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天象有关的名字,天象是什么意思

2023-10-09崇庆运势网热度: 16686

什么是九宫?那些宫的名字,是关于天象的

九宫 1.术数家所指的九个方位。《易》中有九宫之说,一宫坎(北),二宫坤(西南),三宫震(东),四宫巽(东南),五宫中(寄于坤),六宫乾(西北),七宫兑(西北),八宫艮(东北),九宫离(南)。(即由八卦衍生出的八宫加上中央宫,中央宫指上面所说五宫中) 2.古代算法名。 3.道家语。三光、三宝、三生的合称。 4.指唐 时的九宫神坛。 玄宗 天宝 三年置。其名为: 太一 、 天一 、 招摇 、 轩辕 、 咸池 、 青龙 、 太阴 、 天符 、 摄提 。参阅《旧唐书·礼仪志四》。 5.舞曲名。 6.曲调名。黄钟宫、仙吕宫、正宫、中吕宫、南吕宫、五宫双调、大石调、越调、商调,合称九宫调。通称九宫或南北九宫。 7.九宫格的简称。 8.中国象棋术语。指棋盘上由斜交叉线构成的“米”字形方格。是“将”、“帅”和“士”活动的地区。 九宫阵游戏: 一种数字游戏完全无需计算能力,仅仅依靠玩家的逻辑推理能力就能解出。 “九宫阵”游戏规则: “九宫阵”也称为“数独”。这是一个9×9的方阵,由9个3×3方阵组成(黑色实线包围)。玩家在每个小格子里面填上数字1至9,使得结果满足下面的条件。 条件1:使每个横行和每个竖列中的9个格子都包含数字1至9,数字不能重复;条件2:使每个黑色实线围住的3×3“九宫格”中的9个格子都包含数字1至9,数字不能重复。 九宫阵现在在国外非常流行,很多人玩起来废寝忘食。游戏入门简单,从小学生到博士都可以玩,而且可以提供多变的逻辑判断,让你欲罢不能,甚至有人认为长期玩九宫阵有提高小朋友的智力,减少老年痴呆症之功效。

古代天象名称

1.彗星《天官书》中记有天棓、彗星、天欃、天枪四,那都是具有直而长的彗尾的彗星。有蚩尤之旗,那是尾巴特别弯曲的彗星。有五残星,那是有五条彗尾的彗星,等等。
2.大流星和陨石 有的大流星,由于气流的影响,它的余迹会发生扭曲变化,人目看来就好象蛇行一样,称之为枉矢。
有的流星体很大,它们能进入到低层大气,形成火流星,最后堕入地面,造成很大的陨石坑,陨石形如狗,因称之为天狗。有的火流星未堕到地面就爆炸毁灭了,如果它们发生在白昼,人们看不到(或注意不到)它们的亮光,而只听见它的爆炸声,这就是《天官书》中说的天鼓。关于一般堕落地面的陨石,《天官书》称为坠星。
3.极光《天官书》中记载了多种极光现象。烛星:一种象火炬形状的极光。卿云:若烟非烟,若云非云,是一种无定形的弥散光面型极光。天开:在黑夜的天幕上突然出现一条光带,好象天开裂了一样。还有归邪、旬始等,都是各种形状的极光。
4.黄道光《天官书》关于格泽星的描述就是一幅黄道光图像的写照,“如炎火之状,黄白,起地而上,下大上兑(锐)。”在太阳系中存在许多尘埃粒子,它们主要分布在黄道面及其附近。
太阳光照在这些尘埃粒子上,再反射出来,被人们观测到,就成为黄道光。它的图像就如上述格泽星的描述。因为它很微弱,所以很难观测。西方是在十七世纪由法国天文学家开始观测的。
因此,司马迁在公元前一世纪的描述不能不使人感到惊奇。
5.新星和超新星它们绝大多数是原来暗得肉眼不可见的恒星,忽然亮度增加几千乃至几万倍,人们就看到天上新出现了一颗星,因称新星。有的会增亮几千万乃至几亿倍,就称为超新星。新星和超新星的亮度后来又慢慢降下去,逐渐消失不见。
古人因称之为客星。有的客星很亮,受大气衍射的作用,看上去好象射出许多光芒,古人因而又称为孛星。这两种名称在《天官书》里都有记载,但奇怪的是未作定义性描述。由于彗星也具有出现后又消失的现象,有极少数彗星也会向四周所有方向喷 射出气体,因此古人也把彗星称为客星或孛星。精细如司马迁,居然未能从运动或不运动来区分彗星和新星、超新星,这是非常遗憾的事。
除了上述这些奇异天象名称的介绍外,《天官书》中也有一些天象的记录。但这些记录极为粗略,无法具体确定其发生的日期乃至年份。从这一点来说,《天官书》的意义不是提供了宝贵的历史记录,而是开创了一个在纪传体史书中有专门篇幅保存天象记录的先例(至于准确的天象记录则在《史记》的一些本纪和年表中有所记载)。

日晕天象古时叫什么名子

白虹贯日
……(在古代)日晕却被认为是一种不祥之兆,预示着灾祸。从阴阳学的角度看,日晕的出现和阴阳交和有关系,阴阳交和则意味着男女关系。因此,古人说“晕,攻也,纯阳攻阴气故也。阴阳不和,昏姻错乱,淫风流行,男女互相奔随,则此气盛。”(《尔雅.释名》) 又说“晕不时见,女谒乱公。晕者,阴阳交接之气,阳唱阴和之象。今失节不见,似君心在房内不修,外事废礼失义,夫人淫恣而不敢制,故曰:‘女谒乱公。’”(《易通卦验》) 或说“清明后十日晕始见,小雪日晕藏不见,晕不收藏,妇不专一。”
日晕的另一个预兆就是战争或者武力。在古代兵阴阳家看来,日晕是引导进攻的标志,“晕,攻也,纯阳攻阴气故也。”因而随着虹进攻它停驻的位置,必然能获得胜利。“日晕有白虹贯内出外者,从所止战胜。”(《杂兵书》)“攻城,有虹从南方入饮城中者,从虹攻之胜。白虹绕城不匝,从虹所在击之胜。谨守其缺,贼乃从其地破走。”(《黄帝占军诀》)
大家最熟悉关于日晕的说法就是白虹贯日。通常认为日为君王之象,虹为臣象。白虹贯日可以认为是臣下弑主的象征。两个著名的刺客故事出现了这个形象。第一个是“聂政刺韩相,白虹贯日。”(《战国策》)据说“韩适有东孟之会,韩王及相皆在焉,持兵戟而卫者甚众。聂政直入,上阶刺韩傀。韩傀走而抱哀侯,聂政刺之,兼中哀侯,左右大乱。聂政大呼,所杀者数十人。”(《战国策》)这次刺杀真是惊天动地,聂政置兵戟卫士而不顾,直上而杀韩傀,居然一刀刺中两人,真是宛如白虹贯日啊。
另一个就是刺秦王,“荆轲慕燕丹之义,白虹贯日,太子畏之。”(《史记·邹阳列传》)这个说法语焉不详,让人迷惑:既然出现了白虹贯日的征兆,应该是成功之象,为何燕太子丹要害怕呢?但是另一种说法却是“荆轲发,后太子见虹贯日不彻,曰:吾事不成矣。后闻轲死,事不立,曰:吾知之矣。”(《列士传》)既然贯日不彻,当然预示着刺秦不利。
早期古人对于日晕的成因认识大多从阴阳学出发,或者认为日晕是其他天体变化而成,比如认为“镇星散为虹霓”(《河图稽耀钩》),“枢星散为虹霓”(《春秋运斗枢》),“霓者,斗之乱精也。斗失度,则投霓见”(《春秋演孔图》)。到了唐代,古人对于日晕虹的认识已经接近了现在的说法,著名学者孔颖达认为 “云薄漏日,日照雨滴则虹生”。(《礼记·月令》疏)以“斜风细雨不须归”而闻名的唐代诗人张志和在其著作中第一次提出了模拟成虹的实验方法,“背日喷乎水,成虹霓之状,而不可直者,齐乎影也。”(《玄真子》)到了南宋,以地理学闻名的著名学者程大昌记述了露滴分光的现象,“凡雨初霁,或露之未晞,其余点缀于草木枝叶之末,欲坠不坠,则皆聚为圆点,光莹可喜。日光入之,五色俱足,闪烁不定,是乃日之光品著色于水,而非雨露有此五色也。”同时,他还认识到峨嵋佛光也是同样的成因,“此之五色,无日不能自见,则非因峨嵋有佛所致也。”(《演繁录》)到了明末,号称四公子之一的方以智在学习了利玛窦、徐光启传入的西方科学之后,对色散问题做了个总结:“凡宝石面凸,则光成一条,有数棱则必有一面五色。如峨嵋放光石,六面也;水晶压纸,三面也;烧料三面水晶,亦五色。峡日射飞泉成五色,人于回墙间向日喷水,亦成五色。故知虹霓之、星月之晕、五色之云,皆同此理。”(《物理小识》)

宇宙中的各种天文现象和星系或星球名称

(1)宇宙中的各种天文现象名称
常见天文现象包括:
1.日食:日全食、日偏食及日环食
2.月食:月全食及月偏食、半影月食
3.凌日:在地球上能看到的内行星现象,例如水星凌日、金星凌日
4.合日:合日即天体视位置跟太阳为同一方向(以视黄经相等定义),此时天体与太阳同升落,受太阳影响不能见到该天体。
5.冲日:以地球为中心,行星运行到与太阳相反方向(严格定义为黄经相差180度)时,此时日落后行星即东升,行星落至地平线时就是日出,故整晚可见该天体,若冲日的为行星或小行星时,也是行星最亮和最适合观测的时候。
6.行星连珠:行星连珠为行星位置皆在大概的一个方向(一个较小夹角内),亦有定义为以太阳为圆心,数颗行星夹角为一定最少的度数内(如1982年的九星连珠)。行星连珠据坊间称为引发引力不平衡而导致天灾的原因,当然这是至现时为止还没有科学根据的说法。还有另一种说法:水金火木土这五颗能以肉眼看到行星有三颗(或以上)在一个时段内(在两三天至半个月内)集中在清晨或黄昏出现在同一方位上。如2002年5月的五星连珠(黄昏后同在西方出现)
7.掩星:多为月掩恒星、行星掩恒星、小行星掩恒星、行星掩其卫星等;罕见的有月掩行星、行星掩行星、彗星掩恒星等,日、月食也是掩星的一种。
其它天文现象:
1.天体与天体之间的掩食现象,主要如“食”“掩”“凌”等现象。
2.各类天体预报位置,如日、月、行星、行星卫星、小行星位置
3.天体与地球、太阳的相对位置的更替
4.月球与地球相对位置:朔—上弦—望—下弦、月球过远(近)地点
5.内行星视运动:上合(外合)—东大距—留—内合(下合)—留—西大距—上合(外合)
6.外行星(小行星)视运动:留—冲日—留—合日
天体与天体之间视位置接近,如行星合月、双(三或更多)星伴月、土星合鬼星团、五星连珠等等。
7.彗星接近太阳、地球
8.流星群
9.变星光度极小、极大
10.突发而不能预计的天象如行星表面的异象(如火星沙尘暴、木星云带变化、土星白斑)、火流星、新星、超新星、极光、黄道光、对日照甚至彗星撞木星、流星撞击月面;近十年,铱卫星等人造卫星,太空站(或带闪光,有可能接近或视觉上经过天体表面)严格来说虽不是天文现象,但由于其出现和闪光的视位置和时刻可根据其轨道计算出,也是天文爱好者观测的对象之一。
注意:日晕、月晕、虹等这些由大气或相关大气衍生的现象不算是天文现象。而1999年,有和中国内地传媒把黄昏看到的飞机以尾迹误当作为异常明亮的彗星。
(2)宇宙中的各种星系或星球名称
宇宙中的各种星系名称一般以梅西叶星表或NGC天体总表作为代名:
1.梅西叶星表:梅西叶星云星团表出版于1784年,仅收入103个天体,本表中表中104~110号七个天体为后人所加入。
详细名称见:http://baike.baidu.com/view/213872.html
2. 星云和星团新总表(NGC)是被业余天文学中最广为人知的深空天体目录之一。它包括了近8000个天体, 这些天体被称为NGC天体。NGC是最全面的目录列表之一,它包括了所有类型的深空天体(没有只包括星系)。该列表最初由J. L. E. Dreyer在威廉·赫歇尔观测的基础上于1880年代制作出,随后,它增加了两个目录列表的内容(IC I & IC II)后,一下增加了将近5000个天体。位于南天的天体没有并未被很好的分类,但它们中的大多数都被约翰·赫歇耳观测过。NGC内也有很多错误他们中的大部分已经被RNGC改正。
详细名称见:http://baike.baidu.com/view/914198.htm
宇宙中的各种星球名称:
http://www.tanke360.com/showinfo.asp?id=577&classid=57

天文现象都有哪些


天文现象有日全食、日偏食、日环食、月全食、月偏食等。
1、日全食:日全食是日食的一种,即在地球上的部分地点太阳光被月亮全部遮住的天文现象。
2、日偏食:当月球运行到地球与太阳之间,地球运行到月球的半影区时,地球有一部分被月球阴影外侧的半影覆盖的地区。
3、日环食:日环食是日食的一种。发生时太阳的中心部分黑暗,边缘仍然明亮,形成光环。这是因为月球在太阳和地球之间,但是距离地球较远,不能完全遮住太阳而形成的。
4、月全食:月全食是月食的一种,当月亮、地球、太阳完全在一条直线上的时候,整个月亮全部走进地球的影子里,月亮表面昏暗,形成月全食。
5、月偏食:当月球只有部分进入地球的本影时,就会出现月偏食。月偏食发生时,月亮将呈现一半白色,一半古铜色的美丽“模样”。

沈阳天空再次出现巨型光柱,专家:自然天象,你见过哪些极美的天象?

沈阳天空再次出现巨型光柱,看到这样奇异的场景,有一些迷信的人就会站出来说是神明现象。其实这样的想法确实是无稽之谈,甚至觉得搞笑。据相关专家称,其实这种现象属于自然天象。而形成这种天象的原因主要有两点,第1点是因为天上的云层覆盖时的地方较为薄弱,阳光可以透射进来。而另一部分的阳光强度就显得格外大,从而表现出视觉冲突,最终形成光柱;第2点原因是那一片属于水区域比较多的地方,周边又具有较多的云,经过水气的原因,就会形成一条亮白色的光带。

日常生活中,你还见过哪些极美的天象?

1、火烧云。其实在所有集美的天象中,我更喜欢火烧云。因为火烧云就好像天空一片红霞,似乎将天空渲染上了一层温度,让人看到天空仿佛就像火烧一般,颜色极其艳丽,但又具有着一定神秘感。

2、金光环月。所谓金光环月,根据字面意思就可以了解,是指月亮周围有一圈金光。圆圆的月亮晶莹剔透,泛着淡黄色的光,又透着银光,周围再有一圈金黄色的圆环,整体看上去特别的美好。

3、满天的流星雨。满天的流星雨真的非常好看,记得在小学还是初中的时候有一次在电视上看到有大量的流星雨落下,场面真的十分唯美,甚至那画面到现在至今都无法忘却。

4、日全食。日全食其实就是月球运行到日地之间,太阳被完全遮住的一种天象。此时本来明亮的天空会变得暗下来,最亮的恒星和行星也会在天空中不断闪烁。几分钟之后,太阳从月球黑影边缘逐渐露出阳光,随着时间推移最后又恢复到原本的样子,这样的场景真的感觉十分微妙。

展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