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阳五行之术,奇门遁甲的可怕之处

2023-10-09崇庆运势网热度: 16129

河图洛书中的洛字代表的是洛水吗?

我国文化历史悠久,说到奇书人们会想起山海经,此外还会有人想到蕴含着古人深奥文明的易经,其中易经源于被誉为华夏文化和我国阴阳五行之术的起源的河图洛书。河图洛书是我国远古时期流传至今的两幅神秘图案,传说中河图出自黄河,而洛书出于洛水,但河图的河指的是银河,即星河图,而洛书的洛指的是脉络的络,即天地空间脉络之书。

首先,洛书是我国阴阳五行之术的源头。洛书是我国古老的传说,根据古代传说,在洛水有神龟背驮洛书,大禹根据洛书而治水成功,并且因此产生九章大法的治理制度,所以洛书是古代流传下来的神秘图画。而洛书是由黑白两种颜色组成的点数图案,并且这些点数将洛书分为九个格,即洛书是由九个黑白颜色数字组成图案。根据洛书歌,戴九履一,而左三右七,即南北东西分别是用白点组成的数字九、一、三和七;二四为肩,六八为足,即四个斜方分别是用黑点组成的数字二、四、六和八,白色数字五在正中间,其中白点是阳数,黑点是阴数。

然后,洛书的洛代表的是脉络的络,即洛书应为脉络之书。根据洛书的图案可知洛书是左右上下都十分工整的“九宫格图”,而这九宫是古人根据星象排布出来的辨别系统。古人在观测星象的时候,会以太乙星即北极星的位置为定位标准,而九宫是根据北斗星斗柄的指向,从天体星象中选出九个方位上最亮的星作为辨定方位的标志,也就是洛书九宫的方位和数目的来源。传说中北斗是北极帝星的御车,所以根据斗柄旋转所指的方位可以推算四时八节气及二十四节气的气象变化,因此洛书的洛,其实是脉络的络,即广阔无垠的宇宙星空的脉络。

最后,洛书的历史悠久,洛书虽然出于洛水,但洛书实际是络书,即天地空间变化的图案。

道教的阴阳五行学说是什么?

阴阳五行
五 行 之 说 始 自 尚 书 , 阴 阳 之 说 , 始 自 周 易 而 皆 大 行 於 春 秋 战 国 的 阴 阳 家 ; 兹 先 述 五 行 :
尚 书 洪 范 篇 内 说 : 武 王 克 商 後 , 往 见 商 朝 贤 臣 箕 子 , 箕 子 向 他 贡 献 出 九 条 治 国 的 方 略 ( 书 称 「 洪 范 九 畴 」 ) 其 中 第 一 条 就 称 为 五 行 ( 书 称 初 一 曰 「 五 行 」 ) : 一 曰 「 水 」 , 二 曰 「 火 」 , 三 曰 「 木 」 , 四 曰 「 金 」 , 五 曰 「 土 」 。 然 後 分 述 五 行 的 性 质 :
( 一 ) 「 水 」 曰 润 下 ─ ─ 雨 水 , 山 水 , 河 水 皆 向 下 流 , 湿 润 入 土 , 以 生 万 物 。
( 二 ) 「 火 」 曰 炎 上 ─ ─ 火 向 上 升 , 产 生 炎 热 , 大 则 为 火 山 , 爆 发 生 土 地 , 小 则 为 百 姓 日 用 所 需 。
( 三 ) 「 木 」 曰 曲 直 ─ ─ 树 木 不 是 曲 就 是 直 , 象 徵 真 理 与 非 真 理 , 人 民 观 象 於 木 以 分 事 态 之 曲 直 。
( 四 ) 「 金 」 曰 从 革 ─ ─ 古 称 金 为 铜 , 以 铜 铸 器 日 求 改 良 , 精 益 求 精 ( 革 ) 。
( 五 ) 「 土 」 爰 稼 穑 ─ ─ 土 地 生 各 种 农 产 品 以 养 人 。
洪 范 又 继 续 说 五 行 各 有 味 道 :
( 一 ) 润 下 ( 水 ) 作 咸 。 ( 咸 入 肾 )
( 二 ) 炎 上 ( 火 ) 作 苦 。 ( 苦 入 心 )
( 三 ) 曲 直 ( 木 ) 作 酸 。 ( 酸 入 肝 )
( 四 ) 从 革 ( 金 ) 作 辛 。 ( 辛 入 肺 )
( 五 ) 稼 穑 ( 土 ) 作 甘 。 ( 甘 入 脾 )
先 秦 道 家 与 阴 阳 家 也 承 认 五 行 是 构 造 自 然 的 元 素 , 於 是 把 五 行 的 活 动 变 为 相 生 及 相 克 , 并 加 时 间 的 循 环 , 便 成 为 阴 阳 五 行 家 , 周 末 时 邹 衍 倡 之 於 先 , 汉 初 诸 儒 具 体 於 後 , 他 们 按 照 自 然 现 象 定 出 五 行 相 生 相 克 :
五 金 克 木 ─ ─ 木 斗 不 过 斧 ( 金 )
行 木 克 土 ─ ─ 树 木 的 根 固 定 泥 土
相 土 克 水 ─ ─ 水 来 土 淹 , 土 堤 防 水
克 水 克 火 ─ ─ 救 火 现 象
火 克 金 ─ ─ 铸 铜 成 器
五 金 生 水 ─ ─ 铜 镜 凝 结 空 中 水 气 变 成 露 珠
行 水 生 木 ─ ─ 草 木 赖 水 份 以 生 长
相 木 生 火 ─ ─ 烧 木 柴 生 火
生 火 生 土 ─ ─ 地 震 喷 火 , 生 成 新 土 地
土 生 金 ─ ─ 一 切 金 属 自 土 中 出
上 述 这 些 现 象 受 时 间 的 转 变 而 影 响 , 每 年 每 月 每 日 每 时 都 有 不 同 , 因 而 便 把 阴 阳 ( 时 间 转 变 ) 配 合 到 五 行 来 。
早 在 三 千 年 前 , 我 国 的 天 文 学 家 已 经 测 定 了 太 岁 ( 木 星 ) 的 运 行 , 和 每 年 冬 至 、 夏 至 的 确 定 时 间 , 从 而 分 出 四 季 和 纪 时 的 天 干 地 支 。
每 年 农 历 十 一 月 的 冬 至 节 ( 太 阳 直 射 南 回 归 线 ) 太 阳 开 始 北 移 , 日 渐 长 , 夜 渐 短 , 称 为 一 阳 生 。
每 年 农 历 六 月 的 夏 至 节 ( 太 阳 直 射 北 回 归 线 ) , 太 阳 开 始 南 移 , 日 渐 短 , 夜 渐 长 , 称 为 一 阴 生 。
把 一 年 时 间 分 作 两 份 , 冬 至 开 始 至 夏 至 之 前 为 阳 , 夏 至 开 始 至 冬 至 之 前 为 阴 ; 这 是 阴 阳 划 分 之 始 , 一 年 如 此 , 一 日 之 间 白 昼 为 阳 , 黑 夜 为 阴 , 午 前 为 阳 , 子 前 为 阴 ( 见 周 易 十 二 辟 卦 ) 。
时 间 上 阴 阳 相 对 , 推 而 广 之 , 物 质 亦 是 阴 阳 相 对 , 而 物 质 是 五 行 生 克 所 成 , 故 阴 阳 与 五 行 乃 成 为 一 体 。
阴 阳 五 行 既 是 自 然 的 构 成 元 素 , 而 道 家 以 研 究 自 然 为 目 的 , 於 是 把 五 行 阴 阳 支 配 在 一 切 物 质 上 ; 兹 先 言 人 体 的 五 行 ─ ─ 阴 阳 家 以 为 「 人 」 是 自 然 界 中 的 精 英 结 合 而 生 , 故 人 实 即 自 然 的 具 体 , 例 如 :
人 有 毛 发 , 自 然 有 草 木 ; 人 有 双 目 , 自 然 有 日 月 ; 呼 吸 为 风 , 挥 泪 成 雨 ; 骨 为 山 , 血 脉 为 河 流 等 , 谓 之 天 人 合 一 , 汉 初 诸 儒 盛 宗 之 。
道 教 采 其 说 , 合 阴 阳 儒 术 以 为 炼 丹 炼 气 的 根 据 , 当 时 中 医 皆 先 习 儒 术 , 旁 及 阴 阳 五 行 , 而 研 究 阴 阳 五 行 之 学 以 道 教 为 最 精 , 故 中 医 学 说 亦 以 阴 阳 五 行 为 主 , 著 书 立 说 皆 道 教 言 , 於 是 学 中 医 者 皆 知 : 五 脏 属 阳 , 肝 属 木 , 肾 属 水 , 肺 属 金 , 心 属 火 , 脾 属 土 。
六 腑 属 阴 , 肝 以 胆 为 腑 , 肾 以 膀 胱 为 腑 , 肺 以 大 肠 为 腑 , 心 以 小 肠 为 腑 , 脾 以 胃 为 腑 , 腑 脏 相 连 , 有 病 互 相 影 响 。 六 腑 中 有 三 焦 一 腑 , 将 人 身 分 为 上 、 中 、 下 三 段 , 不 属 五 脏 。
依 五 行 相 克 之 说 : 肝 ( 木 ) 克 脾 ( 土 ) ; 肾 ( 水 ) 克 心 ( 火 ) , 肺 ( 金 ) 克 肝 ( 木 ) , 心 ( 火 ) 克 肺 ( 金 ) , 肾 ( 水 ) 克 心 ( 火 ) 。
中 医 即 以 上 述 理 论 去 治 病 , 例 如 胃 痛 由 於 肝 强 , 以 木 克 土 ( 脾 胃 属 土 ) , 故 治 胃 痛 多 用 平 肝 之 药 , 而 不 多 用 止 痛 之 药 。
道 教 炼 气 、 炼 丹 , 讲 求 心 肾 相 交 , 谓 之 水 火 既 济 , 亦 谓 之 坎 离 相 交 。 自 魏 伯 阳 著 《 周 易 参 同 契 》 , 以 周 易 八 卦 , 加 入 阴 阳 五 行 之 说 , 於 是 阴 阳 、 五 行 、 八 卦 成 一 综 合 体 , 为 道 教 主 体 之 学 , 八 卦 中 间 的 太 极 , 内 分 阴 阳 , 外 围 八 卦 , 按 八 方 排 列 :
坎 ( 、 水 ) 北 方 ; 离 ( 、 火 ) 南 方 ;
震 ( 、 雷 ) 东 方 ; 兑 ( 、 泽 ) 西 方 ;
巽 ( 、 风 ) 东 南 ; 乾 ( 、 天 ) 西 北 ;
坤 ( 、 地 ) 西 南 ; 艮 ( 、 山 ) 东 北 。
堪 舆 家 以 八 卦 八 方 配 合 二 十 八 宿 , 廿 四 节 气 , 六 十 四 卦 ( 八 卦 重 叠 ) 等 组 成 罗 盘 以 定 吉 凶 。 星 相 家 以 五 行 八 卦 为 根 据 以 定 命 相 。 占 卜 家 以 五 行 八 卦 为 根 据 以 判 未 来 。 各 家 皆 以 道 教 学 说 为 依 据 而 成 书 。

阴阳五行理论是什么?

阴阳五行学说,是我国古代的一种哲学思想。阴阳源于中国古代的哲学思想,认为万物都有阴阳两个对立面,以阴阳来解释自然界的各种现象,例如天是阳,地是阴;日是阳,月是阴。阴阳的对立和统一,是万物发展的根源。凡是旺盛、运动、强壮、外向、功能性的,均属阳;相反,凡是宁静、寒冷、抑制、内在、物质性的,均属阴。“阳”代表积极进取的一面,“阴”代表消极退守的一面。阴和阳之间的矛盾作用,推动了万事万物的形成和发展,从而产生了干变万化的世界。而且任何事物发展到一定程度,会“物极必反”,向相反的方向转化。医学家运用这种思想。借以分析、归纳人体的生理活动和病理变化,寻求战胜疾病的诊断、治疗途径,就逐渐发展成了中医的阴阳五行学说。它作为一种指导思想,渗透在中医理论体系里,是中医学最精粹的部分之一,用来解释人体生理现象及病理变化的规律。

简单来说,阴是指人体实质的物质,即体液,包括血液、津液、泪水、鼻水、内分泌液,甚至男性的精液。至于阳,则指人体非实质的物质,即身体的机能和气。

阴阳协调,则身体健康;阴阳失调,则百病丛生。

正如《内经·阴阳应象大论》所说:阴阳法则是贯通天地自然的普遍规律。是一切运动变化的根源,是生长衰亡的原因,是人们认识和把握万事万物的根本方法和准绳。所以治病也就必须抓住这个根本。

《内经》根据阴阳矛盾法则,结合当时我国天文、历法、气象、地理、物理、化学和生物学的最高成就。对医学领域中的许多问题都作了充分的论述,比如:

从解剖的角度认为:男是阳,女是阴;背是阳,腹是阴;外是阳,内是阴;腑是阳,脏是阴等等。

从生理的角度认为:气是阳,血是阴;动是阳。静是阴等等。

在病理上认为:一旦阴阳失去平衡,就会产生疾病。不管疾病怎样复杂,归纳起来不外是阴阳偏胜偏衰两种倾向,就是说阴胜就阳病,阳盛就阴病,阳气胜就热,阴气胜就寒。而且这种偏胜偏衰发展到一定程度,还会出现寒极生热、热极生寒的反常现象。总之,阴阳平衡是人体健康的必要条件。所以《内经·生气通天论》说:阴平阳秘,精气乃治,阴阳离决,精气乃绝。

在诊断上提出了根本原则,就是“察色按脉,先别阴阳”。意思是一定要全面地了解人体各方面的情况,然后抓住阴阳这个纲进行分析,以便判断疾病是表证、热证、实证(阳证),还是里证、寒证、虚证(阴证)。

在治疗上也提出了阳病治阴,阴病治阳的基本法则。谨慎地诊察病证的阴阳偏胜偏衰,而后加以治疗,使人体达到阴阳平衡。

总之,阴阳学说讲的不是具体的生理、病理知识,而是用以指导人们研究生理、病理的一种思想方法。

五行学说和阴阳学说一样,本是我国古代的一种朴素唯物主义的哲学思想。古代的五行学说主要是用来说明宇宙间各种事物之间的相互关联以及运动变化规律。医学上一直继承这一学说的合理因素,主要用来说明人体生理和病理现象跟外在环境各种因素的相互联系,以及人体内部各器官之间相互资生和相互制约的关系。

要弄懂五行,首先要懂得“五行归类”。所谓“五行”,原指的是水、木、金、火、土五种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物质。由于这五种物质各具有不同属性,后来人们就把凡具有相同属性的事物归于一类。比如,木行的特性是生发、柔和。春季草木萌生,显现了一种生发条畅的气象。因而春在五行中就属木行。同样,由于肝脏性喜条达舒畅,象征着春和木的特性,于是肝在五行中也属于木湖天春色行。又由于中医学上认为肝和胆是表里关系。而肝又开窍于目,所以胆和目在五行中也属于木行。所以,凡是和木的特征相关的春、肝、胆、目等等就都归在本行里。这样扩展开去,万事万物就都可以按五行归为五大类。这里只是举出了五行归类的一小部分,繁衍开去还可以举出许多。五行归类表明,人体各部分之间以及人体和自然之间有复杂的内在联系。

其次还要懂得五行生克关系。“生”,含有滋生助长的意思,“克”,含有制约、阻抑的意思。以五脏为例,按照五行归类,肝属木,心属火,脾属土,肺属金,肾属水。相生的关系:火是土之母,土是金之母,金是水之母,水是木之母,木是火之母。相克的关系: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在正常情况下,相生中寓有相克,同时相克中又寓有相生。为此,生和克的相互作用、相互协调,就保证了人体内部器官运动的相对平衡。一旦这种正常的生克关系遭到破坏,一脏有病,就会牵连其他脏器受害。

应该指出,中医的五行学说是古代医学家在科学技术十分落后的条件下,对于人体和自然环境以及人体内部器官相互关系的一种概括性理解,这种在五行生克思想指导下提出的五脏疾病转变的理论,对后来中医的发展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汉代张仲景就根据这种思想提出了“上工治未病”(上工,高明医生的意思)的重要观点,他说:“肝脏有了病变,就要想到肝病可以影响到脾脏,就应当先治脾。”后世的许多医家又在张仲景的基础上充分应用五行生克的道理,创造了许多治疗经验。如现在我们常常听到的“滋肾水以涵肝木”、“壮肾水以制阳光”、“扶土抑木”等治疗原则,这些经验帮助我们解决了不少疑难病症。从这个意义上说,五行学说的运用是我国医学史上的一个重要成就。

中医的阴阳五行学说最主要的内容是:启示人们从整体方面去把握整个自然界的运动规律,并从这个高度上去认识人的生命运动规律和它跟自然界运动规律的具体联系,这正是整个中医理论的精髓。中医阴阳五行学说的正确和合理性(这是主要的方面),不仅为几千年中医发展所证明,而且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随着现代思维科学的发展,越来越显得深刻和丰富。

什么是中医的阴阳五行说?

阴阳五行学说是中国古代朴素的唯物论和自发的辩证法思想。它认为世界是物质的,物质世界是在阴阳二气作用的推动下孳生、发展和变化;并认为木、火、土、金、水五种最基本的物质是构成世界不可缺少的元素。这五种物质相互资生、相互制约,处于不断的运动变化之中。这种学说对后来古代唯物主义哲学有着深远的影响。人们在长期医疗实践的基础上,将阴阳五行学说广泛地运用于医学领域,用以说明人类生命起源,生理现象,病理变化,指导着临床的诊断和防治。阴阳五行学成为中医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起着极为深刻的影响。

阴阳

传说天地形成之前,宇宙一片混沌,盘古开天辟地,将混沌一分为二,天为阳,地为阴。后来古人依据生产、生活实践和对自然现象的长期观察,逐渐把太阳、男性、力量、光亮、热等带有向上的、运动的、积极的、肯定的、善意的、热情的属性归为阳,把月亮、女性、软弱、黑暗、冷等带有下沉的、静止的、消极的、否定的、恶意的、冷淡的属性归为阴,并由此归纳出一套阴阳相互作用的理论,来解析说明世上万事万物的产生和发展。把它应用到自然界、人类和生老病死便有了之后的阴阳五行学说、阴阳八卦学说和古老的中医学理论。

五行

古人以为,世界是由金、木、水、火、土五种基本元素组成的,而且更进一步地认为,这五种元素互相转化、互相制约,从而形成了天地万物千姿百态的架构和取向。对于五行转化的规律,可分为相生和相克两种。

相生: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

相克: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

阴阳与五行的关系阴阳属于阴阳五行学说立论的基础。阴阳与五行属于形式与内容的关系。就是指无论阴的内部或阳的内部包括阴阳之间都具备着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象表达的那种生克利害的基本关系。换句话来说,即阴阳的内容是通过木火土金水物象反映出来的,五行属于阴阳内容的存在形式。如:宇宙虽然无边无际,但在地球这个视角其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就是天地,天地的空间就是通过东南中西北显示出来的。

中医一气,阴阳,五行三种学说的关系

一、气、阴阳、五行的关系气、阴阳、五行都是中国传统哲学的重要范畴。气在与阴阳、五行的纵横联结中,构成厂气——阴阳——五行的逻辑结构系统,形成了中国传统哲学自身的特点。(一)气与阴阳气是物质实体,是构成宇宙天体以及天地万物的最基本元素,是世界的本原。气范畴肯定了物质世界的统一性。阴阳是气的两种固有属性。按阴阳分,则世界上的气可分为阴气和阳气两类。阴阳又是气本身内在的矛盾要素。阴气和阳气又各具阴阳对立要素,相互渗透,相互作用,构成了气的矛盾统一体。一气分为阴阳,阴阳统一于气。“气有阴阳”(《正蒙·神化》),“一物两体,气也”(《正蒙·参两》),“气有阴阳,屈伸相感之无穷,故神之应也无穷”(《正蒙·乾称》)。气是一,万物本原为一气,但一气分阴阳,气有阴阳为两,两存在于一之中,表现为对立的两个方面,“一”指对立双方的统一。作为宇宙本原的气是阴阳对立的统一物,物质世界在阴阳二气的相互作用下,不断地运动变化。“两不立则一不可见,一不可见则两之用息。两体者,虚实也,动静也,聚散也,清浊也,其究一而已”(《横渠易说·说卦》)。虚实、动静、聚散、清浊等是对立两方面的具体表现,也是一气之阴阳的具体内涵。这种阴阳对立的双方,共同组成气的统一体,它们是一切运动变化的根源,从而建立起对立统一的气一元的物质概念。(二)气与五行气是世界的本原,“天地间一气耳。气之清而强者为火,清而弱者为水;浊而沉者为土,浊而浮者为木,浊而实者为金,皆一气之清浊而流派为五也。一气分五行,而五行又各有五行’’,“五可还一,一可摄五,譬之一树……各不同形,实总一根菱”(《百子全书·叔苴子内篇·卷一》)。五行同一气,一气合五行。《云笈七笺》吸收了阴阳五行思想,根据“元气本一,化生有万”的理论,阐述了气与五行的关系,谓:“一含五气,为水、为火、为木、为金、为土”,“元气分而为五行,五行归于一气”。《白虎通·卷二》曰:“五行者……金木水火土也。言行者,欲言为天行气之义也”,意即金木水火土五种物质元素是由气的运动变化而成的。如是,将五行多元物质结构概念统一于气一元论的单一的物质概念之中。(三)阴阳与五行中国古代哲学认为:“天降阳,地出阴,阴阳合而生五行”(《李觏《删定易图序论一》》。即五行本原于阴阳之气,阴阳二气相互作用而产生五行。“阴变阳合而生水、火、木、金、土。五气顺布,四时行焉”,“五行一阴阳也,阴阳一太极也,太极本无极也。五行之生也,各一其性”(《御纂性理精义·卷一》)。“阴阳之为五行,有分而言之者,如木火阳而金水阴也;有合而言之者,如木之甲,火之丙,土之戊,金之庚,水之壬皆阳,而乙丁己辛癸皆阴也。以此推之健顺,五常之理可见”(《御纂情理精义·卷十》)。即太极生阴阳,阴阳化五行。就五行之阴阳言,木火属阳而金水土属阴,而五行之中又各具阴阳,木之甲、火之丙、土之戊、金之庚、水之壬为阳,而木之乙、火之丁、土之己、金之辛、水之癸为阴。世界本原一气,气之动静而为阴阳,气为阴阳之体,阴阳为气之用。阴阳合和化生五行。所谓“有太极则一动一静而两仪分,有阴阳则一变一合而五行具”(《御纂性理精义·卷一》)。总之,“本是一气,分而言之曰阴阳,又就阴阳中细分之则为五行。五气即二气,二气即一气”(吴澄《吴文正公集·答人问性理》)。一气分阴阳,阴阳生五行,阴阳五行均为气之消息变化。二、气一元论、阴阳学说、五行学说的关系气、阴阳和五行,均为中国古代唯物主义哲学关于世界的物质构成的哲学范畴,属于世界本原的物质概念。气一元论、阴阳学说和五行学说,是中国朴素的唯物论和辩证法,是中国传统文化认识世界的根本观点和方法,体现了中华民族特有的智慧和才能。气一元论、阴阳五行学说渗透到医学领域后,促进了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并贯彻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各个方面。其中,气一元论作为一种自然观,奠定了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石,如果说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全部学说都是建立在气一元论基础之上的,也并不为过。而阴阳学说和五行学说作为方法论,则构筑了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本框架。气一元论、阴阳学说和五行学说,既各有所指和特点,又相互关联。(一)气一元论气一元论认为,气是不断地运动着的物质实体,是世界万事万物的本原(或本体),为宇宙天体和天地万物统一的物质基础。运动是气的根本特性,阴阳是气的固有属性,气是阴阳的矛盾统一体,气的胜复作用即阴阳的矛盾运动是物质世界运动变化的根源,气聚而成形,散而为气,形(有形)与气(无形)及其相互转化是物质世界存在和运动的基本形式。物质世界是一个不断地发生着气的升降出入的气化运动的世界。气分而为阴阳,阴阳合而生五行,而五行之中复有阴阳。就世界的本原而言,作为一种自然观,气一元论是阴阳学说和五行学说的基础。“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人是天地自然之气合乎规律的产物。人体就是一个不断地发生着升降出入的气化运动的机体。人体的气可分为阴气和阳气两类。阴阳匀平,命日平人。生命过程就是阴阳二气对立统一运动的结果。人体的脏腑形体官窍等各个部分,又可按五行分为心、肺、脾、肝、肾等五个系统。五行之中复有阴阳和五行。机体就是这样联系密切、错综复杂的巨系统。(二)阴阳学说阴阳是在气一元论的物质概念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具有深刻辩证性质的气本体论的概念。阴阳学说对世界本原的认识从属于气一元论,不仅具有自然观的特征,而且更具有方法论的性质。气一元论注重分析世界万物产生的本原,认为气是天地万物的无限多样性的统一的物质基础,以气之聚散来说明有形与无形之间的内在联系,强调事物的产生和消灭只是气的存在形式的转化,坚持了宇宙万物的形态多样性和物质统一性,着重回答哲学“本体论”的问题。而阴阳学说则注重研究气自身运动的根源和规律,认为气,一物两体,是阴阳矛盾的统一体。阴阳二气的相互作用是气自身运动的根源和一切事物运动变化的根本原因。用“一分为二”的辩证观点阐述相关事物或事物内部两个方面存在着的相互对立互根、消长转化和协调平衡。在气一元论基础上,体现了朴素的对立统一观念。认为整个宇宙是一个阴阳相反相成的对立统一体,阴阳的对立统一是天地万物运动变化的总规律。人体内部以及人与自然也是一个阴阳对立统一体。阴阳对立理论用来分析人体健康和疾病的矛盾,阐明生命运动的根本规律。阴阳学说在本体论上虽根于气一元论,但在方法论上更具辩证法思想,进一步发展了中国传统哲学。气的观念和阴阳矛盾的观念有机地结合,从而建立起对立统一的气一元论物质概念。(三)五行学说五行学说对世界本原的认识也从属于气一元论,不仅具有自然观的特征,更具有朴素的普遍系统论性质。五行学说对宇宙本原的认识侧重于世界的物质构成,认为木、火、土、金、水是构成世界万物的物质元素,与气一元论主要说明世界的物质本原不同。五行学说用五行的生克制化、乘侮胜复规律,来说明自然界万事万物整体动态平衡性,视五行为宇宙的普遍规律,以五行为基础阐述事物之间生克制化、乘侮胜复的相互关系。由气而生成的天地万物,是由木、火、土、金、水五行结构系统所组成的整体,赖五行结构系统之间的生克制化、乘侮胜复机制,维持自然界的整体动态平衡。人体是一个以五脏为中心的五行结构系统所组成的有机整体。人与环境也是一个有机整体。中医学应用五行学说,从系统结构观点分析了人体局部与局部、局部与整体之间的有机联系,以及人体与外界的统一,论证了人体是一个统一整体的整体观念。五行生克乘侮胜复的调节机制,是人体脏腑经络结构系统保持相对稳定和动态平衡的原因。故曰:“造化之机,不可无生,亦不可无制。无生则发育无由,无制则亢而为害”(《类经图翼·运气》),必须生中有制,制中有生,才能运行不息,相反相成。“气有余,则制己所胜而侮所不胜。其不及,则己所不胜,侮而乘之;己所胜,轻而侮之”(《素问·五运行大论》)。“有胜之气,其必来复也”(《素问·至真要大论》)。“微者复微,甚者复甚,气之常也”(《素问·五常政大论》)。气有阴阳,阴阳合而生五行,五行和阴阳结合而化生万物。五行系统结构的矛盾运动是宇宙的普遍规律,也是生命运动的普遍规律。阴阳五行的矛盾运动是人体之气运动的具体表现,是人体脏腑经络的运动规律,是生命���动的普遍规律。总之,气一元论与阴阳五行学说相比较,更具“本体论”性质,旨在说明天地万物的物质统一性,人之生死,全在乎气。阴阳五行学说更具方法论特征。

第二章 阴阳五行学说1

阴阳五行是我国古代哲学家认识和解释宇宙万物变化的理论工具,这一学说蕴含着朴素的唯物辩证法思想。《内经》中,阴阳五行学说被广泛运用,作为解释生命活动及自然衍化、天人相关规律的基本法则。

      阴阳,是事物与现象既对立又统一的两个方面,《周易。系辞》云:一阴一阳之谓道。”张景岳《类经》又说:“阴阳者,一分为二也。”任何事物无不处在阴阳的对立统一之中,于是《内经》把阴阳推广到一切领域,比如天与地,则“积阳为天,积阴为地”;动与静,则“阴静、阳躁”;形与气,则“阳化气,阴成形”;气与味,则“气为阳,味为阴”;寒与热,则“阴主寒,阳主热”;水与火,则“水为阴,火为阳”;男与女,则男为阳,女为阴;脏与腑,则“脏者为阴,腑者为阳”;昼与夜,则昼为阳,夜为阴;春夏与秋冬,则春夏为阳,秋冬为阴。所以《素问.阴阳离合论》说:“阴阳者,数之可十,推之可百,数之可千,推之可万,万之大不可胜数,然其要一也。”阴阳是事物对立双方的概括,所以它既可代表事物所固有的两种相互对立属性的统一体,也可代表同一事物内部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用“一分为二”的方法进行推演,便可以由十到百,由百到千,由千到万,以至无穷无尽。然合而论之,就是阴阳一气,即阴阳对立统一的关系。五行,是以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为代表,说明一切事物的属性以及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它属于古代朴素的系统论。如以五季合五行,则春属木,夏属火,长夏属土,秋属金,冬属水。五方合五行,则东方属木,南方属火,中央属土,西方属金,北方属水。五脏分属五行,则肝属木,心属火,脾属土,肺属金,肾属水。余如风、热、湿、燥、寒五气,青、赤、黄、白、黑五色,酸、苦、甘、辛、咸五味,均可用五行归类,并用五行加以联系,加以说明。由于五行之间既相互资生,又相互制约,古人便运用五行相生相克的规律来认识和说明一切事物的内外联系,进而阐明各种不同事物在其发展过程中的动态平衡关系。因此张景岳说:“造化之机,不可无生,亦不可无制。无生则发育无由,无制则亢而为害。生克循环,运行不息,而天地之道,斯无穷已。”《类经图翼.五行统论》)阴阳与五行,二者紧密结合,相互为用,阴阳中包含五行,五行中体现阴阳。张景岳谓“五行即阴阳之质,阴阳即五行之气,气非质不立,质非气不行”《类经图翼》)。《内经》运用阴阳五行的理论概括和说明了人体生理功能、病理变化、诊断纲领、治疗法则,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等基本内容。阴阳五行理论,贯穿在《内经》的各个篇章之中,确已成为祖国医学理论的核心思想。
一、阴阳的总纲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治病必求于本。”其所谓道,即法则;纲纪,即纲领;父母,即本源;本始,即根本、原始;神明之府,即事物运动变化的所在。原文指出,阴阳是自然界运动变化的根本法则,是分析和归纳万事万物的纲领,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根源,是事物产生与消亡的根本,是事物运动变化的所在。治疗疾病一定要推求阴阳变化这个根本的法则。《内经》认为,阴阳是自然界的普遍规律,是万物发生、发展、变化的本源。人类也和自然界一样,“人生有形,不离阴阳”(《素问.宝命全形论》;“生之本,本于阴阳”《素问.生气通天论》。人体一切组织结构,人的整个生命活动,都必然建立在阴阳对立统一规律的基础之上。因此,《内经》把辨别阴阳作为诊断疾病的基本纲领,把调整阴阳作为治疗疾病的基本法则,明确指出“治病必求于本”。如张志聪所释:“本者,本于阴阳也。人之脏腑气血,表里上下,皆本乎阴阳。而外淫之风寒暑湿,四时五行,亦总属阴阳之二气。至于治病之气味、用针之左右,诊别脉色,引越高下,皆不出乎阴阳之理,故日治病必求于本。’

二、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

    阴阳作为自然界运动变化的客观规律,用来概括和说明自然界相互对立统一的两个方面,以及这两个方面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相互消长、相互转化的关系。归纳起来,它的基本内容约可列为3个方面。

1.对立与互根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故积阳为天,积阴为地。阴静阳躁,阳生阴长,阳杀阴藏。阳化气,阴成形。”积阳为天,积阴为地,天与地是阴阳相对的,又是相互交泰的。阴静阳躁,是阴阳动静相对,而动与静则是事物变化的两种表现。阳生阴长,是指阴阳的生长功能;阳杀阴藏,是指阴阳的杀藏作用。一年之中,春天主生,夏天主长,秋天主收(杀),冬天主藏。有生长才有杀藏,有杀藏也才有生长,生长与杀藏既是相互对立的,又是互为其根的。阳化气,阴成形,是以形气分阴阳,形主物质,气主功能,物质产生功能,功能化生形体,形之与气既相对立又互为其根。《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又云:“天地者,万物之上下也;阴阳者,血气之男女也;左右者,阴阳之道路也;水火者,阴阳之征兆也;阴阳者,万物之能(胎)始也。故日: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它指出,天地覆载万物,阴阳化生男女。左升右降是阴阳循行的道路,水与火则是阴阳的明显象征。而这一些都是相互对立而又互为其根的。可见阴阳变化是一切事物生成的原始。具体到人身,则“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人体内为阴,外为阳,精微物质守藏在内,功能活动表现在外,而阴精守藏于内作为阳气的物质基础,又必须依靠阳气的固护;阳气运使于外作为阴精的功能表现,又必须赖于阴精的固守。可见阴阳内外既是相互对立的,又是互为其根的。石寿棠《医原》说得好;“阳不能自立,必得阴而后立,故阳以阴为基,而阴为阳之母;阴不能自见,必待阳而后见,故阴以阳为统,而阳为阴之父。根阴、根阳,天人一理也。”

2.消长与转化

       《素问。脉要精微论》论述了一年四时阴阳的消长与转化:“冬至四十五日,阳气微上,阴气微下;夏至四十五日,阴气微上,阳气微下。”冬至四十五日即是立春节,此时大地阳气微上,阴气微下,气候逐渐由寒转暖。夏至四十五日即是立秋节,此时大地阴气微上,阳气微下,气候逐渐由热转凉。四时阴阳的消长变化可以直接影响人体及其疾病的转归,尤其是二分(春分、秋分)、二至(夏至、冬至),是自然界也是人体阴阳之气消长变化较为显著的时刻,对疾病的机转产生着巨大影响。江之兰《医津一筏》说:“二分二至,病之轻者,可望其愈;病之重者,须防其笃。此阴阳互换,人气随之也。”《灵枢。论疾诊尺》篇还进一步明确了四季阴阳寒热相互转化的规律,“四时之变,寒暑之胜,重阴必阳,重阳必阴。故阴主寒,阳主热。故寒甚则热,热甚则寒。故日:寒生热,热生寒,此阴阳之变也”。就是说,春夏秋冬四时气候的变化,寒暑的交替往来,都是阴阳运动变化的结果。阴发展到了极度,必然向阳的方面转化;阳发展到了极度,必然向阴的方面转化。阴阳与寒热,彼此是相互对应的,所以说,阴主寒,阳主热,寒到极点就可转化为热,热到极点就可转化为寒。四时寒暑的交替,是阴阳相互转化的结果。

3.升降与出入

        升降出入是阴阳运动的主要表现形式。升降出人运动是阴阳的运动变化过程。升降,是升清阳,降浊阴;出人,是阳主外出,阴主内人。升降出人在自然界则表现为阴阳气交运动,《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故清阳为天,浊阴为地,地气上为云,天气下为雨,雨出地气,云出天气。”天地云雨的变化是阴阳之气升降运动的结果。《素问.六微旨大论》又云:气之升降,天地之更用也。.升已而降,降者谓天;降已而升,升者谓“走地。天气下降,气流于地;地气上升,气腾于天。故高下相召,升降相因,而变作矣。”就是说,气的升降,是天地阴阳之气的相互作用。由上升而下降,这是天气的作用;由下降而上升,这是地气的作用。天气下降,气就下流于大地;地气上升,气就蒸腾于天空。由于天地上下交相呼应,升降互为因果,所以能够产生变化。这说明升降是由于阴阳互根的缘故。升降如此,出人亦如此,有升才有降,有降才有升;有出才有人,有人才有出。《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清阳出上窍,浊阴出下窍;清阳发腠理,浊阴走五藏;清阳实四肢,浊阴归六腑。”它指出,人体的呼吸、发声、听、嗅、视、味觉等功能从上窍发出,大小便从下窍排出;卫阳之气外发于腠理,精血津液等精微物质内入于五脏;清阳之气外达于四肢,饮食水谷内人于六腑。以此表明了人体清阳之气向上向外升发,而浊阴之气向下向内沉降的升降出人规律。由此可见,阴阳的升降出人,既是自然界的运动形式,也是维持人体内外环境动态平衡的保证。故《素问.六微旨大论》说:“出入废则神机化灭;升降息则气立孤危。故非出人则无以生长壮老已;非升降则无以生长化收藏。

展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