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改名的大学,山西19年改名的大学

2023-10-16崇庆运势网热度: 20976

浙江财经学院2013年要改名为浙江财经大学是真是假呀?

称为学院的应拥有1个以上学科门类作为主要学科,称为大学的应拥有3个以上2、浙江财经学院的前身是浙江财政银行学校,创建于1974年。办学三十余年数易

2012到2013全国有哪些大学改名或者升级了呢

广东商学院改名为广东财经大学

温州医科大学代码是多少?

温州医科大学代码是10343。院校代号是全国各高校录取时为方便考生填报志愿而加注的由数字组成的代号串,即院校代码或学校代码。院校代码就如同是学校的一个身份证号,方便查询学校信息。


温州医科大学,简称“温医大”,位于浙江省温州市,是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教育部和浙江省人民共建高校,是浙江省重点建设高校,入选国家“111计划”、教育部第一批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项目试点高校、国家首批临床医学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试点高校、中国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国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浙江省国际化特色高校”首批建设单位,为长三角医学教育联盟创始成员。

学校可溯源至创办于1912年的浙江医学专门学校,1958年8月由浙江医学院从杭州分迁至温州建立,初名“浙江第二医学院”,后以校址所在地改名为“温州医学院”,2013年更名为“温州医科大学”,2001年浙江省温州卫生学校并入。

截至2021年11月,学校有3个校区,总占地面积约1900亩。

办学历史

1912年,浙江医学专门学校成立。

1913年,更名为浙江省公立医药专门学校。

1927年8月,更名为浙江省立医药专门学校。

1931年8月,更名为浙江省立医药专科学校。

1939年8月,更名为英士大学医学院。

1943年,重新复名为浙江省立医药专科学校。

1947年6月,更名为浙江省立医学院。

1952年2月,与浙江大学医学院合并,更名为浙江医学院。

2013年4月18日,教育部复函浙江省人民,同意温州医学院更名为温州医科大学。

院系专业

截至2021年11月,学校设有15个二级学院;拥有5所附属医院,同时在浙江省设有24所非直管附属医院(临床学院);开设30个本科专业,2个专科专业,涉及医学、理学、工学、管理学等四大学科门类。

师资力量

截至2021年11月,学校有教职员工及医护人员14000余人(含附属医院),其中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1800余人。学校本部现有专任教师1698人,其中具有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444人,具有副高级专业技术职务578人,博士学位1273人。有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加拿大健康科学院院士1人、国家“杰青”项目获得者2人;一批优秀人才入选“国家万人”、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省特级专家等,一批教师获国家科技进步奖、光华工程科技奖、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奖、全国优秀教师、全国师德标兵、全国三八红旗手等荣誉。拥有教育部创新团队1个、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1个、科技部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基地(111基地)2个。

质量工程

截至2021年11月,学校有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4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6个、国家级人才培养创新实验区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国家级实践教育基地1个、国家临床教学培训示范中心1个、国家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1个、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5门、国家双语教学示范课程1门、国家级来华留学生英语授课品牌课程2门、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2门、国家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6项,国家级线下一流课程2门、国家级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2门、国家级社会实践一流课程1门,获教育部“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试点项目5个、国家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1个。


特色专业

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临床医学、眼视光学、医学检验、药学

国家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临床医学、眼视光学、医学检验

浙江省重点(建设)专业:临床医学、眼视光学、医学检验、护理学、麻醉学、药学、生物技术、生物医学工程、预防医学、医学影像学

浙江省“十二五”优势专业:眼视光学、医学检验、临床医学、药学、护理学

浙江省普通本科高校新兴特色专业:生物技术、制药工程

温州市重点建设专业:预防医学、生物技术、中药学、公共事业管理、康复治疗学、护理(专科)、眼视光技术(专科)

学科建设

截至2018年10月,学校有1个一级学科博士点,8个一级学科硕士点,6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1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有2个浙江省“重中之重一级学科”,3个浙江省A类一流学科、7个B类一流学科,10个浙江省高校重点学科。

一级学科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临床医学

一级学科博士点:临床医学、基础医学、药学、生物医学工程、医学技术

专业学位授予权:临床医学、口腔医学硕士、生物医学工程、中西医结合临床、全科医学、临床病理学

科研机构

截至2021年11月,学校有1个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眼科疾病)、1个国家药监局眼科疾病医疗器械和药物临床研究与评价重点实验室、2个教育部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2个国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29个省部级科研平台。

研究成果

1958年,温州医学院缪天荣教授成功研制出“对数视力表”及“五分记录法”。1986年,“对数视力表”的研究成果在第25届国际眼科大会上“亮相”,引起了轰动。1990年,“对数视力表”作为国家强制性标准在全国实施。

馆藏资源

截至2018年10月,温州医科大学图书馆馆藏文献194万册,有丰富的纸质中、外文图书和期刊,并拥有各类数字资源,内容涉及全文期刊、文摘题录、学位论文、会议论文、百科全书、电子图书、考试学习平台、光盘镜像、视频等多种类型。形成了以医学为中心,兼及理、工、农、文等学科门类、符合学校办学需要的馆藏体系。

合作交流

截至2018年10月,学校与22个国家(地区)的一百余所高校、教育科研机构建立了良好的交流合作关系,开展包括合作办学、互派学者、学生交流交换、合作研究等各种形式的合作项目。分别与泰国东方大学、纽约州立大学合作成立了孔子学院。

2001年,学校与美国新英格兰视光学院联合培养眼视光学博士,是中国第一个国际联合培养博士项目,2006年,学校创办了浙江省属院校的第一所孔子学院-泰国东方大学孔子学院,2010年,学校在纽约州立大学眼视光学院建立第二所孔子学院。2016年6月,学校入选浙江省教育厅公布的“浙江省国际化特色高校”建设名单。学校联合波兰卢布林医科大学成立的华佗学院开始招生,学校与瑞典隆德大学合作开展的临床医学专业博士研究生教育项目成为国内第一个转化医学领域的中外合作培养项目,护理本科和眼视光博士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成为浙江省合作办学示范项目。

2019年温州医科大学与韩国全南国立大学合作举办药学专业博士学位教育项目。

学校代码查询方法:
一、《报考指南》
高三毕业班的学生都会由学校统一组织订购《报考指南》这本书,书中全面的介绍了当年各个学校的招生专业、名额、往年录取分数线、学校代码等信息。
二、《招生计划》
高考结束后学校会统一发放《招生计划》,这本书里面的信息和《报考指南》差不多,也有关于学校代码等信息的介绍,对于考生来说,可以两本书参照着看,通过多方比较确定最终的报考院校。
三、查询
如果考生明确的知道自己想考哪个学校,那么就可以登陆到学校查询院校代码。此外,考生也可以通过登录省教育考试院校的来查询院校代码信息。

教育部宣布12所高校更名,你知道有哪些吗?

新年新气象,在2021年的第一个月里,教育部发文对全国12所高校实行更名转设。主要涉及以下高校。

1.东华理工大学长江学院更名为赣东学院。

2.河北工业大学城市学院更名为河北石油职业技术大学。

3.河北科技大学理工学院更名为河北工业职业技术大学。

4.湖州师范学院求真学院更名为湖州学院。

5.华北电力大学科技学院更名为河北科技工程职业技术大学。

6.江西中医药大学科技学院更名为南昌医学院。

7.南京信息工程滨江学院更名为无锡学院。

8.太原理工大学现代科技学院更名为山西工学院。

9.石河子大学科技学院更名为政法学院。

10.温州大学瓯江学院更名为温州理工学院。

11.医科大学厚博学院更名为第二医学院。

12.中国石油大学胜利学院更名为山东石油化工学院。

可以看出,这些更名的高校基本都是由独立学院转设而来,所在地有江苏、浙江、山东、山西、河北、江西、等,几乎遍布全国,呈满地开花式转设。可见教育部对此次转设的重视度。

独立学院转设为高校是高校扩招的必然趋势。近年来,高校大规模扩招,几乎每个学校都纷纷在校内或者外地开设独立学院,进入独立学院学习的学生,部分可以和挂名的母体高校有着师资的共享和交流,有的则完全独立于母体高校以外。

在这些独立学院被转设更名前,独立学院的办学主体属于母体高校,从这些独立学院毕业的本科生的毕业证上盖着是母体高校某某学院的印章。但是随着招生数量的增多,慢慢地得到国家的认可,进行了有序的转设更名,更名后,他们就独立于母体高校以外,成为公办高校,有了自己的独立的校名。这对这些更名转设的独立学院来说也是一种提升吧。

根据这些更改后的高校名称,我们可以看出此次转设主要是公办转设和公办合并转设。公办转设的一般就是母体高校退出举办学院,地方接手举办更名后的院校。而公办合并转设还是由当地接手,但是又和本省内的高等职业技术学校进行合并后转设更名为某某职业技术大学。河北的三所高校就属于合并转设。其他的基本都是直接由当地接手了。希望这些学校越办越好!

合肥学院改名合肥大学成功了吗?附2021年安徽即将更名的大学名单

2020年12月22日,安徽省合肥学院改名有了最新进展。省教育厅已经同意了学校的更名申请,并已将申请提报给了教育部。那么,这样就意味着合肥学院改名合肥大学成功了吗?2021年安徽省有哪些学院即将更名大学呢?本文有答案。


一、合肥学院改名合肥大学成功了吗?

答: 合肥学院暂时还没有成功改名合肥大学,但更名成功是迟早的申请。

2020年12月22日,安徽省教育厅发布了《关于2020年拟申报设置本科学校的公示》,称 高等学校设置评议委员会专家已经同意了将合肥学院更名为合肥大学,并且已经向教育部提出了申请。 公示时间为2020年12月22日至2020年12月28日。

不过,学院改名大学的最终决定权在教育部而不是省教育厅,想要成功升级并改名为大学,还需要等待教育部的公示,所以合肥学院暂时还不能算改名成功。

【合肥学院介绍】

该校发源于1980年创办的合肥联合大学,在2002年3月由合肥联合大学、合肥教育学院和合肥师范学校合并成立而来。

学校为“中德教育合作示范基地”,与多家德国企业合作紧密,是德方在中国重点援建的高校之一。此外,学校与韩、日、美等国家的72所高校也建立了合作关系,为在校生提供国外访问和留学的机会。

合肥学院目前有在校生1.4万余人,专任教师996人,其中310人具备博士学位。在学校开设的72个本科专业中,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化学工程与工艺、生物工程5个专业入选了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 ,小学教育、新闻学、自动化等11个专业入选了省级一流本科专业。


二、2021年安徽即将更名的大学名单

安徽省目前以下高校有望在2021年改名,具体名单如下:

1、独立学院改名

(1)安徽建筑大学城市建设学院:转设并改名为合肥城市学院(民办本科)

最新进程:2020年11月11日教育部在《拟同意设置本科高等学校名单》中已公示。

(2)安徽农业大学经济技术学院:转设并改名为合肥经济学院(民办本科)

最新进程:2020年11月11日教育部在《拟同意设置本科高等学校名单》中已公示。

(3)淮北师范大学信息学院:转设并改名为淮北理工学院(民办本科)

最新进程:2020年12月22日省教育厅在《关于2020年拟申报设置本科学校的公示》中已公示。


2、学院升级大学改名

蚌埠医学院:改名蚌埠医科大学

早在2019年11月11日,省教育厅就发布公告称,同意将蚌埠医学院更名为蚌埠医科大学,且相关申请已经提报给了教育部,相信如果不出意外,这所学院是能够升级为大学并成功改名的。

2021年教育部批准改名大学有什么?

2021年教育部批准改名大学有湖南理工学院拟更名为湖南理工大学,浙江科技学院拟更名为浙江科技大学;绍兴文理学院拟更名为绍兴大学;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拟更名为广东科学技术大学,桂林医学院拟更名为桂林医科大学;福建工程学院拟更名为福建理工大学,闽江学院拟更名为闽江大学;海南医学院拟更名为海南医科大学,蚌埠医学院拟更名蚌埠医科大学;

合肥学院更名为合肥大学。大学的实力要比学院更强劲一些,因为大学在办学规模、办学实力上要比学院更加突出一些(当然除了一些学科领域内较为突出的学院,比如外交学院、北京电影学院等)。

扩展资料:

教育部批准改名介绍如下:

根据教育部2020年11月公示的独立学院转设名单,为大家列出了不同省份独立学院的更名情况,这些院校预计将在2021年高考前正式挂牌成立,届时,2021年高考生填报志愿的时候,将会有更多的本科院校选择。

独立学院在省内的综合排名较高,综合实力较强,最重要的是这些独立学院大多为院校单独举办或与举办,因此转设为公办院校的几率比较高,再加上当地的大力支持和建设,这些院校转为公办后也将会有会更好地发展,吸引更多的师资和优质生源。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40所高校或将改名 其中19所新设本科学校获批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教育部拟批准设置11所高校:3新设4转设4更名

展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