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罗牌自己画,塔罗牌绘制

2023-10-21崇庆运势网热度: 12041

可以自己画塔罗牌吗

塔罗牌可不可以不画图(自己做的)

当然可以了,我就自己做了一副,当然啊,话说回来你是要观赏性的,还是实用性的,观赏的话,就是好看,随便画,谁也不能怎么着你,可你要是想要实战的好帮手就别自己做,在没有对每一张牌了解的很透彻的时候,自己做的牌往往更加容易困住自己,但是如果有自己的东西在里面,加上那么多的经验糅合在一起的新牌,可能牌的原意没变,但它在你的心里就完全变了一个形象,所以,加油咯

这是我自己做的,求采纳了,

塔罗牌可以自己做吗

可以。
首先,你要买些纸质好些的硬纸,笔等制作工具。
然后,可以参照韦特或其他版本。当然,也可以自己设计图样,不过你一定要对每张牌的牌意熟悉,理解,不然就不太准了
自己制作的话牌和你的牵绊就更深了,解起来也就更好了
最后,如果你的画功不好,就不大建议你自制了。
画的时候要认真,仔细哦。

如何手工DIY塔罗牌

你是说自己手绘吗?去美术用品店买几张大的白色卡纸来,然后打好格子,在每个格子里画上你自己的素材,剪下来。然后买点塑料的透明膜,薄点儿的,粘在画好的图片上,图片的两面都要粘,然后用电吹风开热风吹,为的让塑料膜不易脱落。塑封好了之后就做成了。还有一种说法是一天做一张,制作时想着牌的意义。挺麻烦的,建议攒钱去买。别拍我。。。

塔罗牌占卜教程

塔罗牌占卜流程             

一:确定占卜问题

在占卜前我们需要首先确定一下要占卜的问题,我们要根据客户的问题选择适合客户问题的牌阵,因此问题的确定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步骤。有一些问题可能不能直接占卜,比如“我跟他在一起会幸福吗?”,每个人对幸福的理解都是不同的,因此牌抽出来的相对来说也比较抽象,因此我们可以把问题修改为“我跟他的未来发展如何?”

二:简单了解问题背景

背景只需要简单了解一下即可,不需要问卜者长篇大论,原因有3点,首先问了一堆问题背景,问卜者会质疑你的能力;其次有一些问卜者是当局者迷,自己也说不清一二三,把自己认为对的事情讲给你听,相对来说并不客观;最后就是问卜者提供一些虚假的背景,一样会影响我们对牌阵的解读。

三:付费占卜

当我把前面的流程都确定好,这个时候就需要客户付费预约看牌啦,如果你当时手头没有客户,那么这个客户付款后,就可以直接给客户洗牌,切牌,抽牌,最后到解读。如果你的客户很多,那么这个时候让客户付费预约时间即可。

四:冥想洗牌,抽牌

如果你的客户是线下客户,那么这个时候可以直接让你的客户参与洗牌抽牌的过程;如果你的客户是线上课程,那么这个时候,需要客户报数字,心中想着要占卜的问题,然后在1-78中给牌阵中的数字即可(比如你用的是无牌阵,让客户给你3个数字即可)。然后我们把牌抽出来即可。

五:解读牌阵

牌阵抽出来以后,我们要站在客观的角度去解读,牌面中有的信息都可以给问卜者讲解,如果牌面中没有的信息,请不要用你自己的生活经验去臆想。塔罗师在解读的时候,也要给出相应的建议,前提是这个问题有变化的空间。

六:做好复盘

做好以上的步骤,最后一步就是要做好复盘,复盘就是我们说的反馈,因为只有不断的复盘,才能知道自己解读有没有偏差,如果出现翻车我们要知道原因在哪,而不是得过且过。因此,复盘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

倪传婧(victo-ngai)作品赏析

倪传婧(victo-ngai)是我较为欣赏的插画家之一,她的作品风格时而纤丽夺目,时而诡谲怪诞,此外,幽默、夸张,童趣,意外等词汇更是她作品的增鲜剂,似乎任何题材到了她的土壤都会开出一束束victo-ngai式的花朵。
她早期的作品充满稚气与可爱,线条里藏着不受拘束的调皮。
后来的作品线条越来越工整,但却丝毫没有约束她天马行空的表现力。
她的作品创意与技巧相得益彰,其中又可以捕捉到各种艺术形式:日本浮世绘、中国古画、欧美漫画、塔罗牌、装饰画等等,且又将视觉构成运用得挥洒自如,笔底生花。
看了她的这些作品,令我不得不提起喜欢的另一位女插画家——清水裕子( Yuko Shimizu ),跟24岁时就进入福布斯艺术排行榜的倪传婧相比,清水裕子算是大器晚成了,30岁时才真正开始学习绘画,但她的作品也依旧充满灵气,获奖无数,其背后的故事很励志,在此不赘述啦。
她们的作品充满了故事,但相比之下,作品的色也是吸引我的一点,这种低饱和度但丝毫不单调的色设计令我十分痴迷,灰色可以给配色增添趣味,淡雅的画作始终比艳丽的画作更易使人接受。
除了色,线条也是表现idea的强大工具,她的作品都保留线稿,并且给予颜色搭配,也算是形成了一种风格吧。
相信她的灵感一定来源于类似下图的装饰风的插画吧?这种风格的插画看着是复杂,其实画起来也很复杂,哈哈哈......嗯,主要是里面的填充的纹样的设计比较难啦!然而,我我觉得更难的是尺度的把握。填好了会很惊艳,然而稍有不慎就会因为填充过于密而导致没有“呼吸感”变得另类,下面有例子。
好了,关于装饰性的讨论到此为止。最后附上一位我超级喜欢的装饰风格大师的作品——

有请奥伯利·比亚兹莱(Aubrey Beardsley)闪亮登场,有时间我们再仔细聊聊他的作品。
从victo的作品里,我学到很多,其中最念念不忘的就是「吸收」,从自然界,从历史里汲取成长的养料。以及无论怎样,都保持着一颗对世界探索的好奇心,待到微风拂面,因缘和合,相信我的土壤也能华枝春满。

就先写到这里吧,在此也感谢她以及那些「被动」帮助过我的前辈,233。

展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