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跟谁学的本事,诸葛亮学的什么本事

2023-09-25崇庆运势网热度: 7692

三国时期的诸葛亮一生中收了三个徒弟能力如何?

诸葛亮一生共培养过三个人,这三个人分别是马谡、姜维、诸葛瞻。其中姜维是三人中成就最高的一位,马谡是三人中最受诸葛亮喜爱的一位。诸葛瞻是诸葛亮的独生子,诸葛亮去世的时候,诸葛瞻只有7岁,由于诸葛亮常年在外征战,诸葛亮对诸葛瞻的教育并不多,这也是诸葛瞻成年后能力不足的主要原因。

马谡

马谡是诸葛亮掌握蜀汉大权后,着重培养的继承人。诸葛亮平定南中的时候,将马谡带在身边做参谋,马谡向诸葛亮提出了攻心为上的计策,帮助诸葛亮平定了南中之乱。后来诸葛亮每次出征,都将马谡带在身边培养,大有让马谡做接班人的意思。

在诸葛亮第一次北伐期间,诸葛亮派遣马谡担任街亭主将,想要通过街亭之战历练马谡的能力,同时提高马谡在蜀军中的威望。然而马谡违背诸葛亮的调度,导致了蜀军在街亭之战惨败,诸葛亮第一次北伐也以失败告终。事后诸葛亮挥泪斩马谡,开始重新培养姜维作为新的继承人。

姜维

姜维是诸葛亮北伐事业的理想继承人,诸葛亮去世之后,姜维多次率领蜀军北伐曹魏,为蜀汉立下了赫赫战功。蒋琬和费祎先后去世后,姜维担任蜀国的大将军,掌握了蜀国的军权,是诸葛亮“徒弟”中成就最高的一位。(诸葛亮没有正式收徒,只是培养过马谡、姜维、诸葛瞻)

蜀国灭亡之后,姜维假装投降钟会,想要利用钟会谋反的时机复兴蜀汉。结果钟会叛乱被平定,姜维也在乱军之中被杀死。姜维能够继承诸葛亮的北伐大业,为蜀汉牺牲自己的生命,他不愧为诸葛亮“匡复汉室”事业的继承人。

诸葛瞻

诸葛瞻是诸葛亮的独生子,诸葛亮早年一直没有儿子,被迫领养了兄长的儿子继承宗庙。一直到了诸葛亮47岁的时候,诸葛亮才有了自己的第一个儿子诸葛瞻。诸葛亮小时候非常聪明,诸葛亮曾经悉心教导过他。不过由于诸葛亮去世过早,诸葛瞻并没有学到诸葛亮的真本事。

诸葛瞻成年后做了刘禅的驸马,凭借着父亲的功劳,诸葛瞻在蜀汉朝廷里面很受照顾。邓艾偷渡阴平之后,诸葛瞻率领蜀军和邓艾决战,由于诸葛瞻的性格刚愎自用,蜀军在绵竹之战被邓艾击败,诸葛瞻也以身殉国。

总结

总的来看,在诸葛亮的三个“徒弟”中,能力最强、成就最高的人就是姜维。姜维能够继承诸葛亮的衣钵,为蜀汉流尽最后一滴血,完全对得起诸葛亮的悉心教诲。马谡和诸葛瞻的头脑都很聪明,但是两人都刚愎自用,最终马谡兵败被斩,诸葛瞻兵败身亡,两个人都是以短取败。

跟诸葛亮学本事的是姜维

除了他儿字(诸葛瞻),就是姜维了

诸葛亮只是茅庐书生,却成为蜀国军事家,他跟谁学的兵法?

诸葛亮作为三国时期的重要人物之一,他的决策对时代走势影响很大。刚出场的时候虽然还是一个书生,但却可以帮助刘备制定战略规划,刘备实施十几年就从一个县令变为蜀汉开国皇帝。后来蜀汉同时和东吴、曹魏交恶,刘备因此兵败身亡。这时候又是诸葛亮力挽狂澜,先和东吴解决纷争,然后发展蜀汉民生,最后领导蜀军北伐,一度把曹魏死死压制。

很多网友觉得疑惑,诸葛亮明明是一个书生,为什么突然之间就可以领兵打仗甚至成为一个军事家,不知道他的兵法从哪里学来。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这件事。

书生并不代表不会兵法

首先要明白,那个时代的书生并不是像我们印象中的那种"百无一用是书生"的孱弱角色,诸葛亮他们学习的不仅有上古经典、治国理政这种书籍,同时还学习《三略》、《六韬》、《孙子兵法》这种兵书。用现在的眼光来看,他们的就是全能一样的存在,什么都学习而且什么都精通。

诸葛亮还躬耕隆中的时候就把自己比作"管仲"、"乐毅",这两个人都是战国时代的大贤。管仲先是一个文臣,帮齐桓公制定了很多治理国家的政策,等齐国蒸蒸日上之后开始对外扩张,亲自策划、吞并了周边很多小国家,让齐国成为东方霸主。

而乐毅出身于魏国名将世家,燕国皇帝高价把他挖走并任命他为军队统帅,后来乐毅联合、指挥五个国家攻打齐国,自己佩戴这些国家的相印,死死遏制住齐国的发展,被视为出将入相的代表人物。诸葛亮把自己比作着这样的人,说明他精通兵法韬略。

而且这样的人在三国时期有很多,曹操的谋臣郭嘉就是这样一个人。他出身于颍川世家,从小读完家族里,学校里的藏书、经典。成年后预感天下大乱,在众多诸侯里面选择了名不见经传的曹操,特意为曹操制定各种策略,指挥各种战事。仅仅6年时间,郭嘉成功助力曹操成为中原霸主,后来又帮曹操在官渡之战击败袁绍,在幽州地区击败乌桓、鲜卑等异族骑兵,解决边关危机。 

江东忠臣周瑜也是这样一个人,他同样出身于江东名门望族,因为饱读诗书而且精通音律,很多人以为他会成为一个成就很高的文人。当孙策起兵之后邀请二十出头的周瑜做军师,周瑜冷静分析局势后帮孙策制定计划拿下庐江、建邺、吴郡、会稽郡,完成东吴的原始积累。后来周瑜又在柴桑城练兵,赤壁之战以弱胜强打赢曹操,把自己推上绝世名将的舞台。

诸葛亮有多次领兵经验

诸葛亮加盟刘备到他掌权的这十几年时间里,实际上已经有过多次领兵经验。第一次是他刚加盟刘备不久,曹操的南征先锋夏侯惇带着精锐的虎豹骑攻破刘备的新野城,刘备一行人只能弃城跑路。当时诸葛亮认为夏侯惇已经是强弩之末,特意命令部分将士在周边砍伐树木、捞取芦苇等易燃物资堆在路边。等夏侯惇追到博望坡时诸葛亮指挥赵云迎敌,特意命令埋伏在旁边的士兵烧毁易燃品并夹击夏侯惇。原本占尽优势的夏侯惇面对突如其来的变故手足无措,被诸葛亮杀得大败。

刘备进军益州时因为兵力不济,特意命令诸葛亮、张飞、赵云三人率领2万援军入蜀支援。当时入蜀的道路已经被封,诸葛亮淡定指挥张飞、赵云攻破益州的东大门永安郡后,三人分兵北上。张飞一路途径江州地区攻打成都,赵云一路途径巴郡地区攻打成都,诸葛亮则从永安地区北上攻打成都,途径所有的城镇关卡都被诸葛亮一一攻破。从这两点来看诸葛亮的军事实力不差。 

南征、北伐提升军事能力

要说此前诸葛亮的军事能力都是在"将领"级别,那从南征之后就以一个统帅的身份进入军事家行列。当时南中的士族因为刘备病死永安后联合南蛮孟获一起造反,还割据了益州南部四个郡城。诸葛亮很淡定地招募新兵寻你按,3年后诸葛亮以一个统帅的身份带领军队南征。

南部的叛贼不是诸葛亮的对手,南蛮孟获本想通过沼泽、毒泉、瘴气、象兵、藤甲兵等等南中特有的杀手锏抵御诸葛亮,但却被七擒七纵。最后孟获感叹诸葛亮能力太强,甘心世世代代臣服蜀汉。

诸葛亮的南征显示了他超凡的军事能力也验证了蜀军的战斗力,班师回朝没多久就进行北伐。第一次北伐时期更多是出其不意攻其不备,很快攻下了曹魏三座郡城,但因为马谡这样的将领拖累导致战果丢失,撤军的时候和曹魏硬碰硬却不落下风。从第二次开始,吸取经验的诸葛亮开始带着蜀军死死压制住曹魏,甚至斩杀曹魏"韩氏五虎",猛将王爽、郝昭、郭淮、张郃等大将,连魏军统帅司马懿和他两个儿子都差点被歼灭在上方谷。北伐之战也是诸葛亮军事生涯的巅峰,也是蜀汉的高光时刻。遗憾的是诸葛亮寿命有限,年仅五十四岁就病死五丈原,没能看见他后续的精操作。

所以从诸葛亮的履历,战果来看,可以确定的是他在军事上是有一定天赋的,毕竟读了那么多书,分析了那么多大势和看了那么多古代战争案例,但这事实上只是他的基础。加盟刘备之后得到了实际操作的机会,尽管不多,但实际上每次都大获全胜,对他帮助非常大,也构建了诸葛亮稳扎稳打的军事风格。

当他成为一个统帅之后开始考虑全局,用最小的代价获取最大的胜利,这是他的突破点也是成为军事家最关键的一步。

总结来看无非就是两个词语,学习、锐变。有了天赋还努力地学习,继续改变、完善自己。这样的人不论放在哪个行业都是顶尖选手。

诸葛亮为何将毕生所学传授给姜维?

因为诸葛亮当时只能传给姜维,是因为当时蜀国后期人才匮乏诸葛亮自知时日无多,所以就开始寻找人才之后碰见了有志之士姜维所以就开始培养姜维,其他人要不就是想学,但是诸葛亮看不上,要么就是看上了,不想学

诸葛亮那么厉害,他师傅究竟是谁,肯定不是鬼谷子?

野史中记载的有,诸葛亮从水镜先生司马徽处学得纵横之术,而从岳父黄承彦处学得阵图兵法,从廖九公处学得计谋计策。

诸葛亮有武功吗?

没武功,长的帅帅,身高1米8左右

展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