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结婚风俗,结婚需要什么风俗

2023-10-23崇庆运势网热度: 18282

贵州结婚礼一般多少 贵州结婚风俗

礼是我们从古至今一直有的,给礼一是为了感谢女方父母把新娘培养了二十几年,二也是为了表示男方迎娶新娘的诚心。那不同地区礼也是不一样的,下面本栏目就给大家分享下贵州地区的结婚礼,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贵州结婚礼一般多少

下面第一星座网给大家列举了几个贵州市区的礼,大家可以参考下。

1、贵阳

市区内的礼一般在10-15万元之间,还会另外购买结婚三金,县城、农村的礼经过整治后数额与市内相仿。

2、遵义

一般情况下都是8-10万元,根据男方的经济能力有所调节。

3、毕节

毕节对于结婚的礼数字要求比较高,通常选择6.8万、8.8万、9.8万这样吉利的数字,如果有其他的要求,如家具三金一般在礼里出,买衣服的钱另算。

4、六盘水

六盘水煤老板比较多,家境比较好的都会给十几万,普通家庭的礼数额是4.8-8.8万元之间。

5、安shun

礼一般在4-10万元之间,根据家庭情况调节具体礼数额。

6、铜仁

5-10万是比较受认可的财力数额,也有很多家庭比较好的出15万以上的礼。

7、黔南

黔南的礼经过整治后有所降低,不过也在5-10万之间。而且这里的结婚风俗比较多,对于传统礼物品的置办要认真对待。

贵州结婚风俗

1、贵州结婚是有哭嫁习俗的,在出嫁前的半个月新娘就要开始哭嫁,还有一个哭嫁仪式,是用当地方言以诗歌的形式来哭嫁。会哭父母、哭哥嫂、哭姐妹等等,虽然是哭但是却寓意着吉祥如意。

2、在贵州当一个男子看上某一个姑娘时,按照传统,必须找第三者做伴,有的则由自己的姐嫂出面介绍。如女方有此意思,即可单独相约到幽静处进一步对唱山歌,表达情,直到双方互赠信物,就表明他俩已盟誓终身了。

3、在贵州,新婚夫妇结婚之前,有一个八字合婚的习俗。媒人将两人的生辰八字交换,然后找专门的人为新人看八字。如果八字相合,就可以结婚。如果八字不合,则不适合结婚,但也可想办法破解。

贵州结婚风俗流程

贵州结婚风俗流程:

1、首先要闹房,当亲朋好友知道新人在什么时间举办婚礼的时候,就会到新人家里来闹房,闹房当地比较有特色的婚礼习俗,代表对新人的美好祝福。

2、然后女方家需要准备宴席,邀请亲朋好友来做客,当然必须要在自己家里招待客人,不可以到饭店里,显示出对亲朋好友的尊重。

3、接下来在贵州这边还有过礼这个风俗,也就是男方需要去女方家提亲,当然需要带上自己的父母过去,去提亲要带上礼还有礼品。

4、然后男方家里需要准备宴席,邀请亲朋好友来做客,对于男方家来说举办的宴席比较正式。

5、再然后就是闹洞房。

贵州结婚男方要准备的东西:

1、需要为女方准备相应的生活用品,包括洗发水,牙膏,牙刷,杯子,另外还要准备衣服,对于衣服也是有讲究的,从上到下从里到外都要准备,而且要准备双数,寓意更加好。

2、接下来要给女方父母准备一套衣服,包括上装下装,还有鞋子,父亲一套母亲一套,正好也是双数,寓意也很不错。

3、然后还要准备一些礼物,比如猪腿,要准备两只,还要准备两只公鸡,有些地方可能需要准备一只鸡一只鸭,另外还有其他的礼物,比如三金,还有鱼肉,糕点,红枣等等,当然不管准备多少礼物,一定要准备双数。

贵州结婚风俗基本过程

贵州结婚风俗基本过程有闹房、女方请客、过礼、结婚宴席、闹新房、回门,闹房是指结婚消息公布后,乡亲朋友就会前来祝贺,女方请客则是在家里自己做宴席招待客人,不能去餐馆请客,另外过礼则是男方在父母的陪同下去女方家进行提亲。
贵州结婚风俗有什么流程
1、闹房
贵州结婚风俗有闹房,闹房指指结婚消息公布后,受邀的亲戚朋友来到家中进行祝贺。
2、女方请客
贵州结婚风俗有女方请客,女方请客时必须是主人家自己做饭招待客人,不能在餐馆请客。
3、过礼
贵州结婚风俗有过礼,过礼是指男方在父母朋友的陪同下去新娘家进行提亲,并且需要携带礼品。
4、结婚宴席
贵州结婚风俗有结婚宴席,在新人正式婚礼时,有男方请客吃饭,一般一桌在12个人,而女方也同样要举行宴席。
5、闹新房
贵州结婚风俗有闹新房,闹新房一般是朋友带着祝福去新房里配新人一起欢闹。
6、回门
贵州结婚风俗有回门,回门前新娘只能呆在自己的家中,不能出现活动,结婚三天后就要在新郎的陪同下回到娘家。

贵州结婚习俗是怎样的?有那些习俗?

婚 嫁
婚嫁是家族延续的重要环节,古人十分重视,礼仪甚繁,有纳、问名、纳吉、纳徵、请期迎亲6礼。襄樊旧时婚嫁逐渐演化为订亲、择期、迎亲几个步骤。
订 亲
首先,男方父母请红爷(媒人)到女家求婚。若女方父母同意,则由红爷将女方的“八字庚贴”(即写明女方出生年、月、日、时的柬贴)交付男方。俗称“拿八字”,也叫“传庚”。男方父母择吉日请信任的算命先生将男女二人的八字进行推算,叫做“合八字”。若二人命里相犯相克,则婚议作罢;若相合相生,则可订亲。整个订亲过程由父母作主,青年男女不得过问。俗谚称“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择 期
订亲之后,男女每年给女方送一次礼物,叫“填庚”。到适当时候,男方请红爷到女方协商迎亲日期,女方则提出聘礼规格要求,红爷往来奔走,双方同意后即下聘礼,确定迎娶日期,一般订在黄道吉日,或阴历双日子。襄樊人喜爱选择初八、十八、二十八几天,叫做“要得发,不离八”。
迎 亲
民间也叫“过期”。迎亲前一日设宴待客,男方称“暖郎酒”,女方叫“梳头酒”。迎娶之日,新郎衣冠齐楚,披红挂,坐轿或骑马,领着花轿迎亲。一路上鞭炮锣鼓声不断。至女家,祭拜女方祖先。新娘戴凤冠,顶头盖,红袄罗裙,拜别祖先后上花轿,由兄弟或侄辈男丁相送,叫做“发亲”。然后,新郎轿(马)前导,新娘花轿及嫁妆后随,锣鼓鞭炮迎至男家。落轿后,由牵亲娘子搀扶新娘下轿升堂,和新郎拜天地、拜高堂、入洞房喝交怀酒。当天“闹房”,客人、表兄弟和伯叔都可参加,谓“三天无大小”。其间大宴宾客,谓“喝喜酒”。凡送礼亲友都在宴请之列。娘家送亲的必坐首席、上席,吃完酒席当即回家。第三天,新娘的兄弟或侄辈来迎新婚夫妇至娘家,谓“回门”。酒饭后即返回男家,谓“三天不空房”。在整个迎亲过程中,还有许多琐碎的象征性研究。如洞房床上撒放花生、板栗、红枣,即“早立子”(枣栗子)和生花胎(交替生儿生女)的吉兆。把新郎新娘的鞋套在一起,象征二人偕同到老,等等。
建国后
国家颁布《婚姻法》,封建包办婚姻制度被废除,旧的婚礼仪式也随之改变,男女自由恋爱,登记结婚。婚礼多选择在国家法定或民间传统节日举行。50-70年代以简朴为荣。女方不要礼,男方不计嫁妆,步行或骑自行车迎亲,礼仪大方朴素。国家公职人员结婚,一般在机关内举行典礼仪式,以喜糖烟茶待客。民间虽宴请亲友,但也较简朴。80年代,人们生活水平普遍提高,某些人家为婚嫁购置高档家具、家用电器、以小轿车迎亲,并连日大宴宾客,往往使双方家庭多年积蓄为之一空,也有些青年和家长崇尚节俭,不摆阔气,不受礼,不请客,让新婚夫妇参加有关部门举办的集体婚礼,在热烈而朴素典礼仪式之后,新婚夫妇共植同心树,这既象征爱情天长地久,也为绿化环境作了贡献,受到社会广泛的赞扬而逐渐形成新的风气。
旧时,男子失偶再娶,礼仪与初婚相同,谓“续弦”。女子一般不再嫁,再嫁曰“再醮”,俗称“再走一家”。再嫁无仪式举行,男方着人迎至家中即可。建国后寡妇再嫁得到社会肯定和法律保护。
寿 诞
庆祝生辰,俗称“过生”或“做生”。儿童生日吃长寿面,穿新衣,长辈赠送玩具、文具或吃食。老人50岁、60岁、70岁生日较为隆重,多由晚辈操持,亲友祝贺,送寿联、寿匾或其他礼物,主人置酒款待。
丧 葬
旧时兴土葬,对棺木(也称寿木)特别讲究,多用杉、柏、楸等上等优质木材制作,内装裱,外雕镂,反复油漆。人死后,洗身、穿寿衣、放入棺内,名曰“入殓”。灵柩放入灵堂“停灵”,夜间由死者亲人陪伴,停灵3天。然后由孝子孝孙送至墓地掩埋。
建国后
上述丧礼中属封建迷信的活动渐废除。70年代中期提倡火葬。国家公职人员及大部分市民,遇丧事只设灵堂,置花圈、挽联,开追悼会,家属亲友佩黑纱于左臂寄托哀思,礼仪肃穆庄严。近年来,少数地方在民间丧仪中有些旧俗又有所抬头。

结婚风俗 结婚风俗有哪些

1、常见结婚礼服的习俗讲究

(1)款式设计上不可有口袋

新娘的嫁衣上不能有口袋的设计,这是因为如果有口袋,象征着新娘会带走娘家的财运。避免口袋的设计则为了保留娘家的财运,让娘家的婚后生活也能平安昌盛。

(2)礼服上不可绣不祥的图案

新人们的结婚礼服上不可绣有不吉祥的图案,如生花等。但需要注意的是,连招花和石榴花虽属于生花,但是并不忌讳将这两种图案绣在新人们的衣服上,这是因为这两种花有闺女出嫁、诚等丈夫、多子多孙之意。

(3)不得让不吉之人触碰

有关新人们的礼服还有一个讲究那就是不得让不吉之人触碰。具体来说,守孝之人以及孕妇都不能触碰新人们的礼服,从习俗上来讲会将不吉之气传递给新人,导致婚后生活的不顺以及不和。

2、常见婚礼仪式上的习俗

(1)送亲和迎亲

送亲和迎亲是每个婚礼都不可缺少的流程。新郎需要一大早带着接亲之人来到女方家通过寻找婚鞋等游戏过关斩将将新娘接走,而此时女方家也需要派出几名送亲的人员一路跟随新娘去婆家。

(2)向父母敬茶并改口

在婚礼仪式上,新郎和新郎都会向双方父母敬茶并改口叫对方父母为爸妈,此时对方父母会给改口费,以示对新人们的祝福。新人们在敬茶时,一来是为了向父母表达养育的感激之恩,二来是向对方父母表示应有的尊重和敬爱,因此这样的习俗被沿用至今,成为婚礼上的必备环节。

(3)向宾客敬酒

当婚礼仪式全部结束,宾客们开始享用餐食时,新人们会换好敬酒服,挨桌依次向每位宾客的到来以示感谢,同时也希望大家能够尽兴、吃好喝好,一起分享这份幸福与喜悦。

你所不知的结婚习俗大全?

结婚是每个人一生之中的大事,中国的人口众多,很多地方都有不同的习俗,婚礼的过程和细节也都有一些大同小异,不过对于婚姻的祝福都是相同的,都希望借用喜庆的婚礼来改善婚姻风水。下面小编给大家介绍一下你所不知的结婚习俗大全,一起随小编来看看吧!
现代的结婚习俗第一、迎亲:婚礼上午,男方的接亲队伍就要来女方家接亲了。现今,接新娘是整个婚礼的一大高潮。第一关便是“入门”。若要顺利接得美人归,必须经过一连串智力及体能测试,必要时还加上歌情话,但最重要的还是丰厚的“开门利市”,众姊妹满意后才开门。新郎应以花球迎娶新娘(新娘不可自制花球)。
第二、找红鞋:新郎会在接新娘的房间里找给新娘穿的红鞋子,给新娘穿上后才能把新娘带走。
第三、敬茶:新人再向双亲奉茶跪拜(若依照旧式俗例,新人未到男家拜见翁姑之前,不可跪拜,即新人应站着奉茶给女方父母。不过现时已没有这么讲究,想跪便去跪,以示心意)。
第四、撑红伞、撒米:由伴娘撑红色伞伴新娘新郎出门,并且会边走边撒米给鸡吃,以免鸡啄到新娘。
第五、绕吉祥路:迎接新娘的车必须绕着市区的吉祥路名的路走一圈。如吉祥路、惠福路等有好听吉祥之名的路。
第六、过门:过门指新娘由女家出门后正式踏入男家,拜见翁姑及男家其他长辈。
第七、婚礼:到酒店举行仪式,有司仪会主持仪式。
第八、敬客:酒宴开始之后等到上鱼的时候,新娘换上传统的龙凤褂给客人敬茶。
第九、入洞房:酒宴结束后新人会和一些朋友开始去新房参观或者娱乐。
第十、回门:三朝回门指在婚后第三天,新妇由夫婿陪同,带备烧猪及礼品回娘家祭祖。
中国现代结婚习俗1、送礼:按一般习俗,参加婚宴都要准备一份小小的贺礼,用红纸或专门印制的双喜字封包,里面放进适当的贺礼金,礼金数目根据客人的经济情况和与新郎、新娘关系的远近亲疏而定,但最好要取双数,含六为“禄”,八为“发”,百为“白头偕老”的意思。
2、入席:参加婚礼要按照主人或主持人的引导就座,如果没有人引导,可以和熟悉的亲友坐在一起,但应注意不要主动坐到“新人桌”或“父母桌”。席间取菜、吃食要讲究礼貌
3、敬酒:新郎、新娘到各席敬酒致谢时,大家起立举杯,和新人先轻轻碰杯,再道“恭喜”。不要把新郎、新娘灌醉,不要东拉西扯,要把新人在每桌敬酒的时间控制在3分钟内,以让他们圆满结束宴会,早入洞房。同时,自己在酒席中,也不要大喊大叫,要节制饮酒,以免醉后狂言失礼。
4、撒纸屑:结婚典礼上,人们欢笑着把五的纸屑撒向天空,撒向新郎、新娘,也撒向前来道贺的客人们。这种风俗起源于意大利。中古时代,意大利凡参加婚礼的人,要向新人撒一把五缤纷而细小的糖果,祝福新人过着甜蜜的生活。到了19世纪,人们把撒糖果改为撒色纸屑。
5、食汤圆:新娘在结婚出发前,要与父母兄弟及闺中女友一起吃汤圆,表示离别,母亲喂女儿汤圆,新娘哭。
6、讨喜:新郎与女方家人见面后,应持捧花给房中待嫁新娘,此时,新娘之女友要故意拦住新郎,可是条件要新郎答应,通常都以红包礼成交。
7、拜别:新娘应叩别父母道别,而新郎仅鞠躬行礼即可。
8、出门:新娘应由一位福份高的女性长辈持竹匾或黑伞护其走至礼车,因为新娘头顶不能见阳光,另一方希望像这位女性长辈一样,过着幸福美满的生活。(注:准备竹匾,并在上面贴上喜字)
9、礼车:竹匾可置于礼车后盖。
10、敬扇:新娘上礼车前,由一名吉祥之小男孩持扇给新娘(置于茶盘上)新娘则回赠红包答谢。(注:准备一把扎有两个小红包的扇子)
11、不说再见:当所有人离开女方家门时,决不可向女方家人说再见。
12、掷扇:礼车启动后,新娘应将扇子掷到窗外,意谓不将坏性子带到婆家,小男孩将扇子捡起后交给女方家人,女方家人回赠红包答谢。
13、燃炮:礼车离开女方家燃放鞭炮。
14、摸桔子:礼车至男方家,由一位拿着两个桔子的小孩来迎接新人,新娘要轻摸一下桔子,然后赠红包答谢。
15、牵新娘:新娘下车时,应由男方一位有福气之长辈持竹匾顶在新娘头上,并扶持新娘进入大厅。
16、忌踩门槛:要跨过门槛
17、过火盆,踩瓦片:新娘进入大厅后,要跨过火盆,并踩碎瓦片。
18、进洞房:新人一起坐在预先垫有新郎长裤的长椅上,谓两人从此一心并求日后生男。不准有任何男人进入洞房。(进洞房要选订时辰)
19、忌坐新床:婚礼当天,任何人皆不可坐新床,新娘更不能躺下以免一年到头病倒在床上。另外,安床后到新婚前夜,要找个未成年的男童,和新郎一起睡在床上。
您可能也喜欢:新人结婚不得不知的婚纱禁忌许少锋:婚房贴喜字的讲究详解:桃花斩什么人都能用吗?详解:桃花斩符有什么作用?
了解更多星座百科、八字姻缘、八字事业、婚姻运势、财神灵签、情感合盘、看另一半、八字测算、姓名速配、一生运势、复合机会,您可以在底部点击在线咨询(仅供娱乐):http://www.adxqd.com/xz/

展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