狮子幼崽生存艰难,狮子幼崽垂死挣扎

2023-10-28崇庆运势网热度: 10691

为什么说小狮子的生与死,取决于雌狮的态度?

虽然有狮群的庇护,但小狮子的成活率依旧很低,而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有很大一部分是雄狮的捕杀。

都说“虎毒不食子”,但是在现实中,大多数猫科动物的成年雄兽,都有咬死无血缘关系幼兽的习惯,不限于大型猫科。

比如猞猁、渔猫、狞猫等中小型猫科动物,同样也被观察到有此类现象。虽然幼崽因各种原因而夭折的现象不可避免,但是概率是能够被左右,就像在狮群里面,小狮子的生与死,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雌狮的态度。


可能很多人刚接触到这个观点的时候会不认同,觉得应该是看雄狮的态度才对,毕竟下手的往往是雄狮。可是雄狮的态度一直很明确,在对待无血缘关系幼崽的时候,往往都是击杀。

而对于雌狮来说,无论是哪只雄狮的后代,对于自己来说都是亲骨肉,且狮群里面最多的就是雌狮,所以它们的态度很关键,决定着小狮子的命运。

团结起来对抗雄狮,则生;放任雄狮捕杀,则死。


狮群的生存智慧

狮子是唯一群居的猫科动物,狮群是非洲草原上最强悍的团队。一个狮群基本上由几只雄狮,多数雌狮及部分幼崽组成,成员之间大多数都有着血缘关系。

群居动物,有一个问题是一定要考虑的,就是近亲繁殖现象。事实上自然界里面的动物,绝大多数都被观察到有近亲繁殖现象发生,群居动物比独居动物更为明显。

而狮群在防止回交,从而最大限度避免近亲繁殖问题上,显然有着自己的一套生存智慧。


狮群里面的小雄狮,在即将达到性成熟的阶段,会远离原生狮群,进入流浪阶段,且在流浪的过程中不断成长,直至强大到能够建立起自己的统治王朝。

由于小雄狮的离开,使得狮群里面的近亲繁殖现象大大减少。

狮群里面的小雌狮,虽然多数情况下还会待在原生狮群里面,但由于雄狮的统治时间很短,基本上都只有2-3年时间左右。

而小狮子从出生到性成熟的时间,刚好也是这么久,所以当新的雄狮团队入主狮群,留下雌性幼崽之后,等到“女儿们”成年时,父亲已经被其他更年轻更强壮的雄狮团队打败赶跑或者咬死了。


雄狮的统治

在雄狮入主狮群之后,往往会干一件事情,那就是杀死狮群里面的所有幼崽。基本上大部分雄狮都会这么干,很多人刚开始的时候觉得是雄狮在清除未来的竞争对手,但主要的原因并非如此。

在雌狮的繁殖策略里面,如果处于哺乳期,它是不会发情的,直到将幼崽养大离开之后,它才会进入新的发情阶段。而如果幼崽在这个过程夭折了,那么雌狮就会快速进入发情期。

对于雄狮来说,它统治一个狮群的时间很短,基本上不会等雌狮们养大一批孩子之后才与之交配,所以它便采取了咬死幼崽,刺激雌狮快速进入发情期的策略,以便更快留下属于自己的后代。

雄狮咬死小狮子

当然,在新的雄狮团队入主狮群之后,狮群里面的新生代小狮子也不一定会被杀死,比如一些亚成年狮子,虽然没有自保的能力,但已经具备了逃跑的本事,所以在雄狮赶尽杀绝之前,它们往往会主动逃走,这也是部分小雄狮进入流浪阶段的缘由。

另外还有一些情况就是虽然新的雄狮入主了,但它的整体实力不足,需要补充新,这个时候原狮群里面的小雄狮就是最好的后备成员,这种情况下,小雄狮不仅不会被杀死,而且还获得了留下来的资格。


雌狮的重要性

从表面上看,人们很容易就觉得狮群里面的主导者是雄狮,毕竟它统治着狮群,担任起守卫领地的职责。但实际上狮群里面的主导者是雌狮,雌狮不仅占狮群成员数量的99%左右,而且决定着很多事情。

狮群是母系社会,几乎所有雌狮都是沾亲带故的关系,正所谓“铁打的狮群,流水的雄狮”,不管雄狮团队换了多少届,基本上不会影响雌狮姐妹们之间的感情。

雌狮也起到了界定和扩张狮群领地的作用。雄狮是没有领地的,只有当它入主了狮群之后,它才会拥有属于自己的领地,而这个领地,是有雌狮们早就界定好了的。

当狮群不断壮大,雌狮们就会在周边开疆辟土,而当狮群壮大到某一个栖息地里面不能承载的数量之后,雌狮们就会将打下的部分领地分给“女儿”们掌管,并让它们发展属于自己的狮群,这也是狮子这一物种回避近亲繁殖的策略之一。


雌狮主导狮群的一面,还体现在它们挑选“当家雄狮”这件事情上。在大多数时候,雄狮能否入主狮群,基本上取决于决斗的胜负,即两方雄狮对抗,赢的留下。

但在某些时候,雌狮有了自己“心仪”的对象,则会干扰结果,毕竟整个狮群里的雌狮倾巢而出,即便是雄狮团队也要避让三分。

在雌狮的眼中,有着漂亮浓密深色鬃毛的雄狮,被认为是健康强壮的,基因也更优秀。这类雄狮就会获得雌狮更多的青睐,雌狮们也更希望它能够留在狮群中,那么在遇到有挑战者的时候,雌狮们就会出手。

有着漂亮鬃毛的雄狮

雌狮的态度

在了解了狮群的生活方式之后,我们再回到狮子幼崽生与死的问题上,抛去自然夭折等不可避免的因素外,小狮子的命运基本上就牢牢把握在雌狮的手上,雌狮的态度与否,则决定着小狮子的生存与否。

受雄狮影响,狮群里面的雌狮基本上都趋于在同一时间段发情,将来也会在同一时间段生产。雌狮在临产的最后几天时间里面,会独自离开狮群,然后找一个较为安全的地方,将幼崽产下,然后独自照顾。


在前6个星期内,雌狮会将幼崽藏得很好,不让任何生物靠近,并精心照料。

6周内的小狮子,是最弱小的,它们完全依赖母亲,且极容易受外界因素干扰,比如雄狮、花豹、鬣狗,甚至是一些小体型的捕食者,都会对它们形成威胁,所以在这个阶段,雌狮会竭尽自己全部力气去保护幼崽,让小狮子们熬过生存的第一关。

6周以后,小狮子们具备了一定的户外活动能力,这个时候雌狮就会将它们带回狮群,由于其他雌狮也几乎在同一阶段生产,所以这个时候狮群会格外热闹。整个狮群里的雌狮相互照顾彼此的幼崽,进一步增加小狮子的生存几率。


新的雄狮入主狮群之后,大概率会杀死这些原狮王留下的幼崽,这个时候雌狮的态度也很关键。很多人固有的观念里面,会认为雌狮对此事会采取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态度,但现实中往往相反。

如果狮群里面的小狮子数量比较多,那么雌狮们就会奋起抵抗,这时雄狮们多数会败逃,而被赶走的原狮王,也会瞅准机会重新回归。如果狮群里面的小狮子很少,那么雌狮们基本上不会抵抗。


但此时雌狮还有另外一种方法保全小狮子的性命,那就是带着自己的幼崽离开狮群,进入流浪阶段。

流浪并不是雄狮的专利,雌狮在带着幼崽流浪的阶段内,是不会被其他狮群所接受的,但它会接受有着同样境遇的狮子,进而形成新的狮群,随着小狮子的长大,狮群逐渐壮大成为新的一支力量。

总的来看,在小狮子每一次遇到命运转折点的时候,雌狮的态度都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

雄狮一定会咬死所有的幼崽吗?

2019年全球野生动物摄影奖里有一张小狮子奋力扑向雄狮后面的照片,将众多观众逗笑了,成为了2019年最有趣的动物照片。照片是摄影师萨拉·斯金纳在非洲博茨瓦纳乔贝国家公园萨武蒂里面拍摄的。

喜剧野生动物摄影奖部分上榜作品

Sarah Skinner拍摄于乔贝国家公园

这张照片一经公布,在世界各地的网络上引起了很大的反响,网友们纷纷表示十分有趣,但是对于雄狮来说,下一秒似乎就不是那么有趣了。

不过据萨拉·斯金纳在采访时说,当时由于雄狮一直往前走,并没有被后面的小狮子抓到任何部位,所以说小狮子扑了个空。

这张爆红的照片,无疑是搞笑的,但是你知道吗?就是这张照片,背后却隐藏着整个狮子家族的生存逻辑,和雄狮对流言蜚语的辩白。

小狮子的存活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母狮的态度

版《狮子王》上映后,可能很多人都去看过了,虽然整个剧情故事十分简单,就是动物版的王子复仇记,但是从动画到如今的版,大多数观众还是被里面栩栩如生的画面感震撼到了,同时也对狮群的整个生活习性有了不小的了解。

但是电影终归是电影,它有它的叙事逻辑和艺术考量在里面,自然也就与硬科学知识有些出入的地方,比如我们都对小狮子辛巴,和老狮王木法沙,甚至是反派刀疤都印象深刻,可却鲜有人记得辛巴的母亲,沙拉碧的名字,显然在电影里和观众的眼中,它并不是那么重要。

《狮子王》剧照

但是在现实生活中,雌狮在各方面起到的作用显然比雄狮重要多了,雌狮是狮群里面的核心成员,是最合群的。

根据伦敦动物学学会的说法,非洲的雄狮喜欢与狮群呆在一起,而亚洲的雄狮并不怎么喜欢,但是无论是亚洲狮还是非洲狮,雌狮都喜欢成群结队一起生活。非洲狮群大多数是由三只成年雄狮和十二只雌狮及幼崽组成,不过有些较大的狮群,可以容纳下超过40个成员。

狮群

雌狮自出生之后几乎就不会离开自己的原生狮群,它是狮群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组成个体,表面上好像雄狮负责圈地盘、守地盘,而雌狮只需负责“生孩子做饭”即可,可是实际上狮群的地盘大小,完全是由雌狮决定的,雄狮需要做的就是入主狮群,不过由多只成年雄狮组成的超级联盟能够通过入主更多狮群来扩大自己的地盘,但是对于其拥有的每个雌狮群来说,各自的地盘无交集,也不会因为有一个共同“丈夫”而将各自的领地融合在一起。


孩子是祖国的花朵,对于狮群来说也是一样,尤其是雌性幼崽,更是花朵中的蝴蝶兰,堪称狮群中的未来,一个狮群将来能够壮大到什么地步?一方面受猎物、环境等因素影响之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雌性幼崽的多少。

我们都知道,雄性幼崽长大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就会离开狮群,但是雌性幼崽不会,它们会继续在原生狮群生活下去,所以整个狮群里面的雌狮,几乎都沾亲带故的。

大多数雌狮在4岁的时候就已经有属于自己的孩子了,雌狮的妊娠期大约是4个月,在幼崽即将出生的时候,雌狮会远离狮群,独自找一个地方产子,并且在幼崽出生的前6个星期内将幼崽藏好,独自抚养,不让任何生物靠近,因为刚出生的小狮子只有一两公斤左右,是最无助的,它极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从而导致夭折,幼崽完全依赖于它们的母亲,所以在这个阶段,雌狮的态度十分重要。


等到6周之后,雌狮会将自己的幼崽带回狮群,因为受雄狮在差不多时间里面与之交配的影响,所以狮群里大多数雌狮都趋向于在同一时间段内怀孕产子,正所谓“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所有的雌狮,包括为生产的雌狮,都会将狮群里面的所有幼崽当成是自己亲生的对待,贡献自己的全部力量,包括哺乳,在狮群里面,阿姨、外婆等照顾幼崽的情况十分普遍。

狮子大部分的生存技能都在幼年时习得

在《狮子王》中,我们看到木法沙经常教育辛巴,而雌狮沙拉碧却似乎并没有怎么教孩子,这在现实生活中恰恰是反过来的,在雌狮把幼崽带回狮群的一年时间内,是小狮子成长最快的阶段之一,在这个阶段里面,它们需要学习各种生存技能,包括与其他个体交流、捕猎、吼叫等等。

而小狮子最主要的“师父”,便是它的母亲或者阿姨们,非洲狮里面少量当家雄狮会帮忙教育,亚洲狮里更少。

辛巴和木法沙

小狮子最主要的学习阶段就是在它幼年的时间里面,在狮群中,它既能通过观察模仿学习长辈们的本领,也能通过与同伴之间的追逐打斗来实战自己学到的技能,整个过程一直持续到小狮子开始第一次捕猎,当它第一次捕猎结束之后,就意味着它顺利“毕业”了,成为能与母亲、外婆等并肩作战的狮子。

在今后的生活中,如果不出意外,这些小狮子们会逐渐成熟,成为狮群里面的中坚力量,并且拥有自己的孩子,将这些生存技能传承下去。

非洲狮喜欢栖息在稀树草原或者半干旱的开阔地带,它们通常以伏击加中短距离追逐包围猎物,所猎杀对象大多数都是如羚羊、斑马、角马这类大型的猎物,据史密森尼国家动物园的说法,狮子可以捕杀重达450千克的猎物,但是有些时候也会捕食老鼠、鸟类等较小的动物。

在纪录片中,我们常常可以看到狮群捕猎的场景,雌狮是最主要的成员,雄狮偶尔会参与行动,特别是在猎物体型较大的情况下。

狮群捕猎景象图

狮子们先是以60-80千米每小时的速度短距离追击猎物,在即将追上猎物时,其中一头狮子会扑向猎物的后背,拖慢它们的速度,接着其他狮子就会从四面八方赶来帮忙,最终一头狮子咬住猎物的脖子,将其咬死或者使猎物窒息死亡。

我们再来看这张爆红的冠军照,小狮子所表现出来的动作跟狮子捕猎时的动作如出一辙,表明狮子们狩猎的本事,早在它们还是小狮子的时候就已经掌握了,只是随着体重和年龄的增加,杀伤力会越来越大。

雄狮并不会杀掉所有幼崽

在很多文章里面,都把雄狮宣扬成一个凶狠的杀戮机器,不管亲疏远近,只要看到雄性幼崽一律杀之,但是实际上却并非如此,雄狮的杀幼行为并不局限于雄性幼崽,也不会一律杀之,而是有目的性的。

对于雄狮来说,它们一生都在战斗,战斗的目的并不是我们常说的为了扩大地盘等,而是为了交配权,对于它们来说,留下后代是大事,值得它们为此奋斗终生。


雌狮从怀孕到幼崽2岁之前的整个时间段里面都不会发情,可一旦自己的幼崽死亡或者因为什么原因不见了,那么雌狮就会在短时间内重回发情的状态,正是因为如此,当一个狮群完成新老雄狮更替之后,如果该狮群有大量的幼崽,那么就表明有大量的雌狮不会发情,对于刚成为狮王的雄狮来说,这可不行,所以它必须将全部幼崽杀掉或者赶走,让雌狮重回发情状态,这样自己才能与之交配并产生后代。对于雄狮来说,替别的狮养孩子,它做不到。

雄狮咬杀幼崽

照片里的小狮子,正扑向成年雄狮的后腿,从这样的行为举止我们不难看出,这应该是一对亲父子,或者说是叔侄关系,所以这张照片的内容正是雄狮对流言蜚语最有力的辩白,雄狮对待幼崽的态度并非是一律杀之,起码它不会咬杀自己的孩子,并且在幼崽逐渐成长的过程中,还会适当充当下父亲的角色。

或许有人说这只是雄狮对待雌性幼崽的态度,如果是雄性幼崽的话,会不会咬杀,防止其成年之后成为自己的对手呢?

狮群王位的传承并非如《狮子王》那样靠接班的,而是靠“拳头”说话,实际上在狮子家族里面,“亲生儿子”是有可能成为自己对手的,但雄狮要经历流浪的家族规律使得这种情况发生的概率变小。

在小雄狮未成年时,它跟其他的小雌狮无异,对狮王表现得十分顺从,所以没有感觉到敌意的狮王是不会动手杀掉自己儿子的,这点早已证明,就连以嗜杀闻名的“坏男孩”联盟,其老大恩格拉拉里克在入主狮群之后的安逸时光里面,也被拍到经常与自己孩子在一起,共享天伦之类。

坏男孩联盟

当小雄狮逐渐长大,其个性逐渐显露出来,如果此时它父亲面前能够表现出足够的顺从,那么它还能在狮群里面待下去直到完全成熟,但是大多数亚成年雄狮不会这么安分,它们在平常的生活里逐渐变得暴躁,并经常与父亲发生矛盾。

这个阶段,狮王逐渐察觉到儿子不服的性格以及慢慢魁梧的身材,于是他出手了,亚成年雄狮到底还是不够强壮,它们又怎么会是父亲及叔叔的对手呢?所以它们被赶了出去。

雄狮的流浪,让狮群远离近亲繁殖

流浪,是雄狮一生必须要经历的一个过程,流浪雄狮的主力军就是前面说的那些被赶出狮群的亚成年雄狮,少部分是已经战败却没有死亡的成年雄狮。

如果从一个狮群里面被赶出的亚成年雄狮数量比较多,它们会就地结成联盟,一般是最大最强的兄长担当首领,其他兄弟会无条件支持。

如果某狮群较小,只有一只亚成年雄狮被赶出来,那么它就会与有着同样境遇的其他无血缘关系的雄狮结盟,形成牢固的团体。狮子们很明白,它们只有形成联盟才能更高效地捕获猎物,才能去争抢地盘。

雄狮间的争斗

其实让雄狮去流浪,是狮子这一物种避免近亲繁殖的方式罢了,毕竟整个狮群里面的雌狮,都跟自己有着理不清的血缘关系。

世界上大多数动物都有着一套属于自己的生存法则,比如斑鬣狗,它们避免近亲繁殖的方式就是让群内雄性斑鬣狗离开,并且接纳其他群里面出走的雄性斑鬣狗,以此来个大换血;老虎避免近亲繁殖的方式就是雄性后代会尽可能的原离生地定居。

斑鬣狗及其幼崽

在流浪的这个阶段,这些亚成年雄狮通过捕猎、打斗等方式,不断磨练自己本事,并且在流浪的过程中,它们会积极寻找可以入主的狮群,在这件事情上面,它们有着自己的判断。

比如一个由3只雄狮组成的流浪男孩联盟,是断然不会袭击由5只雄狮守护的狮群,它们会寻找三只以下的雄狮联盟作为对手。当然,也并不排除一些雄狮体型十分庞大,能够以三打四。


作为一种魅力十足的猫科动物,狮子在世界各地享有很高的知名度,经常出现在一些文学作品或者影视剧作里面,但是也正是因为如此,使得一些不实的传言被当成常识而得到广泛传播,其实回归到动物科学,会发现狮子所做出的大部分事情,背后都有一套生存逻辑存在,正如那张第一名的照片上,小狮子玩耍时做出的动作,也是它日后绝杀各种猎物的姿势。

雄狮更换的方式很简单,幼崽总是被杀死是不是一种浪费?

迪士尼的动画片狮子王中,狮群的王者被谋杀,而夺权的狮子又想杀掉小狮子辛巴,而辛巴最终得以逃脱,并在朋友们的帮助下,夺回了属于自己的王位。

当然这个故事不过是把人的事情,套用在了狮子的身上而已,在真实的自然界中,狮子确实存在杀婴的现象,其实不光是狮子如此,另外一些群体的动物,比如野马一类的其实也是存在杀婴的现象的。一头雄狮在打败了原有的雄狮成为狮王之后,会杀死狮群之中未成年的小狮子,这就是所谓的杀婴。

之所以会存在杀婴的现象是因为哺乳动物普遍有抚养幼崽的习惯,而雌狮在抚养小狮子的过程中,是不会发情进行交配的。在这样的情况下,成为新狮王的狮子,就无法与已经有幼狮的雌狮进行交配,从而产下属于自己的后代。于是为了更快地与雌狮进行交配从而留下更多的后代,雄狮就会杀死未成年的小狮子,从而迫使雌狮重新进入发情期。

那么将幼小的狮子杀死会否是一种浪费呢?实际上并不是,在自然界中一直遵循着一个规律,那就是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生物在生存之中,无时无刻不处在竞争的情况下。只有更强的个体,才能成为狮王,才能拥有交配的资格,才能把自己的基因传承下去,这对于整个狮子种群的发展其实也是有好处的。

但需要注意的是,并非只是登上狮王的位置就行了,为了保证自己的血脉得以延续,一头雄狮至少得在狮王的宝座上坐上几年,这样才能保证自己的幼狮得以长大。但如果发生了一头雄狮在狮王的位置上待的时间不够长,就被赶下了王位,那么证明这头狮子并不够优秀,那么它的后代也就没有资格传承下去,会被新继任者杀死。同样作为新继任者而言,自己也不知道会在狮王的宝座上待多久,为了保证自己的后代尽可能多的成活,那么就必然要尽早尽快的繁衍出更多的后代,使得自己在巅峰状态的时候,能保护更多的后代长大,这个时候它就会杀死小狮子,强迫雌狮尽早进入交配状态。

这就是自然界的残酷竞争,因为如果他输了其他的雄狮也会这么对待他的后代,他的血脉将难以延续,所以它只能一方面让自己变得更强,同时一方面尽快的繁衍出更多的后代。

龙沙动植物园非洲狮产下3崽,没哺育经验要弃养怎么办?

引言:在齐齐哈尔的龙沙动植物园中的非洲狮产下三胞胎小狮子,这本是一个非常令人开心的事情,可是母狮子却因为没有哺育经验,要将小狮子弃养。

一、狮子生下小狮子没哺育经验弃养

在自然界中很多动物生下第一胎宝宝的时候都不知道该如何去哺育宝宝,甚至会不认识自己所生出的宝宝。家中经常养猫就会发现人家猫在生了宝宝之后很多时候都不会去选择喂奶,而是像不认识这些小猫一样。狮子也会发生同样的事情。非洲狮在生下了三只宝宝之后,因为没有任何的哺育经验,将刚生下的三个宝宝都弃养了。这样的情况,经常会出现,如果实在野外的话,可能会有狮群中别的母狮帮忙抚养,但是如果没有别的母狮帮忙抚养,那么小狮子就只能面临死亡。

二、弃养了怎么办

龙沙动植物园的工作人员在发现这只非洲母狮将小狮子弃养之后,就赶快进行人工干预将小狮子们进行人工喂奶。之所以会选择人工干预是因为非洲狮是一种非常凶猛的野兽,在没有哺育条件之后会将刚出生的小狮子们咬死。这是野生动物的本能,因为在自然界中就是优胜劣汰,这些小狮子在母狮的眼里就已经成为了需要淘汰的弱者。所以在动物园中一旦出现这种情况就会进行人工干预,以防小狮子被模式咬死。

三、在动物园中人工干预是很正常的

尽管这些动物已经在动物园中生活了很久,但是动物的本能并没有因此而丢失掉。自然界的动物来说母爱非常伟大,但也非常的残忍。他们认为可以在自然界好好生存下去的幼崽才可以活着,而那些不能生存下去的,会尽早的结束掉他们的生命,所以在动物园内人工干预小幼崽的成长是非常正常的一件事情。

小狮子几时脱离妈妈的照顾

幼小的雄狮长足够强大(一般为5岁)后将击败某个狮群的老国王而成为新的统治者

雄狮一定会咬死所有的幼崽吗?

2019年全球野生动物摄影奖里有一张小狮子奋力扑向雄狮后面的照片,将众多观众逗笑了,成为了2019年最有趣的动物照片。照片是摄影师萨拉·斯金纳在非洲博茨瓦纳乔贝国家公园萨武蒂里面拍摄的。

喜剧野生动物摄影奖部分上榜作品

Sarah Skinner拍摄于乔贝国家公园

这张照片一经公布,在世界各地的网络上引起了很大的反响,网友们纷纷表示十分有趣,但是对于雄狮来说,下一秒似乎就不是那么有趣了。

不过据萨拉·斯金纳在采访时说,当时由于雄狮一直往前走,并没有被后面的小狮子抓到任何部位,所以说小狮子扑了个空。

这张爆红的照片,无疑是搞笑的,但是你知道吗?就是这张照片,背后却隐藏着整个狮子家族的生存逻辑,和雄狮对流言蜚语的辩白。

小狮子的存活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母狮的态度

版《狮子王》上映后,可能很多人都去看过了,虽然整个剧情故事十分简单,就是动物版的王子复仇记,但是从动画到如今的版,大多数观众还是被里面栩栩如生的画面感震撼到了,同时也对狮群的整个生活习性有了不小的了解。

但是电影终归是电影,它有它的叙事逻辑和艺术考量在里面,自然也就与硬科学知识有些出入的地方,比如我们都对小狮子辛巴,和老狮王木法沙,甚至是反派刀疤都印象深刻,可却鲜有人记得辛巴的母亲,沙拉碧的名字,显然在电影里和观众的眼中,它并不是那么重要。

《狮子王》剧照

但是在现实生活中,雌狮在各方面起到的作用显然比雄狮重要多了,雌狮是狮群里面的核心成员,是最合群的。

根据伦敦动物学学会的说法,非洲的雄狮喜欢与狮群呆在一起,而亚洲的雄狮并不怎么喜欢,但是无论是亚洲狮还是非洲狮,雌狮都喜欢成群结队一起生活。非洲狮群大多数是由三只成年雄狮和十二只雌狮及幼崽组成,不过有些较大的狮群,可以容纳下超过40个成员。

狮群

雌狮自出生之后几乎就不会离开自己的原生狮群,它是狮群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组成个体,表面上好像雄狮负责圈地盘、守地盘,而雌狮只需负责“生孩子做饭”即可,可是实际上狮群的地盘大小,完全是由雌狮决定的,雄狮需要做的就是入主狮群,不过由多只成年雄狮组成的超级联盟能够通过入主更多狮群来扩大自己的地盘,但是对于其拥有的每个雌狮群来说,各自的地盘无交集,也不会因为有一个共同“丈夫”而将各自的领地融合在一起。


孩子是祖国的花朵,对于狮群来说也是一样,尤其是雌性幼崽,更是花朵中的蝴蝶兰,堪称狮群中的未来,一个狮群将来能够壮大到什么地步?一方面受猎物、环境等因素影响之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雌性幼崽的多少。

我们都知道,雄性幼崽长大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就会离开狮群,但是雌性幼崽不会,它们会继续在原生狮群生活下去,所以整个狮群里面的雌狮,几乎都沾亲带故的。

大多数雌狮在4岁的时候就已经有属于自己的孩子了,雌狮的妊娠期大约是4个月,在幼崽即将出生的时候,雌狮会远离狮群,独自找一个地方产子,并且在幼崽出生的前6个星期内将幼崽藏好,独自抚养,不让任何生物靠近,因为刚出生的小狮子只有一两公斤左右,是最无助的,它极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从而导致夭折,幼崽完全依赖于它们的母亲,所以在这个阶段,雌狮的态度十分重要。


等到6周之后,雌狮会将自己的幼崽带回狮群,因为受雄狮在差不多时间里面与之交配的影响,所以狮群里大多数雌狮都趋向于在同一时间段内怀孕产子,正所谓“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所有的雌狮,包括为生产的雌狮,都会将狮群里面的所有幼崽当成是自己亲生的对待,贡献自己的全部力量,包括哺乳,在狮群里面,阿姨、外婆等照顾幼崽的情况十分普遍。

狮子大部分的生存技能都在幼年时习得

在《狮子王》中,我们看到木法沙经常教育辛巴,而雌狮沙拉碧却似乎并没有怎么教孩子,这在现实生活中恰恰是反过来的,在雌狮把幼崽带回狮群的一年时间内,是小狮子成长最快的阶段之一,在这个阶段里面,它们需要学习各种生存技能,包括与其他个体交流、捕猎、吼叫等等。

而小狮子最主要的“师父”,便是它的母亲或者阿姨们,非洲狮里面少量当家雄狮会帮忙教育,亚洲狮里更少。

辛巴和木法沙

小狮子最主要的学习阶段就是在它幼年的时间里面,在狮群中,它既能通过观察模仿学习长辈们的本领,也能通过与同伴之间的追逐打斗来实战自己学到的技能,整个过程一直持续到小狮子开始第一次捕猎,当它第一次捕猎结束之后,就意味着它顺利“毕业”了,成为能与母亲、外婆等并肩作战的狮子。

在今后的生活中,如果不出意外,这些小狮子们会逐渐成熟,成为狮群里面的中坚力量,并且拥有自己的孩子,将这些生存技能传承下去。

非洲狮喜欢栖息在稀树草原或者半干旱的开阔地带,它们通常以伏击加中短距离追逐包围猎物,所猎杀对象大多数都是如羚羊、斑马、角马这类大型的猎物,据史密森尼国家动物园的说法,狮子可以捕杀重达450千克的猎物,但是有些时候也会捕食老鼠、鸟类等较小的动物。

在纪录片中,我们常常可以看到狮群捕猎的场景,雌狮是最主要的成员,雄狮偶尔会参与行动,特别是在猎物体型较大的情况下。

狮群捕猎景象图

狮子们先是以60-80千米每小时的速度短距离追击猎物,在即将追上猎物时,其中一头狮子会扑向猎物的后背,拖慢它们的速度,接着其他狮子就会从四面八方赶来帮忙,最终一头狮子咬住猎物的脖子,将其咬死或者使猎物窒息死亡。

我们再来看这张爆红的冠军照,小狮子所表现出来的动作跟狮子捕猎时的动作如出一辙,表明狮子们狩猎的本事,早在它们还是小狮子的时候就已经掌握了,只是随着体重和年龄的增加,杀伤力会越来越大。

雄狮并不会杀掉所有幼崽

在很多文章里面,都把雄狮宣扬成一个凶狠的杀戮机器,不管亲疏远近,只要看到雄性幼崽一律杀之,但是实际上却并非如此,雄狮的杀幼行为并不局限于雄性幼崽,也不会一律杀之,而是有目的性的。

对于雄狮来说,它们一生都在战斗,战斗的目的并不是我们常说的为了扩大地盘等,而是为了交配权,对于它们来说,留下后代是大事,值得它们为此奋斗终生。


雌狮从怀孕到幼崽2岁之前的整个时间段里面都不会发情,可一旦自己的幼崽死亡或者因为什么原因不见了,那么雌狮就会在短时间内重回发情的状态,正是因为如此,当一个狮群完成新老雄狮更替之后,如果该狮群有大量的幼崽,那么就表明有大量的雌狮不会发情,对于刚成为狮王的雄狮来说,这可不行,所以它必须将全部幼崽杀掉或者赶走,让雌狮重回发情状态,这样自己才能与之交配并产生后代。对于雄狮来说,替别的狮养孩子,它做不到。

雄狮咬杀幼崽

照片里的小狮子,正扑向成年雄狮的后腿,从这样的行为举止我们不难看出,这应该是一对亲父子,或者说是叔侄关系,所以这张照片的内容正是雄狮对流言蜚语最有力的辩白,雄狮对待幼崽的态度并非是一律杀之,起码它不会咬杀自己的孩子,并且在幼崽逐渐成长的过程中,还会适当充当下父亲的角色。

或许有人说这只是雄狮对待雌性幼崽的态度,如果是雄性幼崽的话,会不会咬杀,防止其成年之后成为自己的对手呢?

狮群王位的传承并非如《狮子王》那样靠接班的,而是靠“拳头”说话,实际上在狮子家族里面,“亲生儿子”是有可能成为自己对手的,但雄狮要经历流浪的家族规律使得这种情况发生的概率变小。

在小雄狮未成年时,它跟其他的小雌狮无异,对狮王表现得十分顺从,所以没有感觉到敌意的狮王是不会动手杀掉自己儿子的,这点早已证明,就连以嗜杀闻名的“坏男孩”联盟,其老大恩格拉拉里克在入主狮群之后的安逸时光里面,也被拍到经常与自己孩子在一起,共享天伦之类。

坏男孩联盟

当小雄狮逐渐长大,其个性逐渐显露出来,如果此时它父亲面前能够表现出足够的顺从,那么它还能在狮群里面待下去直到完全成熟,但是大多数亚成年雄狮不会这么安分,它们在平常的生活里逐渐变得暴躁,并经常与父亲发生矛盾。

这个阶段,狮王逐渐察觉到儿子不服的性格以及慢慢魁梧的身材,于是他出手了,亚成年雄狮到底还是不够强壮,它们又怎么会是父亲及叔叔的对手呢?所以它们被赶了出去。

雄狮的流浪,让狮群远离近亲繁殖

流浪,是雄狮一生必须要经历的一个过程,流浪雄狮的主力军就是前面说的那些被赶出狮群的亚成年雄狮,少部分是已经战败却没有死亡的成年雄狮。

如果从一个狮群里面被赶出的亚成年雄狮数量比较多,它们会就地结成联盟,一般是最大最强的兄长担当首领,其他兄弟会无条件支持。

如果某狮群较小,只有一只亚成年雄狮被赶出来,那么它就会与有着同样境遇的其他无血缘关系的雄狮结盟,形成牢固的团体。狮子们很明白,它们只有形成联盟才能更高效地捕获猎物,才能去争抢地盘。

雄狮间的争斗

其实让雄狮去流浪,是狮子这一物种避免近亲繁殖的方式罢了,毕竟整个狮群里面的雌狮,都跟自己有着理不清的血缘关系。

世界上大多数动物都有着一套属于自己的生存法则,比如斑鬣狗,它们避免近亲繁殖的方式就是让群内雄性斑鬣狗离开,并且接纳其他群里面出走的雄性斑鬣狗,以此来个大换血;老虎避免近亲繁殖的方式就是雄性后代会尽可能的原离生地定居。

斑鬣狗及其幼崽

在流浪的这个阶段,这些亚成年雄狮通过捕猎、打斗等方式,不断磨练自己本事,并且在流浪的过程中,它们会积极寻找可以入主的狮群,在这件事情上面,它们有着自己的判断。

比如一个由3只雄狮组成的流浪男孩联盟,是断然不会袭击由5只雄狮守护的狮群,它们会寻找三只以下的雄狮联盟作为对手。当然,也并不排除一些雄狮体型十分庞大,能够以三打四。


作为一种魅力十足的猫科动物,狮子在世界各地享有很高的知名度,经常出现在一些文学作品或者影视剧作里面,但是也正是因为如此,使得一些不实的传言被当成常识而得到广泛传播,其实回归到动物科学,会发现狮子所做出的大部分事情,背后都有一套生存逻辑存在,正如那张第一名的照片上,小狮子玩耍时做出的动作,也是它日后绝杀各种猎物的姿势。

展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