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卦的启示,泽山咸卦是凶还是吉

2023-10-12崇庆运势网热度: 3564

咸卦的哲学解读

“咸”是1:6卦的卦名,1:6是咸卦的代号。咸卦启示的是男女之间相互感应的道理和方式。此卦卦名为咸,是《周易》下经的第一个卦。甲骨文的“咸”字是“戌”字与“口”字相合。而此卦的“咸”字与“感”字是一个意思。即表示感应。《彖传》中这样解释此卦:咸,感也。柔上而刚下,二气感应以相与。止而说,男下女,是以“亨,利贞”,“取女吉”也。本质上别卦展示主客双方利益博弈 ,主卦与客卦的阳数比是1:6,主弱客强,主方不是“感受”客方的身体,而是伺机消耗客方实力,依靠仅仅有的一点微薄力量,维护自己的利益和生存。
起卦前需要客观地、全面地、准确地分析主方和客方情况,必须至少符合下列条件之一,此卦才有参考价值:
1. 主方与山很相似,客方与泽很相似。
2. 主方阳数是1,客方阳数是6.
3. 主方的行动是阴,素质是阴,态度是阳;客方的行动、素质和态度是阳、阳和阴。 按阴阳趋于和谐的规律,六十四卦中判断吉凶的基本原则是当位和有应。当位指位置适当。别卦中的线叫爻,爻的位置从下往上数。第一、三、五爻的位置叫阳位,第二、四、六爻的位置叫阴位,阳爻在阳位,位置适当,叫当位。阴爻在阴位也是当位,否则不当位。当位是对主方有利的潜在因素,在结构图中以红色表示。不当位的爻以天蓝色表示,是对主方潜在的不利因素。在这个别卦中,四条爻,二阴、三阳、五阳和六阴当位,另二条爻不当位。
有应,指主卦与客卦相应的爻有阴阳相应的关系,如果是一阴一阳,叫有应。有应使潜在因素成为真正的对主方有利或者不利的因素。别卦的结构图中,用箭头表示有应,箭头的方向是从阴爻到阳爻。在这个别卦中,三对爻全部有应,表明主方与客方各个方面都处于和谐状态 ,主客双方关系中没有矛盾冲突。
主卦和客卦的一对中爻既有应又当位,中爻是代表素质的 ,这个有应关系表明主方能够从客方的良好素质得益,比如说,得到金钱,得到地位,得到爱,等等。主方得益的途径有两个,第一,以消极被动顺应客方的积极主动;第二,以强硬态度制约态度随和的客方。主方应当努力保持目前状态。
咸卦的六条爻辞中,五条有“咸”和身体部位,由于易有普遍性,对于各个身体部位,须要结合具体情况解释。例如,对于敌我关系来说,可以解释为各个部队;对于商业竞争关系来说,可以解释为各个市场环节;对于雇佣关系来说,可以解释为各个行政部门,等等。“咸”,并不是真地加一点味道把对方吃掉,而是说要关注具体问题,采取应对措施。爻辞表明当前形势有利主方,主方应当伺机一块一块地“吃掉”客方,消耗客方实力以维持生存。删除爻辞中的判断词,可以看出六条爻辞就是一首完整的围绕主题“咸”的散文诗。下面是其译文:
他的大拇指伸过来了,
他的腿肚子伸过来了,耐心等待。
他的大腿伸过来了,牵着他,往前走要保重自己。
朋友摇曳不定,他正顺从您的意愿,
给他的脊背推一把,
再给他的脸上一个大巴掌。
卦辞阐述在当前形势下主方应当作的事。“取女”不能狭义地理解为“娶妻”,而应当理解为适当抓住机遇而获利。下面逐条说明卦爻辞。 〖卦辞原文〗亨,利贞;取女吉。
〖译文〗顺利,利于坚持下去,娶女吉利。
〖解说〗这是咸卦的卦辞,综合地说明当前主客双方关系的形势。“亨”(heng),通达,顺利;如,万事亨通。通达和顺利都可以表示事物发展和变化的状态。“贞”(zhen),坚持,如,坚贞不屈。“取女”是形象比喻,只有在婚姻关系中才可以直接作“娶妻”解释,在主客双方关系中,可以理解为吸取客方资源以壮大自己。从卦的结构图可以看出,六条爻中有三条爻当位,并且,六条爻全部有应,形势对主方有利,有利于坚持下去,爻辞说“亨,利贞”。第一爻和第二爻的有应都是主方的阴适应客方的阳,表示主方被动,客方主动,在客方主动的时候,抓住机遇,利用客方资源丰富自己,如果这样,就吉利,爻辞说“取女吉”。如果不是采用“取女”战术,而是与客方完全对抗,那就不一定吉利。 〖原文〗咸其拇。
〖译文〗感应发生在脚的大拇趾上。
〖解说〗这是咸卦第一爻的爻辞,第一爻代表主方行动。这是阴爻,表示主方行动被动,处防守状态。“其”指客方。“拇”指手或脚的大指。此时处于初级阶段,所以只能得到较肤浅的感应。
〖结构分析〗第一爻的位置是阳位,这条爻是阴爻,阴爻在阳位,不当位,不过与四阳有应。不当位,就是说主方的消极被动不适当,是个潜在的不利因素;有应表明这种不利的潜在因素被客方利用,主方不得不顺从客方,这潜在的不利因素成了真正的不利因素。但是,从整体上来看,主方的素质不佳,而客方的素质良好,主方在顺从客方的过程中,没有什么可以损失,反而可能从客方的良好素质得益。所以,这条爻的不当位而有应的状态,对主方有利。 〖原文〗咸其腓,凶,居吉。
〖译文〗给他的腿肚子加一点咸味,有凶险,安居吉利。
〖解说〗这是咸卦第二爻的爻辞,阴爻,表示主方素质不佳,比如说,资金缺乏、地位底下、实力薄弱、教育程度低,等等。“腓”(fei),腓肠肌,胫骨后的肉,俗称“腿肚子”。如果单从爻的当位和有应的有利状态来看,当前应当是主方从客方得利的良机,客方已经把腿肚子伸过来了,主方应当吃掉它。然而,爻辞说“凶”,不能吃。因为从全局看,客强主弱,主方没有那么大的肚子能吃掉客方的腿肚子。所以,爻辞说“居”,不要动。吃掉客方的腿肚子,有凶险。隐蔽不动,吉利。
〖结构分析〗第二爻的位置是阴位,这条爻是阴爻,阴爻在阴位,当位,又与五阳有应。当位表明主方素质不佳是适当的,这不是说,主方的素质不佳对于主方是好事,而是说,素质不佳已经是现实,这种现实情况有利于主方从客方的良好素质得益,这是对主方有利的潜在因素;有应,由于客方的素质良好,这种有利的潜在因素成了事实,主方有可能从客方的良好素质得益。不过,考虑到主方顺从客方的状态,主方不宜直接地采取措施从客方谋取利益,而是应当耐心地等待适当时机。 〖原文〗咸其股,执其随,往吝。
〖译文〗感应到了小腿上,凶险,安于居所则吉祥。
〖解说〗这是咸卦第三爻的爻辞,阳,表示主方态度强硬。“股”(gu),大腿。“执”(zhi),拿着,掌握;执笔,执政。“其”(qi),他,他的。“随”(sui),跟着,顺从。“吝”(lin)过分爱惜:吝啬。六二与九五相感应。此时的感应已经到了小腿上了,说明感应有了进一步的发展。但爻辞说“凶”,这是怎么回事呢?原来,六二与九五的感应虽然到了小腿上,但感应的程度还没有达到最火热的地步。而六二却想急于跟随九五而去,这种举动,由于时机不成熟,当然会凶险了。所以爻辞又补充说:“居吉”,意思是在家里不要外出才会吉祥。六二为什么有外出之象呢?因为六二是咸卦下互卦巽卦的最下爻,巽为随为入,所以有随人走之象。
〖结构分析〗第三爻的位置是阳位,这条爻是阳爻,阳爻在阳位,当位,又与六阴有应。当位表明主方强硬态度是正确的,这是对主方有利的潜在因素;有应表明客方能够接受主方的强硬态度,这个对主方有利的潜在因素成了事实。主方应当利用这个机会,控制客方,“执其随”。但是,由于客方强大,主方的力量薄弱,主方在从客方谋取利益的时候一定要小心谨慎。 〖原文〗贞吉,悔亡;憧憧往来,朋从尔思。
〖译文〗坚持下去吉利,悔恨消失;朋友摇曳不定,顺从您的意愿。
〖解说〗这是咸卦第四爻的爻辞。第四爻是客卦下爻,代表客方行动,阳,表示客方积极主动地谋取和扩大自己的利益,比如说,创新、创业、投资、进攻、求职、示爱,等等。“贞吉”,坚持下去吉利,面对客强主弱的形势,主方应当坚持消极被动和强硬的态度。如果这样,就是应当做的,没有悔恨,爻辞说“悔亡”。“憧憧”(chongchong),往来不定,摇曳不定,人影憧憧。“朋”指客方。“尔”指主方。“憧憧往来,朋从尔思”指客方摇曳不定,只得顺从主方的意思而转移。
〖结构分析〗第四爻的位置是阴位,这条爻是阳爻,阳爻在阴位,不当位,不过与一阴有应。不当位表明客方积极主动,这可能损伤主方利益,是对主方的潜在的不利因素;有应说明主方顺从客方,对客方的积极主动没有反抗,不利的潜在因素成了事实,客方可以控制主方。但是,由于主方的素质不佳,比如说,很贫穷,主方顺从客方,没有什么可以损失,相反地,客方要求主方顺从,为客方服务,主方可以取得酬金,这实际上是对主方有利。这种情况下,主方应当顺从客方,“贞吉,悔亡”。主方可以利用被动局面,迷惑客方,使客方“憧憧往来”。再冷静地观察和了解客方,发现可以获利的机会,让客方听从主方的意愿,“朋从尔思”。 〖原文〗咸其脢,无悔。
〖译文〗感应发生在脊背上,不会发生后悔。
〖解说〗感应到后背,是心愿还没有脢指的是人后背脊椎附近的肉,也就是离心脏很近了。说明感应已经到了最敏感的部位,人的后背有着丰富的经络,所以感觉极其敏锐。可是九五之上是上九五尽管与六二相应,但迫于上六的缘故,所以不能与六二相合。所以象辞中说“志末也。”
〖结构分析〗第五爻的位置是阳位,这条爻是阳爻,阳爻在阳位,当位,又与二阴有应。当位表明客方的良好素质是对主方有利的潜在因素;有应表明主方素质不佳,可以利用客方的良好素质,这种有利的潜在因素成了事实。客方的良好素质,就像是一块里脊肉,主方应当加上一点咸味,吃掉。这样做顺其自然,“无悔”。 〖原文〗咸其辅颊舌。
〖译文〗感应到牙床、面颊和舌头上。
〖解说〗这是咸卦第六爻的爻辞。第六爻是客卦上爻,代表客方态度,阴爻,表示客方态度随和。“辅”(fu),指面颊,人的颊骨部位。“颊”(jia),人的面部两侧从眼到下颌的部分。“辅颊舌”反映客方态度,从字面上看,这条爻辞的意思是,注意客方态度,利用客方的随和态度。
〖结构分析〗第六爻的位置是阴位,这条爻是阴爻,阴爻在阴位,当位,又与三阳有应。当位表明客方的随和态度是对主方有利的潜在因素;有应表明主方的强硬态度正好适应于客方的随和态度,这种对主方有利的潜在因素成为真正对主方有利,客方能够接受主方的强硬态度,按主方意图,以其良好素质作对主方有益的事。

《易经》第三十二卦 恒卦启示:持之以恒,天下化成

《易经》第三十二卦 恒卦 雷风恒 震上巽下
恒卦卦辞:亨,无咎,利贞,利有攸往。
本卦辞的意思是:亨通顺利,没有灾祸,利于坚守正道,利于前去行事。

人生启示:持之以恒,天下化成

恒卦位于咸卦之后,《序卦》中说道:“夫妇之道不可以不久也,故受之以恒。恒者,久也。”咸卦描述男女感应,推及夫妇之道;在迅速引发情感之后,接着要考虑的是长久维持,所以出现了恒卦。

恒卦,是异卦相叠,巽为下卦,震为上卦。震为男、为雷;巽为女、为风。震刚在上,巽柔在下。阳刚在上而阴柔在下,雷风相激,顺势而动。刚柔呼应,相互助长。阴阳相应,常情,故称为恒。

恒卦象征恒久之意。卦辞极力赞美恒久之道,认为能持之以恒者,不但可致亨通,并可济成三事,无咎害,利于守正,利于有所往。

恒卦亨通没有灾难,利于守正道,是持久坚持之道,是天地运作不停之道。前往有利,是终结之后又会有新的开始的意思。日月运行于天际,永远发出光明,四时运转变化,永远不会停止,圣人长久保持自己的圣人之道,天下的百姓就会受到教化。明白恒久的道理,天地万物的性情就能够明白了。

恒卦启示的是恒久与变化相互作用的人生哲理,告诉人们做事要有信心和持久,因为成功就是长期坚持、不懈努力的结果,这也是人们所说的“有恒者事竟成”。 “君子以立不易方”,就是说君子要坚定自己的立场,不轻易改变自己的初衷。“圣人久于其道而天下化成“
,虽然在浮躁的社会中,有些人看似是一夜成功,但是若仔细观察就会发现,所有的成功都是以长期的努力和准备为基础的,如果不是这样得到的成功,也难以长久。

周易! 谁能解释一下 咸卦的意思?

第31卦泽山咸(咸卦)相互感应中上卦
象曰:运去黄金失色,时来棒槌发芽,月令极好无差,且喜心宽意大。 第31卦泽山咸(咸卦)相互感应中上卦这个卦是异卦(下艮上兑)相叠。艮为山;泽为水。兑柔在上,艮刚在下,水向下渗,柔上而刚下,交相感应。感则成。
事业:和为贵,和则万事兴,务以诚感人,以诚待人。广泛交往朋友,谦虚礼让。树立大志向,坚持主见,不可盲目随大流。不利时应安居待机,不可妄动强求。
经商:有利可图。但应以纯正之心,以诚待人,加强合作。市场若不景气,决不可妄动,不可强求,而应静待发展。虚心听取不同意见。
求名:志向应宏大,脚踏实地,虚心请教他人,使人悦而应,帮助、重用自己。切莫自我封闭,更不得冷漠孤僻,以广阔的胸怀发展自身。
外出:虽希望外出,但暂时不宜远行。待时机成熟时再出行。
婚恋:成功的可能性极大。双方很有感情,但动机务要纯正,婚姻方可幸福、永久。
决策:吉祥如意。人际关系好,善于交际。以真诚的态度,无私的心去处世,不会有不利的地方。与他人合作应坚持原则。办事不可优柔寡断。不顺利时,应停止行动,总结经验,以图发展。待人诚恳,但不可与玩弄口舌的小人交往,防止受骗。
希望对你有帮助。

《易经·蒙卦》里的教育启示

《易经》这部古老神秘的宝典,它“广大悉备”,有天道、有地道、有人道;“范围天地之化而不过,曲成万物而不遗”。《易经》是包含哲学、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的综合巨著,是炎黄子孙文化的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文化的先祖。“易道广大,无所不包”,易学既是我国儒、道两大学派的渊源,也是诸子百家的发端。《易经》是中华文化的总源头,中国的思想文化、社会科学、自然科学都和《易经》密切相关。

受易学浇灌而生根发芽的中国的儒家、道家及诸子百家,构成了中国文化的涓涓细流,源远流长的易学体系,如同黄河之流,几千年来,像母亲河一样滋润着中国的神州大地,经久不息。

其中“蒙卦”更是指出我们儿童教育的精髓。

什么是“蒙”?蒙者,愚也。孔颖达《正义》言:“蒙者微昧,暗弱之名,物皆蒙昧也。”就是说蒙就是蒙昧和愚昧,就是幼稚和无知。正因为蒙昧愚昧,幼稚无知,那就必须加强学习,注意修养。所以,蒙卦实质上也就是劝勉人们为学之卦。

《蒙卦》象辞说:“山下出泉,蒙,君子以果行育德。”山下出泉,也可喻为人的天性,山就是天性所在地,出泉就是智慧初开。

蒙者,稚也,物之稚者,必教之以成器。事物刚开始的时候,肯定会有迷蒙,事物在幼稚阶段才会如此。所以,古人把幼儿教育称作蒙学,对刚开始的教育叫启蒙。我们常说启蒙教育,童蒙养正、发蒙即源于此。

人们通常把《学记》看作是我国最早的有系统的教育理论文献,其实在《易经•蒙卦》里早已集中而系统地表述其教育思想,比《学记》要早几百年,应该说《蒙卦》所表述的教育思想才是我国教育思想发生的源头,启蒙教育的重要性。

《蒙卦》开宗便告知我们:“蒙,亨……”即治蒙自幼时起,必前景光明,易成“圣功”。《易经》六十四卦的排列顺序是,先列乾坤两卦,然后就是屯蒙。乾为天为父,坤为地为母,屯为万物初生,好比一个婴儿呱呱落地。但初生的婴儿毕竟蒙昧、懵懂,因此要启蒙、要接受教育了,于是进入了第四卦“蒙”。

《易经》启蒙自幼、教育及早的思想对后世也有很大的影响,《学记》有“禁于未发之谓豫;当其可之谓时;不凌节而施之谓孙;相观而善之谓摩”“发然后禁,则扞格而不胜;时过然后学,则勤苦而难成”,民间也有“少年易学老难成”之类的俗谚。错过了教育的最佳时机,之后的教育效果便事倍功半。

杜甫诗云“在山泉水清,出山泉水浊”宛如儿童,出世时犹如一泓清泉,至纯至正,若自小不加以教育,使之放任自流,有了坏的习惯,劣性滋长,日后恐将铸成大错,悔之晚矣。

同样,若早期被施以不得当的教育,同样可怕:听到这个新的教育理念给孩子试试,看到那个教育方法用在孩子身上试试,不同的教育颜料都想滴在这清泉中增色,殊不知,颜色过多,则成杂色,甚至黑色,入世后的孩子岂不是成了已浊的泉水?

由此可见,教育,是出生后的头等大事。早教何等重要,我们的祖先在几千年前就给我们明确指出来了。孩子虽小,但生机勃勃,看似懵懂无知的状态,但内心充满求知的力量,在不断成长的过程中,如果接受正确的教育和引导,则能养正,反之,改之难矣。

《礼记•学记》中“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的观点,则是对《易经》教育思想的总结。

教育的目标与核心思想

教育如此重要,早期教育到底该教什么?

“蒙以养正,圣功也”一语道出教育的至高目标-----养正教育。教育要慎始,开始的方向,是人生最重要的课程,决定了人生的方向。

元者,善之长也。何为善?道德经云,利万物而不争则为善。教人向善,以养正气。“正”者,止于一也。一者“至善”,《大学》有云“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一止正定,道为一,止于一,即是合于道,止于一是个“正”字,合于道为正,守护正,是个“定”字,所以大学之道在于知止而后有定。

教育的核心思想是"君子以果行育德"。“育德”不仅仅是蒙卦的重点,更是《易经》的核心词之一。易经讲"道",天地人之大道,依道而思称为义,按道而行称为德,沿道而修则有礼,守道于心则有仁。可谓举大义可成正气,积小善而修大德。

《易经》明确地把德育放在启蒙教育的首位,整部《易经》中以四分之一的篇幅在谈如何“修德”,如:君子“以懿文德”、“反身修德”、“厚德载物”等重视品德修养的表述。它不断提醒我们一个人的德行好比人生的方向盘,决定着一个人生活的质量、一生的走向、对国家和社会的价值。

当今父母,扛着“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大旗,无不费尽心机给孩子创造条件,学知识、学技能,内心却仍是一片茫然,到底怎么做才能给孩子一个成功人生?!

《孝经》云:大孝为“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能做到这一点的人,毫无疑问是成功人士,而《孝经》开宗明义则指出“夫孝,德者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儿童教育,不是培养各种技能、灌输各种知识,而是养正,培养孩子为人之根本。孔子云“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我们培养孩子,要知道给孩子的立身之本是什么。

想给孩子一个成功的人生就读《易经》,十翼之一的《大象》就是孔子所创作的一部有关“效法天地、修身成君子”的成功学巨著,“君子进德修业欲及时也”,应从孩童时开始读经典,读易经,给孩子成功的人生打下坚实基础。

师道尊严

1、尊师:

《蒙卦》辞云:“蒙,亨,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严师重教,诚其心意。教育、教学的成败与受教者的学习态度有很大关系。因此教育当从端正学习态度入手,去其可能有的轻慢懈怠之心。

《学记》云:“凡学之道,严师为难。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孔子诲人不倦,主张有教无类,可无论是谁,欲成为其门下弟子都得行以束修,孔子自己说得很清楚:“自行束修以上,吾未尝无诲焉。”

孔子如此大家何必斤斤计较于几条干肉呢?就其实质看,这是一种严师重教的手段,以此达到诚其意,正其心的目的。在学生心里师尊则教重,教重则其学必固,孔子深知其道,因此他说:“不重,不威,学则不固。”

《礼记•大学》里:“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把诚意正心当作做人为学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根本,不也是《易经》“童蒙求我”,这一教育思想的延伸与扩展吗?想想我们现在每天在这里学习,在弟子群里学习,在早起群学习,有没有做到恭敬心。

2、重教:

孔子讲“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也说的是这个道理。“愤”、“悱”都是指积极求通求解的心理状态,也即“求我”之态。《咸卦》中道:“咸,感也。……是以亨。”试想一方欲有所传,一方求有所受,教育、教学何患不成?

现在大群开始讲课,大家积极安排时间上线听讲,就是这种积极求通求解的心理状态。早起的家人们,每天清晨5点半齐上线学习,那种学习的热情与讲师的教学点拨的积极互动,不正是“二气感应以相与”,自然“亨”。

亨,是生成,是发展,是进步,是提高,良好的发展,谓之亨通。亨者,嘉之会也,不断地会聚嘉善之功,学习成长之路岂不通达?

3、善问:

“初筮告,再三渎,渎则不告。”在求学者当中,会出现一种乱问不止、或向老师提问是为炫耀自己等现象。再三乱问即是怠慢,怠慢就不回答,因为一个求学者,其求学之心不诚,老师则可以选择“放弃”,从心理学角度说,这在给这些不诚之人的思考与反醒的空间。

这一种正确的培养方法,也是一种较智慧的方式。相反,如果一味迎合这些不诚之人的态度,就算老师花了大量的心血,也大有可能双方一无所获。一旦为一个不诚之人付出太多无谓的努力与精力,却没有成效,这对于其实诚心向学的求学者,则是一种不公。

《学记》中说:“善待问者如撞钟,叩之以小则小鸣,叩之以大者则大鸣,待其从容,然后尽其声。”善问就是叩,善待问就是鸣,问的问题质量高,得到的回答也深刻,收获自然大,善问,是快速提高的最佳方式。

学习态度:

“童蒙,吉”,为什么“童蒙”是“吉”呢?

因为儿童天真幼稚、柔顺乖巧,这时的懵懂是可以启发的,可以随着教育改变。像儿童那样虚心柔顺,愿意接受老师的教育,所以是很好的。这也告诉我们,一个人不怕愚昧无知,只怕不虚心、抗拒学习。蒙昧无知之所以为吉,因为幼童既柔顺又谦逊。

有这样一个故事:

明治时代,有一位知名的南隐禅师。有个学者听到他的大名,觉得很不服气,于是假意上门求教。南隐禅师看到访客摆出一副盛气凌人的样子,丝毫不动声色,不但请访客坐下,还亲自为他倒茶。

杯子很快就满了,但禅师还是继续往里头倒茶。学者连忙说:够了,别再倒了,茶都满出来了。这时,南隐禅师不慌不忙地说:你就像这茶杯,装满了自己的想法。假如你不能把杯子倒空,我又能告诉你什么呢?

如果想学到更多学问,先要把自己想象成“一个空着的杯子”,而不是骄傲自满,做事学习的前提是先要有好心态。

“空杯心态”并不是一味的否定过去,而是要怀着放空过去的一种态度,去融入新的环境,对待新的学习,新的事物。 

易经博大精深,涵义无穷,观天道以察人道,值得我们用心品读。

水山蹇变泽山咸卦说明什么?

水山蹇 蹇指瘸腿,走路困难。 卦像为:想要出行千里,确是瘸腿:多方不能协调统, 行动艰难之卦
泽山咸 咸指交感,交相感应,利用男女和合,利于婚姻。也指新开始,即结婚为人伦大道,人生由此是新开始

在咸卦中看到有趣的男女爱情

今天写一下对易经咸卦的初印象——男女之间的爱情,情感表达方式,甚至体位。

泽山咸卦,上面是水,下面是山,象征着感应。

咸卦卦辞:

意思是,亨通,有利于做事。若娶女子为妻就吉祥如意。

大象说,柔上而刚下,二气感应以相与,止而说,男下女。意为,阴柔在上位,阳刚在下位,阴阳之气相互感应,相互亲近。男子谦虚地处于女子之下求爱、求亲,天地相合。

诗经说,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然后,就象道德经说的,天地相合以降甘露。哈哈。

此处可以脑补男女亲近画面。。。。。。

观其所感,而天地万物之情可见矣,天地万物之情也就看得见了。
更有意思的是,咸卦的六个爻的爻辞。从初六的咸其拇——使拇指有所感应开始——比如拉手,到上六,

感应到牙床、面颊和舌头上。滋润口舌而感到快乐,无所顾忌的言行,

可曾想起你的某一段爱恋,那种身心交融?有没感到面红耳热,哈哈。。。。。。
先写到这儿。附咸卦的小象,

山气与泽水相互感应。。。。。。

展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