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的智慧谦卦下,易经的智慧革卦下

2024-06-16崇庆运势网热度: 7551

易经之谦卦

有大者不可以盈,故受之以谦。

有很伟大的事业和成就的人,不可以盈满自负,必须谦虚,所以接着是谦卦

满而不盈 处世谦恭

15、谦卦

地山谦

《谦》(下艮上坤)  第十五

天道下济现光明,君子谦卑定上行;

地中有山物平施,鸣谦贞吉得居中。

居功自谦广服众,以德报怨往有功;

适度谦卑无不利,师征邑国志得成。

【原文】 谦:亨。君子有终。

【译文】谦卦象征谦虚卑退之意,有谦德之君子万事皆能亨通,而且行谦有始有终。

《谦》内卦为艮为山,外卦为坤为地,山本高而在地下,地中有山,所以称曰《谦》。

刘沅曰:有而不居曰谦。艮内止、坤外顺,谦之意。地卑下,山高大而居其下,谦之象。以崇高之德而处于卑下,谦之意也。

在易经的六十四卦中,没有全部是吉或是凶的卦,惟有谦卦,六爻都吉利;可见自古以来,对谦虚这一美德的重视。谦虚,并非消极的退让,而是积极的有所作为,重心在“裒póu多益寡,称物平施”。惟有平等,才有真正的和平。谦虚的动机,必须纯正,才能赢得共鸣与爱戴。祇求耕耘,不问收获的态度,居上位而能发挥谦虚的精神,足以骄傲而不骄傲,能够以德服人,才称得上谦虚。而且,谦虚必须有实质,否则就成为虚伪。谦虚也必须与实力相结合,才能有作为。

卦唯一阳,居下之上,刚而得正,上下所归,有功劳而能谦,尤人所难,故有终而吉,占者如是,则如其应矣。

谦有亨之道也。有其德而不居谓之谦,人以谦逊自处,何往而不亨乎。君子有终,君子志存乎谦逊,达理故乐天而不竞,内充故退让而不矜jīn,安履乎谦,终身不易,自卑而人亦尊之,自晦而德益光显,此所谓君子有终也。在小人则有欲必竞,有德必伐,虽使勉慕与谦,亦不能安行而固守,不能有终也。

一时的谦虚很容易做到,难以做到的是一生的谦虚。谦虚也不能因人而异,不管这个人是比自己强,还足不如自己;也不能因事而谦,不管当时是一个人、两个人还是一群人,都要谦虚示人。不过,太多的人谦虚都只是暂时的。但是,有时恰恰因为暂时失去谦虚而招来祸患。

一只乌鸦偷到一块肉,没有马上吃掉而是衔着肉,招摇地站在树枝上。路过的狐狸闻见肉香,口水直流。狡猾的狐狸想要吃到那块肉,必须要乌鸦张嘴。它眼珠一转,心生一计。

狐狸谄媚的说广听说您的歌声非常动听,比过那百灵鸟,如果能亲耳听到,该多么荣幸啊!”乌鸦一听,乐坏了,一张嘴肥肉就被狐狸抢到。狐狸得手后,还不忘嘲笑道:“你的声音真的很动听啊。”

本来偷到了肉还显摆,自己长得丑还喜欢听别人的赞扬,被人算计也就理所当然了。

很多人成功之后,都有一点炫耀的意思,一旦炫耀过了头,成功很快就会被收冋。因为没有人会启用一个有点小成就就得意忘形的人。古人常说谦受益,满招损。”就是这个道理,而想要避免成功到嘴里还飞走,就要时刻保持谦虚。那么.如何保持谦虚呢?

很多人成功之后,都有一点炫耀的意思,一旦炫耀过了头,成功很快就会被收冋。因为没有人会启用一个有点小成就就得意忘形的人。古人常说谦受益,满招损。”就是这个道理,而想要避免成功到嘴里还飞走,就要时刻保持谦虚。

地山谦卦的外卦为坤,代表地;内卦为艮,代表山。再大的山在大地上也显得渺小,山隐藏于大地之中,象征着君子的才华和美德隐藏在心中不外露。谦卦也是一个“人如其名”的卦,它告诉人们要有谦虚和谦让的美德。正如初六爻辞所说,谦虚之人才可以渡过大河,平安到达对岸。

恋爱或婚姻是两个人的事,在相处过程中,凡事不要以自我为中心,每个人都应该多为对方考虑。恋爱过程中互相谦让,结婚后相敬如宾,就能成为让人们羡慕的模范佳偶。

当你特别得意的时候怎么办

当月亮不圆的时候,它可以慢慢地圆起来。圆起来之后,它就要开始亏了,最后甚至亏损得看不见。

当太阳没有升起来的时候,大地没有光明。但太阳升到中天的时候,就开始西斜了,最后还要跌入地平线。

未圆满的东西可以圆满,但圆满之后又开始不圆满了;没有出现的事情可以出现,但出现了,等到它日到中天的时候,又开始走下坡路了。

世间都是这个样子,你说你得意什么?

当你最顺利的时候,你应该想到——

天的法则,月满则损;地的法则,以高填低;人的法则,损骄益谦。

当然,你如果是母鸡,下了蛋,你可以“咯咯咯”地叫几声。但人们却赞美无花果,说无花果没有扬花就悄悄结果了。

《易经》认为,谦是一种美德。它说有伟大的成就的人,不可以自满,必须谦虚。所以《易经》里安排了一个“谦”卦。

人得意,容易把自己的路走尽。因为得意的人,内心不知道抑制,外表自然就趾高气扬。既然你已经凸现出来了,不是要“以高填低”吗?社会自然抑制你,你的路不就到头了吗?

你不得意的时候,人家会想到要给你一些得意,你的路自然就畅通;如果你得意,人家就要给你一些失意,让你的路越走越坎坷。

你为什么一定要得意呢?

再者,人一得意,就会自满。满招损,对事业百害而无一益。

有一个故事,说一个很自负的青年和尚,听说一位高僧如何如何了不起,他心里不服气。一日,他到高僧那里,说要拜他为师。髙僧听了什么也不说,只是为他斟了一杯茶,茶水溢出来了,还继续斟。青年和尚说,大师,茶水溢出来了。大师说,是啊,杯子满了,什么也装不下了。青年和尚听了,羞愧不已。

自满,亏的不是别人,而是自己。就像一个杯子,你已经装满了东西,不把杯里的东西倒掉,再好的东西你也装不下了。自满和骄傲,就是一个巳经装满的杯子,认为自己很了不起了,你还能学到新的知识吗?

《易经》上说,如果你是一座山,你说你是平地,别人不可能相信你说的,依然认为你是一座山。

当代著名作家李国文在一次会议上说,他的成功,他的出名,是时代使然,并不是自己有什么了不起。因为“文革”之后百废待兴,文学成了人民最关注的精神食粮。那个时代,是一个文学复兴的时代,他写了所以也就成名了。如果说这也箅名的话。

他的这一段话,可以说是推心置腹的,明白的,谦虚的。那个时候有那么多人,为什么都不出名而李国文就出名了呢?当然是他自己了不起。他不说别人会替他说。相反,如果李国文在会上拍胸腩说,我李某人怎样了不起,所以我出名了。那听的人就会认为你没有什么,是时代造就了你。

这就是为人,这就是处世。当你得意的时候,是不是也该想想李国文的这一段话?

《易经》上说,人在具备了得意的才华和资本之后,却又不得意,这才是吉祥的。

在能得意的吋候,我谦逊了。强调谦虚不是消极的退让,而是我能在上位,而甘居下位,这才叫谦虚。谦虚是一种美徳,适合隐藏在心中,而不能形诸于外。

谦虚不能写在脸上,因为它需要共鸣。人家从你的内心中感觉你这个人很谦虚,所以往往感叹:这个人真谦虚。这才是成功的谦虚。

如果把谦虚写在脸上,人家就感觉到你这个人在“装”,用广东话说是“扮野”;于是,你给人家的印象就是虚伪而不是谦虚了。

需要指出的是,当你得意的时候,你谦让了,不是没有作为,而是有了更大的出息。

如果一个人,没有地位,没有力量,尽筲你有谦虚的名望,仍然不能得忐。

如果你有了作为,你谦虚,那才是本质,但也是一种策略,是兵法的极致,是以退为进。《老子》说,大国对小国谦卑,就能取得小闻的服从;小国对大国谦卑,就能取得大闻的包容。

谦卑,使你无往不利。

当你特别得意的时候,你也可想想:

花儿,是不是含苞欲放之时最美;

脸儿,是不是笑出敦厚之时最美;

蜂儿,是不是来回采蜜之时最美;

人儿,是不是谦虚柔顺之时最美。‍

由谦虚而得道,是周易所指引的修道之路
1、首先谦是大有卦之后的一卦,是古圣贤人告诫后人如何持盈保泰的进阶思考。而不是像世俗这样富不过三世的没落。
2、谦的本意是“敬”。是对人对事物的基本态度与行为准则。谦卦的卦象是这样的:地中有山,山本来是矗立在地上的,现在却甘愿居于地下面。大地的品性是厚德载物。象山一样的内在厚实,像地一样的外在卑微,依据这样一幅画面,圣人据此推演人事,有而不据,屈躬下物,损有余以补不足,凡事不可盈满,当权衡其多寡,取多以益寡,均平以施与,心存敬意,哪有不吉利的?
2、初六的卑谦,六二的鸣谦,九三的劳谦,六四的撝谦,六五的征不服,上六的,
鸣谦,征邑国,无不显示好运亨通,全部皆吉。
3、德行宽裕,守之以恭者荣。土地广大,守之以俭者安。禄位尊盛,守之以卑者善。人众兵强,守之以畏者胜。聪明睿智,守之以愚者善。博闻强记,守之以浅者智。故易有一道,大足以守天下,中足以守其国家,近足以守其身,谦之谓也。易曰,谦,亨,君子有终。
4、由谦上升为德行的恭敬,内化为自身修养的损有余补不足。进而达到自己的恕道层次。
所以孔子的大篆这样概括谦卦:
谦,亨,天道下济而光明,地道卑而上行。
天道亏盈而益谦,地道变盈而流谦,鬼神害盈而福谦,人道恶盈而好谦。谦,尊而光,卑而不可逾,君子之终也。这里面的天道、地道、人道、鬼道、神道都包含在谦的范畴内。谦是先天地而生,是得道的阶梯,是持盈保泰的法门。

周易卦象谦卦详解 谦卦是什么意思

什么是谦卦?
易经十五、谦卦,谦,卦名。本卦是异卦梧叠(艮下坤上)。本卦内卦为艮,艮为山;外卦为坤,坤为地。谦这一卦是六十四卦当中唯一一个六条爻全是吉祥的卦。它的卦象是地山谦,上面是地、下面是山。山本来是高出地面的,但现在却居在地面以下了,这就是谦虚的表现。谦卦唯一的一根阳爻是九三爻,九三爻居在三条阴爻之下,也表示谦虚。

谦是谦虚,不自满,有德而不自居,有功而不自诩,包容大度,虚怀若谷。《序卦传》说:“有大者不可以盈,故受之以谦。”谦虚而不自满是保持盛大的必要条件,有亨通之道,是君子所应终身奉行的美德。说实话,这种谦虚不仅是局限于人事层面的美德,而是通贯天地人三才之道,体现了自然造化的客观规律,具有普遍的哲学意义,应该提升到宇宙论的层面来加深理解。

就天道而言,其运行的轨迹是“下济而光明”,“亏盈而益谦”,虽高而不自以为高,必下行与地相交以显现其光明,虽盈而不自以为盈,必亏损盈满以补益不足,这就是由谦而亨。就隧道而言,其好气“卑而上行”,虽处卑下而上行以与天气相交,其地势则是“变盈而流谦”,高岸为谷,江河东注,也同样是由谦而亨。

就自然造化的客观规律而言,不外乎阴阳二气的往来屈伸,“鬼”是气之往,往者归也,“神”是气之来,来者伸也,因而有往必有来,有屈必有伸,为了促使这种运动得以有序地进行,保持生态的平衡,所以也表现为损有余以奉不足,“害盈而福谦”。人性以谦虚为美德,是源于观察天地之道以及鬼神造化之迹所受到的启示,懂得满招损、谦受益的道理,憎恶盈满,爱好谦虚,“恶盈而好谦”。

由此看来,“谦,尊而光,卑而不可逾”,尊者有谦有更光明盛大,卑者有谦也内在地蕴含着崇高的人格,不可逾越,所以这种谦虚的美德是君子所应终身奉行的。

谦卦卦辞是:
谦:亨,君子有终。谦卦艮下坤上,艮象征山、止,坤象征地、顺,内心知道抑制,外表柔顺,这就是谦虚的态度。地中有山,山体高大,但在地下,高能下,下谦之象。卑下之中,蕴其崇高,屈躬下物,先人后己,所以谦象征谦虚。

谦卦卦辞的含义是:
因为如此谦虚地待物、待事,所以诸事顺利。但是只有君子才能始终保持谦虚的美德。

谦卦爻辞的含义是什么
谦卦爻辞是:初六:谦谦君子,用涉大川,吉。六二:鸣谦,贞吉。九三:劳谦,君子有终吉。六四:无不利,妫谦。六五:不富以其邻,利用侵伐,无不利。上六:鸣谦,利用行师,征邑国。

谦卦爻辞的含义是:“初六”柔处谦之下,谦而又谦,凭着这种谦虚的美德,克服艰险,是会吉利的。“六二”中正,谦虚美名远扬,守持中正之道,必获吉祥。“九三”为卦中唯一的阳爻,但位不居中,只有始终勤劳谦虚,才获吉祥。

谦卦爻辞的含义是:“六四”柔顺得正,对上对下均能发挥谦虚的美德,因此无所不利。“六五”本卦卦主,柔中,居尊位,象征以德服人,本身并不富有,却因为谦虚,得到邻居们的爱戴,这样谦虚的统治者,只有在不得已的时候才使用武力,亦无所不利。“上六”处谦之极,谦虚美名远近有闻,有利于兴兵征战。但上六阴柔无位,无力讨伐他国,只能在自己的领土内,征讨那些骄横的诸侯叛逆。

《易经•谦卦》,只有谦虚内敛的品德,才能升华自我!

谦卦是易经殊的一卦,从卦名就知道,此卦讲的就是谦虚的传统美德,这种美德古往今来备受世人重视和推崇,是中华民族安身立命、修德进业的重要道德基石,是发展人生事业最重要的道德品质!

【读经典】

先看卦画和标题:

从卦画上可以看到,谦卦是坤上艮下,上卦坤为地,下卦艮为山,高山处于地下。低调柔顺,毫不张扬,象征谦卑处下、甘居人下的美德,整卦阐述了谦虚和睦、低下处世的传统美德!

我们知道《易经》强调辩证发展,易经六十四卦吉凶消长,很少有全吉或全凶的卦象,唯独谦卦下三爻都是吉,上三爻都是利,全部六爻都是吉利的,因此谦卦一直深受重视,包含着天护人爱、无往不利的秘诀!

接着看正文和卦辞:

简单翻一下:谦卦是顺利亨通的。君子要保持这种态度,最终会得到好的结果。

简单翻译下:彖辞说谦虚,则亨通。天的阳气下降,带来光明,普济万物;地的阴气上升,与阳气交感,循环演化。

天的法则是亏损盈满的事物,培补虚缺的事物;地的法则是侵蚀盈满的事物,增益卑微的事物;鬼神的法则是侵害盈满的事物,降福于谦虚的人;人的法则是妒恨盈满的事物,喜欢那谦逊的事物!

谦虚的品德,使尊贵者得到尊敬,使卑微者不可欺压,所以君子保持谦虚的态度,最终将有所作为!

简单翻译下:这里的裒读póu,是减少、取出的意思。象辞说谦卦的上卦坤为地,下卦艮为山,地中有山便是谦卦的卦象。君子从中得到启示,取多余以补不足,称量财物的多少,以公平的原则施分于人。

最后是具体的六爻:

简单翻译下:谦谦有礼的君子,以谦虚的品德跋涉大川险阻,是吉利的。象辞说:“谦谦有礼的君子”,就是从谦让入手进行自我修炼,升华自我。这里的牧是养牛的意思,代指人的自身休养、自我升华!

简单翻译下:宣扬谦德,坚守正道吉祥。象辞说:“宣扬谦德,坚守正道吉祥”,是内心坚守中正之道,赢得人们的尊敬和帮助。

简单翻译下:勤劳而谦让,这样的君子最终会有好结果,处处吉利。象辞说:“勤劳而谦让的君子”,受到人们的敬服和信任。

简单翻译下:没有任何不利的,只要发挥谦虚的美德。象辞说:“没有任何不利的,只要发挥谦虚的美德”,这是不违背法则的缘故。

简单翻译下:虽不富足也谦虚亲近,凭借邻邦的帮助,利于出征讨伐,没有什么不利的。象辞说:“利于出征讨伐”,是征讨不服从领导和教化的国家,这是正义之举。

简单翻译下:宣扬谦逊的美德,宜于行军打仗,征伐诸侯小国。象辞说:宣扬谦逊的美德,是因为还未得志;可以出兵打仗,征伐不服教化的诸侯小国。

【写心得】

前面的大有卦就提醒我们在丰盛中,也要保持谨慎低调,这个谦卦更是深刻全面地阐述了谦逊的智慧与必要性。谦卦外在谦和,内在充实,山在地下,虽谦卑但不低下,胸中有丘壑,真正的众生平等,才能发自肺腑地践行平和中正的谦道!

谦卦认为,从事物发展的初期直到最后都要谦虚,而且每个阶段的谦个有不同,初爻谦谦要坚持谦虚;二爻鸣谦要内心纯正;三爻劳谦要谦而辛勤;四爻妫谦要发扬谦德;五爻虚谦要坚守中正;上爻鸣谦更要顺应民心!

这个卦名的“谦”字也很有讲究,谦卦卦形五阴爻一阳爻,一阳贯穿六爻,而谦字的主体是右边的“兼”,兼有兼顾大众之意,对应了前卦的胸怀天下,到这一卦才能谦亨通达!

【做冥想】

谦虚就不能出风头,山再高也要埋在地下,体现了以柔克刚、以下胜上的思想。清朝后期的顶梁柱曾国藩,年轻时深受儒家思想影响,自强不息,用法家严格手段带兵打仗,收效甚微。后来攻读《易经》开悟,采用道家谦卑以柔克刚的做法,才开始打胜仗,成为封疆大吏!

现代生活的快节奏,物质财富的积累却导致精神越来越贫乏,人们越来越骄矜浮躁。事业有了一定发展,就志得意满,觉得一切尽在掌握,殊不知“爬得越高,摔得越狠”,突然的时局变换,就会使多年积累付诸东流!

“满招损,谦受益。”这是中华圣贤哲人所倡导的重要品德之一,古今中外,贤人志士,大德先师,无不对此推崇和躬身践行。强调秉持谦虚内敛的品质,提高自我修养和升华自我!。

在物欲横流的现代社会中,我们更要学习谦虚谨慎的精神,虚怀若谷,屈己待人,不骄不躁,不断提高自我品德和形象魅力,努力做到上善若水、虚怀若谷,才能开启智慧,升华自我,实现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需卦卦辞解读

需,有孚,光亨,贞吉。利涉大川。

译文

需卦:有诚信,广泛通达,正固吉祥。适宜渡过大河。(真诚地信守此道,前程光明而亨通,行于正途而获吉祥。利于涉越大川险阻。)
孔子在《彖传》和《象传》里对需卦卦辞解读

彖曰:需,须也,险在前也。刚健而不陷,其义不困穷矣。“需有孚,光亨,贞吉”,位乎天位,以正中也。“利涉大川”,往有功也。
译文

彖传说:需,等待,危险在前边。刚健不会陷于危难,这是说不会遭遇穷困。需卦有诚信,广泛通达,正固吉祥;因为(九五)位于天位,正当卦中。利于渡过大河,是说前往会成功。

象曰:云上于天,需,君子以饮食宴乐。

译文

上卦坎为云(水升上天空凝结成云),下卦乾为天,云浮聚于天上,待时下雨就是需卦的卦象。君子观此卦象,可以饮食宴乐,待时而动。

解读
《彖传》从四个方面论述需卦:

(一)释卦名:需,须也,须为等待,《杂卦传》:“需,不进也。”为什么不进呢?因为需卦上坎险,“险在前也”。

(二)释卦德:“刚健而不陷,其义不困穷矣。”需卦下乾健上坎陷,何以说“不陷”?需卦乾下坎上,乾上行,坎润下,故坎之二柔与乾体相应,因此与乾体三爻偕同相应。故坎德不陷,“其义不困穷矣”。《系辞传》曰:“夫乾,天下之至健也,德行恒易以知险。”侯果曰:“乾体刚健,遇险能通,险不能险。”

(三)释卦主:九五为需卦卦主,位于天位,正当卦中。孚,信也,《周易乾凿度》曰:“坎北方之卦也,阴气形盛,阳气含闭,信之类也,故北方为信。”九五坎中,心中笃实,故“有孚”。光,广大,“位乎天位”故大。正当卦中,中则正,故贞。

“元亨利贞”四德为《周易》卦辞之范式。乾坤之“元”为创始,屯之“元”为大,需之“光”为广,“元”的范围依次递减。光,古文像人(兀)顶火炬,《左传》曰“远而自他有燿者也”,故“光”之范围小于“元”。

(四)利涉大川:

需卦四德之“利”远大于屯卦之“利建侯”。建侯,利一诸侯国也;利涉大川,利天下诸国也。大川难渡,故多以为国界。需卦之时,卦主九五“需于酒食”,本国饮食宴乐皆充足。到上六则感召“不速之客”三家诸侯来朝,德化天下,故曰“利涉大川”。坎在外卦,故曰“往有功也”。

需卦卦义有二:第一义为须,等待, 即《杂卦传》:“需,不进也。”卦爻辞《彖传》皆取之。祈雨是为了粮食的收获,故 第二义为饮食 ,《大象传》“饮食宴乐”,《序卦传》:“需者,饮食之道也”。

饮食宴乐不是为了满足口腹之欲,因时势未至,不能勉强行事,此时可以养身体养精神,轻松自如养精蓄锐,待时势成熟,才好大干一场。
学《周易》智慧,过简单生活!

易经的智慧全集的内容简介

《易经》是中华文化原典之一,在五千年前,中国古代圣人伏羲“仰以观于天文,俯以察于地理”,画出代表“天、地、风、雷、水、火、山、泽”的八种卦象,即通常所称的“八卦”。之后,再历经周文王与孔子,“易学”体系渐趋完备,被称为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智慧的源泉,是开启宇宙奥秘的钥匙。时至今日,注易之书籍,多达数千种,不胜枚举,有从象数方面来描述的,也有从义理来阐述的,而《易经的智慧全集》通过对《易经》中有关人生的阐释,用具体的案例来指导人们掌握处世的智慧。《易经的智慧?集》由蒋大伟编著。

详见目录,有兴趣可以了解
001_易经的智慧_总论01_龙马负图
002_易经的智慧_总论02_神龟载书
003_易经的智慧_总论03_天人合德
004_易经的智慧_总论04_以人为本
005_易经的智慧_总论05_阴阳之道
006_易经的智慧_总论06_八卦定乾坤
007_易经的智慧_总论07_易经与命运
008_易经的智慧_总论08_破解占卦
009_易经的智慧_乾坤易之门
010_易经的智慧_(卦序01)_乾卦(上)乾卦六龙
011_易经的智慧_(卦序01)_乾卦(下)六龙御天
012_易经的智慧_易传_孔子文言传
013_易经的智慧_(卦序02)_坤卦(上)_阳极成阴
014_易经的智慧_(卦序02)_坤卦(下)_地道柔刚
015_易经的智慧_乾坤综述_乾坤之道
016_易经的智慧_(卦序03)_屯卦(上)始生之难
017_易经的智慧_(卦序03)_屯卦(下)创始之道
018_易经的智慧_(卦序04)_蒙卦(上)蒙以养正
019_易经的智慧_(卦序04)_蒙卦(下)教化之道
020_易经的智慧_(卦序05)_需卦(上)需要等待
021_易经的智慧_(卦序05)_需卦(下)待机之道
022_易经的智慧_(卦序06)_讼卦(上)争强好胜
023(易经的智慧_卦序06)__讼卦(下)化除讼累
024_易经的智慧_(卦序07)_师卦(上)师忧比乐
025_易经的智慧_(卦序07)_师卦(下)师出正道
026_易经的智慧_(卦序08)_比卦(上)_亲比和谐
027_易经的智慧_(卦序08)_比卦(下)情投意合
028_易经的智慧_序卦传01_卦有次序
029_易经的智慧_(卦序09)_小畜卦(上)小有畜聚
030_易经的智慧_(卦序09)_小畜卦(下)以小养大
031_易经的智慧_(卦序10)_履卦(上)实践天道
032_易经的智慧_(卦序10)_履卦(下)柔能克刚
033_易经的智慧_(卦序11)_泰卦(上)天下太平
034_易经的智慧_(卦序11)_泰卦(下)君子的责任
035_易经的智慧_(卦序12)_否卦(上)否从泰来
036_易经的智慧_(卦序12)_否卦(下)无道则愚
037_易经的智慧_泰否综述_否极泰来
038_易经的智慧_(卦序13)_同人卦(上)一视同仁
039_易经的智慧_(卦序13)_同人卦(下)万众一心
040_易经的智慧_(卦序14)_大有卦(上)为富要仁
041_易经的智慧_(卦序14)_大有卦(下)安享富贵
042_易经的智慧_(卦序15)_谦卦(上)谦恭合礼
043_易经的智慧_(卦序15)_谦卦(下)谦谦君子
044_易经的智慧_(卦序16)_豫卦(上)乐不穷欢
045_易经的智慧_(卦序16)_豫卦(下)与众同乐
046_易经的智慧_(卦序17)_随卦(上)择善而从
047_易经的智慧_(卦序17)_随卦(下)随时而动
048_易经的智慧_(卦序18)_蛊卦(上)整治腐败
049_易经的智慧_(卦序18)_蛊卦(下)解除祸乱
050_易经的智慧_(卦序19)_临卦(上)临事而惧
051_易经的智慧_(卦序19)_临卦(下)亲临现场
052_易经的智慧_(卦序20)_观卦(上)观察瞻仰
053_易经的智慧_(卦序20)_观卦(下)_见微知著
054_易经的智慧_小结01_慎始善终
055_易经的智慧_序卦传02_卦序之道
056_易经的智慧_综述_文化与文明
057_易经的智慧_(卦序21)_噬嗑卦(上)铲除梗碍
058_易经的智慧_(卦序21)_噬嗑卦(下)治狱之道
059_易经的智慧_(卦序22)_贲卦(上)人文精神
060_易经的智慧_(卦序22)_贲卦(下)装扮得体
061_易经的智慧_(卦序23)_剥卦(上)贲极剥始
062_易经的智慧_(卦序23)_剥卦(下)硕果不食
063_易经的智慧_(卦序24)_复卦(上)剥极而复
064_易经的智慧_(卦序24)_复卦(下)复兴之路
065_易经的智慧_(卦序25)_无妄卦(上)无妄而正
066_易经的智慧_(卦序25)_无妄卦(下)避祸成事
067_易经的智慧_(卦序26)_大畜卦(上)大畜德性
068_易经的智慧_(卦序26)_大畜卦(下)慎始敬终
069_易经的智慧_(卦序27)_颐卦(上)颐养之道
070_易经的智慧_(卦序27)_颐卦(下)自作自受
071_易经的智慧_(卦序28)_大过卦(上)大过大悟
072_易经的智慧_(卦序28)_大过卦(下)化解大过
073_易经的智慧_(卦序29)_坎卦(上)处险不惊
074_易经的智慧_(卦序29)_坎卦(下)用险止险
075_易经的智慧_(卦序30)_离卦(上)向上提升
076_易经的智慧_(卦序30)_离卦(下)光明大道
077_易经的智慧_易经_上经综述
078_易经的智慧_序卦传03_易经体例
079_易经的智慧_(卦序31)_咸卦(上)无心之感
080_易经的智慧_(卦序31)_咸卦(下)心心相印
081_易经的智慧_(卦序32)_恒卦(上)致恒之道
082_易经的智慧_(卦序32)_恒卦(下)天长地久
083_易经的智慧_(卦序33)_遁卦(上)退隐山林
084(易经的智慧_卦序33)_遁卦(下)全身而退
085_易经的智慧_(卦序34)_大壮卦(上)大壮之道
086_易经的智慧_(卦序34)_大壮卦(下)严防非礼
087_易经的智慧_(卦序35)_晋卦(上)光明磊落
088_易经的智慧_(卦序35)_晋卦(下)宽以待人
089_易经的智慧_(卦序36)_明夷卦(上)忧患人生
090_易经的智慧_(卦序36)_明夷卦(下)心地光明
091_易经的智慧_(卦序37)_家人卦(上)诚信齐家
092_易经的智慧_(卦序37)_家人卦(下)忠厚积善
093_易经的智慧_(卦序38)_睽卦(上)多疑之害
094(易经的智慧_卦序38)__睽卦(下)和而不争
095_易经的智慧_(卦序39)_蹇卦(上)越挫越勇
096_易经的智慧_(卦序39)_蹇卦(下)止于至善
097_易经的智慧_(卦序40)_解卦(上)化险为夷
098_易经的智慧_(卦序40)_解卦(下)待时而动
099_易经的智慧_小结02_崇尚自然
100_易经的智慧_序卦传04_二合为一
101_易经的智慧_(卦序41)_损卦(上)损以修己
102_易经的智慧_(卦序41)_损卦(下)为道日损
103_易经的智慧_(卦序42)_益卦(上)损极而益
104_易经的智慧_(卦序42)_益卦(下)为学日益
105_易经的智慧_(卦序43)_夬卦(上)决其当决
106_易经的智慧_(卦序43)_夬卦(下)邪不胜正
107_易经的智慧_(卦序44)_姤卦(上)不期而遇
108_易经的智慧_(卦序44)_姤卦(下)宣扬文化
109_易经的智慧_(卦序45)_萃卦(上)聚合之道
110_易经的智慧_(卦序45)_萃卦(下)聚少离多
111_易经的智慧_(卦序46)_升卦(上)积小成大
112_易经的智慧_(卦序46)_升卦(下)适时上升
113_易经的智慧_(卦序47)_困卦(上)处困之道
114_易经的智慧_(卦序47)_困卦(下)坚持正理
115_易经的智慧_(卦序48)_井卦(上)不变而通
116_易经的智慧_(卦序48)_井卦(下)供养无穷
117_易经的智慧_(卦序49)_革卦(上)革新之道
118_易经的智慧_(卦序49)_革卦(下)顺天应人
119_易经的智慧_(卦序50)_鼎卦(上)革故鼎新
120_易经的智慧_(卦序50)_鼎卦(下)礼贤下士
121_易经的智慧_(卦序51)_震卦(上)奋发警醒
122_易经的智慧_(卦序51)_震卦(下)长治久安
123_易经的智慧_(卦序52)_艮卦(上)大忧大定
124_易经的智慧_(卦序52)_艮卦(下)止其所止
125_易经的智慧_(卦序53)_渐卦(上)循序渐进
126_易经的智慧_(卦序53)_渐卦(下)悠久稳健
127_易经的智慧_(卦序54)_归妹卦(上)情理难抉
128_易经的智慧_(卦序54)_归妹卦(下)知敝永终
129_易经的智慧_(卦序55)_丰卦(上)求丰保丰
130_易经的智慧_(卦序55)_丰卦(下)处丰之道
131_易经的智慧_(卦序56)_旅卦(上)行旅之道
132_易经的智慧_(卦序56)_旅卦(下)旅居之要
133_易经的智慧_(卦序57)_巽卦(上)柔得其宜
134_易经的智慧_(卦序57)_巽卦(下)谦顺有为
135_易经的智慧_(卦序58)_兑卦(上)和悦相处
136_易经的智慧_(卦序58)_兑卦(下)乐观人生
137_易经的智慧_(卦序59)_涣卦(上)当散即散
138_易经的智慧_(卦序59)_涣卦(下)重聚人心
139_易经的智慧_(卦序60)_节卦_(上)调节得宜
140_易经的智慧_(卦序60)_节卦(下)政通民和
141_易经的智慧_易经妙用(上)卦中有卦
142_易经的智慧_易经妙用(下)自占自解
143_易经的智慧_(卦序61)_中孚卦(上)广施诚信
144_易经的智慧_(卦序61)_中孚卦(下)诚心不妄
145_易经的智慧_(卦序62)_小过卦(上)宽留余地
146_易经的智慧_(卦序62)_小过卦(下)顺势而为
147_易经的智慧_(卦序63)_既济卦(上)守成艰难
148_易经的智慧_(卦序63)_既济卦(下)福过灾生
149_易经的智慧_(卦序64)_未济卦(上)审慎进取
150_易经的智慧_(卦序64)_未济卦(下)永怀希望

展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