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要怎么看,买易经还是买周易

2023-09-29崇庆运势网热度: 21225

如何看《周易》

首先我要来介绍《周易》这本书,要介绍《周易》这本书我们就必须要回过去来讲中国传统的一些经典问题。大家都知道,在中国的历史上,在中国的文化传统当中,其实每个悠久的民族文化里面都有自己的经典性的著作,在中国的文化当中同样有着经典性的著作。就中国文化来说,中国的文化有三教形成了它的基本思想构成,儒家、道教、佛教。其中儒家文化是整个中国文化的主流,漫长历史时期当中的主流,在儒家文化里面有一些重要的经典,大家耳熟能详的就是所谓的四书五经。四书是在宋代以后确立起来的经典,是在五经的基础上延伸出来的,在宋代学者看来,四书可以用来人们理解五经思想的一个台阶,因为五经离我们太远,不是说离我们,离宋代人就已经比较远了,所以说宋代人离五经就感到比较累,所以宋代人就编了一个四书,把四书上升为经典,通过四书来理解五经,五经中间有一本经就叫做《易经》。其实《易经》本身无所谓是经,它本来就是《易》或者是《周易》,之所以成为经是因为在汉代,随着儒家成为国家意识形态的正统,所以儒家传统的这几本书就上升到经典的地位,所以才被称之为易经,它本来的名称应当叫做周易。在传统儒家的著作当中,本来有六本书,《诗》、《书》、《礼》、《乐》、《易》、《春秋》,后来《乐》遗失了,只剩下五本,《周易》这部经典在这五本经书里头有它独特的地位和它的意义。差不多是什么样呢,我用一个简单的比喻来说明的话,其他的几本经实际上涉及到的是我们公共和私人生活的一些具体层面,可是《周易》这部书提供的是所有这些公共和个人生活知识的基本层面的一个背后的总的知识的支撑。大家有没有听懂我的意思?就好比说在经典物理学时代,虽然有很多的技术、很多的工程、很多的知识,构成所有这些应用性知识背后的知识是牛顿的经典物理学。今天我们有新的很多的知识,然而在这些知识背后的那个支撑,我们可能把它理解为是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和量子物理学,它是构成了一个时代知识最基础的东西。《周易》这部书其实就有一点这样的性质,它对于中国其他的经书当中所呈现出来的知识系统,这本书就构成了它的一个支撑的支撑。正因为如此,所以《周易》这本书又可以被成为众经之经。《周易》这本书由于这样的性质,所以它影响中国人就非常的深远,以至于著名的历史学家顾颉刚先生曾经说过,阴阳五行,五行是另外一个系统,指阴阳而言的,它是《周易》这本书里面的基本思想方法。阴阳五行构成了我们中国人一切行为的定律,是不变的定律。尽管到今天我们大家并没有意识到我们的很多行为、我们的生活方式,但其实我们不自觉的依然会有一些表现。比如说我随便举个例子,这位女同学把你的左手伸出来,举高一点,大家可以看到她的左手上戴了一个玉环,你为什么没有把它戴在右手呢?她可能是无意识的表现,也有人把它戴在右手,但是一般来讲应该戴在左手,因为在中国传统里面左代表着阳,右代表着阴,所以民间看相会有所谓男左女右。其实左代表的阳是代表着它的珍贵一面,所以说你既然戴佛珠等等的就表示礼佛,所以戴在左手上就表示一个意思。比如说你跟人家敬酒,应该站在人家的下位,而不能够站在人家的上位,下位在哪里?右边。所以说这样一些生活的细微末节的表现,其实都是跟《周易》的思想依然是延续着它的思维惯性的。待会儿讲了以后大家可能会看到更多的一些问题。我们讲《周易》这本书虽然在两千多年以前,三千年甚至更久,但是它的基本思想方式和它形成的一种思考问题的惯性,直到今天依然影响着我们的生活。至于它还有很多其他层面的问题,当然在日常生活当中,可以说更为普遍地影响着我们的生活。但是另一方面,由于这本书是很久很久以前的,因此我们常常会对这本书有很多的地方充满着它的神秘性,以至于不知道怎么样面对它。假如说各位有兴趣到坊间买一本《周易》的时候,你会发现拿来翻起来读不下去,因为《周易》这本书可能让大家觉得不知道从何理解。其实可以理解,就像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当时也没有几个人能听懂是一样的。我不是要拿《周易》跟相对论作比较,我想说的是,它作为一个民族所有知识背后的那个基础性的东西,它肯定是有一些超乎于我们经验层面以上的东西,所以说我们对它的理解可能就有一些困难。我希望今天在我的演讲过程当中能够帮助大家消除这样一种神秘性,可以为你们以后自己有机会去读《周易》有一个基本的入门,这是我今天希望达到的目的。先简单介绍一下《周易》本身,作一个概述。关于《周易》的解释其实是一个比较多样性的,在座的同学们如果有兴趣的话,可以借来《管锥篇》,不知道大家是否知道这本书,如果知道这本书的话打开《管锥篇》的第一页,他写的第一个札记就是易有三名。就是《周易》这个书名本来就有好几个含义,周就有好几个意思,有人说这个周代表的是周朝、周代,第二代表着普遍,第三个代表着这个周是圆的,也就是说是循环的。易也有好几个意思,第一个是变化,第二个是简单,它也有不同的意思。其实就是说《周易》这个书现在一般我们都认为它是在周代所形成的,既然它是一个那时候人们对知识的理解,其实在周以前有商朝,商以前有夏朝,据文献记载,夏、商、周三朝都有自己的类似于《周易》这样的著作。在夏朝这部著作叫做《连山》,表明里面所提供的思想和知识就像山一样绵绵不绝、连续的。而商朝叫做《归藏》,就是所有的知识是深藏在那本书里面。《周易》就是《周易》。后来我们说夏、商、周三部这样的书流传后世只剩下了《周易》,而《连山》和《归藏》在后世的文献里面只留下了一些残篇,很少。也就是说《周易》这部书作为人们认识自然和人生知识的一个基础,这个书其实并不是说它是凭空来的,是在我们祖先认识过程当中有一个不断推进的过程,只不过这个推进的过程当中,周所提供的《周易》要比前两者更为人们所接受,用《论语》当中所讲的,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也就是周的知识和他们的认识,是在接受和吸收了夏、商的文明之后才产生的,所以它当然就可能胜出一筹。相传,《周易》的创作完成经过了三个伟大的人物,所以在易学史上有所谓的易经三圣这样的说法。这三个伟大的人是谁呢?第一个是伏羲。伏羲画卦,伏羲的工作是画了卦。卦是什么呢?卦就是八卦。我这里有两张图,我们只看卦,卦有乾、坤、坎、离、震、艮、兑、巽,至于他们后面那两句话,比如乾三连、坤六断,这是一个口诀,便于人们记忆,这一符号里面的天地,乾卦代表着天,坤卦代表着地,也就是说在《周易》的作者看来,八卦分别代表着世界当中八种最重要的东西,而由于这八种最重要的东西,又构成了整个世界的万世万物。当然在这个八卦当中又有更重要的卦,那就是更为重要的四卦,乾、坤、坎、离,也就是天地水火,韩国的国旗四卦其实就是乾、坤、坎、离,在《周易》里面两个最重要的卦称之为天地卦。这是伏羲的工作,创造了这八个卦。大家可以看这八个卦只是用两种符号来构成的,一个是两根短线,一个是一根长线,所以这种一根线一根线就称之为爻。在八卦当中可以看到是由阴阳二爻演化出来的。伏羲画的八卦在我们今天看来好像并没有什么了不起,就是一个符号。如果假设一下今天在座的各位都是从树上下来的猴,这些猴不可能像我们今天这样穿着各式各样的衣服,都是一样的光着屁股,现在我们要把这一群猴进行识别,给每个猴取一个名字,那也不容易,因为没有文字,所以我们必须要通过某种方式给大家区别开来。大家可以设想一下我们现在是古人,我们面对的世界是浑然一体万物的世界,我们现在要对万物进行明确的指称,很不容易。就好像我今天看到在座各位,我跟大家不认识,当然大家知道我叫什么名字,因为刚才有人介绍了,可是我并不知道你们叫什么名字,我现在要指认你们,就不太那么容易。所以古时候实际上是创设的一种符号体系,用这样一个符号体系能够来指认世界万物。可是大家可以看到世界万物很多,怎么可能用一个符号非常简单的把它指认出来?这就很难。大家都知道计算机能够在短期内大量的迅速计算,是因为它采用的不是十进位制,而是二进位制,周易恰恰就是二进位制。虽然在易学的研究当中,有学者认为周易对现在的二进位制数学有它的贡献,但是这只是一种说法,当然也有一些蛛丝马迹是可以证明这一点的,因为二进位的创造者莱布尼兹取得很大的贡献,而莱布尼兹早年是通过传教士接触到了周易,这在莱布尼兹大量的书信里面已经反映出来了。所以问周易对二进位制是不是有影响,可能也是有影响的。我在这里不讲这个问题,我想来说明伏羲画卦是如何通过这样阴阳二爻就能够把它区分出来的。一根阳爻,一根阴爻,那就好比是现在我们是从树上下来由猴子变来的人,大家把屁股露出来以后会发现,其他都一样,只有一个不一样,有雄性的,有雌性的,多一个把或者少一个把。就好像医院护士接生的时候就告诉那个母亲,或者是守在产房外面的父亲说,你生了个儿子,你生了个女儿,其实都一样,就是一个肉团,可是他告诉你这是一个儿子,因为他多了一个把。所以阴阳里面首先因为一个把来表明这是一个阳性,那是一个阴性,所以首先把两类人区分开来。区分开来以后,可是还有那么多人,怎么办?在雄性里面,都是阳爻里面,又看到那一群都是有把的猴子里面,有一批猴特别的刚猛有力,那就给他加一个把,而那个雄性里面不是那么孔武有力的,比较温顺的那批,就在阳爻上面加两个短线,表现他有点阴性。本来是一个混沌的,本来天地万物是一个圆,是万物混在一起的,首先分出一二,然后在一里面又分出一二。阴性的猴里面也可以分出,有些同样是雌性动物,有的雌性动物脾气比较像雄性,有些比较女性,所以它也可以再分。大家可以看到,又分出阳阴阳阴,每一个上面都可以分。所以有这样一个阴阳就可以衍生出一层层的上去,而这个衍生规律正是二进位制。2的N次方,当N=0的时候,就是没有关系,是1,是混沌不分的状态。当N=1的时候,就是2;当N=2的时候是4;当N=3的时候就是8。八卦就是这样出来的。所以不管世界有多么庞大,都可以用阴阳来简单的分出去,而且永远不会重复。所以说画卦非常重要,这是符号的创作,有了这个符号使得我们就可以通过这个符号来对这个世界进行表述和指认。比如说我们今天这么多人,我本来说外面的同学站起来,谁知道是哪个同学?好像老师在指你,其实我不一定在指你。可是如果我们有符号就可以很明确说,某某,当然也可能这个某某跟那个某某是重复的,没问题,我们再区分一下,如果他叫张三他也叫张三,没问题,我就说那个高个子的张三。这就使得我们可以通过语言把事物区分出来。周易画卦的很重要的作用就是能够让我们对这个世界有一个符号系统加以描述。经过很多年以后,到了周文王的时候,相传他的贡献就是把六十四卦一一对应,变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用它来解释人是社会的种种现象,所以就变成了演易,也就是我们今天所看到的《周易》,一共有六十四个卦,八八重叠就是六十四卦。所以所谓文王演易,就是由八卦上升为六十四卦。这六十四卦其实就构成了整个的知识系统,人们在日常生活当中如果遇到了问题,就会用六十四卦来决定自己的行为。什么意思?比如说今天我们每个人在决定要做一件事情的时候,这里有一瓶矿泉水,以我的经验我来这里讲课,主办方会给我提供一杯水,不管是瓶装的水还是一杯茶,我想这是干净的,假如是茶,里面倒了水,我觉得也是没问题。然后我再打开,它确实还是密封的,所以我就打开了,我就可以喝了。为什么?因为我的知识、我的经验告诉我,这杯水是没有问题的。可是假如说现在我拿了这杯水,我想应该是给我喝的,结果看到这个水为什么比正常的水少了,然后我再一拧,怎么这个口也已经打开了,好像是有人喝过了,那我就不应该再喝了。大家明白我的意思了吗?就是以我的经验和知识来判定这件事情是不宜做的,当我愿意去做表明这件事情对我是有利的,当我不愿意做就是这个事情对我是没有利的,因此在判定上我们就说,有利的事情就是吉,不利的事情就是凶,吉凶的判定就是很清楚的。虽然我们以为是清楚的,但是有时候可能是被人骗了,即使是被骗了也是有一种知识在支撑着你。比如说女同志一天到晚把脸上抹,她总认为把脸往上抹可以保护皮肤,其实这是一种错误,因为皮肤老是抹要老化了。可是所有的广告、所有的宣传、所有的知识告诉你,没有问题,这是好的,所以你就相信了,继续抹。这还是一种知识的支撑,总之是一种知识,我们所有行为的背后都来源于我们的知识。包括我们开汽车,我以60码的速度往前开,你怎么就放心的开呢?你就不怕你的车万一刹车有问题呢?万一刹车有问题不是就要撞死人吗?就像我们开着我们的汽车要过钱塘江,你怎么敢过呢?你怎么就不担心万一从这个桥上掉下去怎么办?所以以你的经验是没有问题的,或者以你的经验觉得有问题你就不做了。但是恰恰在我们的生活当中还有这样的问题,有一些事情你是必须要做的,可是以你的知识和经验就是没法判断,比如说所有的知识来帮你判断的时候,都是只有50%,好像这件事情可以做也是50%,不可以做也是50%,所以你就拿不定。拿不定我们怎么办呢?通常是用丢硬币的方法,但是现代人常常认为自己是有知识、有文化的,不愿意丢硬币,你真的愿意丢硬币吗?假如你丢了一个硬币的时候,本来你想花朝上是吉,花朝下是凶,可是你啪啦一丢,结果花朝上是吉的,可是你又想是不是再丢一次吧,再丢一次花又朝下了,一正一反,然后你就不放心,那我们三局二胜,再来一次,三句二胜之后还会来五次,有这样的经验吗?其实我们日常生活当中更多的是来自于什么呢?假如我不确定的时候我会去咨询别人,我去找我的朋友,告诉他这个事情,问他应该怎么做,我摆不定,你帮我分析一下。然后我这个朋友跟我说应该做这个事,他虽然讲得头头是道,可是我听下去觉得好像是有道理,但是我还是不敢。我再去问问另外一个,我的老师见多识广,他给我分析来分析去,结果说还是不应该做。其实我可以告诉大家,在这样不断咨询的过程当中,你的朋友、你的老师并没有帮你做任何的决定,只不过是你在不断咨询的过程当中,把你对未知世界的恐惧在这样的倾诉过程当中消解掉了,最后还是你自己拿定主意,但是你通过这样的倾诉解决了这个问题。所以我们讲,如果没有这样的问题我们可以问神,没有神的时候我们可以借助一个工具,那就是周易。周易就是一个知识系统,我们通过一套仪式来帮我们判定,做这个事情的决定是吉的还是凶的。这就是我们讲的周易的作用。同学们可能会问我,老师你说,这样一套周易的占卜,如果是吉,如果是凶,准不准?我告诉大家,准。这个准不准也是个概率,什么叫准?100%那是准,连孔夫子也说没有100%,有75%可能就不错了。比如说我们不知道明天股票是涨还是跌,你每次就按照算卦来定,有75%那也不错了,你肯定这辈子还是赚多赔少,还是赚了。可是既然如此,我告诉大家,你不用周易来算也可以,所以周易就会衍生出简易卦。大家在寺院里看到过用三个铜钱卜卦吗?那个就是简单的三个铜板就可以。甚至还有更简单的梅花易,拼就行了。还有刚才这位老兄讲了,你就拿个硬币投。但是你要记住,我们说统计你的75%的胜算是你的一生吗?从今天开始凡是遇到疑难问题你就投硬币,凡是花朝上的就是吉的,花朝下就是凶的,你不要老反悔,因为投硬币很简单,投一次就是投一次,如果是花朝上就是吉,如果是花朝上就是凶。从现在开始一直到老,你把每次结果计下来,你会发现75%的胜算。既然如此我们为什么还要用投硬币呢?我们为什么还要演卦呢?投硬币很简单,正是因为太简单了,所以你不相信它,我们有没有这个经历?你花了很多钱买的东西就以为是好东西,其实花很多钱买来的和花很少钱买来的东西是一样的东西,就是因为你花了很多钱你就当它是个东西,就是这样。所以演卦的时候要卜一个卦要费很多的周折,古人算卦很认真的,在一个固定的地方,要洗澡、要沐浴、要焚香,然后用非常正式的仪式进行演卦,所以这个过程非常神圣、非常认真,所以你得出一个卦大半就不会随随便便的推翻它。就好像你考大学的决定,选择某个志愿都是很认认真真想过的。或者说再举一个庸俗的例子,男男女女谈恋爱,谈来谈去,到 后说跟他结婚了,你要知道一结婚就意味着你把你的一辈子赌上了,可是你就会很认真的生活,不会今天结婚明天就离了,其实尽管这个风险是巨大的,你就把自己一辈子绑架在这个人身上了,很莫名其妙的。所以我们讲它是很慎重的过程,很神圣的过程,所以我们有很多的仪式,婚礼等等搞来搞去的事情,很庄重。演卦也是一样,通过一个非常严肃神圣的过程,然后我们得出一个卦,我们对这个卦就会有一种敬畏,然后我们就会说吉就是吉,凶就是凶。 文王演易以后的六十四卦纯粹就是一本占卜的书,什么是占卜的书?就是断吉凶的书。可是到了第三个伟大的人物,孔子读了几回就写,写了再修改,等等这样搞,一搞了就搞了十篇文章,这十篇文章是孔子解读《周易》文字,所以称之为系辞,就是这些话是挂在那六十四卦下面的,所以孔子的内容变成了最早的对《周易》的解释。《周易》本身被称之为经,对它的解释我们都称之为传。孔子有一本书《春秋》,《春秋》到了汉代有不同的学者来解释,或者同时代的人就有人来解释,解释的那个东西就叫传。比如说我们知道有一个叫左丘明的人来解释《春秋》,所以左丘明的解释叫做《春秋左传》,还有一个《谷梁传》,还有一个《公羊传》。本来传的地位是比较低的,但是因为孔子的地位高,相传这个传是孔子写的,孔子的《论语》都变成经了,四书里面第一部是《论语》,所以孔子写的对《易经》的解释也同样变位经。所以虽然分为《易经》和《易传》,但是《易经》、《易传》这以后就合二为一了,构成了我们今天所看到的一个文本。通过这样一个过程,由于孔子的解释,使得《周易》这部书又从一个纯粹占卜的书变成了一部知识的经典。但是当我们说这部书是知识的经典的时候,我们说它是一部哲学的著作,而不是科学。因为科学是一个近代的概念,严格的科学是通过实验来验证的,是可以被证实的东西,那叫科学。可是古时候像《周易》里面很多东西并不是实验可以证明的,很多实践当中的问题是没法证明的。可是这些东西我们说它不是宗教,因为宗教有一个神,有一个信仰,它不是宗教,它的所有道理是建立在对于一个知识的阐述上面的,是通过你的经验理性阐述上面的。比如说复卦里面有一爻,不远复。走得不远就要回头。这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说我们每个人在自己的生活当中、工作当中、学习当中难免会要犯错,犯错就好比背离了你的主体,你的本体离开了,可是你要是时时的不远就要回头,就是这个错误才犯、才有萌芽,你就能够回头,这样这个错误就没有问题,所以叫做不远而复。当一个父亲给自己的儿子取名叫复的时候,他其实就是告诉你,用这样一个名字提醒你,你要时时刻刻反省自己的缺点,不要走得太死。在我们中国文化里面有大量的人是用《周易》来取名的,比如严复,上海过去有个著名的周而复,随便查一查会有很多。《易传》经过孔子的完成以后,它就变成了一部哲学的著作,所谓哲学的著作就是说它不是宗教的著作也不是科学的著作,它是介于两者之间的,它的特点是诉诸于理性,而不是诉诸于信仰,它的结论又是可以用经验来印证,但是又不可以用实验来证明的,是这样一个情况。这里的一个问题是,《易经》和《易传》加起来以后,使得《周易》的性质就变成了它的复合型,它既是一部占卦、占卜的书,同时又是一部哲学的书,所以不同的人在运用它的时候就自然会有不同的选择,这里是大家要注意的。这是我讲的第一个问题。我要补充一下,我刚才所讲的,《周易》这部书经过了伏羲、文王、孔子三个伟大的圣人,这只不过是说大家把它理解为这本书经过了三个长远的时代,未必就是这三个人的创作,它只代表了那个时代。比如说画卦的应该是属于伏羲那个时代,而演易的时候大致在文王的那个时代,而创作《易传》的十篇文章大概是孔子发起,但是它的完成可能是由他的在传的学生一点一点完成的,所以经过了三个不同的时段。在说明下面我要举例六十四卦的时候我先说一下这两幅图,一个先天八卦,一个是后天八卦,因为待会儿讲到应用的时候会要用到这两个卦。先天八卦、后天八卦这两幅图都是宋代人根据《周易》里面文字的形象化的描述。图书、图书,今天我们的图书馆叫图书馆,什么叫图书馆?就是藏书的地方,为什么叫图书呢?是有图有书,以前只是书,没有图的,有图是后来加进去的,是为了书传播的方便。就像小的时候我们看连环画,我们看图比较容易理解,宋代的时候学者们在传播《周易》的时候,为了让它更为形象直观,所以把《周易》里面的很多文字通过图来表现出来,其中先天八卦和后天八卦是来自于这两幅图。当然这两幅图到底表明了什么问题,其实学术界各有不同的看法。我想用一个简单的解释,所谓先天八卦,大家看这幅图意识到,八卦两两之间的符号是完全对称的,先天八卦以天地为对称,而后天八卦以坎离为对称,是水火为对称的,但是其他的卦就不是对称的。这里就意味着什么?任何一个事物都是由阴阳构成的。中国人讲,你今年几岁,我们多半讲虚岁,为什么讲虚岁呢?因为中国人从受孕那一刻起就算是生命出来了,西方人讲周岁,所以我们生下来你的生命已经是十个月了。一个生命的形成是由阴阳二气的结合。从理论上来讲,天地阴阳之气的结合应该产生的事物是完美的,所以从理论上来讲,先天而言,万物应该是对称的。什么意思呢?就是你生下来就应该是两个耳朵是对称的、两个眼睛是对称的,眉毛是对称的,嘴巴也是对称的,整个人的形式就是对称的。可是同学们回到家里自己面对镜子照照看,你都会发现多多少少都会有不对称的。而且我告诉同学们,年纪越大不对称就越来越厉害,如果你生病的时候不对称就更明显,如果到老了快死的时候就彻底歪了,鼻子、嘴巴都歪掉了。所以后天是不对称的。这个道理是什么意思呢?就是理论上的对称在天地阴阳之气感应一刹那产生这个事物,受胎时候形成一个物的时候,它可能受到当时那一点点的影响,或者有一点点的不完美性,所以它就发生了一种偏转,所以它就不完美。一对夫妇生三个孩子,都很优秀,也长得很好,理论上应该说三个孩子都是一母同胞,应该是长得一样的,可是就是有智力、脑力、体力的不一样,为什么呢?可能就在受孕那一刹那阴阳之气发生了偏转。所以先天和后天有区别。通常先天是用来算命的,在江湖上面使用,而后天八卦是用来断风水的,因为后天八卦是帮你来调整,算命算的是先天的,你是怎么回事,因为这早就定了,我们讲命定了,生死由命,富贵在天,早就定下来了,但是后天是可以调的。这是解释这两幅图,解释之后待会儿讲应用的时候大家才知道有什么东西。然后解释卦,六十四卦就是有六十四个这样的卦形成的。这是六十四卦的第一卦乾卦,卦一就表明它是第一个卦。乾上乾下,这就是乾,告诉你上面是乾下面也是乾,也就是六到线都是阳线。怎么读这个卦,《周易》有自己的读法。《周易》的读法从下往上读,六根爻是从下往上读,最底下的爻叫做初,第二根爻叫二,第三根爻叫三,第四根爻叫四,第五根爻叫五,最上面那根叫做上,所以是初、二、三、四、五、上。九是什么意思呢?九代表的是阳爻,所以当我们说初九,就一定代表着最底下那根爻是阳爻,如果是阴爻我们就称之为六,我现在说六二,就是说第二根爻是阴爻,这是读爻的方法。第一根爻告诉我们是潜龙勿用,这是对于初九的解释,每个爻都有一句话来解释,这句话被称为爻辞,刚才孔子十篇里面有一个系辞,这个称之为爻辞。乾卦也有一个解释,叫做元亨利贞,这是对乾卦的解释。乾卦跟其他的卦有区别。在六十四卦里面,乾卦跟坤卦跟其他的卦有区别,那就是乾卦跟坤卦都有最后一句话,用九或者是用六。其他的六十四卦是没有用九、用六的,就是六根爻辞的解释就OK了,只有它是有用九和用六的。换言之,到底用九和用六怎么解释,历代的易学家有完全不同的解释。有一种说法是说因为有一个变爻的问题,如果全变那么就用用九,这是有不同的解释,我们不去管它。六十四卦都是这样的,这个卦来说明什么问题?假如说我遇到什么事,今天把握不定,我就来占一卦。啪,是乾卦。乾卦是什么意思呢?它代表着宇宙万物的本原,它以天为象征,我们看到天上云在那里飘来飘去,天上下雨,所以万物成长,所有事物在这种成长过程当中并行了。天有光明有黑暗,日夜循环,所以时间也就确定了。所以天象的变化使得我们所有的人可以按照自己本来的位置确定你的性质、你的轨迹,每个事物各尽自己的本分来做事情,所以形成了一个和谐的宇宙,所有的事物都得到成长,天下各国都很安宁平和,所以乾卦是告诉你这样的意思。这里只是讲它的意思,还有六条爻,这个图像的意思,所以他来解释这个象。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这六根爻表明什么呢?表明很刚毅,不变。大家看阅兵式的时候,飞机飞过要拉喷气,为什么要拉这个喷气呢?是一种速度感,让你感觉到是很强硬的一种意象。所以用天象就表明宇宙是很刚健的,什么是刚健呢?他不会随随便便改变,他也不会改变。《诗经》里有一句话,“风雨如晦,鸡鸣不已”。什么意思呢?也就是说鸡到了

怎样才能看懂周易

据我的经验。我们之所以觉得周易神秘,主要是因为周易的一套思维模式与从小接触近现代西方思想教育中学习的思维模式有很大差异。
仅就周易而言,它主要是用八个卦象的结构特征来效法归纳世界上的万事万物。利用“天、地、山、泽(水泽)。水、火、雷、风”八大自然事物的相互作用的现象原理来统筹概括说明万事万物的道理。
为了少走弯路,我个人为你应该首先了解一下周易是什么东西,古往今来人们是怎样看待与运用它的。这方面的著作应该具有“科普”的性质。推荐南怀瑾的《易经杂说》和《易经糸转别讲》(但开始对书中的某些说得神秘莫测的方法可先放下不管,否则容易钻进死胡同。这两本书在网上都可以看),然后可研读一下《周易入门》--李一忻著。周易的注解书籍很多,但大体都差别不大,不妨多浏览几家的参合研究了解。
李一忻的周易入门中介绍了你下面应该走的路。如果你的目的是为了了解周易这一神秘文化。建议你把周易的各种预测方法(梅花易数、六爻、春秋古筮法等)当游戏来玩一玩了解一下它的作用形式即可。如果你想从中得到什么超人的本领,劝你在有了前面的学习基础之后多了解一下社会历史再三思而后行!
真心给你我的经验:靠不住!对绝大绝大多数人来说是这样(当今的中国易坛“大师们”中有没有一个真能知道过去未来的其实是大有问题的)。但利用它们来了解体悟周易的象数本质来说也是必要的。南怀瑾老先生研究易经的精神我是很赞同的。
另外,八字命理等东西其实与周易几乎没有什么关系。那是另外一种系统,纯粹是算命术(天干地支五行是这些学说的灵魂。而周易的灵魂是阴阳八卦。当然两者在有些术数方法上有混合交叉的地方)。哲学上的成就与周易有天壤之别。你不用读懂周易,甚至完全不了解周易也可以直接学习它们。
其实周易说难也难,说简单也很简单~

如何读懂易经

如何读懂《易经》在网上读到一篇有关《易经》的文章,其中概括了《易经》的四大技术,这四大技术是:

1.全息对应论:万事万物都是相互对应的,没有单独存在的道理,一件事情的发生,往往预示着另一件事情也会发生,就像食物链与食物网一样,人、事、物都是相互关联的,一个人改变了,必会影响与其相关联的所有事物,一件事情改变了,必将影响与其相关的所有人,我们都生活在一个全息网络中。

2.五行生克制化论:万事万物都可以归类到五类元素:既:金木水火土,一物生一物,一物克一物,没有最强者,也没有最弱者。事物在相生相克中才能得到发展,我们人也分为五种人,相生规律是:金水木火土金,相克规律是:金木土水火金,从此可以看出只有相对最强与最弱,没有绝对最强与最弱。

3.阴阳论:万事万物都分阴阳,阳中有阴,阴中有阳,纯阳纯阴的事物是不存在的,大慈善家也有见不得人的一方面,十恶不赦的罪人也是有良心的,阳久必阴,阴久必阳,阴阳是互相转化的,一个人的成就到达最高峰时必将走向衰弱,一个人失败到极点时,也是成功开始的时候,万事不能做得太绝,太绝对了容易出问题,要穷寇莫追、网开一面。

4.时空论:万事万物的变化都随着时间、空间的变化而变化,时间或空间变了,事物也会随着变化,做事情不可冒进,也不可畏缩不前,不仅要逢时,还要逢位。

杰克韦尔奇是世界管理大师,让他来管理中国的企业,他也许或成为一个大笨蛋,因为空间变了,你在这个工作岗位不顺心,你可以换一个工作岗位,因为空间变了,人也会变化的,今年你非常倒霉,喝凉水都塞牙,说不定明年你就大展宏图,商场得利,官场得权,情场走桃花运,因为时间变了,人也会随着变化。 赞同之余,思绪顿开,提笔千言,一挥而就。 《易经》被称为中华文化的根,大约在新石器时代就诞生了,是中国进入文明社会的重要标志。它不但是最早的文明典籍,也对中国的道教、儒家、中医、文字、数术、哲学、民俗文化等产生了重要影响。 当然,现代人对《易经》的了解并不多,很多人仅把它当作是一本占卜之书。也有不少学者从宗教、哲学、、军事、艺术等多个角度去诠释《易经》。但我认为,如果不能真正明了《易经》的本质,仅从应用的角度去理解《易经》,终究还是“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也许有人不知道,以计算机为代表的数字化技术,其基本原理正是来源于《易经》。但是,现代科学并未能实现对《易经》的破译。在现代人眼中,《易经》依然是神秘莫测、晦涩难懂。而《易经》在预测中的应用,更是现代科学难以接受的。那么,《易经》到底是是一部什么样的经典呢? 据史料记载,《易经》是远古众多圣人根据大自然的发展变化规律经过很长的年代创作并不断修改而成的。

其中,经上古圣人某一时期集成为《连山古易》。圣人盘古之后世,因时又作《归象易》。又经过很长年代,圣人观察大自然变化,重修易经,作成《归藏易》传于伏羲。《归象易》偏重于个人修行及人类发展的问题。到周文王时,自然及社会环境又发生变化,文王对易经进行了演绎发展,而名《周易》(“周”意为周朝,圆周,周转回归)。到孔子时,其在《易》的基础上增加了释义(经),被后人合称为《易经》,不过,其所增修偏重于义理(哲学)。 所以,后人对于“易”解释,基本有四种,1、上日下月为易,2、如蜥蜴变化为易;3、化繁就简为易;4、金乌,大日,生命。 对于“经”的释义,也有三个,1、通“径”字,路径;2、经典;3、方法。

综合起来,《易经》的作用就是指导人们深入观察自然界的各种现象,认识天地、阴阳相辅相成、辩证统一的科学奥秘,充分把握天时、地利、人和之际遇,在比较好的环境中实现人生的最大价值。 下面,我们以乾卦为例,领略一下的《易经》精妙。 乾:元,亨,利,贞。 初九:潜龙,勿用。 九二:见龙再田,利见大人。 九三: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 九四:或跃在渊,无咎。 九五:飞龙在天,利见大人。 上九:亢龙有悔。 用九:见群龙无首,吉。 彖曰:大哉乾元,万物资始,乃统天。云行雨施,品物流形。大明始终,六位时成,时乘六龙以御天。乾道变化,各正性命,保合大和,乃利贞。首出庶物,万国咸宁。 可以看出《易经》的表述形式虽然非常简明,但其内涵却颇为丰富。这也是现代人难以全面、深入理解《易经》的重要原因。 以笔者之见,《易经》的思想可概括为以下两个方面:

一、《易经》是对世界的数字化描述。 从现代科学的观点看,《易经》是一种人工编码系统。它由阴阳卦符组成了八卦、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三个不同水平的系统层次,同时配以卦辞和爻辞进行文字说明,有着严密、完美的内码数理结构,是目前所知的上古文明中层次最强、结构最严密的符号系统,也是最早运用系统论的典型。《易经》系统的开放性和兼容性为后世系统论应用树立了典范。 通俗的讲,《易经》用“阴”、“阳 ”两个符号对世间万物进行系统分类编码,如“乾”表示为六个(—),“坤”表示为六个(--)。如果用现代数字化方式表示,即乾为(111111)、坤为(000000)。有了这样一个基本思路,时空中的任何的事物都可以用两个基本符号表达了。这一思路,正是现代数字化技术的基础。 更重要的是,这种表示方法不仅将看似没有关联的具体事物抽象为可以进行数学运算的二进制编码,更突破了时空维度对事物的限制。在《易经》的编码系统中,任何维度空间中的事物,都可通过一组编码来进行表示,只是其编码的长度将有很大的不同。

二、《易经》是多维认知的三维化。 上面,我们只讲了《易经》对宇宙万物的描述方法,更进一步,我们需要深入了解《易经》的产生及应用机理。

1、为什么要用(—)和(--)两个符号而不是十个符号来表示事物? 在日常生活中,一切事物都包含于两个最基本、最稳定的属性之中。如生命的生与死;天气的凉与热;天象的夜与昼;事件的成与败;方位的前与后;事物的有与无等等。所以,用阳(—)和阴(--)这两个符号表达事物决非人的主观选择,而是古代圣贤对自然事物敏锐而精准地把握。

2、符号与事物的对应关系是人为的吗? 在现代计算机的编码过程中,符号与其所表达的事物之间的关系确是人为的,这一点是无法否认的。但《易经》的编码规则却并非人为的,要想说明这一点,我们就不得不谈到另外两个概念,即天人合一与多维思维。 天人合一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一个最为核心的概念。从《易》的产生来看,即有“河出图,洛出书”的说法。说明《易》本身就是古人对自然感悟的结果,即《易经》的编码规是建立在对整体把握基础之上的。 当然,不是所有的人都可以从自然现象中感悟出宇宙的规律,就如蚂蚁无法理解飞鸟的境界一样,认识能力与思维能力的局限决定了对同一现象的理解差异。以实证和思辨为基础的西方文明,推动了物质文明的不断发展。而被西方称为神秘主义文化的东方文明,却造就了《易经》、《黄帝内经》、《道德经》等一大批让现代文明无从超越的精神财富。究其原因,就是因为这些古代圣贤具备“天人合一”的整体思维能力,我把这种整体把握的思维方式称作“多维思维”。(虽然这样的提法让很多人难以接受,但如果不能深刻理解古代圣贤的思维方式,《易经》将成为永远无法破解的迷。)当然,这种多维思维的认知结果是常人用逻辑思维(或称作三维思维)难以理解的。《易经》是古代圣贤为我们编译的多维认知的三维读本。

3、为什么《易经》可以用来预测未来? 《周易》在我国古代是一部用来占筮的书,那么这种预测的理论基础是什么呢? 根据现代科学的普遍认同的观点,我们所处的世界是由四维时空构成的世界,但时间是单向流逝的,即只能从过去指向未来。所以,我们只能了解过去而无法预知未来。 但根据《周易》的思想,万事万物都是紧密联系、相互对应的,每个事物都是宇宙整体网络中的一个节点。一个事件的发生,是宇宙整体运行的结果,同时也预示了其它事物的变化,就像食物链与食物网一样。人、事、物都是相互关联的,一个人改变了,必会影响与其相关联的所有事物,一件事情改变了,必将影响与其相关的所有人。世界是一个全息的网络。 同时,由于网络中的每个节点都可按照自然规则进行数字化编码,所以,通过数学推演,即可获得每个节点在任何时空中的状态与运行规律,这就是我们常说的预测,只是以《易经》为理论基础的预测,更强调“算”的运用。

4、《易经》的演算方法及其解释。 根据《易经》的思想,预测包括以下三个基本步骤: ①、进行事件关联。即确定要预测的事件并将其与某一具体操作事件关联,如想好要预测的事件并通过投掷硬币来实施。 ②、对关联事件进行数字化编码。如通过投掷三枚硬币来获得一组符号信息。 ③、通过推演获得一组编码信息并加以解释。即将获得的编码信息与《易经》中的卦辞、爻辞对照并分析得出结果。 这里,人们通常会存在以下几个疑问: ①、事件与偶然事件的关联有意义吗? 在多维思维状态下,事物在四维时空中的运行变化规律是确定的。但对大多数人而言,这种多维思维的状态的很难领会的。事实上,《易经》为多维思维向三维思维进行变换提供了一个思路,即通过对三维事件的数字化编码,并进行四维变换而获得对时间维的定位分析。当然,从三维思维的角度看,这种变换必然是偶然且不可控的。所以,占卜的方法都是用三维思维能力无法控制的。 ②、偶然事件可以判定未来的客观事物吗? 前面我们已经讲过,根据《易经》思想,万事万物都是紧密联系、相互对应的,每个事物都是宇宙整体网络中的一个节点。所以,不存在真正意义上的偶然事件。 ③、编码信息的解释一定是正确的吗? 这是预测准确与否的关键环节。事实上,对于具备了稳定多维思维能力的人而言,占卜的方法都是多余的。但对于尚未具备这种能力的预测者而言。对编码信息的解释与心理测验的解释一样,需要一定的知识、经验与悟性。 综上所述,我们不难发现,真正读懂《易经》是件既简单又困难的事情。对于具备了多维思维能力的人而言,《易经》不过是一本多维思维智慧的三维译本,根本就是多余的;但对于无法领悟多维思维的人而言,《易经》是一本叩开多维思维的敲门砖,透过它,您可以感受到多维智慧与多维世界的美妙境界。

周易如何看卦呢?

六爻安定的,以本卦卦辞断之。
一爻动,以动爻之爻辞断之。
两爻动者,则取阴爻之爻辞以为断,盖以“阳主过去,阴主未来”故也。所动的两爻如果同是阳爻或阴爻,则取上动之爻断之。
三爻动者,以所动三爻的中间一爻之爻辞为断。
四爻动者,以下静之爻辞断之。
五爻动者,取静爻的爻辞断之。
六爻皆动的卦,如果是乾坤二卦,「用」辞断。乾坤两卦外其余各卦,如果是六爻皆动,则以变卦的彖辞断之。
以上是南怀瑾先生的断法
2.还有一种是朱熹《易学启蒙》提到的占断方法:
六爻不变,以本卦卦辞断;
一爻变,以本卦变爻爻辞断;
两爻变,以本卦两个爻辞断,但以上者为主;
三爻变,以本卦与变卦卦辞断;本卦为贞(体),变卦为悔(用);
四爻变,以变卦之两不变爻爻辞断,但以下者为主;
五爻变,以变卦之不变爻爻辞断;伐
六爻变,以变卦之卦辞断,乾坤两卦则以「用」辞断。
周易如何看卦? 我来回答
你所摇出的卦,除了本卦,还有之卦,就是变爻之后所得的卦。一般来说,没有之卦的就看本卦的卦辞。如紶有变爻,有一个变爻,就看变爻的爻辞。也就是你所说的初九、九二、九五……这些,都是某一个爻的爻辞。
1、没有变爻 :在《易经》中查出本卦的卦辞, 根据这个卦词的意思来解释你算的这一卦。
2、一个变爻 :在《易经》中查出本卦的变爻的爻辞,根据这个爻词的意思来解释你算的这一卦。
3、二个变爻 :在《易经》中查出本卦的两个变爻的爻辞, 根据这两个爻的爻词的意思来解释这一卦,但是要以上爻的爻词为主。
4、三个变爻 :在《易经》中分别查出本卦和变卦的卦辞,以本卦的卦词为主,变卦的卦词为辅, 综合解释你算的这一卦。
5、四个变爻 :在《易经》中查出本卦中两个没变的爻的爻词, 根据这两个爻词的意思,以下爻的爻词为主来解释你算的这一卦。
6、五个变爻 :在《易经》中查出这个本卦的变卦,然后用变卦中不变的那个爻的爻词来解释你算的这一卦。
7、六爻皆变:在《易经》中查出这个本卦的变卦, 根据这个变卦卦词的意思来解释你算的这一卦。
易经中出现变爻的话是按本卦爻来解还是按变卦的爻来解我来回答
有动爻就有变爻,就有变卦,但是变卦的五行不是按变卦的卦宫来装的,必须按本卦,比如变卦的坎为水,兄弟爻应当是水,但是本卦如果是金,也必须以兄弟爻是金来装五行的。变爻不能代表什么它除了能对使自己变的动爻产生作用以外,对任何爻也不能作用,另外就是和本挂爻于其他爻,构成三合局,别的都不行的

如何才能真正看懂周易?

根据我2003年11月2日还原的“周文王被拘羑里演阴阳成八卦、六十四卦法”的认识,周易爻辞卦辞完全是按照阴阳演成六十四卦的次序来撰写。阴阳演成六十四卦有32种成象次序,六十四卦爻辞有32种读法,而不是传统的“一二三四五六爻”这样一种读法。史书记载第一个解释周易的孔子根本不知道八卦、六十四卦怎么来,也根本不知道周易爻辞怎么撰写,孔子解易用的是儒家学说的知识范型,而不是周易的知识范型,因为孔子不懂周易是怎么写的,他实际上是在猜周易些什么。孔子之后两千多年的时间里,可以说所有说易解易的人都在效法孔子,都在用孔子创设“从文字到文字”的“望文生义解易法”来读解周易,大家都在猜周易写什么,很可惜没有一个人猜对!也就是说,传世的说易解易的书,是没有办法使人真正读懂周易的。要想真正看懂周易,首先一定要知道八卦六十四卦是怎么从“一阴”“一阳”演变而来的,其次就是要总结出一阴一阳这两个简单的符号演变成八卦、六十四卦的整个过程都展示了什么规律,最后才是去读周易六十四卦的爻辞卦,前面两步走好了,你会发现周易很容易读,一点都不晦涩难懂。

周易如此晦涩难懂,怎样才能看懂周易卦象?

由简至难,慢慢的一步步了解,简单谈一下,《周易》六十四卦卦象是中国传统文化范畴,很多人对《周易》六十四卦卦象十分推崇,但大多数人都对《周易》六十四卦卦象缺乏了解。什么是《周易》六十四卦卦象呢?

《周易》有六十四卦,每个卦都有卦名,按六十四卦卦序排列为:乾、坤、屯、蒙、需、讼、师、比、小畜、履、泰、否、同人、大有、谦、豫、随、蛊、临、观、噬嗑、贲、剥、复、无妄、大畜、颐、大过、坎、离、咸、恒、遯、大壮、晋、明夷、家人、睽、蹇、解、损、益、夬、姤、萃、升、困、井、革、鼎、震、艮、渐、归妹、丰、旅、巽、兑、涣、节、中孚、小过、既济、未济。

2、《周易》六十四卦卦象的具体解析是什么?

乾为天——“易经”曰:“乾,元亨利贞。”所谓元亨利贞可以比喻为春、夏、秋、冬,元是春天萌芽成长的意思,亨为夏天,万物快速的成长发展。利为秋收,贞为种子,以备来年之用。表示着天地间万物生长与发展。坤为地——乾为天,是男性的,支配的,主动的,但是坤为地,是女性的,受支配的,被动的,潜意识属于阴,是被动的,伟大的事物与母性创造有关,虽表示有顺从心,但也启示成功与达成目标,有了愿望和计划,实践时要有信念。

水雷屯所有的事物都有困难,很少能顺利达成,尤其开创期格外辛苦,开始有困难、考验、受了挫折而不振作勉强去做,一定会遭受致悲惨的后果。山水蒙---“蒙”就是无知的意思,表示未成熟的青年,同时表示年轻人经常想做的各种事情,重要的是要自觉尚未成熟,一切要谦虚,尊敬有智慧的长辈和指导者。水天需——等候机会的到来和补充精力,等候机会绝不是消极的方法,心里应该经常探索向往的地方,充分利用想像力,外表看来是静止,事实上,你心中却活泼地活动着,就是等待时机。

展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