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陀最先证悟的是六道轮回,佛陀在世时提过六道轮回吗

2023-09-30崇庆运势网热度: 11265

六道轮回和十法界是谁提出来的

是佛教提出的,印度教不是佛教

六道轮回有哪六道,各有什么来历?

六道轮回,佛家语,意指天道,人道,阿修罗道,畜生道,饿鬼道,地狱道六道现在第一句话说“今且置悟”,“悟”的境界是佛菩萨的境界,是一真法界,是四圣法界,现在放在这个地方我们不谈,专讲六道。“只论其迷”,现在只说说迷的众生,迷失一念心性,我们迷了一念,所以才有多念。迷了自性,自性变什么?自性变成阿赖耶,我们就不叫它自性,叫它做阿赖耶,阿赖耶是迷了的自性的名称。其实自性有没有迷悟?没有,迷悟在人,这些经文我们要细细体会它的意思。六道是“天、人、修罗”,我们叫它三善道,“循善品而轻升”,轻重是佛法里面用的形容词,他修善就感得三善道的果报。人算是善道、修罗是善道,但是此地的修罗是讲人间、天上的阿修罗。……再说地狱、饿鬼、畜生,这三道叫三恶道,“由恶业而沉坠”,“坠”是往下沉、堕落。这三道业因非常复杂,十善业反过来就是十恶业:身体造作的杀生、偷盗、邪淫;口里面妄语、两舌、绮语、恶口;心里面贪、瞋、痴,造作这十种恶业果报就在三恶道。极重的十恶堕地狱,中品的十恶堕饿鬼,下品的十恶,做十恶业比较轻一点的变畜生。十恶里面最严重的是心,意的三业贪瞋痴,贪瞋痴佛在一切经论里面把它说做三毒,所有一切的恶业都是从这个地方生长,三毒烦恼。佛家讲行善,善有善根,这个根能生一切善,那是什么?无贪、无瞋、无痴,叫三善根。反过来我们不就晓得贪瞋痴是三恶根,所有一切的恶法都从这个根生出来的。我们哪一个人没有贪瞋痴?这一句话的意思就是说明,哪一个人没有三恶道的业因?实在讲,我们一般众生三恶道的业因力量强大,三善道的业因有,力量微弱,这是事实。自己要多想想,因有了,而且又这么强大,如果再加上缘,不要加多,加上小小的缘,三恶道去。外面境界的诱惑就是缘,名闻利养、五欲六尘在这里诱惑你,你对它贪爱分别,饿鬼道的缘成就;看到别人有成就,嫉妒、瞋恚,想尽方法障碍破坏他,地狱道的缘成就;于一切世出世间法是非邪正没有能力辨别,祸福因缘摆在面前不认识,畜生道的缘成熟。……下面说“其坠之鬼畜,有轻重之分”。鬼的种类很多很多,佛在经典里面给我们说了三十六类,那个类是大类。他造作的三毒烦恼,这是贪心重、嫉妒心重落到鬼道,引业引他到鬼道去。可是每一个人过去所造的十恶业有轻重不同,所以同样在鬼道,他们生活状况也不一样;有些鬼福报很大,享受比我们人间还要殊胜,类似天人的享受,鬼道福报大的。为什么那么大的福报堕鬼道?引业把他引到鬼道去。他所修的福还是过去生中修的布施,布施、持戒、忍辱,还是修的这些,鬼道里面享福。但是鬼道里头有福报的少数,通常我们叫鬼叫饿鬼,鬼道里头饿腹的占多数。所以他这是情况不一样,他有轻重之分。“而堕到地狱里,则没有大小之别”,地狱是苦,这一句话值得我们深思。但是地狱里头的类别也非常之多、非常复杂,经上跟我们讲有无间地狱、阿鼻地狱,这是最重的,造的是五逆十恶。……末后做了个总结,“故知凡夫由昧心源,而随妄念。妄造恶业,妄受苦报。”这三句把整个六道的情形说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六道怎么来的?“由昧心源”。心源就是一念自性,前面四句话“一念自性,体元湛寂。自性之心,用本虚灵”,这四句是讲我们的真心,我们的本性,诸佛悟就是悟的这个,众生迷也就是迷的这个。湛寂虚灵没有迷悟,迷悟在人;悟了就是诸佛菩萨,迷了是六道众生。……所以一定要随顺圣教,恶业就不会造了。我们恶业为什么改不过来?不明白道理,不知道厉害;不知道厉害就是不知道果报,不晓得道理,所以你敢造。真正搞清楚、搞明白决定不造,为什么?不敢造。为什么不敢造?不愿意受苦,所以我们就决定不造恶业。造恶业你要知道,不但将来苦,现在造现在也苦。天天说话骗人,晚上睡觉也做恶梦,他怎么不苦?昧着良心说话,现前就苦,后来更苦!以真诚、清净、慈悲待人,未来乐的果报没有现前,现在就快乐;心情爽朗、自在快乐,现前就得到。这些我们都要细心去思惟,佛说的话一句都不假,聪明人决定希求的是离苦得乐,佛教给我们的方法我们只要能照做,就能达到这个效果。所以对一切众生,这几句话重要!随妄念、造恶业、受苦报,这就是佛法讲的惑业苦,说明轮回现象的原理;是惑业苦造成六道轮回。

佛陀是是怎么知道六道的?他又是怎么知晓世间一切的 ?

佛陀有大智慧,不是我们凡人可以理解的,就像你为什么知道自己是男的一样,

佛教的理论主张都是正确的吗?真的有六道轮回吗?

现存中国佛教的理论基本有空论,如来藏,佛性论等等。之前还有中观,唯识论等等。这些才叫做理论。
六道轮回是取自于印度文化的一种宇宙学的思想,主要是说明人的死亡以及去处。就好像基督徒认为人是上帝创造的是一样的。古印度所拥有的思想是轮回,再配合种姓制度。当刹帝利(者)死后会轮回变成刹帝利。只有婆罗门能修行超越死亡,回归于‘梵’。佛陀时代属于沙门思潮,很多人因为不满只有婆罗门能修行,再加上轮回思想的盛行,许多人都出家学习。佛陀时代当中就有6个有名的外道,包括嗜那教的大雄等等。里面有主张断灭论,灵魂论,无因论等等。这些理论翻阅佛教历史就可以知道了。
在佛教思想中,轮回是不二法则。而佛教的轮回是六道轮回,畜牲道,天道,人道,阿修罗道,地狱道以及饿鬼道。
轮回是一种称为‘业’的力量所造成的。‘业’是行为上所产生的‘力量’,除了自然行为(如呼吸)。
在印度有很多学者不断的用比较理性的方式来解释轮回,如楼上所说的催眠等等。外国也有许多研究者在不断的探讨‘轮回’。如果一个5岁的小孩,从来没有出过门。但却可以明确说出在某一个小乡村的哪一个角落,有一户人家,名什么姓什么的时候,您如何做呢?大部分人都会选择去证实。结果找到那个地点后,按照孩子所说的姓名,原因这孩子所说的一切是那家人的祖父。那孩子把所有事情都说的很清楚,包括死亡前家里所有的一切事情。面对这种情况,您有如何解释呢?
这只不过是一个例子,没有使用催眠的情况下的例子。当然还有很多例子,您不妨上网去找找。英文网站应该比较多。要知道是否正确就自己去证实,而不是听人这里说哪里说。
佛陀的主张是否正确,这是因人而异的。当然许多佛陀主张都在被各种学者所研究,包括科学性的方式,灵异性的方式都有。人生没有如果,您有听过这句话吗?既然是自己走的路,那就必须由自己走下去,自己去学习,自己去证实。
大家会觉得佛教思想是消极的,是因为大家只是看到中国佛教的其中一面,而不是所有佛教。中国佛教所偏向的是‘空’论,实际上很多人误解‘空’的含义,当然不是深入教义的佛教徒,而是许多刚刚接触佛教或者对佛教不理解的人。

六道轮回是什么意思?

01 六道轮回是佛教语,也是古印度婆罗门教的世界观。后来释迦牟尼佛出世,也以此世界观用以度化世人。所谓六道轮回,按照生前因果死后会进入不同的道。六道,分为三善道跟三恶道。三善道:天道、人道、阿修罗道;三恶道:饿鬼道、畜生道、地狱道合称六道。轮回是不断在天道至地狱道之间进行,纯看生前善恶。
六道表示因造作善恶各种业(行为、语言、思想皆称为业)而带来的六类果报,并随顺当时世界观称轮回至某一道为“生”,离开某一道为“死”。众生依此断恶修善得真实利益。随着众生的烦恼逐步减轻智慧得以开启之后,才在《中阿含经》、《入楞伽经》、《众许摩诃帝经》、《频婆娑罗王经》中开启真实法义。
六道者:天道(化生);阿修罗道(魔);人道;畜牲道;饿鬼道;地狱道。“天道”又分为欲界天、色界天、无色界天。人道和天神为善道,行善可成天人,其中众生造作善业多于恶业,乐多苦少。佛教和婆罗门教的“天道”指的福报,和道教的“天道”是不一样的,道教的“天道”指的是规律和真理,运行法则。

人死后可能成为饿鬼,也可能转入“天道”享受天神的“福报”,人死后成不了规律。阿修罗魔享有天人福报,但其心受种种染污,造种种不善业。并因此福报衰减,堕入人、畜牲、饿鬼道中;而造作地狱业因的则会堕入地狱道中。
畜牲、饿鬼、地狱称作三恶道,其中众生造作恶业多于善业,苦多乐少。其中地狱众生唯苦无乐。地狱道只是一个统称,在六道之中,以地狱道之痛苦为最甚。其实它可被细分为八大热地狱、八大寒地狱、近边地狱及孤独地狱四大部分。除孤独地狱外,其他地狱均为众生之集体共同业力所创造的。造作最重恶业者,会投生于地狱道中,经历几十万亿年才有可能离开此道之苦。
六道的真实情形甚深不可言说,佛通过种种譬喻让大众对六道的苦乐有一个直观感受,让众生找到离苦得乐的正确方向。而智者则由譬喻得佛甚深真实义,成就大悲心,救度众生永离烦恼生死。
具体去往何处是由所造诸业决定的。畜生的业因主要为痴、邪淫(于男女和合之"乐受"有贪着是为邪淫)、吸毒。饿鬼的业因主要为贪、偷盗、。地狱的业因主要为嗔、杀人、毁谤正法及佛。不造做严重的贪嗔痴以及其他三恶道的业因就是人的业因。天人道的业因主要为孝养父母、奉事师长、听闻正法、不妄语、不两舌(诤斗)、不恶口、不绮语(戏谑嘲笑)、不贪、不嗔、不痴、调服断除乃至越欲贪、离欲恶不善念而喜、一心觉观诸业苦乐不依喜、断喜念、离苦乐观唯留正念清净、不作诸色想、不作诸识想、不作想想、非想想。

请问佛家讲的六道轮回指的是哪六道?

六道者:一、天道,二,阿修罗道,三、人道,四、畜生道,五、饿鬼道,六、地狱道。
此中上三道,为三善道,因其作业(善恶二业,即因果)较优良故;下三道为三恶道,因其作业较惨重故一切沉沦于分段生死的众生,其轮回的途径,不出六道。
所谓轮回者:是描述其情状,去来往复,有如车轮的回旋,在这六道中周而复始,无有不遍,故名六道轮回。
世间众生无不在轮回之中。只有佛、菩萨、罗汉才能够跳出三界,不入轮回。

展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