闰月怎么算生肖月,闰月怎么算生肖月份

2023-10-25崇庆运势网热度: 551

闰月怎么算

闰月的计算方法口诀:

一个周期十九年,七个月份加里面。 三年之中两不闰,三年之中闰两边。 再空两年无闰月,如此循环再八年。 最后三年两不闰,下个周期待来年。

闰月介绍

闰月,是一种历法置闰方式。在亚洲,闰月特指农历每2至3年增加的一个月。为了协调回归年与农历年的矛盾,防止农历年月与回归年即四季脱节,每2~3年置1闰。

古代曾采用19年置7闰的闰周,到唐代的《麟德历》时废除了固定闰周,采用无节令月置闰,因此是该闰时置闰。阴历以月球绕地球一周为一个月,小月二十九天,大月三十天,一年十二个月,全年三百五十四日或三百五十五日。每年比回归历差十天二十一小时,所以每三年有一个闰月,五年两闰,十九年七闰。

农历是我国的传统历法,所采取的传统农历是一种以阴历为基础,同时又融合阳历成分而形成的历法,即为阴阳合历。阳历是以地球围绕太阳公转一圈为一回归年而制定的。阴历则以月亮的阴晴圆缺变化而制定,根据月相确定日期和月份。  

阴历闰月找什么属相最好,闰月 几年一次 详细

提起阴历闰月找什么属相最好,大家都知道,有人问闰月是什么意思啊?另外,还有人想问闰月是什么意思,你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其实闰月是什么意思?下面就一起来看看闰月 几年一次 详细,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阴历闰月找什么属相最好

1、闰月没有规律的,需要通过计量,可能是三年也可能是两年就有一次闰月。

2、闰月的计算办法:

农历年中月以朔长度29.日为基础,所以大月为30日,小月为29日。为保证每月的头一天(初一)必须是朔日,就使得大小月的安排不固定,而需要通过严格的观测和计算来确定。因此,农历中连续两个月是大月或是小月的事是常有的,甚至还出现过如年三、四月是小月,九、十、十一、十二连续四个月是大月的罕见特例。

求出回归年日数与朔的日数的最小公倍数:我们希望m个回归年的天数与n个朔的天数相等,也就是应有等式:

m×.=n×29.

在这个等式中我们不能直接求出m和n,但可以求出它们的比例:

其近似值为:

在这些分式中,分子表示回归年的数目,分母表示朔的数目。例如第六个分数式表示19个回归年中必须加7个闰月。

19个回归年中加7个闰月的结果比较:

19个回归年=19×.=.(天)

一个朔有29.天,个朔=×29.=.(天)

19个回归年中加7个闰月后,矛盾消除得只差:.-.=0.(天)——即2小时9分多,这已经是够精确的了。

所以,农历就采用了19年加7个闰月的办法,即“十九年七闰法”,把回归年与农历年很好地协调起来,使农历的元旦(春节)总在冬末春初。古人把个朔称之为“闰周”。

农历置闰的方以使农历年的平均长度接近回归年,而农历中的月又有鲜明的月相特征,了阳历和阴历两全其美的特点。

特殊闰月

1、如果一年闰正月,原则上春节、元宵节过第一个正月的,到了闰正月的时候则不过节。当然,也有少数地区过完第一个正月的春节、元宵节以后,到了闰正月的时候也过闰正月的春节、元宵节,因为闰正月也叫正月,所以也把闰正月的初一、十五也看做春节、元宵节来过。这都是可以理解的。

2、如果一年闰腊月,那么,除夕过第二个腊月的最后一天,因为第二个腊月的最后一天才是整个农历年的最后一天。

阴历闰月找什么属相最好:闰月是什么意思啊?

农历三年一闰,五年两闰,十九年七闰,每逢闰年所加的一个月叫闰月。闰月加在某月之后就称闰某月。

黄帝年(公元前年),汉武帝发现之前的颛顼历,以建亥(即农历十月)为岁首已不适用,遂任命司马迁以太史令身分和中大夫孙卿、壶遂及历官邓平、落下闳、天文学家唐都等二十余人,历法。经这批专家通力合作,反复计算、选择,终于在这年五月颁布新历《太初历》。

闰月是什么意思?

《太初历》改以正月为一岁之首(秦历以十月为一岁之首),一月的日数为29.53天,一岁一年的日数是.36天,这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历法,也是中国历法史上进行的大。

闰月计算法

农历闰哪个月取决于一年中的二十四个节气。我国农历将二十四个节气分为十二个节气和十二个中气。

现行的置闰方法是两个冬至之间,如仅有12个月则不置闰,若有13个月即置闰。置闰的月从“冬至”开始,当出现第一个没有“中气”的月份,这个月就是闰月,其名称是在前个月的前面加一个“闰”字。

农历以月亮为周期(阴历),十二个月历总共有.天;再配合年历(阳历),年历则是根据地球公转所形成的四季变化而得的周期所编制。而月历较年历短,两者相差了10.天,因此,便要每19年相差.天,等于6.个朔。

而决定哪一个月做闰月,则依24节气而定,农历月份通常包含一个节气和一个中气,如惊蛰/春分等等,若某农历月份只有节气而没有中气,历法便会把该月作为上个月的闰月。

以上就是与闰月 几年一次 详细相关内容,是关于闰月是什么意思啊?的分享。看完阴历闰月找什么属相最好后,希望这对大家有所帮助!

闰月怎么算 如何算出闰几月

导读:闰月是农历月份里最出现的日历,出现的时机是有迹可循的,所以想知道闰月何时出现,可以用一定方法来计算,那么闰月怎么算?如何算出闰几月呢?以下是我带来的闰月计算的方式,一起去看看吧。

闰月怎么算

闰月是一种历法置闰方式,闰月特指农历每2至3年增加的一个月。农历以月球绕地球定历法,农历以朔望月的长度29.5306日为一个月的平均值,全年12月,比回归年的365.2422日少10.88天,积以置闰。所以每三年要闰一个月,每五年闰两个月,每十九年闰七个月。

如何算出闰几月

闰月指的是阴历中的一种现象,阴历是按照月亮的圆缺即朔望月安排大月和小月,一个朔望月的长度是29.5306日,是月相盈亏的周期,阴历规定,大月30天,小月29天,这样一年12个月共354天,阴历的月份没有季节意义,这样一年就与阳历的一年相差11天,只需经过17年,阴阳历日期就同季节发生倒置,譬如,某年新年是在瑞雪纷飞中度过,17年后,便要摇扇过新年了。使用这样的历法,自然是无法满足农业生产的需要的,所以我国的阴历自秦汉以来,一直和24节气并行,用24节气来指导农业生产。

二十四节气又可分为“节气”和“中气”二组:古人把从小寒起每隔黄经300为一节气;从冬至起每隔黄经300为一中气,一年有12个节气,12个中气。12节气把一年分为12个节月,每个节月各有一个节气和一个中气。节气是节月的起点;中气是节日的中点。我国传统历法对于日序和月序以及大月、小月、平年和闰年,不象一般历法那样采用长期安排的方法,而是强调逐年逐月的推算,国家设有专门的机构从事历法的推算。

闰月分界是什么意思

农历以月亮为周期(阴历),十二个月历总共约有354天;再配合年历(阳历),年历则是根据地球公转所形成的四季变化而得的周期所编制。而月历较年历短,两者相差了11天,因此,便要每19年加多7个闰月来填补误差。而决定哪一个月做闰月,则依24节气而定,农历月份通常包含一个节气和一个中气,如惊蛰/春分等等,若某农历月份只有节气而没有中气,历法便会把该月作为上个月的闰月。以2006年为例,农历七月之后正好有一个只有节气而没有中气的月份,因此便置闰七月来调整误差。

二十四节气在农历中的日期是逐月推迟的,于是有的农历月份,中气落在月末,下个月就没有中气。

一般每过两年多就有一个没有中气的月,这正好和需要加闰月的年头相符。所以农历就规定把没有中气的那个月作为闰月。

例如2001年5月21日,农历四月二十九日,是中气小满,再隔一个月后,6月21日农历五月初一才是下一个中气夏至,而当中这一个月(2001年5月23日——2001年6月20日)没有中气,就定为闰月。因为它跟在四月后面,所以叫闰四月。

闰月有什么特点

(1)闰五月是所有闰月月别当中最常见的闰月,闰四月、闰六月也是常见的闰月。

(2)闰七月出现的频率仅次于闰四月、闰五月、闰六月,所以这称为比较常见的闰月。

(3)闰二月、闰三月、闰八月这3个闰月出现的频率仅次于闰七月,所以这3个闰月可称为中等频率的闰月。

(4)闰九月、闰十月出现的频率仅次于闰二月、闰三月、闰八月,而且闰九月、闰十月出现的年份比较少,所以这2个闰月可称为比较罕见的闰月。

(5)闰冬月出现的频率仅次于闰九月、闰十月,所以这可称为很罕见的闰月。

(6)闰正月、闰腊月这2个闰月不仅出现的频率最低,而且闰正月初一可称为闰春节,闰腊月最后一天可称为闰除夕,所以这2个闰月可称为特殊闰月。

农币闰月的十二生肖怎样计箅

一般年说生肖,月说十二支月,如现在是马年的戌月。是以节气为准来划分的,每一支月包括一节一气,到节就换月支,全年24节气,共12月,不用管农历是不是闰月。
立春开始寅月
惊蛰开始卯月
清明开始辰月
立夏开始巳月
芒种开始午月
小暑开始未月
立秋开始申月
白露开始酉月
寒露开始戌月
立冬还是亥月
大雪开始子月
小寒开始丑月
周而复始

风水命理解说:遇上闰月八字怎么算

闰月 ,是指我国民间使用的农历,每逢闰年增加一个月的置闰方式。
这样的做法,对 风水 上测算八字,有没有影响呢?
那么就让我们来了解,遇上闰月八字怎么算。

要弄清楚这个问题,需要先了解一下闰月是怎么产生的。

在我国的阴历中规定,一年有12个月,分为大月和小月,大月为30天,小月为29天,这样算起来一年一共有354天。而实际上阳历一年有365天,这样阴历年就会比阳历年少了10天左右,而且时间越久,偏差就越大(两年偏差20天左右,三年就会偏差30天左右)。偏差越来越大的后果就是直接导致季节倒置。比如说,我们一般是在冬天过春节的,但过了十几年之后,那就要在夏天过春节了。

为了避免这一情况的发生,就在历法上就引进了“闰月”这个概念,就是每隔3年左右,多设一个月来填补这偏差的天数,这样的话就能与阳历年的天数基本同步,就不会出现季节倒置的情况。所以逢有闰月的年份,一年就是13个月。

闰月的设置,就好比你的手表每天快6分钟,那么10天之后就快了1个小时,为使准确,你在10天之后把时间往回拨1个小时。手表往回拨1个小时是为了让手表时间与实际时间同步,是为了更精确。同样,设闰月就是把时间往回拨1个月,要不然就会与真正的时间脱节,到时候就会出现季节倒置的情况了。这就是设置闰月的原因。

由于阴历年的天数与阳历年的天数有偏差,所以我们引进了“闰月”这个算法。那有没有一种计算方法能使阴历年的天数与阳历年的天数一直处于同步的状态呢?有的,那就是“节气”里的“节”。

所谓节气,就是指立春、雨水、惊蛰等共计 二十四节气 ,而“节气”分为“节”和“气”两种,“节”指的是一年中的一个节段,是一段时间的表示;而“气”则指的是气候,是天气变化的概述。

二十四节气中,“节”包括立春,惊蛰,清明,立夏,芒种,小暑,立秋,白露,寒露,立冬,大雪,小寒,其余为“气”。一年有十二个节,正好与十二个月相对应,如果以“节”作为月份的话,那么就会与阳历年的天数同步,因为十二个节的天数正好是365天,不是354天。

结束语:由此可知,我们只要以“节”作为“月”,就不会出现手表要往回拨,不会出现需要设置闰月的情况。学过八字的人都知道,我们排八字,实际上就是以“节”来作为真正的月份,这样排出来的八字才是准的。每一个“节”到来的时间都有一个特定的时间点,就算遇到了闰月,“节”的到来时间也不会变,它都是有固定的交节时间的,所以对排八字不会产生影响,因为我们是以“节”来作为“月”的,是以“节”来排八字的,跟闰月无关。

如何推算闰月四柱八字?

比如过了立春这一天才开始算正月,不管有没有过完年。
又比如某年闰四月,但是要到立夏后就算四月的命,过了芒种就算五月,所以与闰不闰是没有关系的。有时闰四月,前半个月算的是,四月的命,后半个月因为过了芒种节了,就算五月的命了
年上起月法: 甲己之年丙作首,乙庚之岁戊为头。 丙辛之岁寻庚上,丁壬壬寅顺水流。 若问戊癸何处起,甲寅之上好追求。 “甲己之年丙作首”就是逢甲年和己年时,正月的,月干支是“丙寅”,二月“丁卯”,以此排序。 年上起月表: 年 月 甲己 乙庚 丙辛 丁壬 戊癸 正月 丙寅 戊寅 庚寅 壬寅 甲寅 二月 丁卯 己卯 辛卯 癸卯 乙卯 三月 戊辰 庚辰 壬辰 甲辰 丙辰 四月 己巳 辛巳 癸巳 已巳 丁巳 五月 庚午 壬午 甲午 丙午 戊午 六月 辛未 癸未 乙未 丁未 己未 七月 壬申 甲申 丙申 戊申 庚申 八月 癸酉 乙酉 丁酉 己酉 辛酉 九月 甲戌 丙戌 戊戌 庚戌 壬戌 十月 乙亥 丁亥 己亥 辛亥 癸亥 冬月 丙子 戊子 庚子 壬子 甲子 腊月 丁丑 己丑 辛丑 癸丑 乙丑 三.日上起时法: 甲己还加甲,乙庚丙作初。 丙辛从戊起,丁壬庚子居。 戊癸何方发,壬子是真途。 “甲己还加甲”,就是“甲日、己日”的子时的名称起“甲子”,丑时是“乙丑”。 日上起时表 日 时 甲己 乙庚 丙辛 丁壬 戊癸 子(23~1) 甲子 丙子 戊子 庚子 壬子 丑(1~3) 乙丑 丁丑 己丑 辛丑 癸丑 寅(3~5) 丙寅 戊寅 庚寅 壬寅 甲寅 卯(5~7) 丁卯 己卯 辛卯 癸卯 乙卯 辰(7~9) 戊辰 庚辰 壬辰 甲辰 丙辰 巳(9~11) 己巳 辛巳 癸巳 已巳 丁巳 午(11~13) 庚午 壬午 甲午 丙午 戊午 未(13~15) 辛未 癸未 乙未 丁未 己未 申(15~17) 壬申 甲申 丙申 戊申 庚申 酉(17~19) 癸酉 乙酉 丁酉 己酉 辛酉 戌(19~21) 甲戌 丙戌 戊戌 庚戌 壬戌 亥(21~23) 乙亥 丁亥 己亥 辛亥 癸亥 例如: 1989,三月,十三日,子时。 己巳年,戊辰,戊申,壬子时。 根据己年,查出三月叫“戊辰”,根据《万年历》上查到三月十三日,是“戊申”日,就根据“戊日干”查到子时是“壬子”时。 生辰八字 由年天干推月干支用的表 总说 生辰八字或者说八字,其实是周易术语四柱的另一种说法。四柱是指人出生的时间、即年、月、日、时。在人用天干和地支各出一字相配合分别来 要得到正确的出生时间,白天以日晷仪测量最准。钟表时间是人为的平均时和地区标准时,必须依节气(太阳黄经)计算“真太阳时差”与依出生地计算“地方经度时差”,才能得到真正的出生天文时间。 八字之中,年的干支与日的干支是延续的,是实的;月与时的干支是依据年、日的干支推算的,可以说是虚的。 生辰八字,最多只能反映一个人出生的天时,用来记录时间也不为过。有些人用生辰八字来算命,这是很不可靠的。因为一个人的命运受多种条件的影响,除了天时之外,还有生长的地域、人群的限制,再加上机遇的差别,出生的天时的影响又能占多大的比重呢? 排列 四柱八字排立 四柱以指一人出生的年、月、日、时。四柱排立是指找出一个人的生辰八字。主要分四步进行。 排年柱 年柱, 即人出生的年份用干支来表示。注意上一年和下一年的分界线是以立春这一天的交节时刻划分的, 而不是以正月初一划分。如某人阳历2000 年2 月4 日22 点17 分生, 由于阴历2000 年交立春是阳历2000 年2 月4 日20 点32 分, 因此此人的年柱为2000 年之庚辰, 而非1999 年之己卯。 年柱的一般算法:天干从甲至癸数字分别对应4、5、6、7、8、9、0、1、2、3,而地支子至亥则分别对应4、5、6、7、8、9、10、11、0、1、2、3。年份的干支算法以末位为天干,地支则是以该年份的数字除以12 的余数。以19 78 年为例,1978 的末位为8,天干为戊,1978 除以12 余数为10,对应地支为午,故1978 年为戊午年。 年柱的简单算法:此法的前提知道该年是哪个生肖年,一般用于近几年的快速推算。如以2009 为例,大家都知道2009 年是牛年,既然是牛,地支当然为丑,2009 的末位9 对应天干己,所以2009 年为己丑年。 排月柱 月柱, 即用干支表示人出生之年月所处的节令。 注意月干支不是以农历每月初一为分界线, 而是以节令为准, 交节前为上个月的节令, 交节后为下个月的节令。 一月(寅月)从立春到惊蛰,二月(卯月)从惊蛰到清明,三月(辰月)从清明到立夏,四月(巳月) 从立夏到芒种,五月(午月)从芒种到小暑,六月(未月) 从小暑到立秋,七月(申月)从立秋到白露,八月(酉月)从白露到寒露,九月(戌月)从寒露到立 排日柱 从鲁隐公三年(公元前722 年)二月己巳日至今,

展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