属相天干地支对应关系是什么,2020天干地支是什么年

2023-10-21崇庆运势网热度: 20744

十二生肖与天干地支间的对应关系

天干地支这二十二个字,颇为“奇异复杂,而不可思议”。中国的十二生肖,在科学上是作为记年、记时之用的。那么,十二生肖为何会与天干地支扯上关系呢?这就要从中国古代的历法说起了。

在古代,我国有六种历法,黄帝历、颛顼历、夏历、殷历、周历和鲁历。而我们现在通用的阴历或农历,其实就是夏历。夏历就是用天干、地支编排年号和日期得来的,比如甲子年、乙丑年、丙寅年、丁卯年等。

天干共十个字,按顺序排列为: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则十二个字,分别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十大天干与太阳出没有关,而十二地支最初则是被用来纪月的。天干是十进位制,容易直观地计算;地支是十二进位制,在记录时辰和月份方面具有优势。历法上,一个天干和一个地支相配合,排列起来,天干在上,地支在下,天干由甲起,地支由子起,阳干配阳支,阴干配阴支(阳干不配阴支,阴干不配阳支),共有六十个组合,因而被称做“六十甲子”。而我们俗话说的“六十年后又要回头一次”,就是来源于此。

其实,我们平时所说的生辰八字,就是指用干支组合来表达的年、月、日和时辰;而十二生肖亦称“十二属相”或“十二属”,它们正好是分别与十二地支相对应着的。

易经里也有记载说,早在公元一世纪,中国人就以十二生肖与天干地支配对来纪年。而在甲子周期中,同一地支的年份就对应同一生肖,例如“申”对“猴”,壬申、甲申、丙申、戊申和庚申都是猴年;其他生肖的对应干支年份可以用同一方法列出。

而且,我国至少从汉代开始,便己经根据太阳升起的时间,将一昼夜区分为十二个时辰并采用十二地支计时法来记录这十二时辰(大时)。每个时辰相当于两个小时,这样一昼夜便是现在所称的二十四小时。而十二地支之所以正好与十二生肖相对应,这在易经里面还是另有学问的。

十二地支中的 子指的是兹 的意思,指万物兹萌于既动之阳气下。草木生子,吸土中水分而出,为一阳萌的开始。夜晚十一时到凌晨一时是子时,此时老鼠最为活跃。因此,十二生肖中老鼠就排在第一位了,并由此称之为子鼠。

丑是纽 ,阳气在上未降。草木在土中出芽,屈曲著将要冒出地面。在凌晨一时到三时,是丑时,牛正在反刍。据说也是牛开始耕田的时刻。这个时间称为丑时,在十二地支与生肖的关系中就取为丑牛。

寅是移 ,引的意思,演也,津也,指万物始生寅然也。寒土中屈曲的草木,迎著春阳从地面伸展。三时到五时,在十二地支中是寅时,此时老虎到处游荡觅食,最为凶猛。于是生肖虎的地支年就是寅。

卯是茂 ,言万物茂也。日照东方,万物滋茂。五时到七时,为卯时,这时太阳尚未升起,月亮还挂在天上,此时玉兔捣药正忙,人间的兔子也开始出来觅食。十二地支中兔属于卯时,因此被称之为卯兔。

辰乃震也 ,物经震动而长、伸也,万物震起而生,阳气生发已经过半。上午七时到九时,为辰时,这正是神龙行雨的好时光。龙在十二地支中属辰时,于是“辰龙”由此而来。

巳是起 ,指阳气之盛。万物盛长而起,阴气消尽,纯阳无阴。这个时间段九时到十—时,在地支里面属于巳时,蛇比较喜欢在这个时间段活跃。因此,十二地支中巳蛇说的就是这个时间段。

午是件 的意思,指万物盛大枝柯密布。万物丰满长大,阳起充盛,阴起开始萌生。上午H时到下午一时,阳气正盛,为午时,为马儿最为活跃,最会洒欢的时间段。也正是天马行空的时候。因此在十二地支中归为午马。

未是味 ,万物皆成有滋味也。味也,果实成熟而有滋味。下午一时到三时,是未时,是羊吃草的最佳时机,而羊若在这时吃草,会长得更壮。十二地支中属于未羊时间段。

申是身 的意思,指万物的身体都已成就。下午三时到五时,为申时,这时猴子就会显得十分活跃,到处乱跳。原本猴子就是最接近人,因此极有灵性,下午三时到五时,身体都己经形成了,因此申时被十二地支归为申猴。

酉是老 的意思,万物之老也。万物到这时都犹缩收敛。五时到七时,为酉时,此时,夜幕都己经降临,鸡开始归窝。因此,在十二地支中,酉与十二生肖中的鸡配成一对。

戌是灭 的意思,草木凋零,生气灭绝。万物尽灭。晚上七时到九时,为戌时,狗开始守夜。十二地支中戌狗由此而得出。

十二生肖与十二地支的对应关系

十二生肖与十二地支对应关系为: “子-鼠”、“丑-牛”、 “寅-虎”、“卯-兔”、 “辰-龙”、“巳-蛇”、 “午-马”、“未-羊”、 “申-猴”、“酉-鸡”、 “戌-犬(狗)”、“亥-猪”。 http://www.12ky.com/c/mingli/5167.html

干支与生肖之间有什么关系?

我国古代历法有个创造,以10天干12地支来纪年、纪月、纪日和纪时。

什么是干支?干支是树干和树枝的意思,是古人用来表示次序的符号,是天干和地支的合称。

“天干”有10个数序: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有12个数序: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天干地支在我国古代曾被广泛地应用。例如,12地支用来计时,将一日分为12辰,一辰等于2小时,子时(晚上11时到第二天1时整),1时到3时为丑时等等。古人还根据动物出没活动时间规律,把12种代表动物同12时辰相配。

相传在黄帝时代,中国人民就创造了干支纪日法。有历史记载的这种记日方法已有2600多年历史了,而且从来未中断过。这是世界上最长的一种系统纪日法。例如1988年元旦是乙卯日,以后每隔60天后(3月1日、4月30日、6月29日、8月29日……)都是乙卯日;1月2日是丙辰日,以后每隔60天(3月2日、5月1日、6月30日……)都是丙辰日。同样道理,知道1987年元旦为庚戌日,也可向前推算。

现在,干支纪时、纪日、纪月已很少用了,可是,我国的历书为照顾民间的习俗,还用干支来纪年。

天干、地支相互搭配,可以组成60干支(也叫60花甲子),古人常以此来纪年、纪月、纪日。干支更多的是用来纪年。60干支中,如甲子、乙丑、丙寅、丁卯……甲和子分别位于干、支的首位,从甲子一直到癸亥,正好60年一个循环,为1个花甲子。成语“年逾花甲”说的就是年龄超越了60岁。

一个甲子终了以后,另一个甲子又开始循环。有首古诗说,“山僧不解数甲子,一叶落知天下秋”。史书上说的甲午战争、戊戌变法、辛亥革命等等,这些都是干支纪年。

干支纪年用12种动物来做标记,同它相对应,那就是: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由纪年借用为人的生肖,即12生肖,也叫12属相,如子年生的人肖鼠,丑年生的人肖牛等等。

除龙带有神话色外,其他动物都同人类关系密切,为人们所熟悉了的。它们那种生动的形象便于人们记忆和推算岁月。记住干支年比较难,记住鼠年、牛年,就不易忘记。

十二生肖对应的天干地支是什么

十天干:甲(jiǎ)、乙( yǐ)、丙(bǐng)、丁(dīng)、戊(wù)、己(jǐ)、庚(gēng)、辛(xīn)、壬(rén)、癸(guǐ) ;
十二地支:子(zǐ)、丑(chǒu)、寅(yín)、卯(mǎo)、辰(chén)、巳(sì)、午(wǔ)、未(wèi)、申(shēn)、酉(yǒu)、戌(xū)、亥(hài)(
十二地支对应十二生肖——
子:鼠;
丑:牛;
寅:虎;
卯:兔;
辰:龙;
巳:蛇;
午:马;
未:羊;
申:猴;
酉:鸡;
戌:狗;
亥:猪

按照干支纪年法,今年是什么年

2020年是庚子年。

该纪年法把干支顺序相配正好六十为一周,周而复始,循环记录,这就是俗称的“干支表”。干支纪年以每年立春换年。其中天干包括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包括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扩展资料:

天干地支据说其发明者是四五千年前上古时期的大挠氏。例如唐代刘恕在《通鉴外纪》中就引古书说:“(黄帝)其师大挠??始作甲子。”大挠作甲子虽是传说,但从殷商的帝王名字叫天乙(即成汤),外丙,仲壬,太甲等来看,干支的来历必早于殷代,即在三千五百年之前便已出现了。

请问用干支记年法今年是什么年呢?

2020年是干支记年法的庚子年(鼠年)

2020年是庚子鼠年,对应干支为“庚子”,对应生肖为“鼠”。庚子是60个干支之一,天干有10个,地支有12个,两两结合,一轮为60个,称为一个花甲,而庚子在60天干地支中排位是37位,前一位是己亥,后一位是辛丑;鼠是12生肖之一,12生肖为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一轮为12年,而鼠年在12生肖中排名第1名,后一名是牛。

天干地支纪年法(干支纪年法)是中国历法上自古以来就一直使用的纪年方法。该纪年法把干支顺序相配正好六十为一周,周而复始,循环记录,这就是俗称的“干支表”。干支纪年以每年立春换年。其中天干包括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包括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展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