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六壬涉害用孟仲季,大六壬的作用

2023-09-27崇庆运势网热度: 3592

大六壬中有涉害一说,谁能给我讲明白。尤其是涉害的重克深浅的比较。_百...

涉害法,自古意见不一
一般取孟仲季上神,不论涉害深浅
可以仔细读读下面这段话
歌曰:涉害俱比俱不比,度难归家多克取;
孟深仲浅季当休,复等柔辰刚日宜。
凡四课之中,有二三四个下克上,或二三四个上克下,且与日干阴阳俱比俱不比,则以涉害法取之。涉者渡也,即涉归本家之意;害即所受之克害也。凡此则各就受克之处,涉地盘历数,归於本位,取受克多者为发用;有遍历艰难险阻之象,故名涉害。如涉害浅深相等(如俱深),则先取地盘四孟上神为初传,名曰见机。如孟上无可用,便取地盘四仲上神为初传,名曰察微。如孟仲季上神涉害又复相等,则阳日取干上两课之先见者为用;阴日取支上两课之先见者为用,是名缀瑕。涉害课其次序井然有四层、名亦有四。《探原》云:“细考之,取受克深发用者,得‘涉害’六十三课;涉害俱深,取孟上神发用者,得‘见机’九课;涉害俱深,取仲上神发用者,得‘察微’二课。涉害俱深,孟仲上神又复相等,取干上神发用者,得‘缀瑕’一课,戊辰日、干上子是也。又返吟类‘缀瑕’发用者二课,戊辰、戊戌日,干上亥是也。‘课经’谓孟仲季复又相等云云,似有衍文”。后世简法,但取孟上仲上、及干支先见者为发用,是只有见机、察微、缀瑕而无涉害也,殊失先贤定之义。据此考究,涉害之三传讹误者共二十四课。发用如此,其中传、末传亦如贼克课之相因。

缠月什么意思

六壬之学、在古代是一门占卜的学问,从它产生到现在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了。它的产生是
根源于道家的学说,但又把古代关于天文、地理、星象、历算、吕律、气功、中医等等自然科
学和关于人体的认识容纳于内;形成了一个非常完整的描述自然界周期运动变化规律的系统模
型,并且融汇于阴阳八封,于支五行,以及各种各样的法术或者叫技术,以寻求天地人三者之
间的关系,达到人类自身适应自然和改造自然的目的。
六壬的思想,反映了中国古代哲学精华的内容,并把抽象的哲学具体化,实用化。这在后面
我们将一一介绍。
六壬在古代数术中是一种高层次的占卜之学,一般人是很难接触到和掌握它的。除开它神秘
莫测的原因之外,还有一条,就是它包含的内容大广泛,学识太渊博,如果没有名师和得道之
人传授,它是很难掌握的。
正因为如此,倍受儒家推崇的《易经》,才被逐渐改造得通俗化、大众化而广泛地走向民间
,被一般的平民所接受。
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高度发达的今天,过去那些被称为非常神秘的东西,已经并不那么神
秘了。比如象天文、地理、历算等等,中学生都可以学会,如果有心于研究中国古代数术学的
人,自然是易如反掌了。
现在研究《易经》的人很多,《易经》可以说只是数术学的一部分。我们把中国古代所有关
于占卜和法术方术之类的学问统称为数术学,至于什么叫数术学,请参见陈维辉《中国数术学
纲要》和《中国数术学原理》。数术学包括的内容非常广泛,有六壬、奇门、太乙、易经、铁
板算、诸葛算等等,在《通志》—书中就介绍了几千种占卜预测之法。它是相当庞大的。
我们认为,学习数术学的人手工夫应该是六壬,而把《易经》作为一个辅助的工具。《易经
》在它的演算过程中不需要天文、地理、历算知识,其经文也过于隐晦,难以捕捉到准确的信
息。况且它全部的预测信息也只有64卦×6爻=384爻;所以它的思想领域和判断范围是有限的

六壬从理论上说,是个庞大的思想体系。从技术上说,它在干支学中只用一个天于;并用地
支遁干化为地支。用五行、干支、八卦等模型融合以达到和谐完美的运筹。六壬是一种全方位
的时空体系,它以天地人三才相合,以寻求自然界与人的各种关系;用天人之际的整体性,法
于阴阳,合于术数;以和谐性、系统性、整体性为最基本的指导思想,它堪称东方文明哲学思
想的智慧结晶。
那么,什么叫做六壬呢?
所谓六壬,就是在天于地支的60花甲中,有六个天干为壬的干支组合,因此.叫六壬。壬为
北方属水,在河图中有“天一生水,地六成之”的说法。就是说,水为万物之母,其生数为一
,一加中数五变为六,六才成为水。所以,万物从一开始生 成。
道家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壬为阳水,主生。所以壬水为万物生成
之始,也是一切事物发生发展的前提根源。
在太极学说中,一为太极。所以,六壬之学又为太极之学,这与迈道家的天地生成观是一脉
相承的。
六壬的演算,完全是按照道家的“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封”的程序进行。它
以天(天盘)、地(地盘)、太阳(日缠)、月亮、二十八宿、年月日时、四季等等自然界的周期
变化为运筹的依据,用一套完整的模型,把所有的时空关系纳于其中,和自然界合拍共振,生
克为正,制化为变,以求得矛盾的相对统一和平衡,达到“天人合一”的最高境界。
所以说,学好了六壬,全部数术学的基本思想,便可一通百通,其它的各种东西,也都包括
在这个道理之中,就象站在高山顶上、远处的景象便可一目了然了。
六王推算有较大的难度,主要是因为它是一个全方位的立体模型。它虽然有—定的课体,但
课式却有上万种。细算起来,其课体有60花甲×12支=720种。再加上其它的因素,如12神、
12将、阴阳两类、地支正反转得:
720×2(阴阳)×12(十二神)×12(十二将)×122(地支正反转)=29859840种课式、约合三千万
个信息单位。可见它的信息是如此之大,这是《易经》所不可比拟的。
推算一事物,要考虑这么多的因素、当然很难。但是,不会则难,会了就不难了。等你熟练
了,几分钟甚至更快的时间就可通过心算得出结果,这就叫“熟能生‘巧”。
在六壬、大乙、奇门三式中、太乙以九宫为主、奇门以八卦为主,而六壬则以天、地、人三
才为主,所以六壬是最高级的。
六壬有一个好处,它不象易经那样模糊、抽象、牵强、难以捉摸。它是一针见血,三传一摆
出,马上就可以知道事情的发生、发展和结果。所以说,学习六壬又难又不难。
六壬还有一个好处,就是它把数术学所有的口诀都用上了。例如天干地主支的种关系口诀都
得到了应用。我们可以在一个天地盘中找到各种各所需要的东西,它比易经更直接了当和一目
了然。学习六壬,一下就可以接触到数术学的很多东西,并且还来得快。
我们学习各种预测之术,都只是了解自然界的一种工具,等我们真正地洞澈了声然界的规律
,或者说是“得道了”,这些工具也就无所谓了。正象我们要开一扇大门,用敲、用砸、或者
用各种能打开这个天地盘大门的钥匙,才能轻而易举地登上通天的大道。
第二节 天地盘
天地盘是古代人根据天地运转的规律,和天文星象的规律确定而来。关于天地盘的天文基础
,我们持在第四章详细地介绍。在本章我们只介绍它的具体演算方法。
天地盘是用月待加正时而确定的。
什么是月将呢?陈公献在《大六壬指南》中说:“月将即日宿太阳也。正月雨水后日缠之次入
亥宫乃登明将也;二月春分后日缠降娄之次人戊宫乃河魁将也
雨水和春分是每个月的气、不是节。即正月过了雨水气以后,太阳日缠就在亥宫,二月春分
气后、太阳曰缠就在戊宫,我们这样依次推下去。见图一
日六 日五
缠月 缠月
在大 在夏
午暑 未至
后 后
七月处暑后日缠在巳 巳 午 未 申 四月小满后日缠在申
八月秋分后日缠在辰 辰 酉 三月谷雨后日缠在酉
九月霜降后日缠在卯 卯 戌 二月春分后日缠在戊
十月小雪后日缠在寅 寅 丑 子 亥 正月雨水后日缠在亥
后十 后十
日— 日二
缠月 缠月
在冬 在大
丑至 子寒
图一 月将
图中、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戊亥组成的方盘为一个固定的地盘,叫固定盘,称为十二宫。无
论什么时候,在盘上的组合形式都是不变的。
在固定盘中,是以寅为正月,卯为二月,辰为三月,依此类推。所谓寅月、卯月等称为月建
, 即建寅建卯等。和月建相对的就是缠,所谓缠,就是缠住或停留的意思。在寅月太阳就停
留在亥宫,在寅月,太阳就停留在戊宫。
在一年十二月中,每过中气,太阳就会移动一个官。太阳在每一宫里,要停留30天左右、为
一个月。在这个月内,太阳主事,所以叫月将。
至于什么是 訾,降娄等等则称为十二次,表示岁星十二年运行一周天,而每年所在的位置。
过去是用岁星纪年,后来岁星被太岁所代替。
知道月将,再根据起算的时间,就可以确定天地盘了。
如我们在正月雨水后的午时算一件事,那就将月将亥加在天地盘的午上面叫做亥将在午时,
形成一个活动盘,或者叫天地盘。如图二。
亥将午时
戌 亥 子 丑
酉 寅
申 卯
正月雨水后未 午 巳 辰日缠在亥
图二 天地盘
活动盘一确定,就必须要用到当天的天干和地支。因为六壬课式只有一个天干,并且要把它
化为地支。这就要用一种遁干方法,怎么遁?我们来看看十个天干在固定盘上的位置。
丙戊 丁 庚
巳 午 未 申
乙 辰 酉
卯 戌 辛
寅 丑 子 亥 壬
甲 癸
子、午、卯、酉叫做四正,没有天干可遁。其它叫作四隅,可以藏匿天干,每宫一个。因为
戊己属土,由火所生,所以它遁在南方的巳宫和未宫里。
当天的天干遁在哪一宫,在这一宫上所乘的活动盘地支,就是这个天干所
化的地支。
第三节 四课
什么叫四课?所谓课就是一种模式、一种规范,它也代表一种程序、一个系列。六壬太极生两
仪,就是天地盘;两仪生四象、就是四课。两仪在动静之间,即将产生事物。四课为事物形态
已具,主客己定,彼我已分。
当天的天干地支又叫日辰,日为阳、辰为阴。干上所得之神叫干上阳神,为为第一课,叫阳
中之阳为太阳;支上所得之神叫支上阳神为第三课,叫阴中之阳为少阴;干上阴神为第二课,
叫阳中之阴为少阳;支上阴神为第四课,叫阴中之阴为太阴。如图四(四课)。
正月甲子日辰时亥将
第 第 第 第
四 三 二 一
课 课 课 课
寅 未 辰 酉
未 子 酉 甲
子 丑 寅 卯
亥 辰 酉上见辰
戌 巳
甲遁于寅被酉所占 酉 申 未 午
子上见未
取课之法很简单,甲遁于寅,而寅宫又被酉所占,故第一课为干上阳神见酉,把酉移到第二
课下面,再找固定盘上酉宫内所乘的地支,酉上见辰,故第二课日阴为辰,第三课下面为子(
因为当天地支为子),固定盘上子宫见未,故辰阳为未,第四课也是把辰上地支移到下面,未
上见寅,故辰阴为宫。
注意:地盘在下,为静;天盘在上,为动。四课中下面一行都在地盘上找,上面一行都在天
盘中找,故有主客,上下、天一顺逆之分。
第四节 三传
什么是三传?
三传就是事物的主生、发展、结局三个阶段,它是事物机已成,事已定,并且沿着某一个方
向发展的趋势,三传的好坏,确定了事物在发展过程中的吉凶状况。
六壬关键在三传上,三传是事物矛盾发展的集中表现,它是以克取传,克就是否定,就是对
立和斗争。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矛盾对立的双方进行否定之否定的结果,这是辩证法的一条
基本法则。
中国古代的贤哲们,很早就懂得用矛盾的斗争性和否定之否定的性质看待事物的发展。在五
行学说中,“生”就代表了矛盾的相互依存和量变的过程。
“克”则代表了矛盾的相互转化和质变的过程。正象陈公献《大六壬指南》里说:“阴阳生
合比和处吉凶之端倪不露,惟于相克处一逗杀机,而吉凶遂尔见形。盖不杀不成其为生,而取
克正所以观五行相生之妙也”。
四课既定,就必然有上下相互生克,有上克下、有下克上、有克多、有克少,也有无克;各
种情况取法都不一样。每一种取法,就产生了一种变换格局。这些格局共有九种,在第五节里
要作重点介绍。
三传一共有三个爻,它又是一个八卦,所谓八卦定位,三传正说明事物所处的地位和周围时
空关系;
三传也有主客,彼我之分,不过判断要加以分辨。
第五节 六壬基本格局
在介绍六壬基本格局之前,我们必须要有关于于支五行生克方面的基本知识,否则就无法运
算。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
。 以上非常熟练,就可进行下一步工作了。
一、贼克
诀:取课先从下克呼,若无下克上为初,初传本位明中次,中上因加是未居。(见陈维辉先生
《中国术数学纲要•六主指迷》
课式——(1)
辰丑亥申 下
丑戌申丙 克
下 申 一传
申酉戌亥 亥 二传
未 子 寅 三传
午 丑
巳辰卯寅
课式2
上 巳酉亥卯
克 酉丑卯丁
下 巳
丑寅卯辰 丑
子 巳 酉
亥 午
戌酉申未
取三传首先要看四课,上下有没有克,如果仅仅只有于一下克上,那么,无论有几个上克全
部不管,这叫“贼”,是以下犯上,以卑犯尊等。
课式一(1)中就只有这么一个下犯上,所以叫贼课,又叫重审课重重审核,你冲犯上级了,
上级就要加罪于你,处处给你为难。又困为下克上是我克人,所以总是先迷而后利,虽然受到
重重地阻隔:但最后得利的还是自己。
若没有下克上,就看看有上克下。如果只有一个上克下,这就叫“克”。上克下,就是上支
配下,这是理所当然的事情;它又叫元首课,表示正向的一切按下沉的循序进行,有如元首号
令天下。对于社会则是政令严明,对于个人则是受到了某种制约,所以元首课是天下顺而百事
宜。但下面被压制过甚则难免有后顾之忧。
无论下克上,还是上克下:初传都取活动盘的动值。因为四课上一层主天、主阳:主动;下
一层主地、主阴、主静;所出初传都取相互克战一方的上层。
第二传和第三传和取四课的方法一样,都是一传是什么,它的固定盘上所乘的地支就是二传
。如课式一(1),一传是申,而固定盘上申宫被亥所占,则第二传就是亥,亥宫被寅所占,
第三传就是寅。
贼克课都是只有一个克,它是予盾比较集中的反应。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矛盾当然是很多
的,但是它必然有一个主要矛盾。人们常说:“这个问题要摆到桌面上来了’’。就是说它已
经很严重了,达到非解决不可的地步了。我们的六壬,就是把这些复杂的因素摆到四课里,而
最主要的矛盾则被取作一传了;这和生活上的道理是一样的。
二、比用
诀:下克或二三四侵,不然上克亦同论,常将天日相比取、阳则用阳阴用阴。
“侵”就是侵犯的意思,是说课中出现了两个以上的克相互侵入,各种矛盾复杂化了。矛盾
太多,无法下手,这时就要“比”了。这叫比用课,从诸多矛盾中找出主要矛盾取而用之。
课式二:

取 取 戌
寅 卯 酉 戌 酉
卯 辰 戌 壬 申
其法:阳则用阳阴用阴,看相克两地支是否都是阴,或者都是阳,如果一阴一阳则不取,两
者相同则取。在课式二中,戌土克壬水,戌土为阳土,壬水表阳水,阳见阳同相则取,而卯木
克辰土、卯木为阴木,辰土为阳土,阴见阳不同不取,所以取戌为第一传,二三传和贼克课相
同。
为什么相同才取,不同则不取?很简单、我们现在谁都知道“同性相排,异性相相吸“的道
理,同性的矛盾,容易走向激化,生产变革。而异性的矛盾则容易和解,相互消溶,这叫以柔
制刚,以柔化刚。正象乙庚相克,但又合化为金一样。
我们找主要矛盾,就是矛盾最激烈,最容易发生变革的地方。这是事物最薄弱的环节;最容
易向相反的方向转化。过去打仗,就是这样地乘虚而入。
三、涉害。
诀:法害由来是本家,路途多克最堪夸,孟深仲浅季无取:复等柔辰刚日查。
涉害课就是 同时出现了几个阳见阳,阴见阴,无法按比涉来取了,这时我们采取孟仲季的方
法选择一传。
我们知道,每年有四个季,每季有三个月,头一个月叫孟月,第二个月叫仲月,第三个月叫
季月。如春季的二月叫孟春、二月叫仲春,三月叫季春。夏季四月叫孟夏,五月叫仲夏、六月
叫季夏等,我们要记住,寅申巳亥四个角叫四孟,子午卯酉叫四仲,戌辰丑未叫四季,这在固
定盘上是不变的。
课式三:
孟后见 季无取 孟先见
午 亥 未 子
亥 辰 子 戊
仲 季 孟 仲
子 丑 寅 卯
孟 亥 辰 季 子
季 戌 巳 孟 未
仲 酉 申 未 午 仲 寅
孟 季
我们把相克的课进行比较,从寅月开始看起,如果相克的地支在孟则取孟,没有孟的就取仲
。季阳取干上阴取支上,比如碰到两个孟或两个仲,就以先见的为主,后见的不取。如课式三
中,午和子都在孟仲上,但子先见,午在其后,则取为一传。
涉害就是自己涉及别人,或别人有害涉及自己。害在孟上,表示害之深,有害之机,不可不
防。害在四仲,叫察微,表害之浅,可稍加提防,害在四季,则只有害之意而无害之行了。见
机课机已成,事已露。察微课只微有征兆,机将成,不过,这在实际中要仔细辩别。
四、遥克。
诀:四课无克号为遥,日与天神互递招,先取神遥克其日,无遥可与日相交。
课式四:
阳阴阳 阴不用
戌 未 巳 寅 戌

未 辰 寅 壬 辰
遥克就是四课中无上下克而天干与与其它的课发生了克战关系,它以日干为主,看二、三、
四课有无相克,如果有一上神克日干,那么就叫篙矢课,意思是箭从远方来伤我,但遥远而力
绵象篙草一样。如果有一下克上,就叫弹射课,就象我去伤他人,而太远无力如弹丸一样。
遥克不是直接的争斗,而是被人旁敲侧击暗地捣鬼。因此,当事者不知灾从何来。但一般遥
克如篙矢弹丸,危害不大。不过,如果三传见巳酉金局,则叫矢上有箭头,危害就非浅了。
三传取法只能取二、三、四课为一传。方法与贼克,比用,涉害相同。
五、昴星
诀:无遥姑向昴星寻,阳仰阴俯酉中神,刚日先神而后日,柔日先干而后辰。
昴就是老虎、就是酉,为金星、酉金为杀星。昴星课表示有人在虎视眈眈,你已被监视被注
视,已经具有了潜在的危险。
昂星既无上下克,也无遥克,就是说在四课中无克。无克并不等于没有危险,而是具有着潜
在的危机,是“机”末现,事将萌,这时也不可掉以轻心,应该把隐患扼杀在摇篮里。
为什么无克就取昂星呢?四课无克,表示了事物相互作用的力量非常微弱,或尚未形成。酉为
杀气,为至阴之神。万物至酉为杀盛。酉为八月,正是阴气逐渐降临,万物开始收藏,树叶开
始掉落之时。秋天阴气萧杀万物,只有避之方为上策。所以在太平的时候,我们要知道还有潜
在的危险在等待着我们,在这里就是代昴星星,找会咬我们的老虎,在数术学上叫阴杀。
远方来伤我,但遥远而力绵象篙草一样。如果有一下克上,就叫弹射课,就象我去伤他人,
而太远无力如弹丸一样。
六、别责。
诀曰:三课无别责名,刚日先传干合神,柔日支前三合取,中末都来干上神。
课例一:午巳未午
巳辰午丙
中末干上神刚日丙与辛合,辛遁干在戌,故取其上神亥,三传亥午午。
课例二:未申申酉
申酉酉辛
中末干上神,柔日地支三合,巳酉丑前合丑,三传丑酉酉。
别责就是遭受责难的意思,受家人的责备,受上司的责难,非常被动,因为它四课不全,就
是气不全,气不全就数不到,气数不到当然变办不成或办不好事情,总是处于一个不利的地位
,难怪要受人非难了。
什么叫四课不全?就是四课中出现了两个相同的课,就只有三个课了,这叫四课不全。如果
三课中既无贼克又无遥克,这时就不能取昴星了,因为它比昴星更弱,构不成杀气了,这时只
能取天干合或地支合,才能助气以形成气象。
如果是刚日,则取天干五合,即甲己化土之类,阳日以天干为主,取它的对合天干所遁地支
作为一传,如例一,天干为丙,丙辛合,然后找辛所遁之戌宫,被亥所占,于是亥为一传,中
末都取干上午。
如果是柔日,则取地支三合的前一位地支,如日支申取子,日支戌取寅。如课例二,地支为
酉,取金局酉的前一位为丑,所以一传取丑,中末都用干上神。
七、八专
诀:两课无疑号八专,阳日阳神顺行三,明日阴神逆三数,中末都来干上眠。
八专就是四课干支同位,主次不分,彼我不明。所谓“专”就是干支比和。这样的干支比和
日在十二地支中不能用在四正位,即子午卯酉宫,剩下八个宫可以用,所以只有八个专,.叫
八专。
八专有“专政”的意思,受到责难以后就要开始专政、被管制、或遭到刑罚。也.有其它的
引伸意义。
取八专也分阳日阴日,阳日从第一课干上阳神所乘之地盘开始;顺数三个地支,取为一传、
中未都取干上神,如干上为亥,亥居寅宫、故从寅顺数,得辰宫之丑,取丑为中传。中末取干
上神亥。
阴日从第四课地支阴神所乘之地开始,逆数三个地支取作一传,中未都取于上神。
八、伏吟
诀:六甲伏吟寅巳申,六丙六戊巳申寅,六庚申寅已三刑。壬辰壬午亥巳申,更有四壬别立
法,日先辰后次末刑。六乙六癸克发用,中传支上未刑冲。余下阴干丁己辛、发传辰上中未刑

伏吟课就是天盘和地盘重合,即子加子,午加午等,重合了就没有互相侵乘,就象天地静止
了一样,所以叫伏吟,伏吟就是难受,呻吟卧床不起,或者为不动,为困和被拘捕等等。
伏吟课三传比较复杂,基本上以取刑为原则,因为不动则为刑,动则为冲,刑有三刑、二刑
和自刑。三刑者,有寅巳申、丑戌未,二刑为子卯相刑,自刑有辰、午、酉、亥四支。所谓刑
、就是相互残伤的概念;伏吟课只有两个天干有克,即癸乙二干,因癸寄丑,丑克癸水,乙寄
辰,乙克辰土。有克则取克,中传取支上,末传取刑。如果中传是自刑,则末传取冲。没有克
的天干,阳日自干上发传,阴日自支上发传,中未取刑。如果初传值自刑,则中传阳日用支,
阴日用干仍取刑为末传。如果中传是自刑,则末传取冲。
九、返吟
诀:反吟有克克初生,理取先冲而后刑;次传如在自刑上,须求破冲是原因。无克取马发为
用,中文未于神相应。
返吟课与伏吟课正好相反,它是动荡不定,反复不宁的。因为它是天盘和地盘正好冲位相加
,如子加午、申加寅等。它又叫六冲课,即六组地支互相对冲,冲来冲去,要么静的被冲动;
禁锢被解除;要么动的被冲散,好事办不成、坏事不成凶。不过,如果初传有马,事情就来得
很快了。
大六冲课、有克取克,初冲为中,中刑为未,中遇自刑,未亦取冲。 无克则取马为初传。马
为一传,中用支上,末用干上。
第六节 定六亲
六亲关系就是把占卜中的五行生克关系人格化,通俗化了,用这些关系可以简单明了,便于
记忆,便于生活化和日常化。
在六亲中,所有的六亲关系,都是以日干为主体来确定的,即所有的地支日干相比,克日干
的就是日干的官鬼,生日干的,就是日干的父母等等。日干代表所有事物的主体或“我”,周
围地支表示与“我”有关的人和事。
看六亲以四课三传为主,如果你去找的人在三传中没有出现,那就一定在地盘中。不过此人
连四课都没有上,那它对你就没有多大关系了,或者说是隐含的六亲关系。我们说,上了四课
,该事已经发生了关系,至于这个关系的发展和结果,那就要看三传了。

请问大六壬里面的涉害回归本家的时候路途是受克还是克别人?

问了几天了,是以下贼上者数取多者作发用,也就是下克上(壬中称贼),但需要注意的是一个地盘神克天盘神时,同时还可能寄宫再克,这点需注意。涉害法一般直接先用四孟,再用四季,这种涉归本家的方法太繁琐,易道至简,起课也得从便捷来考虑!

大六壬涉害课三传取法,有没有大神知道指点下?

有两课或两课以上,下贼上或上克下,俱与日干比或俱与日干不比、《阳与阳比,阴与阴比》,无法取用神时,用涉害之法,两种取法,一,直接以落孟仲季上为先后,首取落孟申上着,若无落孟神者在用落仲神上者,若皆落季神上则,阳日用日上神发用,阴日用支上神为发用。第二,就是涉归本家,以受克深者为发用,受克深的即便落到仲上也要先取,若受克相同则用第一法,首选孟,在仲,季上则用阳日干上,阴日支上神发用。

大六壬 涉害法见机格两个四孟取哪个?

涉害法 (多贼克,俱比或俱不比)
(比用法后还有两个以上与日干同阴阳者,则以涉 害深者为初传。当所涉害次数相同时候,取处孟神位之神为初传,无孟取仲位,不取季。 )
见机课——都同深浅,先选四孟
察微课——孟相同则选四仲
总结:【取天盘四孟四仲,非地盘地支】(孟为见机课,仲为察微课)。
缀瑕课——又名复等课。涉害次数相同,又都是处在孟仲天盘上,取日上神。特例:只有戊辰日的子是干上神会出现。
答:
1、见机课——都同深浅,先选四孟
2、四课涉害相等,有两个四孟,选四仲,即察微课

请问大六壬里面的涉害回归本家的时候路途是受克还是克别人?

问了几天了,是以下贼上者数取多者作发用,也就是下克上(壬中称贼),但需要注意的是一个地盘神克天盘神时,同时还可能寄宫再克,这点需注意。涉害法一般直接先用四孟,再用四季,这种涉归本家的方法太繁琐,易道至简,起课也得从便捷来考虑!

展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