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的悲剧晚年,晚年凄惨的老人特征

2023-10-15崇庆运势网热度: 1901

老人晚年的悲哀,不是没儿没女,不是没有钱,而是失去自己的家

文/静月荷

导读:

都说,老人晚年要幸福,少不了三样东西:老伴、老窝和存款。

只是,现实中再恩爱的夫妻总有一个人要先走,老人晚年一个人生活是常态;至于存款,只要有退休工资、有医保,问题也不太大。唯独自己的老窝,那是你安身立命的场所,是你可以随心所欲支配的地方。失去家,就等于失去了根据地,失去了自己的独立和自尊。

现实中,总有一些老人,因种种原因,提前放弃了手中的房子,让自己的后半生,失去了自主权,任由儿女摆布。

按说,母亲手术拆线可以出院了,女儿却高兴不起来。母亲在医院住了十几天,眼看就能回家了,可母亲却不知道自己要去向哪里?

因为她早没有了自己的家,多年来,虽说住在儿子家里,可那种居无定所,寄人篱下的感觉,让母亲晚年过得并不开心。

如今,母亲要出院了,两个儿子却不愿接她回家。然而,造成今天这种局面的,还得从当年母亲房子拆迁说起。

当林老师老伴离她而去的那一年,她才刚过 62 岁生日。

林老师和老伴,在过去几十年的生活里,尽管也会吵吵闹闹,可当对方真的离开了,才能体会到心里那种空落落的感觉。

林老师的两儿一女,都早已成家立业,过自己的小日子去了。

以前林老师老伴在世的时候,儿女根本不用操他俩的心。反倒是他们有困难了,父母还会主动去帮儿女。

林老师的女儿在父母身边生活,大儿子,本在国企上班,后来,企业改制,人员下岗分流。为了生存,儿子踏上了打工之路。

小儿子,虽说也在老人身边,但每月挣钱不多,单位福利待遇也不好,父母时不时还要贴补小儿子一些。

父亲走了以后,大儿子回家陪母亲待了一段时间。他也曾想回家不走了,只是他的技术专长,当地单位给的工资太低了。既然是打工,何不去挣钱更多的地方。

后来,当大儿子面前的孩子考上大学后,儿媳妇也随丈夫外出打工了,两人也算是有个照应。


林老师老伴刚走的那段日子,女儿经常回去陪母亲。后来,母亲也慢慢适应了一个人的生活。

再后来,林老师小儿子的孩子上中学了,学校离奶奶家近,孙子就每天回奶奶家吃饭。

这下,林老师为了给孙子安排好生活,每天忙忙碌碌的,日子也过得特别快。

转眼,孙子考上高中,开始住校了,林老师这才轻松了下来。


不久有消息传来:林老师居住的小区要拆迁改造。

以1:1.5面积置换政策,老人原本70多平的房子,可以换得100平左右的电梯房。

女儿劝母亲不要拆迁款,要房子。等将来房子修好了,母亲可以回迁住回去。

然而,林老师的二个儿子,却在算计:怎样才能让自己得到最大的利益。

为了母亲房子拆迁的事情,大儿子专程从广东赶回来,想听听母亲的想法。

那时,林老师已经是快70岁的老人了,她在这里住了几十年,要房子肯定是她的心愿。

当时,老大的儿子已经大学毕业,不打算回老家。显然,留房子对他没有多大用处。

小儿子的孩子刚上大学,现在正是需要钱的时候,他也不想留房子。

两个儿子的态度已经表明,不希望母亲要房子。能拿到近百万的拆迁款,比什么都实惠。

老人看透了两个儿子的心思,她问两个儿子:“不要房子,那我住哪里呀?”

大儿子首先表态:“住在我那里。您去了,我就让媳妇回来陪您。房子虽然小点,但肯定住得下。”

小儿子也忙说:“现在家里就剩下我和媳妇两人,您去了就住飞飞那间房子。”


老人还在犹豫,她不想就这么答应了。

两人见母亲迟迟不表态,大儿子开始帮母亲分析:您也是快70岁的人了,一个人生活总归不行。如果您能和我们生活在一起,也方便我们照顾您。

小儿子也说:就是,就像您上次摔倒,多亏大姐赶回去了,要不多危险呀。

您要和我们生活在一起,有个头痛脑热,我们也能第一时间知道呀。

……

两个儿子,你一言我一语,各怀心思。都在想着母亲那笔拆迁款。

最后,老人同意了两个儿子的意见,先把拆迁款拿到手再说。

后来 ,母亲对女儿说起这件事情:房子总归将来要给他俩的。现在,两人都需要钱,那就先给了他们,省得以后再为房子打架。

可女儿总觉得哪儿不对,她问母亲:你愿意和他们生活在一起吗?

母亲沉默好久,喃喃自语道:不愿意。可年龄大了,最后还不是要指望他俩给我养老吗?这是早晚的事,你不用为我担心。

女儿心疼地看着母亲,希望两个弟弟如他们所说,能照顾好母亲的晚年生活。


80 多万的房子拆迁款很快就下来了,可老人却永远失去了自己的家。当时,她还没有意识到,对老人来说,失去自己的家是一件多么悲哀的事情。

老人觉得,既然儿子答应要给她养老,她便给了两个儿子一人30万,自己留了20多万。

老人每月还有退休工资,想着以后再攒点钱,将来好留给女儿。

可转眼间,老人就没有了住处,她必须马上解决这个问题。

大儿子对小弟说:让母亲先住你那里吧。我那里长时间没住人,房子还需要打扫。等年底回来把房子收拾好了,让美娟留下来照顾母亲。

兄弟俩还商量,以后每人照顾母亲一年。让母亲在两家轮流住,以免时间长了,产生矛盾。

于是,老人彻底没有了自己的家。开始过起漂泊,居无定所的生活。

一开始,两个儿子因得了母亲那么大一笔拆迁款,对母亲照顾得还不错。

只是,当母亲刚适应了一个新环境,和周围邻居处得不错时,又到该换地方的时候了。

对此,母亲从来没有说过什么,她总是想办法自己克服。

老人每月有不到四千元的退休工资,她拿出 2000元 钱作为生活费。而且,母亲手脚利落,无论到谁家,还能帮他们做饭,收拾房间。

事实上,母亲已经做得不错了,儿子和媳妇,应该没有什么可挑剔的。

这样的日子一过就是好几年,对老人来说,虽然不是很好,但总归还过得去。

这期间,大孙子也结了婚,眼看母亲就要当太奶奶了。此时,老人也已是快80岁的人了,手脚开始变得不利索,上下楼也有些吃力了。

后来,兄弟两觉得一年时间太长,干脆半年一换。对于母亲来说,时间长短的决定权在儿子,她只有接受的份。

于是,老人上半年在老大家,下半年就到小儿子家。

其实,老人也知道,现在她只能听儿子的安排,只要有人管她生活就行,别的就不要多想。

一年后,老大升辈了,母亲也当上太奶奶了。儿媳妇去带孙子,母亲在老大家里也有点待不住了。

后来,儿媳妇把一岁多的重孙子也领回来了。当初,房子虽然小,但还住得开。现在,突然添了个小人儿,又是童车、又是玩具的,家里一下子拥挤了许多。

都说,一个孩子,忙了一家人。看着儿子媳妇那么忙,母亲就想过去帮帮他们。可儿媳妇不是嫌婆婆手不干净,抱了孩子,就是说婆婆给孩子喂的水太热。

这让老人觉得自己不仅是个废人,还是个多余的人,她恨自己为什么要活这么久?

小儿子家里,也是一堆事。孩子大学毕业后,和朋友合伙做生意,结果连本都亏没了。

后来,孩子又说瞅准了一个项目,需要 20 万。小儿子家里也拿不出那么多钱,就想让母亲帮一下孙子。

这些年,母亲手里就剩下这20万了。虽说有退休工资,可架不住今天给老大贴一点,明天给小的补个窟窿。

倒是女儿,时常想着她这个母亲。这些年,母亲穿的、用的,几乎都让女儿给包了。

最后,母亲给了小儿 10 万。其实。另外 10 万早已在大儿子手里了。

一次,母亲在老大家里,小重孙子生病住院了。老人一个人在家里,她担心孩子的病,就想到医院去看看。

大儿子家住的是三楼,当时,老人有些心急,下楼梯脚下踏空了,从楼梯上摔了下来。

好心的邻居扶老人起来,发现摔得不轻,赶紧打120送老人去医院。

经过检查,发现老人髋关节摔坏了,需要手术治疗。

大儿子知道后,好一通埋怨。母亲默默地忍受着,什么也没有说。

孙子还在住院,大儿子给大姐打了个电话就走了。

女儿及时赶到后,为母亲缴费,办理住院手续。最后,还是女儿在母亲手术单上签的字。

母亲需要置换髋关节,手术那天,兄弟俩都赶到了医院。手术还算成功,只是母亲看上去很虚弱。

女儿在医院陪母亲了好多天了,希望兄弟俩能换换她。

两兄弟商量,由他俩晚上轮流陪母亲,白天就交给大姐了。

几天后,母亲该拆线了。可出院后,母亲该回谁家却成了问题。

大儿子说,他家里楼层高,孩子小,不利于母亲恢复。

小儿子说,还不到他照顾母亲的时候,家里没人,母亲去了谁照顾?

两人推来推去,谁也不想把母亲接到自己家里住。

的确,老人出院后需要慢慢恢复,更需要悉心护理。无论是饮食起居,还是康复治疗,都需要耐心和爱心。谁都知道,现在照顾老人,比以前难度大多了。

女儿实在看不下去,把母亲接到了自己家里。几个月后,母亲恢复得可以自己走路了。只是,腿上的力量大不如从前了。

母亲觉得自己伤好了,还是应该回到儿子那里去住。毕竟,她把所有的东西都给了儿子,女儿一分钱还没得到过呢。可是,儿子做好接母亲回家的准备了吗?

半年后,母亲在女儿家里恢复得不错,已经能自己走路了。可两个儿子,谁也不打算接母亲回去。

大儿子强调自己住的楼层高,母亲出行不方便。今非昔比,他那里已经不适合母亲居住了。

小儿子则觉得,既然当哥的都不作为,他这个当弟的也只好学样子了。

当姐姐提出给母亲租房子、请保姆照顾时。却因母亲的20万存款早被两儿子掏空了,大家又不想出钱而放弃了。

最后,姐姐提出:由她和小弟两人轮流照顾母亲,一家半年。大弟因住房原因暂不参与。但每月要拿出1000元,作为给照顾母亲那家人的补偿。

尽管不是什么好办法,但母亲总算有了着落。

小儿子也终于同意把母亲接到他那里了,母亲感激地看着女儿,她知道往后的日子会更不好过。

诚然,人到了晚年,就变成了弱势群体。他们活得开不开心、幸不幸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儿女对老人的态度。

如果老人晚年能住在自己家里,能自理时,不指望儿女。当行动不便时,请个保姆照顾,可能比待在儿子家里的感觉要好。

只是,很多老人忘了这点,早早地把自己赖以生存的家,拱手让给了儿子。以为儿子将来一定会念及父母的好,善待他们。

结果却不是那样的,当老人花完了手里的积蓄,年龄也越来越大,身体也大不如从前时,儿子对老人的态度就会慢慢转变。他们开始嫌弃老人、觉得老人成了负担,甚至想要逃避做儿子的责任。

所以,当老人逐渐老去的时候,一定不要为了儿子放弃自己的家,把房子卖了,把钱给儿子分了。这样的做法,是最不明智的。

如果你手里还有存款,还有房子,对孩子们来说,就还有吸引力,大家自然不会疏远你。甚至还想要和你走近点,为的是多得点你手里的钱。

自私是人的本性,永远不要低估了人性的冷漠和无情。

#父母的养老房孩子有权卖掉吗#

# 情感 点评大赏#

“父母在,不远嫁”7旬老人道出凄惨晚年,你怎么看待远嫁这个事?_百度...

倾诉者:王富强

性别:男

年龄:70岁

关键词:女儿、远嫁、老年、养老

我今年70岁,是一名孤寡老人,所有人在背地里都是这样说我的。

我知道他们说的不是事实,因为我有女儿,但我又觉得他们说的是事实,因为我真的无亲无故,就连一直陪伴在我身边的老婆,也在三年前因病离开了我。

我跟老婆属于晚婚,临近30才生下女儿,我们都有正式工作,每天忙得不可开交,所以决定只要一个孩子。

虽然我们只生了一个女儿,可对于这个女儿,我们完全把她当成公主一样宠着,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心怕飞了,看着她一天天长大,我们别提有多开心了。

可就在她25岁那一年,她毅然决然地离开了我们,嫁往几千里以外的地方。

本来一开始,我跟老婆并不同意这门婚事,但女儿非常坚决,她就像电视剧当中的女主角一样,不顾我们反对,死也要跟那个男人在一起。我们终究是心疼女儿的,见她不肯妥协,我们只能选择妥协。

就这样,她离开了我们,刚开始还想着交通发达,她随时可以回来看看,而后才发现事情并不是那样的。

嫁过去后,她有了家,也有了工作和孩子,根本就走不开,每年能回来一次就很不错了,甚至有时候因为买不到票,她要过个两三年才回家一次,每次回来待不了两天就得立马回去。

我跟老婆的年纪渐渐大了,身体也变得越发不好起来,女儿提议让我们去她所在的城市生活,这样也可以相互照顾。我跟老婆也努力尝试过,我们放弃了生活几十年的地方,放弃了所有的亲戚跟朋友去那座陌生的城市,可我们真的无法适应。

我们是南方人,女婿是北方人,不管是天气还是饮食,我们都无法适应,在那边生活了一年之后,我们实在受不了,又回到了自己的家乡。

在那座陌生的城市,我们住不惯也吃不惯,身边没有一个亲人跟朋友,有的只是女儿,可她每天要忙于生活,根本就顾不上我们。

回到家乡以后我们又开始了对女儿的思念,那种折磨让我们痛苦。而真正的痛苦是在老婆去世以后,我就像一个孤寡老人一样的生活在这里,就连生病了也只有自己照顾自己,我不想麻烦女儿,所以根本没告诉过她。

现在的女儿已经彻底在那边安家乐业了,她的孩子也早已长大成人,而我就像是一个被抛弃的老人,孤苦无依的生活在老家。有时候亲戚朋友们也会过来看我照顾我,但每当他们走后,我都忍不住流泪。

这样的日子真的让我觉得十分痛苦,早知道当年就应该多生一个了。

十里有话说:

古人常说:“父母在,不远游。”

家中有父母,孩子就不应离家太远,免得让父母牵肠挂肚,女儿也是一样的。

父母健在,女儿最好不要选择远嫁,因为这一走就再难回头。

女人远嫁相当于一场,她们放弃了生养自己的家乡。

最亲的父母以及所有的亲戚跟朋友,完全去到一个陌生的地方,把后半生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一个男人身上。

如果男人对她始终如一,她还能拥有一个幸福的人生,如果男人让她失望,她的余生便只能在痛苦中生活。

而在现实生活当中,因为远嫁而饱受苦痛的女人不计其数,他们放弃了一切,可最终却也失去了一切。她们的付出没有得到回报,所得到的只有无限的伤痛。

而一小部分过得还算幸福的女人,余生也会在自责与遗憾中度过,因为她们亏欠父母太多,这是她们一生都无法偿还的债。

有人说,多子女家庭的女孩即便选择远嫁也不会对父母产生太大的影响,因为她们离开以后,家中还有哥哥或者弟弟给父母养老。

可大家有没有想过,哥哥跟弟弟为父母所尽的孝心,真的能够弥补你们的孝心吗?

哥哥跟弟弟孝敬父母是为了回报父母对她们的养育之恩,而你呢,你又为你的父母做了什么?

是谁将你带到这个世界,是谁将你抚育成人,是谁在你生病的时候衣不解带的照顾你,是你的父母,有他们,才有现在的你。

天底下没有父母愿意舍弃自己的孩子,在你为了一个男人而舍弃他们去往千里之外的地方时,你的心是否痛过?

女儿远嫁对父母而言本身就是一种伤害,独生女远嫁更会让父母陷入绝望,他们的希望,他们的半生心血在瞬间化为了乌有。

他们在女儿幼小需要人照顾时,给了她无微不至的关心和全部的爱,而在他们年老体弱需要人陪伴和照顾的时候,谁又来守护他们的晚年?

女人追求爱情并没有错,但大家也得考虑到自己的父母,不要以为现在交通发达了,回家就是轻轻松松的事情,待到结婚之后,你们会发现你们所以为的轻松从来都不存在。

倘若你家庭条件优越,从不缺钱,回娘家对于你而言或许并不困难,只要你愿意随时可以买机票飞回去,你不用考虑工作,也不用考虑孩子,也不用考虑往返路费。

如果你只嫁了一个普通家庭,你做着最普通的工作,上有老下有小,还有房贷跟车贷要还,你还有时间和精力去看望远在千里之外的父母吗?

生活是现实的,大家都只是普通人,没有分身乏术,你选择远嫁,就相当于在无形当中丢下了自己的父母。

女人这一辈子要扮演很多角色,比如女儿,妻子和母亲。而在这众多的角色当中,只有女儿是最好做的,但也只有女儿是最不合格的。

人生最大的悲哀是什么?对于子女而言,子欲养而亲不待,应该是人生之大憾。

如果大家不想余生留遗憾,不想带着痛苦跟亏欠过完后半生,那就请在远嫁之前多思量。

人到老年以后,你认为最大的悲哀是什么

人到老年以后,你认为最大的悲哀是什么?


大多人会觉得,人老了之后,不是还有家人可以依靠吗?其实,这样的想法是不正确的。因为谁也靠不住,唯一能靠得住的,就只有自己。

比如你的老伴,如果他对你不好,那你该怎么办呢?比如你的儿女,如果他们不孝顺,那你也没有任何的办法。

这世上的很多事儿,都不在我们的把控当中。而我们,也就只能谨慎行事,以免落得狼狈、悲剧的下场。



你有着豪车大宅,那你的亲戚天天都会上门附和你,甚至跟你攀亲带故。可如果你一贫如洗,相信你的亲人都会离你而去。

就一句话,有钱,身边全都是感情深厚的亲人。没钱,哪怕是家人都瞧不上你。

每当我们谈到亲情的时候,总会想到“钱”。这个时候,我们都认为金钱特别俗。但是,没有钱的亲情,其实就跟一盘散沙一样,一吹即散。

尤其是老年人,如果手中没有钱,那又有谁会陪伴在我们的身边呢?

说句难听的,当人老了之后,啥价值都消散一空了,就只剩下手中的余钱,能否保得住,拿得稳,才是后半生是否安好的保证。

当一个老人把钱全部给了孩子之后,如果孩子不孝顺,甚至带头不理父母,那父母又该如何是好呢?唯有想到最坏的情况,那才是做人的智慧。



老人在年轻的时候拼命的供着子女学习,找好的工作,成立家庭。

但是最后老了,身边却没有人陪伴着。子女忙着工作,孙子孙女们忙着上学。只有老人孤单的盼望着有一天子女能带孩子可以陪在他身边热热闹闹的。可惜很多老人到最后一刻,也没有等来这种陪伴。

在我看来,这是老人最大的悲哀,也是这个社会的悲哀!

人到老年,晚年最大的悲哀是什么?

一、倘若不期而至以及如山倒的重病不分昼夜缠身,并且生活又不能自理,看着儿女出钱或者出力,远比自己出钱或者出力还要感觉心酸。
如若没有多少积蓄或者没有退休金,无疑对晚年来说好比如雪上加霜,不得不向儿女伸手。为人父母在儿女小的时候会为儿女付出,等到老了以后,照样想通过保养好身体或者在经济方面自给自足的方式为儿女减轻负担,之所以可怜普天之下苍茫的父母心,是因为父母终其一生会为儿女着想。帮不上儿女什么忙的时候,反倒会给儿女制造负担,即使孝顺的儿女任劳任怨,为人父母在心里也会感觉心里难受。为人父母虽然儿女无私奉献不计其数,但是轮到儿女为父母付出的时候,小付出会让父母欣慰,大付出会让父母过意不去。

二、人到老年,最大的悲哀莫过于老伴先走,留在人世间的另一半会进退两难,无论重新寻找老伴还是守寡都是异常难走的道路。
有时候最大的悲哀后面还有更大的悲哀,好比如在屋漏的时候不凑巧偏偏赶上连夜雨。晚年的专属连夜雨就是寓意着儿女不孝顺,被不孝顺的儿女抛弃的老年人先例大有人在,被不孝顺的儿女嫌弃的老年人先例时常会耳闻目睹。除了亲情的缺失,友情的缺失照样算得上悲哀,没有一两个知己陪同或者三五好友的陪伴,即使没有被社会无情抛弃也会自我感觉到被社会无情抛弃。

三、缺失爱好往往导致在家时面会无所事事,没有喜欢的爱好就会体验到度日如年,每一天过得都会煎熬,不仅是吃饱混天黑,而且是混吃等死。
在家里面没有爱好的事情,在家外面没有感兴趣的事情,晚年就会缺乏必要的活力,直至悲观取代乐观,晚年不是夕阳红,而是暮气沉沉。后半生是否会感到悲哀,不是别人说了算,而是自身说了算。自己说了算,并且自己能说到做到就能够掌控命运。
结语:在晚年还没有到来的时候要做到先知先觉,等到晚年到来以后,倘若正在进行时,争取在沉着应对基础上明智处理。
图片源自网络,图文无关。

人到晚年过得凄惨,不是没钱和子女不孝,一般是这2种情况

我们每个人都会变老,每个人都逃脱不了生老病死的自然规律,但是面对衰老不要恐惧,要从容面对,想想自己这一生经历的大风大浪,区区衰老又能算得了什么呢?

所有人都希望自己老了能有人照顾,能过的舒服一点,虽然我们阻止不了自己变老,但是可以追求幸福和舒服。

有人认为老年人有花不完的钱,子女孝顺,这才算舒服,那么老年人拥有这些真的舒服了吗?

有很多老年人在年轻的时候已经给自己攒够了一笔养老金,而且子女还孝顺。但有一个最大的问题是自己的身体垮了,自己的 健康 出现了问题,如果你天天跟医院打交道,你的幸福从何而来,有的只是无穷无尽的痛苦,所以老年人一定要把 健康 放在第一位,钱财乃身外之物,那都是虚的,年轻时拼命赚钱糟蹋身体,老了之后再用赚的钱去恢复 健康 ,这样的做法是愚蠢的。

人到晚年的时候,子女都已经成家立业,陪伴的时间会少之又少,因为他们也要过自己的日子,他们要为自己的家庭奔波,想陪陪自己的父母,更多的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只有自己身边有个老伴才是最稳妥的事情,既可以互相关心,又可以互相照顾,人们常说:“人老了得有三宝,老伴、老窝、老底、很有道理。”少是夫妻,老是伴,如果人老了,身边没有老伴,往往会孤独和寂寞,而这个孤独和寂寞是每个人都难以克服的,所以会很凄惨。
结语:我们年轻时一定要明白 健康 的重要性,不要为了钱去透支自己的身体,等到老了,躺在病床上不能动弹,需要儿女伺候,想想何等的凄惨。

年轻时我们努力赚钱,就是为了让妻子、孩子过上好日子 ,很少注意自己的身体,每天都在加班加点的工作,想让自己活的体面一些,然而到了晚年,发现自己各种疾病缠身,每天被病痛折腾的半死,何来幸福而言。

其实,老人只要身体 健康 ,有人陪伴,晚年生活一般都会幸福。所以从现在开始,珍惜眼前的陪伴人,不要透支自己的 健康 ,晚年有一个好的身体,同时身边有一个相濡以沫的老伴,我们和自己心爱的老伴携手同行,相互扶持,相信晚年生活一定会幸福美满,不会凄惨。

大家来谈谈为什么有些老年人的晚年生活很悲惨?

这个有很多原因,第一,老了没有退休金就没有了经济来源。物质就得不到满足。孙不孝顺也是一种情况。

展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