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卦第一坤卦第二,周易上经坤卦第二

2023-10-21崇庆运势网热度: 15158

请问《道德经》、《三字经》、《易经》、《阴阳五行》、《论语》的目 ...

老子
一章〔道,可道,非恒道〕
二章〔天下皆知美之为美〕
三章〔不尚贤〕
四章〔道冲,而用之或不盈〕
五章〔天地不仁〕
六章〔谷神不死〕
七章〔天长地久〕
八章〔上善若水〕
九章〔持而盈之〕
十章〔载营魄抱一〕
十一章〔三十辐共一毂〕
十二章〔五色令人目盲〕
十三章〔宠辱若惊〕
十四章〔视之不见〕
十五章〔古之善为道者〕
十六章〔致虚极〕
十七章〔太上,不知有之〕
十八章〔大道废,有仁义〕
十九章〔绝圣弃智〕
二十章〔唯之与阿,相去几何〕
二十一章〔孔德之容〕
二十二章〔曲则全〕
二十三章〔希言自然〕
二十四章〔企者不立〕
二十五章〔有物混成〕
二十六章〔重为轻根〕
二十七章〔善行,无辙迹〕
二十八章〔知其雄〕
二十九章〔将欲取天下而为之〕
三十章〔以道佐人主者〕
三十一章〔夫兵者,不祥之器〕
三十二章〔道常无名〕
三十三章〔知人者智〕
三十四章〔大道泛兮〕
三十五章〔执大象〕
三十六章〔将欲歙之〕
三十七章〔道恒无名,侯王若能守之〕
三十八章〔上德不德〕
三十九章〔昔之得一者〕
四十章〔反者道之动〕
四十一章〔上士闻道〕
四十二章〔道生一〕
四十三章〔天下之至柔〕
四十四章〔名与身孰亲〕
四十五章〔大成若缺〕
四十六章〔天下有道〕
四十七章〔不出户,知天下〕
四十八章〔为学日益〕
四十九章〔圣人常无心〕
五十章〔出生入死〕
五十一章〔道生之〕
五十二章〔天下有始〕
五十三章〔使我介然有知〕
五十四章〔善建者不拔〕
五十五章〔含「德」之厚〕
五十六章〔知者不言〕
五十七章〔以正治国〕
五十八章〔其政闷闷〕
五十九章〔治人事天〕
六十章〔治大国,若烹小鲜〕
六十一章〔大国者下流〕
六十二章〔道者万物之奥〕
六十三章〔为无为〕
六十四章〔其安易持〕
六十五章〔古之善为道者〕
六十六章〔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
六十七章〔天下皆谓我道大〕
六十八章〔善为士者,不武〕
六十九章〔用兵有言〕
七十章〔吾言甚易知〕
七十一章〔知不知〕
七十二章〔民不畏威〕
七十三章〔勇于敢则杀〕
七十四章〔民不畏死〕
七十五章〔民之饥〕
七十六章〔人之生也柔弱〕
七十七章〔天之道〕
七十八章〔天下莫柔弱于水〕
七十九章〔和大怨〕
八十章〔小邦寡民〕
八十一章〔信言不美〕
三字经
劝学故事
孟母择邻
孔子的老师
赵普读《论语》
路温舒用蒲草抄书
车胤囊萤与孙康映雪
朱买臣砍柴不忘读书
苏洵发愤读书
美德故事
窦禹钧教育五子
黄香温席扇枕
孔融让梨
人才故事
老子出关
庄子遁世
八岁咏诗的北朝名士祖莹
蔡文姬辨琴与谢道韫咏雪
神童刘晏
传说故事
伏羲发明八卦
神农的传说
黄帝和蚩尤的大战尧舜禅让
历史故事
武王伐纣
秦始皇统一六国楚汉相争
三分天下
隋炀帝亡国
宋太祖黄袍加身
 
《易经》
[ 第一页
《易经》·上经 之一
乾卦第一 坤卦第二 屯卦第三 蒙卦第四 需卦第五 讼卦第六
 
[ 第二页
《易经》·上经 之二
师卦第七 比卦第八 小畜卦第九 履卦第十 泰卦第十一 否卦第十二
同人卦第十三 大有卦第十四 谦卦第十五 豫卦第十六
 
[ 第三页
《易经》·上经 之三
随卦第十七 蛊卦第十八 临卦第十九 观卦第二十 噬嗑卦第二十一
贲卦第二十二 剥卦第二十三 复卦第二十四 无妄卦第二十五
大畜卦第二十六 颐卦第二十七 大过卦第二十八
坎卦第二十九 离卦第三十
 
[ 第四页
《易经》·下经 之一
咸卦第三十一 恒卦第三十二 遯卦第三十三 大壮卦第三十四
晋卦第三十五 明夷卦第三十六 家人卦第三十七
睽卦第三十八 蹇卦第三十九 解卦第四十
 
[ 第五页
《易经》·下经 之二
损卦第四十一 益卦第四十二 夬卦第四十三 姤卦第四十四
萃卦第四十五 升卦第四十六 困卦第四十七 井卦第四十八
革卦第四十九 鼎卦第五十
 
[ 第六页
《易经》·下经 之三
震卦第五十一 艮卦第五十二 渐卦第五十三 归妹卦第五十四
丰卦第五十五 旅卦第五十六 巽卦第五十七
 
[ 第七页
《易经》·下经 之四
兑卦第五十八 涣卦第五十九 节卦第六十 中孚卦第六十一
小过卦第六十二 既济卦第六十三 未济卦第六十四
 
[ 第八页
《易经》·系辞
上传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第十章 第十一章 第十二章
 
[ 第九页
《易经》·系辞
下传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第十章 第十一章 第十二章
 
[ 第十页
《易经》·说卦传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第十章 第十一章
《易经》·序卦传 《易经》·杂卦传
阴阳五行(没有准的目录,这是我统计的)

阴阳
任何事情都可以一分为二,这就是阴阳。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五行
五行相生、相克
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
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
天干地支与阴阳
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阴天干:乙、丁、己、辛、癸
阳天干:甲、丙、戊、庚、壬
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阳地支:子、寅、辰、午、申、戌
阴地支:丑、卯、巳、未、酉、亥
五行与干支
天干 地支
金:庚、辛、 金:申、酉
木:甲、乙、 木:寅、卯
水壬、癸 水:子、亥
火丙、丁 火:巳、午
土戊、己 土:丑、辰、未、戌
二十四节气
正月寅月:立春入节之时刻,经过中气雨水到惊蛰止。
二月卯月:惊蛰入节之时刻,经过中气春分到清明止。
三月辰月:清明入节之时刻,经过中气谷雨到立夏止。
四月巳月:立夏入节之时刻,经过中气小满到芒种止。
五月午月:芒种入节之时刻,经过中气夏至到小暑止。
六月未月:小暑入节之时刻,经过中气大暑到立秋止。
七月申月:立秋入洁之时刻,经过中气处暑到白露止。
八月酉月:白露入节之时刻,经过中气秋分到寒露止。
九月戌月:寒露入节之时刻,经过中气霜降到立冬止。
十月亥月:立冬入节之时刻,经过中气小雪到大雪止。
十一月子月:大雪入节之时刻,经过中气冬至到小寒止。
十二月丑月:小寒入节之时刻,经过中气大寒到立春止。
时间与地支对照表
23 ─ 1点 子时 1 ─ 3点 丑时
3 ─ 5 点 寅时 5 ─ 7点 卯时
7 ─ 9 点 辰时 9 ─ 11点 巳时
11 ─ 13点 午时 13 ─15点 未时
1 5─ 17点 申时 17 ─19点 酉时
19─ 21点 戌时 21─ 23点 亥时
《论语》
论语·学而
论语·为政
论语·八佾
论语·里仁
论语·公冶长
论语·雍也
论语·述而
论语·泰伯
论语·子罕
论语·乡党
论语·先进
论语·颜渊
论语·子路
论语·宪问
论语·卫灵公
论语·季氏
论语·阳货
论语·微子
论语·子张
论语·尧曰

这就是你提问的全部内容解答了,希望如意!!

“降龙十八掌”与《周易》的渊源

有一次,家中10后的小朋友嘴里念念有词:“降龙十八掌….啊…..啊….哈!”昏天黑色地的,一通手舞足蹈,抡胳膊踢腿……那样子,如果得洪七公真传,说不定能超过郭靖。

以前看武侠,光看热闹,看帅哥美女满屏仙气,后来方知,降龙十八掌的名称来源于古代的算卦神书《周易》,相传周文王写的故叫周易。

一本占卜算卦的书,虽然不符合主流无神论的世界观,但在科学落后的古代,自然崇拜有其合理性,是古人的一种自然哲学,是老祖先们生活智慧的结晶。
《周易》64卦,第一卦是乾卦,第二卦是坤卦,乾坤两字先把天地摆好了,可见古人立天地之间,寻求与大自然的和谐相处的智慧。降龙十八掌招式中的十四掌,名称均出自《周易》。
(一)“潜龙勿用”,“见龙在田”,”或跃在渊”,”飞龙在天”,”亢龙有悔“五式名字都出自第一篇《乾卦》。分别的意思是(1)龙潜藏在水中,时机没成熟,不可冒然进出击犯险。(2)看见龙在田野里(3)大龙,或者飞在天空中,或者潜伏在深渊中 (4)龙在天上盘旋飞翔, (5)龙飞到最高处了,不能再往上飞了,再飞可能要出事了,回潜。
(二)“履霜冰至”意思是脚下踩到了霜就表示冰雪要来了,“龙战于野”意思是龙在荒野里交战,壮观啊。出自 第二篇《坤卦》。
(三)“密云不雨”,意思是阴云密布却不下雨。出自 《小畜卦》。
(四)“利涉大川”意思是有利于渡过大江大河,出自 《同人卦》,后面的篇章屡次提及,看来大江大河严重影响到古人的生活生产,渡大江大河是非常危险的事情,要占卜择吉日。
(五)“羝(di)羊触藩”意思是公羊用它的羊角撞篱笆(羊角被篱笆卡住了,进退不能),出自《大壮卦》.
(六)“鸿渐于陆” 出自 《渐卦》,鸿雁走上陆地的意思。同一篇里还有鸿渐于干,鸿渐于磐,鸿渐于木,鸿渐于陵,分别的意思是大雁飞上水边,飞上巨石,飞上树木,飞上山头等的意思,看来大雁在古人心目中寓意很多啊。然
(七)“损则有孚”  《损卦》,意思遭受了损失还坚守信用(则大吉大利)。这不就是教我们要诚信做人,不要仅仅计较嘛。
(八)“突如其来” 《离卦》,意思是灾难突然而来,这一招肯定是出其不意的一招。

(九)“震惊百里”出自《震卦》,就是雷声震惊百里的意思,声势浩大。
剩下的“时乘六龙”,双龙取水,神龙摆尾,鱼跃于渊,或出自《易传》或源于佛经或出于其他古籍,都是文化内涵丰富又玄学的东西。比如“时乘六龙”出自《易传》的《彖传·乾 》篇,就是乘着六条龙驾驭天道的意思。
光听听这名字,再看看这名字所代表的卦意, 降龙十八掌的深刻寓意就有了,武功的盖世之处也显出来了。

有一个问题,金庸小说里,到底谁武功最厉害?乔峰?张无忌?郭靖?杨过?周伯通?洪七公?风清扬?还是老道士张重阳?

《易经》中关于乾坤两卦的原文及翻译?

第一讲 乾卦
乾卦象征天,天的四种本质特征是:元、亨、利、贞。
1、天之阳气是始生万物的本原,称为"元"。
2、天能使万物流布成形,无不亨通,称为"亨"。
3、天能使万物和谐,各得其利,称为"利"
4、天能使万物,正固持久地存在,称为"贞"。
总之,天之阳气是万物资生之本,又制约,主宰着整个世界。天有开创万物并使之亨通,正固的"功德",元、亨、利、贞被称为乾之"四德"。
《彖》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意译:天的运行刚劲强健,君子因此不停息地发愤图强。
乾卦六爻的爻辞:
初九,潜龙勿用。
意译:龙潜在水中,暂时不能发挥作用。
《彖》曰:潜龙勿用,阳在下也。
意译:初期阶段,应暂行潜藏。
乾卦的卦辞以天为象征,六爻的爻辞以龙为象征。龙是善变之物,能够潜水,行地,飞天,海陆空三栖,取龙为象,可以达到假象喻意,以明变化的目的。
九二,见龙在田,利见大人。
意译:龙出现在田间,有利于大德大才之人出现。
九三,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
乾乾:健行不息。若:语助词。厉:危险。
意译:君子整天勤奋不息,甚至夜间时时警惕,虽然面临危险也无祸害。
九四,或跃在渊,无咎。
意译:相机而动,跃起上进,无咎害。
九五,飞龙在天,利见大人。
意译:飞龙上天,有利大德大才之人出现。
九五在所有卦里都是最吉之爻,此爻为"君位"。皇帝通称"九五之尊",就是这么来的。乾卦九五,刚健中正,纯粹而精,最为可贵。
上九,亢龙有悔。
意译:龙高飞到了极点,必有过悔。
用九,见群龙无首,吉。
意译:出现一群龙,都不以首领自居,吉祥。
常用占断用语:
1、亨:通达,顺利。
2、利:有利,适宜。
3、吝:遗憾,麻烦,艰难。
4、厉:危险。
5、悔:忧虑,困厄。
6、咎:过错。
第二讲 坤卦
坤:元亨,利牝马之贞,君子有攸往,先迷,后得主,利。西南得朋,东北丧朋,安贞吉。
意译:元始,亨通,利于雌马以柔顺坚持正道,君子有所往,如果争先前行会迷入歧途;如果随从人后,就会有人出来作主,有利。向西南走会得到朋友,向东北走会失去朋友,这时安于坚持正道是吉祥的。(攸:所。贞,坚持正道。)
坤卦以柔顺的雌马为象征,坚持柔顺便是正道。坤是纯阴之气,本质是阴柔顺从,乾为君道,坤为臣道。
初六,履霜,坚冰至。
译:踩着微霜,知道坚冰快要出现了。
六二,直方大,不习无不利。
译:正直,端方,胸襟阔大,方能担负起辅佐之重任。不用"修习",也能成功。"无为而无不为"。
六三,含章可贞。或从王事,无成有终。
译:蕴含美德,不显露,吉。辅佐君王的事业,不以成功自居,最后才会有结果。(章:文采、美德。)
六四,括囊,无咎无誉。
译:扎紧囊口,免遭危害,也不求赞誉。
六五,黄裳,元吉。
译:穿黄色裙裳,大吉。
上六,龙战于野,其血玄黄。
译:龙在原野上争斗,流出青黄混杂的血。龙是本气阳的象征物,坤阴气极盛,转化为与乾阳抗争,血流遍野。
用六,利永贞。
译:永远坚持正道,以阴返阳为终结。

周易的第一二卦说的是什么

第一卦是乾卦,代表天,父亲,代表阳刚之气,是唯一的纯阳卦,是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第二卦是坤卦,代表地,母亲,代表阴柔之气,是唯一的纯阴卦,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先有天才有地。有了天地然后才有了其他。

《易经》坤卦的笔记—厚德载物,有容乃大

1.记住坤卦的卦形。

2.了解坤卦卦辞的内涵。厚德载物注意的六个方面。

3.阐述坤卦从哪三个方面启示你做到厚德载物。

坤卦由六根阴爻组成:
乾卦《大象传》: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坤卦,人如何发展自己的道理。人事方面,不应争强好胜。时机方面,先迷失道,后顺得常。不要迷失,结伴同行。
第一个方面,防微杜渐,防患未然。初六爻辞:“履霜,坚冰至。一叶知秋的故事。勿以恶小而为之,箕子叹纣的故事。

第二个方面,正直方大。六二爻辞:“六二:直,方,大,不习无不利。苏格拉底:”知识就是美德。”孔颖达:“生物不邪谓之直,地体安静是其方,无物不载是其大。”为学日益,为道日损。

第三个方面,不露锋芒。六三爻辞:“含章可贞。 或从王事,无成有终。”孔子:“笃信好学,守死善道;危邦不入,乱邦不居;有道则现,无道则隐”。越王勾践的故事: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良狗烹。

第四个方面,不求名利,无咎无欲。六四爻辞:“括囊;无咎,无誉。”清心寡欲,扩囊无咎。

第五个方面,安守本位。六五爻辞:“黄裳,元吉。誉。”周朝尚红,黄裳为普通人。周公低调。达到原吉最佳的状态,就是安守本位。

第六个方面,不走极端,阴阳互补。上六爻辞“战龙於野,其血玄黄。”一阳一阴谓之道。独阴不生,独阳不长。

《易经》第二卦 坤
坤为地,坤上坤下。

坤: 元,亨,利牝马之贞。君子有攸往,先迷后得主,利西南得朋,东北丧朋。 安贞,吉。

彖曰:

至哉坤元,万物资生,乃顺承天。坤厚载物,德合无疆。含弘光大,品物咸亨。牝马地类,行地无疆,柔顺利贞。君子攸行,先迷失道,后顺得常。西南得朋,乃与类行;东北丧朋,乃终有庆。安贞之吉,应地无疆。

象曰: 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初六: 履霜,坚冰至。

象曰: 履霜坚冰,阴始凝也。 驯致其道,至坚冰也。

六二: 直,方,大,不习无不利。

象曰: 六二之动,直以方也。 不习无不利,地道光也。

六三: 含章可贞。 或从王事,无成有终。

象曰: 含章可贞;以时发也。 或从王事,知光大也。

六四: 括囊;无咎,无誉。

象曰: 括囊无咎,慎不害也。

六五: 黄裳,元吉。

象曰: 黄裳元吉,文在中也。

上六: 战龙於野,其血玄黄。

象曰: 战龙於野,其道穷也。

用六: 利永贞。

象曰: 用六永贞,以大终也。

文言曰: 坤至柔,而动也刚,至静而德方,后得主而有常,含万物而化光。坤其道顺乎? 承天而时行。积善之家,必有馀庆;积不善之家,必有馀殃。 臣弑其君,子弑其父,非一朝一夕之故,其所由来者渐矣,由辩之不早辩也。

易曰: 「履霜坚冰至。」 盖言顺也。直其正也,方其义也。 君子敬以直内,义以方外,敬义立,而德不孤。 「直,方,大,不习无不利」;则不疑其所行也。阴虽有美,含之;以从王事,弗敢成也。 地道也,妻道也,臣道也。 地道无成,而代有终也。天地变化,草木蕃; 天地闭,贤人隐。

易曰: 「括囊;无咎,无誉。」 盖言谨也。君子黄中通理,正位居体,美在其中,而畅於四支,发於事业,美之至也。阴疑於阳,必战。为其嫌於无阳也,故称龙焉。犹未离其类也,故称血焉。 夫玄黄者,天地之杂也,天玄而地黄。

第二卦:《坤卦》
坤:元,亨,利牝马之贞。君子有攸往,先迷,后得主,利。西南得朋,东北丧朋。安贞吉。

【白话】《坤卦》象征地:元始,亨通,如果像雌马那样柔顺,则是吉利的。君子从事某项事业,虽然开始时不知所从,但结果会是有利的。如往西南方,则会得到朋友的帮助。如往东南方,则会失去朋友的帮助。如果保持现状,也是吉利的。

《象》曰: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白话】《象辞》说:坤象征大地,君子应效法大地,胸怀宽广,包容万物。

初六,履霜,坚冰至。
【白话】初六,脚踏上了霜,气候变冷,冰雪即将到来。

《象》曰:“履霜坚冰”,阴始凝也;驯致其道,至坚冰也。

【白话】《象辞》说:“脚踏上了霜,气候变冷,冰雪即将到来”,说明阴气开始凝聚;按照这种情况发展下去,必然迎来冰雪的季节。

六二,直方大,不习无不利。

【白话】六二,正直、端正、广大,具备这样的品质,即使不学习也不会有什么不利。

《象》曰:六二之动,直以方也,“不习无不利”,地道光也。

【白话】《象辞》说:六二爻若是出现变化的话,总是表现出正直、端正的性质。“即使不学习也不会有什么不利”,是因为地德广大,包容万物的缘故。

六三,含章可贞,或从王事,无成有终。

【白话】六三,胸怀才华而不显露,如果辅佐君主,能克尽职守,功成不居。

《象》曰:“含章可贞”,以时发也;“或从王事”,知光大也。

【白话】《象辞》说:“胸怀才华而不显露”,是要把握时机才发挥,“如果辅佐君主”,必能大显身手,一展抱负。

六四,括囊,无咎无誉。

【白话】六四,扎紧袋口,不说也不动,这样虽得不到称赞,但也免遭祸患。

《象》曰:“括囊无咎”,慎不害也。

【白话】《象辞》说:“扎紧袋口,不说也不动,可以免遭祸患”,说明小心谨慎从事,是不会有害的。

六五,黄裳,元吉。

【白话】六五,黄色的衣服,最为吉祥。

《象》曰:“黄裳元吉”,文在中也。

【白话】《象辞》说:“黄色的衣服,最为吉祥”,是因为黄色代表中,行事以中道为准则,当然是吉祥的。

上六,龙战于野,其血玄黄。

【白话】上六,阴气盛极,与阳气相战郊外,天地混杂,乾坤莫辨,后果是不堪设想的。

《象》曰:“龙战于野”,其道穷也。

【白话】《象辞》说:“阴气盛极,与阳气相战于郊外”,说明阴气已经发展到尽头了。

用六,利永贞。

【白话】“用六”这一爻,利于永远保持中正。

《象》曰:用六“永贞”,以大终也。

【白话】《象辞》说:用六的爻辞说“利于永远保持中正”,即是指阴盛到了极点就会向阳转化。

《易经》的六十四卦中,只有一个纯阳卦,那就是乾卦,也只有一个纯阴卦,那就是坤卦,乾卦代表天,坤卦代表地,而乾卦和坤卦就好像天和地一样,既是完全相反的,又是永远离不开的。如果我们把乾卦理解为,应该怎样当领导的话,那么就可以把坤卦理解为,应该如何做好领导的得力助手。
而坤卦对于我们的人生,又有哪些启示呢?

百姓日用而不知。坤卦卦德是什么?就是我满怀高兴地成全你。

跟乾卦有个用九一样,坤卦有个用六,但是坤卦的这个用六跟乾卦的用九不一样,因为乾卦是发散的,是向外的,所以它要变,就是时时刻刻要变成变色龙,才能适应环境,而坤卦“利永贞”,它是不变的。乾坤两卦并列在一起,一个变一个不变,才符合阴阳的道理。所以乾卦用九“见群龙无首,吉”,坤卦用六“利永贞”,二者是非常合理的配合。

乾卦是很自动、很风发,是向外拓展,是创造的。而坤卦则刚好相反,表现得内敛、含蓄,是向内收缩,是积极配合的。因为如果所有人都创造,没有人来配合,人人都各自为政,各行其是,人类的正常秩序就乱了。每一个人的性格都不一样,应该根据各自不同的性格特点,扮演不同的社会角色。我的性格不适合当领导,那我就不走乾卦,我走坤卦总可以吧?坤卦就是好好地去配合人家。

坤卦和乾卦是相对应的,也可以理解成,是下级对上级领导的配合。坤卦告诉我们,要想做好配合工作,第一步就是要有高度的警觉性,见微知变,踩到霜就要想到坚冰将至,就要做好抗寒的准备工作。

第二步又应该做些什么呢?直方大,不习无不利。“直”就是你要向上。“方”就是立场要很坚定,你要搞清楚你自己的任务和职责是什么。“大”就是度量要宽广一点。

第三步,含章可贞,或从王事。这个“含”字,很了不起。一个糖果,如果你一下吞下去,你就是不会吃糖果的人,咬碎了,也是不会吃,要含在嘴里面,你会发现,越含越有味道。所以第三爻,最要紧是那个“含”字。含就是内敛的意思,你很有能力,但是一定要内敛。
第四步,括囊,无咎无誉。是什么意思?又为什么说,每一个卦的第四爻,都是最关键的呢?多听少说。
第五步,黄裳,元吉。黄代表协调。要善于协调,尊重所有人意见。

第六步,物极必反,柔到极致变成刚。任何事情都要适可而止,不要过分苟求。

道理永远是现象背后的东西。看易经要把两个对应的卦合起来看,不要单独去看。

从乾、坤两卦中,可以看到传统文化中重阳抑阴的观念由来已久。处于从属地位的人,应该处处现纯正宽容、谨慎谦虚的品德,坚贞不渝地追随正道。柔顺也要适度,一旦走向极端,便会招致凶险。应该认清主从关系,在坚持纯正的原则下,冷静观察,通权达变,掌握变化的尺度,则柔能克刚,逢凶化吉。

坤卦意思

坤卦是《易经》六十四卦之第二卦。坤为地(坤卦)柔顺伸展。
坤卦展示像“坤”的形势下各种变化的可能性。形象说明当前主客关系状态。相对于我们所在位置来说,地是静止的,代表当前关系是静止状态,变化较少;地是广大的,地上万物生长,象征当前关系比较宽松而悠闲。
坤卦的主卦和客卦都是经卦坤卦,阳数都是0。静止而广大的两方面,组合在一起,形成一种比较稳定而宽松的关系。主方应当珍视这种关系,顺应形势,努力维持的状态。不过要注意,静止是暂时的,主方应当作应对变化的准备。

展开全文