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泰卦第十一,易经泰卦是第几卦

2023-10-30崇庆运势网热度: 1393

《易经》第十一卦 泰 地天泰 坤上乾下

不会的,易经易经很明白的告诉你了

易经解读之泰卦

第十一卦:《泰卦》

泰:小往大来,吉,亨。

【解读】《泰卦》象征通达:这时弱小者离去,强大者到来,吉祥,亨通。

《象》曰:天地交,泰;后以财成天地之道,辅相天地之宜,以左右民。

【解读】《象辞》说:《泰卦》的卦象为乾(天)下坤(地)上,地气上升,乾气下降,为地气居于乾气之上之表象,阴阳二气一升一降,互相交合,顺畅通达;君主这时要掌握时机,善于裁节调理,以成就天地交合之道,促成天地化生万物之机宜,护佑天下百姓,使他们安居乐业。
初九,拔茅茹,以其汇,征吉。

【解读】初九,拔起了一把茅草,它们的根相连在一起,真是物以类聚,所以找它时要以其种类而识别,往前行进是吉祥的。

《象》曰:拔茅征吉,志在外也。

【解读】《象辞》说:拔起一把茅草,往前行进可获吉祥,说明有远大的志向,有在外建功立业的进取心。
九二,包荒,用冯河,不遐遗;朋亡,得尚于中行。

【解读】九二,有包容大川似的宽广胸怀,可以徒步涉过大河急流;礼贤下士,对远方的贤德之人也不遗弃;不结成小团体,不结党营私,能够辅佐公正有道德的君主。

《象》曰:“包荒”,“得尚于中行”,以光在也。

【解读】《象辞》说:“有包容大川似的宽广胸怀”,“能够辅佐公正有道德的君主”,说明自己光明正大,道德高尚。
九三,无平不陂,无往不复;艰贞无咎,勿悔恤其孚,于食有福。

【解读】九三,没有平地不变为陡坡的,没有只出去不回来的,处在艰难困苦的环境中坚守正道就没有灾害,不要怕不能取信于人,安心享用自己的俸禄是很有福分的。

《象》曰:“无往不复”,天地际也。

【解读】《象辞》说:“没有只出去而不回来的”,叶落归根,人回故乡,事物的正反两个方面往往互相转化,表明此时正在天地交合的边沿,处于变化之中。
六四,翩翩不富,以其邻不戒以孚。

【解读】六四,像飞鸟连翩下降,虚怀若谷,这样与邻居相处,不互相戒备,彼此以诚相见,讲求信用。

《象》曰:“翩翩不富”,皆失实也;“不戒以孚”,中心愿也。

【解读】《象辞》说:“像飞鸟从高处连翩下降,虚怀若谷”,说明此时不以个人的殷实富贵为念;“与邻居相处,不互相戒备,彼此以诚相见,讲求信用”,因为这是大家内心共同的意愿。
六五,帝乙归妹,以祉元吉。

【解读】六五,商代帝王乙嫁出自己的女儿,因此得到了福分,是十分吉祥的事。

《象》曰:“以祉元吉”,中以行愿也。

【解读】《象辞》说:“帝乙把女儿嫁给贤德而又富裕的人家,因此获得了深厚的福分,是在吉在利的事”,说明因为实现了长期以来心中祈求的意愿,所以结果是吉祥的。
上六,“城复于隍”;勿用师,自邑告命,贞吝。

【解读】上六,城墙倒塌在久已干涸的护城壕沟里;这时决不可进行战争,应减少繁琐的政令,以防止可能出现的土崩瓦解的局面。

《象》曰:城复于隍,其命乱也。

【解读】《象辞》说:“城墙倒塌在久已干涸的护城壕沟里”,说明形势已经向错乱不利的方面转化,其前景是不大美妙的。

泰卦·《周易》原文注解与鉴赏

泰卦 《周易》

(下乾上坤)泰:小往大来;吉,亨。

《彖》曰:“《泰》,‘小往大来,吉,亨’,则是天地交而万物通也。上下交而其志同也。内阳而外阴,内健而外顺,内君子而外小人。君子道长,小人道消也。”

《象》曰:“天地交,《泰》。后以财成天地之道,辅相天地之宜,以左右民。”

初九:拔茅茹,以其汇。征吉。

《象》曰:“‘拔茅’、‘征,吉’,志在外也。”

九二:包荒,用冯河,不遐遗。朋亡,得尚于中行。

《象》曰:“‘包荒’、‘得尚于中行’,以光大也。”

九三:无平不陂,无往不复。艰贞无咎。勿恤其孚,于食有福。

《象》曰:“‘无往不复’,无地际也。”

六四:翩翩,不富,以其邻不戒以孚。

《象》曰:“‘翩翩,不富’,皆失实也。‘不戒以孚’,中心愿也。”

六五:帝乙归妹,以祉元吉。

《象》曰:“‘以祉元吉’,中以行愿也。”

上六:城复于隍,勿用师,自邑告命,贞吝。

《象》曰:“‘城复于隍’,其命乱也。”


〔注释〕 泰:通,表示天地之气、阴阳之气相通。小:指的是坤阴,即此卦之上卦或外卦(即泰卦上面三根爻构成的卦象)。大:指的是乾阳,即此卦之下卦或内卦(即泰卦下面三根爻构成的卦象)。小往大来:阴本来在下,由下而上,故曰“往”;阳本来在上,由上而下,故曰“来”。小往大来有阴阳相遇、相交、相通之象。内:指泰卦下面三根阳爻构成的内卦,是为乾卦。外:指泰卦上面三根阴爻构成的外卦,是为坤卦。后:君主。财:借为“裁”,剪裁。财成:以适当的举措来实现。辅相:辅助。天地之宜:天地山川适时出现或产生的事物。左右:支配。茅:茅草。茹:茅根。以:及。汇:同类。茅草及其同类是危害庄稼生长的杂草,这里比喻为危害国家生存的。志在外:志在征讨外邦。包:借为瓠,即今之葫芦。荒:又空又大。冯(píng)河:浮水渡河,这里是说将大葫芦缚于腰间渡河。遐(xiá):远。遗:遗弃。朋亡:汉帛书《周易》作“弗忘”,古代“亡”、“忘”通用,因此“弗忘”可以解为朋友未死,也可解为不忘记。得尚:得到奖赏。中行:途中。一说“中行”为人名。以光大:(得到奖赏)是因为帮助朋友渡河的行为表现了崇高的品质。陂(bēi):倾斜的坡。复:返回。咎(jiù):凶。恤:忧虑,担心。孚:诚信,一说即“俘”字,俘虏。天地际:天地之法则。翩翩:鸟疾飞的样子,形容人的游荡。戒:戒备。孚:这里意为被掠夺。实:财物。失实:失去财物。不戒以孚:《象传》把这句爻辞解读为“不以诚信给以告戒”。中心:内心。愿:借为“傆”,狡猾之义。帝乙:殷代君主,名乙,纣王之父。归:嫁。妹:少女。以:因而。祉:福。帝乙嫁女于周文王,周邦因而得福。中:正。愿:愿望。复:同“覆”,倾倒。隍:城下沟,即护城河。用师:用兵。告命:请命。吝:难。命:用兵的命令。

(施忠连)

〔鉴赏〕 泰卦是《周易》的第十一卦,在六十四卦中具有特别的意义。首先从卦象来看,可以把它看成是由两个三爻卦构成的,即由下乾和上坤构成。我们知道,乾卦代表天,代表支配的方面,如君、父、夫;而坤代表地,代表被支配的方面,如臣、子、妻。在传统观念中,君尊臣卑,父尊子卑,夫尊妻卑。如果按照上下的次序排列,则应当是君上臣下,父上子下,夫上妻下。但是有趣的是,在泰卦中这种位置完全颠倒过来了。阳上阴下变成了阳下阴上,人们可以把这种卦象理解为表示臣上君下,子上父下,妻上夫下。

当然,卦象排列有它自己的法则和规律,六根爻有六十四种排列方法,因而出现六十四卦。如果完全按照符号的排列法则,总是会出现这样的卦象:即下面三根爻全为阳,上面三根爻全为阴,这是不足为奇的。不过根据传统观念,似乎应当给这样的卦象下一条否定性的或不吉利的断语。然而,真正令人惊讶的是,《易经》竟然给这一卦象肯定性的、吉祥的卦名“泰”,因为“泰”字常常同“太平”、“至高无上”、“至尊”等义相联系。卦辞也说是“吉,亨”。其爻辞大都言吉利。可见泰卦是对传统观念的一个挑战。尽管《周易》并没有提出要彻底地颠覆现存的尊卑等级秩序,但是它不把这种秩序看成是固定不变的,而是视为动态的。

从卦、爻辞所表达的意义来看,泰卦可以说是在中国最早以文字的形式表述了对立统一和物极必反的法则。虽然在《周易》和中国其他古籍中包含了极其丰富的辩证法思想,但是古代第一次以最明确、最简明扼要的语言概括这一世界最普遍的法则是泰卦“九三”爻辞:“无平不陂,无往不复。”这二句话包含两个意思,其一是相反相成。平与斜坡(陂)本来是相反的地形,往与返(复)也是相反方向的行走,但是《易经》把这些互相排斥的方面统一起来了。“无平不陂”可以理解为无论多么平坦的一块地区总是会有或高或低的地段存在,就是说世界上不存在绝对平坦、没有任何高低起伏的地形。而“无往不复”可以解释为一次旅行,不可能只有“往”而没有“返”,也不可能只有“返”而没有“往”。因此没有“往”就没有“复”,没有“复”也就没有“往”。其二是事物向其相反的方向变化,即物极必反。一块相对而言比较平坦的土地延续一段地区以后,总是会出现斜坡,变得不平坦,反之亦然。出行抵达目的地以后就要朝相反的方向走,返回。

这里“无……不……”的句型既是表示强调的语气,同时也是着重指明没有例外,说明事物的这种存在方式和运动变化的这种趋势的普遍性和必然性。因此“无平不陂,无往不复”不是随意选择的卜辞,这句爻辞所举的事例虽是日常生活中普通的事例,却是一种哲学思维的表达形式。它也不是一般地表达生活哲理的格言,联系到泰卦的卦象,可以看到《易经》明显地赋予这句话的内容以世界普遍法则的意义。它与卦辞的意义完全一致。“小往大来”所描述的泰卦中,“小”与“大”这两个对立面、“往”与“来”这一对矛盾都统一于一个完整的卦象中。可见泰卦揭示了对立统一法则的三个基本点,第一,一个统一的事物或过程存在两个相反的方面;第二,对立面既相互排斥又相互依存;第三,对立面的相互转化。

乾卦的爻辞只描绘一个事物,即龙,与此不同,泰卦的爻辞讲到了几件事,它们虽不相关,但是细加分析,也都与“无平不陂,无往不复”的道理相通。它们都表明事物的状况不是固定不变的,总是会向着与其原来状况相反的方向变化,或是向好,或是变坏,关键在于人们自己的主观努力。“初九:拔茅茹,以其汇”,是说现在敌人气焰嚣张,构成了威胁,但是就像把茅草连根拔去庄稼就会茁壮成长一样,只要发扬大无畏的精神,不怕牺牲,英勇作战,把敌人彻底消灭掉,天下也就太平了。“九二:包荒,用冯河,不遐遗。朋亡,得尚于中行”。这是说渡过大河很危险,本是件让人担忧的事情,但是即使在这样的情况下,也关心别人的安危,帮助朋友渡河,最终不仅化险为夷,而且还得到奖赏。“六四:翩翩,不富,以其邻不戒以孚”,则是讲相反的情况,一户人家本来富裕,但后来骄奢淫逸,无所事事,自然也无所用心,最后被邻居掠夺,走向没落。“上六:城复于隍,勿用师,自邑告命,贞吝”。这里所喻示的是,当原来是人们安全的依靠(城墙)现在垮掉了,表明内部出了问题,事态将要严重恶化,因此必须十分谨慎,绝对不可冒险向外扩张,要兢兢业业,整顿内部,逐步转变局势。所有这些爻辞如果只是从字面上去把握,其意义就显得十分肤浅,甚至会完全当作卜辞看待。但是如果把它们同“无平不陂,无往不复”中的道理联系起来思索,我们就能通过它们逐步领会《周易》的出神入化的智慧。

《易经》第十一卦 泰卦 启示:小往大来,君子之道

《易经》第十一卦 泰卦 地天泰 坤上乾下

泰卦,象征通泰、平安。乾为天,坤为地,天气下降,地气上升,天地阴阳交合,万物的生养之道畅通。泰为通,泰象征通泰。即安泰亨通。通泰之时,阴者哀而往,阳者盛而来,所以既吉祥又顺利。

泰卦卦辞:泰:小往大来,吉,亨。

泰卦卦辞释义
往,来:在《易经》之中,爻由下向上为“往”。爻由上向下为“来”。泰卦乾下坤上,表示阳爻都来到下卦,而阴爻都前往上卦,阳大阴小,正是小往而大来。
本卦卦辞的意思是:小的前往,大的来到,吉祥通达。

泰卦卦辞人生启示:舍小得大,君子之道;; 小往大来,君子之道

泰卦位于履卦之后,《序卦》中说道:“履而泰然后安,故受之以泰。泰者,通也。”履,通“礼”,指按礼仪去行动,就可以通达,并且平安,于是有了泰卦。

前面的小畜卦代表小的积蓄,人们在积蓄中不断实践发展,接下来便过上了更富裕的生活。所以泰卦安排在履卦之后。

泰卦,这个卦是异卦相叠,下卦为乾,上卦为坤。乾为天,为阳;坤为地,
为阴。本来乾为天,应该在上,坤为地,应该在下,但是,泰卦这种上坤下乾却很吉利。上卦为坤,为地,地属阴气;下卦为乾,为天,天为阳气。阴气凝重而下沉,阳气清明而上升,阴阳交感。阳气上升若无制约,就会耗尽能量,也不会产生结果,阴气下沉若无制约,也会耗尽能量,故阳气上升,有阴气覆护;阴气下沉,有阳气承托。阴阳交感,上下互通,天地相交,万物泰安。

在现实生活中,乾卦有如领导,而坤卦有如下属,领导深入到下面,表示对下属的友好和亲善;下属从下面到了上面,表示对领导的拥护和爱戴。领导和下属交相呼应,你有求我有应,你有事我来帮。上位者与下位者彼此往来,心意相通,一派安泰的场面。

对于个人来说,泰卦表达了外柔内刚的做人道理。乾卦代表刚健、刚强的性格,在内卦里。而坤卦代表顺从、平和、柔弱,处在外卦的位置。这样外柔内刚,外圆内方,既坚持原则,又注重决策和行为的灵活性。内秉刚健之德,外抱柔顺之态,既有敢于坚持原则、前进不退缩的品质,对人又谦和、柔顺,处事圆滑通泰。
泰卦的卦辞是“小往大来”,也就是舍小得大之意。占得此卦者,可能会有小的利益损失,但是不必着急,可能为此会得到更大的收益。若是生意人,可能由小本生意改做大的生意了,可以先投出小利,而后得到大的收益。
泰卦启示了君子之道,即个人与事业处在大有可为时期如何坚持正道,以保持事业的畅通无阻的道理。告诫人们,要想达到安泰的局面,就要齐心协力,上面关怀下面的,下面的支持上面的,这样互相呼应,团结一处,才能把事情做好。反之,若是离心离德,则会难成大事。在事业上应坚持由小而大、循序渐进的原则,事业已达到顺利的境地,更应小心从事,居安思危,积极寻求、开拓新的事业,方可继续前进,若因循守旧,不思进取,必遭失败。

《易经》六十四卦解读之十一 泰卦

十一 泰卦——天地交泰,互相沟通
泰卦的卦象:地在上,天在下,所以叫地天泰。而反过来,天在上,地在下,就是否卦。
卦的卦象是从事物交合的现象上来描述的:上面的坤卦代表大地,大地是阴的,所以是阴气在上;下面的乾卦代表天,天是阳的,也就是阳气在下。阳气是从下往上升的,而阴气是从上往下降的,而泰卦正好是阳气上升、阴气下降,这样就能沟通(交泰)了,也叫交通,因此泰卦特别重要,它代表了《易经》的核心思想——阴阳交通。
“小往大来”,小的走了,大的来了,小是指阴爻,大是指阳爻。因为一个卦的次序是从下向上的,坤卦三根爻全是阴爻,是指小的都走了,所以阴爻都在上边;乾卦三根爻全是阳爻,是指大的都来了,所以阳爻都在下边。“小往大来”才能吉祥亨通,就是指上下要沟通。
泰卦是天地交合:阳气上升、阴气下降,天气上升、地气下降,上下交合,志向相应,这样万物就通畅了。
“内阳而外阴”,“内”指下卦,“外”指上卦,泰卦下面是阳、上面是阴,也就是里面是阳、外面是阴。“内健而外顺”,内卦是乾卦,要刚健,外卦是坤卦,要柔顺。“内君子而外小人”,因为一般乾卦、阳爻代表君子,坤卦、阴爻代表小人。“君子道长,小人道消也”,泰卦下面是三根阳爻,阳爻上升,阴气肯定会消散,所以君子之道长了,小人之道就会衰落、消亡,这是相辅相成的。
“三阳开泰”的“阳”是阴阳的“阳”,而不是一只羊的“羊”,三阳开泰就是指泰卦,下面三根阳爻开出了一个泰卦。泰卦刚好是指正月,因为阴历十一月有一个节气叫冬至,是阴气最多而一阳来复的时候,所以阴历十一月是复卦;到阴历十二月也就是腊月,阳气更多了一点,就是临卦;腊月过了就是正月,正月的阳气又多了一点,下面有三根阳爻了,所以是泰卦。
天地交合,通泰。君主要效法泰卦的天地沟通之道来制定天地、社会、阴阳交流沟通的法则,来辅佐天地沟通之道。让老百姓也要按照天地交合、阴阳交流的法则来进行沟通。
拔一根茅草,结果带出了一大片茅草,这是好事,如果往前进的话,是吉利的。用来比喻做事情很顺利,会有很多志同道合的人来帮助你。
志在外也”,是说要立志于向外进取。但是必须要沟通,泰卦外面(上面)的爻全是阴爻,要跟阴爻的人在一起沟通,这样才能有志者事竟成。
“包荒”,包容荒野,也就是要包容有缺点的人;“用冯河”,没有船就可以渡过河流。如果能够包容有缺点的人、包容荒野大川,就可以徒步渡过大河。“不遐遗,朋亡,得尚于中行”,不遗弃远方的人,不结党营私,就能得到崇尚中道的美德。

九二爻是教我们怎样沟通:首先要包容,哪怕对于有缺点,甚至无能的人也要包容;然后不能结党营私,哪怕是远方的人也不要遗弃,不要嫌弃他们。
“以光大也”,光明正大。第二爻处在中位,所以要“中行”;“光大”是指心中光明,而且胸怀广大。
“无平不陂,无往不复”,没有全是平坦而没有斜坡的地方,也没有一直前进而不往复的事情。“艰贞无咎,勿恤其孚,于食有福。”知道有艰险,然后走正道,这样就没有灾祸;不要去担忧能否取信于人,就会在食禄(俸禄、薪水)上有福气。
“天地际也”,即天地的大规律。

“翩”是一个羽字旁,原指鸟成群结队地往下飞,因为六四爻已经是上卦了,上面三根爻都是阴爻,所以往下飞也是指一种潇洒的样子。这句话的意思是在与别人沟通的时候,不要有戒备,彻底把自己放开来,才能够潇洒、自由自在。
“翩翩不富”是因为“皆失实也”,失去了实物,反而胸怀坦荡。“中心愿也”,从心中发出“不戒以孚”这种心愿,来跟别人沟通。
这是很有名的一个故事。“帝乙”是商朝最后一个王——纣王的父亲,“归妹”的“归”是指出嫁,“妹”不是妹妹而是女儿,帝乙把他的女儿嫁给了西伯侯,这样就“以祉元吉”。“祉”是福祉,获得了福祉,大吉大利。“中以行愿”,心甘情愿地去做。

城墙倒在了护城河里,不能用军队去打,自己要减少政令法规,否则就有小小的灾祸了。泰卦是好的,所以这里强调要求和、要沟通,不能打硬仗,否则就会“吝”,反而有灾祸。
“城复于隍”是因为“其命乱也”,用城墙倒在了护城河里来比喻采用斗争分裂的方式所带来的恶果。这说明相互之间已经完全失去沟通了。
泰卦告诉我们,化解矛盾最关键的方法就是沟通。泰卦爻辞的最后一个字“吝”,是指一种不好的现象,也就是到了否卦。

易经六十四卦爻辞有哪些

第九卦:《小畜卦》
小畜:亨;密云不雨,自我西郊。
初九,复自道,何其咎?吉。
九二,牵复,吉。
九三,舆说辐,夫妻反目。
六四,有孚;血去惕出,无咎。
九五,有孚挛如,富以其邻。
上九,既雨既处,尚德载;妇贞厉,月几望;君子征凶。

第十卦:《履卦》
履:履虎尾,不咥人,亨。
初九,素履,往无咎。
九二,履道坦坦,幽人贞吉。
六三,眇能视,跛能履。履虎尾咥人,凶;武人为于大君。
九四,履虎尾,愬愬,终吉。
九五,夬履,贞厉。
上九,视履考祥,其旋元吉。

第十一卦:《泰卦》
泰:小往大来,吉,亨。
初九,拔茅茹,以其汇,征吉。
九二,包荒,用冯河,不遐遗;朋亡,得尚于中行。
九三,无平不陂,无往不复;艰贞无咎,勿悔恤其孚,于食有福。
六四,翩翩不富,以其邻不戒以孚。
六五,帝乙归妹,以祉元吉。
上六,“城复于隍”;勿用师,自邑告命,贞吝。

第十二卦:《否卦》
否:否之匪人,不利,君子贞;大往小来。
初六,拔茅茹,以其汇,贞吉,亨。
六二,包承,小人吉;大人否,亨。
六三,包羞。
九四,有命无咎,畴离祉。
九五,休否,大人吉;其亡其亡,系于苞桑。
上九,倾否;先否后喜。

第十三卦:《同人》
同人,同人于野,亨,利涉大川,利君子贞。
初九,同人于门,无咎。
六二,同人于宗,吝。
九三,伏戎于莽,升其高陵,三岁不兴。
九四,乘其墉,弗克攻,吉。
九五,同人,先号啕,而后笑,大师克相遇。
上九,同人于郊,无悔。

第十四卦:《大有》
大有:元亨。
初九,无交害,匪咎;艰则无咎。
九二,大车以载,有攸往,无咎。
九三,公用亨于天子,小人弗克。
九四,匪其彭,无咎。
六五,厥孚交加,威如,吉。
上九,自天佑之,吉无不利。

第十五卦:《谦卦》
谦:亨,君子有终。
初六,谦谦君子,用涉大川,吉。
六二,鸣谦,贞吉。
九三,劳谦君子,有终,吉。
六四,无不利,挥谦。
六五,不富,以其邻利用侵伐,无不利。
上六,鸣谦,利用行师,征邑国。

第十六卦:《豫卦》
豫:利建侯行师。
初六,鸣豫,凶。
六二,介于石,不终日,贞吉。
六三,盱豫悔;迟有悔。
九四,由豫,大有得;勿疑,朋盍簪。
六五,贞疾,恒不死。
上六,冥豫成,有渝无咎。

展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