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行传变规律,五行的变化规律

2023-09-22崇庆运势网热度: 4816

五行相克的规律

五行相生相克规律是什么 五行相生
五行相生好比母生子,有相亲相爱之情,意味着畅顺、吉祥。如:
木生火:火要依靠柴薪来维持燃烧
火生土:土要依靠太阳来普照
土生金:金要依靠山岩来储存
金生水:水要依靠铁器来开导疏通
水生木:木要依靠雨露来灌溉
五行相克
五行相克,好比战争,彼此敌对。据《白虎通义》载:五行所以相害相克者,天地之性。众胜寡,故水胜火也;精胜坚,故火胜金;刚胜柔,故金胜木;专胜散,故木胜土;实胜虚,故土胜水也。
木克土:树木可以入土
火克金:烈火可以溶金
土克水:土可以覆水
金工木:金可以伐木
水克火:水可以灭火

谁知道五行(金木水火土)相生相克的规律? 五行:指金、木、水、火、土五种物质(元素的运行、变化)。我国古代思想家企图用这五种物质来说明世界万物的起源。中医用五行来说明生理病理上的种种现象。迷信的人用五行相生相克来推算人的命运。
五行学说最早在道家学说中出现。它强调整体概念,描绘了事物的结构关系和运动形式。如果说阴阳是一种古代的对立统一学说,则五行可以说是一种原始的普通系统论。 五行学说是我国古代的物质组成学说,与西方的水、火、土、气四元素学说类似,但随着近代化学的发展,这两种学说的物质构成理论都被否定.
中国西周末年,已经有了一种朴素唯物主义观点的“五材说”。从《国语・郑语》“以土与金、木、水、火杂,以成万物”和《左传》“天生五材,民并用之,废一不可”到《尚书・洪范》“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水曰润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从革,土爰稼穑。润下作咸,炎上作苦,曲直作酸,从革作辛,稼穑作甘。”的记载,开始把五行属性抽象出来,推演到其他事物,构成一个固定的组合形式。在战国晚期提出了五行相胜(克)相生的思想,且已把胜(克)、生的次序固定下来,形成了事物之间相互关联的模式,自发地体现了事物内部的结构关系及其整体把握的思想。就在这个时期,《内经》把五行学说应用于医学,这对研究和整理古代人民积累的大量临床经验,形成中医特有的理论体系,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五行相生: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
木生火:因为火以木料作燃料的材料,木烧尽,则火会自动熄灭
火生土:因为火燃烧物体后,物体化为灰烬而灰烬便是土;
土生金:因为金蕴藏于泥土石块之中,经冶炼后才提取黄金
金生水:因为金若被烈火燃烧,便溶为液体,液体属水;水要依靠铁器来开导疏通
水生木:因为水灌溉树木,树木便能欣欣向荣
五行相克: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
众胜寡,故水胜火也;因为火遇水便熄灭
精胜坚,故火胜金;因为烈火能溶解金属
刚胜柔,故金胜木;因为金属铸造的割切工具可锯毁树木
专胜散,故木胜土;因为树根苗的力量强大,能突破土的障碍
实胜虚,故土胜水也。因为土能防水
五行数理: 金为七, 木为八, 水为六, 火为九, 土为五。
古代劳动人民通过长期的接触和观察,认识到五行中的每一行都有不同的性能。“木曰曲直”,意思是木具有生长、升发的特性;“火曰炎上”,是火具有发热、向上的特性;“土爰稼墙”,是指土具有种植庄稼,生化万物的特性;“金曰从革”,是金具有肃杀、变革的特性;“水曰润下”,是水具有滋润、向下的特性。古人基于这种认识,把宇宙间各种事物分别归属于五行,因此在概念上,已经不是木、火、土、金、水本身,而是一大类在特性上可相比拟的各种事物、现象所共有的抽象性能。

五行相生相克的顺序? 五行指水、火、木、金、土。五行学说认为 五行是构成宇宙的基本物质元素 宇宙间各种物质都可以按照这五种基本物质的属性来归类 五行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联系 祖国医学借用五行学说来说明人体内部以及人体与外界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 用以补充阴阳学说
(1) 五行相生相克 相 ,有相互滋生 促进 助长的意思;
相克 有相互制约 抑制 克服的意思。
五行相生的规律是:木生火 火生土 土生金 金生水 水生木
相克的规律是:木克土 土克水 水克火 火克金 金克木
巳午 火
申酉 金
丑辰未戌 土
方位\五行\四季\地支(分别相互对应)
东 南 中 西 北
木 火 土 金 水
春 夏 秋 冬
寅卯辰 巳午未 申酉戌 亥子丑

五行生克规律确立的治疗原则和方法 五行学说在中医学领域中的应用,主要是运用五行的特性来分析和归纳人体的形体结构及其功能,以及外界环境各种要素的五行属性;运用五行的生克制化规律来阐述人体五脏系统之间的局部与局部、局部与整体,以及人与外界环境的相互关系;用五行乘侮胜复规律来说明疾病的发生发展的规律和自然界五运六气的变化规律,五行胜复规律示意图不仅具有理论意义,而且还有指导临床诊断、治疗和养生康复的实际意义。
五行学说,将人体的内脏分别归属于五行,以五行的特性来说明五脏的部分生理功能。如:木性可曲可直,条顺畅达,有生发的特性,故肝喜条达而恶抑郁,有疏泄的功能;火性温热,其性炎上,心属火,故心阳有温煦之功;土性敦厚,有生化万物的特性,脾属土,脾有消化水谷,运送精微,营养五脏、六腑、四肢百骸之功,为气血生化之源;金性清肃,收敛,肺属金,故肺具清肃之性,肺气有肃降之能;水性润下,有寒润、下行、闭藏的特性,肾属水,故肾主闭藏,有藏精、主水等功能。
木生火,即肝木济心火,肝藏血,心主血脉,肝藏血功能正常有助于心主血脉功能的正常发挥。火生土,即心火温脾土,心主血脉、主神志,脾主运化、主生血统血,心主血脉功能正常,血能营脾;脾才能发挥主运化、生血、统血的功能。土生金,即脾土助肺金,脾能益气,化生气血,转输精微以充肺,促进肺主气的功能,使之宣肃正常。金生水,即肺金养肾水,肺主清肃,肾主藏精,肺气肃降有助于肾藏精、纳气、主水之功。水生木,即肾水滋肝木,肾藏精,肝藏血,肾精可化肝血,以助肝功能的正常发挥。这种五脏相互滋生的关系,就是用五行相生理论来阐明的。
心属火,肾属水,水克火,即肾水能制约心火,如肾水上济于心,可以防止心火之亢烈。肺属金,心属火,火克金,即心火能制约肺金,如心火之 阳热,可抑制肺气清肃之太过。肝属木,肺属金,金克木,即肺金能制约肝木,如肺气清肃太过,可抑制肝阳的上亢。脾属土,肝属木,木克土,即肝木能制约脾土。如肝气条达,可疏泄脾气之壅滞。肾属水,脾属土,土克水,即脾土能制约肾水,如脾土的运化,能防止肾水的泛滥。这种五脏之间的相互制约关系,就是用五行相克理论来说明的。
五脏中每一脏都具有生我、我生、克我、我克的关系。五脏之间的生克制化,说明每一脏在功能上有他脏的资助,不致于虚 损,又能克制另外的脏器,使其不致过亢。本脏之气太盛,则有他脏之气制约;本脏之气虚损,则又可由他脏之气补之。如脾(土)之气,其虚,则有心(火)生 之;其亢,则有肝木克之;肺(金)气不足,土可生之;肾(水)气过亢,土可克之。这种生克关系把五脏紧紧联系成一个整体,从而保证了人体内环境的对立统一。
五行学说指导疾病的防治:
1. 控制疾病传变:
运用五行子母相及和乘侮规律,可以判断五脏疾病的发展趋势。一脏受病,可以波及其他四脏,如肝脏有病可以影响到心、肺、脾、肾等脏。他脏有病亦可传给本脏,如心、肺、脾、肾之病变,也可以影响到肝:因此,在治疗时,除对所病本脏进行处理外,还应考虑到其他有关脏腑的传变关系。根据五行的生克乘侮规律,来调整其太过与不及,控制其传变,使其恢复正常的功能活动。如肝气太过,木旺必克土,此时应先健脾胃以防其传变。脾胃不伤,则病不传,易于痊愈。这是用五行生克乘侮理论阐述疾病传变规律和确定预防性治疗措施。至于能否传变,则取决于脏腑的机能状态,即五脏虚则传,实则不传。
在临床工作中,我们既要掌握疾病在发展传变过程中的生克乘侮关系,藉以根据这种规律及早控制传变和指导治疗,防患于未然,又要根据具体病情而辨证施治,切勿把它当作刻板的公式而机械地套用。
2.确定治则治法:
五行学说不仅用以说明人体的生......>>

谁能告诉我五行相生相克规律? 谁能告诉我五行相生相克规律?tgs

孤单北京,北京孤单 孤单北京,是因为你自己孤单,你可以交些朋友。
北京孤单,其实北京可不孤单,繁花得很!

五行相生相克法则 五行相生: 金生水, 水生木, 木生火, 火生土, 土生金.
五行相克: 金克木, 木克土, 土克水, 水克火, 火克金.
五行相生含义:
木生火, 是因为木性温暖, 火隐伏其中, 钻木而生火, 所以木生火.
火生土, 是因为火灼热, 所以能够焚烧木, 木被焚烧后就变成灰烬, 灰即土,所以火生土.
土生金, 因为金需要常藏在石里, 依附着山, 津润而生, 聚土成山, 有山必生石, 所以土生金.
金生水, 因为少阴之气(金气)温润流泽, 金靠水生, 销锻金也可变为水, 所以金生水.
水生木, 因为水温润而使树木生长出来, 所以水生木.
五行相克含义: 是因为天地之性
众胜寡, 故水胜火. 精胜坚, 故火胜金. 刚胜柔, 故金胜木.
专胜散, 故木胜土. 实胜虚, 故土胜水.
五行生克制化宜忌:
金: 金旺得火, 方成器皿.
金能生水, 水多金沉; 强金得水, 方挫其锋.
金能克木, 木多金缺; 木弱逢金, 必为砍折.
金赖土生, 土多金埋; 土能生金, 金多土变.
火: 火旺得水, 方成相济.
火能生土, 土多火晦; 强火得土, 方止其焰.
火能克金, 金多火熄; 金弱遇火, 必见销熔.
火赖木生, 木多火炽; 木能生火, 火多木焚.
水: 水旺得土, 方成池沼.
水能生木, 木多水缩; 强水得木, 方泄其势.
水能克火, 火多水干; 火弱遇水, 必不熄灭.
水赖金生, 金多水浊; 金能生水, 水多金沉.
土: 土旺得水, 方能疏通.
土能生金, 金多土变; 强土得金, 方制其壅.
土能克水, 水多土流; 水弱逢土, 必为淤塞.
土赖火生, 火多土焦; 火能生土, 土多火晦.
木: 木旺得金, 方成栋梁.
木能生火, 火多木焚; 强木得火, 方化其顽.
木能克土, 土多木折; 土弱逢木, 必为倾陷.
木赖水生, 水多木漂; 水能生木, 木多水缩.

五行中,如何界定相乘相侮,相生相克。 《归藏易》关于五行相生记载
五行相生:
(1:瀛鸯2:鸠烛 代表金)金生(5:蝎夔6:介�P 代表水)水,
(5:蝎夔6:介�P 代表水)水生(3:蛊羽4:犀婴 代表木)木,
(3:蛊羽4:犀婴 代表木)木生(7:丝咫8:雾餮 代表火)火,
(7:丝咫8:雾餮 代表火)火生(9:赉渫0:�能� 代表土)土,
(9:赉渫0:�能� 代表土)土生(1:瀛鸯2:鸠烛 代表金)金。
现代人对五行相生的理解:
金生水,因为地球上最原始的水就是从地球内部转化而来的;
水生木,因为水灌溉树木,树木便能欣欣向荣;
木生火,因为火以木料作燃料的材料,木烧尽,则火会自动熄灭;
火生土,因为火燃烧物体后,物体化为灰烬,而灰烬便是土;
土生金,因为金蕴藏于泥土石块之中,经冶炼后才提取金属。
在《连山易》关于五行相克记载
五行相克:
(1:紫嵇2:�a�e代表金)金克(3:����4:翟�艽�表木)木,
(3:����4:翟�艽�表木)木克(9:斗饕0:萤觚代表木)土,
(9:斗饕0:萤觚代表土)土克(5:����6:翰道代表水)水,
(5:����6:翰道代表水)水克(7:��爝8:���^代表火)火,
(7:��爝8:���^代表火)火克(1:紫嵇2:�a�e代表金)金。
现代人对五行相克的理解
金克木,因为金属铸造的割切工具可锯毁树木(有矿的土地不长草);
木克土,因为树根吸收土中的营养,以补己用,树木强壮了,土壤如果得不到补充,自然削弱;
土克水,因为土能防水(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水克火,因为火遇水便熄灭;
火克金,因为烈火能溶解金属。

五行相克详细资料大全

又作“五行相胜”,指木、火、土、金、水五种自然物质相互克制、相互制胜,是中国古代五行说的内容之一。隋代肖吉的《五行大义·论相克》说:“克者,制罚为义,以其力强能制弱,故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五行相克”说和“五行相胜”说,本来是古代思想家解释宇宙万物变化的朴素唯物论的理论,在战国末期,被阴阳学派创始人邹衍附会到社会历史领域,认为每一个朝代都受一种五行之德的支配,朝代的更替,正是五行相克、五行相胜的结果,因而提出了“五德终始”说和“五德转移”说,陷入了历史唯心论。《春秋繁露》有《五行相胜》篇,解释五行相胜的道理,并附会了一些社会历史方面的内容。

基本介绍

  • 中文名 :五行相克
  • 类别 :中医药术语
解读,中医套用,

解读

五行相克,是指木、火、土、金、水之间存在着有序的递相克制、制约的关系。五行相克次序是: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在五行相克关系中,任何一行都具有“克我”和“我克”两方面的关系。《内经》把相克关系称为“所胜”、“所不胜”关系:“克我”者为“所不胜”,“我克”者为“所胜”。因此,五行相克,实为五行中的某一行对其所胜行的克制和制约。如以木为例,由于木克土,故“我克”者为土,土为木之“所胜”;由于金克木,故“克我”者为金,金为木之“所不胜”。

中医套用

1、说明五脏之间的生理联系。 五脏的功能活动不是孤立的,而是互相联系的。五行学说不仅用五行特性说明五脏的功能特点,而且还运用五行生克制化理论来说明脏腑生理功能的内在联系,即五脏之间存在着既相互资生又相互制约的关系。 以五行相克说明五脏之间的制约关系:肾制约心即水克火,如肾水上济于心,可以防止心火之亢烈;心制约肺即火克金,如心火之阳热,可以抑制肺气清肃太过;肺制约肝即金克木,如肺气清肃,可以抑制肝阳的上亢;肝制约脾即木克土,如肝气条达,可疏泄脾气之壅滞;脾制约肾即土克水,如脾气之运化水液,可防肾水泛滥。 2、说明五脏病变的相互影响。 五行学说,不仅可用以说明在生理情况下脏腑间的相互联系,而且也可以说明在病理情况下脏腑间的相互影响。某脏有病可以传至他脏,他脏疾病也可以传至本脏,这种病理上的相互影响称之为传变。以五行学说阐释五脏病变的相互传变,可分为相生关系的传变和相克关系的传变两类。相克关系的传变包括“相乘”和“相侮”两个方面。 相乘,是相克太过致病。引起五脏相乘的原因有二:一是某脏过盛,而致其所胜之脏受到过分克伐;二是某脏过弱,不能耐受其所不胜之脏的正常克制,从而出现相对克伐太过。如以肝木和脾土之间的相克关系而言,相乘传变就有“木旺乘土”(即肝气乘脾)和“土虚木乘”(即脾虚肝乘)两种情况。由于肝气郁结或肝气上逆,影响脾胃的运化功能而出现胸胁苦满、脘腹胀痛、泛酸、泄泻等表现时,称为“木旺乘土”。反之,先有脾胃虚弱,不能耐受肝气的克伐,而出现头晕乏力、纳呆嗳气、胸胁胀满、腹痛泄泻等表现时,称为“土虚木乘”。 相侮,是反向克制致病。形成五脏相侮亦有两种情况,即太过相侮和不及相侮。太过相侮,是指由于某脏过于亢盛,导致其所不胜无力克制而反被克的病理现象。例如:肺金本能克制肝木,由于暴怒而致肝火亢盛,肺金不仅无力制约肝木,反遭肝火之反向克制,而出现急躁易怒,面红目赤,甚则咳逆上气,咯血等肝木反侮肺金的症状,称为“木火刑金”。 不及相侮,是指由于某脏虚损,导致其所胜之脏出现反克的病理现象。如脾土虚衰不能制约肾水,出现全身水肿,称为“土虚水侮”。 总之,五脏病变的相互影响,可用五行的乘侮和母子相及规律来阐释。如肝脏有病,病传至心,为母病及子;病传至肾,为子病及母;病传至脾,为乘;病传至肺,为侮。其他四脏,以此类推。 五行学说认为,按相生规律传变时,母病及子病情轻浅,子病及母病情较重,如清·徐大椿《难经经释》说:“邪挟生气而来,则虽进而易退”;“受我之气者,其力方旺,还而相克,来势必甚。”按照相克规律传变时,相乘传变病情较深重,而相侮传变病情较轻浅。如《难经经释》说:“所不胜,克我者也。脏气本已相制,而邪气挟其力而来,残削必甚,故为贼邪”;“所胜,我所克也。脏气既受制于我,则邪气亦不能深入,故为微邪” 。 由于五行生克规律不能完全阐释五脏间复杂的生理关系,因而五脏间病变的相互影响也难完全以五行乘侮和母子相及规律来说明。《素问·玉机真藏论》已有“然其卒发者,不必治于传,或其传化有不以次”的论述。故对于疾病的五脏传变,不能完全受五行生克乘侮规律的束缚,而应从实际情况出发去把握疾病的传变。 3、推断病情的轻重顺逆。 五行学说根据五色之间的生克关系来推测病情的轻重顺逆。由于内脏疾病及其相互关系的异常变化,皆可从面部色泽的变化中表现出来。因此,我们可以根据“主色”和“客色”的变化,以五行的生克关系为基础,来推测病情的顺逆。“主色”是指五脏的本色,“客色”为应时之色。“主色”胜“客色”,其病为逆;反之,“客色”胜“主色”,其病为顺。清·吴谦《医宗金鉴·四诊心法要诀》说:“肝青心赤,脾脏色黄,肺白肾黑,五脏之常。脏色为主,时色为客。春青夏赤,秋白冬黑,长夏四季色黄。常则客胜主善,主胜客恶。” 五行学说还将色诊和脉诊结合起来,即色脉合参,结合五行生克规律来推断疾病的预后。如肝病色青而见弦脉,色脉相符;如果不得弦脉而反见浮脉,则属相胜之脉,即克色之脉,为逆,预后不佳;若得沉脉,则属相生之脉,即生色之脉,为顺,预后较好。如《灵枢·邪气藏府病形》所说:“见其色而不得其脉,反得其相胜之脉,则死矣。得其相生之脉,则病已矣。” 4、控制疾病的传变。 根据五行生克乘侮理论,五脏中一脏有病,可以传及其他四脏而发生传变。如肝有病可以影响到心、肺、脾、肾等脏。心、肺、脾、肾有病也可以影响肝脏。不同脏腑的病变,其传变规律不同。因此,临床治疗时除对所病本脏进行治疗之外,还要依据其传变规律,治疗其他脏腑,以防止其传变。如肝气太过,或郁结或上逆,木亢则乘土,病将及脾胃,此时应在疏肝平肝的基础上预先培其脾气,使肝气得平,脾气得健,则肝病不得传于脾。如《难经·七十七难》所说:“见肝之病,则知肝当传之于脾,故先实其脾气。”这里的“实其脾气”,是指在治疗肝病的基础上佐以补脾、健脾。 疾病的传变与否,主要取决于脏气的有盛有衰。“盛则传,虚则受”,是五脏疾病传变的基本规律。在临床实践中,我们既要根据五行的生克乘侮关系掌握五脏病变的传变规律,调整太过与不及,控制其传变,防患于未然,同时又要依据具体病情辨证施治,切勿将其作为刻板公式而机械地套用。 5、确定治则治法 五行学说不仅用以说明人体脏腑的生理功能和病理传变,指导疾病的诊断和预防,而且还以五行相生相克规律来确定疾病的治疗原则和方法。依据五行相克规律确定治则和治法:临床上运用五行相克规律来治疗疾病,其基本治疗原则是抑强扶弱。 人体五脏相克关系异常而出现的相乘、相侮等病理变化的原因,不外乎“太过”和“不及”两个方面。“太过”者属强,表现为机能亢进;“不及”者属弱,表现为机能衰退。因而治疗上须同时采取抑强扶弱的治疗原则,并侧重于制其强盛,使弱者易于恢复。若一方虽强盛而尚未发生克伐太过时,亦可利用这一治则,预先加强其所胜的力量,以阻止病情的发展。 抑强,适用于相克太过引起的相乘和相侮。如肝气横逆,乘脾犯胃,出现肝脾不调、肝胃不和之证,称为“木旺乘土”,治疗应以疏肝平肝为主。又如木本克土,若土气壅滞,或脾胃湿热或寒湿壅脾,不但不受木之所克,反而侮木,致使肝气不得疏达,称为“土壅木郁”,治疗应以运脾祛邪除湿为主。抑其强者,则其弱者机能自然易于恢复。 扶弱,适用于相克不及引起的相乘和相侮。如脾胃虚弱,肝气乘虚而入,导致肝脾不和之证,称为“土虚木乘”或“土虚木贼”,治疗应以健脾益气为主。又如土本制水,但由于脾气虚弱,不仅不能制水,反遭肾水之反克而出现水湿泛滥之证,称为“土虚水侮”,治疗应以健脾为主。扶助弱者,加强其力量,可以恢复脏腑的正常功能。 依据五行相克规律确定的治法,常用的有抑木扶土法、培土制水法、佐金平木法和泻南补北法四种。 抑木扶土法:是疏肝健脾或平肝和胃以治疗肝脾不和或肝气犯胃病证的治法,又称疏肝健脾法、调理肝脾法(或平肝和胃法)。适用于木旺乘土或土虚木乘之证。临床套用时,应依据具体情况的不同而对抑木和扶土法有所侧重。如用于木旺乘土之证,则以抑木为主,扶土为辅;若用于土虚木乘之证,则应以扶土为主,抑木为辅。 培土制水法:是健脾利水以治疗水湿停聚病证的治法,又称为敦土利水法。适用于脾虚不运,水湿泛滥而致水肿胀满之证。 佐金平木法:是滋肺阴清肝火以治疗肝火犯肺病证的治法,也可称为“滋肺清肝法”。适用于肺阴不足,右降不及的肝火犯肺证。若属肝火亢盛,左升太过,上炎侮肺,耗伤肺阴的肝火犯肺证,当清肝平木为主,兼以滋肺阴以肃降肺气为治。 泻南补北法:是泻心火补肾水以治疗心肾不交病证的治法,又称为泻火补水法、滋阴降火法。适用于肾阴不足,心火偏旺,水火不济,心肾不交之证。因心主火,火属南方;肾主水,水属北方,故称泻南补北法。若由于心火独亢于上,不能下交于肾,则应以泻心火为主;若因肾水不足,不能上奉于心,则应以滋肾水为主。但必须指出,肾为水火之宅,肾阴虚亦可致相火偏旺,也称为水不制火,这属于一脏本身水火阴阳的偏盛偏衰,不能与五行生克中水不克火混为一谈。 总之,根据五行相生、相克规律可以确立有效的治则和治法,指导临床用药。但在具体运用时又须分清主次,要依据双方力量的对比进行全面考虑。或以治母为主,兼顾其子;治子为主,兼顾其母。或以抑强为主、扶弱为辅;扶弱为主,抑强为辅。如此,方能正确地指导临床实践,提高治疗效果。 6、指导针灸取穴 在针灸疗法中,针灸学家将手足十二经近手足末端的井、荥、输、经、合“五输穴”,分别配属于木、火、土、金、水五行。在治疗脏腑病证时,根据不同的病情以五行的生克规律进行选穴治疗。如治疗肝虚证时,根据“虚则补其母”的原则,取肾经的合穴(水穴)阴谷,或本经合穴(水穴)曲泉进行治疗。若治疗肝实证,根据“实则泻其子”的原则,取心经荥穴(火穴)少府,或本经荥穴(火穴)行间治疗,以达到补虚泻实,恢复脏腑正常功能之效。 7、指导情志疾病的治疗 人的情志活动,属五脏功能之一,而情志活动异常,又会损伤相应内脏。由于五脏之间存在相生相克的关系,故人的情志变化也有相互抑制作用。临床上可以运用不同情志变化的相互抑制关系来达到治疗目的。如“怒伤肝,悲胜怒……喜伤心,恐胜喜……思伤脾,怒胜思……忧伤肺,喜胜忧……恐伤肾,思胜恐”(《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这就是情志病治疗中的所谓“以情胜情”之法。

中医基础:五行学说

五行学说
    五行是中国古代哲学的基本范畴之一,是中国上古原始的科学思想。“五”,是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行”,四通八达,流行和行用之谓,是行动、运动的古义,即运动变化,运行不息的意思。五行,是指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的运动变化。

阴阳是宇宙的总规律,是气本身内在的矛盾要素:气有阴阳,一气分五行,故五行也含阴阳。五行的运动也必然受阴阳的制约。阴变阳合而生五行。五行中木火属阳,金水土属阴,而五行中每一行又各具阴阳。

五行的特性是:

“木曰曲直”:曲,屈也;直,伸也。曲直,即能曲能伸之义.木具有生长、能曲能伸、升发的特性。木代表生发力量的性能,标示宇宙万物具有生生不已的功能。凡具有这类特性的事物或现象,都可归属于“木”。

“火曰炎上”:炎,热也;上,向上。火具有发热、温暖、向上的特性。火代表生发力量的升华,光辉而热力的性能。凡具有温热、升腾、茂盛性能的事物或现象,均可归属于“火”。

“土爱稼穑”:春种曰稼,秋收曰穑,指农作物的播种和收获。土具有载物、生化的特性,故称土载四行,为万物之母。土具生生之义,为世界万物和人类生存之本,"四象五行皆藉土”。五行以土为贵。凡具有生化、承载、受纳性能的事物或现象,皆归属于“土”。

“金曰从革”:从,顺从、服从;革,革除、改革、变革。金具有能柔能刚、—变革、肃杀的特性。金代表固体的性能,凡物生长之后,必会达到凝固状态,用金以示其坚固性。引申为肃杀、潜能、收敛、清洁之意。凡具有这类性能的事物或现象,,均可归属于“金”。

“水曰润下”:润,湿润;下,向下。水代表冻结含藏之意,水具有滋润、就下、闭藏的特性。凡具有寒凉、滋润、就下、闭藏性能的事物或现象都可归属于"水”。

由此可以看出,医学上所说的五行,不是指木火土金水这五种具体物质本身,而是五种物质不同属性的抽象概括。

总之,五行学说以天人相应为指导思想,以五行为中心,以空间结构的五方、时间结构的五季、人体结构的五脏为基本框架,将自然界的各种事物和现象,以及人体的生理病理现象,按其属性进行归纳,即凡具有生发、柔和特性者统属于木;具有阳热、上炎特性者统属于火;具有长养、化育特性者统属于土;具有清静、收杀特性者统属于金;具有寒冷、滋润、就下、闭藏特性者统属于水。从而将人体的生命活动与自然界的事物和现象联系起来,形成了联系人体内外环境的五行结构系统,用以说明人体以及人与自然环境的统一性。

五行的正常调节机制:五行生克制化:五行的生克制化规律是五行结构系统在正常情况下的自动调节机制。

五行相生的次序是: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在相生关系中,任何一行都有“生我”、“我生”两方面的关系,《难经》把它比喻为“母”与“子”的关系。“生我”者为母,“我生”者为“子”。所以五行相生关系又称“母子关系”。以火为例,生“我”者木,木能生火,则木为火之母;“我”生者土,火能生土,则土为火之子。余可类推。

五行相克的次序是: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木克土。在相克的关系中,任何一行都有“克我”、“我克”两方面的关系。《黄帝内经》称之为“所胜”与“所不胜”的关系。“克我”者为“所不胜”。“我克”者为“所胜”。所以,五行相克的关系,又叫“所胜”与“所不胜”的关系。以土为例,“克我”者木,则木为土之“所不胜”。“我克”者水,则水为土之“所胜”。余可类推。

制化规律:五行中的制化关系,是五行生克关系的结合。相生与相克是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没有生,就没有事物的发生和成长;没有克,就不能维持正常协调关系下的变化与发展。因此,必须生中有克(化中有制),克中有生(制中有化),相反相成,才能维持和促进事物相对平衡协调和发展变化。五行之间这种生中有制、制中有生、相互生化、相互制约的生克关系,称之为制化。其规律是:木克土,土生金,金克木;火克金,金生水,水克火;土克水,水生木,木克土;金克木,木生火,火克金;水克火,火生土,土克水。

    五行的异常调节机制:五行子母相及和乘侮胜复:五行结构系统在异常情况下的自动调节机制为子母相及和乘侮胜复。

    子母相及:及,影响所及之意。子母相及是指五行生克制化遭到破坏后所出现的不正常的相生现象。包括母及于子和子及于母两个方面。母及于子与相生次序一致,子及于母则与相生的次序相反。如木行,影响到火行,叫作母及于子;影响到水行,则叫作子及于母。

    相乘相侮:相乘相侮,实际上是反常情况下的相克现象。

    相乘规律:乘,即乘虚侵袭之意。相乘即相克太过,超过正常制约的程度,使事物之间失去了正常的协调关系。五行之间相乘的次序与相克同,但被克者更加虚弱。

“相克”和“相乘”是有区别的,前者是正常情况下的制约关系,后者是正常制约关系遭到破坏的异常相克现象。在人体,前者为生理现象,而后者为病理表现。但是近人习惯将相克与反常的相乘混同,病理的木乘土,也称木克土。相侮规律:侮,即欺侮,有恃强凌弱之意。相侮是指五行中的任何一行本身太过,使原来克它的一行,不仅不能去制约它,反而被它所克制,即反克,又称反侮。相侮现象也表现为两个方面,如以木为例:其一,当木过度亢盛时,金原是克木的,但由于木过度亢盛,则金不仅不能去克木,反而被木所克制,使金受损,这叫木反悔金。其二,当木过度衰弱时,金原克木,木又克土,但由于木过度衰弱,则不仅金来乘木,而且土亦乘木之衰而反侮之。习惯上把土反侮木称之为“土壅木郁”。

    乘侮,都凭其太过而乘袭或欺侮。“乘”为相克之有余,而危害于被克者,也就是某一行对其“所胜”过度克制。“侮”为被克者有余,而反侮其克者,也就是某一行对其“所不胜”的反克。

    胜复规律:胜复指胜气和复气的关系。五行学说把由于太过或不及引起的对“己所胜”的过度克制称之为“胜气”,而这种胜气在五行系统内必然招致一种相反的力量(报复之气),将其压抑下去,这种能报复“胜气”之气,称为“复气”,总称“胜复之气”。

    胜复的调节规律是:先有胜,后必有复,以报其胜。“胜气”重,“复气”也重;“胜气”轻,“复气”也轻。在五行具有相克关系的各行之间有多少太过,便会招致多少不及;有多少不及,又会招致多少太过。由于五行为单数,所以对于任何一行,有“胜气”必有“复气”,而且数量上相等。故曰:“有重则复,无胜则否”。

总之,五行结构系统具有两种调节机制,一为正常情况下的生克制化调节机制,一为异常情况下的胜复调节机制。通过这两种调节机制,形成并保障了五行结构系统的动态平衡和循环运动。

中医学在五行配五脏的基础上,又以类比的方法,根据脏腑组织的性能、特点,将人体的组织结构分属于五行,以五脏(肝、心、脾、肺、肾)为中心,以六腑(实际上是五腑:胃、小肠、大肠、膀胱、胆)为配合,支配五体·(筋、脉、肉、皮毛、骨),开窍于五官(目、舌、口、鼻、耳),外荣于体表组织(爪、面、唇、毛、发)等,形成了以五脏为中心的脏腑组织的结构系统,从而为脏象学说奠定了理论基础。

    五行学说,将人体的内脏分别归属于五行,以五行的特性来说明五脏的部分生理功能。如:木性可曲可直,条顺畅达,有生发的特性,故肝喜条达而恶抑郁,有疏泄的功能;火性温热,其性炎上,心属火,故心阳有温煦之功;土性敦厚,有生化万物的特性,脾属土,脾有消化水谷,运送精微,营养五脏、六腑、四肢百骸之功,为气血生化之源;金性清肃,收敛,肺属金,故肺具清肃之性,肺气有肃降之能;水性润下,有寒润、下行、闭藏的特性,肾属水,故肾主闭藏,有藏精、主水等功能。

    用五行相生说明脏腑之间的联系:如木生火,即肝木济心火,肝藏血,心主血脉,肝藏血功能正常有助于心主血脉功能的正常发挥。火生土,即心火温脾土,心主血脉、主神志,脾主运化、主生血统血,心主血脉功能正常,血能营脾;脾才能发挥主运化、生血、统血的功能。土生金,即脾土助肺金,脾能益气,化生气血,转输精微以充肺,促进肺主气的功能,使之宣肃正常。金生水,即肺金养肾水,肺主清肃,肾主藏精,肺气肃降有助于肾藏精、纳气、主水之功。水生木,即肾水滋肝木,肾藏精,肝藏血,肾精可化肝血,以助肝功能的正常发挥。这种五脏相互滋生的关系,就是用五行相生理论来阐明的。

    用五行相克说明五脏间的相互制约关系:如心属火,肾属水,水克火,即肾水能制约心火,如肾水上济于心,可以防止心火之亢烈。肺属金,心属火,火克金,即心火能制约肺金,如心火之阳热,可抑制肺气清肃之太过。肝属木,肺属金,金克木,即肺金能制约肝木,如肺气清肃太过,可抑制肝阳的上亢。脾属土,肝属木,木克土,即肝木能制约脾土。如肝气条达,可疏泄脾气之壅滞。肾属水,脾属土,土克水,即脾土能制约肾水,如脾土的运化,能防止肾水的泛滥。这种五脏之间的相互制约关系,就是用五行相克理论来说明的。

    就五行的相互关系而言,除五行之间的生克制化胜复外,尚有五行互藏。,“五行者,水火木金土也……第人皆知五之为五,而不知五者之中,五五二十五,而复有互藏之妙焉”(《类经图翼·五行统论》)。即五行的任何一行中,又复有五行。如木行中更具火土金水成分,余类推。中医学根据五行互藏而形成了五脏互藏理论,即五脏的网络调节机制。

五脏外应五时,所以六气发病的规律,一般是主时之脏受邪发病。由于五脏各以所主之时而受病,当其时者,必先受之。所以,春天的时候,肝先受邪;夏天的时候,心先受邪;长夏的时候,脾先受邪;秋天的时候,肺先受邪;冬天的时候,肾先受邪。主时之脏受邪发病,这是一般的规律,但是也有所胜和所不胜之脏受病的。气候失常,时令未到而气先至,属太过之气;时令已到而气未至,属不及之气。

    本脏之病可以传至他脏,他脏之病也可以传至本脏,这种病理上的相互影响称之为传变。

相生关系传变:包括“母病及子”和“子病犯母”两个方面。母病及子:又称“母虚累子”。母病及子系病邪从母脏传来,侵入属子之脏,即先有母脏的病变后有子脏的病变。子病犯母:又称“子盗母气”。子病犯母系病邪从子脏传来,侵入属母之脏,即先有子脏的病变,后有母脏的病变。

    相克关系传变:包括“相乘”和“反侮”两个方面。相乘:是相克太过为病。相侮:又称反侮,是反克为害。

    总之,五脏之间的病理影响及其传变规律,可以用五行生克乘侮规律来解释。如肝脏有病,可以传心称为母病及子;传肾,称为子病及母。这是按相生规律传变,其病轻浅,《难经》称为“顺传”。若肝病传脾,称为木乘土;传肺,称为木侮金。这是按乘侮规律传变,其病深重,《难经》称为“逆传”。

    运用五行生克规律来治疗,必须分清主次.或是治母为主,兼顾其子;治子为主,兼顾其母。或是抑强为主,扶弱为辅,扶弱为主,抑强为辅。但是又要从矛盾双方来考虑,不得顾此失彼。

    五行之中又各具阴阳,木之甲、火之丙、土之戊、金之庚、水之壬为阳,而木之乙、火之丁、土之己、金之辛、水之癸为阴。

气有阴阳,阴阳合而生五行,五行和阴阳结合而化生万物。五行系统结构的矛盾运动是宇宙的普遍规律,也是生命运动的普遍规律。阴阳五行的矛盾运动是人体之气运动的具体表现,是人体脏腑经络的运动规律,是生命运动的普遍规律。

“上工”必修课:从五行传变看病机

在临床诊疗中,首先辩病,其次辩症,最后辩证。其中贯穿整个过程,由理论连向实际的最重要的纽带是“病机”。了解病机,才能理解整个疾病的发生、发展、转归,其有固定的病理基础,有其演变规律。对病机的了解从五行传变切入较为容易,是中医人的必修课之一。

提到五行,不得不提一下国医大师郝万山的关于气的观点,他认为:五行指气的五种运行趋势,或是气的五种运行状态。因此五行也叫五气、五运、五常。而不是指五种材料或物质。

内经认为,五行是指气的升降出入。《素问·六微旨大论》说:“非出入,则无以生长壮老已;非升降,则无以生长化收藏。”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升降出入是生长收藏的根源,而《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天有四时五行,以生长收藏……”的说法,其意在说四时五行是万物生长收藏的根源。因此,五行即生长收藏,结合内经关于“气”的理论(不理解这个理论,学中医到老也只是门外汉),五行即是气的升降出入。

理解了“五行是指气的升降出入”我们即可引入下一个点,五行的相生相克。

因为太阳光热辐射的恒定与地球自转公转的稳定,使得五行能保持稳态。而古人并不知道地球的公转和自转,他们认为是五行之间具有相互养助和相互制约的关系,才有生克的思考。

五行相生,可以简单的理解为相邻的季节相生,相隔的季节相克。例如木为春,火为夏,木生火,春后则为夏,土则为长夏(土性濡湿)。

可以从气的运动趋势来解释五行的相克作用,如“相克者,制其太过也。木性发散,敛之以金气,则木不过散;火性升炎,伏之以水气,则火不过炎;土性濡湿,疏之以木气,则土不过湿;金气收敛,温之以火气,则金不过收;水性降润,掺之以土气,则水不过润。皆气化自然之妙也”所言。

五行相生相克,使五行之气交替运动,构成了繁华的世界。

下面,结合病机来讲讲五行生克及传变。

看一看这个图:

一、相生失常

1、母病及子

指母行相生太过或不及引起的子行病变。

母强则子强,如因土太旺,导致金太过,脾土痰湿过盛,传至肺金致咳嗽、咳痰,如“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所云。

母行过弱,不能生助子行,母弱致子弱,例如,肺金不足肺气虚损,引发肾不纳气,可生咳喘、气促,腰膝酸软、耳鸣等。

2、子病犯母

两种形式,子过强则母强和子虚令母虚。

子过强则母强,如过食肥甘厚腻导致脾土太过,则会导致心火症状“心气喘满”。

子虚令母虚,如肺金系统功能不行,肺气虚弱则“气短、自汗”会累及脾土不行,出现食少、纳呆、肌肉瘦削等症状。又如《素问·玉机真脏论篇》言:“肝受气于心,传之于脾,气舍于肾,至肺而死。”心火病则盗泻肝木从而导致肝病,肝病则不能制约脾土,脾土为病,若肾水仍有能力生助肝木则病气留止于肾水,否则就是肾水被脾土克伤,此时水、木、火三者均病,水病无以通关,火弱无法制金,最后肺金克尽虚弱的肝木,使人病亡。

二、相克失常

1、相乘发病

指某行被所不胜之行过度制约而发病(举个例子:老婆本克制老公,平时还好。有一天,老婆心情很郁闷,就打了老公,老公就受伤了,就发病了)。如《素问·玉机真脏论篇》有“五藏相通, 移皆有次,五藏有病,则各传其所胜”的描述。如风寒邪气侵袭人体,首先犯肺,出现咳嗽气逆等症,如果治疗不当肝木被肺金所乘,则出现胁痛等症,脾土被木乘克继出现腹中热、出黄等症。

2、相侮发病

是指五行中某行制约所不胜之行的一种反常的相克现象,但是其有所前提,某行比其所不胜之行强盛很多,如风热之邪致肝木旺盛,则可反侮肺金出现“木火刑金”,见胁痛( 肝胆经所过与肺金相争) ,咳嗽( 肺气上逆) ,痰中带血( 心火伤肺络) ,烦躁易怒( 心肝火旺) 等症。

3、胜复郁发

本是用来描述自然界五运和六气之太过、不及所引发的亢害承制的反馈调控,但是也适用于人体。“胜复” , 指五行学说中的胜气与复气。

凡五行中一行亢盛之气, 对“己所胜”的克制(即克我者), 称为胜气; 而对胜气进行报复之气, 称为复气。所谓五行胜复, 是指在五行系统中由于胜气出现, 必然遭到其所不胜之气的报复压抑, 从而使五行之间生克归复协调的动态过程。

由于在这一过程中存在着复气之母受到胜气所害, 而复气是其母之子又为母复仇将胜气压抑下去, 因而又将五行胜复称为“子复母仇”。

只要存在胜气, 必有复气以报复其胜, 因为五行为单数, 任一行出现胜气, 必有其复气制约。比如木气不及, 则受到金气克 伐, 称木虚金乘, 此时木能生火, 火气来复以制约金气, 实现子复母仇。如下:

再如木气太过, 作为胜气而克 制土气, 此时土气之子金气来复以制约木气, 实现子复母仇。现示意如下:

举个例子:素体肝木不及,则肺金胜之、乘之,可见“中清,胸胁痛,少腹痛”等症,这在一定时间内是固定的状态和症状,因为木之子火可能也是虚弱的状态。若木之子火来复母仇,则是发生变症的情况,可见“寒热疮疡、疿疹、痈痤”等火亢之征,这时病情实际上是减轻了,因为人体五行对其进行了有利的调控。

下面再结合病机讲讲五行传变所致证候

任何一种疾病,都是脏腑经络之阴阳五行的失衡所致,而五行之间的相互关系是简单、有限的,又是复杂多变的。如五脏中“木”为起病,其只会与“我生的火行、生我的水行、我胜的土行、胜我的金行”发生关系从而令病情进展。以下以肝木为例子进行讲解。

1、木旺自病 五行中任意一行出现病变不会马上引起整个系统的失衡,其存在一个阈值,当达到或超过阈值时才会对其他五行造成影响。木旺自病指木的强度在阈值以下,只会造成肝胆系统的病变,如目红干涩(肝开窍于目),爪甲干瘪( 其华在爪) 等,证型多为肝血虚,肝阴虚等症。

2、木旺及火 木旺到一定程度,传变到子则生火。木气本性温,又感受热邪使其气旺,传变于心,更易伤经耗液。

3、木旺乘土 临床中发现,木旺极易乘土,例如肝气过旺者常出现脾土症状,如泄泻、腹痛等,前者属于肝气乘脾,后者属于肝气犯胃。用药常以泻肝实脾或者疏肝理气为主。

4、木旺侮金 木系统功能过于强旺就会影响到金系统。不仅有木旺自病的症状,还会产生金系统肺和大肠的咳嗽、肠鸣、肛门灼热、下齿痛( 大肠经为齿脉,且入下齿) 等症。

5、木旺及水 “子能令母实,母能令子虚”,是说子行旺则不耗母行能量,母行变强。所以,木旺则水盛,造成肝肾阴亏,出现眼干(肝主目),耳轮干瘪( 肾开窍于耳) 、头发干枯( 肾华在发) 等症。

6、木弱自病 阈值未到,只会引起自身系统病变,如肝气郁结。

7、木弱及火 母弱子弱。阈值达到,下损及子,木弱不能生火,可见心虚胆怯(胆主决断),惊悸(心藏神),舌淡暗( 心开窍于舌) 等症。

8、木弱土侮 木弱不能乘土,受土所侮,例如溏泄就是由肝木之气升发不及,木虚土侮所致。证型如肝胆湿热证,就是脾土反侮肝胆出现身目发黄( 目主肝,黄为土色) ,腹胀厌食( 脾土壅滞) 等症。

9、木弱金乘 木弱不能制衡金,受其所乘,木虚金乘,可见中清(清燥邪犯) ,胠胁痛( 肝胆经所过) ,少腹痛( 肝经所过) 等症。

10、木弱及水 “实则泻其子”,木弱令水虚,如“肝木不能生肾中之水,则肾水日寒,必有腰脊难于俯仰之证”。临床见此情况较少。

以上10种只是举例说明,临床实际则有更多证型,望医者细细揣摩。了解五行传变即了解病机,对疾病的转归及预后了然于胸,是为“上工也”。

五行人的性格,长相,特征

金: 白, 刚, 正.
木: 青, 削, 谨.
水: 黑, 柔, 智.
火: 红, 烈, 礼.
土: 黄, 厚, 义.

十天干五行属性

十干的类象,主要分为几个部分。一是本干的五行属性及其本质所衍生出来的类象。所以甲的类象应含有木的本质特性;二是从字义上所衍生出来的类象,如甲的字义,有铠甲、壳的意思,所以类象中带的这种特性。三是十干在八卦五行中的具体位置所衍生出来的类象,如甲木属阳,在后天八卦中属震卦,因此具有震卦的特点。所有的奇门类象,五行属性及其本质的东西是最为重要的,可以这些最基本的内容,向外无限拓展。

十天干五行基本属性

甲木为纯阳之木,为大林之木。有参天之势,其性坚质硬,可做栋梁之材,故为阳木。
乙木为纯阴之木,为花草之木,有娇艳大地之美,其性柔质软,情满人间,故为阴木。
丙火为纯阳之火,为太阳火,有光明天地之功,其性猛烈,欺雪侮霜,普照万物,故为阳火。
丁火为纯阴之火,为太阴火,有明照千家万户之功,其性柔质弱,为人不为己,故为阴火。
戊为纯阳之土,为城垣之土,为万物司令,其性高亢质,硬而向阳,生育万物,故为阳土。
己为纯阴之土,为田园之土,有培木止水之能。其性湿质软,低洼向阴,造福人间,故为阴土。
庚为纯阳之金,为剑戟,有刚健肃杀之力。其性刚质硬,肃杀万物,故为阳金。
辛为纯阴之金,为珠玉,有镶嵌珠宝之用。其性温柔,质温清韵,装饰人间,故为阴金。
壬为纯阳之水,为江、河、湖、海。通天河而周流不息,其性猛质硬,灌溉万物,故为阳水。
癸为纯阴之水,为雨露之水,有气化之神。其性至静至弱,滋生万物,故为阴水。

十天干类象

一、甲干

为十干之首,位于东方属木,隶属寅木,统东方震木之气。甲为阳木,具有参天向上的本质特征。其为质也为劲,其为性也为真,其为色也青,其为味也酸,其为声也为浊,其与体也方与长,其为用也萌与动。得时则为栋梁,失令则为废材。克战太过则为朽腐无用,生旺太过则漂泊无依。其性过于自负,不能闲于事故。天福之神,宜施恩布德赏功。

基本含义:为天福,为首领、元首;为财利,为奖金;为喜庆,为铠甲。

天文气象:火星、雷、旭日和风、新星、温暖。

地理建筑:森林、大路、桥梁、栋柱。风水的龙砂。楼梯、电梯、闹市、高楼大厦。

人物伦常:元首、统帅、家长、主将、主角、楷模、兄长、、师长、医师、法官、高人、君子、劳工。包括领导人、名人。

性情性格:刚健、正直、积极;自负、木讷、不圆滑、天真、不拘小节、好大喜功。

身体疾厄:头面、胆囊、肝、脑神经;痉挛、抽搐、麻痹、呕吐。

体形容貌:直、方、高。形体方长,皮肤青白,筋骨强健,国字脸,浓眉秀发。

事务分类:创始、、总务;农林、木材业、建筑业;监督、起动、虚惊、鼓噪。

植物:参天大树,如松树、柏树、杉树等,凡是生长周期快的参天大树都可以用甲表示。

动物:布谷鸟、鹤、黄莺、金丝雀、画眉鸟等善于鸣叫的动物;狮、虎、鹿等名贵动物;穿山甲、龟、鳖、贝壳、螺类、螃蟹、虾等带壳的动物。

器物用品:笛、箫、鼓等鸣响乐器;体形长方的用具物件,如手杖、棍棒等;用木材做成的家具如桌、柜等;贵重的物品,如金、玉、珠宝、古董等。

其他:青绿色,数主三数,为青龙,直符。为阴机,月为毕,太岁名阏逢。

二、乙干

乙干甲木之辅佐。位于东方属木,隶属卯木,摄取震木之气。乙为阴木,有弯曲、柔弱的特征。其为质也润,其为性也曲,其为色也碧,其为味也为酸、甘,其为声也为婉转,其为体也柔嫩,其为用也无差。得时为繁华,失令则枯朽。其性矫揉造作,依附世情。天德之神宜施恩赏德,敛恤抚诰。

基本含义:为天德、蓬星;为女人、妻子、多情;为合作、为副手;为善良、为温柔;为弯曲、为间接。

天文气象:月孛(月的远地点),和风旭日、山岚、冥王星。

地理建筑:公园、草地、果圆、花店;风水的龙砂、门窗、梁柱、出入口、楼梯。

人物伦常:医生、护士、女人、妻子、姐妹;高名贤人、文人秀士、僧道九流。

性情性格:柔弱、婉转、能伸能屈;矫揉造作,依附世情,平和。

身体疾厄:肝胆、泪腺、项部;头发、手指等能弯曲柔软的地方;神经系统、血管;病症为晕眩、过敏等。

体形容貌:苗条、皮肤白嫩,骨质松驰,瘦长脸。

事务分类:圆艺、茶艺、腾类植物编织、手工业等与木草有关事务;婚姻、交易等中介场所;印刷、出版、教育等文化事业;媒妁、和解、说和、旅游等人和事。

植物:所有的草类和寄生植物;杨柳、腾蔓等根茎柔软的植物;带有漂柔香气的植物等。

动物:所有漂亮的,五纷呈的动物,如鸳鸯、斑鸠、山鸡、蝴蝶等。善于弯曲的动物,如蛇、毛毛虫等。

器物用品:所有的手工艺品、藤制品;所有的香水,芳香剂,香料;特别柔软的丝织品;文

化用品,如文具,笔盒、笔、画布等。

其他:碧绿色,黄绿色,数八;,婚姻为女方;为天官,月名橘,太岁名称蒙。

三、丙干

丙干为甲木之子孙,隶属午火而居南方离位。丙火阳火,具有威严、光明、艳丽的特征。其为质为廉,其为性也烈,其为色为紫、赤,其为味也苦、辣,其为声也苍雄,其为体也果与腹,其为用也抑与扬。得令则辉煌,失令则灰稿。有可大之材而且是不能有恒(恒心),有转变之功而不可干犯(冒犯)。其性刚愎自用,惟好趋承。天威之神宜发号施令以彰雄威。

基本含义:为天威、权威、权利、功臣;为暴力、急躁;为反叛、为项撞、超出范围;为果断、为性直、为直接;为光明,为情人。

天文气象:木星、阳光、电光、新月至满月、热。

地理建筑:城门(威严);香火祠堂、宫室(富丽堂皇之处);风水的朝案、朝山;观光风景区、旅游场所(美丽);灶台、厨房、旱地、剧场、发电厂、化工厂、冶炉(热的特性)等。

人物伦常:当权者、指挥能力强、检察官等具有威严性质的人物;司炉工、发电工人、冶炼工人与电热有关的人物;诗人、画家、传教士等与清廉自洁有关的职业或人;美容师、旅游区工作者等给人美感的职业;还代表外甥、眼科医师、化验师、鉴定师、原告等。

性情性格:脾气暴躁、刚猛果断、外刚内柔、公正廉洁、刚愎自用、好奉承而虚荣、猛列而

喜怒无常、宽容。不能持之以恒、为三分钟热,丙为悖,还具有悖逆之性。

身体疾厄:眼睛、炎症、斑点等圆形的部位;发炎、发热、烫伤、灼伤等于火热有关的疾病;流产、出血等于血液有关的病(丙为红色,代表血液);丙还为小肠、为肩、额。

体形容貌:丰满、圆脸,少胡须,短发,肤色白里透红。

事务分类:考场、法庭、词讼、信息、口舌是非;礼品、美容、航空、娱乐、服饰等行业。

植物:当归、川芎、牡丹花、鸡冠花等特别美丽的花草类;辣椒、胡椒等生长辛辣果实的植物。

动物:孔雀、凤凰、红鹦鹉、喜鹊等特别美丽的动物;螺、蚌、龟等圆形的动物;还代表马、牛、猪、驴等。

器物用品:所有发光发热的电器都是丙;锦旗、礼服、裙子等美丽有服饰、用品;丙离的中虚还代表圆形的容器。

其他:红色,紫色,数主七数。为朱雀,太阳能。月名修,太岁名柔兆,星座太微。

四、丁干

丁干为甲子阴神。位于南方,统巳火而摄未位。丁为阴火,为星星之火,有内助之能和柔媚的特性。丁为玉女,为星之精,善于变化、飞腾,能通人灵性,最利逃亡潜身。丁奇在三奇中代表人,因此预测人事特别灵验。法家奇门中,因丁奇最灵,因此最为尊崇六丁玉女之神。其为质也媚,其为性也顺,其为色也谈红,其为味也爽快,其为声也清亮,其为体也秀而扬,其为用也便而捷。得时能销镕暴戾,洞察奸邪。失令则为穷愁呻吟,暗昧难明。投其机则似可狎;挡其锐则不可摧。其性柔妄,不可测识。

基本含义:为玉女,为第三者、为情人;为文星、文化、教育、文职;为俊秀、文雅、为字体。

天文气象:金星,老人星,寿星,祥云,月光,闷热。

地理建筑:厨灶;后门、门;风水的朝案、近处案山。路口、屋檐、墙角等带有转弯的地方。

人物伦常:女人、妓女、情人、妾、二奶;歌星、演艺人员、画家;考生、文章、说客。

性情性格:忠心柔顺,内热外冷,不服输,不易捉摸,具有叛逆的性质,孤立。体贴情人,洞察奸邪。说话带刺,技术一流。

身体疾厄:心脏;眼球、乳房、疔疮;唇、脉搏、阑尾。

体形容貌:秀丽清高,肤白、粉嫩,细长发,额宽,尖下巴。

事务分类:烹饪、火锅、烧烤业;

植物:凡是带刺的,带尖的植物或果实,如玫瑰、蔷薇、板粟等。

动物:荧火虫;所有能叮咬人的动物,如蛇、蚊、蜂等。

器物用品:暗火的厨房用品,如烧箱,微波炉,电炉,电磁炉等,所有装饰性的小灯具;钉子,打火机。

其他:谈红色,数主二。为腾蛇,鬼火,为核能。月名围,太岁名疆围,星坐为南极。

五、戊干

戊干属土,为青龙,代表甲,有甲的属性。司中气而摄巽位,有威权,摄六丁变化之用。戊土具有中正,包容的特点,在预测中也代表钱财。其为质也烈燥,其为性也耿直,其为味也甘辛,其为声也刚雄,其为体也涩而深,其为用也卤而粗。得时则豪雄果敢,失令则柔弱疑愚。其性执拗,不可强制。天武之神,宜发号施令,行诛屠戳。

基本含义:为天武、征战;财利、财物、资金;为动向、图谋;为中立、长官、领导。

天文气象:土星;霞、雾、霜、瘴气。季节与气候的转折点。

地理建筑:山岭、堤防、墙垣、麦田、田野(土的特性);风水的结穴处、穴星、穴场、客厅;寺观、百货店、仓库、停车场。

人物伦常:最上层的领导,长官贵人,大队长(甲之性);狱警、小孩、牧牛人、屠宰人、胖子、和事佬、担保人。戊在遁甲中还代表资金、金钱,因此代表会计、金融机构、出纳、银行职员等;戊土的性质,还可代表房地产商、农民、建筑工人。

性情性格:朴实,耿直,固执,坚定;保守、孤立。得时豪放、果敢。失令柔弱、痴愚。

身体疾厄:胃、脾等消化系统;肉多的地方,如乳房、腹部、臀部;鼻子、牙龈、肋、背、关节等。体形容貌:形体敦厚、四方脸、肤黄白、身体多肉。

事务分类:保险、信贷等行业;国防、关防等单位;仓储、警卫等职业。

植物:凡是肉多的生长在地中的植物,如地瓜、萝卜等;生长在土面上的肉多的也是,如南瓜、西瓜等。

器物用品:方形的家具、土做的陶器、能包裹物品袋子等。其他:为黄色,数主五数,为勾陈,中央之地,为财神,寄于艮卦,月名历,太岁名著。

六、己干

己干为之神。位离宫而隶未位,具有坤土之德。己土具有策划、欲念、创意的特点,在人性上代表主意多,想法多,花花肠子多,还代表脏乱、下贱、驼背、扭曲、卷曲。其为质也博厚,其为性也坦真,其为味也甘辛,其为声也婉切,其为体也沉而静,其为用也顺而柔。得时则陶镕器皿,失令则为过时旧物。其性宽宏而不凝滞于物。之神,宜说合、修城。

基本含义:为地户、为守旧、为陈旧、为过去、废品;为顽固、忠厚、老实、丑陋。

天文气象:为月,为云雾,为烟;为湿气,低气压。

地理建筑:田园、墓地、庙宇(土性);肮脏丑陋的地方(字形)如坑、沟、厕、下水道、垃圾、湿地、;风水的结穴(代表胎息、毡唇)、明堂;又为旧穴、废弃的穴、古墓;宅内的卧室,天井。

人物伦常:主妇,妻,产妇;艺人、农民、土工;打字员,排版员,服务员;秘书,文书等职业。

性情性格:宽宏、厚道、老实、坦白、守纪律、看得开;无为、含蓄、卑微、柔顺、贪心、吝啬。

身体疾厄:脾、胰、肌肉、腹部、肚脐、乳头,凡是身体上有小块肉的地方都是己;病则代表自闭症、营养不良、黄肿病、疮疽、结石、产厄等。体形容貌:身体单薄,瘦弱丑陋、圆脸。曲尊之形。

事务分类:军需供给、城市规划、土地部门等与土有关的行业;广告、策划行业;妓女、妇产科、护理等脏的行业;酒精、发酵、粮食物质等部门。

植物:稻谷、棉花等农作物;土中生长的小肉的植物,如山药、土豆、白术等,肉小的果实如枣、龙眼、荔枝等。动物:小而胖且肉多的动物,如螺、猫、熊、蟾蜍,各种混虫的幼虫体。卷曲而没有张开有动物,蜗牛、冬眠的蛇等。

器物用品:文房四宝、调味品、袋子;内衣裤、卫生用品、鞋子、袜子、垫子等。卷曲不舒展的物品如绳索、线团等;怵人的物品,如棺材、装骸骨的瓦翁;脏臭的物品如垃圾、大便等。

其他:土黄色,数主十数,为天乙,为太常,居中央,寄坤卦,月名则,太岁名屠维。

六、庚干

庚干为太白金星。隶坤宫而统申位,有白虎的特性,掌司杀伐之权。庚具有阻碍、阻隔、野蛮、肃杀的特性。奇门遁甲以甲为尊,而庚为甲的克星,所以庚与值符之间的对应关系,是一个重要的参考依据。庚金其为质也刚劲,其为性也急锐,其为味也辛辣,其为声也雄尖,其为体也硬直,其为用也暴戾。得时显其专制,失令失其雄威。可柔以化之,不可刚以制之。其性坚执,能屈人而不能屈于人。天狱之神,宜决断刑狱,诛戳邪恶。

基本含义:为太白、为天狱;为阻隔、阻碍;为煞气,破坏力,凶险、损害;为对手、仇敌。婚姻的男方、男友。

天文气象:水星,潮汐;秋冬严霜,春夏暴雨(暴戾的特点);黄昏时的金星,黎明时的水星。

地理建筑:道路、通道、高速公路、铁路;关卡、收费站(阻隔);钢铁厂,铁矿山等;风水 的白虎砂、代表石头、大石块。

人物伦常:军警、检察官、武术家、屠夫、行刑人;黑社会、被告、劲敌、被告;祖父、外科医师、雕刻家、导演等。

性情性格:粗暴野蛮、刚强勇敢、好杀;刚健敏锐、坚忍不拔;能屈人而不能屈于人。

身体疾厄:头骨、骨骼、肺、大肠、甲状腺;骨折、脱臼、硬化、癌症。体形容貌:骨骼健壮、长脸白皮肤、筋强骨健。

事务分类:汽车、钢铁、矿业、伐木等行业;军警、稽查、狱政、交通等部门;代表军事、逃亡、伤灾、交通事故等事。

植物:具在刺激味道的植物,如樟树、芹菜、蒜、葱、韭菜等。动物:凶猛可怕的动物,如虎、狮、狼等;凶猛可怕的昆虫类,如食人蚁、蜈蚣等。

器物用品:钢铁制成的能伤人的用品,如刀、枪、炮等;斧头、锯子伐木工具;汽车、轮船等大刑的金属制品和交通工具;羽毛、经文、体育器材等。

其他:白色,数为九。为白虎,为武爵。月名窒。太岁名上章。占婚姻代表男方,星座为天汉。

八、辛干

辛干气同白虎,掌肃杀之权,威震于西方,隶兑宫而摄酉位,有兑卦的特性。辛金有创新、变革的特性,代表错误、问题的存在与宗教。其为质也铓锐,其为性也刚柔,其为味也苦辣,其为声也铿锵,其为体也沉静,如锥处裹,其为用也坚忍,似玉出璞(指含玉的石头)。得时则黄钟(古代十二律吕之一,声音最为洪亮),失时则为瓦缶(古代打击乐器,声音悲伤)。必持秋风,方能扶摇直上。天庭之神,宜正法,治囚,不宜吉事。

基本含义:为天庭、为白虎、为刑罚、囚犯;为首饰、装饰;为困苦、停滞、错误;为小人、缺口。

天文气象:秋天、傍晚、星星、秋霜、冰雹。

地理建筑:小型的金属加工场所,如打金店,锁厂等;门窗、道路、水泥;半岛、T形台。风水的白虎砂,官星。

人物伦常:法官、律师、议员、人大代表等(说的特点);巫婆、祭司、宗教徒(代表宗教);女警、罪犯、犯法者、变性人、妓女、丑角(错误)。

性情性格:冷酷、凌厉、决断,内刚外柔、湿润清秀、自尊虚荣。

身体疾厄:肺、牙、咽喉、胸腔、新陈代谢系统;刀枪创痛、老化痴呆、瘤、骨刺、湿疹、粉刺、痘等。体形容貌:修长方正、皮肤嫩白、脸长凹腮、尖下巴。

事务分类:行刑、手术、针灸;宗教、创新、改革部门与事业。

植物:小麦、天麻、银杏、杏仁等;葱蒜韭荠等。动物:带角和尖喙的动物,如鹰、犀牛等;白虎,蜈蚣。

器物用品:小型的五金制品,牙制品。

其他:白色,四数,为太阴,月名塞,太岁名重光,星坐名天乙。

九、壬干

壬干为天牢之神。隶属乾宫而治坎气,壬水可制丙合丁,为庚金之先锋队。壬水具有流动、蕴藏的意思,也代表困境与迷茫。其为质也润,其为性也淫,其为味也咸,其为声也洪,其为体也圆滑,其为用也流通。得时则济物利人,失令则妨贤害国。其性柔险,可与共忧,不可共荣。天牢之神,宜平讼、诀狱,不宜吉事。

天文气象:天王星;月蚀、银河;秋露,疾风暴雨。

地理建筑:江、河、湖、海、瀑布;风水的龙脉、玄武、后乐;泉水、小路、地铁;牢狱。

人物伦常:船工、纤夫;孕妇、奶妈、母;风流、流氓、淫荡、流浪者;水产、航海、旅游家、自由职业者等。

性情性格:现实圆滑、浮泛爽快、聪明清雅、能容忍万物,外柔内刚等。

身体疾厄:泌尿系统、淋巴系统、血管、生殖系统等器官及疾病;发、眼等黑的地方;泻、痢疾等病症。体型容貌:皮肤黑,大眼睛,走路不定,长发。

事务分类:交通运输、造船、水利工程、消防、渔业与水打交道的行业;文化宣传、劳工等流动性强的行业;性行为。

植物:生长在水里的水草、藻类,色泽黑色的植物,如黑米、黑豆等。动物:生活在水里的动物,如鱼类、龟类等;特别灵活的动物,如鼠、狐狸;越冬的鸟类,如燕子等;夜间出没的动物,如猫头鹰、蝙蝠等。

器物用品:冰箱、冷气、空调等;水管、吸管等;润滑油、发油、面霜等;所有的饮料、乳制品。

其他:黑色、数主一;为天后,月名终,太岁名玄戈,星座天辅。

十、癸干

癸干天藏之神。隶属坎位而通五宫。癸水主藏,为脏水,代表幽暗不明之事,有流动、淫荡、变化不常的意思。其为质也重,其为性也阴,其为味也浊,其为声也亮,其为体也沉厚,有沉弱由己之情,其为用也浅,略无包容含蓄之类。得时则纵容变化,失令则摇尾乞怜。其性憨直,惟知排难解纷,不知察奸烛敝。天藏之神,宜杨威责罚,积蓄收敛。

基本含义:为华盖、为天网;为陷阱、隐藏、遗失、破耗;为脏、厕所;为情感、为痣。

天文气象:海王星,黑洞、日蚀;春雨、春露、凝冰等。

地理建筑:沼泽、低洼、水井、厕所、下水道等;海洋、海岛等;牢、狱、法庭;风水的龙脉、鬼星、玄武;地下室,仓库、后门。

人物伦常:博士、心理学家、隐士;潜水员、之人;间谍、侦探、线人等;醉汉、乞丐。

性情性格:潜力丰富,憨直、多情、含蓄、敏感;沉默、沉溺酒色。身体疾病:肾脏、生殖系统、内分泌系统、听觉、大脑、骨髓等部位及疾病;平衡系统、唾液、记忆力。男女的私处、痣、口水、眼泪、鼻涕、汗液、尿溺、白带、眼屎。 体型容貌:矮小、黑、丑、圆脸瘦肩;说话小声。事物分类:参谋、调度、设计、策划等;阴谋、婚期、遗失物、收藏;瓜农、菜农、茶农及囚犯、酒鬼等,代表下层人员,穷困潦倒的人。密码、暗号。

植物:凡喜水的植物都是,如水稻、荷花、水仙花、青藻类等。 动物:所有的水鸟、生活在潮湿、沼泽地里的动物都是。

器物用品:鱼网、网状物;水平仪、过滤器、伞、笠、清洁剂、淹渍物。其它:淡色、黑色,数主六数,为玄武,鬼神,为冥府。月名极,太岁名昭阳,星座阴光。

展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