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卦求学业,金榜题名之卦全解

2023-09-25崇庆运势网热度: 17898

求乾卦对学业的解释

乾卦:刚健中正,是上卦哦
象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象征天,喻龙(德才的君子),又象征纯粹的阳
和健,表明兴盛强健。乾卦是根据万物变通的道理,以“元、亨、利、贞”为卦辞,示吉祥如意,教导人遵守天道的德行。
说明你的学业应该是一片光明的,可能当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但请你记住: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行拂乱其所为。
加油!!

13易经文言乾卦第三爻:“君子终日乾乾,夕惕tì若厉,无咎。”何谓也_百...

原文

九三曰:“君子终日乾乾,夕惕tì若厉,无咎。”何谓也?子曰:“君子进德修业。忠信,所以进德也。修辞立其诚,所以居业也。知至至之①,可与言几也。知终终之②,可与存义也。是故居上位而不骄,在下位而不忧。乾乾因其时而惕,虽危无咎矣。”

注释

①知至至之:前一个“至”是名词,后一个“至”是动词。知道事物的发展方向,就努力促成它。

②知终终之:前一个“终”是名词,后一个“终”是动词。知道事物发展的结局,就适时地结束它。

直译

九三爻辞说:“有才德的君子白天勤奋努力,夜间认真反省,纵然处境困难,终究没有灾难。”这是什么意思?孔老先生说:“君子努力培养德行,增进学业。以忠信来修养德行,以修饰言辞来建立诚信,这是本人事业的立足点。知道事业可以发展就发展它,从而勤奋地捕捉转瞬即逝的机遇;知道事业该停止就停止它,从而维持行为的道义。所以,处于尊贵的职位而不自满,处于卑贱的职位也不忧愁。君子刻苦勤奋,随时进步警惕,即使处境危险,也没有灾难。”

详解

“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这是乾卦的九三爻的《爻辞》,后面的话是从人文的角度来解释这句话的。首先看九三爻的位置,是阳爻得阳位,是得位,得位就有力量。

九三爻位于内卦的外爻,即将跨人外卦,是积累到一定程度需要跨越的时候,充满了风险与机会。

“终日乾乾”,“乾乾”表示日有所进,每天都在为跨人外卦而积极运作,就像在升官前的状态,马上就要被提拔了,自己该表现的能力得表现出来,上下级的关系处理好,但是只知道“乾乾”还不够,还要明白“夕惕若厉”,“夕”指晚上;“惕”,就是警惕,在这里更是指敬慎之心;“厉”是厉难。

想要再进一步是很难做到的,从普通职员升到科长很容易,但越往上就越难,就像金字塔一样,越往上,人的水平就越高,想要在精英中出类拔萃就更加困难,所以在积极上进的同时还要特别小心谨慎,要像面临厉难一样,步步都惊心,因为不进则退,要积极表现又不可张扬,这个火候一定要拿捏好,这样做的结果也只是“无咎”,没有咎害而已。

这也是由位置决定的,你跳得太高吧,上边的人看不惯你,担心你有争权夺利之心;如果你不表现吧,又觉得你做事不主动、没有主见,很难得到上司的赏识与肯定,所以在九三爻的位置,一定要“夕惕若厉”,因为这个时候是人生最关键的时候,也是人生重要的瓶颈,一旦突破就完全不同,就会进入到另外一个局面,人生又是另一番天地,要不然.就永远困在内卦里面。

后面孔老先生又讲了很多,看了这些语言,你就知道后儒们不少的理念其实都是来自于《易经》。

“君子进德修业。忠信所以进德也。”

“修”在《说文解字》里的解释是:饰也;在这里是修省、自省,不断反省自己的行为。要知道因时而变,要随着自然与社会规律而不断提高,一定要随时调整自己提升自我。其实“进德修业”是两个层面,“进德”是心,不断修为自己的心灵,不断地学习;“修业”是行,按照天地大道行事。当然了,你“进德”是为了“修业”。

为什么后面突然讲“忠信”?不要狭隘地理解这两个字,不是一味地要别人对自己忠诚或对别人忠诚。

“进德修业”的核心就是“忠信”,然后再点题“忠信,所以进德也。”首先要保持自己的内心有信念,能够随时随地随环境而做调整,但不放弃自己的行为宗旨,在任何时候,不要忘记自己的角色与方向。“进德”实际上是对自己心里的“义”的进一步的坚定。“义”存于心,而“进”存于外。

“进德修业”是进一步维护了你的“义”,然后才会有正确的行为,就是德。“君子终日乾乾”的核心就是“进德修业”。   
“修辞立其诚,所以居业也。”这个“修辞”也是修为、自省的意思,看看这个“辞”,左边一个“舌”,右边一个“辛”,说出来的话是要负责任的。人不诚,多表现在言语上,修其言辞,立其诚意。这种“修辞”就是自己的诺言一样,说出来就要执行,不管遇到什么困难和诱惑,你都得顶住。心中有所想,据以行为,跨入门槛,然后为你的理想而奋斗,这就是“居业”。

“知至至之,可与几也。知终终之,可与存义也。”“知至至之”,就是知道了目标与方向,然后就去做。  “可与几也”,我可以追随它。这其实也是“进德”之事。“知终终之,可以存义也”,就是能够为“义”坚持到底,持之以恒,每天都能“进德”,用行为证明自己的“义”,说到底,都是为了心中的“义”。心中有“义”,才能够“进德”,心中有“义”,才能够“修业”,心中有“义”,才能够“居业”。 如果心中没有“义”,就不可能“进德修业”。

“是故居上位而不骄,在下位而不忧。”是指九三爻的位置,在即将跨人外卦之际,不进则退,也需要进德,也需要两手准备,不卑不亢。“居上位而不骄”,九三爻居下卦的上位;“在下位而不忧”,九三爻属于下卦,位处上卦的下面。因为心中有“义”,才能做到不骄也不忧,这也是君德的体现。

我们在生活中经常看到居上位很跋扈hu的人,本来都是称兄道弟的,一高升就翻脸不认人了,趾高气扬或者冷冰冰,生怕你沾了他的光。心中没“义”的人就是这样,容易得意忘形,也容易一蹶不振。

而心中有“义”的人从来不显山露水,不管身居高位还是低位,都很坚定心中的“义”。其实人们心中都有一杆称,如果你整天像螃蟹一样横行霸道、居功自傲,虽然别人现在没机会治你,总有一天会想办法把你蒸来吃了,眼看你有机会要升了,同辈就会马上写匿名信告你,上司也会趁机打压你。但如果你很有才,又行事低调,别人反而更愿意拉你一把,推你上位。

狼夹着尾巴走遍天下吃肉,狗翘着尾巴走遍天下吃屎。很好证明了这个道理。

“故乾乾因其时而惕,虽危无咎矣。”要适当地表现才华,但一定要有敬慎、警惕之心,这样是没有咎害的。“危”就是危险、险难,这是由九三爻的位置所决定的险难。

大家可能也有这样的经历,如果在单位里位于这样的位置,那真的是出力不讨好,有功不属于你,有问题需要背黑锅肯定就是你的事,这是由位置决定的,并不是你的水平不高,不是你心中没有“义”,不是你不“进德修业”,不是你不努力,不是你不“乾乾”。

明白这些道理,你就知道在这样的位置就要不断地修为自己,不断自省,以德行事,心中存有“义”,“因其时而惕”,不要管别人的是非,时刻努力进取,就不会有什么咎害,也就是“虽危无咎矣。”

九三处于中间之位,这是一个极易犯错的危险位次。这个位次的人际关系特别复杂,很难处理。对下位而言,他是上位,应该履行领导的职责。但对上位而言。他又是下位,应该服从上级的领导。所以,经常会遇到一些不易妥善处理的难题,动辄zhé得咎。具有坚强人格和为君之德的君子处于九三之位,最关键的是要发扬自强不息的精神,进德修业,在人格素质的培养和提高上多下功夫。

不管是对上还是对下,都要表里如一、言行如一,以真诚为本。此外,一个优秀的领导者应当胸怀全局,预见到事物进一步发展的趋势。只有这样,才能未雨绸缪,做好各方面的应对准备。处于九三这个易犯错误的中间之位,不应只关心个人的荣辱得失,而应以大局为重,勇于承担。如能养成豁达大度、气量恢弘的心态,“居上位而不骄,在下位而不忧”,即使身处险地,也不会有什么过失和灾难。

天风姤变乾为天,问学业何时能被录取?

大概农历五六月间吧。

易经文本—乾卦(四)

文言曰:元者,善之长也,亨者,嘉之会也。利者,义之和也。贞者,事之干也。君子体仁,足以长人,嘉会,足以合礼,利物,足以和义,贞固,足以干事。君子此行四者,故曰:乾:元亨利贞。

“文言传”是将乾坤二卦的“彖传”与“象传”的说明,更进一步的推演解说,已与“卦辞”“爻辞”的原义多少有些出入。明显的,这是专以人事的修养来阐释,用儒家的理论解释《易》。

首先分析四德,是天的特性。

“元”是生成万物的根源,一切善行的首要条件。

“亨”是天生万物的意图的流布与扩散,使一切美好的事物集合。

“利”是天生万物的意图的完成,使一切的物,各得其宜,彼此和谐。

“贞”是天生万物的意图,纯正而且执着,为一切事物的骨干。

解:人事:君子应体认实践至善的仁,才足以领导他人,能够使一切美好的事物集合于一堂,才能够合乎礼仪,亦即道理,能够使万物得到利益,始足以使道义达到和谐的状态,能够执着的固守纯正,才足以使一切事物具有骨干,立于不败之地。唯有君子才能实践这四项德行。这就是:乾:“元,亨,利,贞”的道理。

以上是第一节。

古:在“左传”襄公九年的记事中,鲁国妇人穆姜,叙述乾卦-随卦的四德,几乎与这一段完全相同。

    朱熹认为这是古语,被穆姜引用,孔子也根据这一古语,阐释乾卦。

初九:“潜龙勿用”。何谓也?

子曰:“龙德而隐者也。不易乎世,不成乎名,遁世无闷,不见是而无闷,乐则行之,忧则违之,确乎其不可拔,潜龙也。”

孔子解释:“潜龙勿用”说“这是龙,亦有作为的人,隐藏看不到的施行。意志不因世俗改变,也不争取虚名,隐退而不闷闷不乐,主张不被接纳时,也不愤慨不平,主张能够愉快的实现,则实行,担忧难以实现,则摆脱,坚定信念,而不动摇,这就是潜龙的德行。”

九二曰:“见龙在田,利见大人。”何谓也?

子曰:“龙德而尽中者也。庸言之信,庸行之谨,闲邪存其诚,善世而不伐,德博而化。易曰:'见龙在田,利见大人。'君德也”

庸通“用,日用,日常的意思”。“闲”是门中有木,原义是防止家畜逃出。

孔子解释:这是龙纯正而且中庸的德行。日常说话应守信,日常行为要谨慎,防止邪声,心存诚实,对世人有贡献,而不夸耀,以博大的德行感化。

《易》所说的“龙出现在田野,有利于见到伟大的人物”指的是领导人物德行。

九三曰: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何谓也?

子曰:“君子进德修业,忠信,所以进德也。修辞立诚,所以居业也。知至至之,可与几也。知终终之,可与存义也。是故,居上位而不骄,在下位而不忧。故乾乾,因其时而惕,虽危无咎矣。”

孔子解释:“君子进德修业,讲求忠信,是为了增进品德。修饰言辞,应以诚信为本,是为了立业。知道时机到来,全力以赴,才能够掌握先机。知道何时应当终止。断然终止,才能够保持道义上的分寸。所以,居于领导地位时,才不会骄傲,为人部下时也不会忧愤。因而,能够自强不息,因应时机。知道警惕,虽然在危险状态中,也不会有过失和灾难了。”

九四曰:“或跃在渊,无咎。”何谓也?

子曰:“上下无常,非为邪也。进退无恒,非离群也。 君子进德修业 ,欲及时也,故无咎。”

孔子解释: 或在上位,或居下位,并非经常不变,但却不是为了邪恶。或者前进,或者后退,没有一定的规律,但不能脱离群众。君子进德修业。是为了把握时机,所以不会有过失与灾难。

孔子的解释“下卦是以品德,学业为主题”上卦则以时间,地位为主题。

九五曰:“飞龙在天,利见大人”何谓也?

子曰:“同声相应,同气相求,水流湿,火就燥,云从龙,风从虎。圣人作,而万物睹,本乎天者亲上,本乎地者亲下,则各从其类也。”

孔子解释:声调相同,产生共鸣,气息相同,相互吸引,水往低湿处流,火往乾燥处烧,云跟随龙,风跟随虎。圣人的作为,使万物自然而然的感应,真情得以显露。因而,以天为本,向上发展,以地为本,向下扎根,这就是万物各以其类别,相互聚合的自然法则。

上九曰:“亢龙有悔”何谓也?

子曰:“贵而无位,高而无民,贤人在下而无辅,是以动而有悔也。”

孔子解释:高高在上,虽然高贵,但实质上已经失去地位,由于过于高贵,已经脱离了民众,虽然有贤明的属下,却得不到他们的辅佐。所以这种状态下,有所行动,必然会招来懊悔的结果。

以上为“文言传”的第二节,完全是以人事的进德修业,立身处世的道理来推演阐释“象传”的含义。

潜龙勿用,下也。见龙在田,时舍也。终日乾乾,行事也。或跃在渊,自试也。飞龙在天,上治也。亢龙有悔,穷之灾也。乾元用九,天下治也。

第三节,在反复以时与位为重点,解说“爻辞”,是以道理说明现象。

“潜龙勿用”是说地位太低,还不能发生作用。

“见龙在田”是说时机还没有成熟,仍需等待。

“终日乾乾”是说自强不息,仍在奋发努力,做应做的事。

“或跃在渊”是说在自我试炼的时期。

“飞龙在天”是说已经获得地位,正在施展抱负。

“亢龙有悔”是说功业已经到达极点,因满而招损。

“乾元用九”是说应当客观的运用阳刚的变化原则,刚兼及柔,则天下始能太平。

潜龙勿用,阳气潜藏。见龙在田,天下文明。终日乾乾,与时偕行。或跃在渊,乾道乃革。飞龙在天,乃位乎天德。亢龙有悔,与时修极。乾元用九,乃见天则。

第四节对“爻辞”的解释,角度又稍微为改变,以天道为重点,以现象说明道理。

“潜龙勿用”,阳刚之气仍在潜藏。

“见龙在田”,天下已经见到欣欣向荣的文明气象。“文”—有秩序,“明”—光明。

“终日乾乾”,随着时间自强不息。

“或跃在渊”,天的法则在此开始革新。

“飞龙在天”,这时已在具备天的德行的位置。

“亢龙有悔”,随着时间的到达到了极限。

“乾元用九”,客观的把握阳刚的变化原则,善加运用,就可以实现天的法则了。

乾元者,始而亨者也。利贞者,性情也。乾始能以美利利天下,不言所利。大矣哉!大哉乾乎?刚健中正,纯粹精也。六爻发挥,旁通情也。时乘六龙,以御天也。云行雨施,天下平也。

第五节,再以“彖传”推演,以歌颂天道的伟大,由本质的性(本性)与情(实情),亦即体与用来阐释。

“乾元”是天创万物,无往不利。

“利贞”是天内在的本性,与发之于外的感情。

天创始万物,能够以最美满的利益,普遍施予天下,却不说所施予的利益。太伟大了!刚强,健壮,适中,正当,纯粹,无不达到极点。

六爻的变化无穷,但发挥的作用,却无不与天的本性真情相互沟通。随着时间,就像骑着六条矫健的龙,驾驭着天的法则,有规律的运行,使云流动,普降雨水,使天下万物,和谐均衡的生长。

六爻发挥,旁通与情。这句话非常重要,是研究易学的关键所在。

君子以成德为行,日可见之行也。潜之为言也,隐而未见,行而未成,是以君子弗用也。

此为“文言传”的第六节,再由伦理的角度,阐释六爻,这是“初九”的解说。

君子的行为,是以完成品德修养为目的的,而且必须表现于日常可以看到的行为中。潜的意义是隐藏还看不到,行动的时机,还不成熟,所以君子还不能发生作用。

君子学以聚之,问以辩之,宽以居之,仁以行之。易曰:“见龙在田,利见大人”。君德也。

这里解说“九二”中的“大人”。

君子追求学问,以累积智识,抱看怀疑的态度,以明辨是非,以宽厚的态度,待人接物,以仁爱的态度,为行为的准则。《易》中说:“龙出现在田野,有利于见到伟大的人物”这是指领导人物应有的德行。

九三,重刚而不中,上不在天,下不在田。故乾乾,因其时而惕,虽危无的咎矣。

“九三”阳爻在阳位,过于刚强,又不在下卦“二”的中位。所以,上不着天,下不着地,正处于危险地位。因而,必须自强不息,因应时机,多加警惕,虽然危险,也不会发生过失与灾难了。

九四,重刚而不中,上不在天,下不在田,中不在人,故或之。或之者,疑之也,故无咎。

“九四”刚离开全部都是刚爻的下卦,又一刚爻重叠,进入上卦最下方的位置,而且不在上卦“五”的中位,仍然过于刚强。六爻的位置,象征天地人,“初”与“二”是地位,“三”与“四”是人位,“五”与“六”是天位。但“四”已经远离“二”的地,未达到“五”的“天”,又在“四”的人的最高位。所以说,上不着天,下不着地,中又即将不属于人,处在不安定的地位。因而说“或之”。“或”是疑惑的意思,仍在迟疑不绝,尚未采取行动,所以不会有过失与灾难。

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先天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天且弗违,而况于人乎?况于鬼神乎?

这是解释“九五”中“大人”。

所谓“大人”,他德行,要与天地相会,他的光明,要与日月相等,他的进退,要与四时般整然有序,他奖善罚恶,要与鬼神所降吉凶相当。他的作为,先于天时,但符合天的法则,天不会背弃他,后于天时,则遵循天的时机。因而,天尚且不背弃他,更何况是人?何况是鬼神呢?

亢之为言也,知进而不知退,知存而不知亡,知得而不知丧。其唯圣人乎,知进退存亡,而不失其正者,其唯圣人乎?

这是解释“上九”中的“亢龙”。

“亢”这个字,是指仅知道前进,却不知道退守,只知道生存,却不知道死亡,只知道取得,却不知道丧失。难道只有圣人才能够做到吗?知道进退存亡,而不失其正当,难道只有圣人才能够如此吗?

在这一段中“只进退存亡,而不失其正,其唯圣人乎?”正是“用九”的最好解释。

乾卦,阐释宇宙创始万物,大自然的法则,至大,至中,至正,具备创始,亨通,祥和,坚贞的伟大功能,周而复始,无穷无尽,是人类至高无上的行为典范。因此孔子不厌其祥,由各种角度,反复加以阐释。

易经占卜事业占到乾卦请高人指点?

乾卦,易经学说专用名词,是易经六十四卦的第一卦,上上卦,象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卦辞,元亨利贞。乾卦主显,是“显学”,坤卦主隐,是隐学。两
卦不可分割,乃是一个整体,是万物运动最本质的过程。乾卦讲的是一个事物从发生到繁荣的过程,即春生--夏长,与坤卦相反,坤卦讲秋收冬藏的过程
(转自百科)

职场乾坤之乾卦

朋友做职场专栏,问我《易经》中是否有揭示职场方面的道理。其实,《易经》本就是百姓日用而不知的,其大智慧可体现在不同的领域,自然也包括职场。乾坤即阴阳,乾卦和坤卦的爻辞用于职场也很是经典。本篇先说乾卦。

        乾卦为64卦的第一卦,六爻皆阳。“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出自乾卦。“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出自坤卦。而“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则是清华大学的校训,似乎也说明,莘莘学子们只有了解了乾坤的大义才能在毕业后的职场中游刃有余、做出成绩。

        乾为天,坤为地,因而经天纬地之才方能成就惊天动地之业。

        初爻为“潜龙勿用”。作为职场新人刚入公司,一定要放低身价,哪怕你是博士毕业,而公司其他人大都是专科、本科之类的。所谓潜龙,是说即使你再有能力也要潜藏起来,先了解公司运营的部门设置、规章制度、业务流程等。切忌刚入公司就锋芒毕露,这样很难被同事和领导所容,何况在对公司不了解的情况下提出的建议难免失之偏颇甚至错误百出。

        二爻为“现龙在田,利见大人”。经过初爻阶段的“潜伏”,认真学习掌握了公司运营的模式,知道如何衔接业务,也懂得公司的规章,与同事和领导熟悉了,这个时候就可以适当地表现自己,与领导和贵人接触了。这里的大人,可以理解为公司领导、公司德高望重的人,也包括能促进职业发展的其他贵人。这种适当的展示是可以帮助自己提升的。别人提拔你总得有个理由吧!

        初爻和二爻属于“天地人”三道中的地道,也叫“地位”,在公司中属于最普通的基层员工,因此,一定要谦虚、谨慎、认真,熟悉业务,打好基础。这是立身之本,所谓立于不败之地,然后徐图发展,逐步高升。

        三爻“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此时,已经发展到部门领导的地位,自己要带团队了。作为中层,对上要接触不同的高层领导,对下要管理各种性格和能力的员工。需要业绩,更需要防备竞争者随时取代自己。因此,整天保持警惕,时刻防范风险,只有这样才能没有危险,保持平稳发展。言下之意,如果当个中层就洋洋自得不思进取,不防备风险,那么就会有危险。

        四爻“或跃在渊,无咎”。此时,到了人位的高位,再往上就是高层。从中层到高层十分不易,所谓“或跃在渊”就是说,要么一飞冲天到高层,要么仍然在渊里鸷伏,等待时机。如果强行上位就不是无咎了,就可能被打压下来,真正如入深渊了。毕竟,上面的高层还在,所以依旧要保持谨慎,蓄势待发,等待机会。

        人位是一生中比较辛苦、难熬的阶段,不三不四其实就是指这个阶段没有着落,上不上下不下的,后来才衍生出不着调的意思。

        五爻“飞龙在天,利见大人”。此时,终于到了意气风发的高层,大权在握,可以象龙一样在天上自由飞翔。这里的“利见大人”一方面指可以施展抱负造福于民,另一方面也指得到高人和贵人的帮助。二爻中也有“利见大人”,层次是不同的,二爻中的往往对应的就是五爻这位“大人”。阳爻为九,所以“九五之尊”象征帝王就是这么来的。这时,要规划公司发展,要自强不息,要定目标让下属去完成,同时也要体谅下属,毕竟,他们要将诸如“一个亿的小目标”分解到月或季度,即“落地”,并且要力所能及地去实现,如果目标过高,天马行空地不切实际,那么许诺员工再大的奖励其绩效也为零。

        六爻“亢龙有悔”。盈不可久,指极度膨胀将有灾殃,事业上就是盛极必衰。《易经》是讲究平衡的,也讲究周而复始,所以高处不胜寒,在公司业务处于强盛时一定要考虑新的项目作为将来的利润点,否则公司现有业务进入衰退期时将一发不可收拾。

        五爻、六爻天位是尊贵的,所以形容一个人混得好说“人五人六”。

        乾与坤是相对的,乾卦为天、为男性,因此要自强不息。职场上也是强调积极进取,尽可能成为主宰者。当然,一定要审时度势,必须经过或长或短的“潜龙”阶段,也必须经历“惕龙、跃龙”这等“不三不四”的煎熬阶段。及至到了志得意满的“飞龙”状态,依旧要保持清醒的头脑,那时的一举一动影响到很多人的生计,不能不谨慎。

展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