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名最多的典籍,取名一般从哪些典籍看

2023-10-02崇庆运势网热度: 99

国学典籍里的好名字有哪些?

如下:

1、(柔玉)

——取自《西厢记》中唯美的句子“娇羞花解语,温柔玉有香。”意指肤如凝脂,有着淡雅的幽香,而且,还柔情脉脉。提取“柔玉”作为女孩名字,突出了女性阴柔之美,意指孩子柔情似水、冰清玉洁。

2、(绥suí 之)

——取自《诗经·小雅·南有嘉鱼之什》里的句子“南有樛木,甘瓠累之。君子有酒,嘉宾式燕绥之。”意指平安之义。表达了父母对孩子的期望与寄予,并且“绥之”一名发音朗朗上口、悦耳动听,是当下起名少见类型,比较独特。

3、(淑仪)

——出自《孝经》“云:‘淑人君子,其仪不忒。’”意指人的品性道德,提取“淑女”的“淑”起名,突出女性阴柔之美的特点;搭配“仪表”的“仪”字,加强了女孩子气质特点,非常贤淑、有修养。

4、(旖yǐ 旎nǐ)

——取自《唐诗·木兰花》“小芙蓉,香旖旎,碧玉堂深清似水。闭宝匣,掩金铺,倚屏拖袖愁如醉。”意指芙蓉柔美、婀娜多姿的样子。提取作为人名比喻女孩子美丽、柔和。

5、(温惠)

——出自《诗经·邶风·燕燕》:“终温且惠,淑慎其身。”温、惠两字突出了女孩子温柔、贤惠,情商很高,品德好,聪明大方等其中特点。其中“惠”的意义较多,除了与“慧”相通,表示聪明外,还有仁爱宽厚,柔顺贤惠之意。

楚辞取名男孩霸气2019

下面就随我一起来看看楚辞取名男孩霸气2019,用《楚辞》给孩子取名是一种颇具文化气质的起名方式,可以让名字富有诗意,具有出色的韵味和内涵。比如“兰生变而不芳兮”因此有了艺术家梅兰芳一名。《楚辞》大气浑厚、气势磅礴,再加上有一股正义的气质所在,从而成为了很多父母为男孩起名的首选典籍。

  • 01

    楚辞取名男孩霸气2019

    那么今天我就来跟大家说一说如何利用楚辞给男孩取名,以及楚辞取名的经典霸气名字推荐。

    1、借助较为霸气的名句起名

    【毅雄】

    ——《九歌·国殇》:身既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

    毅指意志坚定、果断,同时也是男性所面具有的一种品德。雄指强有力的,杰出的,俗语有“雄才大略”。从诗句中提取“毅、雄”搭配起名,很好的寓意男孩壮志凌云、百折不挠、顶天立地。

    【凌恒】

    ——《七谏·自悲》:凌恒山其若陋兮,聊愉娱以忘忧。

    此名还有“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意境,只不过两位诗人所写之景不同。凌字代表着意指飞黄腾达、德才兼备、凌云之志;恒字常常组成词语如永恒、恒久,形容男孩子坚持不懈、自强不息、永不放弃。

    2、根据其中的神话人物命名

    【飞廉】

    中国古代神话中的风伯,其实就是风神,名字叫做飞廉,是人面鸟身的神怪。其中飞字指孩子有着宏图大志,将来能一飞冲天;廉指廉洁、清正,用作人名意指刚正不阿、正气浩然。

    【羲和】

    羲和,中国上古神话中的太阳女神与制定时历的女神,《楚辞·离骚》中的:“吾令羲和弭莭兮,望崦嵫而勿迫”就有所记载。在这里用作男孩名一样的合适,羲指正义、有气势,和指和睦、智慧,综合起来象征着男子聪明豁达、义薄云天。

    3、用楚辞中的香草植物起名

    【兰亭】

    兰指兰花和兰草,经常用以比喻君子,《离骚》中提及兰草的就有“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可用来形容男子高情远致、风度翩翩、德才兼备。

    【亦竹】

    《七谏·初放》中的“熟知其不合兮,若竹柏之异心”一句也有提到竹,既指竹子也指一种竹制品。用作人名意指气节、超凡脱俗、刚正不阿之义,适合用于男孩取名。

    男孩引经据典取名的方法:

    ①、文武起名法。文武是两种截然不同的状态,有人崇文,有人尚武,但是也有人文武双全,这种状态也可以体现在起名上。例如男演员蒋劲夫,“劲、夫”二字都是偏武,突出了男子的阳刚之气,据悉蒋劲夫正式公开了自己的恋情,与女友情侣装挽手靠肩,举止十分亲密。此外蒋劲夫在公开恋情后首次更新微博动态,并分享心灵感悟:学会选择与取舍并且努力的去活着。

    ②、道德起名法。道德是做人的根本,可以从诗句中选择一些类似的字起名,最好能在起名前先查阅好该字的字义,以免掺杂了不好的寓意。

    ③、圣贤起名法。根据父母尊崇的古代圣人和品德较好的人给宝宝起名,不仅可以表达仰慕之情,还能为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

    取自楚辞的霸气男孩名字:

    01、 皓恒 君华 力邦 辰业

    02、 树祯 桀鸿 君成 博人

    03、 鼎铭 宗锋 鑫钦 东杰

    04、 秉畅 天峻 玺钰 轩忆

    05、 昔泽 磊芩 文泉 恩麒

    06、 圳盛 俊仁 智柏 景奥

    07、 泽灏 熠佑 亦冬 经翊

    08、 欣誉 涛可 家哲 少旭

    09、 晁瀚 哲钲 兆钰 文豪

    10、 尚余 梓雄 文清 立依

    11、 嘉帆 雨筱 豪东 辛瀛

    12、 泰川 楠琦 炜震 煜坤

    13、 子华 炜旻 博兵 青志

    14、 斌炜 嘉宗 国瑞 翰杰

    15、 泽弘 千泽 东翔 倩焱

出自古代诗词典故的名字

取名,要怎么取,其实每个人名字由来千千万万种。那么出自古代诗词典故的名字有哪些呢?就让我来告诉你吧。

出自古代诗词典故的名字

人皆有其名,每个姓名又都有其来历种种。若是某位仁兄姓名的来历不凡,且幸此人后来又成了名人,那他的姓名本身就能冠以“典故”之谓。当然,一般人取名引经据典亦可充以为数。

典故本身的含义就包括了掌故和典制。因此笔者在撰写本文时引用了大量在一般人看来不能算典的故事,为消除疑虑,避免争端,行文前先查《辞海》以证。

姓名与典故可分两个方面来阐述,一曰以人名为典故,一曰以典故为人名。

先说以人名为典故之事。翻开《中国典故大辞典》,信手一摊,即能找到这方面的例子。如牛郎织女、潘安西施、子路、月老、叶公、冯妇、伯牙、子期、江淹、徐娘等等,一见其名,便知其事,知其所代。如牛郎织女例,明冯应京《月令广义》引《小说》云:“天河之东有织女,天帝之子也。年年机杼劳役,织成方锦天衣,容貌不暇整。帝怜其独处,许嫁牵牛郎。嫁后遂废织纫,天帝怒,责令归河东,许一年一度机会。”如今,牛郎织女已成分隔两地难以会面的夫妇或相爱男女的代称。《古诗十九首》之十云:“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江女,纤纤推素手,札札弄机杼。终日不成章,涕泣零如雨。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此诗道尽牛郎织女相爱不得见的苦愁悲遇,实乃当今分居两地伉俪的贴心写实。

同牛郎织女类似,如今,像潘安、子牙之流,已不单是他们姓名所指的具体人物了,而是脱离了他们本身的具体指代,成为一种符号化的词汇。如潘安西施,可形容男女美貌;伯牙子期,表示知音相逢。王子乔是得道高仙的化身,诸葛亮则是智慧的代名词。你是媒婆,别人可以称你为月老;你若人到中年,人家有可能拍马屁说你是半老徐娘。你可以把月亮叫作青娥,也可以自谦是才尽的江郎。如此种种,表明这些人名已是一定关系、一定事物、一定属性的代名词。姓名所代人物本身已被千百年来文学上或社会上的借代和比喻担拉出其母体,化为一种像货币流通于商界的语言流通形式,升华成为人们的日常用语和常用词汇。

人名转而化为含有一定意义的专用词汇,得力于这个人本身作出的贡献或指代的典故。以人名为典故的故事,史载野传,数以万计,篇幅所限,无法尽言。手头正巧有一套《幼学故事琼林》,其中名以代事,事以喻人者,凝练得简洁明了,不需作者加注,读者亦能一目了然。在此,笔者权当一回投机取巧之徒,以此书为蓝本,提纲择要叙之。

第一类是天文朝政,包括天文、地舆、岁时、朝廷、文臣、武职六种。

青女、素娥:青女乃霜神;素娥即月号。

列缺、望舒:列缺乃电神;望舒是月御。

杞人、夸父:心多过虑,何异杞人忧天;

事不量力,不殊夸父追日。

附宝、荆柯;赤电绕枢而附宝孕;白虹贯日而荆柯歌。

屈原、恒景:端阳竞渡,吊屈原之溺水;重九登高,效桓景之避实。

韩柳欧苏:韩柳欧苏,固文人之最著;起剪颇牧,乃武将之多奇。

姜太公、黄石公:姜太公有六韬;黄石公有三略。

荷坚、毛遂:苻坚自夸将广,投鞭可以断流;毛逐自荐才奇,囊处便当脱颖。

韩信、张良:韩信受胯下之辱;张良有进履之谦。

其二,姻亲体服类。

仲郢、老莱子:和丸教子,仲郢母之贤;戏娱亲,老莱子之孝。

宋弘、梁鸿:不弃糟糠,宋弘回光武之语;举案齐眉,梁鸿配孟光之贤。

马融、孔子:马融设绛帐,前授生徒,后列女乐;孔子居杏坛,贤人七十,弟子三千。

相如、廉颇:刎颈交,相如与廉颇;总角好,孙策与周瑜。

陆凯、王维:陆凯折梅逢驿使,聊寄江南一支春;王维折柳赠行人,遂唱阳光三叠曲。

伯牙、子期:伯牙绝弦失子期,更无知音;管宁割席拒华歆,谓非同志。

韦固、月老:汉武与景帝论妇,欲将金屋藏娇;韦固与月老论婚,始知赤绳系足。

女子:东施效颦可厌,无盐刻画难堪;飞燕身轻可舞,孟光力大擎臼。

李耳、子牙:李耳出函谷,为令尹演道经五千言;子牙钓渭滨,为周家定国基八百载。

晏子、石祟:狐裘三十年,俭称晏子;锦幢四十里,富羡石祟。

第三,人事器具类。

包拯、商鞅:包拯寡色笑,人比其笑为黄河清;商鞅最凶残,尝见论囚而渭水赤。

毛遂、季布:毛遂片言九鼎,人重其言;季布一诺千金,人服其言。

岳飞、杨震:岳飞背涅尽忠报国;杨震惟以清白传家。

第四:文事花鸟类。

班马、元白:誉才高,曰今之班马;羡诗工,曰压倒元白。

江淹、杨雄:江淹梦笔生花,文思大进;杨雄梦吐白凤,词赋愈奇。

神农、后稷:神农尝百草,医药有方;后稷播百谷,粒食攸赖。

公输子、张僧繇:公输子削木鸢,飞天至三日不下;张僧繇画壁龙,点晴则雷电飞腾。

以姓名代典故者,虽为数可观,毕竟能以数计,而以典故为姓名的,则是茱萸遍插,俯拾皆是。因为人所生也,必有其时,有其境,有其可志之事,有其可鉴之史。引经据典,取以为名,既能显其出乎正道,不坠三教九流,亦能显其家渊深博,乃知书达理之辈,诗书钟鼎之族。且史卷浩瀚,任你信手拈来,得来全不费功夫。取典为名,人所共逐,乃常理也。

起名用典,翻阅史卷扉页,即可见其端倪。史前人名,多以名记事,名即是典,典即是名,互为解释,互为因果,不可两分。

观开化之足迹,可征者始自有巢、神农、伏羲、燧人诸君,望名生义,即知时人架木为巢、钻燧取火、牧畜佃鱼、力田事农稼穑之事。韩非有《五蠹篇》云:“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众,人民不胜鸟兽龙蛇。有圣人作,构木为巢,以避群害,而民说之,使王天下,号曰有巢氏。民食果瓜蚌蛤,腥臊恶臭,而伤害肠胃。有圣人作,钻燧取火,以化腥臊,而民说之,使王天下,号曰燧人氏。”

《易系辞传》对神农氏的诠释曰:“包牺氏没,神农氏作,斩木为耒,揉木为耜, 褥之利,以教天下。”

对于火神祝融,《礼》月令注云:“祝融,颛顼之子,曰黎,为火官。”黎为火正,其官亦曰祝融。祝,续也;融,明之盛也,祝融者,有火德继续而光明也。

另,像炎黄、句芒、玄冥诸神,皆可以其名而释其义,知其事。

正史以往,人名用典,基本上脱神祖巢臼。于是百花齐放,众纷呈,至于错纵复杂,令人眼花缭乱,为读者便,亦分而析之。

一是典名于取名者本身的遭遇期许。人生之路,漫漫兮且修远,人们往往愿意以名字来纪念生活历程中难以忘怀的经历和遭遇,或寄托自己的理想追求。这类典名,以改名居多。因为取名者在其初命名时,年少无知,往往要靠父母或他人帮忙,一旦成人立业,觉名不遂心,往往要对旧名动些手术,我者干脆换名以代。新名乃记述取名者的希冀志向,行为轨迹的,因而往往内含掌故、寓意,他人亦能见名知事。

这类典名可分种,一种是记载本人经历遭遇的,一种是表达本人思想向往的。

记载本人经历遭遇者,中外史传,颇多趣味。明末清初文艺批评家金圣叹,本姓张,名金采。一曰,他和一群书生到文庙祭孔,大典方毕,那些平日道貌岸然的学仕儒子,突然争先恐后地哄抢起供桌上的祭品来。张金采见状,即兴赋打油诗一首,讥之日:“天晚祭祀了,忽然闹吵吵,祭肉争肥瘦,馒头抢大小。颜回低头笑,子路把脚跳,夫子喟然叹:在陈我绝粮,未见此饿殍!”张若采有感于此,又思论语有两处孔子“喟然而叹”:“在颜回为叹圣,在曾点为圣叹,予其为点之流也欤!”因而易名圣叹。“圣叹”,孔夫子喟然而叹谓也。

艺术大师徐悲鸿先生原名徐寿康。徐出身寒门,年轻时穷困,食不果腹,衣不蔽体。为去西洋求学,他只得厚着脸皮四处告贷,无人理睬。寿康深感世态炎凉,前途渺茫,不由悲从中来,觉自己似衰鸣之鸿雁,道改名“悲鸿”,后来,他一直以哀鸿自诩,发愤学画,终于成为一代大师。

曾被清廷列为四大寇之首的孙中山先生,原名孙文,字逸仙。为贬其身份,清廷在报刊缉令中皆将孙文改为孙汶。孙文最终以中山闻名,其中亦有一段不寻常的经历。1896年9月,孙文流亡东瀛,登记住旅馆时,不敢以真名示人,踌躇一番后,突然想起刚刚经过的中山侯爵府邸,遂在登记本上写下了“中山”二字。但按日本习俗,中山只是个姓。他思考一番,在中山后面加了个“樵”字,对陪他同来的日本朋友平山说:“我是中国的山樵”。孙中山之名由此传开。

中山其实只应算作孙先生的化名,他自己也未必能料到,后来,孙中山成了他最常用的名字。与此类似,许多作家的笔名也是最终“偏房扶正,”真名倒不为人知了。19世纪美国杰出的幽默讥刺作家马克吐温,原名萨缪尔。1857年,22岁的萨缪尔在密西西比河的一条船上干上了领航员。为了行船安全,船上有名船员不时测量河水的深度,提醒领航员注意。如喊“mark twain”(马克·吐温),即表明水深二噚,航道危险。“mark twain”的喊声给萨缪尔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为了纪念这段生活,他便用“马克吐温”作了笔名。

左联五烈士之一的柔石,本叫赵平福,取意“平安是福”。一天,家乡的豪绅喜得贵子,看中了平福这个佳名,就给儿子用上了,并不准赵平福再用原名。赵平福斗不过豪绅,只得另觅他名,他见家乡有座金桥柔石,觉得不错,于是就以“柔石”为名了,要不是鲁迅后来提及,大概没人会记得柔石的原名了。

表述本人志向追求的典名,书橱内外,并不鲜见。郭沫若曾为“邹韬奋图书馆”题联云:“韬略终须建新国,奋飞还得读良书”,书首二字联在一起,即为“韬奋”。其实邹韬奋原各叫思润,改名韬奋实为抒其信仰。1926年,思润在上海主编《生活》周刊,曾为其改名作注曰“韬是韬光养晦,奋是奋斗不息。”韬奋其蕴,可寓含其志。著名科普作家高士其,原名高仕稘,年轻时留学归国后,追求遂变,将高仕稘改名高士其,决心“扔掉人旁不做官,扔掉金旁不要钱。”今天的官本位、金本位推崇者多少应从中悟出点什么吧。

教育家陶行知,原名文浚。早年信奉王阳明的知行说,改名知行。后来,经过教育战线多年的摔打磨炼,他悟出“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观念的谬误,转而笃信“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改名“行知”,知行到行知的过程,正是陶先生唯心主义人生观到唯物主义人生观升华的过程。

很多人名采典明显地印上了个人思想变化的轨痕。如蔡元培、胡汉民、汪精卫、戴天仇等名字,本身即是高杨的思想旗帜。蔡元培本是清廷的太史公,名元培,字鹤卿,后改字子民,表其为炎黄的子遗之民,决不为异族名位所麻醉笼络之志;胡氏原名衍鸿,长大后改名汉民,表明自己是堂堂大汉之民,欲誓不与异两立;汪氏原名兆铭,改名精卫,效精卫衔石填海,甘愿“引刀成一快”,不负他那颗少年头,至于后来他成了人民的公敌,能不能说就与其少年立志有悖,就不得而知了。戴氏恨清廷入骨,言其与彼有不共戴天之仇,故名曰戴天仇。另,国民党左派元老廖仲凯为儿子取名“承志”,女儿取名“梦醒”,这些名字,都有着强烈的时代色,无一不是个人思想的外显。

二是典名于父母或他人的期许。勿庸置疑,这类名字亦可分为父母亲的期许和他人期许两部分。

孩子立名之初,父母皆殚尽竭虑,为其思考良名,一则图将来瑞应,二则聊表个人期望寄托承先启后,继业兴宗的愿望。

我的本家钱钟书先生一生与书打交道,贯通与今,融通中外,为一代宗师。其名仲书,是因周岁时抓周抓到一本书,家人因此而取的。钱先生的名著《围城》就有段关于取名的故事。方老先生听说二儿子鹏图生了个丑小子,遂想起《荀子·非相篇》说古时大圣大贤的相貌都是奇丑,便索兴除孙子起了个学名叫“非相,”乳名就叫丑儿。后来,老三的老婆也养了个头胎儿子,方老先生深感当时“兵凶战危”,触景生情,叫他“阿凶”,根据《墨子·非攻篇》为他取学名“非攻”。并且,方老先生题名字因此上了瘾,早想好十几个排行的名字,只等媳妇们连一不二养下孩子来顶领,譬如男的叫“非熊”,用姜太公的故事;女的叫“非烟”,用唐人传奇。

古今为人父母者替儿女命名,常喜将子女初生时的一种感觉记下来,用为纪念。《左传》宣公四年记斗伯比私通郧女生子,郧夫人让人弃婴于云梦泽中,不料有一母老虎怜其苦,竟来喂奶,郧子见了这庞然大物,惧上心头,掉头逃回家,被老太太看见,认出是自己女儿的私生子,忙叫人抱回来养育。梦人称乳为“谷”、虎为“于菟”,便给死不了的郧子命名曰谷于菟,并把女儿正式送给伯此做妻子,这位谷子菟,就是后来楚国赫赫有名的贤令尹文子。

《史记孔子世家》载孔母颜氏,祷于尼丘之上得孔子,生而首上墟顶,故因名曰丘,字仲尼,姓孔氏。孔子的儿子叫孔鱼鲤,《孔子家语》记其命名时说:“伯鲤之生也,鲁昭公使人遗之鲤鱼,夫子荣君之赐,因以名其子为鲤也。”

孩子之始生,有合其父母意者,有逆其严慈愿者。父母的感想,常在取各中予以抒发。我有一个朋友的同事,年届半百而不得嗣,夫妻常为此脸挂阴云。不料去年老妻突然嗜上了酸,两月前一下子生了对双胞胎,老夫妻喜从中来,正巧男主人姓谢,兹给这对姗姗来迟的宝贝一个取名谢天,一个取名谢地。其欣然之态,尽现于名。

与此相反,萧遥天先生有一朋友马君,已跨入“超生游击队”之列,因此不打算go on,敦伦时特备胶袋,以防不则。马君勤俭操家,每袋用毕,仍要清洗再用。不料马君有意,蟑螂无情,忍不住跟马君开了个小小的玩笑,偷偷将胶袋咬破一个小洞,马君察之不慎使用如故,一举中的,马太太因而怀胎,生了个小妮子。马君哭笑不得,遂为女儿取名蟑螂,以解其窘。

由此看来,父母的感想是多变的。所以我要劝劝那些在娘胎中的婴儿,要懂得如何去揣摩父母的心理,选择良机,不出则已,一出则喜。像秦始皇的机会就把握得恰到好处。他从娘肚子中出来那天,恰好是正月元旦。父母因而窃喜,古时“政”“正”相通,便给他取名为政。元代大画家黄公望,表字子久。据《画史》介绍,其父九十始得之,因“黄公望子久矣”,所以取名黄公望,字子久。清袁枚得子时也上了年纪,嫌子来迟,便命名为迟。臭名昭著的日本联合舰队司令山本五十六,生时,其父适届五十六之年,因名五十六。

他人代为取名或改名的事例也不少,像豫剧《腐知县审结命》中饰七品县令的名牛得草,原名牛俊国。因觉俊国之名不含丑角行当,乃问名于年届耄耄的开封儒生李春芳,李老先生沉吟一番,说:“姓侯的,有叫侯得山的,猴子得山可攀登;姓于的,有叫于得水的,鱼儿得水可畅游;姓朱的,有叫朱得康的,猪儿得糠膘肥体壮。你姓牛,何不叫牛得草呢?牛儿得了草,负重劲行,辛勤劳作,韧力无穷。”李先生还为牛得草取字料足,号饮水,言牛得草,料足、饮水,草料水俱得,前途无量。牛得草不负此名,终在戏剧行当树起了一面旗帜。

著名战将陶勇将军。原名张道庸。陈毅元帅觉得不妥,认为道庸有些封建味。粟裕就提了个建议,要张道庸去掉姓,保留名的谐音,改名“陶勇,”陶勇欣然同意,后来他名乎其人,驰骋疆场,英勇杀敌,立下了赫赫战功。

第三类典名直接取自古典诗词或典故小说。这类取名多出自知识分子阶层,他们的文化素养较高,受传统文化的熏染程度较深。取名时多愿从典籍,诗词中挑选格调高雅,寓意丰富的字词。古往今来,此类名字不可胜数。在此也把它分为典籍类和诗词类两种。取名于古文经典者,多为寻章摘句式地在名句中选取一两个关键的字为名。这类名字,多来自先秦诸子百家著述之中,如毛泽东为两个女儿取名李讷、李敏,就是启自“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句,蔡省三之名取后“吾日三省吾身”,王朝闻则源出“朝闻道,夕可死也。”王利器之名出自《汉书》“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邵力子则得名于“力子天下富”。

盗世奸雄曹操,字孟德,其字出诸《苟子·劝学篇》“夫是之谓德操”句,荣圣陆羽据说是个孤儿,拾弃者为他在《周易》“鸣渐于陆,其羽可用为仪”句中选取陆、羽二字名之。不为五斗米屈膝的朱自清先生名乎其人,他的名字出自《楚辞·卜居》“宁廉洁正直的自清乎?”李宗仁先生之字德邻则源于“德不孤,必有邻”。艺术大师刘海粟,原名刘芳,自小仰慕苏轼手书《赤壁赋》文书法之飘逸,便取赋中“渺沧海之一粟”句改名为“海粟”,诸如此类取自典籍名句中的人名,可为挖空心思,匠心独具,让人一睹为快。古典诗词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清词丽句,寓意深刻,想象新颖,出语隽秀,怡人耳目。取典于古诗词的人名,细细品味,韵味悠悠,回味无穷。著名作家巴金,原名李尧棠,字芾目,除尧字是排行外,棠、芾均取自《诗经·国风·召南》:“蔽芾甘棠,勿剪勿伐,召伯所茇。蔽甘棠,勿剪勿败,召伯所憩。蔽芾甘棠,勿剪勿拜,召伯所说”。通俗文学名家张恨水之名,出自南唐李后主《相见欢》词“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句。李白一名,则取自他七岁时自吟诗句“李树怒放一树白。”

人名取自诗词者

冰心: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程千帆: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郑愁予:江晓正愁予。

刘白羽: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

曹雪芹:泥芹有宿根,一寸嗟独在;雪芹何时动,春鸠行可脍。

与现实生活中真事真名相呼应,文学作品中人物的取名则更讲究用典。名出有典,一则显作者知识渊博,非登徒子之列,一则可以以典明志,隐喻作品中人物的命运走向。

文学作品取各用典乃普遍现象。作品广浩繁帙,人名更是千头万绪,不能一一道来。在此,仅以钱仲书先生《围城》人名用典情况为例,以一见百,故妄述之。

近翻91年《读书》第5期,于赵一凡先生《<围城>的隐喻及主题》一文中偶见一凡先生关于书中取名用典具况的分析,虽后为人所驳,但笔者仍以为有理,特加引鉴,与君其参。

赵先生认为,书中赵辛楣和唐晓芙的名字,均出自《楚辞·九歌》,歌中“湘夫人”一节有句云:“桂栋兮兰缭,辛夷楣兮药房。”此处的辛楣寓含高贵堂正之意,而书中的辛楣则是从小就被女相士相为有“南方贵宦之相”的,可谓名与事符。《九歌》“湘君”有云:“朱薛荔兮水中,搴芙蓉兮木末。”刻画出古代理想主义者上树摘芙蓉、下河寻薛荔的傻态。依此典,方鸿渐与唐晓芙命当无缘。最后二人雨中分手,就杳无音信,连梦都没有一个了。

方者,sqare也,俚语称古板不合时宜为方。古有“贤儒乃世之方物”,“头方命涛,不足以扇知已”,“智欲圆而行欲方”句。鸿渐姓方,注定他做不了随世转轮的琉璃蛋子,只有儒腐郁志一生了。鸿渐之名,取于《周易》渐卦:“鸿渐于午,鸿渐于磐,鸿渐于陆,鸿渐于木,鸿渐于陵,鸿渐于阿。”鸿者,水鸟也,它从海上飞来,逐次栖临滩头,岩石、陆地、林木、陵林和水边,仿佛经历了一场犹豫不定的寻觅游戏,与书中方鸿渐的辗转流离,真正吻合得天衣无缝。

孙柔嘉是《围城》中最重要的女性,其名用典亦是颇见匠心。《诗·大雅·抑》篇有卫武公讥刺暴政名句:“质尔人民,谨尔侯度。用戒不虞,慎尔生活,敬尔威仪,无不柔嘉。”《大雅·丞民》云:“中山甫之德,柔嘉维则。令但令仪,小心翼翼。”两次提及柔嘉,讽颂交替,说透华夏文明自古以为荣耀的驾驭统治之道。书中的孙柔嘉果然十分历害,弄得鸿渐诚惶诚恐,丝毫不逊于《红楼梦》中探春凤姐。

人名用典和典故用名是一对对立统一的有机体,二者可以相互转化,相互利用,明眼人一看就能了然于胸,在此不再赘述。

给小孩起什么名字好

dui

诗经取名字大全

用诗经取名 舒窈。《陈风・月出》:“舒窈纠兮,劳心悄兮”,舒:舒缓轻盈貌;窈纠(jiǎo)其实是连在一起的,体态窈窕貌。 2.楚楚。《曹风・蜉蝣》:“蜉蝣之羽,衣裳楚楚”。楚楚:鲜明貌。蜉蝣是一种短命的小虫,故而此篇的基调是消沉的。 3.如雪。《曹风・蜉蝣》:“蜉蝣掘阅,麻衣如雪”。 4.荟蔚。《曹风・候人》:“荟兮蔚兮,南山朝”。荟蔚:云雾弥漫貌。 5.湄。单名一个“湄”字,取自《秦风?蒹葭》:“所谓伊人,在水之湄”。虽然没有上文中的“在水一方”有名,但它更适合取名。 6.渥丹。《秦风・终南》:“颜如渥丹,其君也哉”。渥丹:色泽红润貌。
7.美淑。《陈风・东门之池》:“彼美淑姬,可与晤歌”。采苓。《唐风・采苓》:“采苓采苓,首阳之巅”。《诗经》中,“采~”形式的词语多次出现,除此之外,还有“采蘩”、“采薇”、“采菲”、“采芑”、“采菽”等。 8.文茵。《秦风・小戎》:“文茵畅毂,驾我骐”。文茵:车中的虎皮坐褥。这个词外柔内刚有木有! 9.琼华。《齐风・著》:“尚之以琼华乎而”。下文“琼莹”、“琼英”,均形容美玉。 10.美清。《齐风・猗嗟》:“猗嗟名兮,美目清兮”,赞美眼睛美丽清亮。东晋陶渊明有诗曰:“佳人美清夜,达曙酣且歌”。 11.如英。《魏风・汾沮洳》:“美如英”,下文还有“美如玉”。如花似玉貌。 12.清猗。《魏风・伐檀》:“河水清且涟猗”。 13.素衣。《唐风・扬之水》:“素衣朱,从子于沃”。素衣:白色的衣服。北宋晏几道词曰:“素衣染尽天香,玉酒添成国色”。在《礼记》等典籍中,“素衣”也指丧服。 14.菁菁。《唐风・杜》:“有之杜,其叶箐箐”。菁菁:草木茂盛。 15.子佩。《郑风・子衿》:“青青子佩,悠悠我思”。子佩和子衿在这里都指对方的衣饰(从而代指对方)。 16.零露。《郑风・野有蔓草》:“野有蔓草,零露兮”。零露:零落的露水。然而该词溢满了感伤的气息(延伸义:容易消失的事物),偶的眼前骤然浮现出小说或影视剧中那些林黛玉式的女纸...
17. 婉兮、婉如。《郑风・野有蔓草》:“有美一人,清扬婉兮...婉如清扬”。婉:美丽。至于“清扬”。 18.琼琚。《卫风・木瓜》:“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 19.陶陶。《王风・君子阳阳》:“君子陶陶”。陶陶:快乐貌。 20.佩玖。《王风・丘中有麻》:“彼留之子,诒我佩玖”。佩玖:佩戴用的美玉。 21.静好。《郑风・女曰鸡鸣》:“琴瑟在御,莫不静好”。静好:安静美好。胡兰成和张爱玲结婚时,写下:“岁月静好,现世安稳”。 22.舜华、舜英。《郑风・有女同车》:“有女同车,颜如舜华...颜如舜英”。舜华、舜英都指木槿花。 23.莹。《卫风・淇奥》:“有匪君子,充耳莹”。:宝石。莹:光亮透明。 24.巧倩、美盼。《卫风・硕人》:“巧笑倩兮,美目盼兮”。上文连用六个比喻,赞美卫庄公夫人的美貌,文字很美。 25.佩玉。《卫风・竹竿》:巧笑之,佩玉之傩。 26.灵雨。《风・定之方中》:“灵雨既零”。灵雨:及时雨。需要指出的是,南方人分不清前后鼻音,该词极易被念成“淋雨”,再取个“落汤鸡”的外号就是顺利成章的事了>>

取名,从古代文献比如诗经里取两个字 先说男孩的。
1、实获,我思古人,实获我心!《诗经・邶风・绿衣》
2、凯风,凯风自南,吹彼棘薪。《诗经・邶风・凯风》
3、嘉宾,我有嘉宾,鼓瑟吹笙。《诗经・小雅・鹿鸣》
4、甲兵,修我甲兵,与子偕行!《诗经・秦风・无衣》
5、景行,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诗经・小雅・车辖》
女孩:
1、舒窈。《陈风・月出》:“舒窈纠兮,劳心悄兮”,舒:舒缓轻盈貌;窈纠(jiǎo)其实是连在一起的,体态窈窕貌。
2.楚楚。《曹风・蜉蝣》:“蜉蝣之羽,衣裳楚楚”。楚楚:鲜明貌。蜉蝣是一种短命的小虫,故而此篇的基调是消沉的。
3、.美淑。《陈风・东门之池》:“彼美淑姬,可与晤歌”。
采苓。《唐风・采苓》:“采苓采苓,首阳之巅”。《诗经》中,“采~”形式的词语多次出现,除此之外,还有“采蘩”、“采薇”、“采菲”、“采芑”、“采菽”等。
4、如英。《魏风・汾沮洳》:“美如英”,下文还有“美如玉”。如花似玉貌。
5、.菁菁。《唐风・杜》:“有之杜,其叶箐箐”。菁菁:草木茂盛。

诗经,楚辞里面有什么适合做名字的词 1、怀瑾。《九章・怀沙》:“怀瑾握瑜兮”。如国学大师南怀瑾。
2、淑离。《九章・橘颂》:“淑离不淫,梗其有理兮”。淑离:鲜明美好的样子。BUT谐音疏离。
3、煜月 煜,“照耀”的意思。适用于男孩和女孩取名字。出自《太玄・元告》“日以煜乎昼,月以煜乎夜”。
4、贤俊。《七谏・沉江》:“贤俊慕而自附兮”。贤俊:贤能杰出之人才。
5、余馨 留存的香味。适用于女孩取名字。出自宋代苏轼《芙蓉城》诗:“俗缘千劫磨不尽,翠被冷落凄余馨。”
6、若光 古代神话中若木的光。适用于男孩取名字。出自南朝江淹《郊外望秋答殷博士》诗:“属我嵫景半,赏尔若光初。”
7、望舒 含有“迎取光明”的寓意。适用于男孩和女孩取名字。出自《楚辞?离骚》“前望舒使先驱兮”。指的是神话传说中为月神驾车的人。
8、芳蔼 芳香而繁盛。适用于女孩取名字。出自《楚辞・九辩》:“离芳蔼之方壮兮,余萎约而悲愁。”
9、周晟 晟:音同胜,意为兴盛。适用于男孩取名字。出自《西陲石刻录・周李君修佛龛碑》“自秦创兴,于周转晟”。
10、雅胜 美好。适用于男孩取名字。出自《晋书?殷浩传》:“识理淹长,风流雅胜,声盖当时。”
11、朝辉 朝辉,晨光。适用于男孩取名字。出自《三国志・魏志》,朝旦为辉,日中为光。
12、娴雅 文雅大方。适用于女孩取名字。出自《后汉书 马援传》“辞言娴雅”。
13、悦欣 欢乐。适用于男孩和女孩取名字。出自晋代应贞《晋武帝华林园集》诗:“嘉禾重颖,荚载芬,率土咸序,人胥悦欣。”
14、诚贞。《七谏・自悲》:“哀居者之诚贞”。诚贞:忠诚正直。
15、菀青。《九叹・忧苦》:“菀彼青青”。此处菀读作yù。当然,读成wǎn也很好听。
16、婉柔 温顺柔弱。适用于女孩取名字。出自清代宣鼎《夜雨秋灯录?龙梭三娘》:“主见其婉柔,不忍诛。”
17、绎心(怿心)。《九辩》:“有美一人兮心不绎”。绎:通“怿”,喜悦。
18、恬雅 沉静文雅。适用于男孩和女孩取名字。出自《资治通鉴?宋孝武帝大明七年》:“吏部郎江智渊素恬雅,渐不会旨。”
19、曼吟 长吟。适用于女孩取名字。出自应修人《温静的绿情》诗:“鸟儿树里曼吟,鸭儿水塘边徘徊。”
20、悠柔 悠扬柔和。适用于女孩取名字。明代陆时雍《诗镜总论》:“何逊诗,语语实际,了无滞色。其探景每入幽微,语气悠柔,读之殊不尽缠绵之致。”
21、舒志。《七谏・怨世》:“遭周文而舒志”。舒志:舒展志向,发挥才能。
22、伯庸。《离骚》:“朕皇考曰伯庸”。譬如作家马伯庸……
23、悠然 闲适。适用于男孩和女孩取名字。出自晋代陶潜《饮酒》诗之五:“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24、文彬 形容既文雅又朴实。适用于男孩取名字。出自《论语?雍也》“文质彬彬”。
25、飞扬。《九歌・河伯》:“心飞扬兮浩荡”。飞扬:心情舒展,思绪飘飞。
26、熠然 光闪烁的样子。适用于男孩取名字。出自宋代沈括《梦溪笔谈》“有光熠然”。
27、望舒纤阿――屈原《楚辞・离骚》:“前望舒使先驱兮”,王逸注:“望舒,月御也。”洪兴祖补注:“《淮南子》曰:‘月御曰望舒,亦曰纤阿(ē)。’”望舒又名“纤阿”。“纤阿”,御月者。
28、婉妙 美好;美妙。适用于女孩取名字。出自清代蒲松龄《聊斋志异?霍女》:“新妇小名阿美,颇婉妙。”
29、辰良。《九歌・东皇太一》:“吉日兮辰良”。“辰良”系“良辰”之倒文,指好时光。易被读作“乘凉”。
30、高翔。《九辩》:“将去君而高翔”。三国蜀的一员武将和清代扬州八怪之一都叫高翔。
31、语心 谈心。适用于男孩和女孩取名......>>

诗经中有什么适合女孩的好名字吗 应该说好多的女孩子的名字都合《诗经》有关系,推荐几个仅供参考, 1、蓁蓁(音真)。《周南・桃夭》:“桃之夭夭,其叶蓁蓁”。蓁蓁,茂盛貌。
2、燕飞。《邶风・燕燕》:“燕燕于飞,差池其羽”。
3、淑慎。《邶风・燕燕》:“终温且惠,淑慎其身”。淑慎,和善谨慎。
4、惠然。《邶风・终风》:“终风且霾,惠然肯来”。惠然,顺从貌。
5、静姝。《邶风・静女》:“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是娴静美丽的意思。
6、炜彤。《邶风・静女》:“彤管有炜,说怿女美”。彤:红色。炜:光。
7“依依”'霏霏出自“《小雅》“昔我往昔,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一句

诗经名句取名 女孩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马衿悠【或者同音都蛮好听】
巧笑之,佩玉之傩――马巧佩【同上】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马子宜【同上】
嘿嘿。我也就想到这几个。

诗经名句取公司名字 诗经名句 ------你可以从下面名句中找找看有没有喜欢的・・・・
1.关关雎鸠,在河之州。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诗经・周南・关雎》
2.桃之夭夭,灼灼其华。《诗经・周南・桃夭》
3.赳赳武夫,公侯腹心。《诗经・周南・兔》
4.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诗经・周南・汉广》
5.未见君子,我心伤悲。亦既见止,亦既觏止,我心则夷。《诗经・召南・草虫》
6.我心匪石,不可转也。我心匪席,不可卷也。《诗经・邶风・柏舟》
7.静言思之,不能奋飞。
8. 我思古人,实获我心!《诗经・邶风・绿衣》
9.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诗经・邶风・击鼓
10. 凯风自南,吹彼棘薪。《诗经・邶风・凯风》
11.胡为乎泥中!《诗经・邶风・式微》
12. 天实为之,谓之何哉!《诗经・邶风・北门》
13.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诗经・邶风・静女》
14.委委佗佗,如山如河。《诗经・风・君子偕老》
15.人而无仪,不死何为?《诗经・风・相鼠》
16.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诗经・卫风・淇奥》
17.巧笑倩兮,美目盼兮。《诗经・卫风・硕人》
18.于嗟女兮,无与士耽。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
19.淇则有岸,隰则有泮。《诗经。卫风。氓》
20. 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诗经・卫风・木瓜
21.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诗经・王风・黍离》
22.一日不见,如三秋兮!《诗经・王风・采葛》
23.人之多言,亦可畏也。《诗经・郑风・将仲子》
24.我姑酌彼兕觥,唯以不永伤。
25.青青子衿,悠悠我心。《诗经・郑风・子衿》
26.河水清且涟猗。《诗经・魏风・伐檀》
27.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诗经・秦风・蒹葭》
28.岂曰无衣?与子同袍。
29.修我甲兵,与子偕行!《诗经・秦风・无衣》
30.月出皎兮,佼人僚兮。舒窈纠兮,劳心悄兮。《诗经・陈风・月出》
31.七月流火,九月授衣。
32.称彼兕觥:万寿无疆!《诗经・豳风・七月》
33.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诗经・小雅・鹿鸣》
34.如月之恒,如日之升。《诗经・小雅・天保》
35.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诗经・小雅・采薇》
36.乐只君子,万寿无疆。《诗经・小雅・南山有台》
37.鹤鸣于九皋,声闻于天。《诗经・小雅・鹤鸣》
38.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39.秩秩斯干,幽幽南山。如竹苞矣,如松茂矣。《诗经・小雅・斯干》
40.高岸为谷,深谷为陵。《诗经・小雅・十月之交》
41.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诗经・小雅・小》
41.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诗经・小雅・车辖》
43.天步艰难,之子不犹。《诗经・小雅・白华》
44.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45.夜如何其?夜未央
46.出其东门,有女如云,虽则如云,匪我思存。
47.江有汜,之子归,不我以。不我以,其后也悔。 《诗经.召南.江有汜》
48.言念君子,温其如玉,在其板屋,乱我心曲。
49..皎皎白驹,在彼空谷,生刍一束,其人如玉。
50. 风雨如晦,鸡鸣不已。既见君子,云胡不喜。...>>

诗经取名 女孩名 陈桃夭
《诗经・周南・桃夭》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陈倩兮 陈盼兮
《诗经・卫风・硕人》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陈子衿
《诗经・郑风・子衿》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陈蒹葭
《诗经・秦风・蒹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陈萋萋
淮南小山《楚辞・招隐士》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
陈善兮
屈原《离骚》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陈明月
宋・王安石・《泊船瓜州》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陈私语
唐・激居易・《琵琶行》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
陈婵娟
宋・苏轼・《水调歌头》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陈楼兰
唐・王昌龄・《从军行》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陈媚生
唐・白居易・《长恨歌》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陈蝶舞
唐・杜甫・《江畔独步寻花》流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望采纳!谢谢

诗经名句 女孩取名 《诗经》经典名句集锦(43句)
001 关关雎鸠,在河之州。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诗经・周南・关雎》
002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诗经・周南・桃夭》
003 赳赳武夫,公侯腹心。《诗经・周南・兔》
004 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诗经・周南・汉广》
005 未见君子,我心伤悲。亦既见止,亦既觏止,我心则夷。《诗经・召南・草虫》
006 我心匪石,不可转也。我心匪席,不可卷也。《诗经・邶风・柏舟》
007 静言思之,不能奋飞。
008 我思古人,实获我心!《诗经・邶风・绿衣》
009 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诗经・邶风・击鼓
010 凯风自南,吹彼棘薪。《诗经・邶风・凯风》
011 胡为乎泥中!《诗经・邶风・式微》
012 天实为之,谓之何哉!《诗经・邶风・北门》
013 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诗经・邶风・静女》
014 委委佗佗,如山如河。《诗经・风・君子偕老》
015 人而无仪,不死何为?《诗经・风・相鼠》
016 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诗经・卫风・淇奥》
017 巧笑倩兮,美目盼兮。《诗经・卫风・硕人》
018 于嗟女兮,无与士耽。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
019 淇则有岸,隰则有泮。《诗经。卫风。氓》
020 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诗经・卫风・木瓜
021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诗经・王风・黍离》
022 一日不见,如三秋兮!《诗经・王风・采葛》
023 人之多言,亦可畏也。《诗经・郑风・将仲子》
024 既见君子,云胡不喜。《诗经・郑风・风雨》
025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诗经・郑风・子衿》
026 河水清且涟猗。《诗经・魏风・伐檀》
027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诗经・秦风・蒹葭》
028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
029 修我甲兵,与子偕行!《诗经・秦风・无衣》
030 月出皎兮,佼人僚兮。舒窈纠兮,劳心悄兮。《诗经・陈风・月出》
031 七月流火,九月授衣。
032 称彼兕觥:万寿无疆!《诗经・豳风・七月》
033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诗经・小雅・鹿鸣》
034 如月之恒,如日之升。《诗经・小雅・天保》
035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诗经・小雅・采薇》
036 乐只君子,万寿无疆。《诗经・小雅・南山有台》
037 鹤鸣于九皋,声闻于天。《诗经・小雅・鹤鸣》
038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039 秩秩斯干,幽幽南山。如竹苞矣,如松茂矣。《诗经・小雅・斯干》
040 高岸为谷,深谷为陵。《诗经・小雅・十月之交》
041 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诗经・小雅・小》
042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诗经・小雅・车辖》
043 天步艰难,之子不犹。《诗经・小雅・白华》
-------------------------------------------
《诗经》中的经典名句
01、桃之夭夭,灼灼其华。语出《诗经・周南 ・桃夭》。
译:桃树繁茂,桃花灿烂。
此以桃花的鲜艳茂盛比喻新嫁娘美丽成熟的风韵,语言质朴,但不乏流丽之态。
02、巧笑倩兮,美目盼兮。语出《诗经・ 卫风 ・硕人》。
译:浅笑盈盈酒窝俏,黑白分明眼波妙。
这两句诗从动态的角度描述了卫庄公的夫人庄姜令人消魂的风采.微笑时酒窝中贮......>>

诗经取名 45分 王静姝
《诗经・静女》
静女其姝,俟我於城隅。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王佩青 王子衿
《诗经 ・ 郑风 ・ 子衿》
青青子佩,悠悠我思。纵我不往,子宁不来?
王倩凝
《诗经 ・ 卫风・硕人》
手如柔荑(ti),如凝脂,领如蝤蛴(qiú.qí),齿如瓠(hù)犀。螓(qín)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王幽南
《诗经・小雅・鸿雁・斯干》
秩秩斯干,幽幽南山
王采薇
《诗经・小雅・鹿鸣之什》
采薇采薇,薇亦作止。曰归曰归,岁亦莫止。
王木瑶
《诗经・国风・卫风・木瓜》
投我以木桃,
报之以琼瑶。
匪报也,
永以为好也!
王鹤呜
《诗经・小雅・鹤呜》
王采萧
《诗经・国风・王风》
彼采萧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
王雨霏 王雪霏
《诗经・小雅・采薇》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为何现在的父母起名字都爱从《诗经》和《楚辞》中找?

今天虽然模糊了名和字的界限,但是取一个好名字同样重要。为了给小孩子取名字,有些家长不惜花费重金。实际上,好的名字都藏在国学典籍里面,包括四书五经、诸子著作以及古诗词。《诗经》《楚辞》是中华文学两大源头,在上古最淳朴干净的空气里,一歌一咏都是经典。古人取名,有个说法是男诗经、女楚辞。意思是男孩子从诗经中去取名,女孩子从楚辞中去取名字。这个历史追溯起来还得从东汉时期说起。因为先秦之前的老百姓其实没有经典可以引用名字是父母对孩子的美好寄托,每个人都希望有一个好听的名字。




因为《诗经》《楚辞》的影响深远,加上其中不乏有一些优美的词汇,很多家长都喜欢从中寻找一些词来作为孩子的名字。首先,名字具有社会属性。在社会生活中,名字是区分个体的符号和标识。正是因为有了名字,人类才能进行正常的社会交往。而在社会交往中,人们首先接触到的就是对方的名字。名字的好坏与否,直接影响到对方的观感。有时候,名字甚至能够改变个人的命运。起名子不应该先选字,应先看出生日五行平衡然后选出对小孩有帮助运的字做为名字。


古人云:“赐子千金,不如教子一艺;教子一艺,不如赐子好名”。古人又言:“形以定名,名以定事,事以验名”。可见古代先贤对起名的重视,也因此衍生了诸多起名的方法,如构思取名、意象命名、析字组名、八字取名、五格取名等。在中国古代最长的抒情诗《离骚》的开篇,屈原诉说着父亲给他起名字的认真态度与详细过程,描述得明明白白、有声有色,极富有诗意。

展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