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中的道,易经中的阴阳论

2023-10-16崇庆运势网热度: 14689

易经中“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是什么意思?

1、“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的意思是:

道,宇宙的本源,形而上的本体,超越一切世间存在,包括时空能量因果这些存在。器,有形的存在,大器者,名也,即文字文理真理公理,是道之载体。


2、此内容出自《易经·系辞》,是中国古代哲学的重要范畴、儒家哲学中指无形的或未成形体的东西,与表示有形的或已成形的东西的“形而下” 对称。用来说明“道” (形而上)与 “器”(形而下) 的关系,即本源、本体和器物、现象的关系。


释义:


“形而上”谓之“道”,“形而下”谓之“器”。 “形”而下谓之“器”,“器”在“地”上,而“器”再“上”面是“道”,因此,所谓“形而上”的具体意思是指“道”。

中国人很重视这个“道”,认为它是起主导作用的,它支配着“地”上的一切“形”、“器”、“象”。


所以: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道不可道,可道之道非“常道”,可名之名非“常名”,其中“常”是恒的意思,《老子》原文中为“恒道”,在汉代为避文帝(刘恒)的讳,才改为“常”,“常”即永恒。


可以说出来的道不是真正的道,可以说出来的名不是真正的名。(大道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扩展资料:


一、易经的辨证法则:


[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这是《系辞》中说的,也是《易经》中的一个重要的辨证法则:[通变致久]。


解析:


1、天道运行的规律:[唯变所适]。事物有变就有常,有常就有变。《易经》就在这种[变动不居]中、显示了[恒常通久]的不变法则,又在这种“恒常通久”中、表现了“唯变所适”的可变规律。这种规律就是所谓的[天行],即天道运行的规律。


2、事物变化遵循天道运行的规律。世间万物都是变化着的,只有天道规律本身不变,所以事物变化必须遵循天道运行的规律。


3、所以《易经》认为既然世间万物都是变化着的,只有天道规律本身不变,那么人就应该效法天道,不违天逆常,顺时适变,如此才可以保持长久。


4、《易经》的两个指导人行为的概念,即[时]与[中]:中]指中庸之道:在天地自然之道正中运行,既不太过,又不不及。[时]指与时势一致:也就是说和谐、与时俱进。


二、易经对历史发展的影响:


《易经》是解开宇宙人生密码的一部宝典。


易经是中国儒家千年总结的哲理和经验,它包罗万象涉及的范围很广,几乎所有的知识都包括在内的一部百科全书。易经给人类带来三把金钥匙。


1、第一把金钥匙是“阴阳”,世上任何事情阴阳平衡就达到了和谐,和谐就能发展进步。


2、第二把金钥匙是“五行”,万事万物都离不开五行的身影,风水的命理学和位理学都从它而起。


3、第三把金钥匙是“八卦”,由八卦延伸为“文王六十四卦”。他告诉我们宇宙的六十四个密码,大千世界都逃脱不了这个秘密。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形而上

百度百科-易经

《易经》中的四个圣人之道

《易》有圣人之道四焉:以言者尚其辞,以动者尚其变,以制器尚其象,以卜筮者尚其占。

——《系辞传上.第十一章》

好多人都认同《易经》这部书,博大精深。每个人看的角度不一样,收获就不一样,有人喜欢研究它的爻辞来形成理论,有人根据它的变化规律来指导自己的行动,有人喜欢观象,从而制造出自己喜欢的器物,有人用它的来进行占卜。

它能给人的言行以指导,又能让人的行动合天道,能用它来审美制造器物,还能用它来占卜以解答疑惑。

今天读了一篇《系辞传》,版本是金景芳写的,读到第十一章,唯独漏掉了这四句话,只有一句《易》有圣人之道四焉。我以为漏读了,又倒回头来细读,读了一遍没找到,第二遍没找到,第三遍没找到,根据上下文也找不出这四个道,最后上网找,找了十多个版本后,确定我手上的这本书是漏掉了这四句话,而且章节也是错乱的,有些突然断章,有些突然断句,尽管好几十块钱买的书,以避免不了盗版的命运。

根据我认为正确的文章,又把手上的文章修改了一遍,回到家找了一本傅佩荣的版本读,果然跟我修改过的文章是一致的。

为了这四句话,几乎花掉我一个下午的时间,日更的文章到了晚饭后才有空写,差点就日更中断了,保持日更真是挺难的。

道是什么?答:【一阴一阳之谓“道”】~易经一天一句

道是什么?

1,道是无形的,一阴一阳便生出了道,然后道生万物。

2,平衡就是道。一阴一阳的相反相生,运转不息,为宇宙万事万物盛衰存亡的根本,这就是道。万事万物都存在着正反两个面,达到了某种对立统一平衡,便衍生出了道。

        正如道家始祖老子在《道德经》中所说

“道生一,

一生二,

二生三,

三生万物。
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易经认为,阴阳运动是事物发展的基本规律。世界由阴阳两个方面构成,两种力量,相反相成,相互推移,不可偏废,构成事物的本性及其运动的法则。阴阳之道,处处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之中。
        生活中有很多【 一阴一阳之谓“道” 】的例子,
我们若能用《易经》中的
这条大智慧
去反思万事万物,
则可以使得
许多问题迎刃而解,
人生也会不再平庸!
比如说,
我们中国人使用筷子,
一只筷子代表“阳”,
一只筷子代表“阴”,
阴阳互补平衡,我们便可
熟练地夹菜吃饭等等!
比如说,

世间有男人,也有女人;

有白天,也有黑夜;
有君子,也有小人;
有成功,也有失败;
有出生,也有死亡;
有刚强,也有阴柔;
有兴盛,必然也有衰亡等等。
当我们明白了
道是“阴阳平衡”构成后,

便会更加豁达乐观地看待人生。
当我们正在经历大失败,
便可预知大成功就在未来,

人生必然是否极泰来;
当我们性格
过于刚强,或者过于柔靡,
也可得知自己偏离了“道”,

容易招灾惹祸,
因为“中庸之道”不偏不倚,
处世平衡,才能积德积福。
当一个人工作过于劳累,
就是失去了阴阳平衡,
偏离了“道”,
身体早晚会出问题;
当一个家庭中夫妻双方都很强盛,
两个人都想“阳刚”,
也是失去了阴阳平衡,
婚姻也早晚会出问题。
最好的婚姻就是
男人阳刚,女人阴柔,
阴阳互补,达到一种平衡,
才能家和万事兴,
家和则福自生!
今天所讲“道是什么?”就是~易经一天一句~【一阴一阳之谓“道”】。

《易经》中“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是什么意思

形而上学从“易经”:“叫路形而上,形而上称为设备”形而上的东西,是指公路,只是指哲学方法,也指思维活动。辩证法是指具体的,可以捉摸的事物或对象。形而上的抽象的,形而上的具体化。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和宏观的范畴,它是不同的,形而上学。形而上学形而上学也是中国译名:现象不会在时间和空间的存在,那就是,他们超自然的存在理性的思考,还是天生的第六感来感受极致的事情。一个纯粹的研究超越了具体的科学,哲学意义可以等同于很多代亚里士多德的完成他的学说弟子,发现一些特定的科学理论不能被分类,然后他出生了一个词来表达这方面的知识,我们的坏转古书发现阅读翻译,我发现易经“是形而上的方式,形而上学称为设备”的说法,所以这个词转向形而上学。已经成为形而上学。 2.纯学术研究很容易流教条式的说教,正如黑格尔形而上学和“辩证法”的方法,而不是机械的教条的批评,所以这个词也可以指教条主义,是贬义。 3.形而上学,与世界的一切都是永恒的隔离孤立,静止,片面的观点;如果有变化,但更变量和增加或减少的位数,并且其原因是没有在内部和外部的事务。仅另一个形而上学的直觉意义(超经验)的研究,以判断事物的哲学。有时也称为哲学本体论的研究。

易经讲的是什么?

;     01
      《易经》主要思想讲的是朴素深刻的自然法则和和谐辨证思想。《易经》从整体的角度去认识和把握世界,把人与自然看做是一个互相感应的有机整体,即“天人合一”。

      《易经》是中国文化的元典,就是说《易经》是中国五千年文明的一个载体。易经的核心就是著名的“三易说”,即简易、变易、不易。《易经》可以看作是总结这些预测的规律理论的书。《易经》内容涉及哲学、、生活、文学、艺术、科学等诸多领域。

      《易经》本身有三个层面在演绎。现代社会和西方文化所认识的“变”的部份,所谓“世界唯一不变的就是变”这种认识论,只是《易经》的一个过程,不是《易经》要表达的主题。我们看《易经》都是从变的角度去看,实际上《易经》的本怀到底给我们解释了一种什么状态?到底《易经》要带领我们去到一个什么去处?这就是《易经》的“学”和“用”的一个关联。

      《易经》的作用在于指导人们深入观察自然界的各种现象,认识天地、阴阳相辅相成、辩证统一的科学奥秘,充分把握天时、地利、人和之际遇,在比较好的环境中实现人生的最大价值。

易经到底讲的什么道理?

经归根结底讲了一个重要的道理,这个道理就是人的一生是由自己创造的,只有通过你的努力才能实现你的理性。而这个结果需要天时、地利、人和的诸多因素的配合,但你尽心努力了,你的人生就没有遗憾,而结果得到和不得到并不影响你的人生的价值。这个问题也可以用“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来表达。

易经,是阐述天地世间万象变化的古老经典,是博大精深的辩证法哲学书。包括《连山》《归藏》《周易》三部易书,其中《连山》《归藏》已经失传,现存于世的只有《周易》。

《易经》蕴涵着朴素深刻的自然法则和谐辩证思想,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智慧的结晶。其从整体的角度去认识和把握世界,把人与自然看做是一个互相感应的有机整体,即“天人合一”。《易经》长期被用作“卜筮”。“卜筮”就是对未来事态的发展进行预测,而《易经》便是总结这些预测的规律理论的书。

误区:

不少人误以为《易经》就是《周易》,《周易》就是《易经》。其实这观点是错误的,简单的说周易和易经的区别就是从属关系上的不同,《易经》包含了《周易》。

关于“三易”,《周礼‧春官‧大卜》中说:“掌三易之法,一曰连山、二曰归藏、三曰周易。”《易经》有“三易”,包括《连山》《归藏》《周易》三部易书。

按照南怀瑾说法周易和易经的区别在于:《周易》相传是周文王在坐牢的时候,他研究《易经》所作的结论。我们儒家的文化,有部分是从文王著作了这本《周易》以后,开始发展下来的。

所以诸子百家之说,都渊源于《易经》所画的这几个卦。其实易经有三易之说:《连山易》、《归藏易》、《周易》。

展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