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雷下震卦详解,火雷噬嗑卦好还是不好

2023-09-23崇庆运势网热度: 17980

上震下震卦详解是什么卦

震卦卦象。
震为雷卦的象征意义,八卦中震卦的符号产生,是古人在雷雨交加的日子里,看到闪电像几条玉龙在乌云中狂奔乱舞。
接着便是天崩地裂的响声,于是用“一”画出那厚实的云层,用“二二“画出那一条又一条像玉龙翻滚般的闪电,于是产生了这样的符号,以代表震。

高手帮忙解下《易经》第五十一卦 震 震为雷 震上震下

我很想详细的一爻爻给你分析,但是在是多了点啊,所以我就COPY一下了。 震为雷(震卦)临危不乱
中上卦
象曰:一口金钟在淤泥,人人拿着当玩石,忽然一日钟悬起,响亮一声天下知。
这个卦是同卦(下震上震)相叠。震为雷,两震相叠,反响巨大,可消除沉闷之
气,亨通畅达。平日应居安思危,怀恐惧心理,不敢有所怠慢,遇到突发事变,也能安
然自若,谈笑如常。
《震》卦的震,是借雷震的震,但自不当仅指雷震的震,它有一种震动、震撼、震惊、震慑综合的意思,也即指超过一般人承受压力而造成的骇异局面。《周易》作者通观震荡的现象论述了《震》本身“无眚”,它乃是一种 正常现象,要怨恨,也只能怨恨自己的承受能力;也论述了在震荡中,只有英贤之辈才能“不丧匕鬯”才能“笑言哑哑”,才能从容不迫,而一些平庸 无能之辈在震荡中,那只有“震索索,视矍矍”,只有恐慌不安。可以说,这是一篇在评论与鉴别人材的卦。
�自然,这一卦毫不例外地应用于国家政权及其国君本身。
震下震上
�震�①:亨。震来虩虩②,笑言哑哑③;震惊百里,不丧匕鬯④。
�初九,震来虩虩,后,笑言哑哑,吉。
�六二,震来⑤,厉,亿丧贝⑥;跻于九陵⑦,勿逐,七日得。
�六三,震苏苏⑧,震行无眚⑨。
�九四,震遂泥⑩。
�六五,震往来⑾,厉;亿无丧⑿,有事⒀。
�上六,震索索⒁,视矍矍⒂,征凶⒃。震不于其躬,于其邻⒄,无咎。婚媾,有言⒅。

�注释:
�①震:六十四卦卦名之一。乃论述“震动”以及如何对待这些所谓“震 动”之卦。
�②虩虩(xi细):《广韵》一书注为虎警貌,为恐怖之义。
�③哑哑:笑貌。
�④不丧匕鬯:“匕”,古指勺匙一类用具;也指箭镞。“鬯”(chàng唱),
古指祭祀用的香酒;也指装箭镞用的袋子。此处“不丧匕鬯”,不知 是指在震动中从容不迫的祭祀神灵时没有失落掉祭祀的用具和洒掉香酒,还是在震动中不落拓失魄的丧失掉装有箭镞的袋子,确切含义不明。不过此一句主要指从容不迫,满不在乎,乃谈英雄本色之义。
�⑤震来:震动刚来之时。
�⑥亿丧贝:“亿”,古称万万为亿,又称十万为亿;古又通“臆”,预 料、揣度之义;王弼又在此注为“噫”,语助词。除此之外,“亿”在古代还没有别的注释。通观起来,此处还是作“臆”讲为妥。“贝”,古货币,此处泛指钱财。“亿丧贝”,指预料丧失惨重。
�⑦跻于九陵:“跻”(ji击),登,升。“九陵”,古无此专辞,古舜 葬于九嶷山,不知是否指此?又《书.禹贡》有“九山刊旅”,此“九山” 泛指九州之山,不知此“九陵”是否借此或类此“九山”而泛指天下高山同巨岳?含义不明。不过“跻于九陵”当指登上九陵之上去。
�⑧震苏苏:“苏”,古通“〓”。“震苏苏”,言在震动中恐惧不安。
�⑨震行无眚:“眚”,过失;罪过。“震行无眚”,乃言震本乃为一种 正常现象,它本身并没有过失和罪过。
�⑩震遂泥:“遂”,古指道路。此句指震动得连道路也震撼为泥土。
�⑾震往来:震动往去而又复来。
�⑿亿无丧:预料不会再丧失什么。
�⒀有事:“事”,指侍奉宗庙社稷。“有事”,指国家政权还存在。
�⒁震索索:恐惧貌。亦犹《履》卦“履虎尾,愬愬”的“愬”字一用。
�⒂视矍矍(jue决):惊惶回顾貌。
�⒃征凶:迹象很凶险。
�⒄震不于其躬,于其邻:“躬”,自身。“邻”,此处指邻国。此句言震动之祸发生在别的国家不发生在本国。
�⒅婚媾,有言:指在震动不安中不宜于谈婚嫁迎娶。

全卦内容:
�此卦由雷下雷上组成。
�卦辞的“震:亨。震来虩虩,笑言哑哑;震惊百里,不丧匕鬯”,是说作为震动的《震》卦,它本身亨通。《震》卦之震,虽然其来有如猛虎到来的恐惧之状,但圣贤君子却能谈笑风生,泰然处之;《震》卦之震,虽然它能震惊百里,但君子圣贤却能在宗庙里祭祀时不会因震而惊失祭器或在中因震惊而失魂落魄而丢失装有箭镞的袋子。
�“初九”爻辞的“震来虩虩,后,笑言哑哑,吉”,是说在震来之初,虽能使人感到震惊,但君子却能无所畏惧而笑言哑哑,这就很吉祥。
�“六二”爻辞的“震来,厉,亿丧贝;跻于九陵,勿逐,七日得”,前半句是说震动刚来之时,是很凶厉的,预料难免有财富丧失;后半句是说在此震动初来之时,最好登上一些山岳暂时躲避一下,对于造成的损失,不要去追逐,用不了七日,它就会失而复得,亦《周易》一贯的“君子用罔”而 不“用壮”的明智之举。
�“六三”爻辞的“震苏苏,震行无眚”,是说震动虽然能使一些人感到恐惧不安,但震乃本是一种常有现象,它本身并没有过失和罪过。含义之下,要怪罪只能怪罪自己的承受能力和适应能力。
�“九四”爻辞的“震遂泥”,是说震动之凶厉,它连道路也能震成泥土。
�“六五”爻辞的“震往来,厉;亿无丧,有事”,是说震动过去又复回来的震动,仍然有凶厉的一面;但它震去又震来,毕竟为强弩之末,预料再不会造成重大损失,宗庙社稷的奉祀还是不会中断的。
�“上六”爻辞的“震索索,视矍矍,征凶。震不于其躬,于其邻,无咎。婚媾,有言”,第一句是说一个人若在震动面前吓的发抖,连眼睛也惊慌回顾不已,这样的迹象很凶险。第二句是说震动不是发生在本国,而是发生在邻国,那对自己本国将不会有什么灾祸。最后一句是说在震动不安之中,将不利于谈婚嫁迎娶喜庆之事。
说实话 这卦对 感情婚姻还是蛮不错的。虽然其声哑哑,但对于女子出嫁没有影响,所以吉。

卦象雷为震怎么解卦?

震卦是吉利的挂

解读《周易》噬嗑卦第二十一(上)

解读《周易》噬嗑卦第二十一(上)
震下离上
噬嗑:亨。利用狱
《白话》:噬嗑卦象征咬合,亨通,利于施用刑法。

《解说》:一、从卦象上看,上离火,代表电光,下震动,代表雷动,也就是一副雷电交加的景象。因此,取此象为噬嗑,象征咬合。既于内给其内心以震动,又于外让其眼看到光明,看到希望,就如同改造曾犯罪的犯人。

二、从上下两卦所代表的卦义来看,上离,代表附着,下震,代表动,就如同口的上下两齿,上齿附着食物,下齿咬动,两齿合拢时,将上齿附着的食物咬断,从而上下两齿得以合拢。所以取此卦义为噬嗑。

三、从卦 形上看,底部初九一阳爻,就如同下齿,顶部上九一阳爻,就如同上齿,中间九四一阳爻,就如同食物。上下齿动,咬中间食物,所以称噬嗑。

四、将嘴中食物咬断,上下两齿得以合拢,人得以咀嚼、进食,当然是亨通的,所以说“亨”。将间在上下齿之间的食物咬断,使本应亲密相合的上下齿得以相合,重归于正常,就如同将小人、坏人间除,使人们得以和睦相处,重归于好,所以说“利用狱”。

五、从另一方面说,下卦震卦 ,象征既让人受到处罚,内心产生震动、触动,有所悔改,有所醒悟。上卦离火,代表光明,又让其不让其绝望,能看希望,心悦诚服的安心接受改造,这不正是设置监狱的目的和意义所在吗?!改造犯人的目的,是让其重新做人,回归社会,而不是把其一棒子打死,永不得翻身。所以说““利用狱”。

六、《易传系辞传》说:“日中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货,交易而退,各得其所,盖取诸〈噬嗑〉”,对于这句,确实让本人费解,这种理解、体悟,是从何得来的?是否说明本人还有理解不深不透的地方。

七、注意,此卦与颐卦的区别。颐卦上卦是艮,代表上齿,不动,下卦震,代表下齿,动。人吃东西时,上齿不动,下齿动,所以称颐,象征颐养,代表吃东西的样子,人因此而得以颐养。而噬嗑卦则不同,下卦震,代表下齿,不动,是主卦。上卦离火,代表光明、附着,只是起辅助作用,是客卦。上下齿配合,才得以咬合,所以称“噬嗑”。

八、至于上卦为雷动的震卦、下卦 为离火的丰卦,与噬嗑卦 的区别,读者自可先用心体会,有不解处,后面解读丰卦时,再讲解两卦的区别。

《彖》曰:颐中有物,曰噬嗑,噬嗑而亨。刚柔分,动而明,雷电合而章。柔得中而上行,虽不当位,利用狱也。

《白话》:〈彖传〉说:嘴巴中含有食物(将其咬合),所以称为噬嗑。咬合后,可致亨通,譬如刚柔上下先各自分开,然后相互配合,交相运动从而得以咬合的意思非常清楚。此时震雷闪电交加而咬合在一起的意义非常显著而明显。此时柔和者处得中道并能向上奋行,尽管不当纯柔之位(但正好刚柔兼济)。所以利于施用刑法。

《象》曰:雷电,噬嗑;先王以明罚敕法。

〈白话〉:《象传》说,雷电交加,象征“咬合”,先代君王因此严明刑罚,肃正法令

《象辞》说:《噬嗑卦》的卦象是震(雷)下离(火)上,为雷电交击之表象。雷电交击,就像咬合一样;雷有威慑力,电能放光明,古代帝王效法这一现象,明其刑法,正其法令。

《注引〉:《正义》曰:“噬嗑;亨”者,噬,啮也;嗑,合也。物在于口,则隔其上下,若啮去其物,上下乃合而得“亨”也。此卦之名,假借口象以为义,以喻刑法也。凡上下之间,有物间隔,当须用刑法去之,乃得亨通,帮云“噬嗑 亨”也。“利用狱”者,以刑除间隔之物,故“利用狱”也。

《启悟》      :我们对于曾经偶尔犯有罪过之人,当在对其进行处罚、改造,让其因刑罚的处罚,感受痛苦和触动过同时,应当加强思想教育,进行思想上的改造,帮其认清曾经的错误,从而产生悔改之心,并且,给其出路,让其看到光明和希望,从而因真心悔改、安心改造而洗心革面,重新做人,而不可一棒子将其打死,永无出头之日,如果这样,只能逼其走上绝路、不归之路!
对于孩子的过错,做为大人,更是当小心谨慎,不要过多批评、责罚,更一般情况下不得进行简单粗暴的打骂。孩子毕竟是孩子,哪有不犯错的!犯错了,要有耐心,采取适当的教育方式方法,进行正确的批评、教育和引导,批评、责罚后,还得对其进行耐心的情感沟通和思想教育,帮其认识到错误所在,为什么会犯错,以后该如何改,让其不致看不到希望。如果只是一味责罚甚至打骂,只是会适得其反,让其产生自暴自弃的想法,逼他走得越来越远!                                                                                                                                                                                                                 

初九,屦校灭趾,无咎。

《白话》:脚上戴着的刑具,遮盖住了脚趾。没有咎害。

〈解说〉:屦,JU,四声,在脚上穿戴;校,木制的刑具。

初九居下卦之始,处无位之地,象征社会底层的小人。处“噬嗑”卦之世道时,象征小人所犯之过较轻,因此仅仅受到脚戴刑具、没其脚趾,使其不能行走的小小惩罚,所以说“屦校灭趾”。让其受到小小惩罚,有所警醒、慎戒,利于其吸取教训,长记性,不致再犯,或者甚至积小过成大错,对于其今后的发展来说,当然是好事,所以说“无咎”。

《象》曰:“屦校灭趾”,不行也。

《白话》:〈象传〉说,“脚上戴着的刑具,遮盖住了脚趾”,说明初九不至于继续前行再犯过错。

《注引》:〈王注〉:无位之地以处刑初,受刑而非治刑者也,凡过之所始,必始于微,而后显于著。罚之所始,必始于薄,而后至于诛。过轻戮薄,故“屦校灭趾”。桎其行也,足惩而已,故不重也,过而不改,乃谓之过,小惩而大诫,乃得其福,故“无咎”也。

《释疑》:〈译注〉解读“灭”为“伤灭” ,含伤害灭除的意思。用在这初九爻里,还能解说得通,但在本卦其他各谈及“灭”爻辞,就不太通了,因此,我认为“灭”当作没灭、淹没的意思解读。

《启悟》:孔子在《系辞传》里说道:“小人不耻不仁,不畏不义,不见利不劝,不威不惩。小惩而大诫,此小人之福也,〈易〉曰“屦校灭趾,无咎”,此之谓也”。

小人(社会底层的人,非今日所言小人)因为思想认识不高,只看到眼前利益,重视利害关系,不在乎仁义礼这些东西,他们 犯了错,不会主动去改(圣人不一样,能自我悔过并补救。其实我 们又有几个不是这样的小人,几时能自己发现自己的错误并改正的?),对于小人的最好办法,就是孔子所说的“小惩而大诫”,当他犯有小过的时候,及时对他进行适当的惩罚,让其能在被迫和小的痛苦中受到触动,从而产生悔改,不致于犯错后,仍不知错,不知收敛,而越积越深,越走越远,终至犯大罪,而最后无可救药,则悔之晚矣。

对待小人犯小过后的处理办法,其实也可沿用到社会上任何人的类似情况,对于小孩犹当如此,当其犯有小错时,不能视而不见,听而不闻,甚至以为只是小事,不必小题大作,殊不知“小时偸针,大时偸金”,恶习越积会越深,及至深了,再改也难,不如在最初、最细微的小事上,就及时处理,将坏的苗头,制止在萌芽状况。

求解卦 本卦震为雷

原挂是"随"挂,上兑为泽,下震为雷.雷震于泽,泽随震而动.总的来说没有什么过失.初九阳爻居位得正,吉,六二为阴居阴位,本该是吉祥的可它却乘初爻之上,所以它即想向上发展,又不想失去阳爻的支持,好在它有"九五"能拉它一把.六三居于下挂之极,却不当位,以阴居阳只能谨慎从事,所以<<易>>上说,"利居贞."九四则是以阳居阴位,身心本正,又想有所发展,却无奈居于上挂之初,只能跟从别人才能得到提高.九五.以阳居阳位,即中且正,很是吉祥.上六已是随挂之末居位之高如果在随从别人就会有所失去.九四为变爻,为"屯"挂坎上为气震下为雷,欲雨未雨之时.总的来说是非常好的.因为九四为变爻只一个爻变,用此爻解."六四,乘马班如,求婚媾,往吉,无不利."这就是这几个爻的意识了.

得卦震为雷,求大师帮助解卦

朋友,我按照您自己起得卦给您看了,着实不太好。
癸巳年甲寅月丁巳日(子丑旬空)。主卦震为雷,变卦地火明夷,整个卦象叫震之明夷卦。
震为雷为六冲卦,六冲卦占吉事则不宜,故姻缘难成。
其一,妻财戌土临月破(被月建克)。
其二,兄弟寅木(兄弟克妻财)临月建,兄弟爻则效力愈甚。
其三,官鬼酉金与日建相合生水,水生木(木为兄弟爻),故兄弟爻更甚。
其四,寅月木旺,故兄弟寅木爻更旺。
虽子孙爻生妻财爻,但双拳难敌四手。
故,此卦象用神克多生少,是故现在姻缘恐难成。
但是也不用悲观,午月即可遇极好的契机·········
简单的说:
月建的午火与子孙午火相扶则元神得以相助便可极好的增强用神妻财爻。
午子冲,故仇神父母爻被冲散无法生助忌神兄弟爻。
午火克寅木,故忌神被克使其无法克制妻财爻。
于是妻财爻生多无克则吉,且六神妻财爻为青龙执事,则吉上加吉。
故,望您掌控住午月时的那份契机。
另:望您下次问解的时候说清楚变爻位置,最好把自己装的卦象贴出来,这样既方便我们看,也方便我们解的时候您自己照着卦象理解。此次正好三四爻变,则无碍,若下次为其他,那么我也不知道您是上下直接数还是按六爻自下往上而排。

展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