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卦九五爻辞,周易第60卦详解

2023-10-30崇庆运势网热度: 2130

节卦的爻辞解释

初九,不出户庭,无咎。
解释:初九,不迈出庭院,没有危害。
《象》曰:“不出户庭”,知通塞也。
解释:《象辞》说:“不迈出庭院”,说明知晓通则当行,阻则当止的道理。
九二,不出门庭,凶。
解释:九二,因过分节制而不跨出门庭,会有凶险。
《象》曰:“不出门庭”,失时极也。
解释:《象辞》说:“因过分节制而不跨出门庭”,因此失去了适中、妥当的时机。
六三,不节若,则嗟若,无咎。
解释:六三,虽不能节制,但能嗟叹自悔,则没有祸患。
《象》曰:“不节之嗟”,又谁咎也!
解释:《象辞》说:“虽然不能节制,但能嗟叹自悔”,这样的话,又有谁能给它造成祸患呢?
六四,安节,亨。
解释:六四,能安然实行节制,故而亨通。
《象》曰:“安节之亨”,承上道也。
解释:《象辞》说:“能安然实行节制,故而亨通”,说明谨守柔顺尊上之道。
九五,甘节,吉,往有尚。
解释:九五,能适度节制从而让人感到美而适中,是吉祥的;前行一定会受到褒奖。
《象》曰:甘节之吉,位居中也。
解释:《象辞》说:“能适度节制从而让人感到美而适中,是吉祥的”,这是由于居位中正的缘故。
上六,苦节;贞凶,悔亡。
解释:上六,因节制过分,则会感到苦涩;而且会发生凶险,如果能对过分节制感到懊悔,则凶险有可能消失。
《象》曰:“苦节贞凶”,其道穷也。
解释:《象辞》说:“因节制过分,则会感到苦涩,而且会发生凶险”,因为过分节制必然导致末路穷途。

烦,占卜了一下,得节卦,谁给解一下。

节就是告诉你要节制。
本挂谈节制之道,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美德,也是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人的欲望是无穷的,不加控制是很危险的,但节制应该适当,只有适当的节制才是好事,过与不及都会造成不应有的伤害。节制的目的是为了抑制过度的欲望,应以顺乎自然、合乎规律为准,不能过分严格节制、勉强自己,更不能为节制而节制。节制并非快乐,但不能说是痛苦,应视为理性的自觉选择和事物发展的必然规律。
节者,有限而止也,故有斩将封神之象。所谓斩将封神者,是姜太公灭纣王之后,在万象山封神,一切鬼魂尽赴台前,俱各受封得位。占此卦者,百无禁忌之兆也。
象曰:时来运转姜太公,登占封神喜气生,到此诸神皆退位,总然有祸不成凶。
昔日韩信不得时,弃楚投汉,曾占此卦,遇萧何秉贤,荐之高祖,封为淮阴候,登台点将,就如姜太公封神一般。
诗曰:太公封神不非凡,谋望求财不费难,交易合伙大吉庆,疾病口舌消除安。
断曰:月令高强,名声在扬,走失有信,官事无妨。
这个卦是异卦(下兑上坎)相叠。兑为泽,坎为水。泽有水而流有限,多必溢于泽外。因此要有节度,故称节。节卦与涣卦相反,互为综卦,交相使用。天地有节度才能常新,国家有节度才能安稳,个人有节度才能完美。
事业:正处在发展时期,一定要注意切勿冒进。但更不应放弃良好的机遇,只要坚持遵利守义的原则,可大胆行动。这样,事业可以继续兴旺发达。
经商:市场行情好,对自己很有利,应该努力开拓,勿失去机会。不过,头脑一定要冷静,投入应有限度,适可而止,该收则收。
求名:严格要求自己,办事知道节度,不走极端,可以通行无阻,顺利前进。 外出:大胆外出顺利。
婚恋:不要陷入情不自禁的地步,顺其自然会有好结果。
决策:抓住机遇,勿失良机。适当节制自己的行动,不可勉强,更不可冒险,恰如其分。一切不可拘泥,该变就变。但是,该节制的时候一定要节制。节制必须有限度,过于节制就成为苦,不会有好的结果,这叫适得其反,务必十分注意。
第六十卦 节卦 文 / 耳赤 (粉丝群)
节卦是一个讲节制的卦。节卦的爻辞是:
初爻:不出户庭,无咎;
二爻:不出门庭,凶;
三爻:不节若,则嗟若,无咎;
四爻:安节,亨;
五爻:甘节,吉,往有尚;
上爻:苦节,贞凶,悔亡。
节卦的
初爻是:“不出户庭,无咎。”字面意思是:闭门不出,没有灾祸。在节制的第一阶段,必须要遵守规矩,没有规矩不能成方圆。
二爻是:“不出门庭,凶。” 字面意思是:闭门不出,也有凶险。在节制的第二阶段,不能死守规矩,该变通的时候要变通,否则就会僵化。
三爻是:“不节若,则嗟若,无咎。” 字面意思是:不节俭则困穷,处困穷则知悔过,知悔过则可以无灾难。在节制的第三阶段,不知节制,胡作妄为,必然走向穷途末路,所以,要有节度。
四爻是:“安节,亨。” 字面意思是:安于节俭遵礼的生活,通泰。在节制的第四阶段,懂得了节制的重要性,就要习惯于有节制的生活。
五爻是:“甘节,吉,往有尚。” 字面意思是:以节俭遵礼为乐,吉利,秉此而行,所往必得别人资助。在节制的第五阶段,节制的最高境界就是以此为乐,随心所欲不逾矩。
上爻是:“苦节,贞凶,悔亡。” 字面意思是:以节俭遵礼为苦,卜问得凶兆,其人将为家道败落而悔恨。在节制的第六阶段,如果以节制为苦,而以放肆为乐,必然导致破坏规矩,酿成祸患。
节卦最符合的例子之一是道德对人的节制。道德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人们共同生活及其行为的准则与规范,具有认识、调节、教育、评价以及平衡五个功能。道德往往代表着社会的正面价值取向,起判断行为正当与否的作用,然而,不同时代与不同阶级,其道德观念都会有所变化。从目前所承认的人性来说,道德即对事物负责,不伤害他人的一种准则。
道德对人节制的户庭阶段:道德是初始的具有柔性特征的法律。道德是社会意识形态长期进化而形成的一种制约,是在一定社会关系下,调整人与人之间以及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总和。为了整个社会的和谐,道德是必不可少的。
道德对人节制的门庭阶段:道德由一定社会的经济基础所决定,并为一定的社会经济基础服务。不同的时代,不同的阶级具有不同的道德观念。所以,道德又是变化的。
道德对人节制的不节阶段:实质上,人一生下来只有本能(有不少本能会危害其他人的生存),而不知约束自己。所以,所有人都需要对本能进行外在约束和内在约束,外在约束是法律,然而法律的功能只有制裁人的本能中企图伤害他人等对人类社会有大的危害的方面,这就需要内在约束(也就是道德)来约束本能中虽不违法,但亦会对他人(甚至是人类社会)造成危害的行为。所以,道德就是社会规范对人的本能的制约,换句话说,人一生下来就有以任何方式伤害甚至杀死其他生命的本能(即“生存无道德”),道德也就是继法律之后制约这种本能,减小这种伤害的工具。一个人不用道德来节制自己,必然会对他人和社会造成伤害,最终,自己也会受到惩罚。
道德对人节制的安节阶段:道德是引导人们追求至善的良师,它教导人们认识自己对家庭、对他人、对社会、对国家应负的责任和应尽的义务,教导人们正确地认识社会道德生活的规律和原则。遵守道德,人们就可以正确地选择自己的行为和生活道路。
道德对人节制的甘节阶段:以提高道德修养为乐,人们就会有良好的道德意识、道德品质和道德行为,树立正确的义务、荣誉、正义和幸福等观念,成为道德纯洁、理想高尚的人。这样的人,是主流社会意识认可的人。
道德对人节制的苦节阶段:以遵守道德规范为苦,经常突破道德底线,在与他人的交往中,必然不受欢迎,久而久之,也会为社会不容。一旦到了边缘化的程度,生存必受影响。
节卦第六十
节卦辞:节 亨,苦节,不可贞。
彖曰:"节亨",刚柔分而刚中。"苦节,不可贞",其道穷也。说以行险,当位以节,中正以通。夫地节而四时成,节以制度,不伤财,不害民。
象曰:泽上有水,节。君子以制数节,议德行。
节卦解:
涣之后是节卦,意为要节制自己的行为。一是要节制性能量的涣散,对修行是大亨通。对人道行也能延缓衰老,使其青春常在(节亨)。二是节得太狠了,则在繁衍上就会成问题(苦节不可贞)。
水泽节卦,上水下泽,表月生,或生月。暗指通过节,可以生月。即西天月。
节,在顺行人道,是节约节育。在逆行修道上,是节贪节妄。
人道中提倡的德,就是克己复礼。每个人对自己的本性多少要克制一些,要照顾一下别人的本性需求,这就叫德。德就是节,要适当节制。节制什么?
第一是节约,第二是节育。
节约主要是指节约粮食,本质是指吃上要节约,不应大盘子成天摆。
节育,是指在繁衍生育上要节制。
所谓人德是什么?
就是节,而主要是吃和繁衍生育。
节卦是应在人德上,人为的加以限制,注意节约和节育。要想到还有那许多背大筐,扒垃圾的妇女。
兑涣节连续三卦,讲的就是这个问题。富裕了也不应铺张浪费,应注意节制。
在修持上,节戒是好事,为亨(节亨)。但过度的节戒,过份的节戒,此即为苦节,苦戒,则会向相反的方向发展。即过度过份的苦节苦戒,等于无节无戒。不仅不能亨,反会有害,修不出去(苦节不可贞)。要知道,节仅是手段,而不是目的,因而不可过。
且看节卦主爻:
“节九五:甘节,吉,往有尚(帮助)”。
甘节不是苦节,是节戒有分寸,而不是过份的节戒。乱七八糟的把大量的与修出三界无关的事,都开列为节戒。诸如不能吃大蒜,走路不踏青草,不能踩着蚂蚁等等。
节卦的最终结果,笫六爻告诫曰:
“节上六:苦节,贞凶,悔亡”。
明确指出,节戒过度,最终结果是凶。“悔亡”是说后悔也完了。修不出去,坠入地狱(亡)。

...虞翻占出节卦,变爻为九五,单论爻辞为“九五,甘节,吉,往有尚。”_百 ...

节之临:全吉象:六五 知临 大君之宜 吉。节是水入泽,关羽是主帅以五爻变阴得出临;虞翻为东吴占,自然得吉卦。如此学易如何能易?

节卦九五爻

九五:甘节,吉;往有尚。
九五人生颠峰阶段,得中又得位,越成功的人越要小心,越顺利越要居安思危,甘:甘甜,味之中也。中药甘草起调和作用,中医讲君臣佐使,调和。人中把环境调和好,让人自觉尊行。
象曰:甘节之吉,居位中也。
生活中非常需要非常节制的人,自我克制,自我要求。有所成就,收获的人是自觉执行的人。九五内心有原则,以大局为重的人。做什么事情把握好尺度,不以自己的喜好为出发点。无论在哪个环境都有九五之尊位,节制的甘甜,因为有目标了。为了孩子装着喜欢读经典,慢慢发现自己也喜欢上经典了。孩子也会慢慢跟上来了。人在走投无路时,才会彻底改变。千万不要小看微不足道的努力,你现在做的事情是否发自内心的喜欢。心甘情愿的做,心甘情愿的自我约束,很难做到,但能不能做到喜悦的接纳。每个人都应该做应该做的事而不是喜欢的事。慷慨但不奢侈,自律是经过训练出来的。优秀的人一定有他成功的原因,我们要学的就是这个。

经文意思是:以节俭的生活为甜美,吉祥,前往会受到尊重。
象辞意思是:以节俭的生活为钳美的吉祥,是由于九五居中得位。

易经里的飞龙在天,潜龙勿用,亢龙有悔,群龙无首是怎么意思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0251118/answer/168582559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初爻:潜龙勿用

什么是潜龙,其实就是,还不是真龙的龙。还记得电影 “风云” 里面那句台词吗, “金鳞岂是池中物,一遇风云便化龙”。所以呢,潜龙这时候,只是一条锦鲤而已,呵呵~。它还没有能力去承担责任,和没有实力去办任何事情的,这时候的潜龙是用不得的。

还有, “潜” 字的古义,除了潜水的意思之外,还有另一个含义,就是隐藏。但潜龙的意思不是指,隐藏起来的龙,而是指龙把自己的 “能力” 隐藏起来,意思是隐藏能力的龙。龙不想做去做的事情,谁都逼不了,就算你逼迫它去做了,也会坏你的大事。比如:你叫张三去办事,他推三托四的,如果你硬要他去做,那结果必然是 .......办不好,或者给你搞砸了。

然后, “用” 字的古义,是占卜中了,可施行的意思。以前远古时候,人们遇到什么大事情都要去问天,都要占卜,占出来的结果可行了,才敢去做。所以 “勿用” 还有一个隐藏的意思,就是不需要占卜,都知道结果是不行的。举个例子:为什么招聘广告都喜欢写 “有经验者优先” 呢?因为,但凡有阅历的老板都知道,招新手是要冒很大风险的,有经验的熟手员工所创造的价值,肯定会比新手多很多,值~!而新手这种 “潜龙”,一旦出了意外,作为老板的那个欲哭无泪啊~,我现在想起来都心塞。所以 ....... 潜龙勿用,真的是至理名言。

另外,潜龙指的是谁呢? 既可以是你自己,也可以是别人或者对方。如果是自己,“勿用” 可以解释为 “不要意气用事”。如果是别人,“勿用” 则可以解释为 “不要使用或者任用” 这个人。 这就是易经辞语的玄妙之处了!就如同上面的 “潜” 字和 “用” 字一样,都是模棱两可,既可以这样解释,又可以那样理解。 所以,这也是很多人,都不会用《易经》来占卜的一个原因 ....... 起卦容易,解卦难啊!.........  而同时,这也是很多人,都会用《易经》来占卜的一个原因 ......... 随你怎么说都行,哈哈!

最后归纳:潜龙这种人,有能力也好,没能力也罢,没必要去了解他,直接不用就是了,没有什么可惜的。而如果你是这条 “潜龙” ,那你就不要去心存幻想,继续潜你的水(提升自己的实力做好准备),等待风云的际会,到你有能力化出龙身再说。


第二爻:见龙在田,利见大人

到了第二个阶段,龙离开了水面,游走于田间,这个时候 “龙” 见(现)身了,但准确来说,它还不是龙(还不能飞,也不能呼风唤雨),只是一条在地上爬行的小蛇而已(地头蛇)。接下来,对它最有利的做法,就是等 ....... 直到被大人物发掘。

另外,“田” 字的古义,不是种庄稼的农田,而是纵横有序,整齐排列的意思。所以 “在田” 的引申之意,就是进入了有秩序讲规则,不能乱来的新环境。

为什么见(现)龙在田,会利见大人呢? 很简单,在田的龙,因为守规矩,被田约束着,就像听话的小孩,自然会被大人喜欢。比如:在各大公司里,都有 “办公室” ,你一个小职员,想升迁,就得听话,懂规矩,这就是“在田” 的最好证明,只有你乖乖地 “在田” 了,才会被大人物重用。

而见龙在田,也可以理解为 “要见(现)龙,就要先在田” ,“龙” 想要展现出龙的本领,就必须在田(接受管理,听话.....)才行。在 “田” 的这个新环境里,“龙” 不能再像以前那样游来游去了,必须遵守规定,接受被约束,要听话才会被某些大人物欣赏(这才是重点),不然你以为贵人为什么会任用你呢。

最后归纳:如果你是龙,现身于田间,就好比去到一个新的环境,想要玩的开,就得先遵守新的规则,只要你乖~,听话~,自然就会有机会上位。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如果你见到别人这条龙,现身在田间,是一条懂得 “遵守游戏规则” 的龙,那你就要注意了,他一定会慢慢上位的(要先跟他搞好关系喔)。


第三爻: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历无咎

第三个阶段,龙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 “君子”  .........  咦~,奇怪了?  好端端的一直都在说着 “龙”,怎么就忽然来了个 “君子” 呢? 其实啊,之前的两爻,说的也是这个君子。只不过,如果说君子在水里游来游去,还不用呼吸,就好像说不过去了。或者,说君子在田里,这也不好啊,很容易被误会是一个农夫的。所以呢,只好用龙来比喻了,况且这样也容易被人们接受,因为自古以来 ,我们都喜欢自称为 “龙的传人” 。

终日乾乾,就是整天都处于朗朗乾坤,自强不息,勤勤恳恳的状态。

“夕” 的意思是黄昏的时候太阳西下,“历” 指的是旱石,坚硬的石头,引申义为 “长久坚持”。

“夕惕若,历无咎” 的意思就是,到了太阳下山也保持着警惕,毫不松懈,长久坚持下去是没问题的。

最后归纳:走到这一步,龙就处于忙碌的状态了,整天都要兢兢业业,勤勤恳恳地工作,就算是空闲的时候,也要保持着警惕性,不能有松懈,这样才不会有问题。虽然这时候 “龙” 很累,但在其位必谋其政,这是没办法逃避的责任。

(注:易经的64个卦,都是分为上下两卦的,前面解说的三爻,是下卦,如果用来占卜的话,那就是前因,是已经发生的事情。接着要解说的三爻,则是上卦,是以后将要发生的事情。)


第四爻:或跃在渊,无咎

来到这里(现在),龙就会从或(域)跃升到深渊,没问题。

为什么会没问题呢? 深渊对人来说,不是险地吗! ........ 呵呵,这你们就不懂了。“渊” 的古义是回旋之水的意思,用白话来说,“渊” 就是,一个有大漩涡的地方,你们觉得 “ 江,河,湖 ” 这些地方能有大漩涡么,能出现大漩涡的只能是 “海” (龙的老家),也就是说,龙的这次跃升,是一次在自己熟悉领域的考验,是机会,是好事。当然,“渊” 也的确是险地,但对于龙来说,毕竟是自己擅长的,所以风险是可以承受的,就问题不大了。

另外,“或” 的古义,是域也,邦也,国也。“或跃在渊” 就是从一个小的地方,一个小的领域,去到深渊接受磨砺,这种离开,不是降级,而是跃升,是好事。古人云: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 ..... "。  所以或跃在渊根本就是上边(老天)安排给 “龙” 的提升机会,只不过 “龙” 要先过了这关,才会有以后 ......... 的一切。

最后归纳:这时候的龙,会出现一个大的转折,会离开他原先的领域,离开他熟悉的岗位,然后还要去面对上边安排的考验,经历一番磨砺。


第五爻:飞龙在天,利见大人

这时候,龙终于可以飞升天际,成为九五之尊了。由于龙本来就有神通的本领,再加上他是 “归于本位”(龙本来就应该在天上),所以龙的上位,是理所当然,名正言顺的,自然就会被众人所支持和爱戴。

这时候,他利见的大人,就不是在它上面的贵人了,而是在他下面的那些协助他的人,是自己人,是一大片支持他的下属,和基层群众。

为什么 “在天” 可以 “利见大人” 呢? 首先,这 “大人” 不是指某个人,“大” 字的古义,是 天大,地大,人亦大。就是说,“大” 可以形容一切东西,这个时候,龙已经是 “最上” 的人了,他的上面已经没有人了,能够比他 “大” 的,就只能是下面的一群人,所以这个时候,“大” 所指的就是一个范围了。而龙在天上,当然就容易被众人所见啦。(我们也可以这么理解:只有当你展现出 “飞龙在天” 的实力之时,其它人才愿意去协助你和帮你。或者,只有当你身居要职的时候,别人才会重视你,才会鞍前马后的追随你。)

另外,“天” 的古义,是颠,是最高的。所以,在天上的龙是没有上边的贵人相助的,他已经是最高者了,故此 “在天” 之意,也就是暗示: “龙” 在此刻正处于 “高处不胜寒” 的孤独之中 。 连一个能够理解他的朋友都没有,是很 ........(无法形容这种感觉,只能用省略号)

题外话:易经的核心思想是 ,“阴阳” 不可分割,阴中有阳,阳中有阴。而《易经》的每一卦,也都是没有好坏之分的,既好也坏,好中有坏,坏中有好。每一卦和每一爻,都只是用一个画面或者一个故事情节,去预测你的事情。所以,《易经》里面的卦,只能意会,不能言传。

最后归纳:“龙” 到了最后,终于可以游弋于天际,得到天时地利与人和的帮助,高高在上了。这时候,就好比一个人,处在本该属于他自己的位置上,做着该做的事一样,一切都是那么的顺 ............


第六爻:亢龙有悔

“亢” 字的古义,是指人的颈。“有” 字的古义,是指 "不该有而有之”。所以,亢龙有悔的意思,就是 “龙” 做了不该做的事,然后被降了一点点级,到了颈部,最后有了自责的悔意。

来到这里,大家都发现了吧,“龙” 只有在九五的时候,才是最完美的,一但过了,就会过犹不及和物极必反 ........ 有悔~! 正所谓   “ 势不可去尽,话不可说尽,福不可享尽,凡事太尽,缘分也势必早尽 ”, 而这也正是亢龙有悔的另一种说辞。

最后归纳:“龙” 飞天之后,再接下来的就是第六爻,也就是乾卦的最后一爻 ...... “尽头”。 到了尽头会怎样呢,是亢,是不升反跌,跌回 “头以下” 颈的高度,而且还会心生悔意。所以,这最后的一爻,既说出了一个事实,就是过犹不及和物极必反。同时也提醒着世人,凡事不要做尽,留有余地才是最好的。


用九:见群龙无首,吉

在易经的64卦里,就只有 “乾卦” 和 “坤卦”,有这种与众不同的 “用” 爻辞。所以,这个 “用九” 就要特别注意了。

前面提到, “用” 字的古义,是指占卜中了,可以施行的意思。由于乾卦的六个爻都是阳爻,所以乾卦的最后,特别提到了 “用九”,意思就是:六爻皆九(阳爻),意见统一,可以实施执行,不用再征询任何意见了。

执行什么呢? 就是,群龙无首! ....... 但,这个 “群龙无首”,又不是我们现在,通常理解的那个 “群龙没有头领” 的意思。

“无” 字的古义,不是 “没有” 的意思,是指虚无之道,上通元气寂寞,是一种真正的虚无状态, 是指将   隐没于虚无之中,变成另一种存在的意思。如果你能够理解,佛教所说的 “无我”,那你就能理解 “无” 字的本义了。(说句题外话:在华夏,所有的典籍里,表达 “没有” 的意思,都是写 “无” 字的,只有《易经》是写这个 “无” 字。因为 “无” 是指没有,而 “无” 是指太虚,虚无里面,根本连 “没有” 都没有。所以,我们现在广泛使用的这个简体 “无” 字,应该是 “无” 才对。)

另外,“首” 字的古义,除了指 “头” 外,也指 “开始,本源”,可引申为最根本的源头或者来源之地。

所以,“群龙无首” 真正表达的意思就是:乾卦的六条龙(每一爻都是一条龙),他们都隐没进入了原来的出处(太虚)之中,消失了。

至于,为什么会吉呢? 因为,龙的消失,不是死亡,而是飞入太虚之中,回归本源而已(翻阅华夏所有的神话和传说,也没有提到龙的出处,所以我大胆推测,远古时代的人一定是认为,龙是从空虚而来的,是凭空出现的)。

就像抗战时期,烈士在英勇就义前,说到 “就算我倒下了,还会有千千万万个我,前赴后继去完成我的共产主义事业” 一样。就算龙消失了,但龙的精神还在。

而且,古人认为阴和阳是互动的,是相互影响的,消失在空虚中的龙,是会永恒地影响着阳间一切的, “无首” 之龙,只是以另一种形式,来存在而已。

另外,我估计,龙应该是以前古人看到闪电之后,臆想出来的。所以,龙才会生活在天上,而且能够呼风唤雨,神通广大(那~,如此说来,我们现在应该叫 “闪电的传人” 才对喔!)。所以,“见群龙无首” 还有一种可能,就是古人将 “风雨交加,到处都是闪电” 的现象,说成是 “见群龙”,因为看不到云层上面的闪电,所以这群龙,就没有头了,再然后,暴雨停了, “群龙” 也消失得无影无踪了。至于龙消失了,为啥会 “吉 ”呢? 原因很简单,在那个以农耕为主的时代,消失的群龙最终化成了一场大雨,使得庄稼得到了灌溉,这当然是好事啦!

最后归纳:事情一直发展下去,所有的真龙都会消失在空虚之中,正如:天下无不散的宴席,龙的精虽不会永恒,但龙的精神会延续下来。只要秉承一身正气,其精神就会继续传承下去,结束并非真的结束,只是另一个开始。

易经里的飞龙在天、潜龙勿用、亢龙有悔、群龙无首是怎么意思?

意思:龙星春分时出现在天上,龙星秋分时潜隐不见,不吉利,龙星上升到极高的地方,是不吉利的征兆,群龙没有首。这句话由四个成语组成:

一、飞龙在天

【解释】:比喻帝王在位。

【出自】:《周易·乾》:“九五,飞龙在天,利见大人。”孔颖达疏:“谓有圣德之人得居王位。”

【译文】:九五,龙星春分时出现在天上,有利于会见王公贵族。”孔颖达疏:“对有圣德之人不得在王位。

二、潜龙勿用

【解释】:隐喻事物在发展之初,虽然势头较好,但比较弱小,所以应该小心谨慎,不可轻举妄动。

【出自】:《易经》:“第一卦:乾乾为天,乾下乾上。初九:潜龙,勿用。”

【译文】:第一卦:乾乾为天,干下干上。初九:潜龙,不要使用。

三、亢龙有悔

【解释】:亢:至高的;悔:灾祸。意为居高位的人要戒骄,否则会失败而后悔。后也形容倨傲者不免招祸。

【出自】:《周易·乾》:“上九,亢龙有悔。”

【译文】:上九,龙星上升到极高的地方,是不吉利的征兆。

四、群龙无首

【解释】:一群龙没有领头的。比喻没有领头的,无法统一行动。

【出自】:《易·乾》:“用九,见群龙无首,吉。”

【译文】:“用九,卷曲的龙见不到头,吉。”

名著简介

易经,是阐述天地世间万象变化的古老经典,是博大精深的辩证法哲学书。包括《连山》《归藏》《周易》三部易书,其中《连山》《归藏》已经失传,现存于世的只有《周易》。

《易经》蕴涵着朴素深刻的自然法则和谐辩证思想,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智慧的结晶。 [1] 其从整体的角度去认识和把握世界,把人与自然看做是一个互相感应的有机整体,即“天人合一”。

展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