦,以此表现兑能随着震的行动而愉悦,也具有随的意思。

泽雷随卦指相互顺从,己能随物,物能随己,彼此沟通。随必依时顺势,有原则和条件,以坚贞为前提。

随卦,随顺、跟随之意。震为动,兑为悦,内动之以德,外悦之以言,天下人因喜欢他的言行而随从之。随象征随从,随和之义。又震为雷,兑为泽,雷震于泽中,泽随震而动,为随之象。能虚心随和他人,他人也会来随和自己,这样相互随和通顺畅达,自然没有什么灾祸。
震为雷在下,兑为泽在上,全卦如同泽水中响起巨雷,而泽水随着雷声而震动,故本卦取名为随。君子应该学习这种随的精神,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决定自己的行为,白天勤奋干活,到晚间就应该入室休息。

泽雷随卦启示了随时变通的道理,

人们为什么要跟随、顺从你呢?因为你能给人们带来喜悦而没有伤害。所以《周易》将随卦安排在豫卦之后,这便是《序卦传》中所说的:“豫必有随,故受之以随。”《杂卦》中说:“随,无故也。”指的便是因为没有伤害,所以有人追随。打个比方,中国人民为什么要跟党走呢?因为党为人民谋福利,党是人民的大救星。再比如西方人为什么相信耶稣呢?因为耶稣能够给人们带来喜乐而远离伤害和罪恶。豫卦表示和平盛世人们尽享欢乐,所以接下来是人民拥护君王,跟随君王的随卦。

随卦的智慧

随,元亨,利贞,无咎。
彖曰:随,刚来而下柔,动而说,随。大亨贞,无咎,而天下随时,随时之义大矣哉!

象曰:泽中有雷,随;君子以向晦入宴息。

初九官有渝:贞吉:出门交有功。

六二系小子,失丈夫。

六三系丈夫,失小子;随有,求得,利居贞。

九四,随有获:贞凶。有孚在道,以明,何咎?

九五,孚于嘉,吉。

上六,拘系之,乃从,维之;王用享于西山。

      孔子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孔子虚心向善,与《随》卦所发“随从”之义,体现了共同的“从善”宗旨。随卦预示人道应顺应追随正道,如果不能正确判断所追随者的正确性,可能会带来灾祸。在追随中不要追求当下的利益,要放眼未来,跟随正道也许当下有损失但将来收获丰厚。如果只追随眼前利益,会给将来带来很多麻烦,坚守正道才是最重要的。《孟子》盛赞“七十子之服孔子”,极力肯定“从善”的典范。

        斯世当有同怀长者,吾愿追随之!

2020年8月1日

于人和

展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