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月柱的基础知识,怎么算月柱

2023-10-28崇庆运势网热度: 19790

怎样排月柱

月柱中的地支固定不变。月与月的分界线以节令来定: 一月寅月(立春~惊蛰) 二月卯月(惊蛰~清明) 三月辰月(清明~立夏) 四月巳月(立夏~芒种) 五月午月(芒种~小暑) 六月未月(小暑~立秋) 七月申月(立秋~白露) 八月酉月(白露~寒露) 九月戌月(寒露~立冬) 十月亥月(立冬~大雪) 冬月子月(大雪~小寒) 腊月丑月(小寒~立春) 月柱的天干和地支排法在各类命书中都有这样的口诀: 甲己之年丙作首, 乙庚之岁戊为头, 丙辛岁首寻庚起, 丁壬壬位顺行流, 若言戊癸何方发, 甲寅之上好追求。 这歌诀也称《五虎遁年上起月歌》。至于何为“五虎遁”这里就不展开讲了,有兴趣的朋友找到相关命理书看一下便知。这歌诀的意思是:年干逢甲或己,则该年的月份天干地支就以正月是丙寅排起,依次为二月丁卯,三月戊辰,四月己巳……这样依次排到十二月;年干是乙、庚的则以戊寅为一月起始;年干是丙辛的,则以庚寅起始;年干为丁、壬的则以壬寅为一月;年干为戊、癸则以甲寅起为一月。其余月份均可顺序推得。 注意:论月份干支,地支始终是不变的,即一月为寅、二月为 卯、三月为辰、四月为已、五月为午、六月为未、七月为申、八月为酉、九月为戌,十月为亥,十一月为子,十二月为丑,这是永远不变的。变的只是天干,随着年柱的天干之变而变。年上起月表月支\年干甲己乙庚丙辛丁壬戊癸正月丙寅戊寅庚寅壬寅甲寅二月丁卯己卯辛卯癸卯乙卯三月戊辰庚辰壬辰甲辰丙辰四月己巳辛巳癸巳乙巳丁巳五月庚午壬午甲午丙午戊午六月辛未癸未乙未丁未己未七月壬申甲申丙申戊申庚申八月癸酉乙酉丁酉己酉辛酉九月甲戌丙戌戊戌庚戌壬戌十月乙亥丁亥己亥辛亥癸亥冬月丙子戊子庚子壬子甲子腊月丁丑己丑辛丑癸丑乙丑 此表查法是,凡甲年己年(年柱天干为甲或己), 正月为丙寅, 二月为丁卯,余类推。如1998年为戊寅年, 三月是丙辰月。 2000年为庚辰年,八月为丁酉月。

月柱怎么推算

月柱可根据五虎遁这个口诀来进行推算,即“甲己之年丙做初,乙庚之岁戊为头,丙辛之年寻庚上,丁壬壬寅顺流行,戊癸何方起,甲寅之上好追求”

其口诀用法是凡甲年己年,一月天干为丙,二月天干为丁,压余类推。如:今年是壬辰年,根据“丁壬壬寅顺流行”,可得正月即是壬寅月。

命理四柱

农历也叫夏历, 是建寅月的,即每年正月为寅月, 二月为卯月,直到十二月为丑月。月柱中的地支每年固定不变, 从寅月开始, 到丑月结束。

一月:寅月。二月:卯月。三月:辰月。四月:巳月。从立春到惊蛰,从惊蛰到清明,从清明到立夏,从立夏到芒种。

五月:午月。六月:未月。七月:申月。八月:酉月。从芒种到小暑,从小暑到立秋,从立秋到白露,从白露到寒露。

九月:戌月。十月:亥月。十一月:子月。十二月:丑月。从寒露到立冬,从立冬到大雪,从大雪到小寒,从小寒到立春。

怎么样知道月柱

月柱, 即用农历的干支表示人出生之年月所处的节令。注意月干支不是以农历每月初一为分界线, 而是以节令为准, 交节前为上个月的节令, 交节后为下个月的节令。 我们现在用的农历也叫夏历, 是建寅月的,即每年正月为寅月, 二月为卯月,直到十二月为丑月。月柱中的地支每年固定不变, 从寅月开始, 到丑月结束。 一月 寅月 二月 卯月 三月 辰月 四月 巳月 从立春到惊蛰 从惊蛰到清明 从清明到立夏 从立夏到芒种 五月 午月 六月 未月 七月 申月 八月 酉月 从芒种到小暑 从小暑到立秋 从立秋到白露 从白露到寒露 九月 戌月 十月 亥月 十一月 子月 十二月丑月 从寒露到立冬 从立冬到大雪 从大雪到小寒 从小寒到立春 年上起月表 月/年 甲己 乙庚 丙辛 丁壬 戊癸 正月 丙寅 戊寅 庚寅 壬寅 甲寅 二月 丁卯 己卯 辛卯 癸卯 乙卯 三月 戊辰 庚辰 壬辰 甲辰 丙辰 四月 己巳 辛巳 癸巳 乙巳 丁巳 五月 庚午 壬午 甲午 丙午 戊午 六月 辛未 癸未 乙未 丁未 己未 七月 壬申 甲申 丙申 戊申 庚申 八月 癸酉 乙酉 丁酉 己酉 辛酉 九月 甲戌 丙戌 戊戌 庚戌 壬戌 十月 乙亥 丁亥 己亥 辛亥 癸亥 冬月 丙子 戊子 庚子 壬子 甲子 腊月 丁丑 己丑 辛丑 癸丑 乙丑 此表查法是, 凡甲年己年(年柱天干为甲或己), 正月为丙寅, 二月为丁卯,余类推。如1998年为戊寅年, 三月是丙辰月。 2000年为庚辰年, 八月为丁酉月。 口诀要法, 也称为"五虎遁": 甲己之年丙作首, 乙庚之年戊为头。 丙辛之岁寻庚土, 丁壬壬寅顺水流。 若问戊癸何处起, 甲寅之上好追求。 口诀用法: 凡甲年己年, 一月天干为丙, 二月天干为丁, 压余类推。

起卦方法

起卦方法整理如下,快随我一起来了解吧。

起卦方法【一】

小成图的起卦方法

小成图的起卦方法是随意性的。灵活性的、多变性的。他适用于各种起卦方法。

一:摇卦起卦法:

摇卦是用三枚铜钱或硬币摇六次而成卦。此法据传是战国时期的鬼谷子所创,还有的传说是麻衣老祖所创。不管是谁发明,只要大家掌握方法既可。

具体方法如下:将铜钱或硬币三枚,合于手中,默想欲点之事,约一分钟,待心静气场稳定之后,既可摇动手中铜钱,然后将铜钱撒在桌面上,铜钱有字的一面为“面”,无字的一面为“背”。再看组合情况,一个“背”两个“面”称作“单”画作“-”为少阳。两个“背”一个“面”称作“拆”画作“- -”为少阴,三个“背”没有“面”称作“重”画作“0”为老阳为变爻,为“-”。三个“面”没有“背”称作“乂”画作“乂”为老阴,为变爻为“- -”。

第一次摇出的为初爻,画在卦的最下面,依次向上排为二爻、三爻、四爻、五爻、第六次摇出为上爻。画在最上面。如遇“乂”“0”再画出变爻。如果只摇出一静卦则按时辰数除六求余数为动爻,求变卦,小于六的是几就是几爻动,除尽则为六爻动。

时辰代表数字:

子1、丑2、寅3、卯4、辰5、巳6、午7、未8、申9、酉10、戌11、亥12

二:服色起卦法:

即按所穿衣服的颜色起卦,上衣为上卦,下衣为下卦,时辰数除六,求余数为动爻。

如:衣服为白色则为乾,粉色为兑,红色则为离,绿色则为震,兰色则为巽,黑色则为坎,黄色则为艮,米色则为坤。

三:人物方位法起卦法:

人物为上卦,方位为下卦,时辰数除六求余数为动爻。此种方法必须以预测师为太极点,看求测者落在哪个方位。求测者必须以实际年龄为准,不能凭感观印象。

人物年龄段的划分:

1---20岁男 艮 21--40岁男 坎

女 兑 女 离

41--60岁男 震 61岁以上男 乾

女 巽 女 坤

方位:乾西北 坤西南 震正东 巽东南 坎正北 离正南 艮东北 兑正西

四:报数起卦法:

此法极其简单,只须求测者随口报出两个数字,第一个数除八求余数为上卦,第二个数除八求余数为下卦,(八以内的不用除,是几既按几起卦)第一个数与第二个数相加,再加上时辰数除六求余数为动爻,除尽则为上爻动。因数由心生、心动则意动,意动则卦成,所以信息点瞬间定位,储存你的一切信息,这就是所说的时空定位法,所谓时空,即时间与空间的相互结合,所产生的一种气场。

运用此种方法以,必须心诚,不能犹豫不决。我在实践中发现,凡来求测者,只要是诚心来求测的,快速报出两个数,一般准确率是相当高的。有的求测者想来想去,甚至过了两分钟还没报出数来,这种情况信息点不集中,预测的准确性就会大大降低。

五:六十四卦点卦法:

(1)用一张纸画出六十四卦,让求测者随意点出两卦,第一个为主卦,第二个为变卦,这就是苏老师说的心上起经文。

(2)、把六十四卦画在六十四张卡片上,让求测者随意抽取两张,第一张为主卦,第二张为变卦。

无论你用哪种方法起卦,人的信息是同步的,如测一件事情的吉凶,无论你用的是四柱、六爻还是小成图等方法,其卦所显示的信息基本一至,绝不会出现用四柱测为吉,用六爻或小成图为凶的这种情况。邵伟华老师在四柱预测学中提到过一家人的信息同步,这种方法我验证了上百例之多。非常准确。

 

 起卦方法【二】

生辰八字如何起卦 八字起卦方法

一、起年柱

将出生日期对照《万年历》,看此日期处于哪一年,即以其年之干支作为年柱,但应注意的是,年的开始必须严格以立春时刻为起点,而不是通常以农历正月初一或公历元旦作为一年的开始。如某人1994年2月5日生,查万年历为癸酉年阴历十二月廿五日,但再查立春却是在癸酉年阴历十二月廿四日酉时交节,那么其年柱就应该是甲戌而不是癸酉。同理若某人生于癸酉年阴历正月十二,查万年历得知癸酉年立春在正月十三辰时交节,那么其年柱应该算作壬申年而不能作癸酉,余仿此。

年柱是四柱之根,在柱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如命书上常说某人是大溪水命,某人是霹雳火命,都是指年柱的纳音属性而言。

二、起月柱

月柱的起法,是以节气为交界,每交一节气(注意是节气而不是中气),则交替月柱,是即按太阳黄经之运行轨道,将一回归年分成十二分,用以标示四季寒暑之变化、五行盈亏之消息,命局十神之旺哀,在月令一字之分,故为四柱之提纲。

同年柱理,月份也是严格以节气交替时刻为标准的,而不论其阴历阳历平闰与否。参照《基础知识》篇中的节气与干支对照表,可知从立春到惊蛰为寅月,从惊蛰到清明为卯月等,如某人生于1993年3月3日即农历二月十一日,察万年历得知二月十一日位于立春和惊蛰之间,乃作寅月,知道了月柱的地支,再按下列“五虎遁年起月”表对照求出月干,如上例寅月对照表中年干癸查得月干为甲,即月柱为甲寅,余仿此。

三、起日柱

日夜交替,是由地球之自转形成的,在命理学中,以夜子时之初为新的一天开始,那么子时是如何确定的呢,在天文历法中,以太阳过某地上中天为正午时,太阳过某地下中天(所谓下中天即太阳过相对的另一半球的上中天)为正子时,所谓“正”即表示是子时的中间点,按古历一个时辰为二个小时,那么子时之初即为正子时之前一小时,换算成现在的时间,即某地区当地时间夜晚23时为子时之初(历法上称初子时),即为该地新的一天开始。

但是到了近代,受西方历法的影响,一些命理学家对日柱的起讫点有了新的看法,认为新的一天并非是从初子时开始的,而应该是从正子时起算,如近代著名的命理学家袁树珊先生,在其名作《命理探源》之中,就专文讨论过这个问题,袁氏认为在夜晚初子时之后正子时之前,日柱仍然按当天算,时柱却要算作下一天的子时(因为时辰已经交递)。袁氏之种说法,在近代影响较大,直到现在,仍然有一些命理学家遵从其说。

但是我们遍阅古籍,不仅是在四柱命理书中,而且在所有的奇门、八卦、紫徽、六壬等等术数典籍中,却查不到任何一例这样的算法,可见上述的这种观点,只是一种探讨性质,并非定论。当今的预测学者、有“易坛泰斗”之称的邵伟华氏,在其《四柱预测学》一书中,批驳了这种观点,邵氏说:“这种说法不甚合理,又无古例可援,故舍去其分别,又经诸家检验,凡过夜晚23点(即初子时),即作第二天的干支计算日柱。”故我们可以认定,每一天的开始,确实是以初子时为分界线的,凡过初子时即算作新的一天,以此标准论断,方称确当。

 

 起卦方法【三】

以农历年、月、日、时四者起卦:

就是以农历年、月、日三者数之和除以8,余数为上卦,以年、月、日、时、数四者之和除以8,余数为下卦,以年、月、日、时数之和除以6,余数取变爻,获得变卦。年数为农历地支年数记,如子年为1,丑年为2,月数以农历之月数记之,如一月为1,二月为2,三月为3,日数为初一为1,初二为2,直到30数,时数按时辰数记之,如子时为1,丑时为2数。例:农历壬申年四月十一日已时起卦:申年9数,已时6数,则上卦为:(9+4+11)除以8,余数为8为坤卦,下卦为(9+4+11+6)除以8,余数为6为坎卦,变爻数为:(9+4+11+6)除以6,变爻为5变爻。即:上卦为坤,下卦为坎,变爻为5爻。以此我们可得本卦、互卦和变卦,以下类同。

 起卦方法【四】

直接以数起卦

这是一种简便而准确率极高的起卦方法。当有人求测某事时,可以让来人随意说出两个数,第一个数取为上卦,第二个数取为下卦,两数之和除以6,余数为动爻,或者可以随便借用其他能得到两数的办法起卦,如翻书、日历等等。

 起卦方法【五】

端法后天起卦

以物或人所取之象为上卦,以其所在后天八卦方位之卦为下卦,以上、下卦数加时数除以6,余数取动爻。端法后天起卦法是以"八卦万物属数为上卦,以后天八卦方位下卦"。这种方法经常使用。

按声音起卦

凡闻声音,数得声数起作上卦,加时数配作下卦。如动物鸣叫声,叩门声,别人说话声皆可起卦。若所闻声音中有一间隔,可以把间隔前声数取作上卦,把间隔后声数取作下卦,以上下卦数加时辰数取动爻。

按字的笔划数或字数起卦

字少时,,按笔画数,字多时,可用字数起卦。

起卦加数法

按年月日时起卦,一个时辰之内,只有某一特定的卦象,在同一时辰内,可能有多人来占问,不能以同一卦象断事,或有多人同来一问同一件事者,亦不能以同一卦象论之。为解决这一问题,可用加姓氏笔划数的方法,进行起卦决之。

八字 如何确定月分地支

排月柱
月柱, 即用农历的干支表示人出生之年月所处的节令. 注意月干支不是以农历每月初一为分界线, 而是以节令为准, 交节前为上个月的节令, 交节后为下个月的节令.
我们现在用的农历也叫夏历, 是建寅月的, 即每年正月为寅月, 二月为卯月,直到十二月为丑月.月柱中的地支每年固定不变, 从寅月开始, 到丑月结束.
一月 寅月 二月 卯月 三月 辰月 四月 巳月
从立春到惊蛰 从惊蛰到清明 从清明到立夏 从立夏到芒种
五月 午月 六月 未月 七月 申月 八月 酉月
从芒种到小暑 从小暑到立秋 从立秋到白露 从白露到寒露
九月 戌月 十月 亥月 十一月 子月 十二月 丑月
从寒露到立冬 从立冬到大雪 从大雪到小寒 从小寒到立春
凡甲年己年(年柱天干为甲或己), 正月为丙寅, 二月为丁卯,余类推.如1998年为戊寅年, 三月是丙辰月. 2000年为庚辰年, 八月为丁酉月.
另有以下口诀可帮助记忆, 也称为"五虎遁":
甲己之年丙作首, 乙庚之年戊为头.
丙辛之岁寻庚土, 丁壬壬寅顺水流.
若问戊癸何处起, 甲寅之上好追求.
口诀用法: 凡甲年己年, 一月天干为丙, 二月天干为丁, 压余类推.
4.3排日柱
从鲁隐公三年(公元前722年)二月己巳日至今, 我国干支记日从未间断. 这是人类社会迄今所知的唯一最长的记日法.
日柱, 即用农历的干支代表人出生的那一天. 干支记日每六十天一循环,由于大小月及平闰年不同的缘故, 日干支需查找万年历.
日柱, 在命学上是以晚上子时开始顺时针到亥时, 十二个时辰为一天, 每一个时辰占两个钟点. 日与日的分界线是以子时来划分的, 即晚上的十一点.十一点前是上一日的亥时, 过了十一点就是次日的子时. 这一点请特别留意,而不要认为午夜十二点是一天的分界点.
4.4排时柱
时柱, 用农历干支表示人出生的时辰. 一个时辰在农历记时中跨两个小时,故一天共十二个时辰.
子时: 23点 --凌晨1 点前 丑时: 1 点 --凌晨3 点前
寅时: 3 点 --凌晨5 点前 卯时: 5 点 --凌晨7 点前
辰时: 7 点 --上午9 点前 巳时: 9 点 --上午11点前
午时: 11点 --上午13点前 未时: 13点 --上午15点前
申时: 15点 --上午17点前 酉时: 17点 --上午19点前
戌时: 19点 --晚上21点前 亥时: 21点 --晚上23点前
古人将一日等分为十二时辰, 即:
夜半者子也, 鸡鸣者丑也, 平旦者寅也, 日出者卯也,
食时者辰也, 隅中者巳也, 日中者午也, 日佚者未也,
哺时者申也, 日入者酉也, 黄昏者戌也, 人定者亥也.
时柱的地支是固定不变的, 而天干却不同, 可查下面日上起时表:
日上起时表
时/日 甲己 乙庚 丙辛 丁壬 戊癸
子 甲子 丙子 戊子 庚子 壬子
丑 乙丑 丁丑 己丑 辛丑 癸丑
寅 丙寅 戊寅 庚寅 壬寅 甲寅
卯 丁卯 己卯 辛卯 癸卯 乙卯
辰 戊辰 庚辰 壬辰 甲辰 丙辰
巳 己巳 辛巳 癸巳 乙巳 丁巳
午 庚午 壬午 甲午 丙午 戊午
未 辛未 癸未 乙未 丁未 己未
申 壬申 甲申 丙申 戊申 庚申
酉 癸酉 乙酉 丁酉 己酉 辛酉
戌 甲戌 丙戌 戊戌 庚戌 壬戌
亥 乙亥 丁亥 己亥 辛亥 癸亥
另有以下口诀可帮助记忆, 也称"五鼠遁":
甲己还加甲, 乙庚丙作初.
丙辛从戊起, 丁壬庚子居.
戊癸何方发, 壬子是真途.
上表和口诀的用法与年上起月法类似. 如丙申日卯时的天干是辛, 即辛卯时.

怎么知道自己的四柱

由自己出生年月日,查万年历而得,时辰甲子由“日上起时法”而得。

展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