卦是怎么变化的,卦的变化方法

2023-10-02崇庆运势网热度: 6368

分宫卦象次序歌 中各卦是怎样演变的

以“乾为天,天风姤,天山遯,天地否,风地观,山地剥,火地晋,火天大有”为例。第一卦“乾为天”当然是不变。第二卦“天风姤”,是从第一卦变初爻而成滴;第三卦“天山遯”在第二卦“姤“的基础上变第二爻而成滴;第四卦“天地否”是在第三卦”遯“的基础上变第三爻而来滴;第五卦“风地观”可看作在第四卦”否“卦的基础上,变化第四爻而来滴;第六卦”山地剥”可看作在第五卦“观”卦的基础上,变化第五爻而来滴;第七卦“火地晋”则换了一种变化方式,在第六卦“剥”卦的基础上又开始变化第四爻而成;第八卦“火天大有”的变化方式则在第七卦“晋”卦的基础上,将下面的三爻每一爻都变而成的。——这里的“变”的意思是,阴阳互变。在看以上说明的时候最好先记清楚最基础的八卦符号图案,并且拿根笔来画一下,就十分清楚了。其他各卦也可按此思路依次类推。现在我个人有点不明白的是,第七卦为什么要变化第4爻呢,第八卦为什么要变化下三爻呢~现在还想不明白古人是咋想嘀:)有造的告诉我哈,嘻嘻。

问下易经六十四卦是怎么算出来的,演变出来的规律

首先有八卦:
乾qián、坤kūn、震zhèn、巽xùn、坎kǎn、离lí、艮gèn、兑duì。
亦称经卦、单卦、三爻卦、小成之卦,由阳爻“—”、阴爻“- -”排列而成,是由三个爻自下而上排列而成的记号。有的人亦用汉字“三求平未,斗非半米”来记八卦符号。
将两个单卦上下组合,即为六十四卦中的一卦,称重卦。

本卦是如何演变成:变卦,具体是怎么实现的?

八宫从纯八至归魂的爻位变化规律依次是底爻(下爻)、二爻、三爻、四爻、五爻、(故依次称为一世、二世、三世、四世、五世),再回变四爻曰游瑰,再回变一、二、三爻曰归魂。举乾宫本卦例:上世八纯本卦乾变初爻得天风姤卦为一世;天风姤卦变二爻得天山遯卦为二世;天山遯卦变三爻得天地否三世;天地否变四爻得风地观四世;天地观变五爻得山地剥五世;山地剥再变回第四爻得火地晋曰游魂卦;火地晋再变一爻、二爻、三爻得火天大有曰归魂。其他七宫本卦可依此规律推导变卦。

六十四卦的来源变化


上周有对易学感兴趣的群友问:如何才能记住每个卦?要把八卦、六十四卦背熟确实不易,每天抽出十到十五分钟,利用碎片化时间,假以时日,自然也就熟记了。八卦的乾三连、坤六断、震仰盂、艮覆碗、离中虚、坎中满、兑上缺、巽下断。这八个卦,是韵文,还易背诵。而八八六十四卦就有难度了。尤其唐宋以前没有分宫卦象次序。背诵易经,没有分工卦象次序可遵循,不容易记忆。但宋朝之后,分工卦象次序的排列是有一定道理的,是由每一卦变出了八个卦,八个卦变成六十四卦。
如乾卦的变:

乾为天,乾是卦名,接下来天风姤、天山遁、天地否、天地观、天地剥、火地晋、火天大有

这个☰ 乾卦,从下往上,有三爻。是伏羲先天卦的画法。后来人类社会发展,人事复杂,就变成了六爻卦,六爻卦是后天卦。现在的卜卦者所卜的卦就是六爻卦。
孔子在《系传》中说六爻的道理是:"六爻之动,三极之道也。"

三极是天地人三才,总括起来就是六爻之“象”与三极之“理”的对应关系。

无论是吉凶、悔吝,亦或是变化、刚柔,即具体的卦象和抽象的道理之间的动态对应关系。
从象上来讲,六十四卦凡此种种,无外乎是“六爻之动”的结果。六爻是具化的阴、阳符号的排列组合,是在三爻的基础上演变而来的。作为重卦,不同的上卦和下卦组合呈现各异的卦象,其基础是每一个卦中每一爻的变动。

《易经》的卦是从下面画起,这其中的道理,天下事都是从下面开始变,换言之从基层变起,另一层道理,先天三爻卦变为后天的六爻卦,名称上的分别是下面三爻卦为内卦,上面三爻卦为外卦,自下面开始画卦,说明宇宙事物的变,是内在开始变,。例如人的改变,一定是内在的思想先变,一个公司出问题,必然是内部先出了问题。《红楼梦》中贾府内自己先开始内部搜查抓贼时,探春就说:"我们这样的大家庭,外人是攻不破的,毕定是自己一件件的来了,才会一败涂地。"真正是:"物必自腐,而后虫生。"所以画卦是由下往上,由内而外。

《易经》是讲宇宙天地间的事物随时随地在变化,

乾卦

乾为天,内卦☰ ,外卦☰

乾卦是阳极了,第一爻开始了,阳极就变阴,是由内开始变,内卦第一爻变阴,成为巽卦☴,巽为风,所以成为:

天风姤,内卦☴,外卦☰

接着第二爻变了,内卦变为艮卦☶ ,艮代表山,所以成为:

天山遁,内卦☶ ,外卦☰

继续变下去,外卦还是不动,内卦第三爻变,成为坤卦☷,坤代表地,于是成为

天地否,内卦☷,外卦☰

内在变到第三爻,如同内在思想一步步成熟了,可以发展到外面去了,从内变形成外变,外面环境亦受到影响了,于是,内卦影响到外卦,外卦的第一爻也开始变了,就变成为:

天地观,内卦☷,外卦☴

再接下来外在影响越来越大,第五爻也变了,外卦只剩下了一点阳,所谓"硕果仅存",阳能被一点一滴剥完,所以成为:

天地剥,内卦☷,外卦☶

从乾卦的本卦开始,到剥卦已经变了六个卦了,再变下去,则产生第七个卦了,那这一次变,古人的智慧,不再往上了,如果再往上变,则很简单,变成坤乾。到了第七卦不能再往上了,于是外卦的初爻再变,即第七卦:

火地晋,内卦☷,外卦☲

晋即进,内在思想变成行动,外在环境又压迫自己内在的思想发生了变,内卦又变成原位,于是成为:

火天大有,内卦☰ ,外卦☲
简单总结,分宫卦象次序的变是

一.本体卦,

二.初爻变,

三.第二爻变,

四.第三爻变,

五.第四爻变,

六.第五爻变,

七.第四爻变回原爻,

八.内卦变回本体卦,

明了这个规律道理就容易背诵了。

我们常说说某件事错综复杂,错综复杂就源自《易经》错、综、复、杂这四个字是指卦变而言,变卦是卦变的颠倒语。我们说''不三不四"也是源自《易经》,因为第三爻,第四爻最重要,在卦中心位置。其实我们处处引用《易经》,只是不知不觉而已。

周易八卦六十四图

周易八卦六十四图解车牌号 1229 履与两卦履为穿鞋出门为即将决裂意解:出车不安全

六十四卦-易经六十四卦详解-六十四卦金钱课-64卦图 先天八卦:乾南,兑东南,离东,震东北,巽西南,坎西,艮西北,坤北。
《说卦传》曰:“天地定位,山泽通气,雷风相薄,水火不相射。八卦相错,数往者顺,知来者逆。”

易经八卦的易经八卦中六十四卦解释 易经所延伸出来的六十四卦的详细解释 :第1卦 乾为天(乾卦)刚健中正 上上卦 象曰:困龙得水好运交,不由喜气上眉梢,一切谋望皆如意,向后时运渐渐高。这个卦是同卦(下乾上乾)相叠。象征天,喻龙(德才的君子),又象征纯粹的阳和健,表明兴盛强健。乾卦是根据万物变通的道理,以“元、亨、利、贞”为卦辞,示吉祥如意,教导人遵守天道的德行。第2卦 坤为地(坤卦)柔顺伸展 上上卦 象曰:肥羊失群入山岗,饿虎逢之把口张,适口充肠心欢喜,卦若占之大吉昌。这个卦是同卦(下坤上坤)相叠,阴性。象征地(与乾卦相反),顺从天。承载万物,伸展无穷无尽。坤卦以雌马为象征,表明地道生育抚养万物,而又依天顺时,性情温顺。它以“先迷后得”证明“坤”顺从“乾”,依随“乾”,才能把握正确方向,遵循正道,获取吉利。第3卦 水雷屯(屯卦)起始维艰 下下卦 象曰:风刮乱丝不见头,颠三倒四犯忧愁,慢从款来左顺遂,急促反惹不自由。这个卦是异卦(下震上坎)相叠,震为雷,喻动;坎为雨,喻险。雷雨交加,险象丛生,环境恶劣。“屯”原指植物萌生大地。万物始生,充满艰难险阻,然而顺时应运,必欣欣向荣。第4卦 山水蒙(蒙卦)启蒙奋发 中下卦 象曰:卦中爻象犯小耗,君子占之运不高,婚姻合伙有琐碎,做事必然受苦劳。这个卦是异卦(下坎上艮)相叠,艮是山的形象,喻止;坎是水的形象,喻险。卦形为山下有险,仍不停止前进,是为蒙昧,故称蒙卦。但因把握时机,行动切合时宜,因此,具有启蒙和通达的卦象。第5卦 水天需(需卦)守正待机 中上卦 象曰:明珠土埋日久深,无光无亮到如今,忽然大风吹土去,自然显露有重新。这个卦是异卦(下乾上坎)相叠,下卦是乾,刚健之意;上卦是坎,险陷之意。以刚逢险,宜稳健之妥,不可冒失行动,观时待变,所往一定成功。第6卦 天水讼(讼卦)慎争戒讼 中下卦 象曰:心中有事事难做,恰是二人争路走,雨下俱是要占先,谁肯让谁走一步。这个卦是异卦(下坎上乾)相叠。同需卦相反,互为“综卦”。乾为刚健,坎为险陷。刚与险,健与险,彼此反对,定生争讼。争讼非善事,务必慎重戒惧。第7卦 地水师(师卦)行险而顺 中上卦象曰:将帅领旨去出征,骑着烈马拉硬弓,百步穿杨去得准,箭中金钱喜气生。这个卦是异卦(下坎上坤)相叠。“师”指军队。坎为水、为险;坤为地、为顺,喻寓兵于农。兵凶战危,用兵乃圣人不得已而为之,但它可以顺利无阻碍地解决矛盾,因为顺乎形势,师出有名,故能化凶为吉。第8卦 水地比(比卦)诚信团结 上上卦象曰:顺风行船撒起帆,上天又助一蓬风,不用费力逍遥去,任意而行大亨通。这个卦是异卦(下坤上坎)相叠,坤为地;坎为水。水附大地,地纳河海,相互依赖,亲密无间。此卦与师卦完全相反,互为综卦。它阐述的是相亲相辅,宽宏无私,精诚团结的道理。第9卦 风天小畜(小畜卦)蓄养待进 下下卦 象曰:苗逢旱天尽焦梢,水想云浓雨不浇,农人仰面长吁气,是从款来莫心高。这个卦是异卦(下乾上巽)相叠,乾为天;巽为风。喻风调雨顺,谷物滋长,故卦名小畜(蓄)。力量有限,须待发展到一定程度,才可大有作为。第10卦 天泽履(履卦)脚踏实地 中上卦象曰:凤凰落在西歧山,去鸣几声出圣贤,天降文王开基业,富贵荣华八百年。这个卦是异卦(下兑上乾)相叠,乾为天;兑为泽,以天喻君,以泽喻民,原文:“履(踩)虎尾、不A(咬)人。”因此,结果吉利。君上民下,各得其位。兑柔遇乾刚,所履危。履意为实践,卦义是脚踏实地的向前进取的意思。第11卦 地天泰(泰卦)应时而变 中上卦 象曰:学文满腹入场闱,三元及第得意回,从今解去愁和闷,喜庆平地一声雷。这个卦是异卦(下乾上......>>

八卦六十四位是哪些方位 卦 亦称“经卦”。《周易》中的八种基本图形,用“一”和“--”符号,每卦由三爻组成;以“一”为阳,以“--”为阴。乾、坤、震亥巽、坎、离、艮、兑、八卦。(注:因条件限制,不能完成名称符号)《易经》六十四卦皆由八卦两两相重组成。八卦起源于原始宗教的占卜。《易传》作者认为八卦主要象征天、地、雷、风、水、火、山、泽八种自然现象,每封又象征多种事物,并认为“乾”、“坤”两卦在“八卦”中占特别重要的地位,是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一切现象的最初根源。
1.提起太极八卦图,许多人都感到很神秘,至于其中的奥妙,则很少有人能说出几分道理来。
卦者,挂也。是一种现象挂在我们的眼前,故而称其为卦。
伏羲创出先天八卦,然后周文王根据长江流域地理环境创出后天八卦,然后在监狱里演出六十四卦。

八卦和六十四卦有什么关系 学术界有一种说法,认为伏羲发明了八卦,周文王将八卦推演为六十四卦。这种说法是不可靠的。从发明和创造卦象模式的目的看,八卦和六十四卦都是伏羲发明的。出土文物证明,伏羲时代具有相当高的数学计算能力和系统的天文学水平。
伏羲六十四卦序是由伏羲八卦序重卦而来,伏羲六十四卦可排为圆图、方图和次序图。伏羲先天八卦次序是自然生成序列,其生成次序来源于《系辞》:“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凶,吉凶成大业。”即太极一分为二,二分为四,四分为八。伏羲先天八卦方位图来源是《说卦》:“天地定位,山泽通气,雷风相薄,水火不相射,八卦相错。”

守护・八卦六十四掌的出处 该招式首次出现于火影忍者动画版第151集 《燃烧吧 白眼 这就是我的忍道》一话中,是雏田为了得到大家(更是鸣人)的认同,努力修业的成果。第二次出场于火影忍者动画版第176集,雏田使用守护八卦六十四掌完美的击碎了洞窟上风因起爆符炸落的大部分碎石。第三次出现于火影忍者动画版第190集《 白眼开!磁使的死角》一话中,雏田使用该招式,免疫了磁使的磁砂电波(一种通过磁砂产生干扰人脑工作的电波控制型忍术,忍术名――磁石忍术・电磁波)的攻击。另外在火影忍者游戏中雏田也能使用。

伏羲六十四卦与周易六十四卦区别? 伏羲六十四卦与周易六十四卦区别而非三言两语能解释清楚的请打开下面的网址希望能给你一个满意的回答.
伏羲六十四卦jysls/thread-276859-1-1

周易六十四卦 woosee/zjjd/zy64/web6

周易竟如此简单—先天八卦图详解

在了解先天八卦图之前我们先来重新温习下以前的易学,天道思想从伏羲氏时代开始,到了文王时期的神道思想,再到孔子的人伦思想,经过焚书坑儒以后的汉代易学的研究注重象数,想恢复易的本质,孔子只是借周易阐述他的人道思想,所以汉代易学偏重的方向是从天文、历谱、音律以言易,王弼的去象数易,重振老黄玄学之风,唐代易学并无建树,佛学兴起,到了宋代易学从陈传老者哪里得到道家太极图示,传到钟放、穆修、李之才,再到邵雍这里,而邵雍是把伏羲氏或者文王易演绎到了极致,观物篇所涉及的不仅有汉代的天文、历谱还有日月星辰、寒暑昼夜、动植飞走,土石水火,涵盖人眼之中一切宇宙万象,合历史人事、圣贤事业于一体,展现了一个伏羲氏未尽表达之理,所以蔡西山对他称赞道:“秦汉以来,一人而已”

先天易图的来源,有人说是来至于陈传,有的说是邵雍,还有说法是蔡元定师从邵雍而作,具体是谁不得而知,况且对于先天易图很多人已经迫不及待的想要了解,我们今天就具体讲讲先天图示:

1.八卦次序图:
我们简单解释下太极生两仪,一阴一阳,两仪上面的四象又是一个阴阳叠加而来,两仪中的阳在加一个阳变成太阳,两仪的阳加一个阴变成少阴,两仪的阴加一个阳就是少阳,两仪的阴上添一个阴变成太阴,而后的八卦以此类推,构成了我们的先天数:1乾、2兑、3离、4震、5巽、6坎、7艮、8坤,按照先阳后阴的次序而来,阴为静,阳为动,任何事物都静止,都不动是不会交感、不会演变的,所以必须阳动才行,所以阳动在前,阴静在后,这个和我们的2进制类似,0为静止,1为运动,独零不长,独1不生。
2,八卦方位图:
上图是方位图,后人多有研究,今天我们暂且不讨论其内涵实质,在预测学里面都是引用先天八卦的数、后天八卦的位,而此图为先天的位,但是还是有必要给大家在描述下,易传有说过,乾道左行,坤道右迁,大家可以看看下图就知道了:
3.64卦次序图

此处的卦序不是按照京房卦气图旭,不是魏伯阳或者虞翻的卦图,也不是朱熹之流的乾坤屯蒙之云,而是完全按照二进制的方式而来,遵循上面的先天8卦次序,而后相叠,构成8重卦,成为现在的64卦图:
此卦图是和卦图1类似累加上去,对于大家而言应该好理解,乾+乾=乾卦(重卦),乾+兑=夬卦,乾+离=大有等等

4.64卦方位圆图
此图和图2类似只是在先天八卦次序图里在增加八卦成为八重卦。

5,64卦方图
6.卦气图,前面我们学习了孟喜的卦气图,还有人记得四正卦,六日七分法,七十二候吗?还有谁记得魏伯阳的四正卦?先看完邵雍的四正卦我们在来做个比较:
孟喜的四正卦是:坎、离、震、巽,而魏伯阳的四正卦是:乾、坤、坎、离,一个是来至于易传---帝出乎于震,一个是乾为天,这就是先天与后天的区别,而魏伯阳是用组合排列的方式研究卦序,一阳,一阴,二阳四阴。。。等等,十二消息卦包围其他卦,参看下图:

今天就暂且讲到这里,下节再讲:元会运世。

展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