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里的养生法则有哪些内容,易经人生十二法则

2023-10-17崇庆运势网热度: 2162

老子五十六字养生诀

春秋时期的老子不仅是一位伟大的思想家、道家创始人,而且还是一个伟大的养生家。下面我给大家介绍老子养生诀,希望对你有用!

老子五十六字养生诀

玉炉烧炼延年药,真道行修益寿丹,

呼去吸来息由我,性空心灭本无看,

寂照可欢忘幻我,为见生前体自然,

铅汞交接神丹就,乾坤明原系群仙。

老子的养生之道

俭,就是俭朴

“俭”是中华民族重要的 文化 源头之一。成由勤俭败由奢,俭能兴家,奢要败家。这里的俭,不仅仅指惜才惜物以养德,同时,俭也是一个养生法则。俭于视,可养神;俭于言,可养气;俭于饮食,可以养脾胃;俭于酒色,则能清心寡欲;俭于交友,则洁身自好;俭于思考,少有烦恼。世间事总是辩证的,懂得俭,把握人生一个度,还真是人生一宝呢。

慈,就是慈爱

对待同事、朋友,对社会有感恩心、同情心,就是爱;给你身边的人带来快乐,以诚待人,就是慈。给别人带来快乐,自己也会很快乐。能不长寿吗?

谦,就是宽广的胸怀

老子认为,有生于无,“无”是富有使用价值的,看不见的东西最丰富,杯子空了,才可加水,屋子空了,才可住人。做人谦虚,才知学习。《易经》上,“谦”卦最吉,谦受益,满招损,是经典古训。所谓“大智者必大谦”,为人处世能有宽广谦虚的胸怀,怀包容万物之心,这样的人能不看透一切,睿智而长久吗?

因此现在的人不能够只知道学习竞技知识,还要向我们老子学习养生的本领,使得自己有三宝,美德,慈爱、俭朴以及谦虚,这样你也是能够像他一样长寿百岁了哦。

老子8个延寿秘方

第一式振阳法:振奋身体阳气

1.闭上双眼;

2.用掌心及掌根处抵住下巴,虎口向外;

3.用力托下巴,依次向上、左、右、前、后托;

4.睁开双眼;

5.叩齿,也就是上下牙相碰;

6.叩齿的同时,四指并拢,用手掌的前半部分沿从左向右、从右向左的方向擦眼睛;

7.将手掌放在头顶上,掌心使劲,轻轻地向下压头,做5~6次;

8.双手抓住耳朵,向外拔耳;

9.左右手张开,用手指梳头。闭目、擦眼能保养五脏的阳气,托下巴振奋胃经阳气,叩齿养肾,压头拔伸督脉、膀胱经,拔耳、梳头刺激胆经。这6个动作连贯起来,就能振奋元气。每天最好在早晨或上午12点以前练习,因为早晨和上午是元气上升的时候。

第二式洗手法:关节病人的福音

像平常洗手一样动手,注意要活动到手腕。洗手法能活动手上的6条经脉,保持手部经脉通畅。手上经脉通畅,各种风湿或类风湿性关节炎引起的手指关节肿大、疼痛,手部的各种问题就能不药而愈了。

第三式伸臂法:防治肩周炎

1.双手十指交叉,然后用两手的掌心按一下胸部;

2.再翻转手掌,掌心向外;

3.紧接着,双臂向前方、上方、下方、左侧、右侧使劲伸直,总共做十几次就可以了。伸臂法向前、向上拉伸了心经、心包经,做完后,人的精神会马上振奋起来。左右拉伸的时候,牵拉手三阳经,它们的循行经过肩肘部,可以活动肩肘部的气血,所以能防治肘关节疼痛及肩周炎。

第四式松腰法:保肾的大法

1.站立,双脚并拢;

2.双手交叉后,抱住小腿;

3.同时头尽可能地靠近双腿;

4.保持腰部不动,头向左侧,再向右侧扭,各扭10次。

腰为“肾之府”,活动腰是保肾的大法。松腰法还能活动腰部的督脉和膀胱经,能预防和缓解腰肌劳损,对椎间盘突出引起的腰背疼痛有显著的疗效。

第五式抽肋法:减肥好 方法

1.坐在椅子上;

2.两手十指交叉,放在头后面,双手抱头;

3.抱着头向下俯身,头快贴到大腿上;

4.向左右方向扭头,感觉两肋之间的肌肉被拉紧了。

胆经、脾经和带脉都经过腰肋部,所以抽肋法能振奋这三条经。消除各种肋间疼痛,胁肋胀闷,减去腰部的赘肉都要使用抽肋法。

第六式虎视法:保护视力

1.站立;

2.双手手掌按在膝盖上;

3.向左右方向扭头、扭腰。

做这个动作时会感觉颈项部肌肉被牵伸,眼球有发胀感。肝开窍于目,眼球发胀,表示肝经气血已经调动了,对中老年人眼睛早花等眼疾有很好的疗效。

第七式取嗝法:排积气

1.站立;

2.双手十指交叉,放在后脑勺处,抱头;

3.身体尽可能地向后仰,再挺直。

三个步骤做完,就是一次完整的“取嗝”动作。连续做10次,就会有嗝打出。“取嗝法”主要运动腹部肌肉,而胃经和脾经都经过腹部,所以这个动作能刺激胃经和脾经,每天积攒的浊气就会通过打嗝的方式排出。

第八式开胯法:缓解腰腿痛

1.坐在椅子上,将右脚脚踝放在左腿膝盖上方;

2.将两手放在右腿膝盖上,两手一起轻轻向下压右腿的膝盖;

3.左右腿交替进行。注意做这式时,不宜用力过猛,不然会伤到胯关节。

向下压膝盖时,会感觉胯部很紧张,这就能牵拉胆经和阳跷脉,胆经主筋,阳跷脉主运动,刺激这两条经脉,能缓解腰腿痛。

论述题《素问·上古天真论》所述养生原则和方法有哪些

用原文来说如下:
1.养生原则:“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饮食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
2.方法:“虚邪贼风,避之有时,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提挈天地,把握阴阳,呼吸精气,独立守神,肌肉若一”。
简述总结感悟:夫欲摄生者,须全真合道,道法阴阳,盖分三步,一为御神,御神者,御心也,淡泊明志,虚心寡欲,不嗜欲贪淫,除妄我,归道心,则心正神安;二为驭气,驭气者,调气也,以神驭气,凝神于气穴;三为毓形,毓形者,培形也,以气留形,动静相合,淮南子曰:“全性保真,不亏其身”,《青囊经》云:“夫形者,神之舍也,而精者气之宅,舍坏则神荡,宅动则气散,神荡则昏,气散则疲”,皆此之谓也,然后世之丹客,多崇修内景,而忽之于形,谬之万里,炼虚合道,千古秘之不传,而谭子坦然宣之,“无虚无实可与道具”。形神内外虚实,阴阳耳,不可须臾离也,方合于道。故《内经》云"独立守神,肌肉若一",形与神具,形具神生,此之谓道生。

《黄帝内经》中的养生内容有哪些?

(1)养生之道与健康长寿

影响健康长寿的因素很多,诸如先天遗传、自然环境、社会经济与科学技术的发展、医疗水平、营养状况、个人职业等等。但能否讲究养生之道,也很重要。《内经》中已把“治未病”的预防为主的思想提到战略高度来认识,并提出能否抗衰老的关键是实行正确的养生之道。疾病是健康的大敌。但《内经》认为“正气存内,邪不可干”。因此,养生之道的目的,就是为了培补人体正气,增强抵抗力,从而不得病或少得病。

(2)养生学、康复学的原则和方法

《黄帝内经》里提出了许多重要的养生学、康复学原则和方法,至今仍有效地指导人们的预防保健和康复实践。现分述如下:

①协调阴阳

疾病是健康的大敌,而一切疾病发生的根本原因,《黄帝内经》都认为是由于阴阳失调,故主张治病必求于本,这个“本”就是阴阳。因此,要想不得或少得疾病,就必须注意协调阴阳,切实做到“法于阴阳”,补其不足,纠其偏胜,正所谓:“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决,精气乃绝”。

②保阳气,益阴精

保养阳气和补益阴精,这是中医养生康复学的一条重要原则。万物之生由乎阳,万物之死亦由乎阳。人之生长壮老,皆由阳气为之主:精血津液之生成,皆由阳气为之化。所以,“阳强则寿,阳衰则夭”,养生必须养阳。但善养生者,又必须宝其精。因为精盈则气盛,气盛则神全,神全则身健。

③顺应自然

自然界的阴阳消长运动,影响着人体阴阳之气的盛衰,人体必须适应大自然的阴阳消长变化,才能维持生命活动。如果不能适应自然界的这种变化,就会引起疾病的发生,甚至危及生命。正如《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所说:“阴阳四时者,万物之终始也,死生之本也。逆之则灾害生,从之则苛疾不起”。因此,顺应自然界阴阳消长规律养生,是中医养生康复学的基本原则。此外,《素问·四气调神大论》还提出了四时“养生”、“养长”、“养收”、“养藏”的“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具体方法,来抗御外界的侵袭,预防疾病的发生,保持机体阴阳平衡,达到人与自然的整体统一。

④调摄精神

注重调摄精神,是促进人类健康长寿的重要条件之一。精神意志活动,是五脏精气活动的体现,但反过来,意志在一定程度上又能控制自己的精神和脏腑的活动,正如《灵枢·本脏篇》说:“志意者,所以御精神,收魂魄,适寒温,和喜怒者也”。“御”、“收”、“适”、“和”,都有主动的含义。所以,充分发挥人的意志作用,重视精神的调养,既是养生防病、预防早衰的重要原则,也是内因为主的学术思想在摄生学说中的体现。精神意志调摄的方法,有两个具体内容,一是养意志,二是调情志。培养意志是为了加强脏腑气血的活动能力,调和情志则在于排除干扰脏腑气血活动的精神因素。⑤饮食有节

《黄帝内经》十分重视饮食调理,认为饮食是人体营养的主要来源,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饮食调理得当,不仅可以保持人体的正常功能,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还可以治疗某些疾病,饮食不足或调理不当,则可诱发某些疾病。因此,《素问·上古天真论》提出“食饮有节”的养生方法、维护脾胃化源。其内容包括节饮食、忌偏嗜、适寒温诸方面。

⑥起居有常

起居有常,是指生活起居要有一定规律,这里主要包括睡眠、劳作、性生活等几个方面。古人观察到,日月江河所以能长久,是因为“天行有常”,人要长寿,就要“法则大地,象似日月”(《素问·上古天真论》),使自己的生活作息保持一定的规律,才能“生气不竭”。故《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有四季卧起早晚之宜,《素问·生气通天论》有平旦、日中、日西将暮三时劳作歇息之分。现代生物学也认为,人体存在许多生命节律,控制着机体的生理活动。《内经》“起居有常”的养生方法,就是要人们顺从这些生命节律,安排起居作息,维持机体生理功能的协调统一,保持生命力长久不衰。

(3)关于发育、衰老与长寿的论述

“生、长、壮、老、已”,是人类生命的自然规律,这说明人的生命是有一定限度的。所谓限度,是指自然寿命可以活到的年龄,传统医学称之为“天年”。《素问·上古天真论》中有“春秋皆度百岁”的记载。唐,王冰注曰:“度百岁,谓至一百二十岁也。”《灵枢·天年》则重点讨论了关于天年的问题,提出“人之寿百岁而死……百岁乃得终。”并对人体自出生以后,从幼年、健壮、衰老直到死亡的各个阶段(10~100岁)生理上、体态行动上和性情变化上的情况,作了详细的论述,认为人生的一般寿命应当有百岁,到百岁以后才是自然趋向衰老的最终阶段。《黄帝内经》认为造成早衰的主要原因是起居无节,精神失于调摄,缺少锻炼,不注意养生防病;指出养生长寿的要旨在于顺应天时,形神兼养,保全精气,这些精辟的论述,包含着十分科学的内容,对于我们今天研究健康长寿问题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易经教你如何在对应时间养生

易经教你如何在对应时间养生
子时(子夜11~凌晨1时),胆经当令
这段时间正是中医养生中特别强调的“子觉”时间。《黄帝内经》里,“凡是十一藏取决于胆”讲的就是人体内有11个脏器都依赖胆经的功能支持,因此要有足够优质的睡眠以保胆经获得充足的能量。
丑时(凌晨1时~3时),肝经当令
静心养气是最好的保肝方法。要特别指出的是,某些年轻一族如在这个时间喝酒,将会对肝造成极大的损伤。
寅时(凌晨3时~5时),肺经当令
按照中医理论,寅时是人体阳气的开始,也是人体气血从静变为动的开始,必须要有深度睡眠,最怕有人打扰。
卯时(早晨5~7时),大肠经当令
早起不贪睡,晨起首先活动四肢筋骨,打太极拳,叩齿摩面或双手扣后脑,做“鸣天鼓”。
辰时(上午7~9时),胃经当令
活动后喝一杯开水,用木梳梳发百遍,然后洗漱。早餐应该清淡,要吃饱。饭后可以百步走,但不宜做强度锻炼。
巳时(上午9~11时),脾经当令
开窗通风后,可从事脑力活动,但要注意劳逸结合,让眼睛得到及时的休息。
午时(上午11时~午后1时),心经当令
这是午餐时间,除要营养丰富,荤素搭配外,建议可以喝点汤,菜要少盐。酒可喝但不能醉。饭后宜睡半小时,不要过多。
未时(午后1~3时),小肠经当令
午睡后可做少量和缓的运动,喝一杯茶。
申时(午后3~5时),膀胱经当令
这是最好的学习时间,记忆力和判断力都很活跃。除用脑学习外,要注意多喝水。
酉时(午后5~7时),肾经当令
这是肾虚者补肾的最好时机。晚饭宜吃少、清淡,可以喝点粥。
戌时(晚7~9时),心包经当令
准备睡眠,睡前要静心养气,用冷水洗脸、温水刷牙、热水洗脚,睡宜采取右侧卧位。
亥时(晚9~11时),为三焦经当令
“亥”字在古文中是生命重新孕育的意思,所以你要想让身体有一个好的起点,就要从此刻拥有好的睡眠开始。对老年人而言,可能存在睡眠困难问题,但不管采取什么方式,尽量在晚上11点半前进入睡眠状态。
早中晚的养生方法各不同
早晨慢养生:慢起床、慢排尿
都说“一天之计在于晨”,但早晨却也是最危险的时间。尽管此时筋骨已经舒展、头脑也愈发清醒,但体内的脏器和血管却仍处于半梦半醒之间。因此,早晨养生的诀窍就在于慢。
慢起床要做到三个三分钟。在平仰卧的状态下,睁大双眼,适应由睡至醒的交替过程。这时可将手掌搓热后“干洗脸”1分钟。然后,慢慢坐起来,呈半卧位,用手指梳头100下,持续2-3分钟。再将双脚移至床沿,静坐2-3分钟。这个期间缓慢练习深呼吸。
其次要慢排尿。早晨一觉醒来,可能会有急不可待地排尿感,但尿意越是紧迫,越要沉得住气。因为膀胱排空容易引起头晕,甚至出现排尿性晕厥。排尿尽量缓慢,不可用力过快过猛,直立位或蹲起时,要手扶支撑物。
慢饮水也非常关键。经过一晚上的代谢和水分蒸发,早晨必然口干舌燥的。此时,如果大口喝水,容易给心脏带来过大负担。正确的方法是,倒一杯温开水,先含一小口滋润口腔,然后慢慢咽下,再一小口一小口地喝下,喝250-300毫升即可。
上午动养生:多运动、做数独
上午9点到中午1点,是人体一天中最精神、大脑最具活力的时候。在这个黄金时段内,应该最少运动1小时、动脑一刻钟。
老人上午9-11点运动、下午3-5点运动都很好(天气特别热时,应选在上午9点前和下午5点后)。1小时的锻炼,可以用15分钟预热、30分钟运动,最后15分钟伸展。在运动后,可以按摩腰腿,坐下抬腿10分钟,放松心情消水肿。没有整块时间锻炼的人,则可以抓住零散时间进行锻炼。所谓动脑,是指积极的思考。不论退休老人还是上班族,都可以在休息间歇,抽出一刻钟做几题脑筋急转弯或数独,真正调动大脑的潜能。
下午润养生:喝够水、扭扭腰
下午时段,身体需要消耗午饭摄入的大量食物,小肠把食物里的营养都吸收得差不多了,送到了血液里。这时我们须喝一杯水,用来稀释血液,起到保护血管的作用。
久坐的人此时要起身扭扭腰,画圈按摩腹部,让喝进去的水滋润肠胃,防止大便秘结。除了让水分进入体内,更要让她滋养身体的每一个角落。可以用温热的湿毛巾擦擦脸,唤醒下午的疲惫。
傍晚热养生:喝小酒、泡手脚
傍晚7点到9点之间,是身体逐渐开始倦怠的时候,但此时的养生重点,是让疲惫的身体逐渐舒展开来。
睡前小酌一杯,是养生的好方法。但是需要注意,最好选择度数较低的葡萄酒,饮上两小口即可。酒精会加速血液循环,促进入眠。
此外,冬天的傍晚还非常适合泡澡。在37-39℃的温水中泡20分钟左右,可让身心沉静下来。此外,还可以用热敷脸、泡双手、泡双脚三个步骤来代替。首先准备一盆热水,将热毛巾浸透后拧干,敷在脸上1分钟,毛巾凉后重复上述步骤3次。然后将双手浸入热水中1分钟。再倒一桶热水,浸泡脚和小腿15分钟。依次下来,可达到和泡澡一样的放松功效。
夜间松养生:想乐事、松身体
夜晚的到来意味着一天的结束,好好利用一天中最闲暇的时光,会使家庭生活充满温馨和情趣,也利于消除工作中的紧张情绪。这时,可以和家人聚在一起,聊聊高兴的事情,问问老人的生活、孩子的学业,将烦恼也拿出来和大家说说,千万别憋在心里。总之,过一天就是过一道坎,清掉心里的垃圾,才能有安稳的睡眠。但是要注意的是,在睡前1小时内少说话。因为说话太多容易使大脑兴奋,思维活跃,从而使人难以入睡。
此外,睡前还可以按摩,百会穴、涌泉穴、足三里穴各按30次,都可以有效地帮助睡眠。尤其是夫妻之间相互按摩,舒缓白天因站、坐而过于疲劳的脚部、小腿、背部,不仅放松身体,也是增进感情和快乐的好方法。

易经讲的是什么

易经主要讲占卜、讲天干地支
易经是华夏上古三大奇书之一,也是一本辩证法哲学书,它阐述了天地的世间万象。原本有《周易》、《归藏》、《连山》三部易书,但现存于世的只有《周易》,《归藏》和《连山》都已经失传。

扩展资料:很多人以为《易经》是《周易》,《周易》是《易经》,其实不然,这个观点是错误的。《易经》和《周易》是从属关系,《周易》是《易经》里“三易“的其中一部。《易经》被誉为诸经之首,有中华传统文化的总纲领之称。
以下内容供参考:百度百科-易经

易经人生的六个阶段是什么?

孔子把人生分成六个阶段。其中最重要的是第一个阶段,立志是关键,才能达到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展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