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支纪年法条约,干支纪年法如何计算日

2024-05-20崇庆运势网热度: 3364

干支纪年法

天干地支纪年法怎么算 天干地支纪年的口诀是:公元年数先减三,除10余数是天干,基数改用12除,余数便是地支年。

如2003年,其尾数为3,对应的天干为“癸”;以12除2003得166,余数为11,对应的地支为未。于是2003年的干支纪年为“癸未”年。注意这是指2003年立春之后,立春之前应是“壬午”年。

干支纪年法 如甲子为第一年,乙丑为第二年,丙寅为第三年……六十年为一周。一周完了,再由甲子年起,周而始,循环下去。例如1929年是农历己巳年,1930年是农历庚午年……到1989年又是农历己巳年。

天干地支纪年法怎么算,比如1911年是辛亥年,怎么算的?

公元前的算法:年干=8-N(N﹤8)或8-N+10(N≧8),N=年号除以10的余数=年号个位数。年支=10-N(N<10)或10-N+12(N≧10),N=年号除以12的余数。

天干不用计算,年份末位数字即是对应的天干。比如2010年,年份末位数字是0,可看得出天干是“庚”;1911年,年份末位数字是1,可看得出天干是“辛”。再来说一下地支,年份除以12看余数就行了。

1164年的年干=4-3=1=甲,2011年的年干=1-3+10=8=辛。1164年的年支=0-3+12=9=申,2011年的年支=7-3=4=卯。故公元1164年的干支为甲申,2011年的干支为辛卯。

赶紧百度,问度娘去学习一下。原来真的有一套算法的,赶紧为孩子收藏起来。

两者按固定的顺序互相配合,组成了干支纪法。从殷墟出土的甲骨文来看,天干地支在我国古代主要用于纪日,此外还曾用来纪月、纪年、纪时等。

把公元某年的数字除以12,余数为“4”,那么该年的地支就是“子”;余数为“5”就是“丑”;余类推。心算地支可将年份数减去12的倍数,如1800、1860、1920、1980等,再算就容易得多了。

得"辛",再将基数1908除以12恰好除尽,余数为0(可理解为1之前即12),再循环对查地支次序(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得"亥",故1911年为辛亥年。

(2)计算时,年最后一位的数对应天干的编号、用年数除以12,得到的余数对应地支的编号,合起来就是该年的干支纪年法。

什么是干支纪年法?

每年用一对干支表示,这种纪年方法就叫做“干支纪年法”。从古代文献记载来看,干支纪年至迟在东汉初期已经普遍使用,直到今天没有间断过。

如果天干以“甲”字开始,地支以“子”字开始顺序组合,我们就可以得到六十对干支,这常叫做“六十干支”或“六十花甲子”。每年用一对干支表示,这种纪年方法就叫做“干支纪年法”。

干支纪年法,我国传统的纪年方法。1.干和支的含义:干支是天干,地支的合称。

干支是怎样纪年的?

十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把干支顺序相配正好六十为一周,周而复始,循环记录,这就是俗称的“干支表”。干支纪年以每年以立春进入下一年。

1864年为农历甲子年,60年后的1924年同为农历甲子年;1865年为农历乙丑年,1921985年同为农历乙丑年,以此类推。干支纪年是以立春作为一年的开始,是为岁首,不是以农历正月初一作为一年的开始。

首先天干地支意思是中国古代对天象的观察。“甲、乙、丙、丁、吴、姬、庚、辛、任、鬼”,称为十根天干。天干地支的组成构成了古代历法。十个和十二个分支依次匹配,形成六十个基本单元。

年支=N-3(N﹥3)或N-3+12(N≤3),N=年号/12的余数。根据是公元元年是辛酉年,辛8酉10,干的周期为10支的周期为12。天干按甲到癸的顺序为1~10,地支的顺序按子到亥的顺序为1~12。

(2)计算时,年最后一位的数对应天干的编号、用年数除以12,得到的余数对应地支的编号,合起来就是该年的干支纪年法。

干支纪年法怎么计算 干支纪年法

再比如2013年查万年历为癸巳年。推算:先用2013年的尾数查表得知天干为癸,再用年份(2013)除以12余数为9,9为巳。那么2013年就是癸巳年了。干支涵义 夫干犹木之干,强而为阳;支犹木之枝,弱而为阴。

一.干支纪年法。1.干和支的含义:干支是天干、地支的合称。

天干:甲乙丙丁戊已庚辛壬癸3 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1申1酉戌亥3 以公元年的尾数在天干中找出相对应。

干支纪年法的组合方式是天干在前地支在后,以十天干和十二地支循环配合,每个组合代表一年,60年为一个循环。

十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把干支顺序相配正好六十为一周,周而复始,循环记录,这就是俗称的“干支表”。干支纪年以每年以立春进入下一年。

展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