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哪一卦讲变化之道,易经中哪一卦是讲感情

2023-09-26崇庆运势网热度: 4265

易经第一卦乾卦原文译文

易经中第一卦乾卦的原文及翻译如下:

一、原文

《彖》曰:大哉乾元!万物资始,乃统天。云行雨施,品物流形。大明始终,六位时成。时乘六龙以御天。乾道变化,各正性命。保合大和,乃利贞。首出庶物,万国成宁。

《象》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二、译文

《彖》解释道:伟大的乾元,万物由你而生,都本于天。云气流行,雨水布施,众物周流而各自成形。阳光运行于终始,六爻得时而形成。依时乘驾六爻之阳气,以驾御天道。乾道在变化,万物各定其性命。保太和之气,才能有利于守持纯正。始出众物,万国皆得安宁。

《象》解释道:天道的运行刚劲强健,君子因此发愤图强而永不停息。

八卦掌的变与不变

八卦掌取《易经》之运动不息、变化不止之法则,于动中用变、应变、善变、变中仍生变。于不断的变化中,以八卦为体,以变卦为用。于变中将“一阴一阳之谓道”,将“阴阳不测之谓神”,“生生之谓易”紧密结合,于变中应敌、制敌、胜敌。然,八卦掌尽管千变万化,但变中仍有不变之理。变的只是现象,其本质仍没有变,那就是阴阳、刚柔、虚实、动静的变化规律不变。八卦掌就是善于在不变的规律中驾驭变化,使掌法出神入化,以致和道。下面是我专门为您整理好的:八卦掌的变与不变。

八卦掌的变与不变一、八卦掌之变再现《易经》“一阴一阳之谓道”相互转换之技法之变

“一阴一阳之谓道”。说“一阴一阳”与说“阴阳”意义不同。说“阴阳”,指的是静态的炁,这种炁包含阴阳两个方面,是合二而一。古人认为,万物莫非炁,炁总是分为阴阳两面,如动静、刚柔、屈伸、前后等等,都是一个事物的阴阳两个方面,总是两相为用而不能相无。

阴阳之炁存于体内,故称之为阴阳之体。刚柔、虚实、动静、开阖、屈伸、显藏等变化,皆由阴阳之气相互转换而产生而变化。由此证明,阴阳转换不断,是八卦掌之功的运动、变化、发展的基础。八卦掌于技击中的变化,即阴阳变化之道。“道”就是一阴一阳的不断变化。这个“道”还包括八卦掌运动、变化、发展的规律。


八卦掌的变与不变

《易经•系辞传》说:“通乎昼夜之道而知,故神无方而易无体。”“昼夜”代表阴阳,两句话讲的是阴阳之变。《庄子•天下》曰:“易以道阴阳”,恰好说明易经是讲阴阳变化之道的。这里讲“通乎昼夜之道而知”,实是八卦掌的阴阳之炁的变化之道。八卦掌就是根据和依靠阴阳变化之道而生成64势法和384手法。“昼夜”实是阴阳之理,“昼夜”之“道”,就是八卦掌的阴阳变化之道。如刚柔、虚实、动静、摆扣、拧旋、开阖等,都是阴阳,都是八卦掌变化中的基本东西。也就是说,八卦掌是在阴阳不断运动变化中所发展的。“神无方”,是讲八卦掌始终不是静止的,而始终是不断运动和变化的。体内阴阳之变,双掌刚柔之变,步法虚实之变,整体动静之变,内合外开之变,导致“神”也随之变化不断。神是阴阳不测的,忽而为阴又忽而为阳,处于变化之中。“方”是四面八方,神或在此又或在彼,根据技击中的需要而定,根据搏击时双方刚柔转换而定夺。故云“神无方”。“易无体”,“易”当然无体,因为“易”是阴阳生生不息,或自阴而阳,或自阳而阴,不断变化和不断转换,由此而证明,八卦掌的搏击就是始终处于变动不居之中,从来没有一个势法是固定不可变的。所以说,八卦掌在技击中毫无确定之形体。犹如昼夜之更替环而无端,犹如狂风大作铺天盖地,没有办法说它究竟是什么,所以说它是“易”。“易”的特点是无体,八卦掌技击之变当然也无体。因为它变的是阴阳、刚柔、虚实、动静等等,又生生不息,或自刚而柔,或自柔而刚,或自阴而阳,或自阳而阴,或自虚而实,或自实而虚,或自动而静,或自静而动,完全根据对手的攻防而定,所以变化无体。搏击中,对方刚进而我柔退,对方柔退而我刚进。刚而柔,柔而刚,始终处于刚柔转换之中,所以说八卦掌无体。无体就是无形,防守反击皆无形,随心所欲,随神而变,为神所运使。阴阳、刚柔、虚实、动静,交错更替,没有办法说它究竟是什么,所以八卦掌技击之变是“易无体”。程颐说:“易,变易也,随时变易以从道也。”这话明确说出了阴阳变化之道。只有明白了和做到了“通乎昼夜之道而知”,神才能“无方”,易才能“无体”,八卦掌才能于技击中出神人化,才能在“一阴一阳”的变化中没有形体而莫测。“通乎昼夜之道”就是精通一阴一阳变化之道。真正达到精通,还必须将阴阳、刚柔、虚实、动静的变化贯穿于走中打、打中走、走中防、防中打、打中化、化中打、打中变、变幻莫测之中,方可说基本达到“神无方”、“易无体”之境界,才算得到八卦掌妙用之功。所谓“通”,是兼通一阴一阳两面,而不能只通阴而不通阳,八卦掌练的和用的就是一阴一阳。失去一阴一阳也就失去了刚柔、虚实、动静。只通刚而不通柔,就不是“易”的变化。假如通阴不通阳,通刚不通柔,通虚不通实,通静不通动,通进不通退,便是不通变中之变。便是“神”有定方,“易”有定体,那就不是八卦掌。

八卦掌技击的基本技法变化很大,绝没有固定不变的招式。变招换式用的是法,变中之变采用的仍是法。如仰掌、俯掌、竖掌等三穿掌,乃是八卦掌绝技之一。有“好汉怕三穿”之说,关键是防守时能破坏对手的重心,进攻的效果才能更好。三穿掌须疾、快、猛、狠,变中之变也须松、灵、活、捷,出掌不见掌,幽身飘袭。

八卦掌功夫以动为本,以变为法。动既是变,变既是动。动中变,变中动。一触即动,一动即变。变中有动,动中有变。变什么?变的是阴阳。掌随身变,身随步翻,步随掌转。阴阳之变是借他人之劲,袭他人之身。

八卦掌的变与不变二、八卦掌技击变中之变反映出《易经》“阴阳不测之谓神”之妙技之变

欲得“阴阳不测之谓神”之功,须得八卦掌变幻莫测妙用之理。

《易经•系辞传》说:“阴阳不测之谓神”,这一句可以与“一阴一阳之谓道”和“生生之谓易”两句对照起来理解、运用。其实,这三句话讲出了八卦掌三个概念的定义。三个概念,即易、道、神。目的就是在阴阳变化中达到“易、道、神”之功的最高境界。八卦掌之功最善于将阴阳变化成“一阴一阳”。如果阴阳在那里不动不变,那么它只能叫做炁。炁动起来变起来,名称就不一样,作用也就不同。炁之动,时而阴时而阳,阳而阴,阴而阳,没有止息。阴阳相互转化的即为“道”,所以,“一阴一阳之谓道”。阴生阳,阳生阴,阴又生阳,阳又生阴,阴阳“生生”不已称为“易”,所以“生生之谓易”。“阴阳不测之谓神”,忽阴忽阳忽刚忽柔忽实忽虚,就是不测。一阴一阳运用的不测,出人意料叫做“神“。所以“阴阳不测之谓神”。说的确切一点,“不测”就是“神”,“神” 就是不测。技击中,你何时用刚何时用柔,何时动何时静,无法预测,必须根据对手的进攻招术而决定该用刚还是该用柔。所以,搏击中用刚或用柔两种可能性都存在,故而“两在故不测”。在不知对手如何动的情况下,用刚或者用柔的两种可能都必须做好充分的准备,统帅这个“准备”的是“神”。所以,“阴阳不测之谓神”。八卦掌64势法,384手法,刚柔迭用,上下无常,周流六虚,阴阳无处不在,尽在八卦掌技法应用当中。事实证明,八卦掌临敌时的万千变化全由阴阳不测所造就。

《易经•系辞传》说:“动静有常,刚柔断矣。”这两句话是讲八卦掌基本技法在技击中的变化。刚柔要通过动静来区分。动为刚,静为柔。阳主动,阴主静。动以变为常,静以不变为常。我们体会阴阳动静的常与变,刚柔如何变化便断然可知。八卦掌于技击中打防结合,进退兼备。那么如何变才能做到“阴阳不测”呢?双掌劲力之变达刚中有柔,柔中有刚,刚柔相济;双脚步法之变达虚中有实,实中有虚,虚实莫测;体内之变达阴中有阳,阳中有阴,阴阳互易。此为八卦掌技击时瞬间变化之技法。变中之变由梢节引动根节,由根节催动梢节,根与梢有机结合。由外劲引动内气,由内气催动外劲,内外合一。阴阳之变,刚柔之变,虚实之变,动静之变,浑然一体。一处变周身皆变,动步就变,出掌就变,摆扣生变,拧旋生变中之变。敌我双方搏击,你刚我柔或我刚你柔,就形成“刚柔相推”,“刚柔相推”才能生出变化,才能变化出“阴阳不测”,才能把技击“推”向深入。

八卦掌技击中的“变化”二字与今语之“变化”一词既相同又不相同。今语之“变化”泛指阴变化为阳,或柔变化为刚。指甲事物变成乙事物,甲事态变成乙事态。八卦掌中的“变化”含义指的是阴变阳,阳变阴;刚变柔,柔变刚;虚变实,实变虚;动变静,静变动的那个变化过程本身而言。这个“过程”是动态且不可预测,它与技击的 经验 和熟练程度是截然不同的两回事。只有掌握好技击“过程”才有主动权,才能控制瞬息万变的搏击之变。技击的变化须随势随形而变,变得对手毫无察觉,变得自然而然才是“阴阳不测之谓神”。

欲达“阴阳不测之谓神”的高功夫境界,须得一阴一阳之气上身,用阴阳之气统帅刚柔之劲、虚实之法、动静之机的变中之变。八卦掌在技击中,把掌握整个搏击变化“过程”,即刚变柔或柔变刚看得非常重要,因为它是胜负的关键。没有或不能控制变化过程,就失去搏击主动权,就被动了,那结果如何便可想而知。有什么样的因就会产生什么样的果,这个“因”就是变化的过程,就是“阴阳不测之谓神”的真实写照。“过程”之义指的是刚变柔或柔变刚未定的那种状态。对搏中,对手从哪个角度进攻,用刚或用柔我们无从得知。所以,我们的防守与反击须于虚无状态中,无我无他,混元一气,自然而然为正途。因为敌我双方用刚用柔都在未定状态下,冒失进攻或凭想当然防守都是不可取的。这就要求我们用“神”掌握刚柔未定的那种状态。用“神”将“不测”运用得随心所欲。达出掌便神行,拧旋摆扣飘幽,刚柔转换灵通,阴阳互易不测,虚实变化莫测。周身变化圆转自如且又连绵不断,又若长江大河滔滔不绝。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意生形随,形神合一,达神气相依之神妙之境。

八卦掌的变与不变三、八卦掌技击中变中之变内涵《易经》“生生之谓易”之环而无端之变

八卦掌的阴阳、刚柔、虚实、动静等,都处在不息的运动变化当中,以求在变化中发展。但无论如何变化,都是阴阳、刚柔在变。

“生生之谓易”进一步说到八卦掌变化的性质上来。阴阳“生生”就是“易”。“易”是讲阴阳的,阴阳并不神秘,就是事物自身的对立统一的两个方面,通俗叫法是一分为二。“易”讲阴阳,但阴阳并不就是“易”,阴阳叫气而不叫“易”,阴阳生生才是“易”。阴阳生生,即阳生阴,阴生阳,阳又生阴,阴又生阳,生生无穷,无有止息。“生”字在这里是转换的意思,也可以理解为“变”,变化无穷,没有止息,永远处在运动、变化当中。“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正是“生生”的内容。八卦掌的64势法、384手法就是这样阴阳“生生”而形成。先画一个阳,一个阴,是为太极,也就是阴阳两仪;又各与一个阳和一个阴重合生成四象;四象的每一象又与一个阳和一个阴 重合,便生成八卦;八卦的每一卦分别与八卦重合,又生成64卦;64卦的每一卦复变六手,最后生成384手法。所以说,八卦掌是“生生”而造就,是阴阳生生、刚柔生生、虚实生生、动静生生而成就,是在掌法不断运动、变化、发展中完成练功和技击的。

由此可见,八卦掌的变中之变是以阴阳为体,以刚柔为用,以推、托、带、领、搬、栏、截、扣为法。具体地说,“用”就是“变法”,体现出八卦掌以动为本,以变为法之内涵。法之用和法之变,须轻灵敏捷如猿猴,换掌变势似鹰旋,飘幽进退如游龙,拧旋走转似虎坐。将平衡留给自己,将劲力作用到对方身上。防守时如春风摆柳,似溪水潺潺,像轻纱漫舞。进攻之际又如风卷残云,狂涛怒吼,电闪雷鸣。推托带领搬拦截扣为八卦掌技击中的“八能”,巧为“八法”、“八劲”。八者,正卦也。八法或八劲可以相互转换而“生生”不已的用之。

推:把对手进攻之招术化解后,推击其双手臂或身体。推击其身体之时,劲法上有往上之劲和向下之劲。往上之劲可使对手拔根而翻跌,向下之劲可使其委地而倒或蹦起后仰翻倒。简单地说,八卦掌出手就不是一个劲,是滚、钻、争、裹之劲在矛盾的产生中所发挥出来的。“推”,有单手推和双手推之别。双手推为“双撞掌”。撞者,撞击也,突发刚猛之劲力,素有势不可当之威。临阵用时,可撞击敌之身侧诸如肩、臂、胯等,可撞击其后背与腰,或前胸、腹、两肋等,灵活施之。双撞掌为八卦掌绝技之一。

托:托对手之单手或双手,有平托和往高托之分,视对手攻来招术而定。八卦掌功夫高者,无论是平托还是往高托,都会使对手失去重心而翻跌。

带:有被动“带”和主动“带”之技。被动“带”之技是对方抓住我腕,我则顺其劲力随之,以步跟之,不与其做劲力上的抗争。如对手极力往怀里带我腕,我可顺其劲以螺旋掌破之,同时击其面、胸、腹、肋等,一举奏效。并且是在对手毫无察觉之中。主动之“带”法是我抓住其手腕往身后带去,八卦掌技法称之为“带手”。八卦掌第三代传人,祖籍山东省海阳县东村镇南才苑村的李少庵先师(1888—1977),善使带手,能带人腾空向身后平飞摔出去,人称铁胳膊李四。

领:领对方单手或双手,有往左右领,或上下领之分。不管如何领,总之是破坏对手中正之劲,以便近身或返身攻之。能练至领对方之身,可谓功夫高者。

搬:搬对手之手臂、脚、腿、跨、肩等。搬者,必用双手而施之,一搬即中,一搬必使其倾倒或跌出。搬时技法要求,必须顺其劲随其势,方为“搬”之正法。此为合劲,是我之劲与对手之劲合到一处,共同朝一个方向使去,使对手于不知不觉中落败。也可朝其劲力相反方向“搬”,对手抓住我前胸衣襟,向我身体左侧推搡。我进步的同时以前胸顶住其抓胸之手,卸去其抓劲,双手抓扶其双肩,进右步朝其身右侧弧形搬去,使其仰倒。

拦:是拦对手之单手或双手,拦其单脚或双脚。注意,不是硬拦或硬挡,而是要使出一个方向的两个劲。如对手起右脚朝我腹部踢来,我出右掌拦击,不是使出全身之劲朝其脚或小腿击去,而是既有朝其身右侧的劲,又有朝下的劲,两个劲合到一处就形成推中有戳,戳中有推,既能轻松破其攻势,又能回身或进身攻其全身。所以,八卦掌出手就是两个劲。

截:截对手进攻之手、足、胳膊与腿。有里截、外截之别。里截,如对手出右 拳击 我头部,我可出右掌截之,右掌呈立掌,同时掌心朝向自己,用掌的外沿截击其手臂里侧,同时进步,右掌外旋呈俯掌,掌心朝下,照对手颈部横着砍劈过去。外截,是用右掌截其腕或其小臂外侧,同时进步,向身右后侧捋带或出左掌扶其肘,向其肩或胸推击。八卦掌尤善里“截”,可使对手于惊慌失措之中遭到突然攻击。里“截”为八卦掌基本技法的妙用,但是非得功夫上身后方能施展出来,因为“截”的同时反击也随之而至。里“截”的出手动作是小臂内旋,外“截”是小臂外旋。

扣:扣对手之两手、胸、腹、肋等。施展此技法时,必须劲由根发,才能使“扣”掌之劲刚猛迅疾。“扣”其腕,使其有掉下之感,“扣”其胸,使其有骨断筋折、五脏六腑移位之痛。“扣”的技法运用中多以盖扣、推扣、转身扣、返身扣、翻身扣、回身扣等。

“八能”是八卦掌技击中的基本技法。“八能”只有与阴阳“生生”、刚柔“生生”、虚实“生生”、动静“生生”紧密结合,才能称其为法。准确及时运用阴阳、刚柔、虚实、动静的变中之变是获胜的法宝。掌握控制变中之变之过程是真正实践“生生之谓易”的捷径。因为阴阳、刚柔的“生生”是环而无端,如同钢球转动。

如何掌握好变化过程,于变中之变中获胜呢?以“截”字诀为例说明之,当我右掌内旋截住对手击出的右拳同时,右掌又瞬间外旋向对手颈部砍劈时,不可使出全部刚猛之劲,必须留有余劲以利变化。假如对手的右手随我的砍劈掌回护,向下推压我的右掌,此时变中之变产生,对手会用左拳击打我,再推压右掌,我撤右掌而借其势右转身之劲,疾穿击出左掌,朝其面部击戳,不待其出左拳,不给其发招机会。他变我也变,他不变我仍变,使搏击之过程完全控制在以我为中心的氛围内。

“生生之谓易”就是阴阳、刚柔、虚实、动静在技击中不断、环而无端的相互转化。它们是变中之变,是克敌制胜的根本。活用转化过程是八卦掌技法妙用之基础。

八卦掌的变与不变四、八卦掌技击中变中之变反映出《易经》“刚柔相推,变在其中矣”之不变之规律

那么,什么是八卦掌的“不变”呢?“易”是讲变化 的,什么是“不易”呢?不易就是不变,人卦掌有不变的东西吗?回答是肯定的。《易经•系辞传》曰:“刚柔相推,变在其中矣。”

就《易经》的卦来讲,八卦与64卦就其作用来说有着根本性的区别。八卦只是初步将万事万物划分为性质不同的八大类,每一类事物的性质可以取许许多多的象来表达,因而是静态地表现客观世界,其中没有发展变化的意义。64卦就不一样,64卦从动态的角度反应世界,世界在64卦中被描述为生生不息,不断变化而又无有穷尽的过程。八卦掌效法《易经》的八卦之理,将大自然中的天、地、风、雷、水、火、山、泽八大类纳入64势法之中,形成功法,变成能量。由此,变化在发展中产生而又无有穷尽的过程。

《易经•系辞传》讲:“刚柔相推,变在其中矣。”八卦掌以动为本,动的本身必然也是变化,变化的根源在“刚柔相推”上。八卦掌有384手法,不外乎刚变柔或柔变刚。“相推”意谓你推我,我推你,你变我,我变你,变化就在这“相推”的过程中产生。那么,到底什么是八卦掌的不变之理呢?就是变化之“道”这个“道”,就是阴变阳,阳变阴;刚变柔,柔变刚的那个变化的规律,变化的规律是八卦掌不变之道。“一阴一阳之谓道”,“一阴一阳”指的是气之流动的那个规律,只说“阴阳”,不是“道”,说“一阴一阳”才是“道”。说“刚柔”,不过是说八卦掌总是分为刚柔两方面,不能体现八卦掌的运动发展和变化。而说“刚柔相推”,则是说八卦掌总是处在运动发展变化的状态中。“变在其中矣”,是说八卦掌的运动发展变化必然按照一定的规律进行,这个变化的规律就是“道”,是“刚柔相推” 的变化之“道”。例如昼与夜的变化,季节的变化,时间的变化等,都是按照一定的变化规律进行的。“动静有常”,即是说变化之中又有不变。宇宙间万事万物的运动虽然千变万化,但又都是按一定规律循环往复,以至无穷。八卦掌揭示了变中之变还有不变的奥妙和规律。所以,它的运动变化发展是自然而然的。

八卦掌变的本身是无形的,它要靠象来反映。其实,能用肉眼见到的只是表面现象,实际内在的变化永远见不到。

假如我出掌穿击对手的咽喉,所使的劲一定是刚中有柔,也就是所谓的刚劲,对手的防守是柔劲,以柔化之劲力破解掉我的进攻。然后对手又以刚劲进攻我,我则以柔化劲破解其进攻之招,接着我还以刚劲攻之。敌我双方的对搏就是敌刚而我柔,敌柔而我刚的循环往复的不断变化。这种变化之规律是不变的,是客观存在的,更是宇宙间万事万物变化之中不变之规律。八卦掌就是掌握和运用这奥妙无穷的变化之中的不变之规律,进行技击。

还有一种变中之变的规律是不变的,就是外刚健的时候而内却是柔顺的,而外柔顺的时候而内却是极刚健的。这是八卦掌的内于外合,也就是内外合一。是自身的阴阳互易,是双掌的刚柔转换。是自身的“刚柔相推,变在其中”之变。这里的“刚柔相推”是变在自己的内与外,在内则是一阴一阳之气起了变化,又引发外在的刚柔之劲发生变化。“变在其中”还另有所指,就是指与对手的搏击之变同样是刚柔的互相转化。他刚而我柔,他柔而我刚。“刚柔相推”的变化规律就是如此。

既然技击中变化的规律是八卦掌之“不变”,那么八卦掌是如何掌握和运用这个规律的呢?简而言之,就是以我为搏击中心,人随我动,我动他随。我领他变,我变在先,他变在后。八卦掌讲究后发制人,更要讲后发先制?例如,对手出右拳击打我头部,我则用左掌螺旋劲力从其手臂里侧磕击的同时,右掌掌心朝上,穿击其咽喉或面、胸、腹。这就是抢占先机的变,防守与反击都在同一时间发生。这就是以我为中心的、卦掌的搏击。他能化开我的穿击之掌,而我的左穿掌或推掌又随之 而至。这又是以我为中心的变。八卦掌技击中的变中之变是按照自然的变化规律而变,不勉强也不牵强,绝不跟对手生拉硬扯,纯是自然而然。根本的原因就是顺其自然的掌握和运用变化之中不二变之规律。将这个“规律”巧妙灵活的施展于技击当中,将杀机四伏的搏击奥妙无穷的纳人无影无形的“规律”之中。

这就是八卦掌的防中打,防守的同时击打也至。将搏击中的阴阳、刚柔、虚实、动静之转换运用得淋漓尽致。在这个“规律”应用中,还须打破常规顺其自然而变;破除老套合乎自然而变;不断创新肖然而然而变。

易经09-乾坤易之门

几千年前,我们的先人创作了《易经》,目的在于阐述天人合一的生存之道,福泽子孙。圣人孔子曾说:乾知大始,坤作成物。——《易经·系辞》。

天地是宇宙的基础,而《易经》中的乾坤两卦,也是开天辟地的两扇大门。那么在《易经》中,究竟有着怎样玄妙的乾坤之学,借助乾坤两卦,我们又能洞悉怎样的人生之道呢?

我们一翻开《易经》,就看到前面两个卦,一个叫乾卦,从头到尾六个爻都是阳的,我们把这个叫做代号,就是初九、九二、九三、九四、九五、上九,从头到尾都是九,当它一变的时候,六个阳爻一下子统统变成阴爻,那就叫坤卦。所以坤卦是从六条完全没有中段的直线,一下子变到六条统统是中断的阴爻。

你看它的编号,马上由初九,变初六。九二,变六二。九三,变六三。九四,变六四。九五,变六五。上九,也变成上六。

这两种完全相反的卦,在《易经》里面,叫做错卦。

它们两卦互错,彼此相错。乾卦六爻都是阳的,突然变六爻都是阴的坤卦,这种现象只有一种,乾坤它是同时出现的,这个我们把它叫做开天辟地。

有了天它一定有地,有了地你才能看得到天。现代科学认为,宇宙本来是一团能量,天地不分,就是我们所讲的混沌,我们所讲的无极。经过一次大爆炸,我们用爆炸这两个字,实在不足以形容当时的状况。它们是同时而且非常激烈的,空前绝后的一次大爆炸,所以给它一个名称,叫做大霹雳。

大霹雳产生以后,万物就开始出现了。开天辟地,它有两种力量。一种叫做创造,一种叫做演化。

演化要根据创造做充分的配合,所以乾卦就代表创造的力量。坤卦就代表这个创造出的东西要让它落实,要让它适应,要让它不断地演化那一股力量。所以我们常常讲,乾坤配,可以应用到很多地方。

中国人讲无三不成礼,因此我们可以说, 六十四卦只有三类 ,一类是纯阳,就叫乾卦。一类是纯阴,就叫坤卦。另外一类就是有阴有阳,因此我们可以了解到,就数量来讲,乾只有一卦,坤只有一卦,有阴有阳,乾坤配,它会产生六十二卦。可是就值来讲,各占三分之一,乾坤两卦就占了三分之二,所以我们才会讲,乾坤易之门。

乾坤是易学的大门 ,因为这个门太大,所以它有两扇,一扇叫天,一扇叫地。一扇叫乾,一扇叫坤。两个门同时一打开,里面62卦全部呈现,清清楚楚,那就叫做宇宙万象。

《易经》中的六十四卦,看起来很复杂,其实很简单,它们都是由乾卦和坤卦所衍生,在乾坤之间的62种变化和组合,所谓一阴一阳之谓道,我们如果要参透《易经》,首先就要弄懂代表阴阳之始的乾卦和坤卦。那么乾卦、坤卦分别代表了什么,两卦之间有有着怎样玄妙的联系呢?

中国人为什么特别重视家庭,因为易经告诉我们,八卦是个大家庭,其中乾卦是父亲,坤卦是母亲, 凡是跟乾卦有关的,那三个卦都是女儿。凡是跟坤卦有关的,那三个卦反而都是儿子。 这没有什么奇怪的。你看现实中,儿子多半长得像妈妈,女儿多半长得像爸爸。如果女儿像妈妈,那男女就分成两种,一种越来越男性化,叫做男人类。一种越来越女性化,就叫女人类。

因为乾坤它所产生的,都是有交错的,所以可以看到乾卦三爻,都是阳刚的。最底下往上,叫做下爻、中爻、上爻,最底下那一爻,就是最先出现的,所以当乾卦的最底下那一爻变成阴爻的时候,它就代表长女。长女就是巽卦,就是风。

你看一个家庭,先生女儿,这个家庭有什么好处?就是大家比较和顺,因为小女儿很可爱,父母也喜欢她,大家都喜欢她,她就带来和顺的这种气氛。如果生两个以上,大家都比较喜欢老大是女儿。

三个阳爻,当中变成阴爻的,就变成中女。是离卦。离卦带来很美丽的景象。老大出生了叫千金,老二女儿出生了,又来了一个仙女。离卦也会带来很多问题,容易闹意见。等到第三个女儿出现了,就是乾卦最上面那一爻变阴了,叫做少女。小女儿出来,我们叫她兑泽,兑卦就是说你不要不高兴,你要很喜悦,多一个女儿有什么关系呢。实际上各位心里就知道,已经有很多心里头的问题在里面。

孔子说:生生之谓易。阴阳的互动变化,生出了万事万物,《易经》中爻的阴阳变化,来自于自然规律,也蕴含着生动而经典的道理。既然乾卦因为三条阳爻的改变而生出三个不同含义的卦象,那么坤卦因为阴爻的改变,又会衍生出怎样生动的意蕴呢?

在中国社会里面,一般认为要有一个儿子,他会带给你一番的震动。坤卦三爻都是阴的,然后最底下这一爻变成阳震,就震化,就是转男。如果中国人姓王,叫王震,就是排行老大的意思。坤卦的中爻由阴变阳,就是老二,第二个男的出来了。他是坎卦。你看,老大跟老二经常是意见不相同的,他不服气的,你早出来就了不起啊,老大就说你是老二为什么不听我的。越是有钱有势的家庭,老大跟老二两个男的始终是处不好。一个来的时候就带来一番震动,一个来的时候就告诉大家要家和,家里不合,兄弟阋xi墙,将来麻烦。老三就是阴卦的最上面一爻从阴变阳,它叫艮卦。艮卦有好几个意思,一个是说你有三个男的,你们家够了,不要再生了。第二个说,如果现在就停止的话,你们家就要做一番规划,怎么样子使它变成一个团体,而不是一个阻碍。

所以同样一个小小的变动,你好好去想,你会觉得它对我们中国人影响实在是大。

作为《易经》的两扇门,乾卦和坤卦,在其一开一关之中,衍生出62种卦象,如同天地交合,阴阳互迭,生出了万物,而就在如此微妙的阴阳变化中,却蕴藏着亘古不变的大道理,那么,从乾坤两卦的变化中,先人阐释了怎样的永恒之道?我们又该如何顺天地之律而行呢?

乾卦变坤卦,坤卦变乾卦,这种非常激烈的变化,在《易经》里面是很少见的,这告诉我们, 人世间的事情,变毕竟是少数,不变的还是多数。 天天变,样样变,人人变,我们是吃不消的。这句话对现代人很喜欢讲什么求新求变,应该是好好要去思考思考。

《易经》三个画,代表天人地三层,六个卦以后,我们就知道了天有阴阳,人有阴阳,地也有阴阳。

所以,最下面这两爻,我们把它叫做地道,当中这两爻,叫做人道,最上面那两爻,我们把它叫做天道。

天道是讲阴阳,人道是讲仁义,地道是讲刚柔。

我们看,地道的刚是在下面那一爻,柔是在上面那一爻,为什么?因为是越挖越刚,还是越挖越软?如果上面硬,下面越来越软,那太危险了。那你盖高楼一下子就垮掉了。幸好那个地表层是比较柔的,你用锄头可以挖动,你要挖地基也比较容易,越往下越硬,所以我们盖高楼的时候,那个地基要打得很深,才能够牢固,所以最下面那爻它是刚的,第二爻才是柔的。

那人呢?人是先讲义,还是先讲仁?

人要先讲义,你讲话合理,做事情合理,就是合义的要求,才能够证明你的心是仁慈的。

言行合理就是合义,人要以义作基础,才能有仁爱。

天最上面那个爻是阴,而第二爻反而是阳。中国人只有讲阴阳,从来没有人讲阳阴,这什么道理?

你看,阴它是往下走的,阴气往下走,你去看我们冷气机,多半在上面,它冷气才往下吹,如果冷气机放在地上,它就是往地面钻了,上面还是热的。可是热气的时候,它是往上扬的,所以,阴往下,阳往上,阴阳才能交流。

人的头只有一个,是奇数,所以它是阳。人的脚有两只,它是偶数,所以它是阴。但是,虽然头是阳,它的气要阴一点,为什么?就是头脑要冷静一点,不要太热了。而脚它需要热,这个人才是健康的,这些都是跟阴阳有关系的。

世间万物皆为“阴阳”,这是万事万物的根本规律,对于我们人类来说,更应该懂得自身生存的阴阳之道。

孔子说:易与天地准,故能弥纶天地之道。——《易经·系辞》

是说,《易经》的阴阳之道是天地之理,掌握了这个道理,就掌握了天下的根本规律。

现实生活中,我们可以把一个重chong卦,也就是六画卦分成两段,因为它本来就分两段。 任何一个重卦,都是用两个单挂把它重合在一起,就叫重卦 。就由三卦变成六卦。下面这个卦,它是代表物质的,上面那个卦代表能量。

你可以看出来一个人,上半身是能量,下半身是物质。任何一个卦,它有六个爻,就代表六个位置,在这个时间段里面,我们把它分成六个阶段,给它六个不同的位阶,每个位阶就叫一个爻。

天底下偶数都是阴,单一的,奇数都是阳。上图,1 3 5这三个阳,阳的比较好,所以叫做当位。它的爻辞,都比较让人家放心。(这里不好理解,记住135是阳,246是阴,就好理解了。)

246都是阴位,阴位,如果用阳爻,就叫不当位。说清楚一点,135,阳爻,是属于当位的。如果是阴爻,就不当位。(这里不好理解,记住135是阳,246是阴,就好理解了。)
246如果是阴爻,就叫当位。246如果是阳爻,就叫不当位。(这里不好理解,记住135是阳,246是阴,就好理解了。)

现在我们就清楚了,64卦里面,六个爻全部当位的,只有一个卦,叫既济卦。它是《易经》里面的第六十三卦,它是初九当位,六二当位,九三当位,六四当位,九五当位,上六当位。

有一个卦是完全不当位的,就是《易经》的最后一卦,64挂,叫未济卦。未济就是还没有完成的意思。每一个爻都是本来应该阳的,它阴。本来应该阴的,它阳。所以未济。(这里不好理解,记住135是阳,246是阴,就好理解了。)

那么回头看乾卦,乾卦了不起,《易经》第一卦,不一定都是好的。从头到尾都是阳,有三个当位,三个不当位。就是那个位跟你的身份是不配合的,跟你的性质是不配合的。 一个人有什么能力,去做什么事,做得好就表示这是当位的。一个人没有那个能力,又占着那个位置,那你 怎么做得好,就是不当位。

坤卦也有三爻不当位,如果乾卦坤卦都当位,那他们都安安静静,都各做各的事,那也不需要交错了。所以大家应该很清楚,《易经》里面是没有好坏的,好会变坏,怀会变好。意思就是好就是坏,坏就是好。像这种话,要非常小心去解释,否则就变成没有是非了。因为好的里面有很多坏的因素随时会产生的,坏的里面,它有很多好的因素,它随时会翻过来,然后把所有坏的成分统统取代掉,它就变好了。

一个人新陈代谢,就好像卦的变化一样。每七天,你的细胞大部分都改变了,所以随时可以做一个新的人。 《易经》给我们的启示,就是说,你不要只看眼前,你要知道未来它的变化。

你现在好不好已经是定了,你抱怨也没有,你要想办法让它转好,这才是要紧的。

每一个卦有六个爻,就是在一个时间段里,我们给它六个位阶,表示不同阶段的变化。先说通例,因为这个是对每个卦都通用的,

初爻跟上爻对起来,叫做有始有终。一句话, 初难知,上易知 。第一爻它到底代表什么,很难清楚。因为事情刚刚开始,看不清楚将来怎样变化。可是上易知,因为事情发展到最后那个形态 ,种种形态都已经很显著,而且大家都看得很清楚,当然很容易了解了。

所以小孩子你不要说他不行。往往小时了了,大未必佳。而小时候没有什么的,越来越行。

而第二爻跟第五爻又是相对的,二多誉,五多功。我们习惯把所有的功劳归功于领导,一个老板会很放心地赞美领班,但不会赞美经理。(这里卦对吗?乾卦为什么要用六来代替,图好像和以往的乾卦不同。没看懂)

三跟四是最麻烦的,三多凶,四多惧。三是不上不下的,四也是,说它是上卦,它又跟下卦很接近。

三你要小心,因为你从下卦来讲,它已经发展到一个卦的最顶端,物极必反,很快就会产生很大的变化。

而四,又是上卦的开始,你不知道这个变能不能很顺利。

我们把这个去对照乾卦,坤卦或者其他的62卦,八九不离十。一定有例外,《易经》如果没有例外,那就不叫《易经》了。铁口直断,违反了《易经》的精神。

乾卦是《易经》的第一卦,我们把它叫做天下第一卦。它里面有太多的东西,今天非常普遍地影响到中国人,所以我们要把它的六爻好好来分析一下。下一课讲乾卦六龙,乾卦代表六条龙,它应该怎样采取合理的行动,乾卦六龙对中国人影响很深。

世界上最智慧的书——《易经》

文/快乐心

#我读《易经》#

人类历史上,公认最具智慧的书籍有三本:中国的《易经》、印度的《吠陀》和欧洲的《圣经》。其中,《吠陀》和《圣经》兼有史书和宗教典籍的性质,而《易经》则与历史和宗教没有直接关系,它探讨的是整个世界的运行规律。

最近在"微信读书"软件上也看了不少书。《菜根谭+围炉夜话+小窗幽记》、《应物兄全集》、《中华传统节气修身文华*四时之春》、《中国古典诗词》、《心美,一切皆美》、《将军在上》等。有些书是串着读,没有一股脑儿一看到底。这两天,我开始喜欢《易经》,趁如今宅居乡村,把一直想看却总没有看的这本奇书好好研习一下。此次新冠状病毒发源地是湖北武汉,是整个中国地图上,母鸡的心脏部位。而建立雷神山、火神山医院,取名和选址,无不有着"易经"里面的神奇占卜。我从书中查阅关于此卦的神奇威力。
火雷噬嗑卦

从卦象上看,上卦离为火为电,下卦震为木为雷,闪电雷鸣,击中物体使其燃烧起来,古人认为这是天神在惩罚罪恶。君王效法天的做法,要像雷电击中物体一样打击犯罪分子,坚决、迅猛而彻底。此卦也象征以旺盛的生命力和积极性排除障碍物。但障碍物为刚阳,如果轻敌会遭到意料之外的抵抗,不可半途而废、妥协姑息。要倾注全力应战,既要迅速行动,如疾雷之奋威,又要明察秋毫,如电光之照耀。越到乱世,越应该用重典。

苏秦得此卦,佩戴六国相印

此卦为苏秦游说六国时占得。噬嗑象征咬合,也比喻口舌之事。苏秦排除万难,成功说服六国联合起来抗击强秦,六国也都任命苏秦为相。
在商周之际,《易经》经周文王整理和注述而由卜筮之书转入“天人合一”的思想学术领域。自此开始,《易经》一书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成为儒家、道家思想的共同源头,被历代学者推为“群经之首”。要研究中国文化,无论是春秋战国时期的儒、道、墨等诸子百家,还是唐、宋以后的儒、佛、道等诸家之学,都要论及《易经》。汉朝时期,汉武帝将《易经》列为儒家五经之首。从此以后,《易经》一直是儒家必修的首要经典。
《易经》之所以被称为经典,不仅在于它神奇的卜筮功能,还在于它具有极其深奥的哲理,因此有人称之为“人类的少年哲学”:上古时期的农牧渔猎是《易经》的经济基础;浑然一体、尚未分化的自然科学、人文科学、哲学是它的文化背景;漫长的追求权利的奴隶社会是它形成时期的状况;用通俗简单的感性知识进行的哲学思辨则是它得以形成的根本。它是人类少年时代的智慧结晶,并非遥不可及、不可卒读的天书。
关于《周易》的“周”字,历来有多种说法。有人认为,“周”是“易道周普无所不备”的意思,因为《易经》以“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笼罩万物,卦爻的含义必然具有极其广泛的普适性。也有人认为,“周”特指周朝,是年代的意思。对“易”字的解释则更多,主要包括三种观点:“易”这个字是把“日”、“月”两个字重叠而来的,上面是日,下面是月;易是飞鸟的形象;易是蜥蜴,蜥蜴因环境而改变自身颜色,这就是易——变化。今天的学者们大多认为“易”一词包含三种内容:
简易:“易”虽然包罗万象,但有一个简化的公式或模式,一切事物和现象都可以装进这个模式里,用这个模式来说明。

变易:“易”是讲变化之道的,万物都在变化,变化非常复杂但又有规律可循,《易经》就提供了一个寻找变化中的规律的理论。

不易:“易”虽讲变化,但大道是永恒的,变化之道是不变的,人们学习《易经》后可以运用规律“以不变应万变”。
太极拳是中华武术与养生艺术的完美融合,它是武当派创始人张三丰依据《易经》之理、中医经络学、道家导引吐纳法综合而成的一种拳术,其中包含阴阳动静之道。

易经讲婚姻的卦,婚姻不顺的日柱

讲婚姻的卦

《》中有两个专门讲感情的卦——咸卦和恒卦。

咸卦讲的是两个人如何相互爱慕,终成眷属;恒卦是结了婚以后,如何长相厮守,有始有终。

所以咸恒两卦讲的就是从恋爱一直到结婚,建立家庭并长久维持下去的过程。

今天跟大家分享,“七夕之卦”的第2个婚姻之卦——恒卦。

咸卦是《》的第31卦,恒卦是第32卦。

恒卦紧接着咸卦而来,《杂卦传》说:咸,速也。恒,久也。

告诉我们,要么不结婚,要结婚就要做好过一辈子的打算。我们用来讲,就是少年夫妻老来伴。

恒是需要培养的,因为人要有恒心,真的很难。

那如何才能做到有始有终的“恒”呢?

有变化,才能恒久

长期以来,我们对“恒”存在一个很严重的错误认知,就是要很稳,不能动,不能变,才叫恒。这种理解是不对的。

恒卦的卦辞:恒,亨,无咎,利贞,利有攸往。

怎么才能亨呢?就是要变通,随时做出合理的改变。那是不是一亨通,就无咎了?不一定。

“无咎”,就是要真诚无妄,要安定,才能够老而弥坚。这个老而弥坚是很难做到的。

雷风恒,上卦雷是动的,下卦风也是动的,告诉我们结婚不是要过那种很“稳”的生活,不能有什么变动,而是恰恰要有所变动,才能达到恒久。

因为没有变化,大家就会厌倦,一旦厌倦,就不可能恒久。所以夫妻致恒之道就是要有所变,有所不变。

人是会变的,感情也是一样。然而现在的我们,只看到变,却忘记了不变。

能动不能静,而且还是乱动,自己既没有智慧去处理事情,又怨天尤人,感觉整个都不对。其实都是自己的问题。所以我们自己的错误观念要知道调整。

我们中国人的处事原则是持经达变。不能变的原则要坚持,除此之外,要彼此包容,不管遭遇到什么问题,都要共同面对,这样才能长久。

那么,夫妻之间的原则是什么?

我常常跟年轻人说,要想婚姻长久,一辈子不离婚,只要有一个观念就好了,就是连离婚的观念都没有。

这就是不可以改变的原则,但是其他的要随时改变。

我可以很清楚地告诉大家,脑海里有离婚观念的人迟早会离,脑海里没有离婚观念的人,就是吵翻天都绝对不会离。

这是最根本的原则。

切忌没事找事

没有谁的婚姻生活一帆风顺,夫妻就是要化解危难的,为什么?

因为像咸卦一样,整个恒卦的卦象也 了坎卦。

感情里,千万不要没事找事。但是有事了,也不要去逃避,要相互帮助,共同面对。

现在年轻人不懂这套,尤其是女生,动不动就问男生你爱我吗,老问人家这个干吗?那他一定被迫说:我爱你。然后又问爱多久,他就说爱到海枯石烂……

这永远不是事实,因为谁也没有能力保证什么,说不定第二天就变心了。

女生也根本不能问人家爱不爱你,因为对他有怀疑,才会这样问,若是没有怀疑,还问什么呢?

再说,你想让对方怎么回答呢?如果对方正好趁这个机会说“我已经不爱你了”,那不是自讨苦吃?

这些都叫做没事找事。

夫妻之间要相互信任,相互尊重。

我们中国人常说相敬如宾,不是说我对你很客气,你也对我很客气,那跟客人一样,还算什么夫妻呢?

相敬如宾是彼此关心,如宾是真正把对方当做重要的客人。

客人到你家,你会问他要喝什么吗?你这样问就表示不把他当一回事。客人来,你拿出他最喜欢的东西给他就行了,还用问吗?可见,现在很多人都是有口无心。

丈夫下班刚回家,妻子就问今天怎么样。他心里会想:我今天已经很累了,你还要跟我说话,是想把我累死吗?

然后丈夫就不说话、不理她。妻子又说:神气什么,不就是上了天班吗?这样你来我往的,难免挑起家庭大战。

我们所做的事情经常就是这样。其实夫妻之间会有矛盾、闹婚变,两个人都有责任,而不只是一方的过错。

因为我们平常没有这种恒的修养,既然现在知道了,就要去改变。

坚定共同的目标

结婚之后就组成一个家庭,一个家庭要想持久,夫妻之间一定要有共同的目标,就是坚定一直走下去的信念,这叫“利有攸往”。

往穷的方向去,穷有穷的快乐;往富的方向去,富有富的快乐。

这叫随遇而安,不能说我只能过好日子,不能过坏日子。

其实夫妻没有共同穷困过,真的不晓得什么叫真情。

虽说贫贱夫妻百事哀,可是在贫穷的日子里,两个人互相扶持、互相鼓励,会感觉到一辈子的关系,就是在这种情况之下奠定的。

《》经常讲终始,但很少讲始终。因为始只有一次,过去了大家就都忘光光了。

当年在结婚典礼上是怎么承诺的,有多少人还记得呢?

我们比较了解的是终,现在两个人没有话说,看着就生气,谁也不会想到当初那个原始的、甜蜜的、无话不谈的蜜月期。

这样终了,以后会不会始呢?不会,因为那不合乎自然。

夫妻之间没有不吵架的,但是,当两个人吵架闹矛盾的时候,可以回想一下当初结婚的那一幕是人家导演的,是做给别人看的,还是出乎内心的?

如果是真心的话,怎么会变成今天这样子呢?这样想的话,整个状况就会有所改变。

牢记四个原则

我们总结一下,恒卦告诉我们,实现恒久有四个原则。

之一个,要刚上柔下,各得其位,才能持久。

中国人常讲父严母慈。任何家庭,只要妈爸爸厉害,整个家庭的家风就扭曲掉了。

爸爸天天在家里畏畏缩缩的,儿子也会学爸爸,将来跟他一样,然后女儿就觉得自己以后也要像妈妈一样帮助养家。

这样不但自己乱,而且下一代也会乱,一直乱下去。所以,一定要各得其位,各司其职,才能持久。

第二个,风雷要互相帮助。

好像水和鱼一样,彼此要相应,才有其乐融融的可能。

否则只是相安无事,为了维持这个恒久,感觉自己牺牲很大,很多事情明明不愿意,却不得不为了顾全大局而委屈自己,那是没有意义的。

第三个,要彼此和乐。

夫妻二人要感觉到这样下去对大家都好,才有意思。任何一方感觉到很委屈,那就像风雷不相与一样糟糕。

我遇到过这样一件事情。一位先生过了70岁生日,跟太太讲:我尽力在维持我们婚姻的恒长,但是现在要跟你离婚了。太太吓一跳:平时不是很好,为什么离婚呢?他说:你不知道,我一直忍耐你,忍耐了几十年,该告一段落了。这绝不是好的结局。

第四个,巽而能动。

家里面到底谁做主,我觉得现在可以商量,而不是像以前那样一定要男的做主,女的服从。

我们现在不把它叫主从,因为主从太刻板,太僵硬。我们把它改成主伴,你做主,我陪伴。

其实更好的办法还是某些事情先生做主,太太陪伴,某些事情太太做主,先生陪伴。两个人相互商量,共同为同一个目标努力就好了。

总而言之,恒卦告诉我们的婚姻密码,就是夫妻在互动的动态中找到平衡点。

随时发现问题,随时解决问题,才能实现有始有终,少年夫妻老来伴的结局。

以上就是与讲婚姻的卦相关内容,是关于婚姻的分享。看完婚姻不顺的日柱后,希望这对大家有所帮助!

易经关于婚姻的卦象,易经第十六卦 问婚姻

提起关于婚姻的卦象,大家都知道,有人问第十六卦 问婚姻,另外,还有人想问周易八卦里代表婚姻的是哪个卦,你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其实《》第四十一卦看婚姻情感!下面就一起来看看第十六卦 问婚姻,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关于婚姻的卦象

1、关于婚姻的卦象:第十六卦 问婚姻

第十六卦:《豫卦》

豫:利建侯行师。哪些卦象显示婚姻吉利。

[白话]《豫卦》象征欢乐愉快:有利于建立诸侯的伟大功业,有利于出师南征北战。六十四卦婚姻的卦。

《象》曰:“雷出地奋,豫。先王以作乐崇德,殷荐之上帝,以配祖考。

[白话]《象辞》说:《豫卦》的卦象为坤(地)下震(雷)上,为地上响雷之表象。雷在地上轰鸣,使大地振奋起来,这就是大自然

愉快高兴的表现。上古明的君主,根据大自然欢乐愉快时雷鸣的情景创造了音乐,并用音乐来崇尚推广伟大的。他们以盛大周易姻缘卦象免费。

隆重的仪礼,把音乐献给天帝,并用它来自己的祖先。

初六,鸣豫,凶。说婚姻的卦。

[白话]初六,自鸣得意,高兴过了头,结果乐极生悲,必遭凶险。中关于爱情的卦辞。

《象》曰:初六,“鸣豫“,志穷凶也。

[白话]《象辞》说:《豫卦》的位(初六),“自鸣得意,高兴过了头“,说明它没有雄心壮志,志向容易满足。一满足,就得算婚姻的卦是什么卦。

意忘形,结果必遭凶险。

六二,介于石,不终日,贞吉。中与婚姻有关的卦。

[白话]六二,正直而不同流合污的品德坚如磐石,还不到时间,就明白了欢乐愉快的深刻道理,能守正必获吉祥。

《象》曰:“不终日,贞吉”,以中正也。

[白话]《象辞》说:“还不到时间,就明白了愉快欢乐的深刻道理,能守正必获吉祥”,这是因为能居中守正,在欢乐中既不过57卦看婚恋感情。

分,也不会不满足,因而吉祥。感情卦。

六三,盱豫悔;迟有悔。

[白话]六三,有谄媚奉承暗送秋波的手段取悦于上司,以求得自己的欢乐,这势必导致悔恨。如若执迷不悟,悔恨不及时,就会招致

更大的悔恨。

《象》曰:“盱豫有悔”,位不当也。

[白话]《象辞》说:“用谄媚奉承、暗送秋波的手段取悦于上司,以求得自己欢乐,这势必导致悔恨”,这是由于六三爻所处位置不

正的缘故。

九四,由豫,大有得;勿疑,朋盍簪。

[白话]九四,人们由于他而得到欢乐愉快,大有所获;毋庸置疑,朋友们会像头发汇聚于簪子一样,积聚在他周围。如果推算婚姻卦象。

《象》曰:“由豫,大有得”,志大行也。

《》第四十一卦看婚姻情感!

[白话]《象辞》说:“人们由于得到欢乐愉快,大有所获”,表明九四爻的阳刚之志,可以放手实现。临卦婚姻。

六五,贞疾,恒不死。里面讲婚姻是天注定的。

[白话]六五,国中出现了不少弊病,但仍能长时间地支持下去而不致灭亡。壬寅年有婚姻信息的八字。

《象》曰:六五“贞疾”,乘刚也;“恒不死”,中未亡也。

[白话]《象辞》说:《豫卦》的第五爻位(六五)指出,“国中出现了不少弊病”,但有刚强之臣辅佐,“仍能长时间地支持下去而

不致灭亡”,这是因为它居中,只要中庸,就会长时间地坚持下去而不致于灭亡。

上六,冥豫成,有渝无咎。

[白话]上六,已处在天昏地暗的局面之中,但却执迷不悟,仍沈溺于作乐之中,十分危险。但只要及时觉悟,改弦易辙,则可避生辰八字夫妻配对表。

免祸害。第二十二卦解爱情婚姻。

《象》曰:“冥豫”在上,何可长也?第八卦与婚姻。

[白话]《象辞》说:“已处在天昏地暗的局面之中,但却执迷不悟,仍沈溺于作乐之中”,并高高在上,不察下情,这样的欢乐

愉快怎能长久地呢

以上就是与第十六卦 问婚姻相关内容,是关于第十六卦 问婚姻的分享。看完关于婚姻的卦象后,希望这对大家有所帮助!

展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