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干地支起源与原理,天干地支来源及内涵

2023-10-17崇庆运势网热度: 20521

天干地支的起源?

天干地支的起源


根据现有的考古材料,古人早在殷商时代就开始用天干地支纪日,大概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

天干的汉字数目依次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的汉字数目依次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关于天干地支的起源,有人认为是巴比伦文化影响的结果,有人认为是古人对太阳和月亮运行周期的描绘,有人认为是古代人农业经验的反映。

天干地支二者的组合,产生了六十甲子,在中国采用公历之前,人们长期用它记年、月、日,如甲子年、丙寅年、戊辰年等。例如,公元2001年,是中国农历的辛巳年;下一个辛巳年则是在60年以后,即公元2061年。

天干地支的主要序数功能被一二三四等数字取代之后,人们仍然用它们作为一般的序数字。尤其是甲乙丙丁,不仅用于罗列分类的文章材料,还可以用于日常生活中对事物的评级与分类。

在阴阳五行理论中,干支按其顺序分为阴阳,逢单数属阳,逢双数属阴。天干的甲、丙、戊、庚、壬,地支的子、寅、辰、午、申、戌为阳;天干的乙、丁、己、辛、癸,地支的丑、卯、巳、未、酉、亥为阴数。在这个基础上,根据相生相克的理论,推算人事的和谐、兴衰、冲突及其生灭。

天干地支这样一些符号被赋予了丰富的神秘的文化内容,是了解古代中国人思维习惯和生活方式的重要材料。



天干地支的由来

天干的由来

天干地支,是古人建历法时,为了方便做60进位而设出的符号。对古代的中国人而言,天干地支的存在,就像阿拉伯数字般的单纯,而且后来更开始把这些符号运用在地图、方位及时间(时间轴与空间轴)上,所以这些数字被赋予的意思就越来越多了。
传说黄帝时代的有一位大臣“深五行之情,占年纲所建,于是作甲乙以名日,谓之干;作子丑以名日,谓之支,千支相配以成六旬。”这只是一个传说,干支到底是谁最先创立的,现在还没有证实,不过在殷墟出土的甲骨文中,已有表示干支的象形文字,说明早在殷代已经使用干支纪时法了。我国古人用这六十对干支来表示年、月、日、时的序号,周而复始,不断循环,这就是干支纪时法。
天干地支产生炎黄时期。干支就字面意义来说,就相当于树干和枝叶。我国古代以天为主,以地为从,天和干相连叫天干,地和支相连叫地支,合起来叫天干地支,简称干支。
天干有十个,就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有十二个,
依次是子、丑、寅、卯、辰、已、午、未、申、酉、戌、亥。古人把它们按照甲子、
乙丑、丙寅(也就是天干转六圈而地支转五圈,正好一个循环)的顺序而不重复
地搭配起来,从甲子到癸亥共六十对,叫做六十甲子。
甲子 乙丑 丙寅 丁卯 戊辰 己已 庚午 辛未 壬申 癸酉
甲戌 乙亥 丙子 丁丑 戊寅 己卯 庚辰 辛已 壬午 癸未
甲申 乙酉 丙戌 丁亥 戊子 已丑 庚寅 辛卯 壬辰 癸已
甲午 乙未 丙申 丁酉 戊戌 己亥 庚子 辛丑 壬寅 癸卯
甲辰 乙已 丙午 丁未 戊申 己酉 庚戌 辛亥 壬子 癸丑
甲寅 乙卯 丙辰 丁已 戊午 己未 庚申 辛酉 壬戌 癸亥
每个单位代表一天,假设某日为甲子日,则甲子以后的日子依次顺推为乙丑、
丙寅、丁卯等。甲子以前的日子依次逆推为癸亥、壬戌、辛酉等。六十甲子周而复始。
这种纪日法远在甲骨文时代就已经有了。
同一天内,人们也会用天干地支来表示一天的时辰。用十二地支表示十二个
时辰,每个时辰恰好等于现代的两小时。和现代的时间对照,夜半十二点(即
二十四点)是子时(所以说子夜),上午两点是丑时,四点是寅时,六点是卯时
其余由此顺推。近代又把每个时辰细分为初、正。晚上十一点(即二十三点)为
子初,夜半十二点为子正;上午一点为丑初,上午两点为丑正等等。这就等于把
一昼夜分为二十四小时了。

天干地支的起源,也许没那么神秘

在神话传说中,天干地支的发明都与黄帝有关。

黄帝是中华的始祖,他当年建国时,命大挠氏观察天地气机,于是创立了天干地支。

这是比较朴素的说法。

还有比较神奇的说法,皇帝和蚩尤大战,蚩尤战败,但是这场大战殃及了很多无辜的人,很多百姓士兵惨死,他们的鲜血在地上横流,流成了河。

皇帝想要阻止血河的流淌,于是斋戒沐浴,筑坛祷告天地,天上降下了十天干十二地支,皇帝将十天干排成圆形,十二地支排成方形,对应天圆地方,那些横流的血液慢慢凝固下来。

大挠氏把天干和地支配合到一起于是有了六十花甲子,黄帝建国那天据说是甲子年,甲子月,甲子日,甲子时。

在这个故事中天干地支都是天上的神将下凡。

天干地支这些神将《西游记》中也有,唐僧取经的豪华护卫队中,就有六丁六甲的天庭神仙。
在黄帝的故事中,天干地支其实都是他的孩子。

《山海经》记载,帝俊有俩妃子,一个是月神常羲,一个是日神羲和。

常羲给生了十二个孩子,是为十二地支。

羲和给生了十个孩子,就是十天干了。

这位帝俊有人怀疑是黄帝,有人怀疑是伏羲,有人怀疑是大舜,关于帝俊的记载除了《山海经》没有出现在古代任何文献记载中。

所以帝俊迷雾重重。

这是神话的解释。

其实还有比较科学的解释,古代有一段时间是施行的十月历计年发,就是把一年分成十个月,用来指导农业生产。

而纪录这十个月的方法,人们用了甲乙丙十天干的纪年法。

这十天干也没什么神秘的,古人很可能就地取材用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物事命名了这十个月,这就是十天干。

看看甲骨文,甲就是一块儿龟甲,乙像一条绳子,丙是锄头,丁是钉子头,戊是刀或者斧子,己又是根绳子,庚是一个倒放的木桶,辛是把小刀或者小剑,壬是一个工具,癸是个更复杂的工具。

诸如此类。

后来皇帝部落和九黎部落合并。

九黎部因为以渔猎为主,所以他们不能像黄帝一样竖起十根柱子观察太阳的强弱。

九黎部落的办法是观察月亮,他们发现月亮每年盈缺十二次就是一年,月亮盈缺一次的时间大约是三十天。

于是他们发现了十二地支。
地支的名字其实也很随便,从身边抓取的。

比如子,就是个小孩的形象。丑就像俩人扭在一起,寅是一枝弓箭,卯是两扇门。

命名方式和天干类似,都是从身边的熟悉的东西下手。

黄帝合并九黎,改革历法,吸取了九黎部落历法的优点,废太阳历改用每年十二个月的纪年方法,结合自己部落的天干太阳历的特点,发明了六十花甲子,从而让计月和计日变得更加方便。

到了春秋战国时,六十甲子已经成了人们计年计月计日的普遍方法。

春秋时由于阴阳师的兴起,天干地支被赋予了更多意义。

万物类像,刑冲合害等等东西。

逐渐变得神秘起来。
文:薛白袍

十天干和十二地支,是谁根据什么发明的?

中国的传统《易经》文化,博大精深,但万变不离其宗,始终离不开12天干和地支的循环搭配。

这些天干和地支是怎么来的?

宋朝易学大师徐子平,编写的古籍《渊海子平》一书中谈到,这与上古时期的圣贤智慧有关。

“盖闻天地未判,其名混沌,乾坤未分,是名胚腪,日月星辰未生,阴阳寒暑未分也。在上则无雨露,无风去,无霜雪,无雷霆,不过杳合而冥冥。在下则无草木、无山川,无禽兽,无人民,不过昧昧而昏作。是时一气盘中结,于是太易生水,太初生火,太始生木,太素生金,太极生土。”

上述文言中谈到,在此天地混沌如胚胎状的生命一样,自然万物一切还处于蒙昧状态。太易指的是一片虚无阶段,先天生出了五行水,故水数为“1";太初指的有气无体阶段,先天生出了五行火,故火数为“2”;太始指的是有形无质阶段,先天生出了五行“木”,故木数为“3”;太素指的是有质无体阶段,先天生出了五行金,故金数为“4”;太极指的是形体兼具阶段,先天生出了五行“土”,故土数为“5”。




自从盘古开天辟地之后,分出阴阳二气,阳气轻清上天,阴气重浊为地。阴阳相承,是生“两仪”,化成天地万物,随后圣贤愚昧两分,遂有君臣父子之分,礼乐衣冠之制。

一、天干地支系轩辕黄帝命史官大挠氏制定的

上古时期,自从圣贤出现后,人们从和睦安宁、无忧无虑、平等自在的原始生活,进化到了尊卑、贫富有别的时代,也开始为了名利而争斗不断。

轩辕黄帝为了解苍生之苦,与蚩尤大战涿鹿,即使流血百里,也不能取胜。于是黄帝向上天斋戒筑坛祭祀,方丘礼地。于是上天降下“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10天干,同时降下了“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12地支。

黄帝受天地感兴启发,将天干布象于天形,将地支布象于地形。因此,天干,又称为“天”的形态,地支又称为“地”的形态。天干地支融合一在起,用来治理天下。

当时,担任史官的大挠氏,将干支组合搭配,确定了干支的阴阳和五行。




那么,古人为何将10天干以“甲”为首,12地支又以“子”开头呢?每个干支各代表了什么,所包含有哪些寓意?今天,“源易缘”就总结传统文化知识来谈谈这些话题。

二、天干排列大有讲究

10个天干中,每一个天干,都被赋予了特殊的含义。

古籍《群书考异》中称,甲者,坼也,言万物剖符甲而出也。乙者,万物初生曲孽而严未伸也。



什么意思呢?《易经》中说,“甲”、“乙”五行属木,有万物撕裂外壳萌芽而出之意,各种草木开始生长,但枝蔓弯曲还没有伸展。

“丙言万物炳然著见,丁言万物壮实之形。”《易经》中丙丁二干的五行属火,丙丁指的是万物蓬勃发展、壮实的阶段,犹如人已成年。

戊和己的五行属土,土主稼墙 。古书称:“戊者,茂也,万物开始茂盛;己是纪,言物有形,万形各有自己的形状。”

天干中的庚和辛五行代表为金,指万物茂盛之时,就会受到萧杀和克制,也就是收割的阶段。

天干“壬”通“妊”,阴阳之交,万物怀妊至而萌也。“癸”代表着收藏,冬天的土壤已经平复,万物也可以被估量了。

开卷有益,原创不易。

每一篇文章都是作者用心写成,感谢大家订阅专栏,阅读完整内容。如果喜欢,欢迎转发和评论,留言或私信互动。

参考文献:《易经》、《四库全书》等;

天干地支的传说由来是什么?

相传在华夏人文祖黄帝时期,九黎族部落首领蚩尤侵掠炎帝大片疆土,黄帝忧民之若,遂与蚩尤展开"涿鹿之战"。经过几番苦战,黄帝还是没能治住蚩尤。

黄帝斋戒沐浴,筑高坛祀天,建方丘敬地,以求天地相助,战胜蚩尤,解除苍生之苦。

黄帝的虔诚感动了上苍和地祇,上苍降下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天干,地祇生出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地支,给他用于排兵布阵。

黄帝就将十天干圆布成天形,十二地支方布成地形,以干为天,支为地,组成天罗地网,终于战胜了蚩尤。

后来,黄帝登基时,命史官大挠氏探察天地之气机,探究金木水火土五行,用十天干和十二地支相互配合成六十甲子,将开国日定为甲子年、甲子月、甲子日,甲子时。同时,把天干地支引入历法,作为纪历的符号。这就是天干地支的由来。

天干的由来

天干地支,是古人建历法时,为了方便做60进位而设出的符号。对古代的中国人而言,天干地支的存在,就像阿拉伯数字般的单纯,而且后来更开始把这些符号运用在地图、方位及时间(时间轴与空间轴)上,所以这些数字被赋予的意思就越来越多了。
传说黄帝时代的有一位大臣“深五行之情,占年纲所建,于是作甲乙以名日,谓之干;作子丑以名日,谓之支,千支相配以成六旬。”这只是一个传说,干支到底是谁最先创立的,现在还没有证实,不过在殷墟出土的甲骨文中,已有表示干支的象形文字,说明早在殷代已经使用干支纪时法了。我国古人用这六十对干支来表示年、月、日、时的序号,周而复始,不断循环,这就是干支纪时法。
天干地支产生炎黄时期。干支就字面意义来说,就相当于树干和枝叶。我国古代以天为主,以地为从,天和干相连叫天干,地和支相连叫地支,合起来叫天干地支,简称干支。
天干有十个,就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有十二个,
依次是子、丑、寅、卯、辰、已、午、未、申、酉、戌、亥。古人把它们按照甲子、
乙丑、丙寅(也就是天干转六圈而地支转五圈,正好一个循环)的顺序而不重复
地搭配起来,从甲子到癸亥共六十对,叫做六十甲子。
甲子 乙丑 丙寅 丁卯 戊辰 己已 庚午 辛未 壬申 癸酉
甲戌 乙亥 丙子 丁丑 戊寅 己卯 庚辰 辛已 壬午 癸未
甲申 乙酉 丙戌 丁亥 戊子 已丑 庚寅 辛卯 壬辰 癸已
甲午 乙未 丙申 丁酉 戊戌 己亥 庚子 辛丑 壬寅 癸卯
甲辰 乙已 丙午 丁未 戊申 己酉 庚戌 辛亥 壬子 癸丑
甲寅 乙卯 丙辰 丁已 戊午 己未 庚申 辛酉 壬戌 癸亥
每个单位代表一天,假设某日为甲子日,则甲子以后的日子依次顺推为乙丑、
丙寅、丁卯等。甲子以前的日子依次逆推为癸亥、壬戌、辛酉等。六十甲子周而复始。
这种纪日法远在甲骨文时代就已经有了。
同一天内,人们也会用天干地支来表示一天的时辰。用十二地支表示十二个
时辰,每个时辰恰好等于现代的两小时。和现代的时间对照,夜半十二点(即
二十四点)是子时(所以说子夜),上午两点是丑时,四点是寅时,六点是卯时
其余由此顺推。近代又把每个时辰细分为初、正。晚上十一点(即二十三点)为
子初,夜半十二点为子正;上午一点为丑初,上午两点为丑正等等。这就等于把
一昼夜分为二十四小时了。

展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